(美学专业论文)论苏轼的“尚意”美学思想.pdf_第1页
(美学专业论文)论苏轼的“尚意”美学思想.pdf_第2页
(美学专业论文)论苏轼的“尚意”美学思想.pdf_第3页
(美学专业论文)论苏轼的“尚意”美学思想.pdf_第4页
(美学专业论文)论苏轼的“尚意”美学思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苏轼的“尚意 美学思想 美学专业 研究生邹建雄指导教师李天道 苏轼是中国宋代以前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个全才式的大家,有着 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尚意”美学思想作一个较为系统 的梳理和解读,以期为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性转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苏轼之“尚意”至少包含有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的内涵:“生”意、“新” 意和“适”意。 第一个层面,苏轼“生”意的审美境域追求,就是苏轼在审美、艺术中追 求一种“生”之意,即由蓬蓬勃勃的主体之生命精神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生命 力相契相融所产生的富有生机活力的自在生命世晃。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苏轼 的哲学观。苏轼认为。“道”是一大全,但“可致而不可求”,于是通过“易”、 “阴阳”等概念来体悟“道”。“易”的本质特征为“生生”。诗、文、书、画 等艺术都是寓“道”、传“道”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苏轼所要追求的艺术 世界就是融自我生命与万物为一体的一个生命灵动的世界。苏轼的作品中就处 处充满生命流动飞跃之“生”意。 第二个层面,“新”意体现的是苏轼的审美创作追求。它主要包括两方面 的内容:一是“以故为新”,即在唐代尚“法”基础上的“新”意重“法”, 即“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二是“以变为新”,以己之“意” 变唐之“法”从无法至无法之法。 第三个层面,“适”意指的是苏轼的审美人生态度。这种审美人生态度并 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他曲折的人生体验,以及在此过程中以为我所用 的精神杂揉儒释道三家思想而不断进行调整、平衡、深化的结果。“乌台诗案” 可以说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思想和人生态度发生了极大 的变化。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苏轼再次遭受迫害,先后被贬惠州、琼州。 这于苏轼的思想和人生而言又是一个新的跨越。据此我们将苏轼的入生历程以 及审美人生态度分为三个时期:“寓意于物”的前黄州时期、于不适中求适的 黄州时期、“吾生本无待”的岭南时期。最后臻于随遇可适、随处可安的心灵 自由。 关键词:苏轼尚意“生”意“新”意 “适”意 a s t u d yo ns us h i s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 so f “s h a n g y i s p e c i a ii t y a e s t h e t i c s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z o ud i a n x i o n g i n s t r u c t o r :l it i a n d a o a st h eg r e a tc o l l e c t o r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b e f o r es o n gd y n a s t y , s u s h i t h ea l l - r o u n d e r , w a sp r o l i f i ci n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 s 1 1 1 et h e s i sa i m sa t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c o m b i n ga n da n a l y z i n gh i s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o f “s h a n gy i s oa st o m a k ea nu s e f u le x p l o r a t i o ni n t ot h em o d e m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 a e s t h e t i c s s h a n gy i ”c o n s i s t so fc o n n o t a t i o n sa tl e a s to nt h r e el e v e l sw h i c ha r er e l a t e d w i t he a c ho t h e r :“s h e n g ,“x 研,“s h i ”。 o nt h ef f i s tl e v e l ,s h e r i f f i ss u s h i sp u r s u i ti nt e r m so f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a n da r t , t h a ti s ,t h ef l e ea n dv i t a ll i f ew o r l dp r o d u c e db y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v i g o r o u sl i f e s p i r i to fp e o p l ea n dt h ee n e r g c t i cl i f ef o r c eo fn a t u r e ,w h i c hd e r i v e df r o ms us h i s v i e wo fp h i l o s o p h y h ec o n s i d e r s ,d a o i s mi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 c a nb ea c h i e v e d b u tn o tb ep u r s u e d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p e r c e i v e dt h r o u g ht h ec o n c e p t sl i k e “y i ”,“y 证 y a n g a n ds oo n y i i sf u n d a m e n t a l l y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w i t h s h e n gs h e n f f a r t , s u c ha sp o e m ,l i t e r a t u r e ,b o o ka n dp a i n t i n g ,i st h em e a s u r et a k e nt oe x p r e s sa n d i m p a r td a o i s m s o ,t h ea r tw o r l dt h a t s u s h is o u g h tf o ri st h ea n i m a t ew o r l d s y n t h e s i z i n gt h el i v e so fs e l v e si n t ot e m p o r a la n dh i sw o r k sa b o u n di n “s h e n g , f i l l lo fl i v e sa n da n i m a t i o n o nt h es e c o n dl e v e l “x i n ”i ss us h i ,sp u r s u i ti nt e r m so f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a n d c r e a t i o n , w h i c hc o m p r i s e dt w oa s p e c t s :“t h eo l da r er e g a r d e da st h en e w ”,t h a ti s , t h e “x i n ,b a s e do n “s h a n gf a o f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c h a n g e sa r er e g a r d e da st h e n e w ”,t h a ti s ,c h a n g i n gt h e f a o ft a n gd y n a s t yw i t h m yi d e a - - - - - - - f r o m “w u f a t o “w u f a z h i f a , o nt h et h i r dl e v e l “s h i ”i st h ea t t i t u d e st a k e nb ys us h it o w a r d st h ea e s t h e t i c t a s t ea n dl i f e ,w h i c hr e s u l t e df r o mt h ea d j u s t m e n t , b a l a n c i n ga n dd e e p e n i n go fh i s f r u s t r a t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u s e i t - f o r - m es p i r i ta sw e l la st h et h o u g h t sf o r m e db y i n t e g r a t i n g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b u d d h i s m ”a n d “d a o i s m i n s t e a do fb e i n gi n n a t e l y e x i s t e n t w u t a ip o e mc a s e e x e r t e da nt r e m e n d o u si m p a c to ns u st h o u g h t sa n d l i f ea t t i t u d e sa n dc a l lb ec o n s i d e r e da sa nv i t a lt u r n i n gp o i n ti nh i sl i f e s i n c e e m p r e s sd o w a g e rg a ow a sd e a da n dz h ez o n gc a m ei n t op o w e r , s us h i sw a g a g a i np r o s e c u t e da n dd e m o t e dt oh u i z h o ua n dq i o n g z h o u ,w h i c hb a d l yi n f l u e n c e h i st h o u g h t sa n dl i f e h e n c e s u s h i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a e s t h e t i cl i f ea t t i t u d e sa r e 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e r i o d s :p r e h u a n g z h o up e r i o do f e x p r e s st h em e a n i n gb y t h i n g s ”;h u a n g z h o up e r i o do f “a c c l i m a t i z i n gh i m s e l ft od i s c o m f o r t ;l i n g n a n p e r i o do f g o i n ga l o n gw i t hf r e e d o m ”。f i n a l l y , h ea t t a i n st h em e n t a lf r e e d o mo f a c c o m m o d a t i n gt oa n y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a n ds e t t l i n gd o w na n y w h e r e ” k e y w o r d s :s us h i s h a n gy i“s h e n g ” “) i n ”“s h i ”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奎云道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 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 中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 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 ) 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 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2 ) 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 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 闽忽乏私 论文作者签名:乡产蒽雄 渺7 年月矿曰 遣芦 氛哆 前言 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记载葛延之不远万里,自江阴至儋州,向 苏轼请教以作文之法,云: 东坡在儋耳时,余三从兄讳延之,自江阴担簦万里绝海往,见留一月。坡尝诲 以作文之法,日:“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 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 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 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 何汶的竹庄诗话也有相似的记载,只是文字稍有出入。都以写文章的各 种材料、要素比喻为货物;前者得出的结论是钱以取物、意以明事,后者则 是立意以为文,其实表达的是同个意思:苏轼认为意就好比是钱,作文的 各种材料就好比是货物,取物就需钱,那么作文则须以意为主。所以他说: “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宋代 范温也有的评:“东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国 苏轼认为,不但作文要以意为主,而且其论诗文书画等艺术同样要以意 为主,如在其文论中日:“大抵论文,以意为主”固他批评李方叔的文章时论 道:“前所示兵鉴,则读之终篇,莫知所谓。意者足下未甚有得于中而张 其外者” 在其画论与诗论中也说:“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 道名” 在书朱象先画后写道:“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o ;同时他在 论书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概括地说来,论文要论 意、绘画要画意、作诗要道意、书法要通意,就是说要把“意”作为艺术表 现的内核。仅从上面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足见“意”在苏轼美学思想中的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4 7 9 册,第1 0 l 页上,台湾:商务印书馆,下同 。见何远:春渚纪闻卷六,丛书集成初编第2 7 1 7 册,第6 3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 。见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4 8 0 册,第6 3 页上 。见周簿:清波杂志。丛书集成初编第2 7 7 4 册,第6 2 页, o 苏轼:( 与李方叔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第1 4 2 0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下同 。见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4 8 2 册,第1 4 2 页上 。苏轼:书朱象先画后,苏轼文集卷七十,第2 2 1 1 页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苏轼诗集卷六,第2 3 6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下同 重要性。可以说,苏轼的美学思想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尚意”。 苏轼作为一个天才的大家,目前关于他的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已经比较 深入、广泛,但对他的“尚意”美学思想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大多数人提到了宋代书法之“尚意”以及苏轼对宋代“尚意”书法美学追求 的影响。如早在明代,董其昌评书法时代风格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 法,宋人书取意。”至清代梁崛更明确指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 明尚态。” 今之学者陈振濂认为,“苏轼正是以超人的学识、出色的技巧开一 代尚意新风” ;曹宝麟先生甚至认为,“在书法方面,身为对尚意 进行竭力鼓吹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人,苏轼是功绩卓著的”国。但 一般只限于书法创作和书法风格,较少有人将苏轼之“尚意”美学思想加以 系统的整理、论述和研究。因此,研究苏轼之“尚意”美学思想,对于我们 深刻认识中国美学和艺术中的写意传统,并不断实现其现代化的转换,以与 现代审美和艺术实践相结合,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那么苏轼的“意”该如何理解呢? 目前学术界对此一般理解为主体自身 的情感、思想与意志。 有学者则认为苏轼之“意”指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之 理的主观反映。 而冷成金先生认为“意”是一种独立存在,它以心灵自由为 特征。o 那么,“意”到底指的是什么昵? 说文解字中对“意”的解释是:“意, 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 也就是说,意就是人之心声,或者 说是人的思想。那么,怎样具体理解苏轼之“意”呢? 从苏轼的世界观来看, 世界万物是一整体生命,是一流动欢畅的大全体,如他在广心斋铭中说: o 董其昌:论书,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第2 1 8 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杜1 9 9 4 年 版 。粱辕:评书帖,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 7 5 页,上海:上海书画 出版社1 9 7 9 年版 。陈振潦:书法学。第3 4 2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2 年版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第l l o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 。滕成患先生就认为“意”是指主体的内心情感。见滕成惠苏轼文艺思想简论,山东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1 9 8 7 年第1 期 。颜中箕先生认为苏轼的“意”指入的思想,是对客观之理的主观反映。见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前 言部分,北京出版社1 9 9 5 年版 。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第4 5 4 、4 5 5 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0 4 年版,下同 。许慎:说文解字第2 1 7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6 3 年版,下同 2 “天下为量,万物一家。” 在采日月华赞中日:“我性真有,是身本空。 四大合成,与天地通。”o 在终始唯一时乃日新中又论道:“天地唯能一, 故万物资生焉。日月唯能一,故天下资明焉。” 由此可以看出,天、地、人 三者在苏轼这里是合为一世界整体,一大生命,所以苏轼称之为“万物一家”。 那么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的事物,最终都是整个世界的一分子,是世界整体生 命的一部分,这就是“吾与物俱不得已而受形于天地之间”回。所以其“意” 最终来自于这一世界整体。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世人之心,依尘而有,未尝 独立也” 。由是观之,苏轼的“意”与我们一般所认为的主观性的“意”有 着很大的区别,即与主客体对立思维框架下的“意”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差异: 将“意”视为主体思想、情感,或者是对客观之理的主观反映的观点,都存 在着这样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把世界整体分为主体和客体或主观和客观, 然后把具体事物作为自身反映的对象。它产生于入在与具体事物发生关系并 将之视为外在于自身的对象的过程中;而苏轼之“意”则是将自身看作有机 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人返归内心,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那么生命 世界整体就通过人而实现自我敞开,也就是说,是人对世晃整体一大生命的 心灵体验或者说是让世界生命整体在人面前的自在展现。它产生于人归于万 物并与万物合为一体的过程中。所以苏轼认为:“以心为法,自一身至一世界。” 它包含了人超越了具体的事物之后,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世界作整体生命的领 悟和把握,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苏轼之“尚意”美学思想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 本人认为,苏轼之“尚 意”至少包含有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的内容:“生”意、“新”意和“适”意。 第一个层面,“生”意指的是苏轼在审美中追求一种“生”意之境域,即 由艺术家主体心灵消失在自然万象的核心天地间蓬勃的生命精神中,即 主体的生命情调与自然万物的生生活力交融互渗而成就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一 个自在生命世界。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苏轼的哲学观。苏轼曾说:“夫道之大 。苏轼:广心斋铭,苏轼文集卷十九,第5 7 6 页 。苏轼:采日月华赞,苏轼文集卷二十一,第6 1 7 页 。苏轼:终始唯时乃日新,苏轼文集卷六,第1 6 8 页 。苏轼:书六一居士传后苏轼文集卷六十六,第2 0 4 9 页 。苏轼:梦斋铭,苏轼文集卷十九,第5 7 5 页 。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苏轼文集卷十九,第5 8 1 页 。苏;t :观世音菩萨颂。苏轼文集卷二十,第5 8 9 页 3 全也,未始有名,而易实开之,赋之以名,以名为不足,而取诸物以寓其意。” “道”是一大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可致而不可求”,于是 通过“易”、“阴阳”等概念来体悟“道”。“易”的本质特征为“生生”。诗、 文、书、画等艺术都是寓“道”、传“道”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苏轼所要 追求的艺术世界就是融自我生命与万物为一体的一个生命灵动的世界。在这 一世界整体中,突显出生命的流动飞跃之“生”意。苏轼的作品中就处处充 满这种“生”意。 第二个层面,“新”意体现的则是苏轼的审美创作追求。鲜活灵动的万事 万物之“生”意激发人的艺术灵感,表现在艺术创作上苏轼要求“新”意。 那么艺术创作要如何才能出“新”意呢? 苏轼从宋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要“出 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圆,即从“法”的角度来讲求“新”, 但又不能拘泥于“法”,“无法之法”才是至法。这是苏轼“新”意最重要的 内容。“新”意所体现的是苏轼的审美创作追求。 第三个层面,“适”意指的是苏轼的审美人生态度。苏轼认为,对待外物, 不可“留意于物”而要“寓意于物”o ,讲求“遇物而应”,“遇物而无伤”回, 一切都能顺其自然、随缘自适。苏轼在东坡易传中以水喻之:“故水之所 以至柔而能胜物者,惟不以力争而以心通也。不以力争,故柔外。以心通, 故刚中。”o 其“适”意不表现于外在的刚强,而在于内在“心通”,以至于圆 融通达的境界。“心通”,即人心通于天地万物并与之优游。因而苏轼在自己 的生命实践中沟通儒释道,追求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适”意人生。 概括言之,苏轼“尚意”美学思想包含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内容:其一, 是他“生”意的审美境域;其二,是他“新”意的审美创作追求;其三,是 他“适”意的审美人生态度。 本文试图对苏轼“尚意”美学思想进行一个梳理和解读,以期为中国古 典美学的现代化转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当然,其中的任何概括和描述都将 连同笔者的“偏见”一起写进本文。因此,论文中肯定存在着诸多的片面和 。苏轼东坡易传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1 4 0 页下,下同 。苏轼:书吴道子画后。苏轼文集卷七十。第2 2 1 0 、2 2l ! 页 。苏轼:宝绘堂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 5 6 页 。苏轼:东坡易传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5 4 页上 。苏轼:东坡易传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5 4 页上 4 不足,敬请各位学界前辈拨沉为我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并将成为我今 后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5 第一章“生”意的审美境域 , “生”的本义,说文解字释日:“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 皆从生。”o 也就是说,就如草木刚长出土一样富有勃勃生机,是一种生命活 力的表征。换言之,凡是彰显蓬勃生命力的都可以日“生”,如生育、生成、 生长、生命、生存、生动、生气等是也。在中国哲学中,“生”是宇宙的根本 特性,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 。它表现为相互关联的两方面内涵: 一是指生命为天地的本性,天地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都具有生命形态, 且具有生命活力i 一是指天地具有滋生化育生命的仓h 造本性,生而又生,生 生不息。 苏轼之“生”意,包含上述所分析的两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人在内的 自然万物所具有的生命形态及生命活力,又包括人与自然相融互合时不断创 生新的意义世界,而且这个意义世界同样具有生命形态和生命精神。因而苏 轼“生”意的审美境域追求,本人认为,就是苏轼在审美、艺术中追求一种 “生”之意,即由蓬蓬勃勃的主体之生命精神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生命力相 契相融所产生的富有生机活力的自在生命世界。也即主体之“心源”与“造 化”在相融相合时对生命精神的领悟和对生命存在境域的把握。 第一节“道”与“生”意 苏轼对“生”意的审美境域追求,根源于他的哲学观,即对“道”的独 特理解。苏轼说:“夫道之大全也,未始有名,而易实开之,赋之以名, 以名为不足,而取诸物以寓其意。” 可以看出,“道”虽有名但不足以名之, 于是“取诸物以寓其意”。在东坡易传卷七中他是这样阐释“道”的: 阴阳果何物哉? 虽有娄、旷之聪明,未有得其仿佛者也。阴阳交然后生物,物 生然后有象,象立而阴阳隐矣。凡可见者皆物也,非酾阳也,然谓阴阳为无有,可 乎? 虽至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 是故指生物而谓之阴阳,与不见阴阳之仿佛 而谓之无有者,皆惑也。圣人知道之难言也,故借阴阳以言之,日一阴一阳之谓道。 o 许慎:说文解字,第1 2 7 页下,中华书局1 9 6 3 年版 。王弼、韩康伯撰:周易注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 册,第2 6 3 页下 。苏轼:东坡易传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1 4 0 页下 7 一阴一阳者,阴阳未交而物未生之谓也,喻道之似,莫密于此者矣。若夫水之 未生,阴阳之未交,廓然无一物,而不可谓之无有,此真道之似也。阴阳交而生物, 道与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阴阳隐,善立而道不见矣。 因为“圣人知道之难言也,故借阴阳以言之”,因为“道”不是一种本源的物 质实体,而是一种本源的构成境域,所以是很难直接用语言来加以界说的。 但这种境域也不能脱离“有”而独立存在,所以苏轼也借“阴”、“阳”来形 容之。“阴”“阳”既不是物又不可见,因为凡是可以见到的都是物。苏轼之 所谓“阴阳”,是形容万物未生之前的一种状态( 并不是说“道”就分为一阴 一阳,而是阴阳变化才是“道”) 。在这种状态下,阴阳未交,万物未生,一 切具体的东西都还没有显现,全是混茫茫的一整体,一大全,但是它包孕着 “生”的一切可能性。但此时既不能说它是“有”,因为它“廓然无一物”, 也不能说它是“无”,因为各种具体的东西都在它的包蕴之中,只是没有得到 呈现,无法区分和确定其具体情况而已。很显然,在这个层面上,苏轼对“道” 的理解,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老庄之“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 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o 不可说“道”是有,因它恍惚窈冥,也不可说“道”是无,因 它其中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这也类似于庄子的看法:“夫道,有倩有 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 同时苏轼又吸收了易传中的“易”和“阴阳”概念,更清楚地阐明 了“道”是如何生成宇宙万物的以及万物生命如何生而又生,生生不息的。 为了说清楚“道”是什么,苏轼预先设置一种阴阳未交的状态,实际上 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种策略,这种设置似乎是强调时问之先,其 实是逻辑上在先,是哲学上的本原。因为实际存在着的都是阴阳相交的各种 具体状态。这种种不同的状态就生成了各种各样具有生命的万物,这就是“生 生”:“相因而有,谓之生生。夫苟不生,则无得无丧,无吉无凶。方是之时, 易存乎其中而人莫见,故谓之道,而不谓之易。有生有物,物转相生,而吉 。苏轼:东坡易传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1 2 4 页下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1 5 6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版,下同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 4 6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6 1 年版,下同 8 凶得丧之变备矣,方是之时,道行乎其间而人不知,故谓之易,而不谓之道。” 囝苏轼在这里是以“易”来阐发“道”:“道”是一种处于终极处的发生构成境 域,只有在将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时才可以得到确切的理解,但又是不可 言说的。所以就以“易”来表明阴阳相交、万物滋生同时又生而化生的变化 状态( 郎“有生有物,物转相生”) ,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体表象,这就是“道 行乎其间而人不知,故谓之易”;反之,离开天地万物的变化( “夫苟不生”) , 则不能显现“易”,这就是“易存乎其中而人莫见,故谓之道”。这体现了一 种生成变化、体用不二的宇宙观念和存在意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解释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也说: 天地一物也,阴阳一气也,或为象,或为形,所在之不同,故在云者,明其 一也。象者,形之精华发于上者也。形者,象之体质留于下者也。入见其上下, 直以为两矣。岂知其未尝不一邪? 由是观之,世之所谓变化者,未尝不出于一而 两于所在也。自两以往,有不可胜计者矣。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之始 也。 苏轼从“道”的角度来看,万物一体,阴阳一气,所有事物变化都是“未尝 不出于一”的。当“道”在具体事物中显现的时候,便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 性,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之始也”。 “道”是“一”,因而是不涉及具体事物情态变化的,也不会着染于现象 和意义,而只是抽象地保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即它是决定着世界现象和意 义的根本。而着染于现象界、万物变化的是“易”,换言之,“易”即阴阳变 化、万物滋生的状态。所以“易”既不同于具体有限的万物( 形) ,也不同于 超然物外、虚静守一的“道”。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苏轼所认为的“易”, 是“道”的一个本质属性,也是“道”具有生机、生命力的总体表现。且人 们是可以通过变化的“易”来领悟“道”的;反言之,如果离开“易”,则无 从见“道”;离开“易”,则天地万物也归于死寂。 o 苏轼:东坡易传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1 2 5 页下、第1 2 6 页上 。苏轼:东垃易传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1 2 0 页上、下 9 其次,“生生之谓易”,也就是说,“易”的一个根本性特征就是“生生”。 在苏轼看来,这个“生生”即“相因而有”,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体现出来的无尽无止的生命活力。在这个意义上,“易” 的本质就是阴阳变化,生生不息。这是苏轼哲学观中的核心思想。所以苏轼 在审美中追求的“生”意,这种“生”意既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天生的, 是承秉“易”而来的生命活力。 苏轼还认为万事万物具有如此众多的面目和属性,是因为万物总是处于 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正因为不断的运动和发展才使得万物永远具有一种 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富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即“生”意。如苏轼对 易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继承和发挥: 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回 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以其动而不息也。惟其动而不息,是以万物杂然各 得其职而不乱,其光为日月,其文为星辰,皆生于动者也。使天而不知动, 则其块然者将腐坏而不能自持,况能以御万物哉? 。 苏轼认为“天之所以刚健”,是因为他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即“动而不息”。 同理,万物只有不断运动发展才能永远生气流行,即“生于动者也”。同时他 在御试制科策更具体阐明了这样的看法:“天以日运,故健,日月以日行, 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以四肢以日动,故无疾,器以日用,故不蠹。” 天、日月、水、人以及其他形器都是因为不断的运动,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换言之,即“生生不息”也。 那么,怎样才能领悟“道”呢? 苏轼认为,通过“生”意,可以把握“易”, 也能从其中体悟“道”。如苏轼就以水之“生”意来寓“道”: 阴阳一交而生物,其始为水。水者,有无之际也。始离于无而入于有矣。老 子识之,故其言日“上善若水”,又日“水几于道”。圣人之德,虽可以名言,而 。苏轼:东坡易传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5 页下 。苏轼:策略一,苏轼文集卷八,第2 2 7 页 。苏轼:御试制科策,苏轼文集卷九,第2 9 1 页 不囿于一物,若水之无常形此善之上者,几于道矣,而非道也。若夫水之未生, 阴阳之未交,廓然无一物,面不可谓之无有。此真道之似也。阴阳交而生物,道 与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阴阳隐,善立而道不见矣。o 苏轼认为,水具有“有无之际”的虚灵性,是玄妙的,它不是道,但通于道, 即“几于道矣,而非道也”,因为道是“可致而不可求”的,是只能领悟而无 法具象化的:水是无常形无常态的,但因物赋形,即“始离于无而入于有矣”。 水的这种上通于道、下达于物的性质使水与“道”的相似性突显了出来。另 一方面,水生而化生,生生相续,不止不尽,富有“生生之意”。苏轼说:“今 夫水之在天地之间者,下则为江湖井泉,上则为雨露霜雪,皆同一味之甘, 是以变化往来,有逝而无竭。” 水在天则为云雨霜雪,在地则聚为江河与海, 永在天地之间的变化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不断生成的,虽具有不同的生 命形态,但其生命本质是循环往复,无限无尽,即“变化往来,有逝而无竭” 也,换言之,其生命永远处于一种“流”中,因而永远富于生机活力。从这 个角度而言,“水”只有存在形态的变化,面“生生”却是水之本质,其自身 生命活力是永恒的,这与“道”的存在方式相似。 因而苏轼提倡“有道有艺” 的主张,如在评价怀素的真书时说他“为人 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 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 ” 苏轼将“覆却万变而举措自若”与怀素“本 不求工,所以能工”的真书相提并论,且认为“近于有道者”。 苏轼也常常以诗文书画等艺术作为寓“道”之手段。十分强调其“生” 意。因而常以流水来喻其艺术,如: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o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 。苏轼:东坡易传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 册,第1 2 4 页下 。苏轼:天庆现乳泉赋。苏轼文集卷一,第1 5 页 霉苏轼:书李伯时山庄圉后, 苏轼文集卷七十,第2 2 1 1 页 。苏轼:跋王巩所收藏真书,苏轼文集卷六十九,第2 1 7 7 页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第1 4 1 8 页 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o 行云、流水具有无常形无常态之特性,又时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水之流 在平地可以一日千里,表现为滔滔汩汩之状;若遇山石蜿蜒曲折,则表现为 跌荡飞溅之状;因雨对刻都富有活泼泼的生机。苏轼认为自己的诗文赋等也 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又富有“生”意。他在评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也在次 韵参寥寄少游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辩才作诗时,年八十二矣。平生初不 学作诗,如风吹水,自成文理。若参寥与吾辈诗,乃如巧人织绵耳。” 苏轼 赞誉辩才平生虽不学作诗,但能“自成文理”,相比之下,参寥与苏轼自己的 诗则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原因乃是辩才的诗如“风吹水”,具有自然之生机 活泼;而参寥与他自己则只是“巧人织绵”,雕琢精致但缺乏自然生气。 苏轼在论书时也持同样的观点,在文与可飞自赞中说:“美哉多乎, 其尽万物之态也。霏霏乎其若轻云之蔽月,翻翻乎其若长风之卷旆也。猗猗 乎其若游丝之萦柳絮,袅袅乎其若流水之舞荇带也。” 用极为形象化的语言 来表明文与可的书法之“尽万物之态”。这种“尽万物之态”就是对每一事物 “随物赋形”,表达出每一事物不同的外在形态和情状,以及与之相应的内在 活力与精神。 非但苏轼喜欢用水来评论别人和自己的诗文,而且别人也用水来评价苏 轼。黄庭坚就说: 东坡居士作枯槎寿木、丛绦断山,笔力跌岩于风烟无人之境,盖道人之 所易,而画工之所难。如印印泥,霜枝风叶先成于胸次者与? 夫惟天才逸群, 心法无轨,笔与心机,释冰为水。o 黄庭坚论苏轼之画笔力纵横跌宕如入无人之境,空灵而自然,“如印印泥”, 尽显出其生命的动态与情调,是“画工之所难”的,这是因为苏轼作画不是 。苏轼:论文,东坡全集卷一百,文渊阁四库全书第l l1 8 册,第5 9 1 页 。苏轼:次静参寥寄少游,苏轼诗集卷五十。第2 7 5 5 页 审苏轼:文与可飞白赞,苏轼文集卷二十一,第6 1 4 页 。黄庭坚: 东坡居士戏墨赋,山谷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1 1 1 3 册,第7 页下、第8 页上 下同 以画工之法,而是以“释冰为水”的道人之法。上面我们也讲到,在苏轼的 哲学观念中,水是最为接近道的具体事物,因此永最具有道的特点,以最接 近道的水之理来接触其它具体事物,必将无所不适、无所不为其用。释惠洪 就说:“东坡盖五祖戒禅师之后身,以其理通,故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 荡,则其波亦自然而成文。” 惠洪也认为苏轼之文如“水之质”,具有水的“漫 衍浩荡”的特征,所以自成文理,具有“涣然”之生机与活力。 第二节苏轼作品中“生”意的表现 缘于苏轼对“生”意的审美境域追求,其艺术作品中总是溢出清新活泼、 蓬勃葱郁的“生”意。这种“生”意是由主体之生命力与自然之生命精神与 相互契合、相互交融所生成的富有生机活力的生命世界,并对这生命世界的 体验和把握。具体剖析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生”意是指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或日生命精神。 我们先来分析苏轼诗文书画中的“生”意:“瞿塘迤逦尽,巫峡峥蝾起。连峰 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块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曾这是苏轼早年的作品。从迤逦而尽的瞿塘,拔 地而起的巫峡,怪异的连峰,苍翠的巨石,都是如此天机活跃,确实令人神 往,以至于步步幽邃、目不暇给。另外如江上看山诗:“船上看山如走马, 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从轻舟飞驰中所 看到的两岸山峰如奔腾的群马,各具飞动灵活的神态,自在活泼,形象生动, 具有一种蓬蓬勃勃的生命感,体现出无边的生命力量和生命精神。从这我们 可以看出,苏轼的诗充溢着一种活泼泼、欣欣然的无尽生意,这种“生”意 首先是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无穷无尽的活泼生机,正如云卷云舒、鸢飞鱼跃 般尽得自然生机之妙。在苏轼看来,天地自然以“生生”为精神,无论你看 起来是“活”的东西,还是看起来不是“活”的东西,都有一种“活”的因 素在,都有一种“活”的精神。苏轼本人就喜欢画枯木怪石,枯木怪石从表 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僵死的,不是一个活物,但在苏轼的画里却有无穷的“生” o 慧洪: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1 1 6 册,第5 1 3 页下 。苏轼:巫山,搏轼诗集卷一,第3 4 页,中华书局1 9 8 2 年版 。蓟:啦:佳 上看d 较诗集卷一,第1 6 、1 7 页 意,一种活泼泼的生命精神。其枯木怪石是以自身的衰朽枯萎隐含着一种生 机活力,是自古拙中追求新生,是一个独具妙韵的境界,正如他自己说的“外 枯而中膏”。世界万物是因为“活”,生命才绵延,世界才联系;不“活”,生 命即断流,世界即枯竭。 在论述诗画关系的两首诗中,苏轼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其一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 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 无边春。 其二 瘦竹如出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 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豪楮。悬知君能诗,寄声 求妙语。回 在第一首诗里,苏轼认为以“形似”的标准去评论绘画作品,是如儿童般 幼稚的见解。( 后人在谈到苏轼的绘画品评原则时,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 大致有两种;一是认为苏轼否定“形似”,强调“神韵”;是认为苏轼并没 有否定“形似”,而是于“形”的基础上更重“神韵”。本人赞同后一种看法。 正如元代程钜夫姜清叟画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固也。然画而 不似,何以画为? 盖能以意求之者鲜,而以形索之者多。然则形意兼尽,杰 出横生。画者以意而形其形,观者以形而意其意,善之善者也。”罾即认为大 多数人都是从“形”而不是从“意”的视角来理解绘画的。画家为了表现作 品的“生”意,才显现“形”,而接受者为了更好地领会作品的“生”意,也 要了解作品的“形”,以“形”而会其“意”。) 作画同写诗一样,若仅仅局限 于所描写的对象,傲到“形似”,不能在所描写的客观对象上寄寓更丰富的意 蕴和精神,使接受主体能得“意”于象外,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边鸾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苏轼诗集卷二十九,第1 5 2 5 、1 5 2 6 页 。程钜夫;雪楼集卷二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1 2 0 2 册,第3 7 4 页上 1 4 和赵昌的花鸟画已经达到了传神的境界,但还是比不上王主簿所画的折枝花, 因为其画表面上看似疏淡,实际上则是于疏淡中蕴含精深,以少胜多,单单 枝上一朵红花就能让人联想起无边春色、无穷“生”意。他画的是花,但意 不在花,而在花所传达的活跃生命。而这种活跃生命正是绘画所表现的真正 对象。苏轼有论画诗日:“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o 以一微尘表 无边溪山,而不必在笔下直接画出溪山无尽。一粒微尘,就是一个圆满的世 界,一个自在生命的世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总结的中国绘画独特的空间意 识:中国“绘画是托不动的形象以显现那灵而变动( 无所见) 的心。绘画不 是面对实景,画出一角的视野( 目有所极敌所见不周) ,而是以一管之笔,拟 太虚之体。那无穷的空间和充塞这空间的生命( 道) ,是绘画的真正对象和境 界。”国 苏轼在这里并没有否认“形似”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于“形似”的基础 上更要“神似”,即要画出其物的生命精神和意趣情态,以“传神”作为最高 的审美追求。苏轼艺术所追求的“神”,就是努力发掘事物表象所透露出的独 特的生机、意趣和神韵。更重“神似”,是要求表达出对象内在生生活力之状 态而己。其实苏轼的这种主张是出于反对五代北宋以来的那种写实之风而发 的,如五代黄筌父子擅画花鸟,重形似。宋徽宗朝画院以形似为课徒准则。 北宋时人物画中也流行一种类似今天的人物素描之法,一个人坐在那里,画 家“相人”而画。东坡对这种画法提出异议,认为“传神于相道,欲得其人 之天” ,即人的活力、精神之得,应观其举止,如“使人具衣冠坐视一物, 彼方敛容自持,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