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 t l l ef o u n hp 硪i s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m e 切p h o r - t e a c l l i n g 晰t i n g i ti n c l u d e sf o u r s t e p s ,s e tu pt h ec i r c u m s 伽c et 0i n s p i r es t u d e n t si n t e r e s t ,u s i n gm e t a p h o rt ot r a i n i i l g c r e a t i v et h o u g m ,g r o u pb yg r o u pd i s c u s st oc r e a t i v ep r a c t i c e ,c o o p e r a t et op l w a l i s t i c 印p r a i s e t h ef i f mp a r ti st h eb a s i cr e q u e s to ft h em e t a p h o r - 1 1 e a c m n g 啊t i n g ni 1 1 c l u d e s 吐l et e a c h i n gm 1 d 锄e n t a la 1 1 dt h er e q u e s tf o rt e a c h e r n l e1 2 l s tp a ni se p i l o g u e i ti st h el a c ko f t h em e 卸h o r - t e a c l l i n g 、) l m t i n ga i l d a r n e l i o r a t i o na sw e l la s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t l l ef o l l o w u ps t l l d y k e yw b r d s :p r i m a r ys c h o o lc h i n e s e , m e t a p h o r ,t e a c h i n gw r i t i n g , c a t i v i 锣 n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 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 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 杠一辫 签字日期:湖g 年午月芳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祉一癣 l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扣8 年4 月日签字日期:诗年仁月沪日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刖舌 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它源自人的心 灵对世界、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和深入思考。从实用的角度讲,在社会生活中,写 作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工具手段。专业的论文写作不论,自荐书、会议的 总结报告,还有各种各样的申请书等等,都与写作有密切的相关。因此,对于我 们每个人来说,学习写作都是有重要意义和实际用途的。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从语 言方面讲,写作教学能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的能 力,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思维方面讲,写作教 学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情感态度方面讲,写作教 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帮助他们直面人生 的挫折,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正是由于写作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日益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关注。 本文关注的焦点则重点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上。 ( 一) 选题缘由 基于对写作和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者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的认识 以及新课改对作文教学的新要求,笔 在看到成果的同时,发现小学语文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 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 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卜4 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 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 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 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 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 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 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 _ 曲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课程标准很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强调写作真实性的同时又很强调有创意的表 达,也就是说创新。而这两点,恰巧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引 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的写作是以后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人生写作的 基础,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很难让学生 找回这种兴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创造力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2 小学语文作文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 1 ) 学生缺乏写作动机和兴趣 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对写作文没有兴 趣,甚至害怕写作文。笔者随机对四川省南部县三所小学的1 0 0 多名小学生进行 了访谈调查,“不喜欢,甚至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占5 7 ,“无所谓,应付作业和 考试的学生占3 4 ,“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仅占9 。这些数据和其他的相关研究 都表明,“兴趣缺乏”的确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俗话说:“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的情况是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就算写,也不是主动自愿 的,而是教师要求必须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很难有好的质量。 ( 2 ) 作文框架模式化 小学生初写作文,教师都会讲授一些基本的作文知识和方法,提供一些优秀 的范文让学生模仿。这样做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和方法, 让学生完全照着范文的套路去写作文,就会造成改头换面地抄袭优秀范文,僵化 学生的思维。 ( 3 ) 作文内容空洞、虚假 作文本应是作者表达心声的一种方式,古人有云:“我手写我心”。然而受传 统写作理论“文以载道的影响,教师往往要求人为拔高作文的立意。为了达到 这一要求,学生不得不造假。例如写一件好事,内容不外乎就是在公共汽车上让 座;路上捡到钱包交还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下雨天送雨伞等等。学生写的不是 真实的生活,也不是内心真实的情感,而是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为了得到高分 而编造的虚假内容。 究其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是在应 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作文教学观还没有摆正,过分追求效率。教学追求效率 当然是对的,但是这种效率不能以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牺牲学生兴趣为代价。 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分数,考试前让学生死背范文,甚至帮助学生押题, 使作文教学严重偏离了轨道。在这种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学生作文当然缺乏兴 2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前言 趣,写出来的作文也缺乏生机与创造。能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能不能激 发小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 最终确定了选题。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模式隐喻式写作教学,探讨隐喻式写 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内涵特征、操作程序、教学原则等等。从而有效地改进现有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不足,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本 研究若能达到上述研究目的,将具有如下研究意义: 隐喻理论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作文教学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从隐 喻的角度入手,研究作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理论界几乎没有。这就为作文教 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往的写作教学研究多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从实践层面升华到理论层面。这 种研究来源于实践,有很强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同时又有详细的操作步骤,便于 学习。但是,这种研究往往理论性不强,或者说是侧重于方法、技巧等操作层面,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介绍比较少。虽然便于后来者学习,但是这种学习一般停留在 模仿、机械照搬的层面,对于真正的理论和思想,则很难领悟。本文的研究主要 是从理论层面入手,演绎出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模式,这样就便于深入理解写作教 学的理论、内涵等等,在实际的运用层面,就不会只是机械地照搬。在实践方面, 隐喻式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从 而促进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 (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逻辑思辨法。首先是通过图书馆和期 刊网查阅写作教学的相关文献,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分类。通过对文献的梳理, 掌握写作教学研究的现状,归纳总结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已有 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还采用了访谈法,对小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随机选 择了三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四川省南部县实验一小、南部县实验二小和南隆镇 三小。每所学校随机选择若干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结果分析了解小学语文写 作教学的现状。逻辑思辨法则是贯穿本研究始终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相关理 论的梳理,探究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真正内涵,并设计出可供操作的程序,从而解 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3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前言 ( 四)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的研究上,一是写作教学问题的研究,二是写 作教学方法、模式等的研究,三是隐喻的研究。 1 写作教学问题的研究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理论学者和一线教师, 都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关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更是众说纷纭。 通过对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汇总,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写作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美国为例,国家写作委员会就认为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 都忽视了“3 r ”教学。而作为“3 r ”之一的写作教学,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希 瑟e 布鲁斯( h e a t h e reb r u c e ) 在被邀教授写作的建议( 0 v e r t u r e s :a n i n v i t a t i o nt ot e a c hw r i t i n g ) 一文中提到:写作教学和写作训练同益缩短,因 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写作总是很耗时的。在今天的美国课堂,写作不是自愿 而是被迫的。因此,有必要进行写作改革了。在大多数学校教育中,作文教学依 然是被忽视的领域。这主要从以下两点可以表现出来:其一,是投入写作教学的 财政支持不足:其二,高水平的测试和立法上的要求使课程变得更狭窄。 从国内来说,对写作教学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作文课的课时安排以及毕业班 的语文考试上。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校在对作文课的安排上,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考虑到作文有积累性、长期性的这个特点。然而,从有 的学校对作文课的安排来看,是极为不合理的。有的研究者了解到,多数学校都 是根据一学期计划应写的作文篇数来安排课时,一般是每周一节( 两周一次作文, 见周连排两节) 。临近考试,作文课更是被压缩,学生愈加没时间练作文。在做模 拟试卷时,也往往只做基础知识部分,不做作文,或者勉强应付,甚至出现高三 不写作文( 尤其是理科班) 或者减少作文次数的现象。 第二,作文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美国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作文教师面临着 巨大的挑战,很多教师自身缺乏写作的经验和准备,因而尽量避免教学生写作。 对于学生的写作,一是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时间,二是关于写作方法,也 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范例。尽管绝大多数州对作文教师的资格并没有特殊 的要求,布鲁斯认为,教师如果想更有效地教授作文,他们需要更多充分的准备 和支持,需要掌握一系列成功的作文教学策略。朱迪思哈里斯( j u d i t hh a r r i s ) h e a t h e reb n j o e o v e r t u r e s :a ni n v i t a t i o nt o 。r e a c hw r i t i n g ,2 0 0 4 毛新梅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的另一种思考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6 1 h e a t h e reb r u o e o v e r t u r e s :a ni n v i t a t i o nt 0t b a c hw r i t i n g ,2 0 0 4 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也认为教师应该对作文教学负一定的责任。大多数的教师本身并不写作,同时他 们并不鼓励创造性的写作。对于创造性的写作,他们一种极端的观点来看,认为 对作文教师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唤起学生的课堂 意识,学生应该首先培养修辞和共同讨论的习惯,随后才允许创造性的写作。 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 教学观念上有一定的偏差。其一,不能正确为学生写作定位。写作是一种智力技 能,它是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而练就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对写作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大。其二,很多教师都认为,写作主要 ( 或很大程度) 是通过阅读来促进的,这导致读对写的作用被不适当地夸大了。 教师的读者意识也比较缺乏。写作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也是作者与读者 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的方式。在实际的学生写作过程中,学生是没有读者对象意 识的,或者说具有的是模糊、错误的读者对象意识。教师同样没有读者对象意识。 这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读者对象意识教育 的要求。所以,尽管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标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说 在7 9 年级的写作课程标准中第一条就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这里 的对象指的就是文章的“读者对象阅读文章的人。但是,很多教师并没 有把关于“读者意识 的写作理论,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对象意识纳入写作教 学的教学训练视野。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仍然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 用评判者的身份来审视学生的作文,而不是用读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文。由 于缺乏读者意识,因此教师在看学生作文时,就不是为了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居高临下地给学生的作文 打分,并且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取向来作为作文评判的标准。而这种好恶和价值 取向则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的,在这样的作文指导和评改下,学生的作 文毫无生机可言,成了取悦于老师,屈从于分数的作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 来看,都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 某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欠妥当。讲授作文教法和写法的文章和书籍可以说 是铺天盖地,其中当然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方法。但是,作文教学仅仅依靠这些 方法,并不能改变目i ;i 作文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的尴尬局面。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方 法没有形成科学的、序列化的体系,因而对于作文教学的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的 发挥。“作文教学要超越这些铺天盖地的方法,就得站在方法之上, 也就是要把握作文教学的原则性的方法。这种原则性的方法就是 j u d n hh a r r i s r e w r i t i n gt h es u b j e c t :p s y c h o a n a i y t i ca p p r o a c h e st oc r e a t i v e 、 ,r i t i n ga n d m p o s i t i o n p e d a g o gy 2 0 0 1 曾茂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问题 j 教育探索,2 0 0 7 4 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第5 0 页。 5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作文教学要核心化、要序列化。 同时,不少教师还缺乏直接写作经验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中学语文教师坚持写作的人很少,而且写作的质量普遍偏低,很少 有人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文章。这说明了语文教师本身写作直接经验的缺失。 2 写作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 关于写作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可谓是多之又多。但是国内外的研究侧重 点有所区别。国外的方法、模式等的研究,不仅仅是重视方法、技能的研究,而 是通过方法、技能等的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 用这些方法、技能写作,去发现生活的美,发现人生的意义。美国有的研究者就 认为,写作教学的核心哲学是写作和写作教学共同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反对把 写作过程分裂为方法技巧的训练。写作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写作过程 不是指一套机械的步骤,而是思想和写作行为的集合,并最终导致产生深远的意 义。要鼓励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要通过学生的作文帮助他们在生活中 做积极的改变。瑞德w 多南( r e a d ew d o r n a n ) ,洛依斯玛特兹罗斯( l o i sm a t z r o s e n ) 和玛丽琳威尔逊( m a r i l y nw i l s o n ) 合著的中学英语课堂内外的写作 过程一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研究。 还有的学者主张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指导 学生写作。詹姆士墨菲特( j 锄e sm o f f e t t ) 认为作文教学和心理分析相互补充, 二者都要求把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整体的情感和个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 朱迪思哈里斯认为写作行为发生的要素是无意识。心理分析学者认为心智是分裂 的,冲突的,或者是处于有意识和无意识,有序和混沌之间。这与创造性的写作 很像。所有的写作教学都能使用无意识,这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写作,同时还 能加宽在社会和政治上的认识。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写作,是为了发掘自身的一些 事物,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文字表达会发展得更好。 关于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英国的做法是提倡写虚构的故事 文。故事可以编造,可以想象,同时又要求有趣、生动,所以少年时代写故事文 被当成一种近似游戏的活动;当故事写成以后,还可以和同学分享、交流。阅读 故事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次生动的故事会。这既鼓励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日本主要是通过讨论法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在小学写作教材中形成了以儿童 自由诗创作、生活调查作文、以班级为基础单位的集体作文以及自我认识、自我 曹茂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问题 j 教育探索,2 0 0 7 4 圆酋茂才中学语文教师写作状况调查与对策 j 中学语文教与学,2 0 0 6 3 印r e a d ew d o r n a n ,l o j sm a t zr o s e n , m a r i i y nw i i s o n :w n h i na n db e y o n dt h ew r i t i n gp m c e s si nt h e s e c o n d a r ye n g i i s hc i a s s r o o m 。 铆j u d i t hh a r r i s r e w r i t i n gt h es u b j e c t :p s y c h o a n a i y t i ca p p r o a c h e st oc r e a t i v ew n “n g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 p e d a g o g y 2 0 0 1 6 蘸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蓠畜 回顾的作文等体系。摒弃了形式主义的作文训练方法,将人的形成( 包括价值观 的形成、认识事物能力的形成等) 通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结合了起来。 国内的写作教学的方法、模式等的研究,侧重点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介绍, 其目的是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对于儿童的心理、 创造力的发展、生命的意义等关注不足。闵登峰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近2 0 年来的 比较典型的作文教学模式。其中主要有常青的“写作基本功分格教学 模式;刘 脑胎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模式;于漪的“习作讲评 模式;王 序良的“议论文题型为序、分段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 学模式。并且详细余绍了各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功能墨标、活动程序以及实现 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也总结了各自的作文教学经验。比如说 肖桂林老师提出了“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现在的作文 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绚烂的色彩 和悦耳的声音来展现作文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于永正老师的“言 语交际表达训练 作文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就是从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 发,为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服务。作文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还延伸到社 会生活。抓住生活提供的各种言语交际机会进行说、写训练。屈万青老师的自主 型作文教学。其理论假设就是内因外因的哲学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心理需求理 论等等。这种教学没有固定的操作程序,蠹涵就是追求作文的解放,突出个体体 验,尊重学生选择。马正平的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一书,更是全面详细地介 绍了国外( 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苏联) 写作教学改革;对我古代和当代写作 教学的反思;现行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作文批改等等。 3 ,隐喻的研究 对于隐喻的研究,从隐喻研究范围的角度讲,大致可以区分为不同的领域: 修辞学领域的研究;语义学颁域的研究;认知领域的研究;教育领域的研究等等。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教育领域的研究。 与修辞学、认知学等领域的研究相比,教育学领域的隐喻研究相对来说要薄 弱一些。其实,隐喻和教育一直都有密切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学记罩面就 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佛牵;强而佛抑,开而佛达。道而佛牵则和;强而佛抑 则易;开而佛达燹| j 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能博喻然君能为师。可见,衡 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能否“善比而喻”。亚犀士多德对隐喻的 教育用处也给予了很高评价。链说,隐喻的“奥妙无法向别入领教,善于运用隐喻 赵连红国外作文教学的策略和启示。 j 语文教学通讯,2 0 0 7 4 。 露闽登峰。2 0 警寒中学侔文模式毳薛究。 蚤】蔻京:蓄都雾囊范大学,2 l 。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是一种极有天赋的标志;能够出色地运用隐喻,意味着具有观察事物相似点的知 觉力”。“怪异的词语只能使我们迷惑不解;常规的词语只能传达我们已知的东西, 而正是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最好地把握一些新鲜的事物。”从教育学自身的一些概 念来看,也与隐喻有很大的关系,它们自身就是一种隐喻。比如说“教育即生长 , 而“课程”的原意是“跑马道”,还有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等等。肖川在教育的隐喻一文中,也认为隐 喻能意识到我们表达背后的更为深层的观念和意识,有助于我们思想的严密,有 助于深邃的自我反思,有助于观念的真正转变,有助于教育信念的确立和教育智 慧的创生。黎琼锋则在教育是什么:源自教育隐喻的理解一文中,对教育与 “塑造”、“教育是农业 以及“教育即生长”等几个著名隐喻进行了解读,展示 了隐喻语言的魅力。郑金洲在若干教育隐喻探源一文中对教育陈述中一些 不见得恰当的隐喻进行了辨析,期望唤起大家对使用隐喻的关注与辨析。宋晔认 为,由于科学主义盛行,语言的表述必须“尽可能地接近数学语言的明确性”才 能合法存在,于是逻辑语言成为语言王国的霸主,具有一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 隐喻语言被踢至语言王国的边缘。教育语言也为顺应这一潮流,追求概念化、精 确化和形式化,对隐喻语言嗤之以鼻,隐喻语言遂成为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 因此,她在隐喻语言: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一文中,对教育隐喻进行了重 新评估,认为教育隐喻是人与自然的粘合剂;教育隐喻可以唤醒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隐喻的诗性化使学生的心灵舒展;教育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建构; 教育隐喻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在具体教学领域的隐喻研究,则主要集中在 外语教学上。语文教学领域内的隐喻研究则很少,首都师范大学的李丽的硕士论 文“隐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是代表作。文中对隐喻理论概要、心理机制、 功能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可供操作性的建 议。 。肖川教育的隐喻 j 人民教育,2 0 0 4 1 2 圆黎琼锋教育是什么:源自教育隐喻的理解 j 教育研究与实验,2 0 0 6 3 郑金洲若十教育隐喻探源 j 上海高教研究,1 9 9 7 9 回来晔隐喻语苦: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0 3 5 李丽“隐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 0 0 6 8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一、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 一)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 1 什么是隐喻 ( 1 ) 隐喻的界定 在大多数人看来,隐喻是一个修辞学的概念,属于比喻的一种,是与“明喻”、 “借喻等平行的比喻类型。隐喻是当代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西方研究者对 隐喻( m e t a p h o r ) 作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关于隐喻的界说有以下几种: 隐喻:一种隐含的类比( a ni m p l i e da n a l o g y ) ,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 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 隐喻:希腊语的“转换”( m e t a 意谓“跨越”;p h o r 意谓“运送) :将某物运 过去。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 隐喻:一种紧缩的语词关系,其中某一观念、意向或象征可能通过另一( 些) 观念、意向或象征的存在而提高含义的生动性、复杂性或广度。 在隐喻中,本义指示某一事物、行为的语词或表达,被应用于另一明显不同 的事物或行为而并不自认为是比较。 隐喻的词典定义:圆 韦伯斯特词典对m e t a p h o r 的定义是:辞格的一种,通常通过一个词或词 组以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并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或类推性;是 一种凝练的明喻,明确揭示一种隐含的比较。 辞海对隐喻的定义是: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 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结合的关系。本体和 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也”等比喻词。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修辞通鉴对隐喻的定义是:比喻之一。即以是、成、为、变成、化成、 等于等为常用喻词构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其本体与喻体比类似更贴近,可 以成为一体、等同或附加的关系。它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 本文所研究的隐喻,不是修辞层面的隐喻,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隐喻。也就 是说,是把隐喻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 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只是没有被我们察觉而已。 ( 2 ) 隐喻的功能 转引自:张沛隐喻的生命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2 页 转引自:柬定芳隐喻学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0 ,第2 0 一2 1 页 9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隐喻最常见、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功能就是它的修辞功能。它能简练地表达 生动的含义,新奇而又富有启发性,既委婉又高雅。隐喻除了修辞功能,还有一 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认知功能。人们对于隐喻的修辞功能早就耳熟能详了,但是, 对于它的认知功能的认识,也不过是最近2 0 多年的事。1 9 8 0 年,莱考夫和约翰逊 共同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 与隐喻的传统观念相比,隐喻认知理论独辟蹊径,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概念系统,并对传统的西方哲学及语言学的语义理论 提出了挑战。隐喻主要有以下四种认知功能: 第一,认识世界的功能。隐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 一。因为我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和懂得的概 念及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联想和创造力。 这个认识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 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隐喻的认识功能还表现在鼓励人们从不同 角度去认识世界,对不同事物建立种种不同的联系,做出千变万化的解释。人们 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 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使人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新 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 第二,理解新概念的功能。概念是抽象的,尤其是一些新概念。我们大部分 的抽象概念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隐喻建构的。隐喻是基于体验性的。我们日常 生活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 飞速发展,一些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概念也由此不断产生。这些抽象概念脱离人 们的具体感官而不易理解,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熟悉的概念,通过类比,来推出新 概念的意义。隐喻能使机械的概念、逻辑变得更人性化,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第三,创造新的意义的功能。创造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发现处于伪装之中的相 似性。在显著不同的现象和客体之间进行类推。这正是隐喻与创造力的共同心理 基础。隐喻的意义不存在于词典之中,也不是机械地产生于字面意义。这就在语 言学的意义上为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准备了一个“可能世界”。有了创造的“可能 世界 ,人们通过隐喻才创造了“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是创造的机 制。 第四,促进思维发展的功能。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们的 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 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隐喻充分发挥了人的想 。李丽“隐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 0 0 6 1 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象力、创造力、认知力。人的认知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在这里,隐喻起到了催化 作用。正是隐喻的这种独特的优势,才使得思维不断发展,创新层出不穷。 2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 在弄清什么是隐喻式写作教学之前,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理解了这个问题,对于理解隐喻式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帮 助。 ( 1 ) 作文教学的本质内涵 作文教学从本质上说不属于文章学而属于教育学。然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 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作文时,关注的只是文章学的领域,而忽视了教育学的 领域。具体来说,以往的作文教学,更为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选材、 组材、开头结尾、过度照应的写作知识的灌输;只重视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的写作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生活、写作心境、情感、态度的教学。语言表 达是作文的外在形式,思想、精神、情操、人格等才是作文的灵魂,是写作能力 发展的核心。古语说“文如其人”,作文应该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是个体生命状态 的显示,作文与做人应该是统一的。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要考虑的就 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一面,更多的是人文性的一面。 ( 2 )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 我们认为,隐喻式写作教学就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引发新的意义,从而激发写作的 兴趣,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隐喻式写作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 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作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隐喻式写作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 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更确切地说,是超越了传统的 作文教学。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教 学活动的客体,是知识的“存储器”。教师教以写作知识、技巧等,学生只需熟记 这些写作知识、技巧,并在作文中运用即可。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仅 限于“教”与“被教的关系,“权威”与“服从 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学生的自我和个性就被抹杀了,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原则。 隐喻式写作教学打破了这样灌输式的作文教学,同时也就改变了师生之间的 关系。教师由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在教学时,教师不单是讲授写作的知识,更 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入到写作的氛围中,激发他们想写的欲望。教师通过对话、倾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听等手段,了解学生的思想,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组织教学,成为学生中的一员, 成为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在作文课上,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写作 知识,而是带着轻松、愉快,甚至是期待的心情走进教师创设的氛围,在教师和 同学的启发下,打开思维的大门,放飞心灵的想象,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 积极的学习者。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主动 建构的,是师生之间的经验共享。那么整个教学过程所关注的就不再只是单纯的 写作知识授受,而更多关注的是人,是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发展。在科学理性支 配下,教学关注的焦点在于知识授受的数量、质量、效率、效益,以及与之相应 的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构成人之整体性的生命和精神的 意义和价值方面则明显处于教学的边缘或被忽视的状态之中。因而在传统的写作 教学中,教学重视的是写作知识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关注的是写作内容、 表达形式,而不是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隐喻式写作教学希望激发学生的隐 喻思维,引导学用创造性的观点看待事物、问题。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充分地展 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隐喻式写作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就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 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在合作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问题的解决。 隐喻式写作教学也一改传统作文教学评价重视结构、语言表达等以甄别和选 拔为目的的分数评价。隐喻式写作教学秉承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立 足过程,促进发展 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建立促进 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 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 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隐喻式写作教学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 个性,它不仅重视写作的最终成果,更重视写作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写作知识 和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写作中学生情感的变化、意 志的培养、价值观形成等方面。而且,隐喻式写作教学的评价不是单一地由教师 评价,同时还采用了自评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验学 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增长自信,促进发展。 ( 二)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特征 1 互动交往 “作文是一种交流,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通过言语交 往,童心与生活相互映照;借助交往,教师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建构稳定的语言 1 2 婚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帮特征 图式;依靠言语交往,儿童拥有了生命的意味。“交往”应成为当下小学作文教学 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惫。 传统的习作教学一直将写作视为儿童的内心独自,这种缺乏情感应答机制、 言语应答对象的习作教学,使儿童的心灵逐渐封闭,言语逐渐萎缩,情感逐渐干 瘪。写作成为一个明确的言语对象的交际;或表白、或解说、或辩论、或倾诉。 隐喻式写作教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动交往。互动交往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在写作之前,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互动交往的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都通过对话进霉亍交流。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交往,通过对话,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学 生当时的想法,就能更有目的地引领和指导,也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而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可以消除写作的紧张情绪,放松自己,大胆地说出自 己的想法。生生之间的对话贝| j 更为轻松自在,彼此之间相互启发,激发表达的欲 望,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在作文评改时,也体现了互动交往。教师不再是学生 作文唯一的评改者,丽且教师在评改时,也与以往的作文评改有所不同。传统的 作文评改,教师在站在批判者的立场来看待学生的作文的,按照“应试”的标准 给学生打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仅仅是批改者与被批改者的关系,缺少了最重要 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也就是说,读者与作者之间没有交流,读者只是看到了作 者的文字表现形式,面没有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思想。隐喻式 写作教学的评改则更侧重学生思想上的引导。 2 合作探究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是以“个体学习 的方式进入学习过程中去的。 传统的作文教学理论和教师,大都认为写作是学生个体的事,与他人无关。露事 实上,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构思的过程,同时也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 合作。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得彼此受到启发, 思维更加全面。在这种集体的氛围中,学习者之间的经验共享。一个班级的学生, 他们的年龄、知识、生活经验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共通之处的。这些相似的经 验,为他们的合佟提供了一个平台与基础,使学习者彼此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 同时,幽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学习者在一起合作时,能够取长补短,更容易 学l 发学习的积极性。 3 创造生成 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创造这一重要的 特征被分数和模式所掩盖。因而,学生的作文大多缺乏创造,多是机械地模仿照 静吴勇。基于交往视野的“童话作文”教学。 j 】中国教育学剃,2 0 0 7 。5 。 1 3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搬,华丽空洞的辞藻堆砌。规范的作文模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过分强调这 种标准化的表现形式,往往会损害学生创作的积极性。隐喻式写作教学就是要打 破这种应试教育的束缚,还给学生创造的空间。隐喻式写作教学通过教师预先创 设的轻松情境,解除学生写作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的对话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创造性地表达。在写作的要求上,不硬性 规定作文的表现形式,更为关注的是情感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根据已 有的经验,去建构新的认知图式,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去表达新的意义,或者用新 学的概念、语言来描述熟悉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4 以人为本 传授知识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成了接受 知识的容器。知识是整个教学的统治者,一切以知识为中心,师生沦为知识的奴 隶,师生的发展被忽略不计,教学过程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种教学观也 深深影响了作文教学。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把讲授写作知识当成教学的 主要目的,把训练写作技巧当成教学过程,把模式化、标准化作为评价的指标。 整个作文教学关注的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恰恰忽视了作文最重要的内涵 生命意义的表达。隐喻式写作教学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不仅关注写作知识、技能 这些可供量化、测评的目标,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情感、价值观等的 变化。通过写作这种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迸发,从而促 进学生个体的真正的发展。 1 4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 隐喻理论 1 隐喻理论概述 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经典名著诗学 和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他认为, 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提出了隐喻中的“比较 论,把隐喻归于修辞学的范畴。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尽管出现了昆体良的“替 代论”、理查兹的“互动论”以及其他的隐喻理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 是在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隐喻的定义及功能。从2 0 世纪下半叶起,西方学术界对隐 喻的研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对隐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其中 隐喻认知理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现代隐喻理论的代表。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 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 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在某一领域的经 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 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 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莱考夫和约翰 逊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根据这一定义,隐喻就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语言只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 部分。因此,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 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 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隐 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己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 我们已知的事物。 2 隐喻理论的启示 隐喻式写作教学正是把隐喻的这种认知的功能,运用到作文教学中。首先是 改变了传统的“隐喻观 。通常看来,隐喻是作为比喻的一种形式,是以辞格的形 式出现的。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也并不是没有运用隐喻这种方法。但这种对隐 喻的使用,只是修辞手法中的使用,并没有完全发挥隐喻的作用。又或者是运用 了隐喻这种认知方法,但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通过对隐喻理论的深入了解,我 国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0 ,第2 8 3 0 页 1 5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们要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