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小说季报》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小说季报》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小说季报》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小说季报》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小说季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小说季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t u d y o fn o v e lq u a r t e r l y b y x u ec h a o r i u n d e rt h e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at h e s i ss u b m i t t e d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o fj i n a n 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o f a r t s u n i v e r s i t yo f j i n a n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p r c h i n a m a y ,2 0 1 1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熊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济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鉴;本人授权济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渤缘导师签名 醐:趔7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i 第一章 ,上海三联书店2 0 0 6 年版,第8 9 9 0 页 3 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l o 期( 1 9 0 7 年) 。 4 曹培根、曹燕宁常熟作家群编辑出版与文学创作活动的影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0 0 6 年第l 期。 1 9 2 0 济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第三章小说季报小说的内容和特色 第一节短篇小说的内容和特色 在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短篇小说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生了以唐传奇 为代表的文言系统和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系统,发展到清代,出现了聊 斋志异这样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巅峰之作,蒲松龄也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 但乾隆后期以降,白话短篇日益没落并湮灭无迹,文言短篇则陷入模仿“聊斋体 的志怪俗套而渐趋末流。而长篇小说却始终发展,佳作频出。所以新小说家所改 革的起初是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则逐渐被人遗忘了。 到了清末民初,西方小说观念的输入,以及对莫泊桑、契诃夫等名家短篇小 说的大量译介,使中国读者对现代短篇有了更深的印象,中国作家也慢慢的由译 到著,开始借鉴新的叙事技巧进行创作,出现了像周瘦鹃、徐卓呆等一批短篇小 说家。更重要的是,近代报刊业的迅猛发展,既需要长篇连载吸引读者,但因为 每期都不完整,也影响了阅读的兴趣。而短篇小说体制灵活,轻便自由,于是受 到编辑者的普遍重视。1 9 0 6 年吴趼人的月月小说中开设短篇小说专栏,发 表著译小说,影响很大,在中国小说史和新闻出版史上可n g j 举,很多报刊也尝 试着长短篇并举;从1 9 0 9 年的小说时报起,短篇小说被置于长篇之前,刊 载的篇幅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加1 。到了民国初年,出现了像礼拜六这样主要 刊登短篇小说的杂志,短篇小说进一步繁荣。本文所研究的小说季报就鲜明 的凸显了这一文学趋势。 从数量上讲,小说季报4 集共刊载了2 9 种短篇小说,分别是何物老妪、 燕泥喋血、金石同盟、孤岛哀鹣记、逸乎劳乎、小姑) 、日记之后 半册、文妒、贤妇狱、理想之臭蚤、不平、车笠遗风、戎马因缘、 黑将军、借尸还魂记、黑狱、母、殴、没字书、禅花梦影、倚 间泪、丑人多作怪、匾、一文钱、眼毒红梅苑、通江二侠传、苦 尽甘来、牺牲,共占小说总数的8 0 ;从题材上讲,涉及到社会纪实类、伦 l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 0 0 6 年版,第3 5 7 页。 2 l 小说季报研究 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鼍量曼舅i n uni 皇皇曼皇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量曼鼍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皇曼曼舅 理写情类、侠义恩仇类、诙谐幽默类、翻译短篇类等,几乎包括了当时通俗短篇 小说的所有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认为,它的短篇小说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上多为警世劝诫的教化之作 一般意义上的通俗小说只是注重娱乐性,但鸳蝴派的很多作品是寓教于乐 的,因为许多作家信奉“拥护新政制,保守旧道德(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 所以他们“将古典小说中的人情、讽刺、狭邪、侠义、谴责等小说门类和品种, 加以新的探索,在1 9 世纪末至2 0 世纪初,形成以大都会生活为主轴的,又以消 遣为主要功能而杂以劝惩目的的文学作品川,范伯群先生称之为“继承改良派 。 在小说季报中: 第一,对传统美德的提倡。如对子孝妻贤美德的弘扬,吴绮缘的倚闾泪 讲述儿子出外谋食,为见母亲最后一面,忍痛千里返乡;俞天愤的母记述少 年因战乱与父母分别,流落海外,历尽万难回乡寻母;贡少芹的贤妇狱讲述 妻子被后母诬告,仍悉心侍奉,最后终于昭雪,反映了对孝道的推重。对报恩思 想的宣扬,如许厘父的车笠遗风所写徐秀才仗义抚孤和李太守报恩教弟的故 事;观奕的没字书对侠士勇救蒙冤恩人的歌颂;表现了对感恩之心的呼唤。 第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讽刺和不满。如姚民哀的不平通过对受虐的老 人和被欺的少女,揭露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徐枕亚的匾则借王裁缝为大人 物修补衣服,不成时遭恐吓,成功后送匾额的巨大反差,戳穿了统治阶级作威作 福而又笼络人心的虚伪面目。 吴双热的黑将军是这个题材最成功的典型,他的语言很诙谐,特别是人 物对话,俗词俚语随处可见,但幽默的背后,是深深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他写 道村里有座黑将军像,愚民迷信不已,却不知神灵早就是村霸王某的帮凶,成了 他欺压百姓、敛财行骗的工具。终于健儿现身,装作“真神 ,严惩了不法之徒, 破除了神像的光坏。最后叹息世上神明不灵,更感慨缺少除暴安良的英豪,上至 政界,下到市井,更多的是为虎作伥的邪恶势力,讽刺力度是很深的。 l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7 页。 第三,对世人的劝诫,特别是对“色的警惕。如许指严的燕泥喋血, 写一个无赖出身的武将,因为两个妓女,与兄弟争风吃醋,竟残杀手足,足见渔 色之害;程瞻庐的眼毒则用游戏笔墨,写自己几次中了美女的媚眼之毒,导 致一事无成,虽然带有玩笑的成分,但也不失为一记提醒。而张庆霖的红梅苑, 以一个曾经的诗书礼仪之家,由于后人穷奢极欲,最终沦为妓院的故事,告诉世 人要居安思危,道德自律。作者的这种警世目的很明确,他在开篇就说: 世禄之家,鲜克有礼。方其盛时,骄奢淫佚,男则征歌选舞于其外,女 则争华斗靡于其内。齐家之道未尝闻,以为金城汤池,固可以千百年而无虑 也者。呜呼! 燕雀处堂,窀突上炎将及栋梁,尚不知祸及其身,此焉得不败? 迨夫中落,家道式微,虽欲悔之不可及矣。于是演其种种卑污龌龊之怪状, 辱及先人。有目之者曰:祖无德也。推其原因,实由于男不能耕,女不能 织,男无由生利,女不知经营。虽有一二明白事理者,然其骄奢习惯相传, 初未尝能骤改之也。值此外强中干之际,犹不肯稍加束缚,仍欲撑起不可撑 之门面,又安得而不胡天胡帝,妄作妄为也哉? 家如此,国亦然呜呼! 此 红梅苑说部之所由作也。 作者的这种忧思不只局限于一家,还上升到一国,是对近代中国贫弱根源的 反思,也将劝诫的矛头冲向了当权者,提醒他们不要做亡国灭种的败家子。 上面提到的几类作品,反映了这些通俗小说家深切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用一 个个短小精悍、形态各异的故事,既满足了读者对社会众生相的好奇心理,又承 载着一定的道德诉求;他们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在消遣中完成了教化的生 发;他们用市民的眼光去关注生活,又用士大夫的笔触反映理想,这符合我们民 族的传统文化形态,也是他们高出一般通俗作家的地方。 二、创作手法上的创新,在叙事结构上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西方技法 虽然小说季报登载的大量短篇小说还停留在“盆景化 或“传奇化 的 旧有模式中,但一部分作品已经有所突破,尝试描写“横截面 。比较有代表性 的是徐卓呆,他是民初作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在小说季报中,他的逸乎 劳乎、小姑、日记之后半册从布局上都颇有新意,逸文用五幅场景展 2 3 小说季报研究 示了贡德新旅行途中的见闻,用漫画式的笔墨和形象的动作描写,把一个遵守道 德却屡屡碰壁的小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也用冷静的眼光看透了世间炎凉和人心 浇薄;小文几乎全部是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而且小说的上下两部分,作 者一下子跨越三年,当“我 也做了嫂子,于是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从叙 述者的角色转变,来探讨姑嫂之间的微妙关系;而日则完全打破传统小说体 制,用日记的形式联缀事件,也没有完整的情节交代,而是随着“我 的内心独 白,曲折隐晦的说出自己与朋友妻子偷情的事。卓呆深入挖掘男主人公怕丑事败 露的心理波动,特别是他毒死友妻后的忧惧用鬼魂索命的形式表现,这并不是为 宣扬迷信,而是烘托出他极度不安的情绪;还有文章开头记述的报载杀人案,乍 看与小说无关,但读完全篇之后,才觉那其实就是小说的楔子,“我表面“不 愿看这种新闻 ,实际整个故事就是这则新闻的翻版,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 隐喻。 笔者认为,徐卓呆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在民初一枝奇葩,与他早年热爱新剧 有关,他还自编过很多独幕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这种片断化、场面化运用的得 心应手,他说过:“小说是描写人生片断为主,所以既不必有始有终,又无须装 头装脚,能够写实,当然最好,最容易达到目的,不消说,自然是短篇小说。1 也表明他对短篇小说的推重,与新文学作家倒有几分心有灵犀。在人物设计上, 他突破了传统在人物出场时的姓名来历的介绍,而是直接切入一段场景,通过人 物的言行揭示其性格特征。此外,他始终坚持运用近似口语的白话写作,灵活轻 巧的文笔,使他的作品更趋向于现代小说,这些都是他高于当时通俗作家一筹的 地方。 除了徐卓呆,徐枕亚的一文钱围绕着一个莫名的杀人案,采用一个个分 场景,打破了叙事的逻辑顺序,把警察的昏聩和事件的荒唐用错乱的镜头展现出 来,更起到讽刺的效果。像徐枕亚这样传统的文人都开始尝试用新的手法来创作, 说明小说的现代化已经不远了。 l 徐卓呆小说无题录 ,载于小说世界 l 卷7 期。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小说季报中的短篇翻译作品 小说翻译是近代文学中的重点课题,而文学期刊的兴盛,为它的发展提供了 重要媒介。许多杂志都有专门的译介专栏。小说季报中刊登了两篇署原作者 的译作孤岛哀鹣记和牺牲,以及一篇据称是改编的,但未署原作者和作 品名的文妒,但也有一些可做借鉴之处。 周瘦鹃是近代著名的言情作家和翻译家,在他3 6 年( 1 9 1 1 1 9 4 7 ) 的著译 生涯里,共翻译了4 5 9 篇外国中、短篇作品,还翻译或与人合译了3 1 本小说或 小说集,字数总计达上千万言。涉及近代的,自1 9 11 年至1 9 1 9 年短短的8 年里, 就翻译各类作品1 6 5 种1 。1 9 1 7 年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的出版,是继周氏 兄弟域外小说集之后的又一部短篇小说专集,也是近代收录外国短篇小说名 家最多、国别最广、数量最富的一部选集,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译界的较高地位, 鲁迅赞之为“足为近来译事之光。 周瘦鹃精通英文,其译作着力于短篇,且偏重哀情风格,最早的一篇译作是 发表于1 9 1 1 年8 月小说月报上的英国爱德门的孤星怨,似乎已经看到他 的翻译风格,即多以“哀 、“苦 、“悲 、“怨、“惨 等为主调,这跟他个人的 情感创伤与浪漫爱情观紧密相关,早年他与恋人相恋,但最终有情人未成眷属, 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痛。所以他将这苦楚熔铸到衷情小说的翻译中,它们的主题、 情节设计和场景安排等方面皆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大团圆结局,再加上周 瘦鹃渲染夸张、修饰人物个性、添加感叹等翻译策略,从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哀 情话语2 。孤岛哀鹣记就是典型案例,小说原作者安德鲁斯( c c a n d e r e w s ) 是英国的通俗小说家,作品多登在海滨杂志( t h es t r a n dm a g a z i n e ) ,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雪佛伦司的青年漂流到一个荒岛上,来到一座古老宅第,竟然 遇见了祖父几十年前的情人雪道拉,由侄孙女露雪孟照顾,这个女人一直穿着婚 纱,保持着当年的妆容,苦苦等待着远走的情郎,当她看到雪佛伦司,以为是旧 l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修订本) ,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4 3 5 页 2 潘少瑜爱情如死之坚强一试论周瘦鹃早期翻译哀情小说的美感特质与文化意涵,汉学研究 2 0 0 8 年2 期。 小说季报研究 情人归来,于是将这段旷世之恋将给年轻人听,最后,知道了真相的老太太烧掉 了房子,自己也葬身火海,两个年轻人侥幸逃到一艘船上,彼此相爱,演绎了另 一段爱情。小说原名t h eh o u s eo fw a i t i n g ) ) ( 译为待郎草堂) ,但周瘦鹃可 能觉得题目平淡无奇,不足以烘托故事的凄婉,于是连用“孤、哀两个冷色调 的词,再加上小说本身就带有的浓郁的伤感气质和阴沉氛围,使读者还未阅读, 先感受到一种孤绝和凄凉。 为了配合这种哀婉意境的提升,周瘦鹃自觉地保留了大量景物描写,这与此 前的翻译作品中有意识地将背景删去,只保留故事情节的做法有了很大的不同。 过去的译法是为了承袭古典文学注重情节的传统,以符合中国文学创作与欣赏习 惯;而周瘦鹃则从西方叙事技巧入手,着力体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重要影响。 作品开篇就是: 一阵狂风好似大鸟扑着两个挺大的翅膀,豁啦啦掠过海上,顿把那平静 的海面刮得发怒似的,白浪万顷,一时都立了起来。雪佛伦司那艘小船正在 海中驶着,斗得来了一阵风,把樯子吹断,着在雪佛伦司头上,打了个发 昏海天相接之间,便是歇德来,几座荒山,山石凌乱,黑黢黢的现着一 派荒凉寂寞的气象。右面是也尔岛,也有小山峙在那里,活像是一个大怪物。 风急浪高的海面,光怪陆离的孤岛,前途未i - 的旅程,把紧张刺激的气氛推 向极致。 周瘦鹃的译文雅俗共赏,既有言简意赅的浅近文言,也有通俗晓畅的现代白 话。他极少用典,更非诘屈聱牙,文辞优雅而蕴意富瞻。当然,他的语言也存在 “命题造语,又系用本国成语,原本故未尝有此,未免不诚1 的弊端,不可避 免的带有意译的通病,即王德威所说的“当时的翻译其实包括了改述、重写、缩 译、转译和重整文字风格等做法2 。但瑕不掩瑜,周瘦鹃在译介短篇小说时的 审慎态度,真正让外国短篇小说深入人心,其对西方短篇小说技法的自觉借鉴和 运用,成为继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后的另一座高峰,并由此影响了“五四 l 鲁迅欧美名家短篇小说评语,岳麓书社1 9 8 7 年版,第2 页 2 王德威翻译“现代性”一论晚清小说的翻译 ,北京三联书店1 9 9 8 年版,第1 0 2 页。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量曼皇皇曼亭鼍曼曼曼鼍i i i l i 舅曼曼皇曼皇曼曼鼍曼曼曼皇曼皇曼曼曼曼 前后中国短篇小说创作,被誉为“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1 。 而另一篇翻译小说牺牲则更值得关注,因为它是较早译介到中国的一篇 世界语小说,原作者署名t r i n i t e ,因为资料的缺失,对他的生平经历已无可考, 翻译者是胡天月,由何心秋润色。胡天月是中国世界语文学运动的先驱,曾主张 废汉语而行e s p e r a n t o ( 世界语) ,还提出语体文的世界语化问题2 。他是文学研究 会的成员,由他的观点可见其鲜明的新文学思想。但他的作品能在小说季报 发表,表明编者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也是五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