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释智圆诗文研究 摘要 释智圆是宋初重要的诗文僧。首先,他思想活跃,精于佛学,旁 涉老庄,兼通儒墨,在宋代思想史上和宋代佛教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他著述丰富,喜为诗文,其诗文的题材内容以及风格有别于宋 初文坛,而且还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诗文理论,在宋代文学史上有一 定的地位。但是学术界对智圆诸多方面的成就关注不够,特别是对智 圆文学成就的研究尤为薄弱,研究成果较少。 有鉴于此,本文拟将智圆置于广阔的宋代文化背景下,在借鉴前 人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 方法,以释智圆的诗文作品为基本材料,对释智圆的生平、交游、著 述以及诗文创作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认为:智圆的诗歌,突破了“宋初三体”狭隘的诗歌内容, 改变了过去一段时期内过分雕琢的诗歌语言习惯,对开拓僧诗和宋诗 的表现领域以及发展宋诗新的诗歌语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宋 初诗坛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同时,智圆虽为僧人,但直面现实,关注 并参与文坛思想斗争,不仅创作出了有一定文学价值的散文作品,而 且还发表了一些重要文论,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宋初古文运动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释智圆诗文作品的分析,力图全面展现智圆在文学创 作方面的才华和特点,以填补智圆诗文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时促进宋 初文学研究。 关键词:释智圆,诗歌,散文,古文运动 t h er e s e a r c ho n t h ep o e m s & e s s a y so fs h iz h i y u a n a b s t r a c t s h iz h i y u a nw a sam a j o rm o n kp o e t & p r o s e ri nt h ee a r l ys o n g d y n a s t y o no n eh a n d ,h ew a sa c t i v ei nm i n da n dp r o f i c i e n ti nb u d d h i s m , a n dh eh a dr e a dc u r s o r i l ya b o u tt h e g r e a tw r i t i n g s o f l a o - t s e a n d c h u a n gt z u ,h ea l s ow a sp r o f i c i e n ti n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m o h i s tc u l t u r e , w h i c hi na l lc o n t r i b u t e dh i mt ob es o m e t h i n gi m p o r t a n ti nt h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 h i s t o r ya n dh i s t o r yo fb u d d h i s mi ns o n gd y n a s t y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h e h a sa b u n d a n tw o r k sa n di sf o n do fw r i t i n gp o e m sa n de s s a y s ,w h i c h c o n t e n t sa n ds t y l e sa r eq u i t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w i t ho t h e rp o e t si nt h a tt i m e s , a n dh ea l s op u t su ps o m ev a l u a b l ep o e ma n de s s a yt h e o r i e s ,w h i c hm a r k sa s o m e w h a tp o s i t i o ni ns o n gl i t e r a r yh i s t o r y h o w e v e r , t h ea t t e n t i o n st o z h i y u a n sm a n ya c h i e v e m e n t sb ya c a d e m i c c i r c l e sa r en o te n o u g h , p a r t i c u l a r l y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nh i sa c a d e m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r er a t h e rr a r e , a n dt h e r e f o r et h er e s u l t so nr e s e a r c ha r eq u i t ef e w b a s e do nt h i s ,t h et h e s i sw o u l dl i k et oc o n d u c tat h o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o n s h iz h i y u a n sb r i e fl i f e t i m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a n dt o u r i n gh i s t o r yw i t hh i s p o e m & e s s a yc r e a t i o nm a t t e r su n d e r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b r o a dc u l t u r e o fs o n gd y n a s t yw i t hb a s e so n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b yf o r m e rr e s e a r c h e r sa n d p r e s e n ts c h o l a r si nt h ef o r mo fc o m b i n a t i o n sw i t hh o r i z o n t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v e r t i c a lc o m p a r i s o na n dw i t ht a k i n gt h ec a r r i e r so fs h iz h i y u a n s p o e m s & e s s a y sa l o n g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d e r s :t h ep o e m so fz h i y u a ng ob e y o n dt h ep o e t i c c o n t e n t so ft h en a r r o w t h r e ep a r t i c u l a rp o e ms t y l e so fe a r l ys o n g d y n a s t y ,a n dc h a n g e dt h ep o e ml a n g u a g ec u s t o mo fo v e r - p o l i s h e di n s o m ep e r i o d s ,w h i c hh a sap o s i t i v ei m p a c t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n k p o e m sa n ds o n gp o e m si nt h ed i s p l a y i n g f i e l d sa n dm a r k ss o m e w h a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t h en e wp o e ml a n g u a g e si nd e v e l o p i n gs o n gp o e m s ,a l l f u l f i l l st h e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p o s i t i o ni n p o e t i c c i r c l e so ft h e e a r l ys o n g d y n a s t y ;m e a n w h i l e ,z h i y u a na sam o n k ,h o w e v e r , h ef a c e st h er e a l i t ya n d 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w i t h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t ot h et h o u g h tb a t t l e s i nt h el i t e r a r y w o r l d ,n o to n l yc r e a t e ss o m el i t e r a r yv a l u eo fe s s a yw o r k s ,b u ta l s op u t su p s o m es i g n i f i c a n tt h e o r i e s ,a n dp r o m o t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l a s s i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m o v e m e n ti nt h e b e g i n n i n go fs o n gd y n a s t yb yh i sa c t u a l a c t i o n s b ya n a l y z i n gz h i y u a n sp o e m sa n de s s a y s ,t h i sp a p e ra t t e m p t st os h o w z h i y u a n st a l e n t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h es h o w si nl i t e r a r ys oa st of i l lt h e g a p so ft h es t u d i e sa b o u th i ma n dt op r o m o t et h el i b e r a ls t u d i e so fe a r l y s o n gd y n a s t y 一 一 k e yw o r d s :s h iz h i y u a n ,p o e m ,e s s a y , c l a s s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m o v e m e n t 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工业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 日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己1 言 ji ;i 释智圆( 9 7 6 1 0 2 2 ) 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自号中庸子,或称潜 夫,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智圆一生笔耕不辍,为后 人留下了诗4 1 3 首、文1 5 5 篇,还有佛典注疏几十部、一百多卷,他一生著作的 数量和类别之多,在整个天台宗史上少有伦比。智圆思想活跃,精于佛学,旁涉 老庄,兼通儒墨,在宋代思想史上和宋代佛教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同时,智圆喜 为诗文,其诗文的题材内容以及风格异于宋初文坛,并且用儒家思想说诗论文, 在宋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范仲淹的同年进士兼好友吴遵路对他给予了较高 评价,晁说之也对他给予了较高评价,其惧说赠然公有云: 往年孤山智圆凛然有名当世,自成一家之学,而读书甚博,性晓文章 经纬【1 3 北宋以降的部分僧人也对他给予了较高评价。如南宋释景迁有云: 孤山以高世之才,弥天之笔,著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解疏,其于翼 赞教门,厥功茂矣! 乜1 又南宋释文垧有孤山怀圆法师诗云: 湖水绕孤峰,知曾住此中。既伤遗塔变,重惜讲台空。鹅护晴池乳, 鹰呼古树风。唯闻林处士,清节与师同。 3 1 又元代释善住有孤山法师塔诗云: 身藏陶器见遗文,千载孤高独有君。灵塔尚余湖水曲,梅花红白自春 云。【4 】 又明代释道衍有读孤山法师( 闲居编) 诗云: 孤山无复见,展卷已知心落落潜夫咏,皇皇古剑吟。江云阴远峤, 野雪霁高林。莫谓千年后,人间绝赏音。【5 1 。 但不知何时起,后世学者对智圆的关注较少。 2 1 世纪以前,学术界对智圆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显进展。最早注意 到智圆的是钱穆和陈寅恪,钱穆在读智圆 一文中提出: 智圆是自唐代李翱以来,宋人尊中庸的第一人【6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陈寅恪在g - q 友兰著 ( 下册) 审查报告一文中提出: 北宋之智圆提倡中庸,甚至以僧徒而号中庸子,并自为传以述其义( 孤 山闲居编) 其年代犹在司马君实作中庸广义之前,( 孤山卒于宋 真宗乾兴元年、年四十七) 似亦于宋代新儒家为先觉。【7 】 但这些观点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此间,北大古文献研究所的全宋诗和 川大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全宋文,以续藏经为底本,分别对智圆闲居编 的诗文进行重编整理。全宋诗共收智圆诗4 1 3 首,全宋文共收智圆文1 5 5 篇,让一般读者也能比较方便地读到智圆的诗文。 2 1 世纪以来,随着学术晃对宋代文史研究的深入,智圆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 对智圆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趋势。不少学术史、宗教史、 文学史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对智圆的相关成就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有的也进行了 精当的论述。 在宋学研究领域,学术界在讨论宋代僧人对儒学的认识以及佛学对宋学形成 产生的影响时,基本上都会注意到智圆。如漆侠宋学形成前儒释道三家思想的 渗透、沟通及其向纵深发展( 上) :释智圆对儒学思想的认识,从宋学发展史 的角度,论述了以释智圆为代表的儒释两家学说之相互影响和渗透,及其对宋学 形成的影响。再如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的新趋向圆一文,从唐宋学术变革的角 度出发,对宋代学术史上僧人的儒学化和儒学的佛学化这一突出的文化现象 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文中分析了北宋僧人智圆儒学化的表现,并指出智圆是宋代 儒学化最为著名的僧人之一。再如魏鸿雁宋代僧人对儒家经学的认识与回应一 从释智圆和释契嵩谈起 ,论述了释智圆和释契嵩从佛学的角度上研读儒家 经典的方法,并指出他们对儒家经典的解读走出了宋代经学发展的第一步,对宋 学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再如韩毅宋初僧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一 一以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中心的考察回从宋代中国哲学思想史发展的角度,以宋初 名僧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主,探讨了他们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以及这种认 识与回应对宋代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 在佛学研究领域,学术界在讨论佛教天台宗和宋代儒释关系时,基本上都会 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4 0 1 5 9 页。 o 青海民族研究,2 0 0 5 年第4 期,第5 1 5 9 页。 o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第2 期,第3 8 - 4 l 页。 。中华文化论坛,2 0 0 5 年第3 期,第9 2 9 9 页。 2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注意到智圆。如潘桂明、吴忠伟孤山智圆与儒佛关系论从天台宗发展史的角 度,考察了智圆的宗教观及其对儒佛关系的看法,肯定了智圆在儒佛融通过程中 所起的作用,并论述了智圆的佛教思想。再如赖永海宋元时期佛儒交融思想探 微圆,通过研究智圆、契嵩、刘谧等几位思想家的有关著述,探讨此一时期从佛 教方面倡佛儒交融的有关情况。文中指出宋元时期从佛教方面倡佛儒交融之最著 名者当推天台宗山外派代表人物孤山智圆。 在文学研究领域,对智圆的有关研究成果非常少,就笔者目力所及,主要有 以下三篇论文注意到智圆的文学成就。一是祝尚书的论宋释智圆的文学观, 对智圆的文学观作了较为精当的论述。二是魏鸿雁的宋初僧入对北宋文学革新 的认识与回应以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中心的考察一文把研究的视角点放在唐 宋文学变革的大背景之下,以释智圆和释契嵩为特定考察对象,从宏观和微观、 横向和纵向上剖析了宋代僧人与北宋文学革新之关系。三是韩剑英宋初文风转 变之探析以孤山智圆为中心的考察 一文通过分析智圆的古文理论,考察 了智圆在宋初文风转变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总之,经过许多学者的多年努力,学术界对智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并为今后的研究搭建了一个基本平台。但是,学术界对于智圆文学成就的研究尤 为薄弱,研究成果较少,对智圆的诗文创作,尚无人做过深入研究,也缺少对智 圆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全面评价;还有对智圆的生平事迹,亦无人做过深入研究, 而且现有的智圆生平事迹有很多缺漏,甚或有以讹传讹之处。 有鉴于此,本文拟将智圆置于广阔的宋代文化背景下,在借鉴前人和当代学 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以释智圆的诗文 作品为基本材料,对释智圆的生平、交游、著述以及诗文创作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力图全面把握其文学主张和文学活动,正确分析其在宋初古文运动中的作用,并 对智圆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毋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第6 1 7 6 4 3 页。 毋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1 9 9 2 年7 月,第1 0 9 1 1 9 页。 曲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5 期,第4 6 5 0 页。 田青海民族研究,2 0 0 6 年第4 期,第6 8 7 2 页。 廿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 0 0 8 年第2 期,第7 9 8 2 页。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1 1释智圆的生平 释智圆的生平事迹 释智圆在其中庸子传一文中,简要介绍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这是研 究智圆生平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释宗鉴释门正统卷五、释元敬、释元复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释志磐佛祖统纪卷十、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十 八、释明河补续高僧传卷二均载有智圆的简单传记,可与中庸子传互参。 此外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七十、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四、厉鹗宋诗纪 事卷九十一等,也有一些零星记载。上述文献材料共同构成了智圆生平研究的 基本平台,全宋诗、全宋文、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李国玲宋僧录、宋 僧著述考等记载的智圆生平主要是依据这些文献材料。然而,由于智圆的中 庸子传只是粗线条勾勒智圆生平的轮廓,南宋以降的地方志、僧史中的记载又 往往过于简略,甚或有讹误之处。因此,仅仅根据这些材料,难以获得对智圆生 平全面清晰的了解,甚至难免以讹传讹。 除了上述材料之外,学术界并没有注意到智圆闲居编中尚有不少言及自 己生平行履的文字。实际上,这些文字材料应该也是研究智圆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可信度高、弥足珍贵。现将上述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对智圆生平 做进一步的描述。 释智圆( 9 7 6 - 1 0 2 2 ) ,生活于宋太宗、真宗年间,字无外,自号中庸子回,或 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人,天台宗山外派僧人国。智圆“学语即知孝悌,人颇异 之,稍长不与群稚嬉戏,常析木濡水就石书字,或列花卉若绵莼然,戏为讲训之 状。父母见之,不忍逆其志,遂舍入空门”【8 】,“于龆龀之年,即毁其发、坏其服 而为浮屠徒也 ( 卷二十二谢吴寺丞撰闲居编序书) 。八岁,受具于钱塘龙兴寺。 西据【宋】释智圆闲居编卷一九中庸子传:“尝砥砺言行,以庶乎中庸,虑造次颠沛忽忘之,因以中庸 自号,故人亦从而称之。”本文所引闲居编,均据续藏经第1 0 1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 9 9 4 年,第5 3 2 1 5 页。以下凡引此书,仅列卷数及篇名。 曲宋代天台宗的传承系统参见【南宋】释宗鉴释门正统和【南宋】释志磐佛祖统纪有关记载。 4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十五微知骚雅,好为唐律诗 (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二十一岁,“将从 师受周孔书,宗其道,学为文以训世(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此间,其师不幸 病重,并告诫智圆:“汝浮图子,发既祝矣,形且毁矣,而不习释氏,志慕儒学, 忘本背义,又岂称周孔之旨乎? 汝姑习释,后学儒为副,汝其图之。 ( 卷一十九 中庸子传) 之后,智圆便力习佛经,并师从源清法师习天台三观之法于奉先。 智圆在奉先寺习法三年,不幸源清大师逝世。 此后,智圆“离群索居,衣或殚,粮或罄,因之以疾病,而孳孳然研考经论, 探索义观,得之于心,而不尚夸耀 (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尝叹天台宗教自 荆溪师没,其微言奥旨坠地而不振者多矣;虽行而说者,违道背义亦众矣 ( 卷一 十九中庸子传) ,“于是留意于笔削,且有扶持之志,凡形百余万言,以广其道” (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为振兴日趋式微的天台宗而努力探索,成为北宋一代 弘扬天台三观的一位杰出代表。佛祖统纪、历代佛祖通载均为之立传,佛 祖统纪引释景迁对智圆的评价云:“孤山以高世之才,弥天之笔,著十疏以通经, 述诸钞以解疏,其于翼赞教门,厥功茂矣! 【9 】但由于智圆与矢n , 1 , ( 9 6 0 - - - 1 0 2 8 ) 等人 意见不合,遂遭摈斥于天台正统之外,而被列入“山外派”。 四十一岁,智圆卜居西湖孤山圆,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与林逋为邻友, 交往甚密。智圆“居孤山之墟,闭户养疾,耻于自白,而弗与时俗交”( 卷一十三 宁海军真觉院界相榜序) ,“未尝登有位者之门”(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当 时“王钦若出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往迎之 【10 1 ,然为智圆所婉拒,并自谓: “某,空门之末陋也。毁形守节,所以克其己焉;惩忿窒欲,所以澹其虑焉 ( 卷 二十二谢府主王给事见访书) 。智圆在孤山建有陋室,既卑且狭,然“草屋竹 床,怡然自得”(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杜门穷居,箪食瓢饮,不交世俗( 卷 三十四病夫传) ,颇似颜回之安贫乐道。智圆作陋室铭,“中庸子屋室既卑 且陋”( 卷三十二陋室铭并序) ,然“容膝有余 ( 卷三十二陋室铭并序) 。 智圆有名僧之誉,而能安居陋室,足见其修养之高。 田【南宋】释宗鉴释门正统卷五( 续藏经第1 3 0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 9 9 4 年,第8 2 7 页) 、【南宋】释志磐佛祖统纪( 大正藏第4 9 册,台北:新文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 9 8 3 年,第2 0 4 页) 卷一0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 - a 、 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 续藏经第1 3 4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 9 9 4 年,第7 0 页) 卷二等认为:智圆师从源清法师的年限为二年。丽 卷一九中庸子传:“二十一,时源清法师传智者三观之法子奉先,予负笈而造焉,在膏矜之列者凡三 年。”故可以断定:智圆师从源清法师的年限当为三年。 o 释门正统卷五、佛祖统纪卷一0 、补续高僧传卷二等认为:凡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孤山。 而卷第十三孤山玛瑙院界相榜序:“大中祥符九年,龙集丙辰,夏四月五日,吾始b 居斯院,将以天台三 观之学训于来蒙。”故可以断定:智圆于大中祥符九年,也就是他四十一岁时,开始居住在西湖孤山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智圆虽以弘扬佛法为其主要事业,但由于其早年对儒家经典兴趣深厚,因而 “于讲佛经外,好读周、孔、杨、孟书,往往学为古文,以宗其道,又爱吟五七 言诗,以乐其性情 ( 卷首自序) ,其病课集亦“辞语鄙野,旨趣漫浪, 或宗乎周孔,或涉乎老庄,或归乎释氏 ( 卷一十一病课集序) 。范仲淹的同年 进士兼好友吴遵路,任官杭州时,同智圆交往甚密,为闲居编作序,称智圆 “德贯幽显,学该内外”、“旁涉老庄,兼通儒墨”,认为智圆是一位贯通内外和诸 子百家的博学名宿。 智圆之所以能如此博学,是与其勤奋治学和讲道分不开的。对此,他自己也 有表述,日:“予多抱疾,尝自称病夫。著病夫传。虽赢耗癯瘠,而不倦讲道 以诲人,三藏典诰,洎周、孔、荀、孟、扬雄、王通之书,往往行披坐拥”( 卷一 十九中庸子传) ,“行年四十有四矣,虽病且困,而手未尝释卷,所以惧同于土 木禽兽耳,非敢求臻圣域也,亦非求乎闻达也。亦未尝敢废于学也( 卷二十 勉学) ,足见其诲人之不倦与治学之勤奋。 智圆对治学如此执著,但对生死却超然无执。虽然“尝患脾病,语久食饱, 辄气喘汗流,耳鸣目眩,不堪其苦也 ( 卷三十四病赋并序) ,且“每精别方书, 调品药石,以自医病 ( 卷三十四病夫传) ,然终以斯人斯疾而逝,享年四十有 七。他对身后之事却看得十分淡泊,尝谓门人日:“吾没后,无厚葬以罪我,无择 地建塔以诬我,无谒有位求铭记以虚美我。汝宜以陶器二合而瘗之,立石标前, 志其年月名字而已。”(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其挽歌词自云:“平生宗释复 宗儒,竭虑研精四体枯。莫待归全寂无语,始知诸法本来无。”( 卷三十七挽歌 词三首) 足见其淡泊无执,洒脱飘逸之风。据说智圆死后十五年,“积雨山颓, 门人开视陶器,肉身不坏,爪发俱长,唇微开,齿若珂玉”【1 1 】。宋徽宗崇宁三年, 赐谥法慧大师。 1 2 释智圆的交游 从闲居编有关文字记载看,智圆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钱塘各大寺院,此外 还游历过浙东一带,这可以其经照湖方干旧居、经松江陆龟蒙旧居、经武 康小山法瑶师旧居、将之誓溪寄剧择梧邬等诗为证。虽然智圆的活动范围不 6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广,但其交往较广。智圆以其深厚的学识、高雅的人格,享誉当世,无论是高僧 衲子,还是寒士秀才,亦或是官宦之入,都乐意与智圆交往。仅据闲居编统 计,有文字往来者,就将近1 0 0 位。考察智圆的交游情况,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智圆 其人。但限于篇幅,只能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若干人略作考述,以见一斑。遗憾 的是与智圆交游的人当中,只有“九僧 和林逋有诗集流传。然而,不仅“九僧” 的诗作散佚很多;林逋的诗作散佚也很多,“林逋作诗,随写随弃,故散佚很多。 1 2 1 查看现存的“九僧”诗作和林逋诗作圆,笔者并没有找到他们叙写与智圆交往 事迹的诗歌。因此,本文只能依据闲居编的诗文来论述智圆的交游情况。 1 2 1与高僧衲子的交游 与智圆关系较为密切的僧人有:闻聪、汇征、择梧以及“九僧 之中的惟凤、 简长、保暹、希昼等。智圆与他们或交流佛理禅思,或交流诗文之道,建立了深 厚的感情,这也是智圆佛门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界对“九僧事迹论述较多 ,本文不再赘述。智圆与保暹交往尤深,由 于保暹居无定所、云游四海,有时智圆无法见到他,但是非常想念他、记挂他,“高 迹知何处,相怀早晚休 ( 卷四十四怀保暹师) 、“音书杳难寄,天阔水悠悠 ( 卷 四十四怀保暹师) ,因为“无人识高趣”( 卷四十四赠诗僧保暹师) ,只能“尽 日对空山”( 卷四十四赠诗僧保暹师) 。不但如此,智圆还非常欣赏保暹的文学 才华,认为他:“卓尔保暹师,生于宋天下。内明卜商道,外减骚人价。凿彼淳粹 源,清辞竞流泻。放意尚幽远,立言忌妖虫。旨哉天目集,四海争传写。上以 裨王化,下以正人伦。驱邪俾归正,驱浇使还淳。天未丧斯文,清风千古振。”( 卷 三十九赠诗僧保暹师) 与“九僧 中其他僧人的交往,有诗送惟凤师归四明、 赠简上人诗、赠简上人、酬简上人见寄、答行简上人书、次韵酬邻僧 昼上人等为证。 与择梧的交往情况。智圆非常欣赏择梧的为人和才华,认为“钱塘大律师择 梧者,字元羽,德高而名著,辩博而识达”( 卷九律钞义苑后序) 、“立性直方, 发言正淳,行甚高,名甚扬。虽学经论,通书史,而专以戒律为己任。 ( 卷三十 参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三册卷一二五至一二六。 o 参见 宋】林逋著、沈幼征校注林和靖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 锄“九僧生平事迹”参见黄启方九僧与九僧诗( 原载国语日报书和人1 9 7 期,附录子黄启方著t i n 宋文史论丛,台北学海书局,1 9 7 4 年版,第5 l 页5 2 页) :许红霞宋初九僧丛考( 古典文献研究论丛,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4 5 年版,第5 1 5 3 页) ;吉广舆宋初九僧事迹探究( 中国禅学第一卷,中华书局, 2 0 0 2 年版,第1 6 8 1 8 0 页) ;还有祝尚书论“宋初九僧”及其诗(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8 年第2 期) 。 7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大宋钱唐律德梧公讲堂题名序) 两人交情甚厚,“公于我为忘言之交,谓我为 知心者”( 同上) 。天禧元年二月,择梧探访智圆并与其讨论释氏之道,智圆非常 赞同梧公扶持释氏之道的方法,“吾友之用心果如是邪,吾敢贺戒律之家得其人矣, 其道何患于丧乎? ( 卷一十五钱唐律德梧公门人覆讲记) 宋大中祥符九年春 三月,智圆请择梧为其玛瑙院行结界之法。宋天禧元年四月,择梧请智圆为其讲 堂题名作序固。 智圆与闻聪、汇征交游事迹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 1 2 2 与寒士秀才的交游 林逋( 9 6 7 1 0 2 8 ) ,字君复,宋杭州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少孤力学,恬 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孤山,以布衣终身。逋不娶无子,死后, 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后人习惯称其为林和靖。智圆与林逋既是同乡又是近邻 且志趣相投,所以两人交往甚密。智圆在孤山的山堂落成,邀林逋一聚,“构厦当 高嗽,登临称遥仙 ( 卷四十七山堂落成招林处士) ;智圆生怕林逋不来,还特 别强调:“此中无俗物,自可会清贤 ( 同上) ,说明两人彼此之间非常了解。两人 同住孤山,平时你来我往,一起谈诗论文,共享西湖的美丽景色,以书林处士 壁、九月望夜招处士林君泛湖舐月、寄林逋处士等诗为证。智圆在赠林 逋处士一诗中有云: 深居猿鸟共忘机,荀孟才华鹤氅衣。满砌落花春病起,一湖明月夜渔 归。风摇野水青蒲短,雨过闲园紫蕨肥。尘土满床书万卷,玄缫何目到松 扉。( 卷四十一) 玄缥是古代用以征聘贤士的币帛。从最后一联看,智圆还深望朝廷有朝一日能到 林逋家中,把林遭征聘出来。因为他认为:林逋是“苟孟才华鹤氅衣”,他是位有 荀子、孟子那样才华的人,只不过披着鹤氅,暂时隐居罢了。智圆把这首诗赠给 林逋,表达了对林逋的人品和才华深表赞慕之情。同时,该诗对林逋的隐居生活, 写得细腻生动,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对人才埋没的愤慨和惋惜。 智圆与叶授、赵璞交游事迹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 1 2 3 与官宦之人的交游 智圆与官宦之人交往不多,他甚至拒绝结交权贵,“尤好静默,专务隐居,屏 国卷一三玛瑙院重结大界记。 o 卷三o 大宋钱盾律德梧公讲堂题名序 8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去尘游,杜绝人事。( 卷首序) 比如当时“王钦若出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 同往迎之”【1 3 】,然为智圆所婉拒,并自谓:“某,空门之末陋也。毁形守节,所以 克其己焉;惩忿窒欲,所以澹其虑焉。”( 卷二十四谢府主王给事见访书) 但搜 索闲居编的相关诗文,我们还是可以发现智圆与个别品行高洁的官员的交游 事迹。 吴遵路( ? 1 0 4 3 ) ,宋润州丹阳( 今属江苏) 人,字安道,大中祥符进士。 为人聪敏,博学识大体,平和慎重,不苟言笑,为政简明易行,直谏敢言,无所 阿依,自奉甚俭,家无余财,死后竟由他的朋友范仲淹分俸周济其家。吴遵路任 官杭州时,与智圆关系密切。他对智圆的为人和才华都推崇备至,在其为智圆闲 居编所作的序言中,一方面认为智圆“德贯幽显,学该内外 、“旁涉老庄,兼 通儒墨”,是一位贯通内外和诸子百家的博学名宿;另一方面认为他“敷演真宗, 辟圣人之户牖;导扬名教,示来者之楷模”、“吟咏情灵,悠扬风雅,小文短札, 初不经心,遗言放辞,咸有奇致”。智圆对吴遵路也推崇备至,认为他“闲默端雅, 言为世范( 卷二十二谢吴寺丞撰闲居编序书) ,并把吴遵路当作自己的知音, “寺丞其我之知音乎! 夫音不易知,知音难得,寺丞既知之,某既得之矣。”( 同 上) 智圆与骆偃交游事迹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 1 3 释智圆的著述 智圆一生有意于著经论、述佛旨,且工诗、能文,乐此不疲,勤于笔耕,故 其著述颇丰,是佛教天台宗山外派中著述最丰富的一个。智圆的著述,可参见李 国玲编著的宋僧著述考。但有几个问题需说明一下: 其一,智圆现存的著述共十二种,分别是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般若 心经疏一卷、般若心经疏诒谋钞一卷、佛说阿弥陀经疏一卷、涅粲经治 定疏科十卷、涅巢经疏三德指归二十卷、涅巢玄义发源机要四卷、请观 音经疏阐义钞四卷、金刚掉科( 金刚镡文旬科) 一卷、南山祖师礼赞文 一卷、金刚锌显性录四卷、闲居编五十一卷。这些著作,分别收入大正 。李国玲宋僧著述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第1 6 9 1 8 8 页。 9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藏和续藏经,几乎没有单行本传世。 其二,释志磐佛祖统纪卷十载智圆著述二十六种,共一百三十卷。释念 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十八圆载智圆著述有二十五种,共一百二十七卷,其中载 入刊正记但未标明卷数,与佛祖统纪相比,失载般若心经疏一卷和 少载刊正记二卷。佛祖统纪和佛祖历代通载均未载入击蒙集、翻 经通纪二卷、金刚绰科( 金刚锌文句科) 一卷、南山祖师礼赞文一卷、 涅巢经治定疏科十卷。又释宗鉴释门正统卷五 载智圆著述有一百八十余 卷。又闲居编卷末载孤山法师撰述目录凡一百七十余卷。又序云: 其经论疏钞科注等洎诸外学,自成编录者凡一百七十卷,皆从别行, 不列此集。( 卷首) 又自序云: 钱唐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随有所得,皆以草稿投坏囊 中,未尝写一净本,儿童辈旋充脂烛之费,故其逸者多矣。( 卷首) 足见智圆的著述除已记载且有名称的二十六种、一百三十卷外,尚有许多未编入 的或失载的且不知名称的。 其三,目录序有云: 始景德三年丙午岁,至今大中祥符七年甲寅岁,于讲授抱疾之外,辄 述科记章钞,凡得三十部、七十一卷。( 卷一十二) 又序有云: 始自景德丙午,迄于天禧辛酉,集其所著,得六十卷,题日闲居编。 o 佛祖统纪卷十有云:其所撰述,文殊般若经疏、遗教经疏各二卷( 净觉撰助宣记) ,般若心经疏、瑞应 经疏、四十二章经注、不思议法门经疏、无量义经疏( 玉慧觉撰杂珠记) 、普贤行法经疏、弥陀经疏各一卷, 首楞严经疏十卷,世号十本疏主。又撰阐义钞三卷( 释请观音经疏) 、索隐记四卷( 释光明句) 、刊正记二卷( 释观 经疏) 、表微记一卷( 释光明玄) 、垂裕记十卷( 释净名略疏) 、发源机要记二卷( 释涅粲玄) 、百非钞一卷( 释涅巢疏 金刚身品百非之义) 、三德指归二十卷( 释涅架疏) 、显性录四卷( 释金镩) 、撼华钞二卷( 释圭峰兰盆疏) 、西资钞 一卷( 释自造弥陀疏) 、诒谋钞一卷( 释自造心经疏) 、谷响钞五卷( 释自造楞严疏) 、析重钞一卷( 释自造文殊般若 疏,大论云析重令轻) 、正义一卷( 释十不二门) 、闲居编五十一卷( 杂著诗文) ,皆假道适情为法行化之。 o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有云:其所撰述,般若经、遗教经疏各二卷,瑞应经、不思议法门经、无量义经、 普贤行法经、弥陀经等疏及四十二章经注各一卷,首楞严经疏十卷又撰阐义钞三卷( 释请观音疏) 、索隐记四 卷( 释光明句) 、刊正记( 释观经疏) 、表微记一卷( 释光明玄) 、垂裕记十卷( 释净名略疏) 、发源机要记二卷( 释涅 榘玄) 、百非钞一卷( 释涅巢疏金刚身品百非之义) 、三德指归二十卷( 译涅粲疏) 、显性录四卷( 释金锌】) 、摭华钞 二卷( 释圭峰兰盆疏) 、西资钞一卷( 释自造弥陀疏) 、诒谋钞一卷( 释自造心经疏) 、谷响钞五卷( 释自造楞严疏) 、 折重钞一卷( 释自造文殊般若疏,大论有云折重令轻) 、正义一卷( 释十不二门) 、闲居编五十一卷( 杂著诗文) 。 皆假道适情为法行化之。 o 释门正统卷五有云:文殊说般若经疏二卷,般若心经疏一卷,不思议法门经疏一卷,弥陀 经疏一卷、遗教经疏二卷( 净觉助宣记) ,瑞应经疏一卷,普贤行法经疏一卷,无量义经疏一卷 ( 慧觉杂珠记) ,涅粲三德指归钞、兰盆披华钞、西资钞等共一百二十余卷。世号“十本疏主”,门人集 其平昔杂著,凡六十卷,题曰“闲居编”。 1 0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 卷首) 又病课集序: 吾以今年夏末炎气大炽,得古诗及唐律五七言两韵至五十四韵合 七十首,分为三卷,题曰病课集。是时圣宋天禧四年庚申八月二 十六日,病夫智圆无外序。( 卷一十一) 又自序云: 今年夏养病于孤山下,因令后学写出所存者。其后有所得,亦欲随而 编之。非求誉于当时,抑亦从吾所好尔。( 卷首) 通过前面几段引文,足见智圆现存的闲居编收入的诗文创作时间是从宋景德 丙午( 1 0 0 6 ) 至天禧辛酉( 1 0 2 1 ) ,而其之前的著述均未收入;从宋景德三年( 1 0 0 6 ) 至大中祥符七年( 1 0 1 4 ) ,智圆已经完成佛典注疏三十部、七十一卷;另外,智圆 对其著述的整理始于智圆卜居西湖孤山之时,即为宋大中祥符九年( 1 0 1 6 ) 。 其四,闲居编原稿六十卷,后有残佚。至宋嘉祜五年( 1 0 6 0 ) ,杭州梵天 寺僧人释浩肱搜求得四十八卷,又将智圆另一诗集病课集三卷编入,总成五 十一卷刊行。宋淳祜戊申( 1 2 4 8 ) ,僧人释元敬重刊于杭州西湖玛瑙。此书传世极 罕,至今仅日本有刻本,续藏经第贰编第六套第一册收录。 其五,智圆能写出这么多作品,既是他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外在表现,也 与他对文字著述的浓厚兴趣与独特认识有关。推究起来,智圆一生勤于著述的原 因大致有- - 一是智圆对诗文创作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与旺盛热情。 “北宋诗僧亦僧亦俗,出世入世在他们身上都有鲜明的体现,他们在学识修 养、兴趣爱好、社会交往、言行举止等许多方面都透露出浓厚的士大夫气息。”【1 4 】 智圆八岁就入佛门,在这种文学氛围的熏陶下,智圆自幼培养起对文学创作的浓 厚兴趣:“十五微知骚雅,好为唐律诗。”(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这种对文学创 作的热情,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钱唐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于讲佛经 外,好读周、孔、杨、孟书。往往学为古文,以宗其道;又爱吟五七言诗,以乐 其性情。随有所得,皆以草稿投坏囊中,未尝写一净本,儿童辈旋充脂烛之费, 故其逸者多矣。今年夏养病于孤山下,因令后学写出所存者。其后有所得,亦欲 随而编之。非求誉于当时,抑亦从吾所好尔。 ( 卷首自序) 智圆时时坚持写作, “讲退时时学苦吟,人间声利已无心。水边占得清闲景,雨霁遥峰夜月深。”( 卷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释智圆诗文研究 四十五自遣三首其二) 即使是病重的情况下也有增无减,“吾以今年夏末炎气 火炽,故疾因作,而倍百于常发焉,伏枕草堂中者凡四旬余。及其痊也,裁能扶 杖徐步而己。然于瞑眩荒忽之中,亦不能默默,往往成一篇一咏以自宽。若甚困 顿,则枕肱而口占,使来学而笔之;或疾少间,则隐几而起坐,自操觚而书之。 无乃乐在其中矣。”( 卷一十一病课集序) 智圆为何能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 一方面,是因为他个 人的生活状态:“居孤山之墟,闭户养疾,耻于自白,而弗与时俗交”( 卷一十三 宁海军真觉院界相榜序) 。在这种清静之境,智圆以创作来消磨时间:“予养疾 于钱唐郡西湖之孤山,忝训人以三观学。其或病之间,诲之隙,则好把笔以销日 ( 卷四金光明经文旬索隐记序) ;同时把写作当作娱乐:“少间,则讨论群籍以 自娱”( 卷三十四病夫传) 。另一方面,正如智圆自己诗中所云:“门径任苔荒, 长年寝一床。病中消白日,诗里发清狂。窗暗云遮月,林明叶坠霜。百年能几日, 两鬓已苍苍。”( 卷四十七自嘲) 正是这种从文学创作中获得的“发清狂”的快 感,令智圆技痒难忍、欲罢不能。 二是智圆以荷担佛法、卫教护宗为己任。 宋代天台宗内部,因争论智颚所撰金光明经玄义广、略本之真伪,分裂 成山家、山外两派。先是晤恩著金光明经玄义发挥记,解释金光明经玄义 略本,主“真心观”;知礼起而难之,认为“广本 是智者之真作,而主“妄心 观”,于是两派展开为期七年之争论。知礼弟子梵臻、本如、尚贤等人本师说, 自号山家。晤思、源清、庆昭、智圆之学,被贬为山外。在两派争论期间,僧人 们著书立说以荷担佛法、卫教护宗。作为源清的嫡传弟子,智圆感到自己有责任 荷担大法,应当奋起卫教护宗,挽大法子末世将坠之际,“尝叹天台宗教自荆溪师 没,其微言奥旨坠地而不振者多矣;虽行而说者,违道背义亦众矣。于是留意于 笔削,且有扶持之志,凡形百余万言,以广其道。”(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予 自滥预讲科,于先圣之道虽不能穷微睹奥,而志图训诱。于是备览史籍,博寻经 疏,其有坠地而绝传者,他说而不韪者,皆笔记而发挥之,以贻后学。 ( 卷一十 二目录序) 显然,卫教护宗的强烈使命感,也是智圆潜心著述的重要精神动力。 即使是在个人病痛交加,也孜孜不倦,“予多抱疾,尝自称病夫,著病夫传, 虽赢耗疾而不倦讲道以诲人。 ( 卷一十九中庸子传) 1 2 浙江工业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