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长沙岳麓山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变 革,大学校园在过去短短几年经历了空前的建设浪潮。随着教育理念 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大学职能、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 发生了质的转变,教育大众化、终生化和结构多样化成为2 l 世纪大 学的发展方向,大学校园的建设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随着岳麓山大学城的确定,岳麓山区域高校的建设也跨上了新的 台阶,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也更加密不可分,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不仅能 调动师生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还能够保持好岳麓山优美的风景,让 长沙市规划的山水洲城这一概念成为实际的美景。高校大量建设的进 行,对于加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环境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岳麓山三所主要高校校本部的实 地考察,对各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基本的思想根源在于“风土化 和“生态学”,特别是对千年以来岳麓山景色的保护和培养上更是体现 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岳麓山大学城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方法, 一是从具体出发,在技术和做法上,采用适应长沙气候的建筑设计要 求,使用适应岳麓山地区特色的景观植物,保护好原生的岳麓山动植 物,并能与周围的大环境协调整合。二是从宏观出发,从整体布局上 加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这些要通过政府法规和规划来处理。通过两 种方法的结合给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环境。三是将融合 思路提高到文化的高度,适应两型社会区域建设需要,让具有浓厚文 化底蕴的岳麓山大学城通过采用新的建筑、景观表现方式和文化符 号,成为富有魅力的大学城。 关键词:大学城,融合,校本部,空间环境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 se d u c a t i o ns y s t e mh a su n d e r g o n em a j o rc h a n g e s , j u s t a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i nt h ep a s tf e wy e a r sh a se x p e r i e n c e da n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w a v e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i t ht h ec o n c e p to fe d u c a t i o na n d p e r s o n n e lt r a i n i n go b j e c t i v e so ft h eu p d a t e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f u n c t i o n s ,t h e s c h o o ls y s t e m ,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a n do t h e ra s p e c t sh a v eu n d e r g o n ea q u a l i t a t i v ec h a n g ei np o p u l a re d u c a t i o n ,l i f ea n ds t r u c t u r a l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 i n t ot h e21s tc e n t u r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r e c t i o no f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b u i l d i n gm o d e la l s oh a sm a n yn e w f e a t u r e s a l o n gw i t ht h ec i t yu n i v e r s i t yo fy u e l um o u n t a i n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t h ey u e l um o u n t a i nr e g i o n a lc o l l e g eb u i l d i n gs t e po n t oan e ws t a g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l a n d s c a p em o r e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 , 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l a n d s c a p ei n t e g r a t i o nc a nn o to n l ym o b i l i z et h ew o r ko f 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a n dl e a r n i n ge n t h u s i a s m ,a l s oa b l et om a i n t a i ng o o d y u e l um o u n t a i nb e a u t i f u ls c e n e r y ,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n i n gi nc h a n g s h ac i t y i s l a n dc i t yt h i sc o n c e p ti n t or e a lb e a u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l a r g en u m b e r o f 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l a n d s c a p e ,a n dc r e a t eas o u n ds t u d y ,w o r ka n d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t o an e wa n dh i g h e rd e m a n d s b a s e do nt h et h r e em a i ny u e l um o u n t a i n c o l l e g et a u g h tt h e - s p o t i n s p e c t i o n ,o fa l lk i n d so fa n a l y s i sh a sb e e n u n d e r t a k e n ,t h a tt h eb a s i ci d e o l o g i c a lr o o t si s e n d e m i c ”a n d e c o l o g y ”, i np a r t i c u l a rt h em i l l e n n i u ms i n c e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t h ey u e l um o u n t a i n s a n dt h et r a i n i n go fm o r ee m b o d i e st h e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m a na n dn a t u r e c o e x i s t b a s e do nt h i s ,p r o p o s e di nt h i sp a p e rb u i l dy u e l um o u n t a i nc i t y u n i v e r s i t y 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l a n d s c a p e i n t e g r a t i o nm e a n s ,f i r s t , p r o c e e df r o mt h es p e c i f i c ,t e c h n o l o g i e sa n dp r a c t i c e s ,t h eu s eo fc l i m a t e a d a p t a t i o no fc h a n g s h ai n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s i g nr e q u i r e m e n t s ,t ou s e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y u e l um o u n t a i n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 s ,p r o t e c t i o n g o o dn a t i v ef l o r aa n df a u n ao ft h ey u e l um o u n t a i n ,a n dw i t h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m a c r os t a r t i n gf r o mt h e o fc o o r d i n a t e di n t e g r a t i o n s e c o n d ,f r o ma o v e r a l la r r a n g e m e n tf o r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l a n d s c a p e ,t h r o u g ht h e s eg o v e r n m e n t 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p l a n n i n gt od e a lw i t h t h r o u g ha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w o m e t h o d st o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t oc r e a t eag o o ds t u d y ,w o r ka n dl i v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i r di s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i d e a st ot h eh i g hd e g r e eo f c u l t u r a l ,s o c i a la d a p t a t i o no ft h et w or e g i o n a lb u i l d i n gn e e d st oh a v ea s t r o n g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o ft h ec i t yu n i v e r s i t y o fy u e l um o u n t a i nt h r o u g h t h eu s eo ft h en e wa r c h i t e c t u r e 。l a n d s c a p ea n dc u l t u r a le x p r e s s i o n so f s y m b o l s ,ac h a r m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t o w n k e yw o r d s :u n i v e r s i t yc i t y ,f u s i o n ,t a u g h t ,t h es p a c ee n v i r o n m e n t 插图目录 图2 1 师大忠烈祠1 5 图2 2 师大校办公楼1 6 图2 3 师大教务处办公楼1 7 图2 - 4 师大文学院教学楼1 8 图2 5 商学院教学楼1 9 图2 - 6 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教学楼1 9 图2 7 师大资环院教学楼2 0 图2 8 师大外国语学院教学楼2 l 图2 - 9 师大景德楼2 l 图2 1 0 师大至善楼2 2 图2 1 1 湖大物理实验楼2 3 图2 1 2 湖大老图书馆2 4 图2 1 3 湖大大礼堂2 4 图2 1 4 湖大校办公楼2 5 图2 1 5 湖大法学院2 6 图2 1 6 湖大建筑学院教学楼2 7 图2 1 7 中南大学景观2 8 图2 1 8 中南大学特冶楼2 8 图2 1 9 中南大学升华楼2 9 图2 2 0 中南大学图书馆3 0 图3 1 师大校办公楼3 6 图3 2 师大校办公楼3 7 图3 3 师大岳王亭3 8 图3 4 岳麓书院门口一角3 9 图4 1 民居建筑群4 8 图4 2 绿廊4 9 图4 3 岳麓书院5 2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癖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褥浆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萼| 用的内容处,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蛉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7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豫必 2 印塞年6 月心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闻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癖范大学。 滴意学校保留并匈圆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帮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阕和借阚。本人授权湖南瘴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嚣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7 寿砂争 日期:2 牙年,月i s 日 导师签名:1 初。季姥红爵期m 殆萨d 月,f 日 长沙岳麓出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l 。l高等教育理念的发震与人才需求的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进步,同时又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 大的推动作用。大学不仅肩负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是高素质 人才的生产基地尊在新知识经济时代下,对高素质人方的理解也有了 新的标准,当代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也随之而变。在我国“科教兴国 的方针指引下,高等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人才的需求在质上 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量上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 育。高等教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由传统的,只注重知 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的新型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想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的校园活 动和社会活动,提倡教学过程从教室课堂扩展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学习和交流。在这一新形势下,不仅对教师的教学 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校园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建设 新型的校园环境,已经成为广大设计工作者的思考课题。 l 。l 。2 我国大学建设的飞速发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校园在数量、规模、质量上均相对 滞后。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大幅度扩招,校内人口急剧膨胀,建筑 高度密集,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都在谋求拓展之道:改造、扩建或另 建新区。诸多高校大规模圈地,更有一个个大学城在全国各地拔地而 起。其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飞速发展的良好局露,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产生 一系列疑问:从历史上看,中外历史上均没有这样巨大的扩招规模, 校方对于大规模的扩招是否做好了准备? 从文化上看,一种文化的兴 起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大规模扩招是否有利予文化发展是值得商 榷的? 从功能上讲,大规模扩招后设备、校舍、校园建设是否能满足 硕士学穰论文 迅速增长的需求? 大学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前的最后一站,其建设深受社会思潮 的影响。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大学的校园环 境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就格外的突出。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新建的大 学,校园环境的营造都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因此,既要吸收国内 外的先进理念构思校园建筑和周围环境,又要对建筑和景观进行细致 安排,周密布置,让建筑与景观能够逐步的充分融合在一起,相映相 衬。 1 2 概念及范畴界定 对于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这一概念,现在已经炒的越来越火,浏览 一下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就能找到上百万条相关的信息。那么,什 么是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呢? 它到底包含了那些内容在里面呢? 首先 我们先要分别了解建筑的定义和景观的含义,才能够推敲出融合的内 在是什么。 百科全书里的建筑概念是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本 质上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空闻环境,是人们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其 中供入们生产、生活以及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 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 们习惯上也将建筑物称为建筑e 更精确的定性建筑的含义是以其 形体和空间的存在为本体的,而且必须安置在特定的地区、地段的自 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之中,并供人们使用和活动,必须加上人社会 人的因素,这是它的特征。由于它生长在自然之中,自然的植物也应作 为其必备要素。百科全书里的景观概念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 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 w e b s t e r s 英语大词典,1 9 9 6 ) 尤其是自 然景象。在本文中分绍的景观定义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同时也 是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其实这定义更接近于g a r r e t te c k b o 的景观建筑的定义,g a r r e t te c k b o 认为景观建筑是在从事建筑物、道 路及公共设备之外的人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作的环境景观与乡野自 长沙岳麓山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研究 然景观的空间设计( 但不包括农田与森林) 口 了解建筑和景观的定义,可以初步推得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是人 t g , j 造的空间环境如房屋、场所能与其他同样是人为创造的环境景观 和自然景观能够互相配合适应,相映成趣。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属于空 间设计的范畴,这一概念无疑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胡锦涛提出的和谐 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也包括人也自然的和谐,建筑与 景观的融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自身也能迅速发展 起来。 1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目前的研究中,建筑或景观两者结合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对于长 沙地区岳麓山大学城城区的探讨还比较少。人居环境的融合谈的多, 校园环境的融合谈的少;园林景观谈的多,个体空间谈的少。本文不 仅分析了许多校园建筑的风格特点,还对景观与建筑的互相影响做了 探讨,对其中两个理论的探讨进行了涉猎,一个是“风土化”,另一 个是“生态学 。 。 1 9 6 4 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召开的“非建筑师的建筑展 中,巴 纳德鲁德福斯克提出了“风土化 ,并且通过策划展出、出版同一 类题目的著作扩展了影响。而“风土化”这一概念在词典中解释为: 本国式的、地方性的修饰词,或本国语、地方语等名 词。建筑领域中的风土化是指那些没有著名设计师、建筑师参与而建 造的地方民居。 风土化最大的特点在于打击了西欧中心论,提出了 西欧世界编辑的建筑史是为特权阶层建造的建筑史,而很多没有编进 历史书的住宅、遗迹、废墟等都有值得学习的内容。非建筑师的建筑 即无名人士设计建造的建筑与流行时尚没有关系,不追求所谓的理 念,不讲究深度和美学,只讲究使用,而这几点恰恰批判了现代建筑 偏重于合理、功能的观念。风土化理论的代表理论著作有达库拉斯复 口洪得娟景观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1 9 9 9 p l 页 9 【日】矢代真己,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2 0 世纪的空间设计卢春生,小室治美,卢叶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p 1 5 2 页 硕七学位论文 莱泽的原始社会农村规划和戈导冯格的太阳的集落。 另一个本文涉及的理论是从1 9 6 0 年代后期开始重新兴起的“生 态学。“生态学”的英文原词为“e c o l o g e ,是1 9 世纪后期确立的 学科。随着公害问题、石油冲击、酸雨、臭氧层破坏、地球温室效应 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地球环境问题开 始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探讨,虽然说生态学兴起在风土化、批判的地域 主义等思潮之后,但是由于题方环保思想得到重视,生态学也水涨船 高,受到非建筑师爨的广泛参与。生态学在建筑领域中的理论是“建 筑生物学 ,“建筑生物学”的概念是更为广泛的,不仅提出以建造稳 定舒适的环境为前提,而且还提出了再利用、选择使用自然材料和天 然材料,积极规划、利用绿色及土地,考虑自然通风,以及与周围环 境协调的设计等等。 2 0 0 2 年东南大学王建国的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中 提出的两点在本文中将涉及: ( 1 ) 由于高等教育事业本身及主体和客体的复杂性,校园环境 基本可看作一个“小城市或“缩微城市弦。 ( 2 ) 校园基地并不是绝对越平越好,世界上许多大学校园都保 持着基地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印痕,并因此形成环境特色。 1 4 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资料研究、实地考察研究和理论结合实 地考察的研究。前期以系统的资料研究为主,辅以初步考察研究提出 与论题相关的假设,确定研究的具体冒标、内容和方法;中期针对已 有的假设和研究目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得出结论;后期将理论与实 地考察结果联系起来,进行模型系统论证研究。 l 。5 研究目标及论文的逻辑框架 本文力求在社会学、生态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通 过实地考察研究,深入了解当前大学校园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状况,研 究岳麓山大学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形成的系统,探寻理想化的融合系 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衔接。并针对其中出现的状况问题,总结出适合 4 长沙岳麓由大学城城嚣建筑与爨观融合昀研究 所在地区的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见解。 5 硕 :学位论文 第二章大学校园总括 2 1 长沙地区及岳麓山概况 2 。l 。1 长沙的地理特征及其地域文化 为什么要提及长沙的地理,因为城市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自身的 发展和主要影响的外来文化的来源。长沙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南 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的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嚣缘。其 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 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尊土壤 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夹有红土、砂砾岩等土壤。 湘江是长沙最重要的河流,湘江南北贯穿了长沙城区,把城市分 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睡以文化教育为主。 河西又称岳麓区,大学城就设立于岳麓区。 长沙的气候,长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末 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 长。 长沙的历史,传说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传说中的少吴 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在夏代长沙属 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 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 又叫“荆蛮”) ,史称“扬越之地”,作 为吉越人( 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 在这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 文化。战国时期楚国征服了湖南,古越人消失,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 化替代。楚国灭亡。长沙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 0 0 多 年,积极进取、力求浪漫的楚文化已经成为了长沙地域文化的组成部 分。以后的上千年时间里长沙或是封国囡都或是郡治治所,到了北宋 岳麓书院的建立,更是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其后长沙 的文化开始活跃直到现在。 长沙的地域文化,文化的繁荣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哪里有 长沙萤麓出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最观融合麓磺究 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 快地向那里转移。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的说法应在长沙的发展上可 以说是恰如其分。长沙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文化是长沙的第一优势。 气魄宏大、化合北方华夏文化与南方蛮夷文化而成的楚文化与这里原 有的越文化相互融合,湖湘地区成为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长沙作 为楚文化在湖南的中心地区,文化中既有中原文化的慷慨大气,又兼 具南方文化的开放兼容。特有的地域文化不仅催生和孕育了传承久 远、影响深远的一代代长沙入,更形成了长沙地域文化中辩开拓创新拜、 和而不同 、”经世致用、重商重农等文化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 长沙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碰撞之地,湖湘文化与岭 南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闽文化、滇黔文化、桂文化、赣文化 等周边文化纵横交融,在漫长的历史交往和演变中相互影响,相互融 合。 和丽不同”是其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甚至连湖湘学派的创始人 胡安国、胡宏都不是湖南人,充分体现了开放的胸怀口作为湖湘文化 的策源地的长沙,更是胸怀天下、兼容并蓄。 2 1 。2 岳麓山地理特征及其历史 岳麓山的地理,岳麓山位于长沙西郊,湘江西岸,是南岳衡山七 十二峰之一,其名字来源于南北朝时的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 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岳麓山由此得名。岳麓由周围有天马、凤凰、 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护,由于历代对岳麓山林木保护得当,山中树木 葱郁,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 的美誉。岳麓山最高点云麓峰虽然仅仅海拔3 0 0 。8 米,但确是整个长 沙的至高点,站在岳麓山上即可以俯瞰整个长沙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虽然岳麓山不高,但是因为历代文人骚客 旅游留诗,诖其名气逐渐提高,到宋代,随着潭州讲学之风的盛行, 著名的岳麓书院就在岳麓山下设立,著名学者张轼、朱熹等人经常留 连山间,感慨“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使岳麓山文化色彩更加 浓厚。近代更因为毛泽东的缘故,让其成为闻名海外的名山口 2 1 3 岳麓山大学城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硕士学位论文 岳麓山大学城的形成,岳麓山大学城并不像国内最近几年各地搞 的许多大学城那样是从一片空地上兴建起来,面是组合了许多原有高 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结果。早在北宋时期,岳麓书院的建立就标志着 文化和教育在这片土地上兴起,距今已有1 0 0 0 多年的历史。近代1 9 3 8 年湖南师范大学成立,1 9 2 6 年湖南大学成立,1 9 5 2 年中南工业大学 ( 现改名为中南大学) 成立,让岳麓山下成为教学区。随着新中国的 建立,湖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系列新的院校组建起来, 其中不少院校分布在岳麓山的由脚下,以中南大学为始,以财经学院 为终,沿岳麓山分布着这些学校:中南大学,湖南高等专科学校( 现 属中南大学) ,湖南师大艺术学院,湖南计算机专科学校( 现属湖南 大学) ,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本部,湖南公安专科学校,湖南财经学 院( 现属湖南大学) ,以及许多科研院所。 岳麓山大学城的发展和现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对人才的需要,各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和学校占地面积,逐渐形成 了一个大规模的大学区域,高校之间没有隔断用的围墙阻隔,不仅有 利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交流学习,更使得岳麓山下的这片区域成为 名副其实的大学区。这些有利因素对于岳麓山大学城的产生起到了推 动作用,进入2 1 世纪,人才的培养和取得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 要任务,岳麓山大学城随之应运而生,予年的文化教育发展历史,集 中的大学分布,开放式的校园管理,以及周边比较良好的民风,使得 这一片大学区都是优质资源,据中国教育报2 0 0 1 年3 月2 3 日报 道:湖南省决定用董5 年的时间,在长沙岳麓由地区建设一座全国一 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城。这决定已写入湖南省十五规划。岳麓山 地区目前坐落有湖南最大的两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还有湖 南师范大学等普通高校6 所、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院所2 8 今口值得一 提的是,历任领导对该方案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从1 9 9 2 年就开始的 高校合并风潮加速了大学城的整合,同时教育体的集中效应也体现出 来,不仅毛泽东的母校第一师范把新校区建在了岳麓山下,丽且还有 湖南涉外等其他学校也在岳麓山建立了自己的校园,因此,合并了的 妖沙岳麓由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研究 学校变的壮大,新的学校的建立又强化了岳麓山大学城区的地位和实 力。单就合并方面的情混来看岳麓山地区大学的发展,据“中国教育 和科研计算机网的资料: 1 9 9 4 年2 月5 日湖南商业专科学校和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 并成了湖南商学院。 2 0 0 0 年3 月2 7 日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教育学院合并成了湖南师范 大学尊 2 0 0 0 年4 胃11 蟊湖南大学和湖南财经学院合并成了潮南大学。 2 0 0 0 年4 月11 日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 并成了中南大学。 2 0 0 1 年l 胃3 1 日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成 了湖南师范大学。 2 0 0 2 年3 月2 l 圜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了 湖南师范大学。 2 0 0 2 年5 月2 3 日湖南大学和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了湖 南大学。 自1 9 9 2 年开始的这种合并是联手的合作,并非互相吞并,因此 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力,能够让教职员工和学生 们更好更便利的取得教育资源,增强了高校的科研实力。 2 1 4 岳麓山大学城与其所处地域的关系 从省一级来看,据长沙晚报报道,2 0 0 7 年1 1 月2 4 日湖南省委 书记张春贤强调:湖南要依托岳麓山大学城的人才和区域创新优势, 使岳麓山形成孵化基地、研发中心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这对跨国 公司的c e o 们会增加很大的吸引力。形成岳麓山大学城的区域创新 优势,对湖南吸i jl # b 资,发展总部经济、实体经济、园区经济至关重 要。要把岳麓山大学城打造成环境优美、适宜教学、在国际上领先的 大学城。 从地方来看,自从2 0 0 1 年湖南省确定建立岳麓山大学城蜃,2 0 0 1 年1 0 月1 0 日长沙市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力在 硕十学位论文 发展河西的经济。虽然长沙市政府投入了很多资金用于改善岳麓山地 区的道路和电线水管等基础设施,市区薅级政府机构也经常到大学城 区的高校单位现场办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成效很显著。 受习惯因素的影响和发展程度,大学城及其周围地区与传统的经 济中心长沙市河东比越来市政设施有比较大的差别,生活工作环 境上区别就更加的突出。特别是交通的堵塞很厉害,湘江一桥、二桥 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经常堵车,如果没有堵的严重车流也会非常缓慢 的挪动。而大学城因为还是个新生事物,人们一方面带有感兴趣的眼 光打量着大学城区,一方面也会发现大学城的若干缺点。当然也应该 看到大学城确立后的巨大变化,这点从道路的质量上就能够看出来, 以前的双车道破损的水泥马路已经被双向四车道的进口沥青马路取 代,路灯的规范布设让夜间行人的安全系数高了许多。水点管线的重 新增容铺设让大学城能够引进和使用更多的设备,扩大教学规模。 2 0 0 2 年长沙山水洲城概念的提出让岳麓由大学城更加有机的融 合在岳麓山和湘江的风景之中,山是岳麓山、水是湘江、洲是橘子洲, 虽然岳麓山不是巍峨高峰,湘江也比不上长江黄河的气势,橘子洲更 是在春夏涨水的季节里见不到影子,但是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三者 的结合却产生了幅美丽的景色。作为居于三者中的岳麓山大学城无 疑在山水渊城的概念的提出后提高了身价,不仅仅是具有教育功能的 区域,而且也是富有魅力的风景区域,岳麓山大学城也更成为再“充 电的文化场所。 2 。2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建筑和景观的融合一方面是建筑对景观的适应,无论景观是如何 设计,都必须采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和富有地方特点的景观,这样 才能够保持景观的特色和长久的保存。另一方面是景观积极和建筑进 行搭配,景观是富有特色的趣味产物,既有专门修建的庭园和苑囿, 也有围绕在建筑周围修建的整齐漂亮的灌木。融合就意味着建筑和景 观的设计师必须改变自己单独的思考方式和设计过程,丽应该互相的 在思考和设计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协调、交换意见,并在施工过程中对 沙墓麓由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景戏融合的羲秀究 图纸和最终效果进行反复的论证和参考已完工的案例。建筑大都使用 人工制造的材料建造,景观则多使用植物。 岳麓山最高点为3 0 0 8 米,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 9 6 0 ) 确定的标准,只有绝对高度大于5 0 0 m 、相对高度为2 0 0 m 以上的地 形才能被归为“由地,而其他如“海拔在5 0 0 m 以下,相对高度为 2 0 0 m 、坡度较平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区被称为丘陵。 因此可 以断定岳麓山大学城区的学校大都建立在起伏的丘陵和山坡上,或者 是与出地、丘陵紧密相连的有斜坡效应和分台效应的坡地上,以及位 于较平坦但地形起伏变化的用地。本文所探讨的校园案例全部或大部 分位于地形起伏的区域。因为这一特点,对大学校园布局、形态、交 通产生一定的影响,用地发展情况受到一定限制,健也让校园的空闻 格局、视觉景观呈现山地特征。 : 本文所探讨仅仅是建筑的外部形态与景观的影响,日本建筑师芦 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从入的感觉和物质环境的关系出 发来解释户外空间所具有的内涵。他强调“户外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 自然的开始,户外空间是由入创造的盲目的户外环境,是比自然更有 意义的空间。所以,户外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 术”,他还强调“户外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框框中 创造出满足入的意图和功能,户外空间是一种积极空问s 相对地,自 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闻”。户外空问定 义放到岳麓山大学城区后,由于大学城的高校之间都没有起隔断作用 的围墙,因而研究区域可以贯通整个大学城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特 殊的地形地貌对大学城校园空间环境的影响以及怎样改善空间环境 的面貌,赋予人们更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同时也不会破坏当地的生 态系统,然后从高处看待岳麓山、湘江之间的影响,建筑与景观如何 更好的融入山水洲城的景色,融合在这一系统之中,以达到建筑与景 观的良好融合。 密卢鸿德等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9 3 p 6 5 0p 6 5 1 页 西【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问设计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4 p 2p 3 2 页 1 1 硕士学使论文 户外空问研究的对象主要放在地形、建筑、场所、景观,这几个 关键词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地形承载着建筑、场所和景观,场所中包 含着建筑和景观,建筑和景观互相映衬,装点地形和场所。透过地形 和景观的穿插将建筑、场所都融合进来尊 2 。3 岳麓山大学城区考察与评析 岳麓山大学城坐落在湘江西岸,岳麓山下,是长沙市提出的山水 洲城的组成部分尊2 0 世纪以来,在岳麓山脚下建立起一系列高等院 校和科研机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各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和学校占地面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大 学区域,高校之闻没有隔断用的围墙阻隔,不仅有利于同学校之间的 学生交流学习,更使得岳麓山下的这片区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区。 岳麓山大学城区评析,大学城区虽然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但随 着高校合并浪潮,大部分在岳麓山下的高校都被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大学、中南大学三所高校合并。因此考察这三所高校具有比较强的代 表性,三所高校的分校众多,所以本文将把目光集中在三所高校校本 部的校园,从中观察地形、建筑、场所、景观这几个部分的具体情况, 如园冶所叙“片山有致,寸石生隋。不仅观察大的建筑和景观, 同时也注意那些细节品位再三,尽量不遗漏校园的畅、幽、灵、雅的 感觉。虽然说一些建筑师往往在没有深入了解校园建筑本质特征的情 况下,仅仅照抄一些风格表面上的母题形式,而且这种形式的借用导 致在表面、体块和空间的统一和细分上的表达性能力的衰退,但是瑕 不掩瑜,三所高校都有为数众多的优良之作,从而能让莘莘学子们在 课余休闲时受到良好的熏陶,也让教师们能感受良久,获得思维上的 灵感和激情。景观上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岳麓山大学城区的校园多 以自然题材为主,适宣该地气候条件的亚热带、热带或温带植物成了 装饰绿化的主体,植物成了数量最多的景观元素。受千年古风的影响, 景观的特色可以说是“人工造出来的自然l 人工的自然式( a r t i f i c a l n a t u r a ls t y l e ) ,这也是中式造园的最大特点,同时吸收了西式造园的 某些特征,从而使岳麓山大学城区的校园景观表达呈现多姿多彩,丰 长沙岳麓山犬学城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研究 富了人们的视野。 2 3 。l 考察对象、目标及方法概述 考察对象,前面已经提到大学城区虽然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但 随着高校合并浪潮,大部分在岳麓山下的高校都被湖南师范大学、湖 南大学、中南大学三所高校合并,因此考察这三所高校具有比较强的 代表性,所以本文选择了这兰所高校的校本部作为考察的对象。三所 高校均位于岳麓山脚下,湘江西岸,地形都具有丘陵和山地的共同特 征,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和景观上又有所区别,三所高校所在地形称为 山地或平原都是不妥当的,确切的来讲大部分区域都是丘陵地形,而 只有少部分区域位于岳麓山上,同时因为现代化设备的运用,建筑地 形可以被相当程度的改变成为平坦的人造平地。这对于建筑与景观融 合的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考察目标,高校如同一个小型社会,各种建筑设施都有,道路错 综复杂,景观分布广主题和造型多种多样,初观者多要眼花缭乱,所 以经过再三考虑和挑选,把目标放在三所高校教学和办公建筑与周围 景观的融合情况上来,而把住宿类型的建筑和商业建筑不计入观察范 围,以便减少工作量,更详细的了解具体的建筑与景观融合情况。 考察方法,采取实地观察实景拍摄的方法来取得资料。 2 3 2 湖南师范大学校校本部考察 湖南师范大学简介,湖南师范大学校本部位于东方红广场与渫湾 镇之间,学校占地占地1 6 8 公顷,建筑面积近1 0 0 万平方米,湖南师 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 9 3 8 年的国立师范学院,在1 0 5 3 年全国院 系调整中又合并了多个学校的师范专业建立起了湖南师范大学。是一 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型大学。 湖南师大位于岳麓山下,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同样都沿着岳麓 山和湘江间分布,麓山南路从校园中穿过,潇湘大道则位于校园与湘 江之间。由于地形和历史的原因,湖南师大校园建筑形成沿麓山南路 两边分布的情况,而且因为地形的起伏,并不能像平原地区的学校边 界基本呈规整的四边形,建筑的修建也并非直接开始打地基或平整基 硕+ 学位论文 地,而是需要开凿丘陵和山地的斜坡,查阅相关的修建资料可以得知 湖南师大的校园建筑都是位于以前的山地,是通过机械力将其变为平 整土地的事实。 校园内的马路通常是按照直线修建,但是随着地势有一定的起 伏,属于丘陵上修建的道路,具有平原区和山地区综合的视觉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营造,湖南师大本部的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力图通 过道路的条块化分割不同的教学区域,但是由于地形分割和历史原 因,学校的核心区域集中程度不强,教学建筑、宿舍、商业建筑混杂 在一起,而且由于建设进行的不断改变,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的位置并 没有指示牌给予指出,经常有初次到师大的外来人员四处找人问路, 也成为道风景。麓由南路在师大校内不是笔直穿过,而是形成了两 个弧形的转弯,如果离开麓山南路进入校园内行走的话,校园内缺少 明确具有指示作用的方位参照,因此对予很多不熟悉环境的人来说, 方向感容易被迷惑。 湖南师大校园内的建筑大致可以分为民国时期、苏联援华时期、 援华以后至今三个阶段,其中改革开放盾至今又因为历史时阆跨度大 分为前期和现在两个时段。民国时期的代表建筑是师大办公楼和忠烈 祠( 岳王庙) 、岳王亭,另外师大的樟园属于原来的“兴华中学 校 址,有残碑及部分构件留存。苏联援华时期的代表建筑是教务处办 公楼、文学院教学楼、新闻传播学院教学楼及商学院教学楼,苏联援 华以后时期后修建的建筑很多,代表性建筑有资环院教学楼、外国语 学院教学楼、法学院教学楼及至善楼。与之相关的景观也是跨越了相 当长时期的,因为建筑的改扩建,所以建筑周围的环境景观也跟着改 变,大体分为旧有和新建两类。旧有的都是高大的成材树木,新栽种 的多为装点环境的竹、草地和灌木丛。 建筑与景观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映衬,从具体实例上看,师大 现有的建筑基本上是民国以后建立起来的,大部分也是西方建筑形 态,只有忠烈祠属于中式建筑( 图2 1 ) ,但是萁应该属于展示性的纪 念建筑一类。建筑艺术形态上的明显偏向西方是有原因的:古代中式 长沙岳麓山大学城城区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研究 建筑多为匠人设计建造,上流社会视建筑的设计修造为下等活,所以 图2 - 1 师大忠烈祠作者摄 建筑设计得不到重视,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提到“独是建筑, 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其艺术表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师承 及演变之结果。这个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建筑情形相似。这些无名 匠师,虽在实物上为世界留下许多伟大奇迹,在理论上却未为自己或 其创造留下解析或夸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关于营造之术书极 少,宋清两朝,各刊官书一部,为研究我国技术方面极重要资料。” 这样的情况下,从1 8 4 0 年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民航空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招收劳务派遣制员工汽车驾驶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直属库工作人员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平阳县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房开公司公开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山西地质集团校园招聘30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建筑地勘中心陕西总队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东营众邦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工智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教研活动: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SF-三福的历史与文化 v2.0
- 幼儿园故事《小红帽》PPT模板
- 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 葫芦丝(初学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