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试论休谟的同情理论.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试论休谟的同情理论.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试论休谟的同情理论.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试论休谟的同情理论.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试论休谟的同情理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人是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是人的重要载体。社会整体的运行与发展依赖于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沟通。从日常经验来看,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可以运用肢体行为、语言、面 部表情等多种方式,而直接支配这些行为的力量则是人类内部的情感。情感能够反映人 类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千变万化的情感与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活动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故人类的情感沟通体现了人类最深层次的了解与互动。休谟深刻认识到人类情 感的重要性。他将同情视为人性中强有力原则,同情原则是其人性哲学不可或缺的理论 前提。在情感论与道德论两个部分,他结合同情原则分析了人类的情感行为和道德行为, 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同情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同时,休谟并非简单地将同情归于一 种道德情感,而是运用其经验主义的认知方式对同情进行了深度地阐释。休谟的人性论 是建立在印象与观念的双重互动关系基础之上的,而同情的经验来源也可归之于不同的 印象与观念。不同印象与观念的相互转化则依赖于一定的关系效应。在论知性部分,休 谟提及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类似关系、同一关系、因果关系。通过考察发现,这四种 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同情发生的效果。同时,同情是依照一定的进程发生的。同 情者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通过心灵对经验材料的处理,最终在 同情者内心产生一种仁慈的情感。同情强调了人之于社会的主体性地位,突显了他者的 重要性。然而,情感的相对性影响着同情效用的发挥。因此,德性对情感的规定与修正 启发我们:先修养自身的德性,后关注他人的情感。只有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都怀有德 性时,同情行为才可有效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休谟;同情;认识论;德性 a bs t r a c t t h eh u m a ni ss o c i e t y sb a s ee l e m e n t ,a n dt h es o c i e t yi sp e r s o n si m p o r t a n tc a r r i e r t h e s o c i a lw h o l e sm o v e m e n t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l yo np e r s o n sm u t u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f r o m e x p e r i e n c e ,h u m a n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n e e db o d yb e h a v i o r ,l a n g u a g e ,f a c i a le x p r e s s i o na n ds o o n ,b u td i r e c t l yc o n t r o l l i n gt h e s eb e h a v i o r si st h eh u m a ni n t e r n a le m o t i o n t h ee m o t i o nc a n r e f l e c tt h a tt h eh u m a nm o s tr e a lf e e l i n g ,t h ev a r i o u se m o t i o nh a sc o m p l i c a t e dr e l a t i o nw i t ht h e r e a ll i f e sa n db e h a v i o r s op e r s o n se m o t i o n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m a n i f e s tt h e d e e p e s t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 h u m ep r o f o u n d l yr e a l i z e dt h eh u m a ne m o t i o ni m p o r t a n c e h er e g a r d e ds y m p a t h ya st h ep o w e r f u lp r i n c i p l ei nt h eh u m a nn a t u r e ,s y m p a t h yw a s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p r e m i s e i n t h ee m o t i o na n dt h em o r a l s ,h eu s e ds y m p a t h yt oa n a l y z e h u m a n i t y se m o t i o nb e h a v i o ra n dt h em o r a lb e h a v i o r w em i g h tc o n c l u d es y m p a t h y sb a s i c c o n c e p ta n dc o n n o t a t i o nf r o mt h e m a tt h es a m et i m e ,h u m e s y m p a t h yi sn o to n l yt h em o r a l e m o t i o n ,b u ta l s ot h ec o g n i t i v es t y l e h u m e st h e o r ye s t a b l i s h e si nt h ei m p r e s s i o na n dt h e i d e a r e l a t i o n s ,a n ds y m p a t h y se x p e r i e n c e do r i g i n a t e sa l s o c o m ef r o m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m p r e s s i o na n dt h ei d e a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r e l yo nr e l a t i o n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i ne p i s t e m o l o g y , h u m em e n t i o n e dt h et i m ea n dt h es p a t i a lr e l a t i o n s ,t h es i m i l a rr e l a t i o n s ,t h ei d e n t i c a lr e l a t i o n s a n dt h ec a u s a lr e l a t i o n t h e ya f f e c t e dt h es y m p a t h y so c c u r r i n g a n dt h e s y m p a t h y s o c c u r r i n gi na d v a n c e m e n t t h es y m p a t h i z e re m b a r k sf r o mo w ne m o t i o n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 nh e i sas p e c t a t o r ,t a k i n gm i n dt op r o c e s se m p i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h a v i n gb e n e v o l e n te m o t i o nf i n a l l y s y m p a t h i z e se m p h a s i z e dt h eh u m a n si n d e p e n d e n ts t a t u s o fs o c i e t y b u tt h e e m o t i o n s r e l a t i v i t ya f f e c t ss y m p a t h i z e s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s ov i r t u e sw h i c hs t i p u l a t ea n dt h er e v i s eo u r e m o t i o ni n s p i r e st h a tw es h o u l dp r a c t i c ev i r t u e sb e f o r es y m p a t h y o n l yw h e nt h ep e o p l ew h o h a v er e l a t i o nw i t hs y m p a t h i z e sh a v ev i r t u e se m o t i o n ,s y m p a t h ym a yw o r ke f f e c t i v e l y k e yw o r d s :h u m e ;s y m p a t h y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v i r t u e i l 湖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 另t l ;d n 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言翥嚣2 乳娥 日期:p 下6 月l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 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 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f j i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 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云1 j i l 钆 i 指导教师签名:乙朋b i , 日期:川6 f 日期:、w 罗,、, 一、休谟同情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同情理论是休谟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休谟力图避免道德相对主义的一种努 力和尝试,它涵括了休谟道德思想的进路,是休谟道德理想实现所必须建构的桥梁。因 此,对休谟同情理论进行全面合理地阐释对于理解休谟的伦理学显得尤为重要。休谟对 其同情理论的阐述主要包括情感论和道德论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部分里,休谟着重叙述 了同情机制在人与人的情感之间如何发挥传递作用,如何进行道德情感的转移以及所具 有的道德价值。但是,如果仅限于此范围内对休谟的同情理论进行考察未免有失偏颇。 在对休谟哲学进行整体考察时,我们明确获知,休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其哲学的基础, 他的情感理论和道德理论是建立在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认识论所涵括的观念理论、因 果关系以及怀疑主义对他后期的哲学建构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拓宽研究 视域,把休谟的同情理论置于休谟哲学的整个体系内进行考察,并特别分析此理论的认 识论来源,凭借休谟认识论中的各个要素对同情理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求获悉休谟 同情理论产生的认识论进程,并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与反思,寻求休谟在同情理论的具体 论述中潜在而尚未清晰表述出的道德内涵。同时,同情理论对现代伦理的启示亦不容忽 视。 一、休谟同情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德国1 8 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施莱格尔曾说:“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 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虽然这种说法并未科学地诠释此后哲学 发展的进程,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古希腊先哲对后期哲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同情概念的出现也可以追溯到亚罩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证明“幸福的人需要朋友”时, 其中就提出了一个论据:“人的生命就在于感觉与思考这两种实现活动;正如一个人自 己的存在值得他欲求,他朋友的存在也同样值得他欲求;如果生命之值得欲求就在于感 觉到生命的善以及这种感觉本身的愉悦性,一个人需要去感觉他的朋友对其存在的感 觉。”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人需要通过一种感觉的互通性去体会一种所必须欲求的 善,同时这种互通性也是令人愉悦的,是善的,只有感觉到他人的这种善,人的生命才 是完善的。“格兰特把这一论据理解为感觉的并称之为同情的论据。 可见,亚 里士多德在这里所提倡的一种感觉转移和体验,在方法论的维度上论述了同情的作用, 周辅成尼各马可伦理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8 ,第4 页。 。亚里上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町伦理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8 ,第2 7 8 - 2 7 9 页。 同上书,第2 7 9 页。 湖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我们可以把它定位为一种心理情感层面的行为。此外,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所需朋友数量 的时候也曾提到:“一个人很难与许多人共快乐,也很难对许多人产生同情。因为,一 个人可能在与一个好朋友一起欢乐的同时,又需与另外一个朋友一起悲伤。 亚里士 多德在这里将快乐与同情作为一个对子进行论述,此时他所论述的同情更多的是从道德 情感层面来说明的,蕴含了更多的怜悯的情感,是对他人不幸的所产生的一种共同的痛 苦感。亚里士多德虽然未曾以独立的篇章来论述同情在其伦理学中所处的地位和所产生 的作用,但他的伦理学理论中已经初现同情的基本涵义,尤其是他对人的灵魂三种状态 的划分:情感、能力和品质,启发了后期情感主义伦理学对情感运用和重视,从而促使 休谟等人进一步运用、发展与完善同情的概念去解释情感的作用。 1 7 世纪的宗教宽容主义者把同情与伦理学关联起来。为了迎合当时新兴资本阶级发 展的要求和愿望,信奉加尔文教的清教徒避开对上帝存在的证明,转而重视此岸的上帝 对人类的意义,提出了“预定论 的教义,认为上帝在创世时已将世人分为注定得救的 “选民”和注定被抛弃的“弃民”,人类并不知道自己归属于哪一类,只有努力工作, 积累财富,才能获得选民的自信。宗教宽容主义者受剑桥柏拉图学派“理性神学”的自 由主义精神的影响,针对清教徒强调上帝是不可理喻的,上帝选民的资格是预定的论断, 指出,“如此一来,上帝的善和人类的德性就都被中伤了”。相反,他们认为,“上帝 的仁爱应当面向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有益的仁慈的行动争得上帝的爱。” 可见,宗教宽容主义者为了反对清教徒较狭隘地定义上帝的仁爱思想和消极的预定论, 对清教徒的理论加以批驳,并在批判和构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同情的一些思想概 述。首先,宗教宽容主义认为上帝的仁爱并不是针对少数人群,而是针对世间所有人, 具有一种博爱精神。同时,宗教世俗化的浪潮警示人们不仅要肯定上帝的存在,也要肯 定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仁爱不仅为上帝所独有的一种神意,同时也逐渐世俗化为人 类的一种互爱精神。因此,仁爱世俗化的发展必然促使宗教宽容主义者在世间为其寻求 普遍的哲学依据,于是他们便假定仁慈是自然的人性。其次,宗教宽容主义者把仁慈与 对他人困境的不自觉地情感反应联系起来,认为仁慈必然促使人类对他人不幸境遇的产 生痛苦的情感,这一情感的产生就是因为同情的作用。宗教宽容主义所叙述的同情概念 主要指对他人的怜悯的道德情感。 同上书第2 8 5 页 矗j a h e r d t ,r e l i g i o na n d f a c t i o ni n h u m e m o r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 l o n d o n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 9 9 7 。p p 3 0 - 1 2 一、休谟同情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1 8 世纪,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派将同情发展成为一个普遍流行的概念。莎甫茨伯利 提出了道德感概念,将道德的依据从“神”下降到人的自然本性。他将个人的苦乐感作 为判别道德善恶的依据,认为人的行为受情感的驱使,并将同情归于“天然情感”范畴, 引向“共同的利益和大众的好处”,也即人类由于同情的天然情感的驱动,使得人类进 行有利于他人的道德行为。这一道德行为必将导向整体社会利益的提升,使得人类同情 情感得到满足,从而使得同情者感受到快乐。然而,根据莎甫茨伯利对同情理论进行功 利性的延展理路必然面临理论困境,即假如仅将同情理解为对他人不幸遭遇的感同身 受,那么这一同情也未必必然带给同情者以快乐,因为倘若由于被同情者处于一种极度 痛苦的状态中,那么同情者通过同情必然会感受到强烈的痛楚感,而无法体会到快乐。 为摆脱这个困境,莎甫茨伯利扩大了同情的外延,认为人们不仅仅同情于他人的困境而 产生怜悯和悲哀,也同情与他人的快乐情感,此时的同情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怜悯的情 感,而进一步抽象化为人类情感的一种传递方式。此外,莎甫茨伯利还对同情进行了一 定的限制。他吸取了亚罩士多德中道原则的精髓,提出了“均衡与和谐的 审美原则, 认为同情只可适度,假如过于同情他人,可能会造成对被同情者的伤害或者导致被同情 者对同情者的过度依赖,从而无法实现同情对他人救济的真j 下目的,即使被同情者摆脱 不幸的境地,从痛苦的感受中摆脱出来,回归到无痛苦的状态。 哈奇森区分了物质利益知觉和道德善恶知觉。在论述得到善恶区别时,他认为人类 区别于动物的“道德感”是我们评价行为善恶的内在器官,而这一器官通过“心灵在观 察行为时,在我们判断该行为对我们自己为得为失之前,先具有的一种对行为采取可爱 与不可爱意见的作用 ,而人类所拥有的道德感又是相似的,因此,人类在面对同一行 为的时候,容易产生相似的情感。哈奇森为同情提供了先验的情感依据,同时,将同情 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为道德行为。此时的同情主要是指人类之间的 怜悯之情,是促发人类进行某种行为的情感动机。 曼德威尔提出“私恶即功利”的理论。他将人类比喻为“自私的蜜蜂 ,整个社会 是一个大的“蜂巢 ,被人类所称赞的任何美德不过是由于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满足所 产生的。自私是恶的,有利于社会的功利主义效果则是善的,即通过主观为自己,实现 客观为他人。因此,他认为恶是每个人都天生具有的,但恶的存在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 缺的,而对他人的同情会使得我们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之中,不利于人类自私本性的满 足,于是我们便通过仁慈行动摆脱通过同情带给我们的不适;同样,我们渴望他人快乐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因为他可以通过同情带给我们快乐。这些行为尽管表现为对他人的关怀,但完全是出 于自利。 巴特勒按照心理的经验归纳法,将人性划分为与动物同一的自然性情和人所特有的 性情以及最高的反省或良心。他认为,我们人类拥有“谋我们的同类的福利 的情感, 即我们天生有一种仁爱的情感。这种特殊的情感在良心原则的支配之下,会自然地同情 在困境中的人,关心他人的福利。他反对仁爱源于人的同情的本能,而认为同情起源于 人的仁爱本性。可见,巴特勒已经赋予同情以最高的道德原则,即“良心”。“良心 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是对人类共同利益的一种反思,而同情逐渐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反思 过程,是设身处地地想象相同境况下他人的感觉所产生的情感。 4 二、休谟的同情概念及其经验基础和基本内涵 二、休谟的同情概念及其经验基础和基本内涵 从亚里士多德到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派对同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知:首先,同 情主要是被理解为一种人类主要的自然情感,这种自然情感是与人类仁爱的自然本性相 关联的,也即是指同情主体对他人处于困境而产生的情感,是与怜悯、体恤、仁爱等感 情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构成促使人类进行一种道德行为的情感动机,属于道德行为的范 畴;其次,虽然宗教宽容主义者以及后来的哲学家对同情理论的认识都有所发展,立论 的基础和方式不尽相同,从仅同情于他人的困境到同情于他人的快乐,从人的自然冲动 到有意识的反思的同情,同情的功能一直仅限于道德行为的动机。一些研究者系统地将 同情分为了两个层面:心理情感层面和道德行为层面。在心理情感层面的“同情 被同 情学家表述为“共感 、“同感”、“同胞感”以及“情感传达”等,它作为“同情现象”、 “同情作用”、“同情原则 体现着对他人包括幸福、痛苦、感激、仇恨等在内的一切感 情共鸣;在道德行为层面,“同情”是指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的怜悯、体恤,以及由此 引发的帮助别人摆脱痛苦的行为。 ( 一) 同情理论的基本概念 休谟关于道德理论主要见于人性论的第三卷“道德学 以及道德原则研究。 他试图仿照牛顿的自然科学的实验推理方法,揭示出道德的性质、起源以及原则等基本 问题,但推理的最终结果却走向了怀疑主义,从而否定了一切科学建立的可能性,包括 道德学。休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预设了几个先验的假定:人性、同情以及趋乐避苦的 本能,其中“精神领域就有以人性为基础的同情作为人心之间相互沟通、整个社会 达到和平和秩序的根据”。同情作为休谟道德哲学不可或缺的人性假设在其道德哲学 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休谟分别从情感和道德两方面明确阐述了同情概念。 1 情感论中的阐述 在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部分,休谟首先将情感进行了划分:直接情感和间 接情感。直接情感是指“直接起于善、恶、苦、乐的那些情感”,包括“欲望、厌恶、 悲伤、喜悦、希望、恐惧、绝望、安心”。而间接情感是指“由同样一些原则所发生、 但是有其他性质与之结合的那些情感”,包括“骄傲、谦卑、野心、虚荣、爱、恨、嫉 。休谟著,曾晓平译道德原则研究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7 ,第1 8 页。 5 湖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妒、怜悯、恶意、慷慨和他们附属情感”。间接情感之所以区别于直接情感,是因为 间接情感的产生夹杂了区别于一般原则的特殊性质,而休谟所谓的特殊性质是针对不同 情感产生所依赖的情感环境、情感的原因、方法路径、情感主体以及情感对象等不同因 素而言的。同情作为休谟的重要的理论假设前提,在诸多情感中属于一般原则范畴,但 它不是绝对的一般性原则,而是只针对某些特殊情感的,此类情感的产生或者发生作用 必须依赖于主体间的互通。 休谟最早较为详尽论述同情原则是在人性论第二卷的“论对名誉的爱好中。 他认为别人的意见对于情感的影响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发挥他人看法和意见的协助作 用? 这就迫使休谟引入了同情的概念,并逐渐上升为重要原则之一。他通过对人类各族 文化的持续性的经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了同情概念:第一,休谟认为同情是人 性中最引人注目以及最重要的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经过传达而接受他们的心理倾向 和情绪 ;第二,休谟还认为这种同情是不需要预先考虑的,并不能对同情的对象进 行筛选,人类自身的意志无法抉择是否需要进行同情,因为无论“这些心理倾向和情绪 同我们是怎么样的不同,或者甚至相反 固,我们都会进行不自觉的同情行为;第三, 同情是人类传达感情的一种传导机制,人类之间感情的互通无法通过自己的天性或性情 的任意造作来实现,而必需通过同情的作用,必须把它“推溯到它的第一原则。 随后,休谟借用了他在论知性中对印象与观念的双重关系对同情原则进行了阐述: “当任何情感借着同情注入心中时,那种感情最初只是借其结果,并借脸色和谈话中传 来的这个感情观念的那些外在标志而被人认知的。这个观念立刻转变为一个印象,得到 那样大的程度的强力和活泼性,以至变为那个情感自身,并和任何原始的情感一样产生 了同等的情绪。” 可见,休谟已经认识到同情不能局限于一种人类之间怜悯情感的狭隘 认识,而需要深入探究同情情感发生的原理和路径。 休谟在分析同情产生的原理时,阐明了同情机制进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关系:第一, 类似关系。休谟认为相似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在一切人之间保持了一种很 大的类似关系” 。休谟认为,由于自然中蕴含相似性,人类通过自然所获取的经验也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似状态;二是“我们在别人方面所观察到的任何情感或原则,我们 休谟著 闷上书 上书 | 一上书 同上书 同上书 关文运译 第3 5 2 页 第3 5 2 页 第3 5 3 页 第3 5 3 页 第3 5 4 页 人性论( 下)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第3 1 0 页。 6 二、休谟的同情概念及其经验基础和基本内涵 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在自身发现与之平行的情感和原则 。休谟认为,人与人在身体 结构的各个方面虽然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各个部分千差万别,但是各个感官的感觉功能 依然保持了相似性,使得想象能够在心灵之间相互推移。第二,接近关系。休谟认为距 离的大小影响着同情的发生的效果,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的距离越近,那么他们之间 情绪的影响越大,距离越远,情绪的影响就越小。第三,因果关系。同情产生于我们的 情绪在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推移,他说:“血统关系因为是一种因果关系,有时也可以促 进这种效果。”圆 休谟依照同情原则逐个分析了“间接情感”产生的理路,通过同情的产生过程进一 步证明了各类“间接情感”的合理性,包括人们对名誉的爱、对亲友的爱、对富人和权 贵的尊重等。特别是在针对少数人将同情狭隘地理解为“对他人的不幸所产生怜悯之情 感”,休谟运用观念与印象的转化和传递系统地分析了怜悯产生的过程:“对于与我们有 关的每样事物,我们都有一个生动的观念。一切人类都因为相互类似与我们有一种关系。 因此他们的人格、他们的利益、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痛苦和快乐,必然以生动的方式刺 激着我们,而产生一种与原始情绪相似的情绪;因为一个生动的观念很容易转化成为一 个印象。这一点如果是一般地真实的,那么对于苦恼和悲哀来说更是如此。”怜悯的情 感只是通过同情的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关于“苦恼与悲哀”情感的互通,分享对象的 情感,产生情绪间的自然推移。休谟在这罩所叙述的“同情 只是一种原则,一种人与 人之间观念与印象转换的形式和方法。 休谟在此并未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同情理论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但是他明确表示: “在这个全部过程中,最可注目的就是:这些现象强有力地证实了前面关于知性的理论 体系,因而也证实了现在这个有关情感的理论体系。 这说明,休谟明确了自己认识论 对其后期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础性作用。我将在后续篇章从他的认识论角度给予同情理论 更多的关注。 2 、道德论中的阐述 休谟在“论道德 部分首先便阐明:道德不是理性的对象,它是激情和情感的对象。 休谟将道德感作为一切道德价值和道德评价的基础,但感觉是私人的,具有相对性,不 7 页 4 53第 o2 馆书务商尿北 m f论性人 页译页页讲燧姗螂第关第第 书著书书 卜谟上上 同休同同 谚固 湖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同的人便会产生不同苦乐感觉,获得不同的道德判断,那么,如何解决感觉相对性对休 谟道德情感提出的挑战呢? 休谟依然求助于同情理论,以它作为道德区别和道德判断的 心理机制。 休谟在表述同情理论在其道德论中的地位之前,将道德进行了精心的划分,分为人 为之德与自然之德。 人为之德包括正义、忠诚、端庄和贞洁,它们“是由于应付人类的环境和需要所采 用的认为措施或设计”。可见,第一,人为之德起先是并不存在的,它也可以不存在, 当人类没有受到环境的压迫时;第二,人为之德是具有功利主义倾向的,“社会功利是 正义的唯一源泉,对这种德所产生的有益后果的思考,是它的价值的唯一根据”。休 谟认为正义是人为之德的重要内容,所以他花了较大篇幅阐述这个德。休谟并不奢望依 靠未受教化的道德观念,而诉求“一般的共同利益的感觉”,“借助于这种共同利益的感 觉,他们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区别出什么是正义或不正义,从而形成二定的道德区 别 。“共同利益感”的形成是同情理论在心理情感层面对实现人为之德的理论延展, 此时的同情主要作用在于:人与人之间在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时由对利益满足产生的情 感传递。通过同情机制的作用,实现各种人为的德性,最终实现整体社会的利益。 相对于在人为之德方面的单纯作用,同情在自然道德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休 谟将通过自然情感而确立的德性称之为自然之德,它是以私人感受为标准的。首先,通 过同情,这种私人的情感才可以发生传递,人们的感情才接近,才克服其相对的一面, 形成普遍一致的一面。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别决定于我们的情感,而我们的情感又是 建立在同情能力的基础之上,当旁观者同情于接受者的快乐时,旁观者就对行为者持有 肯定态度,并相应地给予评价;当旁观者同情于接受者的痛苦时,旁观者就对行为者持 否定的态度,并给予恶的评价。 可见,在此阶段休谟更为看重同情的情感传导作用。 然而,在随后研究同情的传导机制时,他发现同情利用自身的反馈功能使得微弱的同情 感派生其他强烈的感情,各种情感赋予了同情以情感的内涵。此时,休谟将同情逐步引 向人类的道德情感,将同情直接上升到道德行为层面。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同情在两个 层面的概念混淆,休谟提出了仁慈的概念,作为情感主义同情理论的最终道德价值取向。 随后,他将仁慈认定为一种的情感,并将它归结为诸多德行的原因。至此,仁慈已成为 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 下)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第5 1 7 页。 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l 版社,1 9 9 6 ,第2 6 9 页。 休谟著,曾晓、i ,译道德原则研究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7 ,第6 页。 国j o nr i c k ,h u m e sa n ds m i t h sp a r t i a ls y m p a t h i e sa n di m p a r t i a ls t a n c e s ,i nt h ej o u r n a lo f s c o t t i s hp h i l o s o p h y ,2 0 0 7 , p p i 4 2 - 3 8 二、休谟的同情概念及其经验基础和基本内涵 休谟自然道德的核心概念,与同情具有相似的伦理学意味,而仁慈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同 情产生的。 ( 二) 同情的经验基础与基本内涵 依据休谟在情感与道德两部分对“同情”的分析与叙述,我们发现休谟对“同情 的理解一直都未脱离他的认知经验来源以及方式,即在同情的发生过程中,主要是观念 和印象的转化,才使得感情得到推移,从而产生道德的判断。认识论在休谟的整个哲学 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考察休谟的同情理论,我们首先必须回归其 认识论体系,对同情的经验基础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 i 经验基础 休谟的“心理原子主义”将凡是“呈现 于心灵中的东西都称作“知觉”,并将知 觉分为了印象和观念,而两者的差别在于进入我们思想意识中时不同的“强烈程度和生 动程度”。“印象是强烈和生动的,观念是比较不强烈和不生动的。 锄同时,观念通过反 省印象得来的,“印象与观念似乎永远是相互对应的 。休谟将印象和观念进行了诸种 分类。第一种分类是:简单印象与观念和复杂印象与观念。简单的印象是人类知觉的最 基本要素,而简单的观念则是通过反省简单印象而来,复杂印象与观念分别是由简单印 象和简单观念复合而成;第二种分类是: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感觉印象是感官直接受 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影响,直接出现在人类心灵中的东西,反省印象则是通过对观念的 反省而来;第三种分类是: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记忆观念是人类心中通过反省印象之 后留存在人类心灵内部的观念,想象观念是人类由于受到类似事物的刺激,而引发的观 念之间关系的联想而产生的,想象观念必需依赖于相应的记忆观念的存在。由此看来, 休谟对人类认知的分析是建立在印象与观念的基础之上的。 在休谟看来,印象和观念是进行同情机制前所必须获取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依照 休谟对印象与观念的不同划分,对进行同情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所拥有或表现的印象 和观念的归属进行细致考察。 在同情行为中,认识主体即是同情者。面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与洛克认为观念不是 天赋而来自于经验的争论,休谟选择了一种诡辩的方式来回答,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 周晓亮休谟及j e 人性哲学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版社,1 9 9 6 ,第7 8 页。 荡休谟著,关义运译,人性论( 上)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第1 4 页。 9 湖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他用一种知觉( 观念) 是否来自另一种知觉( 印象) 代替了观念是先天还是后天具有 的问题,从而回避了当时哲学争论的要害。因此,在休谟的哲学中,观念的重要性在 于,它总是来源于印象,而不在于它是否为先验。那么,同情者在进行同情行为的时候 所拥有的观念也必需来源于印象,这个印象也就是同情者曾经在同样的情境下经历过此 类情境或者对此类情境间接地拥有过较为深刻的认识。依据休谟的认知论,这一印象对 于同情者来说只是曾经感知过的一种简单的或者复杂的印象,人类的心灵通过反省将这 种印象转化为观念。这一观念是心灵中本不存在的,心灵会将其保存下来,成为记忆观 念,为以后形成反省印象与联想观念提供内部材料。 在同情行为中,认识客体即是被同情者。倘若脱离认识主体,那么被同情者所表现 出来的东西可能不仅仅是纯粹的印象,同时还可以能包含着某些观念,因为被同情者的 活动会产生于这样一个情境中,这个情境包含了行为主体的行为活动本身,但是这个行 为活动则是行为主体依照自己的情感等内心感受来进行的,是他自身观念的体现。那么, 被同情者的进行的抽象活动自身与情境所包含的非行为主体的东西都是纯粹的印象,而 影响被同情者的内在因素则是观念。于是,在同情机制中,表面上同情者所获取的是相 对于自身的印象,而实质上则是被同情者所授予的印象与观念的结合体。值得我们注意 的是,结合体内的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同情者根据内心的记忆观念所表现出的反 省印象,二是在当前情境下抽离了被同情者的观念以及反省印象所剩余的简单印象或者 复杂印象。 2 基本内涵 细致分析了休谟同情概念的经验基础之后,结合他对同情机制的相关论述,我们初 步概括出休谟同情概念的基本内涵人类行为与心灵之间的传导机制。大致轮廓如 下:第一,被同情者处于某种情境当中,这种情境所给予被同情者的印象与他曾经所感 知过的印象相似,因此与他心灵中的某个记忆观念相关联;第二,被同情者通过心灵的 反省,将内心中的记忆观念与当下感知的印象相联系,产生反省印象;第三,反省印象 与当下存在的简单印象或者复杂印象构成同情者感知的对象;第四,同情者通过感知对 象所呈现出的“大的程度的强力和活泼性 获得相对于同情者自身的简单印象或者复杂 印象;第五,同情者利用获得的简单印象或者复杂印象,借助内心的原初的记忆观念并 发挥心灵想象的力量,努力尝试体验到与被同情者同样的情感。 周晓亮休漠及其人性哲学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f ;版社,1 9 9 6 ,第8 2 页。 1 0 三、休谟同情机制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关系 三、休谟同情机制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关系 如果人类想要顺利地进行同情的传导行为,仅领会同情的基本内涵是不够的,首先 还必需深入了解与同情顺利进行相关的三种基本关系,这三种基本关系也体现在休谟所 分析的人类认知进路之中。本章试图通过细致地考察这三种基本关系,分析它们对进行 同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求更加全面地完善与把握休谟的同情理论。 ( 一) 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考察休谟同情理论的坐标轴,时空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类认 知的进程,影响着同情机制产生的效果。 休谟认为时空点的存在迫使我们无时无刻都要反省当下现状,曾经在某时某地所经 历的经验会以一种标记性的形式永久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这种标记的方式则是以时间 和空间为标记点,我们无法摆脱这个标记点对我们心灵的影响,“以至想象不论如何把 它的注意转向外面的、远隔的对象,它在每时每刻都要被迫来反省现在”。我们在进 行同情行为的时候,也会受到曾经时空点所驻足的经验的影响。 时空呈现趋近势态。休谟认为,当我们在接近某一件事物的时候,这种接近不论是 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以一种特殊的强力和活泼性被人想像”。显然,当我们在进 行同情行为的时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越是接近被同情的对象,对象会给予我们更加生 动与强烈的印象,更易于我们获得更为准确的印象和观念,有利于我们顺利地进行同情 的行为。 时空呈现分裂势态。休谟认为每个实存的对象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存在的,这种顺 序的存在是由时空的先后和远近关系来确定的,人类反省的过程也必需按照一定的顺 序,面对这些实存的对象,“我们总是在其应有的秩序和位置下来考虑他们,从来不由 一个对象跳到与之远隔的其他一个对象,而总要经历位于他们中间的全部那些对象,至 少是要粗略地加以检视” 。人类在进行同情行为时,由于间隔了空间和时间,同期者 不能够直接获取印象和观念,而首先必须依次审视在这段时间间隔以内或者距离间隔内 所曾经经历过的观念,而且在审视这一间隔内的每个观念时还要不断地回复到自身现前 的状况,这种不断回复的行为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在上述不断回复的过程中,我们进行 。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 下)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第4 6 6 页。 同上书,第4 6 5 页。 同,j :书,第4 6 6 页。 湖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同情所需要的被同情者所传达的印象和观念被不断的割裂,这种间断性削弱了观念的强 度,使得我们在进行同情行为时获得的印象与观念不准确,阻碍了同情行为的进行。一 旦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越大,同情者与所需要接受的印象和观念所间隔的其它观念变越 多,同情者的心灵则需要不断地关注这些与之无关的观念,同情者与所需接受的印象和 观念之间的割裂性越强,同情行为便越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 休谟最后得出结论:“接近的对象借着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就在其强力和活泼性方 面接近与印象;远隔的对象,由于我们想象它们的方式有了间断,出现在较为微弱、较 为不完全的观点之下。”因此,“接近的对象比远隔的对象必然有大得多的影响。”可见, 依照休谟的理路,同情要获得较为完善的印象和观念,需要同情者与被同情者在时间和 空间不断地接近。 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属于两个不同的介质,这两种介质所谓的“接近”并不能简 单地从时间的远近和地点的距离的流变来理解,而需要结合休谟对同情发生机制、印象 与观念的不同构成以及各自发挥的作用的详细分析,对时间与空间分别进行更为细致的 考察。 时间。人类历史的发展以时间为刻点,时间可以粗略地分为“过去”、“现在”与“将 来 ,而“现在”只是一个永远流变的一个点,因为当我们此刻说“现在”时,“现在” 已经成为“将来”。因此,我们可以将时间看作是一条没有端点的直线,“现在”是直线 上不断移动的一个点。由同情的经验基础的分析,我们得知人类在进行同情行为时首先 自身必须具备与之相对应的原初记忆观念,而原初记忆观念的形成只能在“过去”,我 们可以将原初记忆观念看作是移动点之前的某个固定的点。另一方面,被同情者所给予 的是自身的记忆观念和混杂印象两个方面,而混杂印象则包含了被同情者所处的情境印 象以及所表现出的反省印象。记忆观念在进行同情行为之前就已经形成于被同情者的心 灵之中,情境印象则是对被同情者曾经所处境遇的复现,而反省印象是被同情者在情境 复现时,通过心灵对记忆观念的行为重现。故无论是同情者的表现的行为,抑或所处的 情境,都可以将其归之于“过去 。所以,被同情者的反省印象以及观念也都可以都 认定为移动点之前的另一个固定点。当同情者所拥有的原初记忆观念与被同情者的记忆 观念和反省印象越接近时,两者形成的情境也就越可能相同,所产生的观念也可能具有 较大的相似性,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也就可能更容易形成观念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 因此,同情者与被同情者时间上的“接近”并不是两个自然生物体在进行同情行为时所 同上书,第4 6 6 - 4 6 7 页。 1 2 三、休谟同情机制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关系 处的时间点,而是同情者所拥有的原初记忆观念与被同情者所表现的反省印象和记忆观 念之间的距离,在时间轴上就表示为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越短 则同情行为越容易进行,而距离越远则同情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空间。人类生存在一定的空间中,自然界中空间的远近是由自然体所处的地点来决 定的。在进行同情的时候,假如同情者与被同情者处于同一空间点,无疑可以显著地提 升同情的情境感,有助于同情者获得生动强烈的印象。但事实上,同情者与被同情者很 难处于同一空间点上,因为被同情者之所以对当下情境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活动是由于他 原来曾经在此类情境下获得过某种经验,而当下的情境只是原初情境的一种复现和形式 上的一种类似,即使同情者能够与被同情者站于同一空间点,他也无法获得被同情者原 初的情境。更多情况下,同情者通过转化内心中相应的原初记忆观念,将其重新转化为 原初的印象,这种原初的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反省印象,内容上表现为曾经感知的简单 印象或者复杂印象。然后同情者利用心灵,与被同情者所给予的印象做比较,假如两种 印象较为相似,那么就容易引发同情者的同情行为,同情行为也会更加容易地进行下去; 如果两者印象差异较大,那么同情者便无法顺利地体会被同情者当下的情感感受。这也 就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何当一个无名英雄跃入水中去救一个落水儿童时,在站在岸边的少 数人则对这个行为嗤之以鼻,相反,有些人通过报纸读之此消息会感到一种敬佩之情, 对这种英雄行为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的空间距离的远近 是由被同情者所给予的印象与同情者由观念所产生的反省印象的相近度来决定的,而相 近的空间距离则为产生印象的相似性提供了外部条件,这也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距离越近 同情行为越容易发生的错觉。 ( 二) 类似关系 类似关系是同情发生的另一重要i j 提。休谟提到:“自然在一切人之间保持了一种 很大的类似关系;我们在别人方面所观察到的任何情感或原则,我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 上在自身发现与之平行的情感或原则。”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的相似性主要分为两方 面:身体结构的类似和心灵结构的类似。 i 身体结构的类似 休谟著,关义运译人性论( 下)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第3 5 4 页。 1 3 湖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身体结构的类似是人类进行同情获取印象不可或缺的前提,人类的身体各个部分的 器官支配着人类感知外部世界,通过人类的组织器官,人类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印象, 这个印象是人类形成观念的重要材料。又因为印象与观念是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只 有人类拥有相同的身体组织结构,才可以获得相同的印象,从而形成相同的观念。比如, 人类只能在拥有相同听觉结构前提下,才能共同对吵杂的声音产生烦躁的感觉,进而产 生厌恶的情感,对吵杂的声音进行谴责,从而形成“噪音使人厌恶的观念。假如一个 聋子天生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则无法形成关于噪音的印象,更加无法形成关于噪音所产 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