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 要措施。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的慈善捐赠以民营企业捐 赠为主,但数量很少。中国民营企业家决定企业捐赠,所以中国民营企业家捐 赠的发展对我国的慈善事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企业家捐赠内涵、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家社会心理 学等理论出发,结合企业家捐赠的实践和特点,从观念认识、企业发展阶段、 社会环境、慈善体制和税收制度等角度剖析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发展落后 的原因,在观念转变、社会心理学角度、文化氛围、税收政策、慈善机制和政 府推进等方面给出了推进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对策,得出中国民营企业家捐 赠状况完全可以得以改善的结论,力图改变我国“富豪榜 与“慈善榜”不相 匹配的现状,进而以期能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动机、意义、思 路和写作框架:第二部分是企业家捐赠相关理论的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 对四位国内外企业家捐赠的实践和特点的介绍,为下面的分析和找出对策提供 启示;第四部分着重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 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意义并多角度地给出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 对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语。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家捐赠;社会责任 a b s t r a c t 1 1 l e4 t bp l e n a r ys e s s i o no f16 t hc e n t r a lc o m m i t t e es e s s i o no fc h i n ac o m m u n i s t p a r t ye x p l i c i t l yp r o p o s e d e s t a b l i s h i n gt h e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s y s t e mw h i c hi n v o l v e s t h e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 , t h es o c i e t yr e s c u e d ,t h es o c i a lw e l f a r el i n k e du p 、玩m p h i l a n t h r o p y t ob et h en e c e s s i t y t oc o n s t r u c t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c h i n e s e p h i l a n t h r o p yi s s t i l lu n d e rt h eb e g i n n i n gs t a g e ,t h ec u r r e n ts t a t u so fc h a r i t a b l e d o n a t i o ni sm a i n l yc o m p r i s e do fp r i v a t ec o r p o r a t ed o n a t i o n , a n dt h ea m o u n ti s m i n i m a l c h i n e s ep r i v a t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d e t e r m i n et h ec o r p o r a t ed o n a t i o n t h u s , c h i n e s ep r i v a t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p l a y sak e yr o l e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t c o u n t r y sp h i l a n t h r o p ya n di nt h ec r e a t i o no f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t h i st h e s i ss e t so f ft od i s c u s s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f r o mt h ec o n c e p t i o no f 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 , t h ec o r p o r a t e 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t h ec o r p o r a t e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a n dt h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s o c i a lp s y c h o l o g y , c o m b i n i n gw i n lt h e p r a c t i c a l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a n a l y z i n gr e a s o n sb e h i n dt h es l o w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n c h i n e s ep r i v a t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sl i k et h ec o n c e p t r e c o g n i t i o n , t h ec o r p o r a t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 ,t h es o c i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 t h ec h a r i 哆 s y s t e ma n dt h et a xs y s t e m i ta l s op r o v i d et h ep r e s c r i p t i o nt oi m p r o v et h ec h i n e s e p f i v a t e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d o n a t i o ni ns e v e r a lr e s p e c ts u c ha st h ec o n c e p tv a r i e t y ,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 c u l t u r e , t a x a t i o n , c l l 撕t ym e c h a n i s m , a n dg o v e m m e n t r e a c h a l l u l t i m a t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 r ei ss t i l lr o o mf o ri m p r o v e m e n to nt h ec h i n e s ep r i v a t e e n 仃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 ,t oc h a n g et h ec u r r e n tm i s m a t c h i n gs i t u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r i c hl i s t a n dt h e p h i l a n t h r o p i s tl i s t ”,a n dw i t ht h eh o p eo fb r i n gb e n e f i t st o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nc h i n e s e p h i l a n t h r o p ya n ds o c i a lh a r m o n y t h i st h e s i si sc o m p r i s e do fs i xp o r t i o n s t h ef i r s t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e x p l a i n i n g t h em o t i v e ,v a l u e , 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a n df r a m e w o r ko ft h i st h e s i s ;t h es e c o n di s d i s c u s s i o no n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f o r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 ;t h e l i r di s s i m p l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nt h ep r a c t i c a l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w i t h i na n d o u t s i d ec h i n a , w i t hf o u r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e x a m p l e s ,t of i n dt h e r e v e l a t i o nf o rt h ef o l l o w i n ga n a l y s i sa n ds o l u t i o n ;t h ef o u r t hj u s tc o n c e n t r a t ea t a n a l y z i n gc h i n e s ep r i v a t ee n 仃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s t a t u sa n ds o m e 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t h e f i f t hi s d i s c u s s i n g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h i n e s ep r i v a t e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 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a n dp r o v i d es o l u t i o n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o nh o wt o 触e r a d v a n c 冶i t ;t h el a s ts i x t hi sac o n c l u s i o no n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 k e yw o r d s :p f i v a t ee n t e r p r i s e ;e n t r e p r e n e u rd o n a t i o n ;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c 签名) 忏、钏斌 刃p 7 年1 1 月二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 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他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 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营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 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 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竹俐武 日期:御7 年 日期:年 ,月二日 月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新华字典中对“捐”的解释是:“捐助或献出”,对“赠 解释为:“把 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合二为一,捐赠就是把东西无偿地捐助或献出给别 人。企业家捐赠亦即捐赠主体为企业家的捐赠行为。中国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种: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国有企业的捐赠虽然由管理者( 企业家) 决 策,但属国有财产的再分配,往往属于响应国家慈善政策要求或执行慈善救助 任务,一般不归为企业家捐赠;三资企业,其捐赠一般与企业战略有关,以企 业的名义进行捐赠,与企业家的关联度较小,所以此两种企业及其企业家都不 在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其捐赠一般采取企业家捐赠的形式, 企业家的捐赠直接关系到企业家的个人财富和人生理念,所以本文选取的研究 主题是中国民营企业家(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民营企业家) 捐赠问题。 为求论文的语言简练和行文严谨、流畅,下文中除了需强调民营性质而特别标 明之外,一般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简称为企业和企业家,同理,企业捐赠 和企业家捐赠指的是民营企业捐赠和民营企业家捐赠。 中国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延绵数千年,秉承了这一美德的中国民营企业 家也不乏其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 长,涌现了一大批有雄厚实力和慈善情怀的民营企业家,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慈 善捐赠在整个社会的慈善捐赠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做得突出的并不多,在 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福布斯和胡润两种专门对中国大陆非国有企业( 主要是民营 企业) 进行排名的“中国慈善榜 和“中国富豪榜 上都出现了两榜的民营企 业家不匹配的现象,例如在“中国慈善榜”排名居首的中国慈善代表黄如论、 余彭年等人,他们在“中国富豪榜 上并没有占据太显眼的位置,而很多在“中 国富豪榜 上赫赫有名的富豪却没能出现在相应的“中国慈善榜 上。而且, 从总体上看,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参与度不够,数量偏少。 回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 9 9 8 年版,p 2 5 5 、p 6 1 6 。 1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 崛起的中国,已经深刻感受到慈善事业之于国家的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和 谐的重要作用,人民需要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更需要全民的参与。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捐赠已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这 一社会现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理论基础、 心理动机、捐赠方式和捐赠途径,以便探寻更好的激励措施、捐赠平台和捐赠 环境,尽快改变“慈善榜”和“富豪榜 不相匹配的现状,争取更多的中国民 营企业家参与捐赠,加大捐赠投入,使这一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促进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正是本文的研究动机。 企业家捐赠,从达成的效果来看,是一种多赢的局面,对企业家、企业、 受益人和社会来说都是受益匪浅、意义深远。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追逐利润不是企业 家经营企业的最终目标和人生的目的,盈利是维续企业生命和实现最终目标和 人生追求的必要条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家的终极目标是奉献社会、完 善人生,企业家捐赠是企业家为达成目标的实践,它使企业家“达则兼济天下” 的愿望得以实现,慈善良知得到慰藉,精神层面得到满足。 对民营企业而言,企业家捐赠代表着企业捐赠,就是履行企业的道德责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公众全面的支持、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和 社会氛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企业通过捐赠回 报社会,既表现了企业的道德良知,又建立了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 更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企业家捐赠的受益人一般是弱势群体、低收入人群,对他们来讲,捐赠正 如雪中送炭,解决了他们经济上的窘困,缓解了生活压力,给了他们重新融入 社会、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希望。 企业家捐赠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救助贫困人群,用财富造福社会,用爱心 和行为回报社会,可以解决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利益矛 盾,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弥合因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人际冲突和社会 裂痕,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消除分配不公,为建 设以公正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研究,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使企业家捐赠的意义得以实现,造 2 第一章绪论 福社会、造福人民,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第二节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 本文将从企业家捐赠的相关理论出发,参考国内外企业家的捐赠实践和特 点,对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推进我国民营 企业家捐赠的对策,以求改变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落后的现状,促进中国慈善 事业的发展。 本论文的写作框架如下:正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企业家捐赠的相 关理论( 第二章) ;第二部分介绍有代表性的四位国内外企业家捐赠的实践特 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章) ;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第四部分在上面三个部分论述、分析的基础上,研 究并给出推进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对策( 第五章)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3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闷题研究 第二章企业家捐赠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企业家捐赠与企业捐赠的关系 企业家个人捐赠和企业捐赠在很大程度上可归于同一命题。这是因为企业 家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对企业的捐赠有决定话语权。企业就像商海中 的一艘船,企业家就是船长,他决定船的航向和水手们的行为。当企业有能力、 有意愿进行捐赠时,虽说这里面可能有企业公共关系营销的需要、有企业文化 长期熏陶的结果,但最根本的决定权和最大的动力在于企业家个人。在中国, 民营企业家就是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在企业( 特别是家族型企业) 中一般 是控股股东,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上都是一言九鼎,起决定作用,企业捐赠当然 不例外。 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捐赠大多以企业家的名义进行,首先是因为民营 企业家与他的企业基本上是共生体,就像你很难区分我国民营企业家世纪金源 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的捐赠是企业家黄如论的捐赠还是世纪金源集团的捐 赠:其次,中国民营企业家往往拥有很多个不同名称的企业,以企业家名义进 行捐赠,可以树立一面总的旗帜,作为所有企业的总代言人或形象代表,这样, 企业家捐赠所带来的社会赞誉、商誉及良好形象,可以同时惠及所有该企业家 拥有的企业,比单个企业进行捐赠的效果好多了。 在美国,慈善捐赠近8 0 也是来自企业家个人,来自企业的捐赠只占了 1 0 多一些,其余来自各类基金会。其中的原因是,美国企业很难取得股东 一致同意捐赠的决策,一般是企业利润分配之后由股东个人去捐赠,像比尔盖 茨拿自己名下的资产成立基金会,是企业家个人捐赠,而不是微软公司的企业 捐赠。 第二节企业家捐赠的概念和层面 顾名思义,企业家捐赠就是指企业家在慈善、教育及社会服务机构中,无 千晶:“榜单取消背后:谁戳丁慈善事业的痛处”,中国经营报2 0 0 7 年5 月2 1 日,a 8 版。 4 第二章企业家捐赠的相关理论概述 偿赠与财产的行为。企业家捐赠的形式包括捐赠现金、企业产品、非企业产品 和人力服务等。 企业家捐赠在实践中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是指无偿的、不 带有功利动机的捐赠,称为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它可以解释成企业家出于人道 主义动机,通过无偿捐献或赠送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给合法的受赠对象,达 到帮助受赠对象的目的;另一个层面是企业家的功利捐赠,是指企业家的捐赠 被导向既有利于企业家的商业利益又服务于受益组织或个人的捐赠行为,企业 家通过这种行为能兼顾企业家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中外企业家对功利捐赠的 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的企业家当然很多都在进行着无偿的慈善捐赠, 但是他们一般都支持功利捐赠的理念,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捐赠大都属于功利捐 赠,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我国的企业家一般讳言功利捐赠,因为在我国的 传统文化里,“施恩图报”近乎贬义词,历来为文人、雅士们所诟病,纵有功 利之念,也只敢深埋心中,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慈善捐赠往往都有“回报( 例 如名声、商誉等) ,但是我国的企业家乐于被动接受来自受赠方的主动回报, 而耻于主动寻求回报,但是笔者注意到,一些企业家已经逐渐接受功利捐赠的 理:念。 第三节企业家捐赠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提起企业社会责任,人们首先想 到的是企业家慈善捐赠,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捐赠有着某种紧密的联 系。 企业社会责任( c o r p o r a t e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il i t y ,简称c s r ) 这一概念 自诞生以来,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的理解是很不同的。我国 学者陈炳富、周祖城主编的企业伦理学概论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是: “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 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这一含义亦可称之为企业责任 ( c o r p o r a t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道德责任。”该 定义里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群体。一个企业能在社会 国陈炳富、周祖城主编: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p 5 7 。 5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 立足,不仅仅是它能为企业所有者带来好处,还在于其存在对社会有利,企业 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跟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企业所 有者的利益,还需要考虑社会的利益,也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 的发展需要借助这些相关者的力量,同时,这些相关者也要通过企业来谋取自 身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 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社区和员工等。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出现以前,企业 往往重视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而忽视了道德责任。换言之,企业社会责任观 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强调企业的道德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经济、法律 和道德等三种责任之间具有这样的关系:履行经济责任是企业的中心任务,但 是,履行经济责任是以履行法律和道德责任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不讲法律、不 讲道德的盈利不是真正的盈利。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法规层,保证 企业当前的存续,包括遵纪守法、依法纳税,控制有害物质排放等;第二层为 利益层,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包括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职工权益,对供应 商和经销商诚实守信,保证投资者利益,保护环境等;第三层为道义层,是企 业对社会的回馈,包括对资源的节约,对社区居民的责任,投身慈善事业和其 它公益事业。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含义为: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 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 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 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 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在高层次 上则是指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从本质来说,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 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 行为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利益负 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 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张葸、黄群慧:“企业生命周期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 0 0 6 年版,p 7 5 。 6 第二章企业家捐赠的相关理论概述 现在,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企业社会责任,因为这 种企业社会责任覆盖面较全面,包括的具体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顾客、 对供应者、对竞争者、对所有者、对员工、对政府和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方 面。其中,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包括:救济无家可归人员,安置残疾人就业, 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帮 助老人和资助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等。而企业要解决上述社会问题,主要通 过企业家捐赠( 如上文所述,本文研究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其捐赠一般采取企 业家捐赠的形式) 来实现,所以企业家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 式之一,这也是人们一提到企业社会责任就联想到企业家捐赠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企业家捐赠与企业发展阶段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在其发展的生命周期里要经历初创期、快速发展期、 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企业家捐赠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联 系。 在企业的初创期,由于成立伊始,企业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企业生存 和发展的压力大,相对面临的社会压力小。但是只要在企业的存续期间,任何 企业都必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规层。另外,企业经营必须为投资人或股 东负责,盈利是企业经营不变的目标,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之 一;同时,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安全,这些都是利益层的责任。在 这一时期的企业,一般都会着手建立企业文化,确立企业经营理念,往往将企 业社会责任诉诸其中,但是此时的企业立足未稳、荷包未丰,对捐赠往往是心 有余而力不足,企业家捐赠极少甚至没有,企业以求生存为第一要务。 渡过初创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 实力和能力,社会上的压力也大大增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心在利益层, 尽量为出资人或股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与供应商实现双赢,服务好客户, 提高员工福利,保护环境等,同时企业也开始考虑对社会有所回馈。这时,企 业家捐赠开始启动,数量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持续增多。 在企业的成熟期,企业各方面发展都比较稳定,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高 的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但也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企业关注社会责任的道义 7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砑究 层,这时的企业家捐赠成熟稳定,数量也最多。同时,企业家捐赠达成的社会 效益和塑造的企业家良好形象也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作用。 到了衰退期的企业,其生存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的发展已经过了巅峰,开 始走下坡路,企业往往自顾不暇,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的企业甚至步入困境, 此时的企业家捐赠能力开始减弱,大部分企业家会减少捐赠的投入,个别困难 较大的企业家可能暂停此类支出,集中财力维持企业的经营。此阶段的社会责 任履行主要集中在法规层和利益层。 可见,在企业的初创期,由于所掌握的资源较少,能力较弱,社会压力较 大,企业家基本没有捐赠;在快速发展期,伴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企业 家捐赠也同时启动并逐渐进入快速增长期。当进入成熟期,企业已经积累了相 当资源,并拥有了一定的能力,企业就更应该承担起资源节约、社区服务、慈 善和公益事业等道义层面的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时候的企业家 捐赠最成熟稳定,数量也最多。当进入衰退期,企业主要任务在于想尽一切办 法延缓企业的衰退、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已无暇太多顾及企业捐赠,此时的 企业家捐赠大幅减少。 但是,我们所探讨的企业家捐赠和企业发展阶段关系的规律只是一般规 律,并非绝对的,有的企业家从企业初创阶段起就注重捐赠,还有的企业家即 便到了企业的衰退期,其捐赠的热情丝毫不减,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 族光辉”的陈嘉庚就是如此,他一生倾资办学,即使在他的企业面临困境后, 仍不改初衷。 第五节企业家捐赠与企业家社会心理 企业家的捐赠行为与企业家的帮助、感恩、补偿( 个人经历缺憾和做过不伦 理事情) 、人生价值体现以及宗教信仰等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心理学 理论也告诉我们,企业家捐赠行为的可能心理轨迹和动机有:企业家与外界有交 换社会性产品( 例如爱、服务、信息和地位等) 的需求,渴望通过捐赠得到内部 或外部的回报,其中包含为消除或减轻内疚感而产生捐赠的冲动;满足社会规范 的要求;基因存活的需要,令企业家具有向有亲缘关系的人捐赠的本能;出于宗 教教义的要求或熏陶。关于宗教对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研 第二章企业家摄赠的相关理论概述 究,1 9 8 7 年的一项盖洛普调查报告显示,自述从不去基督教堂或犹太教堂的美 国入会捐出他们收入的1 1 给慈善事业,而每周去教堂的人捐款的数额要2 5 倍于此。随后的1 9 9 0 年和1 9 9 2 年的盖洛普调查,以及2 0 0 1 年的独立部门调查 也都确认了宗教信仰和慈善事业的相关。在我国,自古以来,影响广泛的佛教 文化也感召很多富人,令他们有捐赠、施舍的善举。 综上所述,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已渐渐成为全球企业界的时尚。企业的社 会责任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其中支持慈善事业、捐 助社会公益和保护弱势群体等内涵为企业家所认同。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 重要形式,企业家捐赠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推崇。本章介绍了企业家捐赠的 相关理论,笔者将在后续章节里,根据这些理论对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找出解决办法。 。 美】簸维逐尔赣著,侯玉波、乐量安、张智勇等泽:社会心理学,入民邮电出舨社。2 0 诵年版, p 3 4 8 3 8 0 。 9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 第三章国内外企业家捐赠的实践特点及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我们精选四位国内、国外的企业家,对其捐 赠的实践和特点进行分析,期冀对本文下面分析中国企业家捐赠的问题和找出 解决方法能起到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一、比尔盖茨 第一节若干企业家捐赠实践和特点 ( 一) 比尔盖茨简介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 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福布斯杂志 2 0 0 7 年3 月8 日公布的2 0 0 7 年全球富豪榜中,比尔盖茨连续第1 3 年成为世 界首富,拥有财产5 6 0 亿美元。 盖茨出生于1 9 5 5 年1 0 月2 8 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的父亲 ( w i l l i a mh g a t e si i ) 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已故的母亲( m a r yg a t e s ) 是 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以及u n i t e dw a y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的主席。 1 9 7 3 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大学 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保罗艾伦( p a u la l l e n ) 在1 9 7 5 年 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工具的这样 一个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 个人计算机发展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 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比尔盖 茨也成为了全球首富。 比尔- 盖茨和梅琳达盖茨于1 9 9 4 年1 月1 日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比 回“福布斯公布2 0 0 7 年度伞球富豪榜比尔盖茨仍居首”,北方网, h t t p :e c o n o m y e n o r t h c o r n c n s y s t e m 2 0 0 7 0 3 0 9 0 0 i 5 7 1 3 4 6 s h t m l 。 “全球亿万富豪榜”,福布斯中文版2 0 0 7 年4 月,p 8 0 一8 4 。 l o 第三章国内外企业家捐赠的实践特点及启示 尔盖茨热爱读书,喜欢打高尔夫球和桥牌。 ( = ) 比尔盖茨捐赠实践 1 9 9 9 年,盖茨撰写了未来时速一书,向人们展示了计算机技术是如何以 崭新的方式来解决商业问题。这本书在超过6 0 个国家以2 5 种语言出版。未来 时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 a m a z o n c o m 列为畅销书。盖茨的上一本书,于1 9 9 5 年出版的未来之路,曾 经连续七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盖茨把这两本书的全部收入 捐献给了非赢利组织以支持利用科技进行教育和技能培训。 对于盖茨来说,慈善事业是非常重要的。他和他的妻子梅琳达已经捐赠了超 过2 4 0 亿美元建立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组 织,基金会支持在全球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的慈善事业,希望这些关键领域的科 技进步能使全人类都受益。迄今,盖茨夫妇的基金会已经将2 5 亿多美元用于全 球的健康事业;将1 4 亿多美元用于改善人们的学习条件,其中包括为盖茨图书 馆购置计算机设备、为美国和加拿大的低收入社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互联网培训 和互联网访问服务;将超过2 6 亿美元用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社区项目建设;还 有超过3 8 亿美元用在一些特殊项目和每年的礼物发放活动上。 ( 三) 比尔盖茨捐赠特点 比尔盖茨的捐赠具有以下特点:本人具有崇高的人生目标,盖茨在微软 取得巨大成功后,决定淡出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回馈社会,亲力亲为地致力于 慈善事业,同时决定只留下极少量的财产给两个女儿,其余财产都将捐给慈善事 业;有明确的捐赠方向,盖茨的捐赠以改善全球( 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 贫困群 体的医疗和教育状况为主要方向;运作方式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形式 进行捐赠;不仅对贫困、弱势群体直接捐助,同时以更高的视角进行捐助,例如 捐助医疗科学研究,重点挑战痢疾和艾滋病,不仅治标还寻求治本;盖茨的一些 捐赠也带有其作为企业家固有的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痕迹,即有些捐赠同时带有 功利捐赠的色彩,如盖茨在印度的捐助,其良好的社会反响使印度民众及政府对 微软刮目相看,使印度无论是作为微软政府采购的市场,还是作为建构微软上下 回“比尔盖茨简介”,新浪网,h t l p :t c c h s i n a c d m o n i t m 2 0 0 3 0 2 2 6 0 9 5 5 1 6 7 9 8 2 s h t m l 。 l l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 游产业链的基地,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二、沃伦巴菲特 ( 一) 沃伦巴菲特简介 1 9 3 0 年8 月3 0 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父 亲霍华德是一位共和党国会议员和股票经纪人。1 9 3 1 年,刚刚跨入1 1 岁,巴菲 特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 4 岁时,他用自己赚来的钱购买了一 个农场并把它出租。1 9 4 7 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 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 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 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诀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 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1 9 5 0 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却被拒之i - j 夕l 。 后来,巴菲特购买了处于困境之中的伯克希尔哈萨维纺织公司,并于1 9 6 5 年 将它改组成一个投资公司。此时的巴菲特拥有4 0 0 万美元的个人财富。到了1 9 9 4 年底,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维投资公司的资产已达惊人的2 3 0 亿美元。从 1 9 6 5 年到1 9 9 4 年,巴菲特的公司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 6 7 7 ,高出道琼斯 指数近1 7 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 9 6 5 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 万美元的话,到1 9 9 4 年,他就可得到l1 3 0 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 0 年前选择了巴菲特, 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在2 0 0 7 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名列第二, 拥有5 2 0 亿美元的资产。 ( 二) 沃伦巴菲特捐赠实践 沃伦巴菲特2 0 0 6 年6 月2 5 目宣布,将从2 0 0 6 年7 月起逐年把价值3 7 0 亿美元( 相当于当时其个人财富的8 5 ) 的股票捐给5 家慈善基金会,其中六 分之五将捐给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其余分给巴菲特家族的4 家慈善基金 会。此举,使巴菲特超越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和比尔盖茨,从“股神”一 。屈丽丽:“为什么盖茨能我们不能? ”, 中国经营报2 0 0 7 年1 月1 日,b 2 版。 窜顾列铭:“股神巴菲特:当今最人慈善家”,管理与财富2 0 0 6 年第8 期,p 9 1 2 。 “全球亿万富豪榜”,福布斯中文版2 0 0 7 年4 月,p 8 0 - - 8 4 。 1 2 第三章国内外企业家捐赠的实践特点及启示 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家。 巴菲特在2 0 0 6 年6 月2 5 日给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一封信中称,他 对盖茨基金会目前所做的事情十分钦佩,因而希望能帮他们做点实事,向盖茨基 金会的捐赠将有助于提高其慈善支付能力。因此,巴菲特准备把1 0 0 0 万股伯克 希尔b 类普通股捐赠给盖茨基金会。该笔捐赠的股票总值高达3 0 0 亿美元。其余 7 0 亿美元则分别捐赠给以巴菲特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 会及其三个子女各自掌管的慈善基金,巴菲特将以每年5 的比例向这5 个基 金会捐款。巴菲特还在信中提出了今后每年继续向盖茨基金会捐赠的三个必需条 件:盖茨夫妇需有一人积极从事该基金会的慈善计划;巴菲特的个人捐赠在法律 上保持免费捐赠地位;针对巴菲特个人捐赠的其他税款和估价应计入该基金会净 资产5 的开支之中。 对于好友巴菲特的善举和支持,比尔盖茨2 0 0 6 年6 月2 5 日在盖茨基金会 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对巴菲特针对盖茨基金会的捐赠计划表示感谢和钦佩,并计 划把巴菲特的捐助全力用于改变贫困国家公众医疗和教育机会不平等现状。 ( 三) 沃伦巴菲特捐赠特点 巴菲特给世人带来很多的人生感悟和心灵震撼。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 投资者,有着“股神 的光环和全球第二富豪的显赫,却始终保持着非常俭朴的 生活方式,他一直住在1 9 5 8 年花3 1 0 0 0 美元买的普通住宅里,他妻子说:“他不 把衣服穿到非常破旧是不肯换的”。巴菲特低调、不爱抛头露面。他把他的生活 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捐出了令世人震惊的财 富。巴菲特从来无意将自己的巨额财富留给自己的孩子,他和他的妻子都认为“从 社会中来的巨额财富最后都应该返还社会。 巴菲特捐赠的特点是:出于人生理念,坚信财富来自社会应该返还社会,认 为财富不应留给子女,他认为“我们的孩子都非常优秀,但给他们太多的钱既不 正确,也不合理他们在社会中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良好开端,超富王朝将 使整个运动场的游戏规则变得更加倾斜,我们应该做的是进行平衡。;捐赠选 择他所信任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巴菲特说:“我的捐赠愿望非常笼统 一就是能看到钱被有效地用在解决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上。我的愿望更注重捐款使 顾列铭:“股神巴菲特:当今最大的慈善家”,管理与财富2 0 0 6 年第8 期,p 9 1 2 。 。顾列铭:“股神巴菲特:当今最大的慈善家”,财富与管理2 0 0 6 年第8 期,p 9 - - 1 2 1 3 中国民营企业家捐赠问题研究 用者的头脑、精力和良好的应用。我不知道怎么判断今后谁会具备这样的素质, 但是我知道现在这样的人是谁,他认为盖茨夫妇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李嘉诚 ( 一) 李嘉诚简介 李嘉诚1 9 2 8 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 9 4 0 年为躲避日本侵略 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 9 4 2 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 李嘉诚被迫辍学。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 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时间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 不到2 0 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 省吃俭用积蓄的7 0 0 0 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 1 9 5 8 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 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 于1 9 7 2 年上市 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 5 倍。到7 0 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脱颖而出。1 9 7 9 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一“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 商行的华人。1 9 8 4 年,“长江 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 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 公司 董事局主席。作为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总市值超过7 0 0 0 亿 港元,业务遍布全球5 4 个国家,员工超过2 2 万名。 ( 二) 李嘉诚捐赠实践 李嘉诚早在1 9 8 0 年就创办了李嘉诚基金会,迄今,该基金会已捐出及承诺 捐出的款项已超过7 7 亿港元,其中6 4 用于祖国内地的公益事业。对于公益 事业,李嘉诚一向认为,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 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自己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 生不渝的职责。 李嘉诚童年时,因日本侵华,便随父母从汕头逃难至香港。不久之后,他的 父亲就因为缺医少药而不幸逝世。这段经历给李嘉诚很深的影响,医疗卫生始终 o “巴菲特的意愿”,财富中文版2 0 0 7 年6 月( 上半月刊) ,p 6 7 。 o 李北方:“李嘉诚皋金会:善举改变他人命运”,南风窗( 半月刊) 2 0 0 6 年1 2 月( 下) ,p 2 7 。 1 4 第三章国内外企业家捐赠的实践特点及启示 是李嘉诚基金会最关注的领域。在医疗方面,李嘉诚一直关注中国的残疾人事业, 累积捐款2 0 8 亿港元资助残疾人士康复事业,包括让1 0 7 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 光明、为4 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为6 万名失聪儿童安排语言训练、开展智 障和小儿麻痹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另外,李嘉诚基金会累积捐款1 1 亿元 人民币,在内地推广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宁养服务计划,目前已惠及4 万多 病人。2 0 0 6 年l o 月,李嘉诚基金会还通过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捐款8 0 0 万元人民币,支持陕西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 少年时的李嘉诚虽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这也 为他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