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代晁氏家族诗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关键词:晁氏家族诗歌晁迥晁端友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晁公邈 本论文以宋代诗歌演进为背景,着重研究宋代历史文化条件下晁氏家族的诗歌流变 及特色。通过对晁氏家族诗歌的研究,反映整个宋代诗歌演进对家族诗歌流变和特色形 成的影响,以及家族诗歌本身对宋诗特质的贡献。 绪论部分论证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回顾了晁氏家族诗歌研究的历程。 第一章着重论述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家族诗歌流变。晁迥“身兼三体”,体现了对唐 音的因袭。晁端友诗歌则受当时诗坛“平淡”诗风的影响,虽也有唐音韵致,但已渐离 而趋近宋调。晁补之、晁说之分别以“用典”和“议论”丰富和完善了宋调特征,晁冲 之“豪敛兼擅”融唐音宋调于一身,晁公越则体现了南宋诗坛对宋调反拨之后宋调与唐 音融合的特质。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家族诗歌特质中一些共性的内容。它们是:尚奇求奇的创作倾向、 永怀善怨的抒情特点、企慕东皋的归隐情怀、是身为客的漂泊意识。这些特点表现得虽 不均匀,或淡或浓。但总体而言,仍不失为家族诗歌的特质。 结语部分就本论文未能展开的部分或尚可开拓的部分予以讨论。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k e yw o r d s :c l a nc h a o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p o e t r y :c h a oj i o n g :c h a o d u a n y o u :c h a ob u z h i :c h a oy u e z h i :c h a oc h o n g z h i :c h a og o n g s u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e t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n gp o e ma s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 s t u d i e sc l a nc h a o sp o e md e v e l o p m e n t sa n di t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u n d e r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d i t i o n s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i np a r t i c u l a r t h r o u g h t h er e s e a r c ho nc l a nc h a o sp o e m ,i ti n t e n d st or e f l e c t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n gp o e mt oc l a nc h a o sp o e m sd e v e l o p m e n t sa n dt h ef o r m a t i o n a sw e l la s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h ec l a nc h a o sp o e mt ot h es o n gp o e m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p a r tr e v i e w s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ft h ec l a nc h a o sp o e ma n d 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s u b j e c ts e l e c t e d c h a p t e ro n ei sc e n t e r e do nt h es t u d i e so f c l a nc h a o sp o e md e v e l o p m e n t su n d e r c e r t a i nb a c k g r o u n d c h a oj i o n g sp o e m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w i t h3p o e t i cs t y l e s t h e ya r eb a i s t y l ex i k u n s t y l ea n dl a t e t a n g s t y l e h ei so n eo ft h ei n h e r i t o r s o ft a n gp o e ma tt h a tt i m e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l a t e t a n gp o e m c h a od u a n y o ui sa l s o a ni n h e r i t o r ,m e a n w h i l eh a ss o m ed e v i a t i o n sf r o mt h et a n gp o e m c h a ob u z h i s p o e m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w i t ha l l u s i o na n dc h a oy u e z h i si sw i t ha r g u m e n t a t i o n , w h i c hh a se n r i c h e da n dp e r f e c t e dt h ef e a t u r eo fs o n gp o e m c h a oc h o n g z h i sp o e m h a st h ef e a t u r eo fb o l d n e s sa n di n t r o v e r s i o n ,a n dc o m b i n e dt a n gp o e mw i t hs o n g p o e n lc h a og o n g s u sp o e me m b o d i e s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a n gp o e ma n ds o n gp o e m a f t e rn a ns o n g sp o e mi so p p o s i t et ot h es o n gp o e m c h a p t e rt w od i s c u s s e ss o m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i nc l a np o e m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c l u d e s :t h ep o e mh a st h et e n d e n c yo fp u r s u i n gp e c u l i a r i t y ,o w n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o fs l i g h tc o m p l a i n ta n di s o l a t i o nm o o d f u l lo f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w a n d e r i n ga n d s o l i t a r y t h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n o te v e n l ye x p r e s s e d ;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t h e y b e l o n gt ot h e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l a np o e m i nt h ee p i l o g u et h ea u t h o rm a k e sad i s c u s s i o no ft h o s ei s s u e sw i t hw h i c h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h a sn o tb e e na b l et of u l l yd e a lw i t h i nt h eb i b l i o g r a p h yi s1 i s t e dt h er e f e r e n c eb o o k sc o n s u l t e di nw r i t i n g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2 鲁东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询谅温 日期:0 7 年j - 月乃护e t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鲁 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4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刻童、臣 缸a 枷 1 日期:0 7 年广, e j 知e l e t 期:年月e t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一研究意义 晁氏家族研究,是宋代文学群体研究的新领域。晁氏家族冠绝一时,于官于学影响 很大。其作为书香大家,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学术积淀和悠久的学术渊源。家 学承传,在理学、诗学、史学、楚辞学、文献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晁 氏家族作为一个成就卓著的文学大家,是宋代文化史上的一道奇异的风景,对晁氏家族 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成就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代晁氏家族诗歌研究,特别是与整个家族研究结合起来的“家族诗歌流变”和“家 族诗歌特色”研究,开拓了宋代诗歌研究的新领域。将晁氏家族诗歌放在宋代学术、文 化,特别是整个宋代诗歌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利用已有的对晁氏家族的思想 文化、师承交游、文学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专门展开对其诗歌流变及特色的研究, 为晁氏家族的诗歌流变作史,并借此观照晁氏家族诗歌在有宋一代的演进及与宋诗的关 系。 从家族诗歌流变的角度看,晁迥和晁端友的诗歌因袭宋初对中晚唐诗歌的继承,皆 具“唐音”风味。晁迥诗歌体现出从白体到西昆体过渡的特点,晁端友诗作“清厚静深” “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当黄、陈未出之前,自为元和间唐诗” 亦有唐诗遗韵。晁 补之、晁说之的诗在对“唐音”背离的基础上体现出了“宋调”的特点。具体而言,晁 补之的诗转益多师、自成一体,以其独特的用典方式体现出宋人诗歌用典的特质。晁说 之诗歌受老杜影响,体现出了沉郁悲凉的特色。诗中多议论,甚至有“以议论为诗”的 倾向。晁冲之虽为江西派诗人,除“宋调”特色之外,诗中不乏盛唐诗歌的风骨气象, 有时还能体现出盛唐诗作的昂扬奔放与洒脱不羁。南宋晁公迥,“一时风会使然,而挥 洒自如亦尚能不受羁束” ,其古体写乱离兴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律绝以细腻 的观察与体悟多写清新明丽之景,体现出“宋调”与“唐音”的融合。 宋代晁氏家族“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回,对文化的重视使其逐渐形成了“博” o ( 宋) 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十晁君成诗集引,第3 2 0 页,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 ( 元)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一甘露寺附方回语,第1 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 o 嵩山集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 。 o 嵩山集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 。 l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异”的整体特质。在诗歌特色方面则表现出尚奇求奇的创作倾向、永怀善怨的抒情 特点、企慕东皋的归隐情怀和是身为客的漂泊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诗歌创作求奇,好 用奇字僻词,诗中有奇气,多奇思妙想。抒发感情时,深受小雅大雅及楚辞 的影响,怒而不怨深婉曲折,故而“蔚然类骚”o 。或基于仕宦困顿而产生的失意,或 基于对川流美景的留恋,或基于对亲朋故旧和家族往昔的怀念,他们都有一种归隐情怀 和深沉的漂泊感。以此为基础探讨个体诗作对整个家族诗歌特色的贡献,家族诗学传统 和诗学主张对个体创作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从世系行状、家族成员、家学传统、师友交游、著述、年谱、婚姻、迁徙等角度关 注整个家族的论著,今已多见。如王德毅先生的宋代渲州晁氏族系考( 1 9 9 8 ) 、罗 风珠先生的晁补之及其文学研究( 1 9 9 8 ) 、包弼德先生的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 2 0 0 1 ) 。、刘焕阳师的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 2 0 0 4 ) 晁补之与宋代晁氏 家族( 2 0 0 4 ) 回、张剑博士的晁说之研究( 2 0 0 5 ) 。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渲州晁 氏家族为中心( 2 0 0 6 ) 9 、何新所博士的昭德晁氏家族研究( 2 0 0 6 ) 、李朝军的博 士论文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 2 0 0 5 ) 等。可以说,正是这些论著开启了宋代晁氏 家族各个层面的研究。 在对晁氏家族进行研究的学者中,关注较早的当推焕阳师。先生从对晁补之的世系 考辩、生平叙论、著述考略、词的风格特质、与苏轼交游、散文创作等方面入手,特别 是对于晁补之世系考辩和散文创作的研究,为学界滥觞之作。先生在对个案进行关注的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于整个家族文学与文献的整体关注。对于晁说之,用力最深的当 推张剑博士。他从世系、年谱、个性、学术、诗歌、散文等方面对晁说之进行了全面的 研究,同时又对晁补之的五古与散文、冲之的诗歌与词风进行了关注。此外,何新所和 ( 宋) 晁补之,鸡肋集卷六十八雄州防御推官晁君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 。 王德毅,刘了健博l 颂寿宋史研究论集,日本问朋舍,1 9 8 8 年版。 罗风珠,台湾乐学书局,1 9 9 8 年版。 ( 美国) 包弼德著,刘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 刘焕阳师,宋代赔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 0 0 4 年版。 刘焕阳师晁补之 孑宋代强氏家族,山东文艺出版社,2 0 0 4 年版。 张剑,晁说之研究,学苑:l 版 ,2 0 0 5 年版。 张剑,宋代家族j 文学以澧州鞑氏家族为中心北京出版社,2 0 0 6 年版。 何新所,e f 德娃氏家族研究l 海古籍 j 版补,2 0 0 6 年版。 李朝军,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四川i 大学2 0 0 5 年博 论文。 2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朝军在各自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以单篇论文的形式,进一步深化了对宋代晁氏家族的 研究。 在诸晁诗歌研究领域,用力不均。对晁迥的关注,由来已久。漆侠先生国首先从沟 通儒佛形成宋学的角度入手,此后刘焕阳师进一步论述了“在儒学的发展中,晁迥融会 儒、释、道,强调穷理尽性,开宋代理学风气之先”,并指出“晁迥承前启后,在宋初 诗风的发展演变中,他是由自居易体到西昆体的一位过渡式的人物”。这是对其在宋初 诗坛地位的准确定位,实有筚路蓝缕之功。张剑博士在此基础上以实证深化了晁迥“以 儒家概念术语会同佛道理论,成为以理学为主导的宋学先驱”。的论述。李朝军指出晁迥 的白体诗追求一种“洪丽”“雄富”囝的文学理想,其论述则略显偏颇。晁迥的白体诗追 求的恰恰是平淡渊深而非“洪丽”与“雄富”。何新所亦认为“晁迥等人代表了当时白 体诗歌的一个侧面,是自居易诗歌在当时发生影响的一个真实写照。虽然这些诗歌过于 直截明了,缺乏诗歌应具有的情韵和理趣,但在古代诗歌史上仍然作为一个流派不绝如 缕。”。是说较为中肯。 至今尚无专门研究晁端友诗歌的单篇论文问世。仅何新所和李朝军在各自的博士论 文中有所论及,略显单薄。 晁补之诗文集至今尚无点校本刊行于世,故而对其诗歌研究远远不如对于其散文和 词等方面的研究。除刘焕阳师、张剑博士、何新所博士、李朝军博士的著作中论及晁补 之诗歌外,尚有周义敢。、许总 、王锡九 、金振华沈星怡 、雷旭华“、沈耀峰”申素 贤”等论及,这些著述多关注晁补之的写景抒怀诗、题画诗和归隐情怀影响下的诗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陶文鹏先生“关于晁补之“七言绝句”的论文,是迄今公开发表的唯 一一篇研究晁补之诗歌的论文。台湾罗凤珠的晁补之及其文学研究一书在论述补之 。如何新所的宋代昭德晁氏家族婚姻研究(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6 期) ,宋代昭德晁氏家族文化传 统研究( 中州学刊2 0 0 6 年第1 期) 、昭德晁氏家族文学创作风貌述论( 郑州大学学报2 0 0 6 年第1 期) 、文 元心法一晁迥三教思想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2 0 0 6 年第3 期) 和李朝军的晁氏文人与苏轼交游考 ( 聊城大 学学报2 0 0 5 年第2 期) 、晁迥与宋初文学( 四川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3 期) 、晁迥年谱简编( 乐山师范学院 学报2 0 0 5 年第8 期) 、宋代晁氏文人作品混淆辨正( 南昌大学学报2 0 0 6 年第4 期) 。 o 漆侠,晁迥与宋学儒佛思想的渗透与二i 芒学的形成,河北大学学报,1 9 9 6 年第3 期。 o 刘焕阳师,北宋初晁迥在文学与理学发展中的地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2 期 o 张剑,晁迥及其文化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5 期。 o 李朝军,晁迥与宋初文学,四川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3 期。 o 何新所,宋代昭德晁氏家族研究,第9 7 页,南京大学2 0 0 4 年博士论文 o 周义敢,苏门四学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 o 许总,宋诗史,重庆出版社,1 9 9 2 年版。 o 王锡九。 宋代的七言古诗北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 o 金振华沈星怡,r 苏门四学士“诗歌特征论,吴中学刊,1 9 9 4 年第4 期 i i 雷旭华,踵武东坡自成一家“苏门学上”晁补之,古典文学知识 ,2 0 0 0 年第3 期 1 2 沈耀峰,晁补之诗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2 0 0 3 年硕士学位论文。 廿申索贤,论晁补之的归隐思想及其影响下的诗词创作,宁夏大学2 0 0 5 年硕士学位论文 1 4 陶文鹏,论晁补之的七言绝句,长江学刊第七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 0 0 5 年第1 期。 3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用典时,兼论其诗歌特点。对从用典角度研究晁补之诗歌,不无启发。 对晁说之诗歌的研究,多见于刘焕阳师、张剑、何新所、李朝军四位的著作中。焕 阳师著作早出,烛见晁说之学习杜甫形成了沉郁悲凉的诗风。张剑博士则考订了晁说之 年谱,注意到了晁说之“求实与尊古”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陶诗观”,将晁说之诗歌 放在当时诗坛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为我们认识宋代诗学的多元性提供一种视角。 对晁冲之诗歌的研究,仍然要推刘焕阳师、陶文鹏先生和张剑博士。焕阳师认为冲 之身为江西派诗人,在语言上能超越黄庭坚、陈师道,取法杜甫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 创作中能转益多师,除学习杜、黄、陈外,尚能汲取韩愈杂文笔法入诗,打破常规,求 奇求新。陶先生则主要从冲之诗歌的风格着眼,认为“其诗有高远理想,宏大气势、大 胆幻想和瑰玮语言,富于浪漫情调与风格” ,以少年精神和豪侠气概为北宋诗坛注入 了活力。其实,晁冲之的诗作中除了具有盛唐的这种昂扬气势外,还有一部分诗作感伤 哀婉,我们将在行文中细论。张剑博士从“曲折飞腾的想象”、“豪迈为主的风格”、“顿 挫的手法”笔个方面论述了冲之诗歌的总体特色,并指出冲之的豪迈洒脱与沉郁顿挫 都不似宋调而近唐音,是江西诗派中的一个特殊存在。 对于晁公迥的研究,有曾枣庄先生的客游三十年,不出焚与巴晁公邂及其( 嵩 山集) 。,此文简单勾勒出了晁公越生平经历,对其诗歌并未涉及。张剑博士的晁公 迥诗文简论。是第一篇论及晁公迎诗歌、散文、骈文和启文的论文,称其诗歌“细俗 轻浅”,颇具开创之功。何新所的博士论文中亦曾简单论及公邀诗歌。 从总体来看,先贤时彦对于晁氏家族成员诗歌的研究,一是停留在个案的研究上, 且用力不均,对晁补之和晁说之的诗歌研究较为集中;二是对个案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对 某种诗体的研究上,较少从总体上把握家族诗歌的整体特色;三是没有对整个家族的诗 歌作纵向的历时性的梳理,尚未关注家族诗歌自身的流变规律和内在特质,亦未把晁氏 家族成员诗歌放在整个宋代诗歌流变的大背景下研究。本文通过对宋代晁氏家族成员诗 歌的爬梳和研究,结合时代和诗学发展的大背景,利用已有的对世系行状、家族成员、 家学传统、师友交游、著述、年谱、婚姻、迁徙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以整个家族的诗歌 为考察对象,探究宋代晁氏家族诗歌流变( 唐音的因袭与渐离宋调的丰富与完善一 一宋调与唐音的融合) 、家族诗歌特色( 尚奇求奇的创作倾向、永怀善怨的抒情特点、 陶文鹏,论晁冲之诗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1 期。 张剑,宋代家族j 文学以漓州晁氏为中心,第2 2 6 2 5 4 页,北京出版社,2 0 0 6 年版。 曾枣庄,客游三卜f = ,不出焚与巴晁公溯及其( 嵩山集) ,唐来文学研究曾枣庄文存之二,第2 1 0 巴蜀书社,1 9 9 9 年版。 张剑,晁公邂诗文简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4 期。 4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慕东皋的归隐情怀和是身为客的漂泊意识) 、个体诗作对整个家族诗歌特色的贡献以 及家族诗学传统对于个体创作的影响等方面。 5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宋代晁氏家族诗歌流变研究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受时代历史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带有 时代的烙印,表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表现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分唐宋,已成为共 识。“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o , 大抵而言,唐诗尚意,宋诗主理。 然而以唐宋朝代来区分诗歌,不如从诗歌特征来分。正如袁子才所说“夫诗,无所 谓唐、宋也。唐、宋者,一代之园号耳,与诗无与也。”谚钱钟书先生也说过“唐诗、宋 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为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 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日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 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 音者”回,亦是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本文所关注的宋代晁氏家族,自北宋晁迥至南 宋晁公遇,每位诗人各具特色,即便是有相似诗歌创作倾向的诗人,也往往表现地迥然 有异。 宋代诗歌经历了踵武晚唐五代,形成白体、西昆体、晚唐体宋初三体。欧、梅、苏 首开宋型诗歌,对三体特别是晚唐体进行反拨。苏、黄继起,嗣后江西诗派大兴,转而 中兴大家、四灵派、江湖派相继登上诗坛这样一个流变过程。宋代晁氏家族的诗歌流变, 也大约与此过程相仿佛。他们的诗歌,既受当时诗坛宗向的影响,同时因个人的禀赋气 质有别,诗歌创作各具特色,又为诗坛注入了自己独特的因子。 从整体而言,宋代晁氏家族诗歌经过了“唐音的因袭与渐离”“宋调的丰富与 完善”“宋调与唐音的融合”这样一个过程。 从家族诗歌流变的角度看,晁迥和晁端友的诗歌因袭宋初对中晚唐诗歌的继承,皆 具“唐音”风味,但晁端友之诗已经开始有宋诗“平淡”的特色,虽有唐韵,但亦渐离 唐音。晁迥诗歌体现出从白体到西昆体过渡的特点,其道情诗实开理学体门户,可谓一 身兼三体。晁端友诗“清厚静深”“每篇辄出新意奇语”回,“当黄、陈未出之前,自为 元和间唐诗” 。晁迥与端友之诗,皆“平淡”,前者往往多有谈佛论禅的“枯槁”色调, o 缪钺,诗词散论,第3 6 3 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年版。 。 ( 清) 袁枚著周奉淳标校,答施兰姹论诗书,小仓山房诗文集) ,第1 5 0 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版 。钱钟书,谈岂录,第2 贞,中毕书局,1 9 8 4 年版。 。( 宋) 苏轼著扎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f 。齄君成诗集引第3 2 0 页,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 元) 方列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李律髓汇评卷一t l 露寺附方乜i 语,第1 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 6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晁端友诗中的平淡则与宋人“唯造平淡难”。的诗学宗尚有关。晁补之、晁说之的诗在 对“唐音”背离的基础上体现并丰富和完善了“宋调”特质。具体来说,晁补之的诗歌 转益多师、自成一体,以其独特的用典方式和语言特色,体现出宋人诗歌喜用典、重学 问的崇好。晁说之诗歌受老杜影响“意中无遗境,象外有余力”圆,流露出沉郁悲凉之 意。诗中长于议论,有“以议论为诗”的倾向。晁冲之虽为江西派诗人,除“宋调”外, 诗中不乏盛唐诗歌的风骨气象和洒脱不羁。南宋晁公邀,“一时风会使然,而挥洒自如 亦尚能不受羁束”国,其古体写乱离兴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律绝以细腻的观察 与体悟多写清新明丽之景,体现出“宋调”与“唐音”的融合。 第一节唐音的因袭与渐离 宋初诗坛,在具有宋型特色的诗歌尚未成型的情况下,对中晚唐五代诗歌多所继承 模拟,“宋铲五代旧习,诗有自体、昆体、晚唐体”。回 “白体”以李畴、徐铉等为代表,他们的诗大多模仿乐天与元微之的唱和之作,以 浅切之笔写闲适之生活。“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 诗风一脉相承。” 王禹偶在当时被看作是白体诗人,但他的诗风显然与李、徐二人不同, 他主要学习乐天的讽谕诗。其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 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 晁迥“少从学于王禹偶”o ,且少年之时即与之定交。 王禹偶与晁迥俱学白体,但 晁迥诗歌却呈现出与王禹偶不相类的风格。简言之,王禹偶主要学乐天的讽谕诗,而晁 迥主要学乐天的谈禅理佛、讲求心性之作。王、晁二人诗中皆有“平淡”色调,王诗是 对乐天浅俗平易诗风的超越,与宋人对“平淡”美的追求一脉相承。而晁诗中的“平淡” 则是对心性与佛禅自然体悟后的流露,是一种不假词藻修饰的真表现,有时甚至带有一 种“枯槁”感。 o ( 耒) 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卷二十六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 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第8 4 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0 年版。 o ( 末) 晁说之,景迂生集卷四三川诵杜老观水涨诗,文渊阁四库全书 o 嵩山集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 。 o ( 元) 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十二送罗寿可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 o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 第三卷) ,第2 4 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 o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三卷) ,第2 5 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 。( 宋) 王僻,东都事略,卷四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 o 至道三年( 9 9 7 ) ,王禹侑以酬太常晁丞见寄赠晁迥,中云。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一可以作为少 年定交的诗证。 7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身兼三体的晁迥诗 晁迥( 9 5 1 - - 1 0 3 4 ) ,字明远。有翰林集3 0 卷( 已佚) 、道院集1 5 卷、昭德 新编3 卷、法藏碎金录1 0 卷。全宋诗录诗5 6 首。o 对于晁迥在宋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先贤时哲多发高论。邓广铭先生慧眼独具,首发 其覆,指出晁迥“确实是熔冶了儒释道三家学说于一炉的一个人”,。吸收和汲引了释道 两家心性义理之学于儒家学说之中”,对宋学的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其视作“这 一学术取向的初期”。的代表人物,此后漆侠先生、刘焕阳师 、张剑博士 、何新所 博士。、李朝军博士回分别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论述了晁迥糅合三教、穷理尽性,实为宋代 理学先驱的地位。 在宋初诗坛上,晁迥可谓“一身兼三派”: 诗拟“白体”、名列“西昆”、实开“理 学体”r - p 。在他的诗歌中,贯之始终的是一股“平淡闲远”之气。这种平淡更多的与 释道的心性之学结合起来,呈现出一种不以物牵、不以己念的“枯槁”色调。而在后之 诸晁那里,则呈现出“渐老渐熟渐平淡”的特色。 一诗拟“白体” “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对于白乐天 的推重是当时风尚所向。在晁迥、王禹偶这里更有着相似人生态度的认同感,那就是他 们都过贬谪的经历。 淳化元年( 9 9 0 ) ,晁迥坐失入囚死罪,削三任,夺二官。淳化二年( 9 9 1 ) ,王禹偶 因道安绘铉事被贬谪商州,淳化四年( 9 9 3 ) 移官解州,至道元年( 9 9 5 ) 因“谤讪朝廷” 贬知滁州,咸平二年( 9 9 9 ) 被贬知黄州。王禹偶一生仕宦坎坷,但忠于己志,“屈于身兮 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晁王二人相似的贬 谪经历使其志趣相类,那就是对于乐天的共同喜好。 王禹僻酬太常晁丞见寄“诗以“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重入玉堂 全宋诗第一册卷五五,第6 0 5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版。 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杜,1 9 9 4 年版 漆侠,晁迥j 朱学儒佛思想的渗透与宋学的形成,河北人学学学报,1 9 9 6 年第3 期。 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第1 6 7 页,河北人民 l ;版社,2 0 0 2 年版。 刘焕阳师,北永初强迥在文学j 理学发展中的地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2 期。 张剑,宋代家族,文学以澶州娃氏为中心,北京i i ;版杜,2 0 0 6 年版。 何新所,昭德娃氏家族研究,h 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年版。 李朝军,来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叫川人学2 0 0 5 年博i :论文。 ( 束) 蔡居厚蔡宽大诗话,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前集,第1 4 4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 ( 宋) 王禹偶,小亩集卷一,文渊阁删库争书。 ( 宋) 王禹倩,小畜集卷十一,文渊阁凹库全书。 8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相期,答晁礼丞书有“足下策名十八载,官员未出奉常 丞,青衫白发,司关市之税”之叹。其中有沉沦下僚之感,亦有“田好欲归耕”的归隐 之情。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o 云“携瓶下岸买竹叶,挂席背风穿蓼花。霜晴震泽 初尝橘,泉过惠山应试茶。虎溪晓云灵隐雪,钱塘夜潮照湖月。”其诗清新浅切,景如 在目前,虽在贬谪之中,但诗中毫无穷厄酸辛之气。可谓得乐天之精辟。其以“因思元 自在江东,不似晁丞今独步”作结,既是对元白倡和的向往,又是对晁迥的褒扬。 自居易后期糅合儒释道三家,形成了乐天知命的人生观;这种委顺自然、求其息心 的放达与晁迥晚年退居昭德第的心态相仿。由晁迥现存的五十六首国诗歌来看,其诗多 从乐天诗悟入,主要不是学元白之问的唱和之作,而是“效白诗随意浅切、不求典实的 作法”,更重要的是“效其旷达、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借诗谈佛、道义理”回的诗 篇。晁迥诗作多为融通三教、发扬玄远的零金碎玉式的短小篇什,其自云“予观白氏诗, 凡有惬心之理者,每好依据而沿革之,往往得新意以自规耳”。 这种“沿革”表现为在 形式上对白体的模拟,这种模拟有时甚至到了句句求似的地步。五十六诗中拟乐天诗作 十一首,拟乐天诗句八句。 我们将白诗与晁诗胪列如下: ( 一) 整诗模拟乐天诗 1 自学坐禅休服药,从他时复病沉沉我身不欲全强健,强健多生人我心气 ( 白居易) 自学养 舌休用智,从他名迹日衰微我身不欲全高贵,高贵多乘祸败机 ( 晁迥) 白诗罢药作于元和十年( 8 1 5 ) ,时乐天4 4 岁,在长安至江州途中,尚未赴江州任。 晁迥由乐天因坐禅而罢药,论因养恬而“休用智”“休用智”即是老子的“绝圣弃 智,民利百倍”、庄子的“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撼玉毁珠,小盗不起”,有机心 不用,复于淳朴之意。道家此说,可谓是静修之不二法门。 2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心自由o ( 白居易) ( 宋) 王禹倩,小畜集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 。 ( 宋) 王禹偶,小畜集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 全宋诗第一册卷五五,第6 0 5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版 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第2 8 _ 2 9 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 宋) 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 唐) 自居易著朱会城笺注,自居易集笺校卷十五,第9 3 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 唐) 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自居易集笺校卷七,第3 7 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9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权要亦有苦,苦在当忧责。闲慢亦有乐,乐在无萦迫。( 晁迥) 乐天咏意作于元和十二年( 8 1 7 ) ,时年4 6 岁,在江州司马任上。诗写出了乐天纵 情山水,或吟诗、或饮茶、或游慧远寺、或上庾公楼的闲暇与安逸。晁迥拟作亦流露出 乐天那种身心俱物外、浩浩如虚舟之情。正如其所言“予因省已而言之。爱以引年致政, 阖扉燕居,虽非富贵,亦非贫贱,月尸优禄,无鞅掌之事,可以言身自由也;日养天和, 获逍遥之乐,可以言心太平也。”。 3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白居易) 心不择时息,书不择时观。达理意无碍,豁如天地宽( 晁迥) 乐天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作于元和十二年( 8 1 7 ) ,时4 6 岁,在江州 司马任上。白诗写自己在江州“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闲暇时便与崔群、钱徽“二 道友”潜默静修,逍遥以愉情。晁迥拟作亦有与外物无争的闲适之情,可谓得乐天之旨 归。 4 沉忧竞何益,只t l 劳怀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白居易) 多图果何益,只自劳奔竞。不如收身心,凝然成静定。( 晁迥) 白诗首夏作于元和十二年( 8 1 7 ) ,公时年4 6 岁,任江州司马。全诗平淡冲和,有 林下之致。言独自在外为官,“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虽有白草滋繁、游鳞悦藻, 而己“独枯槁”。念此沉忧,唯有放怀,斗酒使气,冥心自然,方能解脱。晁迥所拟, 恰于乐天相左:自言“放身心”,纵情山色酒马;晁言“收身心”,凝神静心禅定。一放 一收,各有旨趣。 5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 难。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固( 白居易) 求位不由己,求道不由天位即无以求,道可使进焉。且务由己者,己能尽心 源。勿问由天者,天高擅化权。( 晁迥) 顺逆不由己,喜怒不由他他即无奈何,己可存太和。且务由己者,克己谅非 多。勿贵由他者,他心是我魔( 晁迥) 乐天咏怀作于元和十三年( 8 1 8 ) ,时年4 7 岁,在江州司马任上。诗歌例举冉求、 颜渊、卞和及司马迁的种种不幸之后,发出“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的感慨,晁迥 此作,正拟其意而下也。 o ( 宋) 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五,文渊阁i ,q 库全书。 o ( 唐) 白居易著来台城笺注,白居易集蔓校卷七,第3 8 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 唐) 白居易著朱台城蔓注,亡j 居易集蔓拨卷f 第5 5 9 页,上海古籍m 版社,1 9 9 8 年版。 。( 唐) 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七。第4 0 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1 0 鲁东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6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 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回。( 白居易) 羲和走驭趁年华,不许人间岁月赊春正艳阳春即老,日方停午日还斜。时情 莫浏深如海,世事难齐乱似麻已共身心要约定,古今如此勿惊嗟( 晁迥) 乐天遣怀诗作于元和十三年( 8 1 8 ) ,时年4 7 岁,在江州司马任上。其诗七言四韵, 晁迥拟其语句,稍加交易。前四句依旧意,采日神羲和之典,言时光流逝。其中颔联对 仗工稳,“正”字与“方”字可谓出神。以“春正艳阳春即老”和“日方停午日还斜” 两旬写出了时光之速。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倏忽而至,唯有学道修身方可使其心安。 后四句则立新意,言世态不一“身老浸衰,理之常也。心老浸高,道使然也。身相人 可见,心相人不知”o 恰可为此诗之注脚。 7 文略地从牵吏役,质夫何故恋嚣尘始知解爱山中宿,千万人中无一人。4 ( 白居易) 角胜劳生不足云,滥传僧语亦非真始知解爱禅中乐,万万人中无人彰 ( 晁迥) 迥诗为拟乐天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到独宿仙游寺之作。晁迥将乐天的“解爱 山中宿”进一步细化为“解爱禅中乐”,明确地提出了乐天喜游山寺是因为同自己一样 喜好于孤寂之时参禅悟道。且晁迥习用“人中无一人”句式,其燕居诗云“相 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亦未脱此窠臼也。嚣 8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 春。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误落闻见中,忧喜 伤形神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o( 白居易) 孟子四十心不动,定光四十心离尘我到明年加一倍,如何此际尚因循已喜 自逃名宦网,犹患长随造化钧记得前贤有诗句,祖师元是世间人( 晁迥) 晁迥拟白乐天题赠定光上人作于天圣七年( 1 0 2 9 ) ,是年公已7 9 岁。此诗没有从形 式上而是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上对白诗题赠定光上人进行效仿,二诗皆言远离仕 宦、以道修身。 晁迥尝有言“唐贤白乐天闲醉,俱多故自称闲乐公,又称醉吟先生。吾自引年退居, 。( 唐) 自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 卷十七。第1 0 6 0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敝 o ( 宋) 晁迥,昭德新编,文渊阁叫库全书。 o ( 唐) 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十三,第7 4 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o ( 唐) 自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九第5 0 2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1 1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闲乐有之矣。虽爱诗酒之美,不至耽于醉吟,而思福庆之缘窃比尤胜。”其醒默居士 歌诗中之“醒默”之称,显然是与乐天之“醉吟”相对而言的。乐天喜耽酒,有“行 乐及时有酒”之意,而晁迥则不然,常欲清思,故为是诗。 晁迥亦常拟乐天诗中之语而为己诗,如其晚年勤道自修诗诗云: 老来何故惜分阴,如月明亏魄渐侵。进道不遑求广智,随时随处且冥心 此诗由乐天“勿使问荣桔,冥心无不可”句中的“冥心”之语化来,晁迥尝云: 因思自说“冥心”二字,盖言四威仪中不拘闲忙,每遇意到即时随分检情摄念 是也晋书隐选辛谧传云:“冥心至趣而与吉会”唐贤白乐天寄酬常州 陈使君诗断句云:“勿使问荣枯,冥心无不可”大约“冥心”二字,谓以其 心向晦宴息善入无为潜符妙道之理也。 今复检乐天诗集,晁迥所引之诗实为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 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 晁迥“貌愚愚谷遽,道醉醉乡春。愚醉无迷谬,伊予意又新” 诗,实自乐天“昨 日制书临郡县,不该愚谷醉乡人” 句中的“愚谷”一语推而广之,敷衍成句,四句连 缀,化而为诗。 ( 二) 拟乐天诗为断句 1 安得万里裘,盖覆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 安得大金栀,制彼日月轮免同流水车,今人续古人( 晁迥) 乐天新制布绵裘诗有“我有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人”o 语,本有杜工部“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之意。晁迥所拟之句,一变 而欲为使时光的车轮停滞,年华永驻,希冀长生之意。 2 斗闲僧尚闹,较瘦鹤犹肥。( 白居易) 介居僧尚杂,警听鹤犹聋。( 晁迥) 晁迥在法藏碎金录论所拟之句时云: 白乐天有自咏诗云:“斗闲僧尚闹,较瘦鹤犹肥。”予因自思抑亦如此,仍叙余 ( 宋) 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十,文渊阁四库伞书 ( 宋) 晁迥,法藏井金录卷一,文渊阁州库全书。 ( 唐) 自居易著朱金城笺注, 自居易集蔓授卷八,第4 3 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 宋) 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六,文渊阁州库伞书。 ( 唐) 自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三十六,第2 5 2 9 页,e 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 ( 唐) 白居易著朱金域笺注。白居易集蔓校卷一,第1 0 8 0 贝,l 二海古籍 l ;版 ,1 9 9 8 年版。 ( 唐) 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f 八,第1 9 8 6 页,卜海古箱f l j 版社,1 9 9 8 年版。 ( 唐) 杜甫著仇兆餮注,杜诗详沣卷f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8 3 2 页,中牛书局,1 9 7 9 年版。 ( 唐) 自居易著朱会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三十三,第2 2 4 1 页,上海古箱出版杜,1 9 9 8 年版。 1 2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可资清谈,爰自引年挂冠、摄生修道,居深迹晦,绝无泛交,行健听聪,觉有所 得,乃复为两句,以拟前诗云“介居僧尚杂,警听鹤犹聋。”。 予今年近八旬,而觉耳聪心爽。每于清宵静卧虚白堂中,或闻左右前后儿孙列 字言音所及,辩其谁何故有效白体诗云“介居僧尚杂,警听鹤犹聋”之句,是知 想明斯听予得万一因思贯休之诗有以楞严为禅髓,乐天之诗有以坛经为 佛心,凡此类例子最称美。 3 梦中说梦两重虚。( 白居易) 影外影为三等妄,梦中梦是两重虚( 晁迥) 4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 破暗用明明是用,非明非暗即惺惺( 晁迥) 三四两旬诗皆拟乐天读禅经。特别是句四,白诗言“定体之深”,而晁迥言“慧用之 深”,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肉牛国际贸易市场格局及进出口政策对国内养殖业冲击分析
- 2025-2030羊肉行业兼并重组趋势与竞争壁垒分析及并购机会评估报告
- 2025-2030羊肉产业私募股权融资偏好与估值方法专题报告
- 2025烟台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4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江西省吉州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吉安市青原区两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河北工业大学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公开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字艺术作品版权保护与版权交易平台技术挑战与应对报告
- 2025年统计学专业期末考试题库-统计推断与检验方法应用案例分析试题解析
- 小学生科普通信课件
- 英语音标教学课件含音频
- 书法宣传课件
- 植保培训活动方案
- 立德树人教育宣讲课件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参考答案
- 脓毒血症护理诊断及措施
- 2025-2030中国水上自动驾驶系统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动态预测报告
- 幼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专课专练
- 春考医学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