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孙犁代表作品中方言词语运用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孙犁代表作品中方言词语运用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孙犁代表作品中方言词语运用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孙犁代表作品中方言词语运用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孙犁代表作品中方言词语运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孙犁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广泛流传。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形成了“荷花 淀派”。他在作品中恰当地运用了一些河北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的恰当运用,给文 章增色不少,也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孙犁代表作品 中河北方言词语的运用方式;孙犁代表作品中河北方言词语的运用特色;孙犁之所以恰 当运用河北方言词语的重要原因。第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在文中直接运用河 北方言词语;河北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同时运用到作品中;有的方言词语成为作者在 文中的描写对象,作者在文中具体解释其含义。第二部分主要是从作者运用河北方言词 语的特色着手:反映河北地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时代特色、塑造典型的人物 形象。第三部分主要从个人经历、文学观念、审美趣味、文艺政策等方面,分析其恰当 运用河北方言词语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从作者对河北方言词语地运用入手,以此为圆 心,展开论述。 关键词方言词语运用孙犁代表作品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s u nl ii saf a m o u sw r i t e r m a n yo fh i sw o r k sw i d e l ys p r e a d t h e “l o t u sl a k ec a m p ”i s f o r m e du n d e rh i sw o r d sa n dd e e d s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h a su t i l i z e ds o m e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 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i nh i sw o r k s w o r d su s e di nt h ep r o p e ri sc o n s i d e r a b l y ,b u ta l s oi tf o r m e dh i s u n i q u ew r i t i n gs t y l e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w a y so fh e b e i 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i ns u nl i r e p r e s e n t i v ew o r k s ;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i ns u nl i r e p r e s e n t i v ew o r k s ;t h ei m p o r t a n tr e a s o n sw h y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u s e s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 t h ef i r s tp a r t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 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 :d i r e c t l yu t i l i z e st h e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i nt h ea r t i c l e ; t h e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a n dt h es t a n d a r ds p o k e nc h i n e s ew o r d s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sa r e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u t i l i z e di nw o r k s ;s o m e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b e c o m e a u t h o r sd e s c r i p t i o no b j e c t si na r t i c l e ,t h ea u t h o rs p e c i f i c a l l ye x p l a i nt h e i rm e a n i n g si nt h e a r t i c l e t h es e c o n dp a r tm a i n l yb e g i n sf r o m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a u t h o r su s i n gt h e 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s :r e f l e c tt h eh e b e ia r e au n i q u ep r o d u c t i o nl i f e ,t h ef o l k c u s t o mc h a r a c t e ra n ds t y l e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t y p i c a lm o l d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t h i r dp a r t m a i n l yt a l k sf r o mp e r s o n a le x p e r i e n c e s ,l i t e r a r yc o n c e p t s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a n da r t i s t i cp o l i c i e s t h i sa r t i c l ee m p h a t i c a l l yo b t a i n sf r o m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o fh e b e i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 , t a k e st h i sa st h ec e n t e ro fa t i c a l ,a n dl a u n c h e st h ee l a b o r a t i o n k e y w o r k sd i a l e c tw o r d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s u n l i 7 r e s p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i i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盔量垄日期:- 二塑巫年厶月且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留。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4 ”) 作者签名:石 更生自一一一 日期:皇业“月止日 导师签名:日期:碰z 年。 月上乜日 第1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1 1 研究目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之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方言可 以反映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作家们可以从方言中提炼那些鲜 活的、富有表现力、具有生命力的词语,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风土人情、突显地方色 彩。孙犁集作家、理论家、战士于一身,在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荷花淀派的开创 人和代表人物,培育了一批与他写作风格相似的作家。该派的作品以反映农村题材见长, 作品清新、秀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 冉淮舟等,他们都是在孙犁的辛勤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并发表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孙犁 在作品中准确、传神地运用了一些河北方言词语,从而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 土气息,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品白洋淀 纪事2 0 0 4 年版、孙犁文集1 9 8 2 年版中的风云初记、孙犁文集1 9 8 2 年版中的 铁木前传为主要语料,分析方言词语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地域面貌、民俗风情等 方面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分歧,既属于共时范畴也属于历时范畴。方言是民 族共同语在不同地域历史发展的结果。河北方言中的一些方言词语和方言用法,可能是 古汉语的遗留,这可以为人们探讨古今词义的联系、区别等提供一些资料和佐证。随着 孙犁等河北作家作品的传播,这些方言词语也可以丰富普通话词汇。因为河北方言是普 通话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探讨河北方言词语在丰富普通话词 汇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民族共同语的普及、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导致一些方言词语正在发生变化、融 合甚至消失,对它们进行抢救记录的工作非常紧迫。本文虽然是对孙犁作品中使用的方 言词语的分析,但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是对河北方言调查的补充。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河北方言词语,深刻领悟作品的 思想内容,扩大河北作家的影响,宣传燕赵地域文化,也有必要对作品中的河北方言词 语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据资料测查,目前学术界已经出版了一些重要作家作品的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伊论文 方言词典,而对河北作家作品的方言词语的研究尚未有全面系统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可 以为此类辞书的编纂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篇章对其作品的语言风格 进行探讨。对作品中方言词语的研究只散见于一些论文中,并未进行系统论述,本文力 求深入充实这方面的研究。 1 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 1 2 1 研究现状 关于作家作品的方言或语言的研究,国内已出版了一些著作。如杨玉秀的老舍语 言词典、董遵章的元明清白话著作中的山东方言例释、董遵章的现代文学作品山 东方言词例释、林玄的巴金语言词典等。对孙犁的研究大多是从作家创作研究、 作家文论研究、作家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也有一些零星篇章对其作品的语言特色进行 探讨,如裴兴荣的浅谈孙犁作品的语言风格、刘东玲的水淀的清风论孙犁作 品的语言魅力、王韶南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孙犁小说语言初探、袁振声 的漫谈孙犁作品的语言风格等。但专门对作品中的方言词语的研究相对较少。可参 考的资料有郭伏良、白云霜的试论( 红旗谱) 中方言词语的运用特色,郭伏良、白 云霜的薄彩淡墨亦传情试析孙犁作品中方言词语的运用特色。本文试从这一角 度进行尝试性研究。以上文章对本文的写作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为本文更深入地研讨 孙犁作品语言艺术有引导、启迪的作用。 1 2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同时也参 照了文化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河北方言词语的确定,本论文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方法:首 先对孙犁的代表作品进行仔细研读,尽量做到对语料全面、熟悉地掌握。初步找出作品 中的方言词语,然后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借助现代汉语词典( 5 版) 、汉语方 言大词典、河北方言志、河北方言词汇编等相关工具书的帮助,对初步找出的方 言词语进行筛选、分类,确定真正属于河北方言的词汇。然而有一部分方言词语在这些 方言词典中没有出现,对这些未出现的方言词语的处理,主要通过调查办法确定。即如 果这些方言词语,在河北籍同学所说的方言中经常出现,笔者便把它们作为河北方言词 汇。本文重点分析这些河北方言词语在作品中的运用特色,着力描写它们在反映地域风 2 第1 章引言 _i| - - - - i _ _ :h _ l 曼笪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 貌、民俗风情、时代特色、形象塑造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1 3 语料来源 笔者选取了孙犁代表性的作品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铁木前传,以它们 为语料来源。相对比梁斌运用方言词语的浓重,孙犁在作品中使用方言词语相对较少, 呈现素淡的特色。 白洋淀纪事是一部小说、散文合集,真实地描绘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 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精神风貌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绪和那个特殊时代的 风云变化。作品中没有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但具有 丰富、真实的生活内容,饱含浓浓的诗意。书中有许多蕴涵诗情画意的描写,虽勾勒不 多,却意境深远、韵味无穷,达到了明丽、清新、素淡的诗情画意和醇厚、芬芳的泥土 气息的巧妙结合。白洋淀纪事语言清新、明丽、朴素、自然、简练,具有浓郁的时 代色彩、鲜明的地方特色。白洋淀纪事的许多优秀篇章广泛流传。n 3 风云初记是孙犁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滹沱河沿岸的子午镇和五龙堂两个 村庄为背景,描写了抗日战争时两个村庄的不同状况,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 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展现了冀中人民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场面。对战争的描写,作者 没有将重笔放在对战场、战役的描摹上,而是将重点放在描写战争在人们心中引起的反 映。该书运用了许多鲜活的方言词语,语言简练、明丽、清新。n 1 铁木前传是孙犁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它讲述的是发生在河北农村的铁匠傅老刚、 木匠黎老东两家十几年往来的故事,细致地描摹了2 0 世纪5 0 年代初期北方农村人们的 生活情况、时代气质、精神风貌,深刻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的广泛影响。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性格复杂、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小满这一人物形象。她处在矛盾之中, 在她身上并存着积极和消极的东西。这部作品的语言与前两部相比,加工、润色的成分 多些,方言词语的运用相对少些。n 3 1 4 概念界定 方言一般是指全民语言的地域分支。在汉语中,经常把地域方言俗称为“某某话 , 如“闽方言 、“粤方言 常称为“福建话 、“广东话 。在汉语中,共有七大地域方言, 它们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有些方 言区的方言比较复杂,该区的方言又分为许多次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 1 河北大学文学硕七学何论文 基础方言,它又包括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河北方言属于华北方言。吩3 当前学术界把注意力较多放在对方言词汇的调查、整理与总结上,笔者通过对一些 方言词典和一些方言文章的考察、研究、分析,发现关于方言词语的理解有以下两种: ( 1 ) 指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有可能在别的方言中使用,而不只在 河北方言中使用。( 2 ) 指该方言中常用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有可能也在普通话中 使用。d 瑚本文中的方言词语主要指的是第一类,即指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方言词语, 这些方言词语有可能也在别的方言中使用。 1 5 孙犁简介 孙犁是一位小说家、散文家、文论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明丽、朴素、自然、素淡、 秀美、隽永著称于世。他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清新、绚丽的民俗风景画。 孙犁,原名孙树勋,1 9 1 3 年4 月6 日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东辽城村。孙犁出生时家 境贫寒,后来由于父亲的努力经营家境开始好转。他的童年充满了艰辛、苦难,曾和小 伙伴一起挖野菜他较早的接触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孙犁很小的时候,就对河北梆子、 各种地方戏等民间文艺情有独钟。有时为了看年集上的年画而忘了吃饭。他喜欢听书。 说书人飞扬的神采、曲折诱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他。他喜欢听德胜大伯说的七侠 五义。只要有说书的,他总是最热心的听众。这些民间文艺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 深深的印痕,就这样他开始了对文艺的接触。民间文艺要考虑群众能否接受、是否喜爱 这些问题,这些民间文艺对他的创作观念、趣味、素养、爱好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语言中最生动的成分往往是从这里产生的。他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他接触的这些民间风情可以使他思维活跃、感受敏感。他开始读小 说是从封神演义和红楼梦开始的。他喜欢读红楼梦:那动人的语言、众多 美妙的女子形象、生动的场面这些名著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安国 上高小时,他开始接触文学研究会的作品。1 4 岁时,他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在这里培养 了对文学的爱好,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在校刊育德学刊上发表了弃儿、顿足 等作品。在中学里,他涉猎了大量社会科学著作和中外文学作品。他喜欢去图书馆,对 进步的报刊、杂志、小说总是爱不释手,新青年是他爱读的刊物之一。他很喜欢读 鲁迅的作品,鲁迅作品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他也喜欢阅读茅盾、巴金、叶圣陶等的优 4 第1 章引言 秀作品。读完子夜后,他写了一篇 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经济性质的文章, 并在中学生上发表了,这是他最早发表的篇文学评论性质的文章。外国作家梅里 美、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也深深吸引了年轻的孙犁。正 是在这些中外作家的共同影响下,他形成了为人生的文学观念。此时,他还阅读了许多 哲学、伦理、社会、生物等方面的书籍。这无疑扩展了他的视野,为其以后的文学创作 奠定了基础。1 9 3 3 年中学毕业后,他到北平流浪、谋生。1 9 3 6 年,经朋友介绍到河北 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该学校位于白洋淀的南岸,教课之余,可以欣赏白洋淀如诗如 画的美景,接触勤劳朴实的白洋淀人民。他初步了解了白洋淀一带人民的生活状况、精 神风貌,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题材。1 9 3 7 年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在冀中从事革 命文化宣传工作,在红星上发表了现实主义文学论,在冀中导报上发表了 鲁迅论等论文。1 9 3 8 年春,他正式参加抗日队伍,并在冀中抗战学院教授抗战文艺、 中国近代革命史等课程。1 9 3 9 年他在阜平晋察冀通讯社工作,编印出版了论通讯员及 通讯写作诸问题,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琴和箫、投宿等文章。1 9 4 0 年, 他负责编辑晋察冀文联出版的山。1 9 4 1 年在冀中参加编辑了冀中一事。1 9 4 4 年 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工作,并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文章。1 9 4 5 年,回冀中乡下从事写作,写了碑、嘱咐、光荣等文章,还担任了平原杂志 的主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孙犁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与人民大众广泛接触; 另一方面也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从事宣 传工作,编辑了文艺通讯、平原等杂志,并在抗战学院等学校当教员。解放后, 他去了天津,担任了文艺周刊的主编,在主持文艺周刊时注意选拔、培养、扶 植文学青年,同时自己也继续进行文学创作。解放后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等。中国青年出版社在1 9 5 8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品一 一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百花文艺出版社于1 9 6 4 年出版了他的诗集白 洋淀之曲。同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文艺学习。1 9 5 6 年以后,由于生病和其他原因 他很少写作,搁笔很多年。1 9 7 6 年,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他陆续发表了大量的作品,这 些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评论,如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远道集、无为集、 耕堂杂录、芸斋琐谈等。他于2 0 0 2 年7 月11 日在天津病逝。他的小说被称为“诗 体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影响了许多文学爱好者。他与农民始终保持密切联系。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伊论文 曼舅舅鼍曼曼舅舅璺i i i i i 一一i 一一一一_ i i 鼍曼皇! 曼皇曼皇曼 孙犁生长在农村,即使参加工作后,也没有脱离农村、农民。他与农民同呼吸、相依怜、 共命运。他对农村、农民有深刻的了解、真挚的感情。他的作品描写的现实生活具有鲜 明的地方特色。重新拾读他的作品,依然清新、亲切、温馨,具有生活的质感。“ 1 渊 6 第2 章方言词语在孙犁作品中的运用方式 第2 章方言词语在孙犁作品中的运用方式 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河北方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由于北方方言的广泛使用,流行区域的广大使之有成为全民共同语的可能。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河北处于京畿地区,河北方言是作为普通话基 础方言的北方方言的核心。河北方言为现代汉语普通话贡献了大量的词汇。现代汉语普 通话的词汇和河北方言的词汇同中有异,虽然二者大部分相同,但仍有一些不同:一是 所指相同,但说法、叫法不同。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特点、不同的侧面,不同地区的 人由于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事物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特点感触颇深, 对事物命名时便从这一或这些特点出发,于是形成了同物异名的现象。如在普通话中叫 “玉米 ,但在河北方言中有的叫“棒子 ;在普通话中叫“儿媳妇 ,在河北方言中有 的叫“儿妇 。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可以丰富汉语的词汇,这也是语言丰富 的原因之一。二是说法、叫法相同,所指不同。如“巴结”一词,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 讨好别人。在河北方言中除了这个意思,还表示力量或能力不够,勉强、努力支撑;“干 巴”一词在普通话中指因缺水而变短、变硬,但在河北方言中指柴火。有的词语在普通 话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这些词语表达的含义丰富、饱满,是普通话中的某些词语无法表 达、不能替代的,如“扇车嘴”( 指好搬弄是非的人) 、“满街腿( 比喻爱到处游逛的人) 。 总之,二者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嵋1 河北方言中仍有一些词语没有被吸收到普通话词汇 当中,而是为这特定地区人们的交际服务。 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地 运用,在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孙犁作品的考察,笔者发现这些方言词语在其作 品中的运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 把方言词语直接运用到作品中;( 2 ) 方言词语和 普通话词语在文章中同时运用;( 3 ) 作者把极少数的方言词语作为叙述的对象,在文章 中具体解释。【6 h 3 3 q 3 5 2 1 方言词语直接运用到文章中 笔者根据读者能否从字面上推测出其含义,又把这些方言词语分为两大类:( 1 ) 读 者能从字面上推测出其含义。( 2 ) 读者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必须借助一定的上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下文语境,才能推测出来。 2 1 1 读者能从字面上推测出其含义 这类方言词语数量相对较多,大多数在普通话中有对应成分。这些方言词语的运用, 可以使本地读者感到亲切,使其他地区的读者感到新鲜。 “我不能帮衬你什么东西”风云初记) ) 2 6 4 “我们东伙十几年,按实情说,我们谁也没有亏待谁”风云初记2 6 5 子午镇和五龙堂隔河相望,却不常泛水风云初记9 秋分就告诉公公不要忘记给望日莲和丝瓜浇水风云初记9 “你这个老王八,只会晒暖。”白洋淀纪事2 6 “人家地主富农的闺女们,穿的什么,戴的什么,不敢和人家一块去赴席, 心里多难过”白洋淀纪事3 3 2 现在,六儿就黑间白日地在这一家鬼混。铁木前传4 0 7 天一扑明的时候,她起来,开开房门,院里还是那么静,夜里下了一些露水, 天空还残留着几粒星星。白洋淀纪事1 3 4 笔者有代表性地选取了一些作品中出现的河北方言词语,括号里是关于这些词语的 解释。 帮衬( 帮忙)板床( 板凳)半晌不夜( 不是恰当的时候)傍黑( 傍晚) 棒子( 玉米)被垒( 被垛)白话( 闲扯、空谈)棒子秸( 玉米秸)扯淡( 胡 说、瞎说)背兴( 倒霉)摆谱( 摆架子)长活( 长工)刺儿头( 凶暴、 厉害的人)攒忙( 帮忙) 插伙( 合伙)出门( 出嫁)打摆子( 患疟疾) 嘟 念( 低声说话) 搭伙计( 合作)东伙( 东家和伙计)大拿( 主管)打短( 打 短工)多咱( 多会儿、什么时候)儿妇( 儿媳妇)赴席( 赴宴)泛水( 发 水)废( 调皮)鬼子姜( 菊竽、洋姜)过节( 嫌隙)公爹( 公公)好晌( 喜 期,好时候)黑间( 晚上)黑间白日( 整天整夜)好生( 好好儿地)今日 个( 今天)家长里短( 家庭、邻里日常生活及各种杂事)家雀儿( 麻雀)搅 风云初记选自孙犁文集二,1 9 8 2 年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后边的数字是本例句在书 中的页数。下同。 白洋淀纪事,2 0 0 4 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后边的数字是本例句在书中的页数。下同。 铁木前传选自孙犁文集一,1 9 8 2 年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后边的数字是本例句在书 中的页数。下同。 8 第2 章方青词语在孙犁作品中的运用方式 曼曼舅i i i i ii m l , , 量曼曼皇皇曼皇曼! 曼曼蔓曼曼曼曼 赖( 耍赖)家里的( 妻子)家去、家来( 回家) 老生子( 父母晚年所生的子 女)老鸹( 乌鸦)老老搭搭( 形容人年龄大)老好子( 老好人)老实头 ( 老实人)满共( 总共)麦熟( 麦子成熟的时节)没对儿( 无可比拟) 妮 儿、小妮子、小妮( 女孩子)妹夫子( 妹夫)碾棚( 碾房)年上( 去年)破 个迷( 出谜语让人猜)齐截( 整整齐齐)勤谨( 勤快、勤劳)雀虫儿( 麻雀) 起晌( 午后两三点钟)时气( 一时的幸运、运气)实落( 实在、诚心、不虚假) 缩拢( 缩紧)山药( 甘薯)手电棒儿( 手电筒)日头爷( 太阳) 晒暖儿、 晒日头( 晒太阳)添( 生)望日莲( 向日葵)娃子( 小孩)倭瓜( 南瓜) 闲在( 清闲、自在)系外( 外人)心尖儿( 心肝宝贝)虾米( 小虾)消 停( 空闲、悠闲、不慌不忙)下生( 出生)下眼( 看不起、轻视)细、省细( 节 俭)学说( 转述) 小泡荒儿( 不中用的)一扑明( 黎明)一擦黑( 傍晚) 一 程子( 一些日子) 玉茭、玉茭子、玉黍( 玉米)窑姐( 妓女)吱声( 应声) 庄 基( 房基)嘴头儿( 口头)灾枝病叶( 泛指大小病)庄稼主( 农民)庄 宅( 住宅)坐物( 椅、凳的统称)嘴浅( 心里藏不住话)准当( 准时、恰当) 仄( 歪)仄歪( 倾斜) 2 1 2 从字面上不易推测出方言词语的含义 笔者根据这些方言词语的形式与普通话是否相同,又把它们分为两类:与普通话形 式不同;与普通话形式相同。 2 1 2 1 与普通话形式不同 没怨: “没怨说这会的姑娘们好,走起路来象风胡辘,叫我好赶。”风云初记1 0 9 “真有两下子,没怨能带兵打仗哩! ”风云初记1 0 0 “没怨 在这里的意思为“怪不得”。 拈对: “各位回到村里拈对着办就是了”风云初记1 5 “拈对 在这里的意思为“斟酌、考虑、掂量 。 斥打: 孩子才七岁,在炮火里跟着跑了四五年了,不该这么斥打她 9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白洋淀纪事4 3 这个大伯,小人们经常斥打他两句,他反倒很高兴。白洋淀纪事4 9 4 眷儿抱着线子家来,也斥打芒种风云初记2 4 田大瞎子斥打她说风云初记6 3 从上下文可知,“斥打的意思应为“用言语批评”。 讨换: 要讨换这些东西,除非是到川里。白洋淀纪事2 1 2 “大伯有钱,也难讨换这么一件家伙! ”白洋淀纪事1 6 4 从上下文可知,“讨换”的意思应为“设法、努力寻求 。 溜撒: 有人说,飞毛不飞毛不知道,反正他走路特别溜撒 白洋淀纪事1 6 5 她抱柴做饭,坐在灶前烧火,不住地用眼角溜撤着,干部一直站在门口。 铁木前传4 4 5 “溜撒 在第一句中的含义为“迅速、灵活”。“溜撒 在第二句中的意思为“用眼 角的余光,偷偷地看别人”。 2 1 2 2 与普通话形式相同 干巴: “我捎着拣了点干巴,春天就是柴火缺。”风云初记3 4 1 在河北方言中,“干巴 是名词,指柴火或用来烧火的东西;“干巴 在普通话中是 形容词,指“缺少水分而收缩、变硬 。 巴结: 春儿因为文化低,必修科目还学着巴结,她很少参加这些课外的讲座。 风云初记2 9 6 此处,“巴结”指“力量或能力不够,勉强努力去支撑、去做”;在普通话中,“巴 结”的含义为“阿谀奉承、讨好别人 。 漫: 抓起扫帚来,漫去粮食上的草末儿风云初记2 3 7 1 0 第2 章方言词语在孙犁作品中的运用方式 曼曼鼍曼曼曼曼置曼曼曼鼍l 一m m m m 一一m m 一。i i m l m ! ! “这年头什么也漫不过抗日去! ”风云初记3 0 4 村边,正在刮着一个旋风它漫过小树、坟丛、沙岗,摧残着一切 风云初记3 1 0 他想:如果我不是“二把”,这孩子就把我漫过去了。风云初记3 4 7 “漫 在普通话中有以下几种解释:“水由于过满向外溢流;淹没、覆盖;到处都 是、遍地;广阔、长;不受约束制约、随便;莫、不要”。根据语境,第一句中“漫” 的意思是“除去;第二句中的意思是“比过、超过”;第三句中的意思是“经过”;第 四句的意思是“比过、超过。 宿: “昨儿个我们宿在高阳”风云初记3 3 “今天不用走了,就宿在我家里,和我做伴儿。”风云初记3 4 0 “宿 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夜里睡觉,过夜”,但不单独作动词用。在古代汉语 中“宿 可以单独作动词,如在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中有这样一句:“朝发白帝, 暮宿江陵 。在河北方言中也可以单独用。这是词汇发展不平衡所致。 大姑: “大姑,来把我们这孩子接上去! ”风云初记3 2 “大娃,是我们不愿意打? ”风云初记4 4 这两句是两个来自东北的人对年轻姑娘春儿的称呼。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应为“大 姑娘 的省略。在普通话中,“大姑解释为“丈夫的姐姐。 讲究: “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还是让老温同志自己给我们讲究讲究吧! ” 风云初记2 7 0 两个人讲究着到了子午镇村边,有高疤引路,避开自卫队的岗哨 风云初记2 2 6 从语境可知,“讲究 应解释为“谈论、议论 。 身手: 春儿这一亩半地,种的支谷,身手长的全很好风云初记4 3 麦子身手高大,刀劈斧砍一样整齐风云初记2 5 5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身手 应解释为“庄稼的外在形态 。 2 2 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同时运用到作品中 1 管辖辖管 管辖: 那时张荫梧管辖着附近几个县风云初记1 4 辖管: “这个地面还是归人家辖管着哩! ” 风云初记2 5 “说也怪,高团长平日那样心高志大,怎么就服他们的辖管? ” 风云初记8 5 2 手电筒手电棒儿 手电筒: 田耀武用手电筒一照 手电棒儿: 风云初记2 4 6 又带回一些乡下还没见过的新鲜物件:暖壶、手电棒儿、保险刀。 风云初记1 0 2 3 有少量的方言词语作者在文中解释其含义 1 养老腾宅: 但是老寡妇有一个附带条件,要卖“养老腾宅”,就是说要等她死了, 新主人才能搬进来。铁木前传4 0 4 2 桑坡儿: 冀中乡俗,两家地邻的边界上,插栽一棵小桑树,名叫桑坡儿。 风云初记1 2 9 作者这样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方言词语的含义。读者也可以根据作者 的解释,了解该地的风俗,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1 2 第3 章孙犁作品中的河北方言词语的运用 曼量皇曼量量曼曼曼曼曼曼曼鼍曼舅舅ii;ii 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曼! 皇曼寰曼量曼皇曼鼍曼曼曼曼! ! 皇 第3 章孙犁作品中的河北方言词语的运用 3 1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3 1 1 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词语和口语中的方言词语的区别 文学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基本上属于全民共同语的范畴。虽然有的文学 作品采用了一些经过作者加工、提炼的方言词语,但仍然是在全民共同语基础上的恰当 运用。文学作品中选用的方言词语和口语中人们使用的方言词语是有区别的。文学作品 中的方言词语经过了作者的选择、加工和提炼。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流行区域较广的、比 较大众化的方言词语,而把那些怪僻的、晦涩的方言词语排斥在作品之外。作者把口语 的方言词语诉诸文字、用于书面表达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词 语有时不是最原始、最本真的。而口语中的方言词语具有第一性、原始性。胡适认为“国 语不过是最优胜的一种方言;今日的国语文学,在多少年前,都不过是方言文学。正因 为当时的人肯用方言作文学,敢用方言作文学,所以一千多年之中积下了不少的活文学。 其中那最有普遍性的部分,遂逐渐被公认为国语文学的基础。国语的文学从方言文 学里出来,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去寻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盯3 “方言的文 学也是这样的。必须先有方言的文学作品,然后可以有文学的方言。有了文学的方言, 方言有了多少写定的标准,然后可以继续产生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方言文学。”口3 3 1 2 成功运用方言词语的典范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些优秀作家在作品中巧妙地加入一些方言词语,为作家在 作品中成功运用方言词语树立了榜样。明清白话中有许多优秀作品运用了方言词语。水 浒传描写的是北宋宋江起义的过程。水浒传使用了一些山东方言词语。西游记 讲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西游记使用了一些淮安方言词语。儒林外史采用了一些 安徽全椒方言词语。豳 1 1 9 金瓶梅从水浒传中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发展而来, 对于该作品使用的语言,历来众说纷纭,较多观点认为它使用了一些山东方言词语。金 瓶梅自然地、较为全面地保存了当时的市民口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方言的实际 情况。语言学家这样评价金瓶梅:“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多元语言系统的言语作 品集。书中有大量的群众口语、客厅用语、说书人套语和隐语黑话以及行业语,还有少 l3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量文言公文用语,是研究明代社会语言难得的原始资料。 h 1 红楼梦这部伟大 的经典之作,人们通常认为它是用北方话写成的,但其中也夹有一些江淮方言。它真实 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境,语言自然活泼,书中保存了大量的方言词语。 作为优秀作家之一的老舍先生也在作品中巧妙地加入了一些北京方言。他的作品散发着 浓郁的生活气息。老舍先生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 语言便成了点缀。 阳瑚 3 1 3 方言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在作品中巧妙的加入一些方言词语可以让文章增色。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词语具有如 下作用: 1 传递某种文化信息,反映特定地域的文化蕴涵,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方言中有 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它们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可以传神、熨贴 地表达作者的思想。通过对这些方言词语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民间风俗等。 2 方言本身蕴涵着人们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态度、情感。这种认识、体 验、态度、感情是天然的。众所周知,口语是第一性的,它真实、敏捷地反映了社会、 时代的变迁与演变,但人们的口语大多是方言。方言活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 量、丰富、细致、自然、纯正的生活用语。方言是大多数人最原始接触、最早学会的语 言,是人们最自如、最能随心所欲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这些方言词语可以真实 地反映该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n 们“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是和人的生命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造物赐人以肉身的同时赐人以心灵、语言,恰是连接肉身和心灵的纽带, 它是造物给人的界定,是造物给人设下的永远无法摆脱的命运锁链。 n 阳 3 有些方言词语能用简短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韵味只有这一特定 地区的人能意会,用普通话很难表达出来。这些词语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弥补普通话 的某些不足与表达的苍白无力。方言中某些词语数量较多,比普通话分类较细。因为这 些方言词语反映的现实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较多关注此类现象, 所以反映这一现象的方言词语数量较多、分类较细。普通话可以从方言中吸取一些生动、 自然的词语,来丰富普通话的词汇。方言和普通话彼此共生,彼此互相渗透,互相汲取 营养。刘半农说:“假如我们做一篇小说,把中间的北京人的口白,全用普通话写,北 京人看了一定不满意;若是全用苏白写,那就非但北京人,无论什么人都要向我们提出 1 4 第3 章孙犁作品中的河北方肓词语的运用 抗议的。反之,若用普通话或京话来记述南方人的声口,可就连南方人也不见得说什么。 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是被习惯迷混了。我们认为习惯上可以用普通话或京话来做一切文 章,所以做了之后,即使把地域的神味牺牲了,自己还并不觉得。3 方言能传神地、 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地方特色、塑造人物,而不失其神韵。 4 作家依靠对方言的独特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n 伽方言是作家生下来 就开始接触的,所以作家能用方言自如地表现生活、表现特殊的原始情感,从而形成自 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方言虽然具有以上重要作用,但它们必须经过作家的选择、加工、提炼,才能进入 文本,才能有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 3 1 4 作家在何种条件下选择运用方言词语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作家们可以有条件地、合理地、恰当地运用方言 词语。那么作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言词语呢? 陈望道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假定有个 时候,感到这带普通性的语言太贫乏,不够表示意思,没有法子表示,不能充分表示, 或者表示起来很累赘呆拙,我们当然不能安于贫乏,不把比较不普通的土话底货起些出 来应用;再假定有一个时候简直非利用土话的不普通不能活现一个地方的特殊色彩、特 别情境,那在文学上面更不该挂起禁牌。 口3 方言词语在作品中不是无条件地随意使用, 而是有条件地选用那些较为大众化的、流行地域较广的方言词语。胡适说:“从文学的 广义着想,我们更不能不依靠方言了。文学要能表现个性的差异:乞婆、娼女人人都说 司马迁、班固的古文固是可笑的,而张三、李四人人都说红楼梦、儒林外史的白 话,也是很可笑的。古人早已见到这一层,所以鲁智深和李逵都打着不少的土话,金 瓶梅里的重要人物更以土话见长。评话小说如三侠五义小五义都有意夹用土 话。”7 1 3 2 孙犁代表作品中方言词语运用的特色 孙犁作品中的语言素雅、清新、明丽。他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清新、绚丽的农村风 景画,同时也刻画了许多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冀中一带的风土人情,具有浓 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虽然他的作品描述的生活已经随着时间的车轮远去,但人们 读起来却依然温馨、亲切、感人。他的作品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喜爱,离不开其独特的语 言魅力。读者往往感叹于他精湛的语言功力。他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象追求真理 1 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何论文 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 心里,用纸的踣,心的锤来锤炼它们。”n 2 3 他的语言是从口语中加工、提炼出来的,具 有通俗、朴素、单纯、明丽、清新、优美的特点。他十分注意向人民群众学习口语,从 口语中提取精华。他作品中的语言就是在冀中人民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冀中 人民的口语经过他的锤炼、加工,便具有神奇的绚丽光彩,显得脱俗、与众不同,平淡 中蕴含优美,令读者回味无穷。n 3 3 他在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方言词语,从而使作品呈现出 明丽、清新、生动、活泼、朴素、明快的格调。方言是一座语言的宝库。有的方言词语 虽然能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词,但方言词语更具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口语色彩。也有 的方言词语表达了独特的含义,不能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词。它们的成功运用给作品增 添了许多精彩内容,使作品更加生活化,更具亲和力。这些方言词语言简意赅、生动有 趣、趣味盎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在文章中加入一些流 行广的方言词语,可以使作品增添生活气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同时也可以使塑造的 人物更加生动、丰满、逼真、可感,使文章充满灵动、飞扬之气。人民群众的语言蕴藏 着丰富的语言宝藏,是文学语言的源泉。作家只有认真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才能找到 语言的金子,才能及时吸收那些新鲜的、有生命力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也只有这 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流传广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语言大师。孙犁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 在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铁木前传三部作品中。孙犁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 一些方言词语。通过对这些方言词语的研读、剖析,笔者发现它们蕴涵着河北这一特定 地域丰富的文化信息、显示着地域文化的色彩、饱含了作者最最强烈的真情实感。同时 它们在表现地域风貌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时代色彩 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孙犁在作品中运用方 言词语的特色。 3 2 1 运用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方言词语展现地方生产生活、自然景物 语言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生活的痕迹保留在语言中。地域不 同,每个地区都有一些带有本地区特色的语言,人们用它们来表达该地区的自然景观、 生产生活。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环境不同导致了生活方式不同,导致了人们 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不同,于是人们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n 钔嘞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 了方言的差异。刘绍棠说:“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手眼通天,对全世界上知天文, 1 6 第3 章孙犁作品中的河北方青词语的运用 俯察地理,五湖四海,尽收眼底。没有那样的作家。所以中国的、外国的、古往今来的 大作家,都是有地方特色的作家。鲁迅先生的小说,绍兴味。老舍的,北京昧。赵树理 的,晋南味。沈从文的,是湘西味。可见名作家的写作,也要靠他的地方特色。每 一个作家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有不同的根植于生活的根须,都有不同的从生活 中吸取营养和水分的办法。东北的土地长大豆,天津城东的水土长小站稻,洛阳牡丹花 移到别处就变种,南方的竹子栽到北方就长不高大。 n 5 1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 域的分支。河北方言是普通话基础方言的核心,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法上差别不算很大, 词汇上大同小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