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论美育与情感解放.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论美育与情感解放.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论美育与情感解放.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论美育与情感解放.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论美育与情感解放.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人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生命本质的表达和体现,情感的状态表 征了生存的状态。诗意的情感生存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永恒追求,在 当代社会,情感世界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 世界的和谐状态己飘然远逝:一方面是因情感被遮蔽被压抑而形成的 情感世界的萎缩与单调:另一方面是情感的泛滥与浅层放逐滋生的情 感世界的平面化和庸俗化。解放情感是提升生命质量,引导审美生存 的一种可能方式,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以人的审美生存为宗旨, 对于解放人的情感意义重大。解放意味着复归,意味着提升。美育解 放情感一方面表现为复归人本真的情感世界,展现生命的自然与丰 富;另一方面表现为提升人的情感境界,引人飞入美境。本文从情感 的生命意义及其现实的境遇挈入,提出解放情感的必要性,从审美教 育的角度论述如何解放人的情感。本文主要采用思辨法和文献法,重 点论述美育如何解放人的情感。探讨美育解放情感,意在为解放人的 情感探索一种有效的方式,为引导人的审美生存寻找一线美好的希 望。 本文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论述情感的本体意义以及情感解放的 实质。第三章是承上启下的部分,在分析情感解放的必要性和情感解 放实质的基础上,从美育的角度展开论述,探讨美育解放情感的理论 基础以及美育解放情感的方式。第四章是全文的主要部分,以情感解 放的实质作为基础,以审美活动为主要方式,从两个维度上展开论述 美育如何解放人的情感,即一方面如何复归人的本真情感,实现情感 的自由表达与丰富充盈:另一方面如何深化和提升人的情感境界,实 现人的深度生存和诗意栖居。具体分四节展开论述,一是通过开启直 觉,以美怡情激活被遮蔽的情感;二是通过培植游戏精神和个性情感 恢复人的本真情感;三是通过平衡情感与理性,提高审美趣味疏导消 极情感;四是通过艺术和引导幸福生存提升人的情感境界。结语部分 总述美育解放情感任重而道远,并指出追求审美生存的过程实质上就 是一种美好生活。 关键词:情感,美育,解放 a b s tr a c t a st h ee m o t i o ne x i s t sw i t h i nu sh u m a nb e i n g s ,i tr e v e a l s t h ee s s e n c eo flif e ,a n dt h es t a t eo fw h ic hc h a r a c t e r i z e st h e s t a t u so fh u m a nl i f e t h ep o e t i c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e m o t i o ni s a l w a y sab e a u t i f u ld r e a ma n de t e r n a lp u r s u i to fm a n k i n d w h i l e 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o c i e t y ,w eh u m a nb e i n g se m o t i o ni sf a c i n g as e v e r et e s t ,t h eh a r m o n i o u sa n dp e a c e f u ls t a t es u c h a sa n a t u r a ll a n d s c a p ei sj u s ta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h a sg o n ea w a y :o n t h eo n eh a n d ,a se m o t i o ni sb e i n gs u p p r e s s e da n do b s c u r e d ,i t h a sb e c o m et ob ee n e r v a t e da n dm o n o t o n o u s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 t h ei n d u l g e n c ea n d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o fv u l g a re m o t i o nh a sr e s u l t e d i nt h ev u l g a r i z a t i o no ft h ee m o t i o n l i b e r a t i n gt h ee m o t i o n , a sap o s s i b l em o d e ,c a ne n h a n c et h eq u a li t yo fli f e ,a n dg u i d e t h ea e s t h e t i co nt h er i g h tp a t h t h e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 ,a s o n ew a yo ft h ee m o t i o ne d u c a t i o n ,v i e w i n g o nt h ea e s t h e t i c s u r v i v a l ,h a sa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nt h e l i b e r a t i o no ft h e e m o ti o n t oli b e r a t em e a n st or e v e r ta n dt od e v e l o p :o nt h eo n e h a n d ,t h r o u g ht h e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 ,l i b e r a t i n ge m o t i o nc a n r e v i v eh u m a n s n a t u r a l a n du n a d o r n e d e m o t i o nw h i c h 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n a t u r ea n dr i c h n e s so fl i f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 i tc a np r o m o t et h ee m o t i o nt oah i g h e rl e v e l ,a n dl e a du st o t h eg r e a ta e s t h e t i c r e a l m t h i sa r t i c l e , b a s e do nt h e n o t i o n m e a n 。n go f1 i f e 1 i t s。i s t i ci t u a t l v1ewlngemotlonsm e a n l 1 t ea n d1 t sr e a l l s1 cs 1u a1 0 n , v 11 n g 7 n g f r o mt h e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i o np o i n t ,p o i n t so u tt h en e c e s s i t y o fe m o t i o n a l1 i b e r a t i o n ,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s t h ew a yh o wt o 1 b e r a t eh a n i o n t h ef i nr e s e a r c h , t h o d si nt h is1berate h u m a n se m o t1 0 nm a l nr e s e a r c nm e l ;n o d s1 ne n l s , a r t i c l e a r e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t h ea r t iclea r g u e so nt h ew a yh o wc a nt h e 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l i b e r a t eh u m a n se m o t i o n ,i ta i m st os e e k i l aw a yt o1 i b e r a t eh u m a n se m o t i o n ,t of i n do u taw a yw h i c h l e a d i n gh u m a n s a e s t h e t i cs u r v i v a lt oab e t t e rf u t u r e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o ft h ea r t i c l e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c h a p t e r 2 p r o b e si n t ot h eo n t o l o g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e m o t i o na n dd i s c u s s e s t h ee s s e n c eo fe m o t i o n1i b e r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a si t c o n t i n u e st h es u b j e c to ft h ef i r s tp a r t ,a f t e ra n a l y z i n gt h e n e c e s s i t ya n de s s e n c eo ft h ee m o t i o n1 i b e r a t i o n ,i td i s c u s s e s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a n dt h em o d eo f1 i b e r a t i n ge m o t i o n t h r o u g h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 c h a p t e r 4 i st h eh e a r to ft h e a r t i c l e :i te x p o u n d st h es p e c i f i cw a yt h a th o wt h ea e s t h e t i c e d u c a t i o nt o1 i b e r a t ee m o t i o n t h ee x p o s i t i o na r g u e sf r o mt w o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n ei sh o wt or e v i v et h er e a ln a t u r eo fe m o t i o n , t oa c h i e v et h ef r e ee x p r e s s i o na n dr i c h n e s so fe m o t i o n ,a n dt h e o t h e ri sh o wt op r o m o t ea n de n h a n c e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e m o t i o n , t or e a l i z eh u m a n sp r o f o u n ds u r v i v a la n dp o e t i ce x p e r i e n c eo f 1i v i n g t h e r ea r ef o u ra r g u m e n t st o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s p e c i f i c m e t h o d st o1 i b e r a t ee m o t i o n :t h ef i r s ti st oa c t i v a t eh u m a n s i n s t i n c t s ,t oc u l t i v a t eh u m a n sm i n db ye n j o y i n gt h eb e a u t y s o a st oa r o u s et h es h i e l d e da n ds l e e p i n ge m o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 i st ob u ii da n dd e v e l o ph u m a n sp l a y i n gg a m e ss p i r i t sa n d p e r s o n a le m o ti o ns o a st or e v i v et h er e a ln a t u r a le m o t i o n t h et h i r di st oh a v eag o o d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t h ee m o t i o na n dt h e r e a s o n ,t oi m p r o v et h ea e s t h e t i ci n t e r e s ta sw e l la st oe a s e t h en e g a t i v es e n t i m e n t t h e f o u r t hi st op r o m o t ea n de n h a n c e t h er e a l mo fe m o ti o nb ya r ta n db yt h er i g h tg u i d eo fh a p p i n e s s p u r s u i t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s u m m a r i z e st h a ti tw i i ib eal o n gw a y t og of o rt h e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t o1 i b e r a t ee m o t i o n ,a n di t a l s o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p u r s u i to ft h ea e s t h e t i cs u r v i v a li s j u s tan i c ea n dw o n d e r f u l1i f e k e yw o r d s :e m o t i o n ,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 ,1 i b e r a t i o n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彭始 z 。口子年 易月多 日 j 7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酬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彭边写日期:2 口口哞台月多日 导师签名:石方茇三日期:勿口砗月严日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第一章引言 1 1问题的提出 本论题的提出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1 1 1 现实的触动。 长期以来,唯理智教育忽视了人的情感本真样态,或仅仅将情感 作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手段和工具,情感的本真与意义,情感的自 由与表达淹没在唯理智教育的汪洋大海里,教育中的人更多的瞄准升 学,专注知识,教育世界也充斥了太多的漠视与无情,遮蔽了太多的 心灵与人性,教育的温情与关怀似乎越走越远。马家爵杀人事件,刘 海洋伤熊事件,中学生不堪学习重负与压力,杀死亲母案,微波炉活 烤小狗案,杀害并肢解女友案等等,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与警醒。而芸 芸众生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生活的压力 与无趣,浮躁的内心,冷漠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与隔阂,“片 面的人与“单面人”的显现,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的蔓延,人的 诗意栖居已飘然远逝。另一方面,中国正经历社会经济的转型,同时 面临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人的情感世界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人 们对于过去长期被压抑,被禁锢的“利”与“感性欲望的挥霍铺张 与低俗释放,从物欲,钱欲,性欲的恶性膨胀到浅层的感官刺激与享 受,生活意义逐渐隐退与消解,“过把瘾就死”,“潇洒走一回”等是 其表现,情感世界步入了感性沉沦的误区。 人是情感的存在物。人的情感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生命意 义的感受与体验,虬隋感是生命的本质本身”w ,解放人的情感,复归 人的本真的情感,丰富和提升人的情感境界意味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 关切,对生命意义的关注与提升。美育的情感特质及审美活动的生命 庾宗庆情感与生存一艺术本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 0 0 1 9 1 1 硕士学位论文 内核决定了美育对于人的情感的解放是最有作为的,基于此现实的考 虑提出了本论题。 1 1 2 基于生命美学的启发 生命美学问世于2 0 世纪8 0 年代,9 0 年代异军突起,生命美学 是在与实践美学的长期争论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生命美学把实践搁 置起来,关注人的生命,感性,情感。生命美学把生命作为建立科学 的美学体系和研究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逻辑起点,确立了生命本体论 的哲学基础,从生命出发研究人的审美活动是生命美学的核心,审美 是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一种最高的生命存在方式,生命美学从超主 客关系出发去提出和把握所有的美学问题,强调超主客关系中形成的 自由的超越性,生命美学是价值论和人生论,生命美学极为关注人的 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美学即生命的宣言,生命的自白。美学即人 类精神家园的拳拳忧心一清醒的守望着世界,是它永恒的圣职。”w 而审美是人的价值的体验,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凝聚,生命呈现 的中介,是使自由的理想实现成为可能的生命超越方式,是提高人的 生命境界,使人获得解放和自由的有效手段。总之,生命美学从生命 出发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生命美学不再追问作为实体或实体的某些属 性的美,更不去追问作为美的反映的美感,它追问的是审美活动与人 类生存方式的关系,即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可能这一根本的问题, 以探索生命的存在与超越为旨归。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以人的审美生存为宗旨,审美是美育理论在 美学上的逻辑起点,美学是人学, 育以理论导向,美育应立足生命, 题的第二个考虑。 1 2 研究背景 1 2 。1 美学研究的生命转向 美育是人育,生命美学的发展给美 守望人的精神家园。此为提出本论 潘知常生美学论稿一一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 0 0 2 t 0 5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中国美学经历了2 0 世纪8 0 年代的西学路线,9 0 年代的国学路 线和世纪末的一度沉寂之后,在新世纪到来时,呈现出独立性与开放 性并存的复杂状况,美学开始走出意识形态,理性主义,认识论和伦 理学等的遮蔽,转向对生命,对文学对艺术,对人类境况和文明进程 等鲜活的审美现象的特别关注。生命美学问世于2 0 世纪8 0 年代,在 与实践美学的长期论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也称后实践美学,其逻辑 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美学是生命的宣言,生命的自白,是一种以探 索生命的存在与超越为旨归的美学,审美活动是生命美学的核心,审 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最高方式,是一种自由的生命的活动,生命美学 追问的是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即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 可能这一根本的问题,始终关注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的自由与 超越。生命美学其生命本体论的确立,真正找到了美学的根本问题, 美学之为美学在于美学是人的美学,生命的美学,生命美学是一场彻 底的“人本学还原”,即向人的生命活动还原,向感性还原。 1 2 2 生命教育研究的兴起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教育界开始对传统教育中生命价值 的缺失现象进行反思,生命教育在近几年日益受到关注,我国的生命 教育实际上还是刚刚起步,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生命教育的提出一方面是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野心日益膨胀,科学技术作为满足人 们欲望的工具和手段而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面对物欲横流与科技理 性充斥于其中的时代,作为需求全面发展的人面对单纯的物质繁荣带 来的虚假幸福时,人类失去了依靠及其被异化。生命的价值被现实追 求所淹没,人不可避免地沦为“单面人 而丧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另一方面,出于理性的思辨,许多学者根据存在主义,人本主义 和现象学等领域的观点阐释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意义,认为教育应关注 人的发展,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探寻生命存在的意 硕十学位论文 义。 生命教育的基本观点是:1 教育在于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 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重视人心 灵的培植,重视人完整精神的建构,重视人健全人格的培养。2 寻求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并不断追求生命的自由,完善与超越,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意义。3 生 命教育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回归自我,回归生活,走进自然,注重生 命个体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 1 2 3 情感教育注重对情感本体的研究 情感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虽然由来已久,但很大程度上是中小学情 感教育实验推动的结果,把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加强学科教学,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近年来的情感教育理论明确提出情感本身 才是情感教育的目的所在。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安顿并序化人的情感, 引导受教育者觉解生活的意义,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提升情感境界。 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情感的外部驯化转为注重情感的体验生成,重视个 体的体验与表达,倡导情感的自由与个性化。 生命美学对生命的肯定与确认,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关注,对审 美人生的追求以及生命教育对生命质量与意义的肯定等理论为我的 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美育作为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理所当 然应担当起完善生命世界,提升生命质量的重任。情感作为生命的显 现与表达,自然是美育研究的核心,也是美育最能发挥作为的领域。 1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 1 研究目的 本文从情感的生命意义及其现实的境遇挈入,提出解放情感的必 要性,从审美教育的角度论述美育解放情感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解放 人的情感。探讨审美教育解放情感,其最终的旨归是:为人的生活引 领一种诗意的追求,为人的心灵开辟一方自由栖息的绿洲,为人的审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美生存探索一种可能的方式。 1 3 2 理论意义 对美育本质研究的深化。情感教育说是现今呼声最高的对审美教 育本质的看法,在中国尤其如此。从教育本身而言,对知、情、意的分 类必然导致情感教育说成为美育的主导学说。从社会背景来分析,随 着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中出现追逐物欲的享乐倾向, 教育中出现偏重智育的功利倾向,在这些条件下,强调人的情感培养 以促成精神世界的和谐是很有必要的。美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教育, 研究美育对情感的解放是对美育本质的深化,美育不仅仅是作为德育 和智育的辅助手段,也不再局限于陶冶人的情感,宣泄人的情感,美 育在当代社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与魅力,解放人的情感, 直面本真的情感世界,还生命存在一个澄明之境。美育对于情感的作 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情感的唤醒、解放与情感的疏导与升华。 所谓情感的唤醒与解放,是指通过美育激活被遮蔽的情感,从而达到 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所谓情感的疏导与升华,则是指通过美育使 主体的情感具有美好的人性内容,摆脱动物情绪的低层次的本能性, 以及片面性、贫乏性、肤浅性,而获得人的情感的全面性、敏感性、 纯洁性与深刻性,实现人生的完满与诗意。 1 3 3 现实意义 1 3 3 1 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人,即培养尽可能完美的人或者说按人的完美 标准进行教育。美育对人的情感的解放,疏导和提升实质上是素质教 育的一部分,同时美育解放人的情感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整合 的意义,他是从更高的层面完善人的素质,并最终指向人生境界的提 升。 硕十学位论文 1 3 3 2 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情感是生命的显现,生命包含着情感的自由表现与升华,生命 个体通过情感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没有情感的体验和发展,生命就成 了无源之水,美育解放人的情感实质上是对生命的呵护,对生命的尊 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另一方面,情感永远是精神的本质,是精神 生命中的本质力量,美育对情感的解放为人们的情感营造了安歇的空 间,为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开辟出一片自由栖息的绿洲,同时为人们 的审美生存探索了一种可能的方式。 1 4 文献综述 1 4 1 美育的情感本质 关于美育的本质,许多美学家,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提出 了不同的见解,因此又有不同的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认为美 育是德育的工具与手段,是实施德育的一种辅助性教育,例如奥夫相 尼柯夫和拉祖姆内依认为:“审美教育是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 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w 斯托洛维也认为:“劳动教育过 程中审美教育的实现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最重要的手段”。吲王国维认 为,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完全之人物”,而“完全之人物”的培养, 又依赖“心育”和“体育”来实现之。他把“心育”内涵界定为德育、 智育、美育三部分,而美育本质和功能有两个方面,“一面使人之感情 发达,以达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 留意也。”吲这一观点在文革中尤为突出,道德教育渗透一切,代替一 切,美育被抽空,变异。现在赞成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少。这种观点 奥夫相尼可夫等简明美学辞典知识出版社,1 9 8 1 1 8 9 斯托洛维奇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三联书店,1 9 8 5 1 8 9 ,转引冷德诚,司有仑两种美 育说评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 9 7 ,3 王国维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3 2 5 2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认为美育的功能是把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实现一种 新的人格状态,其实质是以理化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个体感性情 感进行规范,这种定性虽然注意到了美育与德育在内在价值方面的某 些统一性以及施教方式上的某些一致性,但把美育完全视为德育的一 种工具与手段是极不科学的。首先,从性质看,德育主要是一种偏重 于理性的有关人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的规范性教育,虽然不排斥情 感,但并不肯定个性情感欲望本身的合理性,要求情在理中,把个性 情感纳入伦理化的社会规范中。而美育更多的偏重于感性和情感,与 人的生命活动直接相关,主要功能在于促使个性情感的发展,使之得 到自由解放。从功能上看,德育着重铸造人的社会性格,促进人的思 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美育着重塑造人的个性人格,促进人的诗意化, 协调人的全面发展。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取消了美育的独 立价值,在人的生存状态不断恶化的现实社会中,美育的本体价值 与生存价值更为突显,让美育从属于德育遮蔽了美育的现代价值。 第二种观点是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美育的本质是艺术教育。诚 然,艺术教育在美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 的重要途径,美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但是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是不 恰当的。因为,美育不仅仅限于艺术教育,美育比起艺术教育来,其 范围和内容要广泛和丰富的多,美育的内容不仅包括艺术美育,还有 社会美育,自然美育,科技美育等;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也是非常广 泛的,并非只限于艺术活动中,也存在于社会日常生活中;并非只存 在于精神活动中,也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美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 样的,不仅仅只限于艺术欣赏,还有大自然的熏陶和哺育等。把美育 定位于艺术教育,大大缩小了美育的内容和范围,削弱了美育的功能 和内涵。 第三种看法认为美育是美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其合理之处在于揭 硕十学位论文 示了美学和美育的关系,美育的确离不开美学理论的指导,但是把美 育归结为美育理论的教育没有抓住美育的根本特性,美育的本质是由 审美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美育是通过审美活动,凭借审美情感,把感 性和理性,物质和精神,个体和社会,有限和无限沟通起来,使人获 得自由和谐。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是审美活动的血 液,从始至终都流淌在审美活动中。把美育等同于美学知识的教育, 遮蔽了美育的特性与根本使命。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这种观点是大多数人认同的。 美育情感本质的认同者对情感本质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研究者侧重 于美育的情感特性本身,关乎人的生命和生存;有些侧重从美育的内 容和过程论述美育的情感本质,或者从美育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出发, 论述美育的情感本质。具体综述如下: 曾繁仁对美育的情感本质研究很集中,在审美教育新论一书 中系统的论述了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本质,但他所说的情感是审美情 感,“审美教育作为“晴感教育中的“隋感,不是一般的情感,而 是审美情感。”w 审美情感是一种非功利认识,以自由和创造力为 特征,他强调美育对于情操的培育,使审美主体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 和艺术感性。王守恒主编的美育原理也主张美育是情感教育,而 这种情感也是指审美情感,“所谓审美情感是一种超个人欲念和利害 计较的愉悦,它不是日常生活的情感,不是单一的情感,而是由多种 心理功能协调活动而带来的愉悦。”吲把美育的情感定位于审美情感, 固然突出了审美活动的独特性,揭示了审美对于现实与功利的超越 性,也揭示了审美教育在物质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 为人的诗意栖居勾画了美好的图景,但是美育解放人的情感不只是培 养人的审美情感,其现实意义还表现为恢复人的情感世界的本真性与 丰富性,激活人的生命活力与热情,而审美情感的培育是情感世界的 曾繁仁审美教育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7 1 0 0 - 1 0 1 王守恒主编美育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 9 9 6 7 6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更高层次的提升,其意义在于为人的诗意栖居寻求一种可能的方式。 李长风在他编著的美育概论一书中给美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美育 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形象教育为主要方式来陶冶人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美育最深层的本质,也正是情感教育区分了美育与德智体 三育的不同。w 他认为美育作为情感教育其含义就是情感的人化。情 感的人化强调的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和谐统一,美育所追 求的目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人性的自由和解放。蚓姚晓南 在论美育的当代发展中指出,随着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美育对 情感的培育应从抽象的情感教育转为培养受教育者反映社会现实的 能力,通过审美情感的教育塑造个体的自由个性。吲易健在美学 中明确把美育的性质界定为一种偏于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他侧重 于从美育的宗旨,功能,内容等方面加以论述。美育的过程是一个情 感活动的过程,美育的力量取决于情感的力量,美育的效果取决于以 情感人的效果,美育源起于受教育者情感的萌发,美育的最后也完成 于受教育者情感塑造与定位。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把美育放在当代社会 的大背景下,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关怀出发思考美育的本质,有其 现实意义和本体价值。宋生贵研究美育对于情感的意义也上升到人的 生存状态和生活意义的高度,他认为美育要面对当代人的情感世界以 及其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是人类所独领的精神舞台,直接关系到人的 生存状态,美育的本质特性是情感教育,具有调适人的情感世晃的特 性和功能,美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情感的激 活,解放与情感的净化,升华。叫另外徐碧辉,周晓痴等也专文论述 了美育的情感性。 把美育的本质定位于情感教育有其合理性:一是凸显了美育的 本体价值与终极关怀,美育的目的在于实现情感的人化,审美化,促 李长风姚传志编著美育概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 9 9 8 2 ,4 姚晓南论美育的当代发展中山大学学报,1 9 9 7 ,4 宋生贵当代美育应为个性情感营造自由生栖的绿洲阴山学刊,2 0 0 3 ,3 9 硕士学位论文 进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二是把审美活动提高到应 有的高度,审美活动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美育最终实现其目的与价值 的中介,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理想的最高的存在方式, 生存的情感之维是审美活动的基本领域,审美活动又是展开生存的情 感之维的根本途径,审美的超越性与自由性也为探索人的自由与诗意 化生存提供了可能。三是凸显了美育在当代社会的独特魅力。随着工 具理性的蔓延,人的精神世界流于空虚,人的生存状态不断恶化,当 代社会呼唤美育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引导人的审美生存。审美解放也 许是对人的幸福生存最有益的探索,也是最有作为的探索。 1 4 2 美育与人生 近年来对于美育的研究,突出了美育的独立意义,从智育德育 的附属物发展为独立的领域。美育对于人生的终极关怀,对于生命意 义的关注逐渐凸显,美育培养“生活的艺术家”,美育培养全面的人, 美育引导人的审美生存的研究和呼声愈来愈多。 杜卫认为美育理论的研究应该回归人生论,关注活生生的人的生 存和发展,使美育真正关心国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和发展 状况,使美育具有人文关怀。u 蒋冰海认为美育在于全面地培养人, 这是美育的灵魂。吲曾繁仁在美育的现代意义一文中深入论述了 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生活的 艺术家是指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身,真正做 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感性与理性,真与善的高度统一。美育还应 该应对时代和社会的挑战,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引导人的审美生存。 叫易健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把审美教育与人的生命和生存联系起 来,认为美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生命教育,美育始终关注人的生存质量 的提高,人的自我完善。明确指出美育的宗旨是诗人化的心灵,让人 杜卫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文艺研究,2 0 0 4 ,6 蒋冰海论当代中国美育汕头大学学报,2 0 0 4 ,5 曾繁仁论美育的现代意义山东大学学报,1 9 9 9 ,3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们进入诗化的境界。宋生贵把美育的意义上升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 意义的高度,他认为美育要面对当代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其生存状态, 情感世界是人类所独领的精神舞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状态,他强 调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在2 1 世纪具有特殊的使命与意义,美育要 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人的精神格调的趣味化,生存状态的诗 意化,w 引导当代人在新的生存背景下扩展心理空间,获得更多精神 的自由与愉悦。有些研究者从审美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的角度论述美 育应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引导人的生存。姚晓南在论美育的当代发展 一文中,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探讨美育的发展走向,强调了美育的情感 教育性。当代美育超越传统学校审美教育的狭小圈子,转为对现实审 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重视审美的功利性价值,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 度对待社会现实人生,应从传统美育注重抽象的情感教育转为培养受 教育者反应现实的情感能力,塑造自由个性。王汶成从当代美育生活 化走向出发,提出当代美育应用通俗的方式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和精 神境界,通过艺术欣赏宣泄,疏导,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养成人们对 生活的审美态度。吲 总之,近几年美育理论的研究表现为:1 对美育本质的探讨更倾 向于情感教育,强调了美育对情感世界的调适与营造最有作为,在压 抑情感表现,排斥情感价值的时代,只有美育方可为个性情感提供自 由生栖的绿洲。2 从当代社会现实出发,对美育意义的认识提升到诗 化心灵和审美生存的高度,美育在于全面的培养人,形成审美态度, 提升生存质量。以上对于美育的研究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更多地关注美育对人的情感世界的意义,研究美育 对情感的调适,陶冶,对情感世界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但是对美育解 放情感如何可能以及如何解放情感研究不够或者不深入,故本论题立 足于人的情感世界,探讨人的情感存在应有的样态,从美育的本质特 宋生贵面对情感世界一一新时代美育的使命与作为固原师专学报,2 0 0 0 ,7 王汶成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山东大学学报,2 0 0 0 ,l l l 硕+ 学位论文 性着眼,研究美育如何解放人的情感,如何让生命个体的情感自由表 现与升华,还生命存在一个澄明之境。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第二章情感与情感解放 2 1 情感概述 2 1 1 情感的内涵界定 苏珊朗格曾对情感作过这样的描述:人类情感是“这样一些东 西,在我们的感受中就像森林中的灯火那样地变化不定,互相交叉和 重叠。当它们没有互相抵消和掩盖时,便又凝聚成一定形状,但这种 形状又在时时地分解着,或是在激烈的冲突中爆发为激情,或是在这 种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所有这些交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主观现实就 组成了我们称之为内在生命的东西。”w 这形象的描述揭示出了人 类情感的生动性与多变性,既活跃又难以捉摸。辞海中对情感作 了简单的描述:“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 ,而辞 源中只点名了它的出处:“情,出于荀子正名篇:性之好、恶、 喜、怒、哀、乐谓之情。”吲情感的本质内涵很难以把握,千百年来, 人们从不同的视野关注它,探索它。最早切入情感领域的是文学艺术, 我国礼记中记载: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 欲”。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美好情感的歌颂,对卑劣情感 的斥责,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他写道:“闪光的不全是黄金。 “比 黄金白银宝贵得多的是心心相印的爱情。”_ 中国传统哲学以情感为本 体,情感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苟子在他的正名篇 中谈到:“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q l 生者,天地之就 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 所必不免也。以为可得而道之,知所必出也。”剧这是从人性和欲望角 度来揭示情感的本质属性。他认为情感是人性的体现,对由性所发的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3 6 9 荀子荀子正名篇广州:广州出版社,2 0 0 1 转引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入文社会科学版) 2 0 0 1 ,1 硕十学位论文 情、欲、知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可谓中国式的知情意关系说。东汉 王充在论衡祭意篇中也提到:“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 得,得则喜,不得则怒。喜则施恩而为福,怒则发狂而为祸。”w 这 是从情与需要的关系论述情感。中国传统哲学不仅仅主张感性情感, 注重精神的内向探索,关注心理层面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内向超越, 追求美学的宗教的高情感境界。孔子主张“从心所欲不越矩”,道家 提倡“无情而有情 的美学境界,庄子强调“静观玄览”,虚斋坐忘, 认为“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划中国哲学从情感出发 建立人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情感与理性是基本统一的。中庸 中记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孟子明确提出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统一,并将道德理性建 立在道德情感之上,孟子的“四端说”成为儒家道德学说的基本内容。 朱熹认为“心统性情”,“性,其理;情,其用;心者,兼性情而言; 兼性情而言者,包括乎性情也。”叫 西方较早开始对情感引起关注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 理想国中认为人心有理与欲之分。严格区分了理性,情感和欲望, 并确立了理性的主导地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他的名著心理学 原理中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情绪理论,阐明了刺激,行为和情绪体验 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强调情绪与情感是一种体验,他在文明与不 满( 1 9 3 0 ) 中明白指出:人生的目的在于“寻求幸福,他们要得到 幸福,而且要永葆幸福。”吲情感就是一种人生对幸福的感受和快乐的 体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高峰体验的提出使m 隋感产生于需要 这一科学命题有了更具体,更清晰的表述。 王充论衡祭意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2 4 3 庄子著,易夫编译逍遥人生:庄子蒙山悟道宗教文化出版社,1 9 9 8 1 4 4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 8 6 2 0 转引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 版) ,2 0 0 1 ,1 论美育与情感解放 从回顾古今中外关于情感的探索概况来看,笔者认为,情感是内 在于肉体的精神,是对生命的内在体验,是人生创造,人生享用的一 种生存方式,情感与人的精神完满和生命质量息息相关。在这个基础 上本文情感的内涵界定为:情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起点,是“人类精 神生命的主体力量 ;情感是人类精神发展知情意三个向度的重要的 组成部分,是连接情感与理性的桥梁,情感实现人与自然,主观与客 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情感具有生命本体的意义,情感不仅是 生命本质的体现,“情感就是生命的本质本身”,“情感的本质就是生 命的本质。 w 人的本质正是情感的质量及表达。 2 1 2 情感与生命 情感植根于生命,人是一种肉身性的存在,作为自然实体的肉 身存在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前提,情感内在于肉身,“它与个 体自身一系列生理状态的激活有关,不仅有大脑皮层的参与,而且还 有丘脑和内分泌腺及多种感受器共同参与协调活动。”吲对于人这样 一种有意识的存在,情感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情 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起点,“情感是精神执着于自身的产物,是最早 最全面的精神自觉。”吲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到:“只有根据先由诗 人们通过感觉认识到那么多平常的智慧,哲学家们后来才能通过理解 把它认识成抽象智慧。所以诗人可以看作人类的感官,哲学家可以看 作人类理智。 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人 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是人类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