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黄仲则《竹眠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黄仲则竹眠词研究 摘 要 黄仲则 (1749-1783) 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 虽体弱多病, 仅三十五岁即去世,但才华横溢,于诗、词、文、书法、篆刻等 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两当轩集中共收录词作 216 首,统 称为竹眠词 。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颇具个性的词人,其词率真 自然,性灵独抒,不拘词坛创作的束缚。相对于仲则诗歌创作的 研究,学界对仲则词关注还不够充分,尚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 本文以竹眠词为研究对象,把黄仲则独特的个人遭遇、 个性心理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予以论述:第 一部分主要介绍黄仲则的人生经历, 竹眠词的刊刻情况与仲则 词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人 生经历、师友影响、词坛风气等方面,探讨黄仲则独抒胸臆词学 观念形成的原因,以及其词作的内容与题材构成,进而分析其题 材选择与一己生命历程的关联性;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仲则词的风 格渊源与审美特征,认为仲则词转益多师,其豪放风格得益于对 东坡词、稼轩词的学习,其率真自然的风格则受到柳永与纳兰性 德的影响。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仲则词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 2 格与审美特征;最后一部分主要通过辨析仲则词与阳羡词派、常 州词派的关系,探讨其与乾嘉词坛的关系,并进而讨论仲则词的 词史意义。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充分收集、整理,对竹眠词进行 细致的文本解读,力求系统、客观地分析和归纳仲则词的艺术成 就与词史意义,希望能对仲则词的研究以及清代乾嘉词坛探讨有 所助益。 关键字:竹眠词,乾嘉词坛,意境,风格,影响 3 a study on huang zhongzes zhu mian ci abstract huang zhongze, who was born in 1749 and died in 1783, is a famous poetry during the period of qianlong, the qing dynasty. he brims over with talent, but is quite a valetudinarian, and died when he was only 35. huangs achievement covers a range of poem, ci poem (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 calligraphy and seal cutting. zhu mian ci is huangs ci collection in his work named liang dang xuan ji, consisting of about 216 poems. the sincere and natural style in huangs ci writing marks him an independent poet at that time. most of the former researchers only concentrated on huangs poem accomplishment, but not analyzing ci part so well. actually, huangs ci writing has its unique and valuable characters. hence, it left lots of vacancy of his literature production study. based on his experience and character, the thesis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forming and meaning of huangs ci, including four parts. first par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huangs life experience, the publication process of zhu mian ci. then it 4 enunciates views on summarization of huangs ci study in this thesis, including the train of thoughts and method.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huangs point of view on ci and his works theme composing through his experience, his relation with teachers, and the atmosphere of the ci poem circles at that time. this part tries to analysis huangs typical literature idea of straightforward lyric writ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ngs theme choosing and his life. the third is about his aesthetic character, which is bold and unconstrained,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concurrently. his writing is influneced by dongpo ci, jiaxuan ci, and the famous poets of liuyong and nalanxingde. the last part will give a comparison between huangs work and other ci poem schools, as yangxian school, zhexi school, changzhou school, etc, then discuss the statu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uangs ci in ci poem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four parts discussion, the thesis tries to give a more comprehensive opinion on huangs art achievement and significance, then extends the discussion to the study on qianjia ci circles (a circle in which to write words to a given melod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qianlong to jiaqing, the qing dynasty). key words: zhu mian ci, qianjia ci circles, artistic conception, style, influence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仲 爽 日期: 2007 年 1 月 30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仲 爽 指导教师签名:沙先一 日期: 2007 年 1 月 30 日 日期: 2007年 1月30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 引 言 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着与诗歌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功用, 正如朱彝尊所言: “词虽小技,昔之通儒巨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 委曲倚之于声,其辞愈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 之于离骚 、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 ” 1充分说明词在 抒发情怀、表达见解方面婉曲深微的特点。张惠言认为“词者,盖出于唐之 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 ”2词和曲本是互不分离的。唐代 教坊的设立直接刺激了词创作的迅速发达和词体的独立。王季思先生认为 “词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 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彩。词的调子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 自由选用。这比之只有几种格调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性。 ” 3不过词因其先 天的娱乐性,所以在题材内容、创作方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一度受到限制, 过分陷溺于秾丽香艳的感官享受,未能发展到同诗歌一样深邃阔大的境界。 至两宋,柳永率先打破了词在体裁上过于偏狭的束缚,大量创制很多长 调慢词,并将赋法引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创作和表现方式。苏、辛一派则首 开豪放词风,充实题材,扩大词境;对格律更为重视的姜张一派则致力于对 词艺的淬炼和词学规律的探询,使词的发展更具规范和独立地位。 千载繁花方落定,老树春深更著花。词这一古典文化的精华在历经唐代 的发轫、五代的探索,两宋的极盛,元明的衰微之后,在清代复杂的社会文 化土壤滋润下实现复兴。叶恭绰在全清词钞序中说道: “盖词学滥觞于 唐,滋衍于五代,极于宋,而剥于明。至清,乃复兴二百八十年中,高 才辈出,异曲同工,并轨扬芬,标新领异,迄于易代,犹绮余霞斯不可 不谓之极盛也已。 ”4钱仲联先生认为词“其在清,犹人之由中身而趋老,老 当益壮,则因其生机之未濒熄灭,光焰犹万丈也。 ” 5清代优秀词人不断涌现, 1 朱彝尊, 陈纬云红盐词序 , 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第 81-82 页。 2 张惠言, 词选序 , 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 1617 页。 3 王季思, 词的欣赏 , 词学研究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第 59 页。 4 叶恭绰, 全清词钞 ,中华书局 1982 年版,1-2 页。 5 钱仲联, 全清词序 , 全清词顺康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94 年版,第 1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 一些词作的质素比起鼎盛的两宋时代也毫不逊色。仅全清词顺康卷即辑 词 5 万余首,词人数逾 2100。 “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一代清词总量将超出 20 万首以上,词人也多至 1 万之数。 ”6并且这中间还产生了多部经典的词选 及理论专著,如倚声初集 、 今词初集 、 今词苑 、 国朝词综 、 昭代 词选 、 箧中词等,这使得清代词文化异常繁荣,参与词学创作的气氛空 前热烈。钱仲联先生给予清词很高的评价: “词至于清,生机尤盛,发展未 穷, 光芒犹足以烛宵, 而非如持一代有一代文学论者所断言宋词之莫能继也, 此世论之所以有清词号称中兴之誉也。何止中兴,且又胜之矣。文廷式以为 词之境界,至清方开拓,朱祖谋以为清词独到之处,虽宋人亦未必能及。 ”7 黄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 其 两当轩集 中收词三卷, 计 216 首,统称为竹眠词 。乾嘉之际的清代词坛,横扫六合的阳羡词风已基本 销声匿迹;新兴的、主张意内而言外的常州词派尚未登上词坛;而崇尚醇雅 清空的浙西词派则正处于厉鹗开创的第二个鼎盛时期,词人众多, “风靡海 内” 8。但是黄仲则并未盲目追随潮流,反而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独立于浙西 词派的笼罩之外,另辟蹊径,独抒性灵,极有研究意义。 由于仲则诗名甚高,故其词为诗所掩,导致一定程度上学界对其词缺乏 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且评价亦往往是褒贬不一,如陈廷焯就认为其词“鄙俚 浅俗” ,觉得仲则为词不像其诗,具有当行本色;相反,其友人袁通则认为 其词颇具气格,凄清之意胜过苏辛。当然,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主要是由 于评论者不同的词学主张所致,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仲则词的艺术价值提供 了契机。所以,对竹眠词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对于丰富目前学界对于 黄仲则的文学成果的整体认知将会有一定增益。 本文在尽可能占有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文献学与美学并重的研究方法, 注重文本细读,拟对仲则词作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加以时间仓促,对资料的收集尚不够全面,一些观点尚不够成熟,敬请各位 专家不吝赐教。 6 严迪昌, 清词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 页。 7 钱仲联, 全清词序 , 全清词顺康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94 年版,第 3 页。 8 严迪昌, 清词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55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3 第一章 黄仲则的生平、创作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流落不偶仲则生平 黄景仁(17491783) ,字仲则,一字汉镛,自号“鹿菲子” ,江苏武 进人。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后裔,世居江西。南渡时,远祖松轩由鄱阳迁往 武进,遂定居于斯。祖父大乐在高淳任县学训导时,仲则生于高淳学署,故 小名高生。仲则身世坎坷,四岁丧父,而后祖父、哥哥、祖母也相继去逝。 虽家境贫寒,上无亲父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但得自书香门第的继母屠 氏手引口传,躬身督训,加之孤子聪颖早慧,小小年纪的仲则并未因父兄的 早丧而变成不学无术的顽劣孩子,反而“所业倍常童” 。九岁应学使者试, 夜半被旅友扰起,随口吟出“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的诗句,同行诸人 皆讶异之,不敢再造次。乾隆二十九年,十六岁的黄仲则应郡县试,于三千 童子中独夺第一,次年补博士弟子员。因其神形俊美,风采不凡,欲结交者, 趋之若鹜。乾隆三十一年与洪亮吉订交,三十二年从骈文大家邵齐焘学。三 十三年后,数应江宁乡试,久不售。其师邵齐焘去世后,遂南北浪游。三十 七年入朱筠幕,是年三月采石矶太白楼诗会,最为年少的黄仲则技压群雄, “著白袷,立日影中,顷刻数百言。偏示座客,咸辍笔。 ”9大家争相传诵他 的诗作,竟致“一日纸贵” ,仲则也因此役名扬天下。 但是,黄仲则的人生之路并未就此走向康庄大道, 清史列传中说他 “生平于功名不甚置念”10,其实也不尽然。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除非生 在王侯将相之家、官场仕宦之族,有轻便的进身之阶,否则考取功名就是唯 一的出路,而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者尤其如是。黄仲则也不例外,秉性 孤高的他不喜欢趋炎附势,对于当时文坛官场的裙带腐败之风非常不满,所 以他对权门贵族的攀交也是不屑一顾,只与一些志趣相投的性情中人交游, 9 清史列传 ,王钟翰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 314 页。 10 清史列传 ,王钟翰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 314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并没有寻求多少有力的靠山。 且由于他的性情孤傲, 也得罪了不少权贵之士。 但他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作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上有老母,下有妻女, 都需要他的功名和俸禄,要强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心态迫使他一次次地参加科 考,只可惜自从在童子试拔得头筹之后,便屡战屡败了。他长期游历各处, 希望谋得一官半职,但又不甘愿终身在贵族府第成为吟弄风花雪月的麻木幕 僚,加之体弱多病,稍有薪资就要送去医馆,生活一直在困窘和不仕中飘荡。 直到四十一年(1776) ,乾隆帝东巡回京,召各省才子献诗,六试不第 的黄仲则考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按例为主簿,虽入资为县丞,却一直 候铨待命,只得在四库馆做了五年的佣书校录之职。但工作过于清苦无聊, 徒费才华且所得无以养生,四十六年秋游西安,访陕西巡抚毕沅。四十七年 赴部待选,次年因贫病交加,无奈之下再次前往陕西,途中卒于山西解州。 第二节 江夏才子,诗词奇葩 相比于生活之路的坎坷不平与体弱早丧,黄仲则的文艺之路却相对顺 利、平坦,甚至可以说是光芒四溢。在师从邵氏之前,黄仲则在私塾中得到 良好的文学引导, 黄仲则年谱中记载他十五岁正式攻诗,十八岁与洪亮 吉一同到龙城书院就读,入常州名士邵齐焘门下。为聪敏好学、根基扎实的 他们,开启了一道新的学艺之门。 邵齐焘(1718-1769) ,字荀慈,江苏常熟人。虽早中翰林,但三十六岁 时便辞官归乡。邵氏的正直与真诚,对仲则的影响很大。无论游幕还是做官, 都经常因为不肯趋炎附势而受到排挤冷遇。恃才傲物也好,生性怪癖也罢, 当年恩师转身离开朝廷时清逸潇洒的背影不能不说给他留下了一个暗暗比 对的榜样。另外,邵齐焘又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 黄仲则年谱中称: “玉 芝堂诗文,海内推有东京六朝之风,以隽雅称。章草入晋人室,骈文尤精心 孤往,语必己出。 ” 11又为人“意度夷旷,洒脱有名士风,严冬喜脱履拥炉坐, 客至觅履,仓猝觅履不得,随取蹑之,履互易。目短视,捧书读之,面 11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4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5 鼻常黑。 ” 12这种对才华的恣意挥洒和洒脱放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其弟子仲则 与洪亮吉,二人“亦复放浪酣嬉似其师”13。两年间,他们所作诗词小赋, 已极为入妙,四六骈文隐然有大家之风。仲则曾作浮湘赋及渡淮赋 , 可惜今已散佚。 两当轩集中存有送余伯扶之太原序 ,整饬流畅,沉稳 质实。邵齐焘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少年意气争雄壮,腾骞欲出青云上”14。 显然对这个天纵英资的弟子十分得意。受邵师感染,仲则也逐渐成长为一个 颇具全才的文人,不仅于赋、文,于书画、篆刻等方面也都有相当深的功力。 王昶称赞他“艺事更多能,倚声奏清畅。铜章彝敦古,画帐烟云飏(君工八 分,极古质,争擅山水) 。 ”15两当轩集中收录其手迹图片两张,笔意秀 逸洒脱;仲则后人黄葆树曾编黄仲则书法篆刻 ,刊其手迹四十一页,印 章二十六方。 “篆法圆浑,刀法稳强,行书边款遒劲”16,颇为清人所重。 仲则在诗歌上的成就最高, “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17。 两 当轩集中存诗 1170 首,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佳篇不断,受人推重当之无 愧。采石矶一会,使他名声大噪,仰慕其才华的士绅都曾和他讨教诗文。他 的都门秋思组诗传诵一时,其中有句云“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 剪裁” 。陕西巡抚毕沅读后大为称赏。后来在京师,仲则也是令人惊奇的天 才诗人,其诗作被认为超逸有仙气, “出精入能,刻琢沈挚,不以蹈袭剽窃 为能” 18, 正如洪亮吉所说: “自湖南归, 诗益奇肆, 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 ” 19黄诗于李、杜、韩、王、高、岑均有宗法糅变。前、后观潮行 、 感旧 四首、 绮怀十六首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2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4 页。 13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4 页。 14 清邵齐焘, 和汉镛对镜行 , 黄仲则研究资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 92 页。 15 清王昶, 哭黄仲则六十六韵 , 春融堂集 ,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 年版,第一四三八册,第 253 页。 16 方去疾, 黄仲则的篆刻 , 黄仲则研究资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78 页。 17 清包世臣, 齐民四术 ,中华书局,2001 年版,第 142 页。 18 清王昶, 黄仲则墓志铭 , 春融堂集 ,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一四三八册,第 242 页。 19 清洪亮吉, 候选县丞附监生黄君行状 , 卷施阁集 ,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一四六七册,第 335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6 相对于诗作的超拔,仲则为词也显示出了相当的功力。 竹眠词中收 录的第一首词,即作于仲则二十岁时,第二次应江宁乡试后。与恩师挚友分 别不久,旋即邵齐焘去世,而他落第消息接踵而至。邵氏去世,使他的人生 顿失仰仗,不由感叹: “知我者死矣。 ”提笔写下木兰花慢月下登虞山 , 哭悼先师。自邵氏过世后,仲则“益无有知之者”20,开始了一段长达三年 的浪游生活, “涉匡庐,泛彭蠡,历洞庭,每独游名山,经日不出,值大风 雨,或瞑坐崖树下,牧竖见者以为异人。 ”21几次漫游既开拓了视野,也积累 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磨练了词艺。将他的复杂矛盾、悲愤苦闷,全部投放到 其作品中。从竹眠词所载资料看,戊子辛丑(即乾隆三十三年至乾 隆四十六年)这段时间的创作量占到其流传下来全集数量的半数以上。仲则 为词也同其作诗一样,宗法前人而不拘泥于古法,且不受当时词坛宗派风气 的影响,坚持己见,独抒性灵,别具一格。 第三节 竹眠词的刊刻和研究综述 一、 竹眠词的刊刻情况综述 黄仲则去世后,他的后人和一些友人开始搜集其生平诗词文章,查缺补 漏,结集以便保存,和供后人研读。 乾隆四十八年(1783)冬,翁方纲选刊了黄诗五百首,计八卷,题为悔 存诗钞 。同年刊行悔存词钞二卷。十三年后,刘大观将此集重新刊刻, 仍题悔存词钞 。 嘉庆四年(1799) ,赵希璜重新刊刻,以黄仲则书轩取名为两当轩诗 钞十二卷,辑悔存词钞二卷,计七十九首,即嘉庆本。 嘉庆二十二年(1817) ,郑炳文重修赵本两当轩诗钞词钞 ,辑词二卷, 计七十六首。同年又有葄古山房刊本悔存词钞二卷,书带草堂刊本悔 存词钞二卷。翌年,书带草堂再刊两当轩诗钞本,有悔存词钞二卷。 20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6 页。 21 清洪亮吉, 候选县丞附监生黄君行状 , 卷施阁集 ,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第一四六七册,第 335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7 道光十三年(1833) ,广州重刊两当轩诗钞本,有竹眠词钞二卷。 道光十四年(1834) ,许玉彬依照赵本两当轩诗钞词钞 ,并参考其他 选本,重刊两当轩诗钞 ,并得写本竹眠词二卷,共一百三十六首, 即后来所说的道光本。 道光二十八年(1848) ,吴咨来将所藏的仲则词原稿归还给仲则之孙志 述,计词稿三卷,二百数十首。 咸丰八年(1858) ,黄志述重刻两当轩全集 ,参考吴氏搜集的原稿, 辑成竹眠词三卷,共二百一十六首,即是通常所说的咸丰本。后于太平 天国起义中毁于战火,由志述之妻吴氏“节衣缩食,勤力针黹,积其所入至 十数年”22,终将咸丰本重见天日,辑诗一千一百七十首,词三卷,二百一 十六首,文六篇,称为光绪本,于坊间大量流传,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 竹眠词的全貌。 后有同治十二年(1873)的集珍斋活字本两当轩词四卷本和两当 轩诗馀三卷,光绪二年(1876)黄氏家塾补遗两阕刊本的两当轩诗馀 三卷,此本后在民国十九年(1931)及二十三年(1935)由扫叶山房再版23。 其间另有一些选本,如袁通撰悔存词选一卷, (乾隆嘉庆间小仓山 房刊随园全集三家词本) ,和道光十一年袁祖惠刻三家词本悔存词选一 卷24;张远霖编国朝六家词选本两当轩词一卷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仲 则词在当时及其后的接受情况。 二、 竹眠词的研究情况综述 清代对于竹眠词的专门评述和研究并不多,大概因其诗名太显,所 以对其的评价大都散见于对黄诗的看法或者对黄仲则生平的悼念追忆中。很 多都对仲则词予以肯定,如其师王昶认为: “词出入辛、柳间,新警略如其 22 清汪舫, 两当轩集光绪丙子刊本序 , 两当轩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第 602 页。 23 吴熊和、严迪昌、林玫仪, 清词别集知见目录汇编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 所筹备处,1997 年版,第 57 页。 24 吴熊和、严迪昌、林玫仪, 清词别集知见目录汇编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 究所筹备处,1997 年版,第 114-115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8 诗。 ” 25其友人袁枚云: “记黄仲则有禽言断句云: 谁是哥哥,莫唤生疏客! 尖新至此,令人欲笑! ” 26吴兰修认为“其词激楚,如猿啼鹤唳,秋气抑何深 也。 ” 27 这些评价颇为中肯,或论其词之师法渊源,或探其词风格之成因, 对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仲则词颇具启发。但诸如“新词更压苏辛上” 28之类 的评断则多少有些溢美了。也有对仲则词的批评,如陈廷焯: “黄仲则竹眠 词,鄙俚浅俗,不类其诗。 ” 29“词选后附录诸家词,大旨皆不悖于风骚,惟 冠以仲则一首,殊可不必。仲则于词,本属左道,此一词不过偶有合耳,亦 非超绝之作。 ” 30评语十分辛辣。 同时也指出黄仲则不应入选常州词派的问题。 还有一些人为读两当轩集或竹眠词后有感,曾留下一些悼念评述之 语。比如王锡嘉的金缕曲读两当轩集即题其竹眠词后 、朱珪的金缕 曲题黄仲则词后等。总体来说竹眠词在清代词坛还是颇受重视的。 民国时期对黄仲则诗歌研究的兴旺,带动了学界对竹眠词的关注和 重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进入历史上灾难最深重、最黑暗的时期,黄仲 则诗歌中的穷愁感叹、悲欢离合在当时很容易引起共鸣,瞿秋白、郁达夫等 人成为仲则诗歌的爱好者和拥护者。郁达夫对黄诗尤为钟爱,仲则寂寞失落 的心境,激愤不平的态度和忧郁的气质令其深深着迷,曾广泛搜集资料,创 作了小说采石矶 ,详细分析仲则的生平、心态及作品中忧愤气质的成因, 还大胆地假设和还原了仲则当时的生活状况,与朋友、尤其是洪亮吉之间既 惺惺相惜又彼此不合的复杂关系。郁达夫蹈海自杀后,此文更加引起大家的 重视,郭沫若、唐弢、盛英红灯纷纷开始撰文研究郁达夫同黄仲则之间微妙 的文人相惜的关系, 以及黄诗仲则词对他的影响, 进而带动了对黄仲则生平、 个人心态和性格遭遇等深层次内容的研究与探讨。1930 年 4 月,章衣萍发表 黄仲则评传一文,在对黄氏的基本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后,着重分析了仲 25 清王昶, 黄仲则墓志铭 , 春融堂集 ,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一四三八册,第 242 页。 26 清袁枚, 随园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422 页。 27 清吴兰修, 黄仲则小传 , 两当轩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10 页。 28 清袁通, 金缕曲题悔存斋词 , 两当轩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82 页。 29 清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杜维沫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0 页 30 清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杜维沫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6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9 则的情词,认为其擅长白描,少用僻典冷字,自然真实,首首皆精妙,并将 其抬高到清代爱清词巅峰的位置。后又有金民夫、钱小山等撰文继续对竹 眠词中爱情词、怀古词的关注,并注意到了仲则词并不十分工整谐律的问 题。建国前对仲则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他的感愤词和爱情此上,也渐渐开始 渗透至理论剖析层面。 建国后有关黄仲则的研究渐为学界的热点,并于八十年代黄仲则逝世二 百周年前后出现一个鼎盛的局面,对他生平、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各个侧面 都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出版了 黄仲则研究资料 一书。 1983 年钱璱之的 春 鸟秋虫子作声略论黄仲则的诗词艺术特色以及盛世哀音,词林劲羽 两篇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两当轩诗词的创作主体以及艺术风格,将对仲 则词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胡云翼编辑清代词选 ,集选的词作“虽 然只是清词中最小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清词的价值,但希望能引起读者研究 清词的兴趣”31,他认为黄仲则是诗词双绝的名家,将其与朱彝尊、纳兰性 德、陈维崧、顾贞观等同视之。胡云翼的主张开始得到响应,对于仲则词的 专门研究陆续出现,龙沐勋在中国韵文史中将其划入常州词派,刘扬忠 先生撰文反驳, 更为细致地分析仲则词的艺术特征, 指出仲则作词直抒胸臆, 与常州词派“意内言外” 、 “深美闳约”的宗旨大相径庭,根本不可视为同派。 近几年,关于仲则词的内容和风格的专题论文也开始出现,如赵慧慧的 黄仲则词中的狂放 , 认为 “狂放” 是仲则词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这 狂 , 是词人划分自我与外界的载体,是词人保持内心孤高的一种方式。 ” 32周成强 等着重分析了仲则的情词,指出对女性内在的关注使其词更具有高洁美好的 特质,并大胆推测这一特质的形成源于词人真实的情感经历。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仲则词的认识和研究正在逐步深化,但还存在诸 多的不足,如研究还不够系统,诸多内外因素尚未能细致合理地勾连起来, 所以,对仲则词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还没有予以充分的认识和评价,这些都应 该通过对资料更为详尽的收集和整理,对仲则词文本的深入分析,与清代词 坛甚至前代词家词作进行宏观比较后,方能得出一个勉称公允的研究概貌。 31 胡云翼, 清代词选序 , 胡云翼集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版,第 64 页。 32 赵慧慧, 黄仲则词中的狂放 ,楚雄师专学报,2001 年第 1 期,第 8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0 第二章 竹眠词的创作观与内容 第一节 创作观的形成与发展 从今存的黄仲则文集中,没有发现他关于词的专门论述,这无疑为探讨 黄仲则的词学观念带来了一些困难。其实,在古代作家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 现象,即擅长创作,而于创作主张却缺乏论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其创 作实践中大致探寻出其创作思想的。陈廷焯说黄仲则于词“本属左道” ,成 就也远不及他的诗。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仲则不是把填词当作文学 上的终身事业的。 一、创作实践里的雏形 仲则自幼父兄早丧,祖父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就大业,所以要求 甚严,仲则“性不耽读”33,非常刻苦努力。因为是科举取士,所以教育过 程较少涉及到词曲之类“小技” ,也是自然之理。清人为词多是出于某种机 缘,如朱彝尊之为词就是在曹溶幕府中开始的。 “曹溶确实是朱氏词学实践 的启导者,朱彝尊是在和曹溶的唱和过程中精晓倚声之道的。 ”34竹眠词 中可考的最早的一首词减兰夜泊采石 ,作于乾隆三十三年,已是仲则 二十岁的时候了。龙城书院的就读生涯中,师徒们经常唱和游历,但往来皆 诗文,极少有词作留下。师所不长则弟子无以学,邵氏对仲则于词的指导也 就薄弱一些。所以,仲则也就没有词学创作上的本师,而词的创作与诗歌创 作一样,是出于一种情感发抒的需要。所以论者每谓仲则词类诗,其实颇为 中肯。在仲则的创作世界里,诗词并没有明晰的功能界分,对他而言,都是 抒写性情、排遣愁绪的工具。这种独抒性情,风格类诗的创作,当然会受到 在词学观念上推崇沉郁、注重体格的陈廷焯的批评了。 33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1 页。 34 严迪昌, 清词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56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1 清代是词学中兴的时代,龙榆生先生评价清初“词体益尊,气格益醇, 柔婉博大”35。清代之所以能够形成词学复兴,与词人们建立系统的词学观 有着重要关系。纵观仲则所处时期的清词各派,均有自己独到的创作主张。 阳羡词派崇“意”主“情” , “深刻其意,锤炼其识;以全部才智、毕生 精力以至用生命去严肃承担通同的使命。 ” 36而阳羡词人们也努力践行之,敢 以大题目出大意义,抒述民生之哀,故国之痛。浙西词派则宗法南宋姜、张, 注重音韵格律,主张醇雅清空的审美风格,廓清纤仄绮靡的花间风气,推重 词的怡情养性功能。同时,清代词坛比较讲究地域流派及其词风归属,阳羡、 浙西、常州等词派的崛起和兴盛都同其鲜明的群体意识有关, “ 聚之所好 和性之所近的理论上的抽象论述全成为实际的具体表现”37。江浙一带 先后云集了三派词人的核心,词学活动也带有地域相近的因素,清代中叶, 浙派中兴,杭嘉、扬州和吴中地区分别聚集了几批词人唱和切磋,声势浩大。 反视仲则,性格孤僻高傲,不喜入条框规格,拘泥束缚,所以并未具有 系统清晰的创作主张,也没有对词进行登堂入室的学习,虽然身在清代词学 活动最为繁盛的中心,却未盲从一家之说。而以他独特的文学思维和创作方 式独立于各派之间,他的词作天生灵气,别具一格。其诗宗太白有飘逸凌越 之气,复又遍学诸家,浑融自然,气势流畅。这也同样影响了他的词艺淬炼 之路,不受门派拘泥,反而可以学习各家优长,化为己用。 邵齐焘病逝后,仲则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人生变幻无常,想法益加怪 癖超拔,不入常规。 黄仲则年谱中记载: “春,先生仍客介子幕中,在署 以狂傲少谐,落落难与众合,独与诗人曹以南交,余不通一语。 ”38体质虚弱 的他每每在客地病倒,身心疲惫,所以作品中又多参杂一些苦闷凄凉之音。 采石矶的一场诗会,让仲则名动天下,结交了名士朱筠与汪中,引为知己, 十分投契,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随后辗转迁徙,乾隆三十九年,二十六岁的 黄仲则第五次乡试未果,去常熟吊唁邵师时,心情十分悲哀沮丧,甚至对洪 35 龙榆生, 中国韵文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34 年版,第 142 页。 36 严迪昌, 清词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95 页。 37 严迪昌, 清词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3 页。 38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2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2 亮吉说: “脱不幸我先若死,若为我梓遗集如玉芝堂乎?”39亮吉觉得语 意不祥,不与回应。可以说,如此委曲漂泊、寄人篱下的日子,日渐侵蚀他 的少年意气,心境十分灰暗。同亮吉分手后,仲则顺路拜会了袁枚,并在随 园一住就是几个月。乾隆三十九年秋,二十六岁的黄仲则遇到了有清一代怪 才袁枚,他对为词之心法方触类旁通,渐露端倪。 二、随园一梦,仁者心动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袁枚自幼 聪敏好学,十二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次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乾隆 七年,因满文考试不及格,外放江宁等地任知县,六年后辞官侨居江宁,筑 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儒家诗 教表示不满,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抨击。其为人洒脱豁达,不拘 小节,故朋友甚多,弟子遍布天下。但其过于放荡任性、离经叛道的行为也 在清代颇受人非议。著有小仓山房集及随园诗话 、 子不语等。 袁枚可称是乾隆诗坛执牛耳者,名声赫赫,结缘天下,经常提携后辈。 仲则又是清诗坛一颗备受瞩目的新星,两人相见,既是诗者必然的切磋,也 有性格中的相互吸引。但仲则本不喜攀交,他的朋友大多是因志趣相投、互 有默契,与身家地位无关。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一向孤高自许的他去主动 拜会这位当时闻名遐迩的文坛元老呢? 关于这次长久的会面,在黄仲则年谱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述: 虞山游后,亮吉先行。先生遂至江宁谒袁简斋(枚)太史。时简斋寓小 仓山所构随园,以吟咏著作为乐。放情于声色,尤好宾客。四方人士,投诗 文者无虚日。先生至,太守亦优待之。即度岁于随园中。随园景物宜人,风 亭翠霭,花径周环,益复歌筵频开。先生在园,极尽视听之娱。 40 文虽简短但落笔精妙,不可谓不周到。袁枚开放自由的思想在这座园子里恣 意流动。他提倡将自身情感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自然流露,行文讲求技巧 与灵动,遍学古法但有别于古人,尽量作出新意。这些观点都与黄仲则不谋 39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7 页。 40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 , 年谱丛刊 ,中华书局,第一一七册,第 366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3 而合。另外袁枚主张诗艺有高低但诗人无尊卑,切磋技艺众生平等。这种尊 重个体的理念,营造出一种没有隔阂、轻松舒适的氛围,让年纪轻轻就身心 俱疲的黄仲则暂时忘却了悲伤。这段时间他们纵情声色,却是享受着人最本 能的渴望实现后的爽快,将才思尽情挥洒。随园的空气不同于当时普遍保守 沉闷的社会风气,袁枚的大胆设想和他付诸实践的能力一定让年少失意的仲 则十分钦佩和羡慕。第二年初春的一次聚会上,仲则赋诗呈袁简斋太史 四律,表达自己对袁枚的敬仰之意,下录其一: 一代才豪仰大贤,天公位置却天然。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暂借玉堂留姓氏,便依勾漏作神仙。 由来名士如名将,谁似汾阳福命全。 ( 两当轩集卷十) 从诗中可以看出,让仲则如此钦羡的因素之一,是袁枚身上有一个同他恩师 邵齐焘的共同点,就是“生平于功名不甚置念” 。虽然鄙视功名但也曾傲视 功名,且能身陷污泥而不染,抽身而退毫不留恋,这对高傲正直的仲则来说, 既是刺激,又是鼓励。袁枚身上有许多恩师的影子,他最敬重的人的气息, 吸引他去进一步了解。这段时间对仲则的影响十分明显,他对词艺的领悟开 始突破了那层朦胧的屏障,词旨愈加清晰可寻,思路紧凑,隐隐透出大家之 风。 不止仲则对袁枚心声敬意, 袁枚也对仲则的才华大为称赏, 仲则病逝后, 袁十分痛心,曾作诗哀悼: 叹息清才一代空,信来江夏丧黄童。 多情真个损年少,好色有谁如国风。 半树佛花香易散,九天仙曲韵难成。 伤心珠玉三千首,留与人间唱恼公。 41 袁枚认为仲则诗词质实有物,灵动生姿,词作有时不乏尖新之笔,极具天赋 长才,与他讲求将内心情感自然宣泄的性灵说颇有相通之处,对于仲则自然 十分赞赏。但长才于此,伤身亦此。他认为仲则用心太深,对自身痛苦过于 41 清袁枚, 小仓山房诗集 ,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第 一四三一册,第 553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4 执着,触目所及皆是烦恼,他的年少早丧其实与自己的性情不无干系。 仲则离开随园后不久即赴京应试,在四库馆佣书校录长达五年,其间对 生活的无奈与苦闷,人生理想的破灭和意志的消磨令他十分痛苦,随园生活 成为他终身的一个梦,无力实现,只能日日买醉,在半梦半醒、纵情声色中 麻痹自己。他曾致信袁枚,袁在回信中劝他放下执着,顺应时务一些: 来书自称生平安于古,悖于时,矜矜自喜,僕以此为妄语也。足下亦知 大圣孔子,乃古之周旋世故者乎?其体贴人情,至于如此。故能察颜观 色。而每到是邦,必闻其政。夫岂肯生今反古,而傲然自足者乎?杨子法 言曰: “通天地人,谓之儒。通天地而不通人谓之伎。 ”夫天地难通,人情 易通,乃杨子之言,似贱伎而尊儒者,于此可以见学古之不足为奇,而悖时 之不可为训也。愿足下思圣人之所以处世,而勿效名士之覆辙焉。 近日海内考据之学,如云而起。足下弃平日之诗文,而从事于此,其果 中心好之耶?足下之意以为己之诗文业已足矣,词章之学不过尔尔,无 可用力,故舍而之他。不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 粗心人。 ”诗文非易事也。子之对文未造古人境界,而半途弃之,岂不 可惜?且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难以 成家者也。 42 袁枚语锋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仲则不擅周旋世故、孤芳自赏、甚至还 沾沾自喜,并非一件好事,适当的入世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做 一个真正的儒士。过分孤僻乖张虽能保持清白,但也会使自己的视野和胸襟 越来越狭窄,终难成大器。另外对于仲则弃诗文词赋等长才而埋头考据的逃 避行为也很不赞同,甚至语出辛辣,认为仲则在文学上还需磨练,怎可如此 自满而辍笔?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 磨练精深。 袁枚认为考据之学无甚意义, 不过为他人缝衣作嫁,蚀人心骨,仲则应该立刻舍弃以他拮据的家境、病弱 的身躯无法完成的考据之路。这封信语重心长,对仲则来说也是当头棒喝, 果然放弃了清苦无聊的编修之职,另谋他路。只惜命运弄人,仲则早早去世。 随园一晤,对仲则的人生观影响很大,而“性灵”的内涵也让仲则对词 42 清袁枚, 小仓山房尺牍卷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8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5 的创作意识不再飘渺无依,而是渐觅佳境。仲则也一定深有感触,后来几次 路过南京,必然拜会小仓山主人,讨教切磋。 竹眠词中后期的一些作品, 沉挚深厚,语意苍凉,极富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是袁枚给予了仲则词一个 鲜活的灵魂。 第二节 丰富的题材与创作取向 如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九江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材料科学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器官移植
- 交通银行2025邯郸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 邮储银行2025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河北地区
- 工商银行2025铜仁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商洛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明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DBJ41-T 145-2015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技术规程
- TSG07-2019锅炉安装工艺+焊接专用工艺卡+施工记录表
- 物业收费员的培训
- 总医院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公开文件招投标书范本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声乐、器乐表演组”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设计版权授权合同范例
-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GB/T 44535-2024塑料试样线性尺寸的测定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