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业论文)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研究.pdf_第1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研究.pdf_第2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研究.pdf_第3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研究.pdf_第4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世界史专业论文)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约翰弥尔顿( j o h nm i l t o n ,1 6 0 8 - - 1 6 7 4 年) ,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政论家, 著有失乐园等长诗,在英国革命中还撰写了数篇支持革命的政论文。弥尔顿 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也是英 国诗人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人物之一。弥尔顿的思想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样,很 难一概而论。关于弥尔顿的研究和评论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就史学界 如何评价弥尔顿的政治思想的问题,本文提供了几种典型的观点并基于已有的研 究,拟对其政治思想进行客观综述和研究以进一步确认弥尔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 位和伟大形象,为弥尔顿先生诞辰四百周年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文章分为五个 部分: 第一部分,弥尔顿生活的时代背景介绍。弥尔顿生活在英国社会处于历史性 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争自由的革命风起云涌,各个阶层在这个过程中都 提出了自己的反对封建制度的丰张。弥尔顿亲历了英国革命的几个重要时期,他 的思想同时受到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和英国革命的影响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第二部分,弥尔顿的宗教思想。弥尔顿毕生笃信上帝,强调人与上帝的直接 交流,但他的个人信仰使得他在各个教派间游离甚至以背相向;他最初的五本小 册子都是关于宗教的,他站在清教徒的一边要求继续推进宗教改革,反对主教制, 反对专制王权,号召净化教会和宗教宽容,但他一些过激的言论和非正统的思想 让他不为大众所接受。宗教思想也是他主要的论辩工具,作用不可忽视。 第三部分,弥尔顿的自由观。弥尔顿认为“自由先于一切 ,以牺牲自己的 目光为代价一直在为英国人民的自由而战斗。他认为人们必须拥有宗教自由、个 人自由和公民自由。他对于出版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婚姻自由、教育自 由等都有著述,其中他有关出版自由的言论最为雄辩。他的思想虽未形成完整的 系统,但不乏真知灼见,被后来的思想家视为自由- 丰义的先驱。 第四部分,弥尔顿的共和思想。英国在1 6 4 8 年至1 6 5 3 年间建立了共和国, 弥尔顿受到共和思潮的影响,认为共和制是最好的政体。他对革命和共和国的建 立所做的辩护被视为他为革命所做的最大贡献。他的共和思想被标注为“古典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派。他倡导“人民主权论”和建立没有国王和上院的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他 的共和制政体有理想化的倾向。 第五部分,弥尔顿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为一个公民,他对理想、真理的追求 以及对祖国的赤胆忠心让他不朽,可作为给后人的遗产继承下来。作为政论家, 他是最早提出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之一,认为自由、财产和生命安全 是人们的自然权利,其中自由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他为自由平等和建立 共和国大声疾呼。但弥尔顿不是完人:他的自由思想缺少系统性,都是在革命中 急促而就;他认为实现自由的最好政府形式是共和制,但他不是最坚定的共和主 义者;弥尔顿虽倡导“人民丰权论”,但他不是民主主义的共和主义者。 6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政治思想;宗教;自由观;共和思想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j o h nm i l t o n ( 16 0 8 - 16 7 4 ) w a sag r e a te n g l i s hp o e ta n dp u b l i c i s t n o t e df o rh i s g r e a te p i cp a r a d i s el o s t ,m i l t o na l s ow r o t es e v e r a lp o l i t i c a la n dr e l i g i o u se s s a y sa n d p a m p h l e t st os u p p o r tt h ee n g l i s hr e v o l u t i o n b e i n go n eo ft h ef i r s tt h i n k e r st os t e p f o r w a r dn a t u r a lr i g h t sa n ds o c i a lc o n t r a c tt h e o r ya m o n g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w e s t e r n p o l i t i c a lt h o u g h t ,m i l t o ni sa l s oo n eo ft h em o s ta r g u a b l ep o e t s i t sh a r dt og e n e r a l i z e h i si d e a sa sw e l la sh i se r as i n c eb o t hw e r ec o m p l i c a t e dm a t t e r s t h e r eh a v eb e e n e n o r m o u sr a n g e so fm i l t o n sr e s e a r c h e sa n dc r i t i c sa l o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h i s t o r y b u th o wh a st h e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f i e l df i x e dt h ev a l u eo fm i l t o n st h o u g h t s ? t h i st h e s i sp r o v i d e ss e v e r a l t y p i c a li d e a s a b o u tm i l t o n ,t h e ni te n d e a v o r st o s u m m a r i z ea n da n a l y z et h et h o u g h to b j e c t i v e l yb a s e do nt h e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e s ,t h u s t of u r t h e rc o n f i r mj o h nm i l t o n sr o l ea n dt or e v e a lh i sg r e a ti m a g ei nt h eh i s t o r y a l s o i ti sh o p e dt h a tt h i st h e s i sc o u l dd oi t s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j o h nm i l t o n s4 0 0a n n i v e r s a r y , 2 0 0 8 t h i s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p a r t s : c h a p t e r1 ,m i l t o n sb a c k g r o u n do fl i v i n g m i l t o nl i v e di na ne r aw h i c he n g l i s h s o c i e t yw a su p o nat r a n s i t i o n a lr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h ec l a s so fb o u r g e o i sw a si nw a r a g a i n s tt h ef e u d a l i s ma n ds t r i v i n gf o rf r e e d o m e a c hc l a s sh a di t so w ni d e at of i g h t a g a i n s tt h ef e u d a ls y s t e m m i l t o n si d e a sh a dr e s o u r c e s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t h eh u m a n i s m , r e l i g i o u sr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t h er e v o l u t i o nw h i c ha l le n d o w e di nh i s w o r k s c h a p t e r2 ,m i l t o n sr e l i g i o u si d e a s m i l t o nw a sav e r yr e l i g i o u sp e r s o na n dl a i d t h ee m p h a s i so nd i r e c tc o n t a c tw i t hg o d ,b u ti so f t e nt r o u b l e db yh i so w nb e l i e f s h e w a n d e r e da m o n gd i f f e r e n tr e l i g i o u sg r o u p sa n de v e nb r o k ea w a yf r o mt h e m h i sf i r s t f i v ep a m p h l e t sw e r er e l i g i o u sr e l a t e d ;h es t o o dw i t ht h ep u r i t a n ss i d et of u r t h e rt h e r e l i g i o u sr e f o r m a t i o n :h eo p p o s e de p i s c o p a l i s ma n da u t a r c h yk i n g s h i p ,a p p e a l e df o ra p u r i f i e dc h u r c ha n dr e l i g i o u st o l e r a n c eb u th i sr a d i c a lr e m a r k sa n dn o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i d e a sm a d eh i mn o ta c c e p t e db yt h em a s sc r o w d h i sr e l i g i o u si d e aw a st h em a i nt o o l o fh i sd e b a t e sa n di t sr o l ec o u l dn o tb en e g l e c t e d c h a p t e r3 ,m i l t o n si d e ao fl i b e r t y m i l t o nt h o u g h tt h a t f r e e d o mi ss u p e r i o rt o a l l a n dh es t r u g g l e df o rt h ew h o l en a t i o n sl i b e r t ye v e na tt h ec o s to fh i se y e s i g h t h e h e l dt h ei d e at h a tp e o p l es h o u l do w nt h r e es p e c i e so fl i b e r t y , n a m e l yr e l i g i o u sl i b e r t y ,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o m e s t i cl i b e r t ya n dc i v i ll i b e r t y h eh a dp r o s ew o r k so nt h ef r e e d o mo ft h ep r e s s , s p e e c h ,b e l i e f s ,m a r r i a g e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m o n gt h o s et h ef r e e d o mo fs p e e c hw a s t h e m o s tp o w e r f u l t h o u g hh i si d e a sw e r en o tf o r m e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 t h e yh a dp e n e t r a t i n g a n dp r o f o u n di d e a st ob ec l a i m e da sa l le a r l ya p o s t l eo fl i b e r a l i s mb y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 c h a p t e r4 ,m i l t o n si d e ao fr e p u b l i c a n i s m e n g l a n df o u n d e d as o r to fr e p u b l i c w i t h i nt h ey e a r so f16 4 8t o16 5 3 a f f e c t e db yt h et i d eo fr e p u b l i c a n i s m ,m i l t o n b e l i e v e dt h a tt h er e p u b l i cw a st h eb e s tf o r mo fg o v e r n m e n t h i sd e b a t e so v e r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r e p u b l i cw e r ec o n s i d e r e da sh i su t m o s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r e v o l u t i o n h i si d e a sw e r ec l a s s i f i e da sb e i n gc l a s s i c a l h e a d v o c a t e d p e o p l e ss o v e r e i g n t y a n ds e t t i n gu p ar e p u b l i co fp a r l i a m e n t a r y s o v e r e i g n t yw i t h o u tak i n ga n dh o u s eo fl o r d s ,w h i c hh a d at e n d e n c yo fi d e a l i z a t i o n c h a p t e r5 ,j o h nm i l t o n ss t a t u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p o l i t i c a lt h o u g h t s a sac i t i z e n , h i sp u r s u i to fi d e a la n dt r u t ha sw e l la sh i sw h o l e h e a r t e dd e v o t i o nt ot h en a t i o nw o u l d m a k eh i mi m m o r t a la n dc o u l db ei n h e r i t e da sag r e a th e r i t a g e a sap u b l i c i s t ,h ew a s o n eo ft h ef i r s tt h i n k e r st os t e pf o r w a r dn a t u r a lr i g h t sa n ds o c i a lc o n t r a c tt h e o r y ;a n d h eb e l i e v e dp e o p l e sn a t u r a lr i g h t sw e r el i b e r t y , p r o p e r t ya n dl i f e ,l i b e r t yb e i n gt h e m o s tf u n d a m e n t a lo n e h ec l a m o r e df o rl i b e r t y , e q u a l i t y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 r e p u b l i c b u tm i l t o nw a sn os a i n t h i si d e a sw e r eb o u n db yt h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t h a t s u g g e s t e dt h e mt h u sw e r en o ts y s t e m a t i c h eb e l i e v e di nt h e b e s tg o v e r n m e n tf o r mt o r e a l i z et h el i b e r t yw a st h er e p u b l i c ,b u th ew a sn o taf i r mr e p u b l i c a n ;h e sa na d v o c a t e o f p e o p l e ss o v e r e i g n t y ,b u th ew a sn o ta d e m o c r a t i cr e p u b l i c a n 8 k e yw o r d s :j o h nm i l t o n ,p o l i t i c a lt h o u g h t s ,r e l i g i o n ,l i b e r t y , r e p u b l i c a n i s m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蝮丝固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一 论文作者签名:噬夏l 金导师签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一、选题缘由 约翰弥尔顿( j o h nm i l t o n ,1 6 0 8 1 6 7 4 年) ,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政论家, 著有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等长诗,在英国革命中还撰写了数篇 支持革命的政论文。弥尔顿还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论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从当今颇有影响力的一些百科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弥尔顿一直备受关注: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弥尔顿是“紧随莎士比亚之后的英国诗人;他的作品 以及影响是英国文学史、文化史和思想自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最著名的作品 是他的长篇史诗失乐园,他用他的超凡的能力展现了他雄伟的风格:他对撒 旦的刻画是世界文学最高成就之一。弥尔顿的散文小册子作为清教革命中有价值 的解释也不失为重要之作,在现代政治和宗教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维基百 科中说:“弥尔顿是英国著名的诗人、雄辩的政论家,还是英国共和国期间的政 府拉丁文秘书。他的史诗失乐园最为著名,还因他谴责审查制的论述阿留帕 几底卡而得名。”还说:“弥尔顿的文学生涯给十八到十九世纪的英国诗歌留下了 强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他通常被视为与莎士比亚齐名或甚至高出这个地位。”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也说弥尔顿是“英国诗人,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弥尔顿从青年时代起就认为自己应该随时准备为国家、为教会、为那些为了 传播福音而出生入死的人服务。他的巨著失乐园创作于他一生中的晚期,而 在这之前的二十年从他三十二岁到五十二岁,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中 去,身历内战与革命政权的兴起与衰落,用“他的左手 为争取一切他认为最有 价值的东西而进行战斗,讴歌了自由和充分地展现了他的政治思想,以实现自己 “如果不能自己去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至少也要歌颂一个伟大的事业”这一伟 大的理想。 “m i r o n , j o h n ji n 砀pn e we n c y c l o p e d i ab r i t a n n i c a , 1 5 ”e d i t i o n , m a c r o p e d i av o l u m e1 2 ,c h i c a g o : e n c y c l o p m d i ab r i t a n n i c al n e ,l9 8 0 ,d 2 0 4 “j o h nm i l t o n ”,晰七扫e d i a ,t h ef r e ee n c y c l o p e d i a 8j u l y2 0 0 8 ,1 7 :5 8u 1 1 0j u l y2 0 0 8 h t t p :e n w i k i p e d i a o r g w i k i j o h nm 订t o n “j o h nm i l t o n ”,t h ec o l u m b 囟e n c y c l o p e d i a s i x t he d i t i o n ,2 0 0 8c o l u m b i a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2 8a u g2 0 0 8 h t t p :w w w e n c y c l o p e d i a c o m d o e i e l - m i l t o n - j h t m l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弥尔顿说过:“如果想在今后写好高尚事物而不至于一事无成,那么他本人 首先应该是一首真正的诗,即最好最高尚的东西的组合和模式 。纵观他的 一生,无论写诗还是作文,他都是一首真正的诗。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他本人, 他的作品,还要研究包含在他作品中的思想。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有人说:“弥尔顿是英国诗人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人物,在他身上所引起的争 论,甚至比英国革命本身所引起的争论还要多。”关于弥尔顿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由于在奥列弗克伦威尔摄政期间充当了- 丰要宣传者,他备受争议因而闻名。作 为一个早期的个人权利倡导者,弥尔顿主张言论自由以反对政府的审查制度,提 出了人民拥有推翻暴君统治者的权利,还声明了在不相称的情况下公民可以有离 婚的权利,在他那个时代不可避免地掀起了波澜。作为一个担心主教暴政的忠实 的清教徒,弥尔顿努力寻求政府与教会之间的明确界限;他的思想经常过激,连 清教徒们都不敢与他为伍。 我们对于弥尔顿支持者的声音丝毫不感到惊讶。德莱顿将弥尔顿摆在世界最 伟大诗人荷马、但丁之后,“三位诗人在不同年代里生活,装点着希腊、意大利 和我们英国。头一名表达的思想崇高无敌,第二名最宏伟。第三名在寻思:天生 的才力既已达到绝顶,于是他结合前二者,作了第三名。因此,用他的话说, 弥尔顿是同时具有才情,伟大风格和思想崇高的人。有人将他誉为仅次于莎士比 亚的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但也有人一开始就对他的思想反感,还有人厌恶他的为 人。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变换有所不同,但对他的敌意始终存在。 然而就是在这种敌意中,弥尔顿还能保持着如此的声誉,实在令人惊讶不已。 关于弥尔顿的研究和评论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国外的研究大致可 以概括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弥尔顿传记与评论。早期的作品有约翰奥博雷( j o h n a u b r e y ) 1 9 3 2 年出版、1 9 7 1 年再版的弥尔顿早期生活( 助咖l i v e so f m i l t o n ) ,j s 德克霍 a l f r e dh w e l s h “m i l t o ne x c e r p t sf r o m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e n g l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a n dl a n g u a g e :2 2a u g2 0 0 8 h t t p :w w w a l f r e d w e l s h c o m m i l t o n h t m o “m i i t o n , j o h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p o e t r yc r r i c i s m ,e d c a r o lt g a f f k e ,v 0 1 1 9 ,g a l eg 即g a g c ,1 9 9 7 国j o h nd r y d e n ,“e p i g r a mo nm i l t o n ( 16 8 8 ) a n de s s a yo ns a t i r e ( 16 9 3 )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d ) ,k f i l t o nc r i t i c i s m :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f o u rc e n t u r i e s ,n e wy o r k :r i n e h a r t ,l9 5 0 ,p 3 3 7 固如哩维斯( e r l e a v i s ,英国) ,弥尔顿的诗体( 1 9 3 3 年) ;艾略特( t s e l i o t ,英国) ,论弥尔顿( 1 9 4 7 年) 。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夫( j s d i e k h o f f ) 将弥尔顿关于自己生平和作品的言论收集成了弥尔顿自传 ( 1 9 3 9 年初版,1 9 6 5 年再版) 。威廉帕克( w i l l i a mr i l e yp a r k e r ) 于1 9 6 8 年出 版了弥尔顿传( m i l t o n :ab i o g r a p h y ) ( 2 卷) ,这是有着现代传记模型的、最 全面的弥尔顿传记之一。约翰肖克洛斯( j o h nt s h a w c r o s s ) 于1 9 9 3 年出版 了题为自我与世界( t h es e l f a n dt h ew o r l d ) 的弥尔顿传记。其余知名的作品 还包括:勒娃斯基( l e w a l s k i ) 和芭芭拉基佛( b a r b a r ak i e f e r ) 合著的弥尔 顿评传) ) ( j o h nm i l t o n :ac r i t h :a l b i o g r a p h y ,2 0 0 1 年) ;a n 威尔逊( a n w i l s o n ) 弥尔顿的一生( t h el i f eo f j o h nm i l t o n ,1 9 8 3 年) 。 评论方面,约翰肖克洛 斯( j o h nt s h a w e r o s s ) 发表了弥尔顿:批判的传统) ) ( m i l t o n :t h ec r i t i c a l h e r i t a g e , 1 9 7 0 年) 一书,包含了早期1 6 2 8 到1 7 3 1 期间的弥尔顿评论,7 其续集在1 9 7 2 年出 版,将评论从1 7 3 2 年延伸至1 8 0 1 年。之后浪漫主义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弥尔顿 的研究则分别见于浪漫主义者评弥尔顿( r o m a n t i c so nm i l t o n , 1 9 7 0 年) 和崇 高的清教徒( t h es u b l i m ep u r i t a n ,1 9 6 3 年) 。二十世纪弥尔顿评论则由帕德里 克墨雷( p a t r i c km u r r a y ,1 9 6 7 年) 和k l 沙玛( k l s h a r m a ,1 9 7 1 年) 创 作。蒂里亚德、道格拉斯布什也曾加入到这些行列中。三位著名的“弥尔顿主 义者”休斯( m yh u g h e s ) 、汉福特( j h h a n f o r d ) 和伍德豪斯( a s ew o o d h o u s e ) 分别发表了题为关于弥尔顿的十个观点( t e n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nm i l t o n ,1 9 6 5 年) ,t 约翰弥尔顿:诗人和人文主义者( j o h nm i l t o n :p o e t a n d h u m a n i s t , 1 9 6 6 年) , 天上的缪斯:弥尔顿导读( t h eh e a v e n l ym u s e :ap r e f a c e t om i r o n ,1 9 7 2 年) 的 弥尔顿评论集,对弥尔顿的重新定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 第二类研究与他的具体作品、创作体裁、文学成就及地位有关,是所有弥尔 顿研究中数目最庞大的。“仅就新编剑桥英国文学数目词典而言,弥尔顿名 下所列书目也不下千种。”限于篇幅,本文只能选其中很少一部分作家和作品按 时间顺序略作介绍。几乎与弥尔顿同年代的马韦尔( a n d r e wm a r v e l l ) 和德莱顿 ( j o h nd r y d e n ) 都为他大唱赞歌。十八世纪对弥尔顿评论的主调是赞扬的、肯 定的,散文家艾迪生( j o s e p ha d d i s o n ,1 6 7 2 1 7 1 0 年) 在关于失乐园的评论 o “m i l t o n j o h n ”,i nt h en e we n c y c l o p e d i ab r i t a n n i c a 。l5 ”e d i t i o n ,m a c r o p c d i av o i u m e12 ,c h i c a g o : e n c y c l o p a e d i ab r i t a n n i c ai n c ,19 8 0 ,p 2 0 9 od e n n i sd a n i e l s o n ( e d ) ,“m i l t o n sw o r k sa n dl i r e :s e l e c ts t u d i e sa n d r e s o u r c e s ”,i n 丁舵c a m b r i d g ec o m p a n i o n t om i l t o n ,s e c o n de d i t i o n ,s h a n g h a i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e d u c a t i o np r e s s ,2 0 0 0 ,p 2 7 5 鼬“m i l t o n ,j o h n ”,i nt h en e we n c y c l o p e d i ab r i t a n n i c a , 1 5 ”e d i t i o n ,m a c r o p e d i av o l u m e1 2 ,c h i c a g o : e n c y c l o p a e d i ab r i t a n n i c ai n e 19 8 0 p 2 0 9 回【英1 蒂里业德等著:弥尔顿评论集,殷宝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4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集中指出其刻画人物性格与描写宏伟思绪的超人地方,但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弥尔顿应该避开那些低劣而庸俗的思想去追求自然的与崇高的思绪。法国评论 家伏尔泰( v o l t a i r e ) 虽认为弥尔顿的虚构人物有许多缺点,有些情节根本没有语言 的意义,但“最严厉的批评家也必须承认弥尔顿虽有些缺点,却有极优美的东西 作为充分的补偿。英国评论家、诗人约翰逊在( s a m u e lj o h n s o n ,1 7 0 9 1 7 8 4 年) 诗人传中对弥尔顿的主要诗作进行了全面评述,较为全面。他没有一味赞扬 弥尔顿,他指出失乐园中没有人的行动和习俗,是一本读者敬而远之,读后 不想再读的书。 最为后人所知的是在十八世纪末英国诗人布莱克( w i l l i a mb l a k e , 1 7 5 7 1 8 2 7 年) 在天堂与地狱的婚配中提出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他认为失 乐园之伟大不在于主人公亚当而在于被抛进地狱的撒旦。弥尔顿由于自己的革 命失败而站到同样失败的撒旦立场上而不自知。固这个思想在十九世纪继续影响 着对弥尔顿的评论,有更多作品出现并揭示了弥尔顿诗中所反映的革命精神。英 国诗人、评论家柯尔律治( s ,t c o l e r i d g e ,1 7 7 2 一l8 3 4 年) 认为要理解弥尔顿的伟大 作品应认识那个时代的特殊性质和诗人的个性,由此对失乐园的写作背景做 出了十分重要的阐述。维多利亚时期的阿诺德( m a t t h e wa r n o l d ,1 8 2 2 1 8 8 8 年) 对 弥尔顿的评价非常重要。他认为质量是一切事物价值的灵魂;没有高度质量的作 品会产牛极坏的影响,而弥尔顿的诗则是具有高度质量的,非任何人所能及,把 弥尔顿提到极高的地位上。 进入二十世纪初,人们更全面地分析弥尔顿的作品, 研究他的思想特点。从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弥尔顿遭到最严峻的挑战。曾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诗人、评论家艾略特( t s e l i o t ,1 8 8 8 1 9 6 5 年) 发 动了激烈的抨击,对弥尔顿几乎是全面否定,对他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 思想以及整个为人都不赞同,并认为弥尔顿的诗“思想与感情脱节”,影响极大。 里维斯( f r l e a v i s ,1 8 9 5 1 9 8 0 年,英国剑桥大学讲师) 也是最坚定的否定派。刘 j o s e p ha d d i s o n , “s i xs p e c t a t o rp a p e r so np a r a d i s el o s t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d ) ,m i l t o nc r i t i c i s m : l e c t i o n s f r o mf 0 1 4 rc e n t u r i e s ,n e wy o r k :r i n e h a r t ,19 5 0 ,p 2 3 露i 法】伏尔泰:论弥尔顿( 1 7 2 7 ) ,见【英】蒂里弧德等著:弥尔顿评论集,殷宝书译,上海译文m 版社, 1 9 9 2 年版,第3 5 - - 4 1 页。 s a m u e lj o h n s o n , “m i l t o n ( 1 7 7 9 )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a ) ,m i l t o nc r i t i c i s m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f o u rc e n t u r i e s , n e wy o r k :r i n e h a r t ,1 9 5 0 ,p 6 5 w i l l i a mb l a k e , “t h em a r r i a g eo fh e a v e na n dh e l l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d ) ,m i l t o nc r i t i c i s m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 f o u rc e n t u r i e s ,n e wy o r k :r i n e h a r t ,19 5 0 ,p 3 5 2 s a m u e lt a y l o rc o l e r i d g e ,“m i l t o n ( i818 )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d ) ,m i l t o nc r i t i c i s m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f o u r c e n t u r i e s ,n e wy o r k :r i n e h a r t ,l9 5 0 ,p 8 9 m a t t h e wa r n o l d ,“m i l t o n ( 18l8 )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a ) ,m i l t o nc r i t i c i s m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f o u rc e n t u r i e s , n e w y o r k :r i n e h a r t ,1 9 5 0 ,p 3 7 3 ot s e l i o t ,m i l t o n ( 1 9 4 7 ) ”,i nj a m e se t h o r p e ( e d ) ,m i l t o nc r i t w 缸m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f o u r c e n t u r i e s ,n e w y o r k :r i n e h a r t ,l9 5 0 ,p 31 0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易斯( c s l e w i s ,1 8 9 8 1 9 6 3 年,英国作家) 则是纯粹的肯定派,道格拉斯布 什( d o u g l a sb u s h ,1 8 9 6 1 9 8 3 年,美国学者和文学评论家) 也基本属于这个派 别。许多评论家此时已能冷静地分析,持“退让派”的态度。他们在承认弥尔顿 缺陷的同时肯定了他的伟大成就。这些评论家包括蒂里亚德( e m w t i l l y a r d , 1 8 8 9 1 9 6 2 年,英国学者,剑桥大学基督学院院长) 、瑞克斯( c h r i s t o p h e rr i c k s , 1 9 3 3 年一,英国著名学者) 、菲什( s t a n l e yf i s h ,1 9 3 8 年一美国现代评论家) 等。 值得一提的是,菲什针对失乐园种种的见解很有创见性地提出:失乐园 的解读形式即读者的领悟方式,给老问题提供一种了新看法。弥尔顿就是弥尔 顿,经过这些考验,地位反而日益巩固,人们再也不怀疑他应得的声誉了。至此, 他在文学界的地位被巩固了下来。 第三类,弥尔顿的政治、宗教研究。弥尔顿的共和丰义思想在大卫阿米泰 奇( d a v i da r m i t a g e ) ,阿曼德西米( a r m a n dh i m y ) ,昆廷斯金纳( q u e n t i r i s k i n n e r ) 等编撰的弥尔顿与共和主义( m i l t o na n dr e p u b l i c a n i s m ) 这本书中得 到了经典的论述,对后人的评述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他们引用了历史学家和文学 评论家的意见来探讨弥尔顿共和主义的古典来源以及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共和主 义的兴起、五十年代的衰落以及在王政复辟后在他作品中的体现。在书中,他们 还将弥尔顿的思想与比他早出现和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对比,认为他是十七世纪 后期和十八世纪共和主义价值观的代言人。 亚瑟巴克( a r t h u rb a r k e r ) 在1 9 4 2 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弥尔顿和清教徒困境( m i l t o na n dt h ep u r i t a nd i l e m m a , 1 6 4 1 1 6 6 0 ) ,指出弥尔顿的“清教徒网境”是在古典共和思想及“清教徒救恩主 义”间的徘徊,是在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思想及宗教改革价值观之间的徘徊 , 为我们揭示了弥尔顿在革命中思想上的冲突的实质。克里斯托弗希尔 ( c h r i s t o p h e rh i l l ) 所著的弥尔顿与英国革命) ) ( m i l t o na n d t h ee n g l i s hr e v o l u t i o n ) 强调必须要在王朝复辟后的具体情境中研究弥尔顿和他的作品,这样才能深刻体 会弥尔顿在后来创作的三部巨作中如何试图说明英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失 败所败露的种种问题。麦克菲克斯勒( m i c h a e lf i x l e r ) 在他的著作弥尔顿 o s t a n l e yf i s h h o wm i l t o nw o r k s , 2 0 0 3 h t t p :w w w h u p h a r v a r d e d u c a t a l o g f i s h o w h t m l 。d a v i da r m i t a g e ,a r m a n dh i m ya n dq u e n t i ns k i n n e r ( e d s ) ,m i l t o na n d r e p u b l i c a n i s m , c a m b r i d g e :c a m b d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9 5 p i 9 a r t h u rb a k e r , m i l t o na n dt h ep u r i t a nd i l e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