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祝颂词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祝颂词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祝颂词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祝颂词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祝颂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祝颂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对宋王朝本身来说,这虽是文化和经济都有长足进步与发展的朝代,但毕竟又是一 个“积弱积贫”的朝代,对外要维持天朝的威严,对内要维护王朝的向心力,这都需要 颂扬盛世,粉饰太平;对宋王朝时期生活的人们来说,这虽是思想文化达到了高度发展 的时期,但又是一个开始走向世俗化的时代,朝野上下比前朝更加关注今生今世、关注 现实生活的生活质量,关注人情世故,这都需要在个体生命中注重节序、期望长寿,在 人际关系中互相应酬、贺喜庆福。由此,就使得整个宋代祝颂之声不绝于耳。而这种祝 颂之声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词”这种在前朝兴起,在本朝繁荣的文体来得以体现,得 以沁染人心、流布四方的。这也就导致了宋词中的一种独特景观祝颂词的大量出现。 随着这一题材的拓展,词的功能在宋代文人手中发生着悄然变化,使词除了文学的抒情 功能以外还有着更多的社会化功能。 因此,把祝颂词作为宋词创作中的一个完整系统,进行整体而深入的研究,是有必 要的。因为,祝颂词主要为帝王显宦歌功颂德,为亲为友祷祈献赞,已超越了“艳科” 的范围,必然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反映更多的社会现实或世情风俗。在宋代, 不论是富庶繁盛的北宋,还是偏安一隅的南宋,祝颂词一方面是词人词臣进身之工具, 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娱身之工具。以词祝颂,从词的题材本身来讲是一种开拓,是一种丰 富;从词的体式特征来看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探索。我们又可以凭借祝颂词作品,来研 究词人,研究词人存在的社会,研究词本身。 论文主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祝颂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宋代祝颂词类型及创作倾向。主要认为祝颂词可以划分为应制类祝颂词( 根据 适用场合与内容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朝廷礼仪应制词、贺圣节应制词,贺祥瑞应制词, 贺节序应制词四小类) ;节序类祝颂词( 根据节日内容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冬 至祝颂词、元旦祝颂词、花朝祝颂词、元宵祝颂词、清明祝颂词五小类) ;寿辞类祝颂 词( 根据寿主身份的不同,又可分为寿圣寿官祝颂词、寿亲寿友祝颂词、自祝自颂词三 小类) 、贺题类祝颂词( 根据适用对象与内容的不同,又可细分为贺婚娶生子生女词、 贺及第得官中举升迁词、贺建堂迁室词、贺受赏赐受旌表词、贺犒赏宴请军中胜事词五 小类) 四大类。这些祝颂词既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独特的创作特点。 二、宋代祝颂词词体形式及表现方法。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 宋代祝颂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词词调的选用。用于祝颂的新创词调多注意调名的“吉祥喜庆”性:祝颂类词作中常用 的词调( 来源与帝王、名入显宦有关的词调,调名字面非常吉祥喜庆的词调) ;用于 祝颂的原有词调的选用有时并不注意调名,只注意约定俗成。( - - ) 宋代祝颂词词体形式 及表现方法。体式以慢词长调居多;结构一般是上阕叙说具象、场景、情状,多是实写, 下阕则为评论加祝颂词语,或全部是祝颂语,多为虚写。( 三) 宋代祝颂词的意象。主要 划分为表皇家气象之意象群,表仙家景象之意象群,祝延年益寿之意象群,祝升迁发达 之意象群等,并进行了分析。( 四) 宋代祝颂词的语言。祝颂词的语言基本上具有典雅、 富丽、辉煌的语言特质。 三、宋代祝颂词的发展演进。以王兆鹏先生的“六分法”为依据,对宋词发展的六 个时期中祝颂词的创作及演变情况进行概括与分析。第一代词人群祝颂词的创作以柳永、 张先、晏殊为代表,词作以节序类祝颂词和寿辞类祝颂词为主。这应是祝颂词的开创期。 第二代词人群祝颂词的创作以大晟词人为代表,词作以应制类祝颂词为主,有谀颂倾向。 这应是祝颂词的兴盛期。第三代词人群祝颂词的创作,以曹勋、史浩、康与之、曾觌等 为代表,词作顺承大晟词人的谀颂格调,以应制类祝颂词为主。这应是祝颂词的鼎盛期。 第四代词人群祝颂词的创作以辛弃疾、张孝祥为代表的爱国词人有相当数量的祝颂词, 专力创作以姚述尧、廖行之为代表,以寿辞类祝颂词和贺题类祝颂词为主。这应是祝颂 词的泛化期。第五代词人群祝颂词的创作,以刘克庄、吴文英为代表,专力创作者有魏 了翁、张榘、李曾伯,词作多为寿辞类祝颂词和贺题类祝颂词,祝颂词的词艺进一步精 致。这应是祝颂词的精致期。第六代词人群祝颂词的创作以陈允平、刘辰翁为代表,以 寿辞类祝颂词为主,不再更多地张扬颂语。这应是祝颂词的衰落期。 宋代祝颂词研究可以解读宋代文人心态、世风民俗的,把握词的社会文化功能性, 宋代祝颂词对后世颂体文学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 关键词:宋代;祝颂词;类型:体式;意象;分期 2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l t h o u g hb o t ht h ec u l t u r ea n de c o n o m ya c h i e v e dg r e a t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p r o g r e s si nt h e s o n gd y n a s t y ,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w a sa f t e ra l lad y n a s t yw i t hl o n g - s t a n d i n g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a n d a c c u m u l a t e dp o v e r t y h 。o no n eh a n d ,h a dt ok e e pi t sd i g n i t yi nf r o n to f 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 ;o nt h e o t h e rh a n d ,i th a dt om a i n t a i ni t sd o m e s t i cc e n t r i p e t a lf o r c e , w h i c hb o t hl e dt ot h ep r a i s eo f p r o s p e r o u st i m e sa n daf a l s es h o wo fg r e a tp e a c e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w a sat i m ew h e nt h e t h o u g h t sa n dt h ec u l t u r eh i # yd e v e l o p e d , b u ti tw a sa l s oat i m ew h e nt h es o c i a ll i f es t a r t e dt o m o v et o w a r d ss u l a r i t y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p r o v i o u sd y n a s t i e s ,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a n dt h e p e o p l e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p a i de v e a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i sa g e , t h eq u a l i t yo fr e a ll i f e ,a n d s u a v eh u m a ns e n t i m e n t t h e ya t t a c h e d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f e s t i v a l sa n dh o l i d a y sa n d e x p e c t e dl o n g e v i t yi nt h e i ri n d i v i d u a ll i f ea n dc a r e da b o u tm u t u a lt r e a t m e a tw i t hc o u r t e s ya n d c o n g r a t u l a t i o n so nf e s t i v a l sa n dh a p p y e v e n t st ob e t t e rt h e i r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e n t i r es o n gd y n a s t yw a sf i l l e dw i t ht h el i n g e r i n gs o u n do fw i s h e sa n d p r a i s e s ,w h i c hw a se x p r e s s e da n ds p r e a do v e tt h r o u g hc i , ak i n do fp o e t r yw r i t t e nt oc e r t a i n t u n e sw i t hs t r i c tt o n a lp a r c r n sa n dr h y m es c h e m e s ,i nf i x e dn u m b e r so fl i n e sa n dw o r d s , o r i g i n a t i n gi n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a n df u l l yd e v e l o p e d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i sa l s or e s u l t e di n o n ek i n do fu n i q u el a n d s c a p ei nc o ft h es o n gd y n 粕奶,_ m em a s s i v ea p p e a r a n c e so fc o n 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a l o n g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i st h e m e t h ef u n c t i o no fc zg r a d u a l l y u n d e r w e n to f i r t a i nc h a n g e si nt h eh a n d so ft h el i t e r a t i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 b e s i d e st h e f u n c t i o no f e x p r e s s i n gf e e l i n g si nl i t e r a t u r e s o n i cm o r es o c i a l i z e df u n c t i o n sw e r ea d d e dt oc z h e n c e ,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t a k et h ec 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a sa ni n t e g r a t e ds y s t e mi nt h e c r e a t i o no f c io f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a n dt om a k ea ni n t e g r a la n dt h o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o ni t 1 1 地c y 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w a sm a i n l yw r i t t e nt os i n gt h ep r a i s e sf o rt h ee m p e r o r sa n d h i g h - r a n k i n g o f f i c i a l s ,t oa s kf o rb l e s s i n g sf o rf r i e n d sa n dr e l a t i v e sa n do f f e rp r a i s e st ot h e m i th a d s u r p a s s e dt h es c o p eo f ”t h ee r o t i cb r a n c h ,a n dw o u l di n e v i t a b l yc o n t a c tab r o a d e rs c o p eo f s o c i a ll i f ea n dr e f l e c tm o r es o c i a lr e a l i t yo rs o c i a ls i t u a t i o n sa n dc u s t o m s 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 e i t h e rt h er i c ha n d p r o s p e r o u s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o r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w h e nt h e s o c i e t yw a sp a r t l yi ns a f e t ya n dp r o s p e r i t y , t h ec to f t h es o 鸭d y n a s t yw a su s e db yt h el i t e r a t i 3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a n do f f i c i a l sa sat o o lf o re m b a r k i n go na no f f i c i a lc a r e , g ta n do nt h eo t h e r h a n daw a yo fa m u s e m e n t ,w i t hr e g a r dt ot h eao f t h es o 豫d y n a s t ya sat h e m e ,e x p r e s s i n g p r a i s e sa n dc o n g r a t u l a t i o n sb yt h ec zi sa l 【i n do f p i o n e e r i n ga n d e n r i c h i n ge f f o r ti nl i t e r a t u r e ; w i t hr e g a r dt oi ta saw r i t i n gs t y l e ,i ti sak i n do fa c t i v ea t t e m p t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i nl i t e r a r y w r i t i n g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w ec a ns t u d yt h el i t e r a t ii nt h e s o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s o c i e t yw h e r et l l e yl i v e da n d t h ec o f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i t s e l f t h et h e s i si sw r i t t e nt oh a v ear e s e a r c ha n d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d0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a s p e c t : i t h et y p e sa n di t sc r e a t i o ni n c l i n a t i o n so fc 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t h ec o i lw i s h e s a n dp r a i s e s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b a s e do nd i f f e r e n to c c a s i o n s ,c o n t e n t s , i m p o r t a n c ea t t a c h e dt of e s f i v a i sa n dh o l i d a y sa n dt h e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 so f t h eo b j e c t s t h e s e 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 ,o no n eh a n d , h a v ec o n l i t i o nc r e a t i o ni n c l i n a t i o n s ,a n d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 p r e s e n t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i t h ef o r m sa n de x p r e s s i n gm e t h o d so ft h ea0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t h ea n a l y s i s c e n t e r so nf o u rp o i n t s :1 ) t h ec h o i c eo ft o n a lp a t t e r n sa n dr h y m es c h e m e s ,2 ) i t sf o r m sa n d e x p r e s s i n gm e t h o d s ,3 ) t h em e a n i n g sc o n v e y e da n d4 ) t h el a n g u a g ef e n t u r e s t h el a n g u a g e u s e di nt h ec i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i sc l a s s i c , s p l e n d i d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t i i i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e o u r s eo ft h ea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a c c o r d i n gt o w a n gz h a n p e n g st h e o r y , t h e r ea r es i xs t a g e si nt h i sc o u r s e ,w h i c ha r es e p a r a t e l ye m b o d i e db y s i xg e n e r a t i o n so f t h ec iw r i t e r s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a o f w i s ha n de u l o g y , w ec a ni n t e r p r e tt h ei n t e r n a lw o r l do f t h el i t e r a t ii l l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 u n d e r s t a n dt h ep u b l i cm o r a l sa n dt h es o c i a la l s t o m s a n d g r a s pt h es o c i a la n dc u l t u r a lf u n c t i o n so fc t h ec o i l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i nt h es o n g d y n a s t yc o n t r i b u t e dal o t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p r a i s i n gs o n gl i t e r a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ec io nw i s h e sa n dp r a i s e s :t y p e s ,s t y l e s ;i m a g e r y ;s t a g e s 4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赋予某些文体以祝颂的功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到了宋代,随着词的繁荣, 用词来进行祝颂也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社会风气。随着对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对宋代这种特殊文化景观进行系统研究自然成为了词学研究中的某种必要。 何谓“祝颂”? “祝”,即祈祷祝颂的意思,后来曾演变成一种专门的文体,即“祝 辞”。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中说:“祝辞者,颂祷之词也。凡喜庆皆可为之”。清王 兆芳文体通释中言:“祝者,祭主赞辞者也,祭神祈福之辞也。又不祭神而祈神福亦 为祝也。”“颂”,本诗经诗体之一,用于祭神。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言:“颂,诗 之美者也。古者圣帝明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于是史录其篇,工( 乐官) 歌其章,以 奏于宗庙,告于鬼神;故颂之所美者,圣王之德也。”后世也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文体, 凡揄扬功德之词,都可称之为“颂”。所以,清吴曾祺在文体刍议中解释“颂”时说: “其初本臣子施之君上,后则自敌以下,亦相为之,其以称古人以寓仰止意者为多。”总 之,从前人的说明、论述中可以看出,“祝”与“颂”在意义上本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祝” 于赞美之中侧重于表达祝福、祈盼的心愿,而“颂”则只是侧重于比较单纯地表达赞美 之意。所以,凡用之表达赞美、颂扬、祝愿、祈求心愿的文学,都可称之为祝颂文学。 词兴起于李唐,繁衍于五代,昌盛于两宋。作为一种合乐文学,它原本流行于民间, 人们称之为“曲子词”,从唐五代时起,文人染指者渐多,进入宋代已发展成为受到文人 广泛喜爱的一种文体。在晚唐五代,游走于“花问樽前”的词表述着人们的闲情幽意、 伤春悲秋、离情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怨等等“性情”,到了宋代文人手中,词的“聊 佐清欢”的工具性,被得到了尽情地诠释。这也是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最 重要的功能。但随着运用这一文体的娴熟,在宋代文人那里,词的功能却或明或暗地渐 渐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是,除了继续以词体自娱也娱人外, 文人开始不断地赋予词更多的社会化功能。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化功能便着望祝颂”。 对于宋词这种用之祝颂的现象,古人很少有所论及,更不用说进行专门的研究了。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宋词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入和扩展的研究态势,这时,宋词中 的这一比较独特的现象开始引起了某些研究者的注意。有些研究者侧重于其中的某些题 材,如祝寿、应制,进行了研究。如刘尊明先生曾对宋代的祝寿风气与寿词创作给予详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细研究,侧重于寿词繁荣原因的探讨。国李红霞曾对南宋寿词的分型及特征给予分析,谈 到寿词内容多因祝颂的现实功利需求而带有谀美色彩和模式化特征,并未充分展开。刘 荣平曾有一篇唐宋应制词刍议对于应制词的概念及风格进行了概述。 有的研究者则 提出了“谀颂词”这一概念,如姚守梅先生在对柳永的词给予分类时提到谀颂词这一概 念,给予了肯定,但并没有过多谈论。田诸葛忆兵先生在其论文以及专著中对大晟词入的 谀颂词作了较多的论述,分析了谀颂词的出现原因,肯定了它的社会认识价值。o 陈海娟 在对论宋代元夕谀颂词进行了专门研究,认识突破了纯文学、纯艺术的范畴,分析了元夕 谀颂词独特的社会价值。 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用更加宽泛,更符合宋词实 际的概念来概括这一文学现象,于是,“祝颂词”的概念被人们提了出来。 “祝颂词”这一范畴的提出及研究,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主要有:许伯卿曾 数次以全宋词为对象,逐篇辨识,最后得题材类型3 6 类,并且指出:“祝颂词不仅 从无到有并且成为最大的题材类型,占有1 5 8 l 的份额。”o 仔细思考许伯卿先生的“祝 颂”题材,他还没有完全把节序时的祝颂词包含在其中。梁葆莉和叶修成合写过一篇浅 析宋代祝颂词的涵义和分类,他们对祝颂词的内涵舍与外延作了界定:全宋词中这 一类祝颂题材的词作,当指表达祝福颂扬意旨的词作。而祝颂词的外延则指全宋词 中表达祝福颂扬意旨的所有词作,即表达祝寿、和升官、贺生予、贺婚娶等诸多意向的 词作。o 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对“祝颂词”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应看到, 这种研究还只是初步的。在对“祝颂词”的分类上,虽然提出了一些分类范式,但是还 有粗疏而不能涵盖整个“祝颂类”词作的地方,有些分类还值得商榷。在对“祝颂词” 题材、词体形式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上,几乎还没有人进行深入分柝。在对“祝颂词”发 展演变情况的把握上,几乎也是没有人进行过细致的探讨。等等。 因此,本文意欲全面综合以往“祝颂词”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的基础上对“祝颂词” 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有关闯题做深入、细致的探讨。 笔者认为,祝颂文学主要为帝王歌功颂德,为权臣咏政赞绩,为亲友祈愿祷寿,歌 咏社会现实,但又扎根于现实,反映着彼时彼地的人情世态,社会世象。作为祝颂词也 。刘尊明宋代的祝寿风气与寿诃创作 j 文史知识1 9 9 8 。3 8 6 9 0 , 。李红残论南宋蛊滴的分型及特征一兼论祝寿文学的历史演进 j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 0 0 5 ,3 ,8 7 8 9 。刘荣平唐朱戍制埘角议 n 光明日报2 0 0 6 9 一i ( 7 ) 。顾之京娆守梅,耿小博柳永训新释辑评 m 北京:中周节店,2 0 0 5 ,1 5 页 9 潦葛忆兵大晟谢风和北宋末年世风 j 文学遗产,1 9 9 8 。6 ,5 7 6 4 ”陈癣娲论束代兀夕谀颂 j 连云港师范高等科学报2 0 0 4 ,4 3 2 3 4 。许f i 卿来诃题材“狭深”辨正 j j 江两衬会科学2 0 0 5 ,7 ,2 1 9 页 。梁葆莉,叶修成浅析来代祝颂词的涵义和分类 j ,贵州文史从刊,2 0 0 6 ,6 ,2 4 - - 2 7 2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如此。如果按笔者的分类方式,即把“祝颂词”分为“应制祝颂”类、“节序祝颂”类、 “寿辞祝颂”、“贺题祝颂”四大类,笔者在这样分类的基础进行统计,“祝颂类”的词作 在全宋词中有3 3 3 0 首之多,占总数的六分之一还多。词的这种祝颂功能,已使词大 大超越了“雅化”的范围,使词的内容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反映更多的社会现实 或世情风俗。 具体地说,一个时代的文学必然是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人情世态的反映,宋代祝 颂词也不例外。在宋代祝颂词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解读出宋代文人那源自中国 传统的对统治者与尊贵者依附与索求交相为用的心态,也能让我们知道宋代社会人际交 往的世俗情态。其次,统治者为追求政治的表现清平而粉饰太平、夸赞事功的伪饰心理, 也能让我们借此深入了解朝廷的腐朽和时政的黑暗。再次,可以让我们看到宋代一时一 地的地方繁华、市并风情,也能了解传统风俗在宋代的展延变化。最后,我们还能从中 看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词在宋人手中作为颂体的世俗化、常态化、功用化的某些新 变,也能看到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叙述模式、结构类型、语言质素等方面的变化,而导 致词逐渐雅化和文入化的某些新变。 3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宋代祝颂词类型及创作倾向 对于“祝颂词”,当代的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其中梁葆莉、叶修成浅 析宋代祝颂词的涵义和分类一文对“祝颂词”的分类比较详尽,该文按祝颂对象将祝 颂词分为五类:祝皇室词、祝颂官吏词、祝颂友人词、祝颂家人词、自祝自颂词及其它 祝颂词。这样的分法有一个很大优点:基本上可以把全部的祝颂词不重复地各归其类。 但是,这种分类方法也有一些缺陷,那就是没有没有注意到“祝颂词”中的有些题材古 人早有归类,如“贺题”类,等等;同时也没有照顾到时人在研究时一些约定俗成的提 法,如“寿辞”类,等等。因此,在梁叶二人分类的基础上,既注意到“祝颂词”中所 包含的前人已经提出的一些归类,又参考时人的一些研究成果,笔者拟把“祝颂词”分 为应制类祝颂词、寿辞类祝颂词、节序类祝颂词、贺题类祝颂词这样四大类。这种分类, 是从传统文体、祝颂对象、时人研究成果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一种分类,既照顾到宋 词“祝颂”题材的历史渊源,又吸收了时人的研究成果,还注意到了祝颂词所关涉的对 象,同时,还不至于使分类显得过分细碎、繁琐,因此,在笔者看来是比较恰当的。 第一节应制类祝颂词 何谓“应制”? 明代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十三说:“凡被命有所述作则谓之应 制”。o 今人辞海解释是:“奉皇帝之命写作诗文为应制”。即臣下奉皇帝之命所 作的诗文,皆可谓之“应制”。文学中的应制现象,是在汉朝时形成大观的。汉武帝命 文学侍从之臣待诏金马门,应制奏赋,赋遂成“一代之文学”。南北朝时沈约应制诗泛 起,其后到了唐宋时期,应制的诗文大量涌现,尤其是“应制诗”更成为传统诗歌中的 一种专门体裁。用词来应制,是宋代文学的一种独有现象。比较早地提出“应制体”、 “应制词”这一概念的是清代的张德瀛,他在词征卷五中说:“万俟雅言、晁端礼 在大晟府时,按月( 乐) 律进词;曾纯甫,张材甫词亦。多应制体,它如曹择可有荼蘼 应制词,宋退翁有梅花应制词,康伯可有元夕应制词,与唐初沈、宋以诗夸耀者相颉颃 焉。风气之宗尚如此。”回这应是比较早地提到提出了“应制体”“应制词”的概念。 。粱壤莉,叶修成浅析宋代祝颂词的涵义和分类【j 贵州文史丛刊,2 0 0 6 ,6 ,2 4 页 。划荣平唐朱应制州 议 n 光明r 报,2 0 0 69 1 ( 7 ) 。辞海编辑委蚰会辞海 m 卜海;:海辞节出版 十,2 0 0 0 。1 0 2 7 页 。( 清) 张德瀛,砌征【m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4 1 5 3 页 4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今人刘荣平于2 0 0 6 年9 月1 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唐宋应制词刍议一文,开始比 较全面地探讨唐宋应制词这一创作现象。从现存的宋词来看,应制类祝颂词主要是为朝 廷和皇室服务的作品,根据适用场合与内容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朝廷礼仪应制词、贺圣 节应制词,贺祥瑞应制词,贺节序应制词四小类。 一、朝廷礼仪应制词 朝廷礼仪是一个王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每一个朝代,在它建立之初,都会制 定相关的礼仪制度。而在礼仪制度中,治礼作乐是重要的内容,所以礼记乐记中说: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宋代也是如此。这种适于在朝廷中演奏的音乐,般 都有相关的乐词与之相配。按照惯例,这种乐词也都要由当时的富有文学才能的大臣们 亲自动手写作,这也应是遵君命而作的应制文学的一部分。就全宋词收录可以看到, 这种类型的词,保存的数量并不多,主要有和岘的开宝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王 琏的奉安真宗皇帝御容于寿星观永崇殿导引歌词三首、苏轼的奉安神宗皇帝御容 赴景灵宫导引歌词、迎奉神宗皇帝赴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导引歌词二首,范 祖禹的虞主回京双调四曲四首,洪适的隆兴二年南郊鼓吹曲五首,洪迈高宗 梓宫发引三首,崔敦诗六州、十二时二首,楼钥的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 重华宫鼓吹导引曲、孝宗皇帝神主自重华宫至太庙袱庙鼓吹导引曲二首,另外无 名氏之作有1 4 5 首,一共是1 6 7 首。 从现存不多的词作中可以知道,这种适于朝廷礼仪所作的歌词,主要用在祭祀、册 封、封禅、迎奉御容圣像或虞主神主等场合。一般地说,适于音乐的需要,往往是一些 联章体的体制,即用几首单篇的作品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大篇作品。如洪适隆兴二年 南郊鼓吹曲五首就由六州歌头、十二时、奉袒歌、降仙台、正宫导引五 曲组成。何种仪式奏何曲歌何辞有定规,不能混用。如宋史“乐志十五”( 鼓吹上) 日:“熙宁中,亲祠南郊,曲五奏,正富导引、奉獯、降仙台;祠明堂,曲四奏, 黄钟富导引,合宫歌:皆以六州、十二时。永厚陵导引、警场及神主还宫, 皆四曲,虞主衬庙、奉安慈圣光献皇后山陵亦如之。诸后告迁,升衬、上仁宗、英宗徽 号,迎太一宫神像,亦以一曲导引,率因事随时定所属宫调,以律和之。”雪而所运用的 形式,也和前朝这类用在朝廷礼仪中的歌词有很大的不同。前朝( 包括唐代) ,这类歌词 基本上是用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的相对整齐句式进行写作,而宋代用于朝 。刘荣平膺宋应制词刍议【n 光明日报,2 0 0 6 9 1 ( 7 ) o ( 元) 脱脱等宋史 m 】北京;中华节局,1 9 9 7 卷九十三 5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廷礼仪中的歌词,却很多是用长短不齐的句式进行写作,也就用写作“词”的结构和句 法来进行写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交。这既可能是用于朝廷礼仪中的音乐体制发生了 变化,也可以看出“词”的写作方式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甚至于连庙堂之上也开始接 受了这种写作模式。 在写作时,根据具体的对象,而撰写适于其身份、地位、行事、功绩等等的歌词内 容。如无名氏的高宗郊祀大礼鼓吹歌曲五首降仙台歌词: 升烟既罢,良夜未晓,天步下神丘。锵锵呜玉佩,炜炜照金莲,杳霭云袭 彩仗初转,回龙驭,旌旆悠悠。星影疏动与天流,漏尽五更筹 大明升,东海头。杲杲灵曜,倒影射旗旒。辇路具修,郁葱瑞光浮。归来双 阙,看御楼,有仙鹤衔书赦囚。万方喜气,均祉福,播歌讴。 这是一首歌咏“降仙台”的作品,就“降仙台”起笔写起,歌咏仙人。因是女仙, 所以用“锵锵呜玉佩,炜炜照金莲,杳霭云裘”来进行描摹。最后归结为赞美女仙 能给人间带来“万方喜气,均祉福”的吉祥福气。 再如无名氏政和三年追册明达皇后导引歌词: 来嫔初栽,令德冠层城。柔范蔼徽声。熊罴梦应芳兰郁,佳气拥雕楹。珠宫 缥缈泛蓬瀛。脱屣世缘轻。空馀宝册光琼玖,千古仰鸿名。 这是一首追册明达皇后时所用的歌词。在宋代,皇帝以勋封爵号授给同姓异姓王、宗族、 后妃等,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即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 一齐授给被封人( 封妃嫔则有册无宝) ,这被称为册封。这种“盛仪”在祝颂词中多有 体现,在宋代这样的册封大典时,一些词人往往也写词加以祝贺颂赞。在这首歌词中, 主要歌咏的对象是“明达皇后”,即宋英宗赵曙的皇后。宋史“礼志十二( 吉礼) ” 记载:“政和四年,有司言:“政和元年盂冬袷享,奉惠恭神主入太庙, i ;f 于祖姑之下。 今岁当袷,两明达皇后神主奉安陵褐,缘在城外。三代之制,未有即陵以为庙者。今明 达皇后追正典册,岁时荐享,并同诸后,宜就惠恭别庙增建殿室,迎奉神主以柑。”又 言:“明达神主拊谒日,于英宗室增设宣仁圣烈皇后、明达皇后二位,及遍祭七祀、配 享功臣,并另l j 庙榭享惠恭、明达二位。”。此词是写为明达皇后追正典册的歌词,虽人远 去,“空馀宝册”,但“德冠层城”,令人“千古仰鸿名”。 二、贺圣节应制词 寒代宫廷祝寿活动频繁,祝寿之风炽烈,祝寿规模宏大。周密在武林旧事追忆 。( 元) 脱脱等采史 砌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卷六十二 6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孝宗为高宗庆寿盛典时写道:“寿皇圣孝,冠绝古今,承颜两宫,以天下养,一时盛事, 莫大于庆寿之典。”孝宗的“圣孝”之举,竟引“四方万姓,不远千里,快观盛事。都民 垂白之老,喜极有至泣下者”,足见风气入人心之深。 皇家的生辰寿诞不同一般,有很多的讲究,如宋史乐志六记载:“光宗受禅, 崇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暨寿圣皇太后尊号,寿皇乐用乾安,寿圣、寿成乐用坤安, 三殿庆礼,在当时侈为盛仪。”国而且宋朝政府还把皇帝和一些参与过政事的太后的生日 设立成为全国性的节日,被冠以某名,称“圣节”。如太祖二月十六日生日称为“长春节”, 哲宗之母高氏七月十六日生日称为“坤成节”等,其日全国臣僚为之庆贺,并在宫廷中 举行大型庆典,也往往命人制词祝贺。 如曹勋的安平乐圣节: 圣德如尧,圣心如舜,欣逢出震昌期。中兴继体,抚有寰瀛,三阳方是炎曦 万国朝元,奉崇严宸康,咫尺天威瑞色满三墀渐嵩呼,均庆形闹 正金屋妆成,翠围红绕,香霭高散狻猊。东朝移雕辇,与坤仪。同奉瑶卮。 闳殿花明,亿万裁、成歌寿祺。视天民,永祈宝历,垂衣端拱无为 词出语先拿帝王比尧舜,逢昌期、抚寰宇,夸圣德,继而赞帝威,再迎奉叙说椒房 之坤仪,上下阕尾语皆为颂语:“嵩呼”、“咸歌”、“永祈”。 三、贺祥瑞应制词 祥瑞、颂升平也是应制词常写的内容。特别是北宋政和初年,海宇晏清,朝野无事, 每天讲礼乐庆祥瑞,是颂升平极盛之际。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晁端礼于政和癸 巳到朝中任职,见禁中嘉莲生,乃赋并蒂荚蓉词以迸,除大晟府协律郎。 并蒂荷花 少见,统治者视为祥瑞,通常看作政通人和的吉祥之物。此词开篇云:“太液波澄”, 而不像柳永所税“太液波翻”,结果一封官一被黜,究其原因,与帝王的好颂升平的心 理有关。 祥瑞又称符瑞、祯祥。白虎通义封禅说:“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以为王 者承天顺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唐武后以异姓称 制、称帝,深得“王者承天顺理”之理,尤“好祯祥”。臣下多有伪作符瑞以谄,作为 进身之阶。 , 。( 宋) 周密武林1 日事 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 9 8 2 ,1 页 。( 元) 脱脱等朱史e m 北京:l f i 华挡局1 9 9 7 ,卷八十四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m 上海:e 海吉籍出版社,1 9 7 6 ,卷十六 7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宋代最典型的祥瑞之事应是“黄河清”,特别是宋徽宗在位时,竞出现过三次河 清,皇帝和百官弹冠柜庆,用各种形式来歌功颂德。大观元年( 1 1 0 7 ) “乾宁军言黄河 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诏以乾宁军为清州。”。“黄河清”被谱写成新曲流传,据蔡 绦铁围山丛谈:“宣和初。燕乐初成,八音告备,有曲名黄河清,音调极韶美, 天下无河遐迩大小。皆争唱之。”还在韩城建立记载这些祥瑞的“河渎碑”,至今还在。 当时的御前文人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纷纷应帝王之意撰文献词谀 颂圣上,如晁端礼黄河清: 睛景初升风细细,云收夭淡如洗望外凤凰城阚,葱葱佳气,朝罢香烟满袖, 侍臣服、天颜有喜。放来连得封章,奏大河,彻底清舭。 君王寿与天齐,馨香动、上穹频降祥瑞。大晟奏功,六乐初调角徵。合殿薰 风乍转,万花覆千官尽醉内家传诏,重开宴,来夹宫里, 晁端礼德这首词简直就是一小篇叙事文,先写景:风细云淡、晴空如洗,嘉气罩笼、祥 烟袅袅,臣子圣前帝后地殷勤服侍,奉承地恭维着皇帝您的“寿与天齐”, “上穹频 降祥瑞”,可喜可贺。皇帝高兴,所以传诏奏乐开筵,来他个“千官尽醉”。由远及近, 由外到内,铺排展衍,游刃有余。虽是谀语十足,可在当时它的歌赞内容令时人颇赏, 构词章法也严谨。 四、贺节序应制词 岁序节时,帝王及皇室成员往往应光赏景,此时多有应制词。宋人特重上元佳节, 往往张灯结彩,欢闹达旬日,帝王与民同乐,常常倾城出动。这在佚名宣和遗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屑密武林旧事中都有详绍记载。可以说上元词是节序应制 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宋代大多数御前文人都作有上元词,尤以晁端礼、康与之、曾觌、 张抡、吴琚为著。如康与之瑞鹤仙上元应制: 瑞烟浮禁苑正绛飒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 龙楼两现。见银烛,星球有烂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 堪羡。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 儿满路,成霞打块,簇著冠几斗转。喜皇都。i 曰日风光,太平再见 富内瑞烟浮暖春回,天上冰轮圆桂花满,街衢花溢香飘,龙楼高耸,银烛灿烂;风柔夜 暖,“闹娥儿”成团,欢声闹语喧满,似乎北宋时的“承平景象重来”。此样的词景呈于 。( 1 j i ) 毕沅撰续资治通鉴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格第九十 8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帝王。当然受用无比,应制的目的也达到了。 中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御用词人纷纷“被命而作”。如曾觌曾作壶中天慢 中秋应制词: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 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对这首诃,曾觌自注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谓宫中乐声,闻于隔岸也。“此进御月 词也。上皇大喜日:“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奇。”赐金束带、紫番罗、水 晶碗。上亦赐宝盏。至一更五点回宫。是夜,西兴亦闻天乐焉。”。曾觌以词来祝颂应制, 效果极佳,其他词人当然也要以此法争相邀宠了。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被命有所述作”的祝颂词之所以频频写出,原因大 致有四点:一是皇家仪礼的需要,二是政治生活的需要,三是帝王娱情的需要,四是世 风民俗使其然。创作者都有向圣上示好的意识,不论是写皇事仪礼繁富,还是圣寿瑶宴 宏大、节序祥瑞隆盛,词人竭尽招数的想把升平盛世的大国气象昭示于帝王权贵面前, 进而借之逞才展俊,光鲜自己知于圣上权贵,以期带来优厚的“前景”。当然也因之使 得这些词在祝颂中所带有的谀媚色彩也最浓。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很多歌词都是因为帝 王先要欣赏音乐,才命人制词与音乐相配,因而应制祝颂词较能显示词之音乐属性。o 载 王都尉有忆故人词,宋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再制词。周邦 彦承命增损其词,而以王词首句为名,成烛影摇红之调。这就说明,正是因为帝王 有娱乐的需要,应制祝颂词才大量产生。 应制类祝颂词的风格特征。可借用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词附评夏竦应制词喜迁 莺的“富艳精工”一语来概括之。呶u 荣平曾引到葛立方与祝穆对应制诗的评语,分别 为:“典实富艳”、“典丽富艳”,。的确二语都能确切地说出应制诗的风格特征。在这 一点上,应制词与应制诗有共通之处。如万俟咏明月照高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