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摘要: 田艺蘅,钱塘( 今杭州) 人,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 他学问渊博,创作丰富,撰有香宇集、留青日札,编有诗 女史等,共有一百五十卷之多。本文在详细编纂田艺蘅年谱的 基础上,着力于田艺蘅一生经历的梳理,包括生平、著述、交游、 诗文创作等方面。此外,本文考证出田汝成、田艺蘅父子生卒年, 填补学界空白。 关键词:田艺蘅生平著述交游诗文生卒年年谱 a b s t r a c t : t i a n y i h e n gw a sb o r ni nq i a n t a n g ( h a n g z h o u sa g e o l dn a m e ) h el i v e dd u r i n gm i n gp e r i o do fj i a j i n gt ow a l l l i h eh a dt h e p r o f o u n dk n o w l e d g e sa n dl o t s o fw o r k s 1 m ew o r k sa r e “t h e j o u r n a l i n go fb a m b o o ”( l i uq i n gr iz h a ) “t h ec h o i c ew o r k so f t i a n y i h e n g ”( x i a n g y u j i ) ,“1 h eh i s t o r yo fw o m e n sp o e m s ”( s h in v s h i ) ,a n ds oo n t h et o t a ln u m b e ro fv o l u m e si sm o r et h a no n e h u n d r e da n df i f t y t h i s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dt om a k eac l e a rl i n eo f t i a n y i h e n g b a s i n go nh i sc h r o n o l o g yo fl i v i n g n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 o fa l lh i sl i f e , w o r k s ,f r i e n d sa n dw r i t i n g 。i na d d i t i o n ,i th a ds o l v e d , t h ep r o b l e mo ft h ed a t eo ft i a n r u c h e n ga n dt i a n y i h e n g ,w h i c hi s f i l l e di nt h eg a p k e y s :t i a n y i h e n g a 1 1h i sl i f ew o r k sf r i e n d s w r i t i n g d a t e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田艺蘅研究 田艺蘅研究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田艺蘅的父亲田汝成是文史学界耳熟能详的人物,他编纂的西湖游览志 及志余,因保存了大量的遗闻掌故而被人们经常征引。然而,人们对于田艺 蘅的情况却知之甚少。最明显的一个证明,就是他的生卒年,诸多工具书或付之 阙如,或著录错误。 在诸多关于金瓶梅的作者人选中,田艺蘅也是其中的一个。周维衍在关 于( 金瓶梅) 的几个问题中认为“田艺蘅是一个极有可能撰写金瓶梅的人 物”。o 自然,这是不根之论,经不起考证。究其这一说法的来源,或许与田艺蘅 放达不羁的生活有关,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价他:“性放达不羁,好酒任 侠。”看来,这是一个颇有生气和活力的文人,符合晚明的时代精神,这是本人 对他产生兴趣的一个原因。 此外,田艺蘅还编过女性诗文总集诗女史,创作笔记体小说留青日札 及诗文集香字集等,这些与文学有关的著述到底价值如何,也值得探讨。 ( 二)研究现状 通过查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撰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索引和上 海图书馆编辑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以及各种中文数据库,目前田艺蘅研究 在学界尚属空白,就连最基本的生卒年都无定论。 。周维衍关于金瓶梅 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1 9 9 0 年第2 期 1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母艺蘅研究 一、家世及生平 ( 一) 家世 钱塘田氏,其先为河南人o ,元末战乱,绝后不传。田艺蘅七世祖田九畴, 元末人,无嗣。六世祖田得源本闻氏,过继给田九畴,生二子。从明朝开国,至 田艺蘅已六世。 田艺蘅祖父田邦,字人宁,生三子。田邦一脉,非大宗。长子田汝登,字伯 禾。二十六岁无嗣而亡,艺蘅出生后过继为嗣,称其为世考。次子,田汝成,字 叔禾,艺蘅生父。季子,名不详,字季禾,比田艺蘅小一岁。 钱塘田氏至田汝成,始在朝中为官。田汝成,艺蘅父,字叔禾,号豫阳。正 德十四年( 1 5 1 9 ) 己卯科举人。嘉靖五年( 1 5 2 6 ) 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寻改 礼部,迁礼部祠祭郎中。嘉靖十三年( 1 5 3 4 ) ,为广东提学佥事。嘉靖十四年( 1 5 3 5 ) , 谪知滁州。嘉靖十五年( 1 5 3 6 ) ,复攉贵卅按察使佥事。嘉靖十七年( 1 5 3 8 ) ,改 广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守右江、龙州。嘉靖十九年( 1 5 4 0 ) ,迁福建提学副使。 归田后,盘桓湖山,穷浙西诸名胜,撰西湖游览志,并见称于时。明史、 钱塘县志文苑、两浙名贤录、列朝诗集小传等均有记载,并给予了很 高的评价。两浙名贤录“田督学汝成”条评价:“田汝成,钱塘人。性颖敏, 博学强记。浏览百家言,覃思作述。为文沉涵浓郁,有齐梁风,尤善为记事。书 其叙事,理筑缀多雅致。两为督学使者,盛有文誉。杭士自弘正来,扬声艺苑者, 若许给谏相卿、吴少参鼎、许右使应元暨,汝成为最。”。汝成一生著述颁丰,在 史、子、集方面均有作品流传后世。 田艺蘅是汝成的长子,汝成对于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嘉靖十五年( 1 5 3 6 ) , 汝成为贵州佥事时,曾作示艺蘅一诗寄艺蘅: 大父秉明哲,家纲振弘美定省肃恒仅,愉颜承母氏在礼隆一源,所 后非弄视。汝姊归有期,槐枷别嫌似阿妹才六龄,痴小复丧妣块处伤茕 单,戕脾断瓜李小叔虽龀龆,名行我伦比逊让太古前,趋潞勿肩僚物 情和以谐,天道盈有毁。世禄犹不支,寒宗焉所恃。夙夜慎身修,兢翼保福 履朝华悲蚤披,颓羲遄暮轨厉志或悬头,惜阴亦拊髀羹墙觌前修,龟 镜括诸史。曾是握瑾瑜,岂云觊青紫。我用申嘀歌,法言闲文俚。盛蛊探由 衷,拳拳胜提耳孝理不退求,兴言瞩桥梓。抱袤三复之,无为漫诺唯。 。俞宪盛明百家诗田豫阳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 0 5 册,齐鲁书社1 9 9 7 年,第8 1 8 页。 。徐象梅 两浙名贤录巷四十七,明天启刻本 田汝成田叔禾小集卷十一示艺蘅。丛书集成续编第1 “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 9 9 9 年,第2 4 9 页。 2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田汝成是家中第二子,大哥田汝登无子,田艺蘅是家中的长孙。此时田艺蘅 也只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对于一个刚刚失去母亲不久的孩子,远在贵州 为官的父亲只能寄书教导。从示艺蘅一诗可以感觉到,父亲田汝成如同面授, 苦口婆心地教导失去母亲的孩子学会自立。对祖父母理当尊敬;对待世母,亦要 “愉颜承母氏”;对于“龀龆”的小叔,。仍要尊敬,因为他是“名行我伦比”; 对“归有期”的姐姐要“槐枷别嫌似”;要多照顾六岁的妹妹,因为她也失去了 母亲。自己则要“夙夜慎身修”,“厉志或悬头,惜阴亦拊髀。羹墙觌前修,龟 镜括诸史”,用功学习。循循善诱地教导他在家尊敬长辈,照顾妹妹,努力学习。 嘉靖二十八年( 1 5 4 9 ) ,二十六岁的田艺蘅参加院试,身在考场之外的老父 仍然充满了惦念,作候艺蘅试院未出一诗,“棘闱高锁雨沉沉,漏柝稀闻夜 欲深。怜汝挥毫思独苦,万言都属济时心。”展示了是一位慈父对儿子的期望, 希望他好好发挥,金榜题名的心情。 在朝廷上,田汝成是位刚正不阿的官员,他敢于指出皇帝的错误;在平定断 藤峡时,他是位冷静思考、出谋划策的参议。而面对田艺蘅时,他则是位普通的 父亲,一位关心孩子成长,对孩子寄予厚望,却不轻易表露自己感情的“严父”。 田汝成从未停止对艺蘅的关心教导,他对艺蘅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嘉靖初年,王慎中、唐顺之等人高举唐宋八大家的旗帜,发起了对前七子的 批判。王慎中( 1 5 0 9 - 1 5 5 9 ) ,嘉靖五年( 1 5 2 6 ) 进士,与田汝成同科,二人友善。 田汝成亦与其他唐宋派成员交往,如唐顺之、屠应俊、李义状等。胡应麟诗薮: “嘉靖初为初唐者,唐应德、袁永之、屠文升、王汝化、任少海、陈约之、田叔 禾等。”。唐宋派反对前七子在创作时,缺乏思想,文字佶屈聱牙。既推尊三代两 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唐宋派变学豢汉为学欧( 阳修) 曾( 巩) ,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 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在田汝成 的作品中,既有抒发自己真实感受的游记性散文、与友人的唱和之作,亦有表明 态度立场的各种上书,如上巡抚陈公书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田艺蘅的写 作风格。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在评价田汝成的文学成就时说:“田宪学 叔禾,学古才赡,网罗旧闻,多所著书。应德唐公尝目之日文昌星精。余读 其诗,古体出入骚、选,颇沉郁豪纵,如探珠合浦,夜光迫人,往往眩目, 故不当以一篇一句观所蕴也。余素与公游,听其言若艾艾不出口者。一日觞于湖 上,多多许余泽秀集,即席口授千言序之,故不窜一字。燥然龙雕凤咀,是 。按:小叔,字季禾,比艺蘅小一岁。参见附录田艺蘅年谱 o 胡应麟诗薮续编二,明刻本 3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母艺蘅研究 捷悟伟人。”o 田汝成曾在南京、安徽、广西、广东、贵州等地方为官,多次带艺蘅一同赴 任。田艺蘅较早的接触到父亲的圈子,在田艺蘅的作品中,经常提到和父亲友善 的长辈,如刻家大夫小集引中提到唐顺之:“武进唐公应德尝谓蘅日小子 识之,而翁文昌之精。于戏! 追惟斯言,岂其然哉。”o 田汝成对田艺蘅的影响 是巨大的。在田汝成晚年之时,艺蘅俨然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现在流传广泛的 田叔禾小集即是田艺蘅嘉靖四十二年刻本。 在某种程度上,艺蘅和他的父亲写作风格极为相近,均在六朝、初唐之问。 明俞宪盛明百家诗田豫阳集评价田汝成的风格:“词旨玄朗,驰骋六朝, 流辈罕及。平生篇咏亦多。”明徐y 锄笔精卷七郎、田二先生中评价田艺 蘅的风格:“艺蘅诗文在六朝初唐间,驳骏入作者之室”。田汝成晚年,病不能文, 田艺蘅代笔,“每一篇出,人士竞相赏贵”。囝两人作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田艺蘅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母、一位是世母。“世母鞠我,愈于亲生。母 氏割爱,谅难为情”西,生母忍痛割爱,世母疼爱甚于亲生。两位母亲都对田艺 蘅倾注了所有的母爱。 1 生母 徐氏,名楚云,浙江余杭( 今杭州余杭) 入,赠恭入。育有子、女各一入。 子艺蘅,嘉靖三年( 1 5 2 4 ) 三月初九生;女名亭亭,约嘉靖九年( 1 5 3 0 ) 生。田、 徐两姓为世交。嘉靖三十五年( 1 5 5 6 ) ,田艺蘅母舅来艺蘅草庐,将四表兄徐导 卿女许配给八岁的里居,“蘅父子感恩,再拜而盟之”,在与表兄徐文卿书中, 田艺蘅借用谚语“世囊余钱,惟徐与田。世契钱余,惟田与徐”,形容二姓关系 之密切。 徐氏是位贤妻良母,和田汝成夫妻恩爱,伉俪情深。田汝成曾作祭亡妻徐 恭入文回忆、悼念亡妻时说:“尔魂如在,永托我身。无东无西,而我附因。 蛮陬绝裔,箐蚂嶙峋。百怪出没,以怵尔神。惟吾与尔,异体而亲。”囝徐氏虽亡, 其神仍在。全诗情深意切,凄婉深曲。 嘉靖二年( 1 5 2 3 ) ,田汝成兄长田汝登天亡,无子。第二年,即裹靖三年, 田艺蘅出生,田汝成因伤兄长无嗣,许诺将艺蘅过继给兄长为后。徐氏出于当时 。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孔周雏德集校全明诗话第二册,齐鲁书社,2 0 0 5 年,第1 4 8 8 页。 o 田艺蘅香宇集卷二十六刻家大夫小集引同前,第2 5 9 2 6 0 页。 o 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七田子艺,明万历刻本。 o 田艺蘅香宇集卷三哀母,同前,第4 1 页。 o 田汝成田叔采小集卷七祭亡妻徐恭人文,同前,第1 2 8 1 2 9 页。 4 撕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立后”的风俗,把唯一的儿子出嗣给兄嫂。艺蘅称呼嗣父母为父母,本生父母 为叔父、叔母。所以艺蘅在诗中曾说“母氏割爱,谅难为情”,“感叹生母的无奈。 好在田汝成兄长未曾异居,徐氏还可以照顾田艺蘅。艺蘅十一岁跟随父亲到滁州, 远离徐氏,徐氏思念过度,以至成疾。嘉靖十四年( 1 5 3 5 ) ,徐氏病危,于四月 赶往滁州与夫君、儿子会合,九月即逝。临终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田艺蘅可以返 回本支。田艺蘅在哀母一诗中提到:“哀衷母氏,吴天何辜。他乡长逝,弃 我孱孤。”长抒失母之痛。 徐氏思念艺蘅,拖病前往见之,最后带有遗憾地客死异乡。俗语道“打断骨 头连着筋”,艺蘅虽名为田汝登之后,但和徐氏仍母子情深。而徐氏把所有的爱 都倾注到田艺蘅的身上,无怪乎田汝成在祭亡妻徐恭人文中说;“兰玉其儿, 雅称我子。既勤于书,亦习于礼。子而得此,可谓不死”,告慰亡妻在天之灵。 嘉靖三十七年( 1 5 5 8 ) ,徐氏过世二十三周年之日,田艺蘅仍悲痛不已,赋诗一 首: 忍废清斋伴小筵,石云瓢冷酒如泉 篱菊过霜浑未白,笔花经醉尽成玄 谁知尘世重阳日,政是生人永恨天 蹉跎万事君休叹,楚客悲秋自古然。 三十八年( 1 5 5 9 ) ,为母迁葬,原因是“葬工不良,违地之理。左寒于风, 下侵于水。浅深失乘,悔之何已”。 可见哀母、思母之心,艺蘅从未间断。母子至情,出于衷肠也。 2 世母 世母,费氏。田汝成因伤兄长无嗣,感寡嫂无依,将艺蘅过继给兄嫂为后。 田艺蘅把过继之事看成天道无知,让他处于两难的境地。 世母费氏疼爱艺蘅如同亲生,嘉靖二十年( 1 5 4 1 ) 已经病重,仍为十八岁的 艺蘅娶妻,回第二年便过世。费氏一生担心艺蘅返回本支。嘉靖十四年( 1 5 3 5 ) 生母徐氏病危,临终遗言“蘅乎,我魂,依汝以歆食也”毋,希望艺蘅能够返回 本支,“世母不忍,恐悖宿誓”, 充满了无限的担忧。嘉靖二十一年( 1 5 4 2 ) ,费 氏病危,临终亦言:“蘅乎,汝必后我食我。”。茫然无措的田汝成两请家父田邦 。田艺蘅香宇集卷三裒母,同前,第4 l 页。 o 田艺蘅香宇集卷十八九日是先母忌辰,适子久来蹶观杨山人草书有作奉,同上,第2 0 5 页。 o 田艺蘅香字集卷十九告祖迁葬先妣恭人文t 同上,第2 1 6 页。 印香字集卷十二- h 月八日赠内子) :。王姑既衰老,世蛄病卧床。井臼未必撵,亦烦作羹汤。” 四母汝成国叔呆小集卷七立后论,同前,第1 3 3 1 3 6 夏, o 田艺蘅t 香宇集卷三哀母 同前,第4 l 页。 。同 5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定夺,艺蘅得以返回本支。 费氏只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对艺蘅别无二心,唯一的希望就是艺蘅为后。 对她而言,艺蘅返回本支是件很遗憾的事情。事实上,艺蘅对世母感恩不尽,后 来将自己的第二子田世传过继为孙,继承支脉。 两位母亲都对艺蘅倾注了所有的母爱,在生母徐氏死后的七年里,费氏一直 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年幼的田艺蘅,为其娶妻。艺蘅对两位母亲都充满了感激。但 就所存的文字来看,田艺蘅提到生母的次数远大于世母。可见田艺蘅的思想也极 为正统,讲究“一脉相承”。 ( 二) 生平 明世宗嘉靖三年三月九日,田艺蘅出生钱塘家中,幼名象贤。生而警敏, 五岁受祖训,七岁学易,九岁能通诗史,解属文。十一岁随父滁州为官,途 经安徽采石,作采石怀古、乌江、游醉翁亭,遍览醒心壮怀诸胜等诗, 初露天赋。 幼年的田艺蘅“既勤于书,亦习于礼”。嘉靖十九年( 1 5 4 0 ) 年十七,补学 官弟子员,参加乡试,始名崇蘅。后改名艺蘅,则由石埭毕锵易之,有存艺之义。 嘉靖二十年( 1 5 4 1 ) ,娶妻张氏。是年,田艺蘅十八岁,张氏十五岁。张氏, 名琼心,字子弦,世家仁和,与田艺蘅情投意合。张夫人出生在小康之家。父张 应祥以冰丝发家,性情高雅,为人忠厚,“喜与豪士贤大夫游,而时之贤豪士大 夫亦喜与之游”。o 子孝妻贤。嘉靖、万历年间,仁和张氏有一位官至吏部尚书的 人物,此人不是别人,乃艺蘅妻兄张瀚。古代讲究门当户对,此时父亲田汝成已 是官至四品参议,田艺蘅也补为官弟子员,以生员的身份直接参加乡试,前程一 片美好。张、田两家结为亲家。 张氏嘉靖六年( 1 5 2 7 ) 生,出生在七月八日,七夕的第二日。生而多巧,作 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子,张氏的降临给富足的家庭带来了喜悦,“尔爷懵幼女,弄 瓦胜弄璋”, 成为家中的宝贝。六岁受女戒,八岁学女工,十岁便能绣出鸳 鸯图,十二岁则已长成性情温和,知书达理,举步摇鸣铛的妙龄少女。十五岁嫁 给田艺循,成为田艺蘅一生的知己。 张氏进门时,田艺蘅的生母徐氏已经辞世多年,世母费氏卧床不起。一个年 仅十五岁的新妇,进门第一件事就是侍奉世姑。张氏尽心尽责,井臼必操。每每 。田艺蘅香宇集卷十七释名 同前,第1 8 $ 1 8 6 页, o 田艺蘅香宇集卷二十二处士张公墓志铭,同上。第2 3 5 2 3 6 页。 o 田艺蘅香宇集卷十二七月八日赠内子,同上,第1 4 3 1 4 4 页。 6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母艺藿研究 提及亲姑狳氏,“不及一日养,言之辄悲伤”。 田艺蘅为人诙谐,性格疏直,容易得罪人。张氏常常从中调和,使得误会最 终化解。艺蘅七举不第,不善举子业,又不善经营。早年沉迷于声色犬马之间, 挥金如泥,嗜酒如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驰马好试剑,斗鸡走狗场。昼眠桃 李蹊,夜隐曲蘖乡。挥金如泥沙,钱尽羞空囊。”口张氏变卖裙钗,偿还酒债。 织布纺衣,艰难维持生计。对田艺蘅无微不至,关爱有加。对时劝诚,好不容易 改掉原来的沉迷声色犬马的毛病,却迷恋上山水,与朋友四处游玩,不事田庄, 留给张氏的是饥寒交迫的窘境。张氏吞声无怨,省吃俭用,靠织布纺衣维持生计。 辛苦操持终于使家有定产,衣食无忧。对家庭的奉献,让田艺蘅自愧不如,赢得 田艺蘅的尊重。在妻子三十岁生日时,田艺蘅作七月八日赠内子中感慨:“愧 我非梁鸿,尔德侔盂光”、“我今介尔福,室家聿欢康”。 张氏一切为田艺蘅着想。艺蘅嗜酒如命,为酒所困,寝食难安。一天,发誓 不再饮酒,没到中午,神情便面如死灰。张氏吃缘,大笑艺蘅痴狂,为他酌洒解 禁,田艺蘅感动地称赞她“甘为李白妻,绝胜刘伶妇”。曰 张氏亦是性情中人,只要能和丈夫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她喜欢坐着自家的 “自鹭浮居”船上,任凭小舟四处漂流。景色怡人时,总不忘送上美酒一杯。尽 情地享受眼前美好的景色,忘记忧愁。夏天,送酒避暑。冬天,送酒驱寒。张氏 的生活态度是乐观的,风雨大作,盛开的花朵被打得七零八落,田艺蘅为之惋惜, 而张氏则大笑,认为叹息无用,还不如趁机作文告慰花神,挽留这些红愁绿惨的 花朵。在艺蘅眼中,张氏是宽容的、开朗的、坚强的。 当然,张夫人并非一般的农家村妇,她与田艺蘅琴瑟相和,钱谦益列朝诗 集小传有“田广文艺蘅”条:“时时挟内人,遍游诸山。偶日暮,不得巾车, 觅得一驴,与内人共跨入城。”印二人曾一起拜访西湖山中玄尼师,雨霁由北山 湖堤,经凤凰岭,游龙井。中秋赏月,雪中漫步,两人相互唱和。二人情投意合, 两情相悦,用朋友的话讲,二人可与东汉秦嘉、徐淑夫妇相媲美。 尽管田艺蘅如脱缓之驹,放荡不羁,但张夫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张氏用实 际行动感化浪荡予回头。田艺蘅曾多次表示“生死共衾穴”、“从来浪荡子,便 是薄情郎。尔郎纵薄情,谅不薄糟糠。” 张氏的贤惠赢得了艺蘅的尊重,共同语言使得她与田艺蘅情投意合。毫不夸 张地说,若不是张氏的辛苦持家,田艺蘅就无法四处游山,也不会留下那么多作 品。张氏不愧为田艺蘅的贤内助。 o 同上。 o 同上。 o 田艺蘅香字集卷十五戒酒即日复开禁,同上,第1 7 5 页 o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海古籍出版杜。1 9 5 9 年,第5 0 4 页。 o 田艺蘅香字集卷十二( - g 月八日赠内子,同前,第1 4 3 1 4 4 页 7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母徐氏只有田艺蘅一个儿子,临终遗命,广续支脉。张氏与田艺蘅生有多子, 其中两男( 瑞元、禄元) 一女( 育娥) 早丧。田艺蘅更是喜爱孩子,无论男、女, 均视之如宝。精通生育术者认为艺蘅命硬,需得假子压息。嘉靖三十三年( 1 5 5 4 ) , 田艺蘅认同祖三兄第四子中元为假子,改名里居,是年里居六岁。里居乖巧聪慧, 夫妻二人视同己出。嘉靖三十五年( 1 5 5 6 ) ,为嗣儿聘母舅孙女徐氏为妻,可惜 里居两年居天亡,年仅十岁。夫妻二人悲痛不已。 成年后,田艺蘅有三件事情。 其一、抗击倭寇。 早在元至大元年( 1 3 0 8 ) ,日本海盗就开始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直到明嘉靖 以前,因其人数有限,未酿成大患。到嘉靖年闻( 1 5 2 2 一1 5 6 6 ) ,倭寇入侵中国 达到最猖獗的时期。以王直、徐海等人为首的中国海盗与日本海盗相互勾结、相 互利用,大肆烧杀掠夺东南沿海地区,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济遭到 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自古钱塘繁华,浙江作为明代财赋税收的重地,自然成为倭寇掠夺的重要目 标。从嘉靖三十一年以后,倭寇进犯次数频繁、时间长、规模大、地域扩展到整 个东南沿海。浙江倭患尤为惨烈,胡宗宪筹海图编卷九大捷考载“自倭 奴入寇东南,惟浙为最甚”。嘉靖三十三年“春正月戊辰,官军围倭于南沙,五 阅月不克,倭溃围出,转掠苏、松。二月庚辰,宫军败绩于松江。乙丑,倭犯通、 泰,余众入青、徐界。夏四月甲戌,振畿内饥。乙亥,倭犯嘉兴,都司周应桢等 战死。乙酉,陷崇明,知县唐一岑死之。五月壬寅,倭掠苏州。丁巳,南京兵部 尚书张经总督军务,讨倭。秋八月癸未,倭犯嘉定,官军败之。庚寅,复战败绩。” o 此时的浙江已是多事之秋,一年十二月中,月月有警,百姓不得安宁。嘉靖三 十四年正月,有新从日本到来的倭寇千余人,窜犯拓林( 今松江东南) 并以此为据 点后,夺舟犯乍浦,袭海宁,至蛱石转攻崇德,迸掠塘栖,遂逼杭州。o 田艺蘅一改常态,积极加入到防御倭寇的斗争中。这一年中,香字集许 多篇章记载了抗倭斗争。尽管斗争异常的艰苦,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来说, 怀着对胜到的憧憬,身体力行,加入到抗倭斗争中。三十三年,田艺蘅作纠集 义兵檄,并于腊月二十六日“登坛告天,誓众扬师,以振先声,以防不测”,o 发 4 ) 参见宋濂等元史卷九兵二载:“武宗至大二年( 1 3 0 9 ) 七月,枢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 庆元( 今宁渡) ,宫军不能敌“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2 5 4 8 页。 o 张廷玉等明史卷十八世宗二 ,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2 4 2 页。 o 明史卷十八载;“三十四年春正月丁酉朔,倭陷崇德,攻德清”同上,第2 4 3 页。 。田艺蘅香字集卷八 纠集义兵檄,同前,第l o i 1 0 2 页 8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起共同保卫家园的倡议。如海寇猖獗,纠集义兵扬师有作一诗,云: 郡邑几成空,能无保障功身渐一乡望,名属万夫雄 阵卷蛇游雾,旗翻虎啸风从来投笔志,况复抱孤忠。 此时的墨艺蘅斗志高昂。三十四年正月七日海寇入塘栖,杭州告急,他跟随 浙江提学副使、桐城人阮鹗同守武林门,作正月七日海寇入塘栖,侍从阮夫子 守武林门。正月十日“驰檄纠兵”。o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像田艺蘅那样积极 参与,诸乡父老造访,诘难田艺蘅: 子何少年多事之若是也。田子日:“恶有是哉。信如父老言,则是寇不 可翦,而民不可卫也父老曾谓天下有不可障之水,而有不可扑灭之火乎? 虽然此事乏变常者也,请为父老陈之盖天下乏事,常者易处,而变者难图 大变之来,妊非平常之人所能济,故日变常之端。余闻之,有备无患, 圣a 主- 9 1 1 也除器戒虞,君子之智也。临事取困,黔首之蔽也窃见诸路之 民,一遏有警,则土崩瓦解,东奔西窜,卒无宁居朝去暮还,终年如寄 余非为一己之计而乐为此多事也。请诸父老东西南北自在于是诸父老 乃怡然而释,愀然而悲,毅然奋衣而倡日:。子之策审矣,吾将率子弟,蹈 白刃,冒流矢,身膏草野,与此贼不两立。”。 同年四月,布政司左参政汪柏召见,询问钱塘军情,作大参汪公按节吴兴, 迎谒苕溪。停车吐哺,下询形势,仍以钱塘军务见委,口占有呈一诗回答。负 责调度义兵,驻守钱塘县瓶窑镇。作调石濑、双溪兵驻扎瓶窑镇张少府等。 嘉靖三十五年,桐乡告急,知县限期严促,田艺蘅负责调取余杭县乡兵三百 名前往支援。在此期间,作上太守李公书,上书杭州知府李景萃,分析当前 局势,陈述集结乡兵十八策,言辞中肯:官军虽纪律严明,但调用不便;百姓虽 没有条框的限制,但难于驾驭,只有将他们编成队伍,才可以抵解倭寇的入侵。 集结义兵实为不得已之策,并非有意而为之。因为往往是“一夫启行,八1 3 送死, 去者不复,存者难生”o ,对日后的恢复生产无益。义兵分两种:一种是“富贵 之兵”,即大户贵族,他们是倭寇掠夺的首要对象,受灾最重;一辩是“里甲之 兵”,即穷苦的百姓。他们平时受大户的欺压,寇来则逃,寇去则返,四海为家, o 田艺蘅香宇集卷九海寇猖獗,纠集义兵扬师有作,同上,第1 1 1 页。 瘩田艺蘅( 香宇集卷八纠集义兵檄,同上,第1 0 2 页。 。田艺蘅香字集卷八喻乡父老文,同上,第1 0 3 页 o 田艺蘅香字集卷十 - l 太守李公书,同上,第1 2 4 1 2 6 页 9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田艺蘅研究 无牵无绊。大户巨族为保护财产,自然会以各种方式加入到抗倭的队伍中,而动 员穷苦百姓抗倭却不易,只有统一为“乡兵”,采取“定兵赋多寡之数,丁多产 厚者,择取一名;丁少产薄者,谅工食一名。不公,罪坐里长。一人阵亡,复其 一家”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行者无辞,死者无怨”。当然,指挥乡兵的 乡将曲;容忽视。一将难求,既求一将,就要赋予乡将权力。田艺蘅毫不客气的 指出“有兵无将,是日境兵。有将无权,是日坑将坑兵,坑将是日坑国”。这不 得不让人联想到此时的朝廷,严嵩当权,抗倭将领一个接着一个的被诬陷、被处 死。 田艺蘅用笔尖直抒自己愤懑的感情,同时又用理性的头脑分析现状,奔赴战 场。此时的他褪去了风流倜傥的浪子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成熟镇静的 乡兵指挥者。 “乡兵”并非明代首创,宋代就有。乡兵且耕且战,兵农合一。提到明中期 沿海抗倭斗争,入们往往会联想至戚继光的“威家军”。殊不知,单凭“戚家军” 的力量是不能战胜倭寇的,乡兵部队配合官军戍防和作战,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明 代抗击倭寇的能力,并逐步荡平了浙江境内的倭寇。 田艺蘅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太乎时,好酒任侠,挟两鬟游湖上,逢好友则令 小鬟进酒,促膝谈谑。常挟内人,遍游诸山。倭寇入侵时,把抵御倭寇、保卫家 园看成自己的责任,“身惭一乡望,名属万夫雄”、“从来投笔志,况复抱孤忠”。 o 他没有退缩,反而认为“此正执事勤王之秋,而亦诸生捐躯报效之机也”。圆在 他眼中,那些去抗击倭寇的同胞并非纨绔之徒,而是可与西汉霍去病、三国赵云 相媲美的英雄。他们有“轻剽不重死”的胆识,“见说从军欲飞起”的热情,“自 谓封侯从此始”的自信。他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杀得敌人“雉堞狼墩势入云,东 如解瓦西崩土”西,他们的亲人则在后方深夜剪烛,缝制抵御严寒的衣物。 就是在这种高涨的保家卫国的热情中,杭州军民防守严密,海盗徐海勾结倭 寇被迫改道入侵塘栖、新市、横塘、双林、乌镇、菱湖诸镇,杭城数十里外,血 流成河。面对杭城形势危急,浙江巡抚李天宠一边组织军民竭力守御,一边派人 自烧附郭民居,以免倭寇藏匿。露倭贼攻城不下,犯嘉兴、余姚。五月,再犯杭 州,乡民避寇入城,浙江提学副使阮鹗竭力设防抵抗,仅免失陷。田艺蘅作在五 月晦日寇攻省城一诗中提到:“自春徂夏日,两度逼雄藩。司马岂容寇,中丞 惟闭门”。面倭寇沿途大掠,杀人如麻,乡民流离失所,“烽烟手里遍,村落几家 。同上 回田艺蘅香宇集卷九海寇猖獗,纠集义兵扬师有作,同前,第1 1 1 页。 田艺蘅香字集卷十上太守李公书,同上,第1 2 4 1 2 6 页 田艺蘅香宇集卷九吴几从军行,葡上,第1 l l 页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 9 7 7 年第8 5 4 页 o 田艺蘅香宇集卷九五月晦日寇攻省城,同前,第1 1 4 页 1 0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母艺蘅研究 存”。尽管杭州处于危难之际,田子仍充满信心,“露布方驰骤,谁能扣帝闻”。 。六月初一,田艺蘅怀着复杂的心情,举家避难,作六月朔日避寇蔓柴坂,欲 移入双溪: 万姓云辑东复西,携家旋亦过苕溪。 长剑有灵徒慷慨,空山无主可羁舾。 孤舟此夜瞻烽火,百口连朝逐鼓鼙。 从来谩说桃源路,裁恐渔人去欲迷。 六月六日,寇贼破北新关,烧北关市,直逼城内,烧毁钱塘门外昭庆寺。翌 日,宣慰司彭尽臣领兵数千人增援杭州,败倭寇于塘栖落瓜桥,寇撤出杭州。作 乱后登关外敌楼,观新操水军一诗,记录这两个月危难之中的杭州。如卷九 六月二十六日海寇入余杭村舍戒严: 岛夷无定所,来往任风波遏敌谁坚壁,前徒自倒戈 农乘三载废,堠垒四郊多。但得威明振,应须奏凯歌。 倭寇侵犹,所到之处,大肆掠夺,百姓遭殃。好在军令严明,万众一心,奏 响凯歌已指日可待。田艺蘅对抗倭胜利充满了信心。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初,权倾一时的严嵩推荐心腹赵文华前往嘉兴催促专一总 督军务的张经与倭寇交战,张经认为:“贼狡且众,今檄召四方兵,独狼兵先至 耳。此兵勇进而易溃,万一失利,邸骇远近视听,姑俟保靖。永顺士兵至,合力 夹攻,庶保万全。”曰未听赵文华的意见。赵文华为泄私愤,上疏弹劾张经“养寇 糜财,屡失进兵机宜。惑于参将汤克宽谬言,欲俟倭饱载出洋,以水兵掠余贼报 功塞责耳。宣亟治,以纾东南大祸。” 明世宗看到赵文华的奏疏,询问严嵩,严 嵩与赵的回答完全一致,并对世宗说:“苏松人怨经,不可复留,宣与克宽俱逮 京鞫讯,以惩欺怠。”。五月,招锦衣卫逮捕张经,下诏论死。六月,赵文华为扩 大同党巡按御史胡宗宪的权力,乘机诬蔑浙江巡抚李天宠纵寇,亦论死。张经、 李天宠等抗倭将领的职位被一些平庸之辈代替,。由是倭患日新,而狼、土兵复 为地方所苦,东南事愈不可为矣。”。 o 同上 o 蜀土。 o 田艺蘅香宇集卷九六月朔日避寇蔓柴坂,欲移入双溪,同上,第1 1 4 页。 蝴陈懋恒( 明代倭寇考略,人民出版社1 9 5 7 年,第9 5 页。 ot 明世宗实录卷四二二,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己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 9 6 2 年。第 7 3 2 1 7 3 2 2 页。 o 明世宗实录卷四二二,嘉螭三十四年五月己酉,同上,第7 3 2 2 页。 o 明世宗实录卷四二二,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癸丑同上,第7 3 2 4 页。 o 明世宗实录卷四二二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癸丑,同上,第7 3 2 6 页。 1 1 浙珏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乱后登关外敌楼,观新操水军一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踌躇满志的田艺 蘅。抗倭将领被诬蔑,昔日繁华丽景荡然无存,鸡犬无主,横尸遍野。哭声振林, 闻之深裒。朝中的无能之辈只知闭门诵经。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策略,为一 己之私,劳民伤财。“寇来官军去,寇去官军来。一矢不忍发,前导纷后陪”, o 可笑至极。赏罚不清,军令当儿戏。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让田艺蘅充满了无尽 的担心与忧虑。尽管如此,他并没有选择逃避,仍对胜利充满希望。六月二十 六日海寇入余杭村,舍戒严仍说:“但得威明振,应须奏凯歌。” 史上对田艺蘅的记载并不多见,每次提到他的为人也多说“为人高旷磊落, 不可羁马,至老愈豪。朱衣白发,挟两女奴坐西湖花柳下,客至即其座,酬唱斗 酒百篇,人疑为谪仙”。o 其实不然。在万历初年所作品岩子小传中,田艺蘅 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海上变作,立草丈二。檄鸠义兵千人,保障里社。幕 府诸大夫壮之,聘督临、余三邑兵四千,出入行阵者五年,所非吾好也。乃宾记 室,任纂修。以故子艺名颇起海内。”国嘉靖三十三年( 1 5 5 4 ) 到三十五年( t 5 5 6 ) 间,田艺蘅的大部分作品涉及抗倭。经历过抗倭,田艺蘅小有名气。结识了很多 朝廷官员,如胡宗宪、阮鹗等,并一度成为胡宗宪的文学侍从,达到了事业的顶 峰。这几年的经历成为暮年田艺蘅频频提及的辉煌。在看似风流倜傥的背后,有 一颗赤子之心,这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所共有的。只不过结合明嘉靖特殊时期, 这颗赤子之心具体化为抵抗倭寇的入侵罢了。 其二,游山玩水。 田艺蘅一生喜游山玩水。十一岁遂有四方志,随父到安徽、广西等地。成年 之后,又与朋友跋山涉水,四处搜奇探秘。从现存的文字来看,他很少提到参加 科举,提及更多的是游山玩水的经历。先后游历安徽、江苏、广东等省。对浙江 本省的名胜更是如数家珍,如杭州西湖、孤山、北高峰、龙门山、灵隐,余杭径 山,富阳钓鱼台,金华洞天等等。 品岩子小传中提到:“十一遂有四方志。游姑苏、滁州和金陵,即好吟 咏。十五、六南游楚瑜。五岭骖鸾,八桂诗卵,即满奚背囊。好博览,凡天官、 舆图、兵法、医卜、外典,罔不涉猎。”田艺蘅博览群书,多才多艺。然从嘉靖 十九年( 1 5 4 0 ) 到四十年( 1 5 6 1 ) ,二十一年七次科举,七举不第。晚岁,以岁 贡生歙县教谕罢归。无怪乎明徐煽疰笔精卷七杂记惋惜田艺蘅等人终以 岁贡,感叹科举未能网罗所有的人才。云:“国朝科目限人长才者,或悭一第, 如文征明、王宠文、彭文嘉、何良俊、田艺蘅、欧大任。文章俱足名世,独靳一 。田艺蘅 香宇集卷九乱后登关外敌楼,蕊新操水军,胃前,第1 1 4 1 1 5 页。 o 聂心汤钱塘县志文苑,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 9 7 5 年,第4 9 6 4 9 7 页。 o 田艺蘅留青日札卷首品岩子小传,同前,第1 5 3 页 1 2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田艺蘅研究 举,竞以岁贡起家。岂非命耶? ” 其三,著述不辍,大明同文集、诗女史、留青日札堪称巨制 田艺蘅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经史子集。包括经部:大明同文集五十卷, 易图一卷。史部:北新关志一卷。子部:留青日札三十九卷,玉笑 零音一卷,煮泉小品一卷,春雨逸乡一卷,阳关三叠图谱一卷,醉 乡律令一卷,小酒令一卷,老子指玄二卷。集部:诗女史十四卷、 拾遗二卷,香字集三十四卷等。现存有一百五十卷之多。详见著述考。 三十岁之前作品七千余篇,仅存二百余篇,大部分散失。仅有香宇集初集 五卷,拾遗一卷。 三十一岁是标志田艺蘅在文学创作上开始成熟的一年。年三十一,即嘉靖三 十三年,开始有意识的收集、创作。如香宇集从这年开始,按编年的形式, 结集刊刻。煮泉小品一卷是年完成。田艺蘅幼年体弱多病,偶得煮茗之法, 依法调饮,其效日著。对品茶颇有研究,仿水品、茶经创作此作。日后, 田艺蘅每到甘泉,必打水煮茶,乐此不疲。如嘉靖三十六年七月,游苏州虎丘, 借僧铛煮茶。 三十四岁,嘉靖三十六年( 1 5 5 7 ) ,诗女史完稿,作诗女史叙表达编 撰女性诗集的观点。是书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收有明代女性诗作的通代女性诗总集 中刊行时间最早的一种,在明代诗文研究史上意义深远。o 明代中叶开始,思想文化的统制日趋松动,个人表现自我及各种愿望的自由 程度愈益增强,使得公布个人的文字作品成为一种时尚。商业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推动了明人诗歌总集编纂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阶段。如隆庆年间俞宪编纂的 盛明百家诗,其名号获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号召力。万历年间,又相继涌现 了皇明律诗类钞( 狄斯彬辑) 、盛名十二家诗选( 朱诩辑) 、皇明诗统( 李 腾鹏辑) 等。总集编纂除了“明诗热”之外,专题化趋向也相当明显。其中尤其 引入注目的是女性诗总集的编刊,如盛明百家诗前编,编末专置一集为淑 秀总集,收罗十七家女诗人的七十二首诗作。隆庆元年( 1 5 6 7 ) 郦琥编刊的彤 管遗编,显示了晚明江南都市对编刊女性诗总集的独特兴趣。田艺蘅编刊的十 四卷本的诗女史,正是这种风气盛行的先导。 是书载录历代妇人女子之诗。“自五帝至秦,以其邀远,教所传必录。自汉 至六朝,则事略而诗详。自唐至五代,则事详而诗略。若夫宋元,则诗教既微, 乃能崛起,斯亦闺中杰也。我朝作者故多,而传者不可各得,今偶录所见,余为 嘛正宏总集编纂中的“明诗热”、专题化及其源流,明代诗文研究史上篇第四节,上海文化出版杜 2 0 0 6 年,第1 2 5 页。 1 3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好事博览者成之,当为续史”。o 其中,五帝至秦,因年代久远,所传必录。如少 吴母皇娥嫘祖、大禹妻涂山女娇、许穆夫人、勾践夫人等。确切的说,记录这些 女子,或为民间传说之事,或为援琴抚弦之词,称不上诗歌。汉至六朝则事略而 诗详。如戚夫人、赵飞燕、王嫱、班昭、卓文君、秦罗敷、甄后、谢道韫、王献 之妾桃叶、苏小小等。载录的这些女子多是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佳人,她们的事迹 也多为居人所知,这部分事略诗详。唐至五代,事详两诗略。如长孙皇后、武后、 上官婉几、江采萍、进士孟昌期之妻孙氏、毗陵人严灌夫之妻慎氏,歌姬薛涛、 盛小丛,倡家女杜秋娘,鱼玄机、蜀花蕊夫人费氏等。 收录广泛,无所不包。尤其是对人们不熟悉的神秘女子,田艺蘅更是大费笔 墨的介绍其经历、嗜好。这也正是体现了田艺蘅在编纂诗女史的观点;“远 稽太古,近阅明时,乾坤异成,男女适敌。虽内外各正,职有攸司,而言德交修, 材无偏废。男子之以文著者,固力行之绪华;女子之以文鸣者,诚在中之间秀。 成周而降,代不乏人,警何显晦之顿殊,良自采观之既阙也。”o 铉种将男女并置, 不分高下的论点,从思想观点上可谓有胆有识。认为男女之诗本无显晦之别,而 只是缺乏采集,更是别具慧眼。 宋元女性诗人增多,如李清照、朱淑真。朱淑真因追求爱情、抗争不幸,为 礼教不容,死于非命。死后,不能葬骨于地下,其诗词为父母一火焚之。浙江鲍 士恭家藏本朱淑真断肠集,前有田艺蘅纪略一篇,四库全书总目认为: 词颇鄙俚,似出依托。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田艺蘅不以“礼”取人,相反,对 这种个性鲜明之入颇具赏识。在收录明代女性诗方面,因其“传者不可备得”, 只能“偶录所见”,内容寥寥,如卷十三沈氏,仅有:“沈氏,吴江士族女也。 闺情诗云:金针刺破窗棂纸,引得美化一线香。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瓣上 雕墙。” 是书收录各色人物,既有皇后贵人,亦有无名之辈。片言只字,皆所当记, 有名无诗者,亦得因事附见,体现了田艺蘅这位江南才子对于妇女文学的开明见 解。在纂辑女性诗总集的道路上,诗女史意义深远。 除诗女史之外,还有一部作品影响深远,那就是留青目札。 所谓“留青”,指的是将文字刻于翠竹之上。田艺蘅住所日小小洞天,内有 翠竹万竿。每遇可记之事,田艺蘅即将其刻于翠竹之上。如此目积月累,凡三十 余年。誊清付梓,名之日留青日扎。是书仿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内容 庞杂,凡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音韵训诂、社会风尚、民生疾苦、艺林传闻、掌 故逸事无所不涉。 。田艺循诗女史卷首诗女史凡例,四摩垒书存目丛书j 集部第3 2 1 册,齐鲁书社,1 9 9 7 年,第6 8 7 页。 o 田艺蘅t 诗女史卷首诗女史叙,同上,第6 8 6 页 1 4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田艺蘅研究 此书可谓是田艺蘅心血的结晶,是他所有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有 弥补正史之功。如正史中只简单提及隆庆二年穆宗选秀女之事。留青日札卷 九风变详细载录此事:“隆庆二年戊辰正月元旦,大风,走石飞沙,天地昏 黑。钱塘湖市新马头官船火起,沿烧民屠二千余家,官民船舫焚者三四百只,死 者四十余人。至初八、九日,民间讹言朝廷点选秀女,中民家奔娶殆尽。”又如 最早记载了玉米,书中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徊,故日 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 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o 等等。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业的介入,迎合大众品味的文学逐渐盛行。田艺蘅受 到其父西湖游览志的影响,搜集编撰留青日札。该书内容庞杂,后世学 者常常引用之。 五十岁以后,中岁贡官,为安徽歙县教谕。空余时间较多,遂研习训诂,以 文字自娱。在歙县六年之久,撰大甥同文集举要五十卷。万历十年( 1 5 8 2 ) 完稿,此时田艺蘅已有五十九岁高龄。小有名气,海内人士成愿交游。是书是田 艺蘅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 明王祖嫡师竹堂集为庆贺田艺蘅六十大寿,作田子艺六秩寿序一文。 文言:“子艺田先生分训新安几六年,当路诸公亡不推毂田先生者,而侍御诸公、 督学南畿,特疏荐焉。海内人士咸愿交游,子艺之名满天下”。口由此可见,田 艺蘅万历十一年三月九日尚在人间,且颇有名气。这是目前看到的有关田艺蘅的 最晚记载。 一般说来,田艺蘅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作品都是三十岁以后所得。他一生笔耕 不缀,直到终老。 简言之,田艺蘅的一生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 成长期,( 1 岁一1 7 岁) 。五岁受祖训,七岁传家易,九岁能通诗 史,解属文。十一岁,开始了随父宦游的日子。是年,生母徐氏亡, 世母费氏关爱有加。十七岁,参加乡试,开始了仕途之旅。 二、 事业顶峰期,( 1 8 岁- - 4 0 岁) 。十八岁娶妻,组建家庭。经历七 次落第、子女天亡的痛苦。逐渐改掉寻花问柳、斗鸡走狗的恶习, 在夫人张氏的辛苦操持下,家有恒产,生活相对安定。事业达到顶 峰:积极抗倭,保卫杭州;发现自己兴趣在于古文词,遂去举子业, 专心于兴趣,始有文名;成为浙江总督军务兵部右侍郎胡宗宪的文 学侍从,与浙江提学副使阮鹗等在杭官员均有交往:与好友蒋灼等 。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六御麦 ,同前,第3 5 8 页。 o 王祖嫡师竹堂集卷十三田子艺六秩寿序,明天启刻本。 1 5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田艺蘅研究 跋山涉水,创作了香宇集、诗女史等主要作品;成为父亲 田汝成的左膀右臂,刊刻田叔禾小集、炎缴纪闻等。 三、事业衰落,创作丰收期( 4 1 岁一过世) 。出外游玩渐少,为安徽 歙县教谕。享受天伦之乐,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三方借款合同
- 2025年厨房设备租赁与改造工程合同
- 2025版高空作业平台外架工程班组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汽车4S店专用汽车运输服务合同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借款合同
- 2025版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维护保养协议
- 2025版土建资料承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港口码头施工总价合同模板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土地测绘与规划合同协议
- 2025第一部生物科技药物研发与生产合同协议书
- 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第十三章轴对称等边三角形 导学案
- DB11-T1515-2018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 《机械知识》(第六版)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有色金属贵金属冶金
- 2020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课文翻译
-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 外科医学—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 井控设备(2015)
- 2022交通事故处理委托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