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业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本 文阐述的就是面临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进入 wto 的中国银行业该如何选择何 去何从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混业经营的进行了定义并阐述了世界银行业经 营模式的发展历史及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成 因然后通过利弊比较得出结论我国金融业现阶段还应该走分业经营逐渐开放的 道路 但是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金融业必须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 转型要实现金融混业经营首先必须适合混业经营的条件主要的手段包括放松 金融管制建立规范公平效率高成本低有投资价值的资本市场深化国有企 业和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营造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 程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与此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分业向混业推进的具体实施步骤 应该做到分步骤逐步放开强调加快推进混业经营的具体措施如将试点工作放在海 外金融市场同时加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横向合作积极推进金融创 新对银行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加大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力度等在公司产权结构 方面本文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制模式最适合我国发展金融混业经营 最后本文主要说明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金融监管混业经营体制与分业经营体制 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我国要实现混业经营必须借鉴国际上4 种流行的监管模式并需要尽快弥补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系 列的措施提高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效性 关键词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iv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the mixed operation becomes the trend of global finance.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clear that china how to choice the banking operation when facing the global trend of mixed operation, especially after china enters wto. firstly, this article makes clear of the concept of the mixed operation and divided oper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orld banking operation, 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reason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goodness and drawback when doing mixed oper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vided operation has to be done in china now and it will take a long time to open chinese financial circles. but in the global trend of mixed operation, chinese finance has to change from divided operation to mixed operation. creating the mixed operations conditions is very important, including the free finance controlling, valuable securities market, succeed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teresting rates marketization and so on. then, realization of the mixed operation in china must be step by step. the concrete means to realizing mixed operation include pilot project in oversea market, co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security companies, finance creation accelerating the steps of assets securitisation. how to choose the mixed operations model? the model of america is most fitted to china. how the commercial banks change to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lso has been mentioned. at last, the main content is that how to control the risk of the mixed operation. the mixed operation makes more risk than divided operation. in the world, there are four main kinds of controlling risk model. now our country has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dition of mixed operation. in china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should be reformed. the last part of article gives some mean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finance controlling level. keywords: divided operation mixed operation financial regulation 1 1 全球混业与分业经营的发展情况 1.1 分业与混业的定义 银行分业经营体制 又称专业银行体制一般而言它是指商业银行只能从事存款 信贷清算等传统银行业务不得从事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业务主要以美 国英国日本为代表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为其形成的标志1 银行混业经营体制与分业经营体制对立的一种金融管理体制指银行几乎可以 从事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在内的其他金融业务在这种体制下各种金融机构可 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投资经验以及人力资本等的基本情况自主地确 定业务经营范围 1.2 国际银行混业经营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1929年之前的世界各国金融业大都实行混业经营3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33年 通过的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的主流80年代随着分业限制在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先后取消以及1999年11月4 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许多国家的金 融业又一次走向混业经营如今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全能化趋势日益增强加快混 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总的来讲世界银行业的经营模式 经历了一个混业分业混业的交叉演进历程下面就以美国银行业的演变过程为例 来具体介绍分业混业的交叉演进历程 1.2.1 混业经营阶段 1933年以前美国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自由竞争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很少受限制 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分业和混业的规定商业银行也可以从事证券业务2 1.2.2 分业经营阶段 19291933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结束了自由混业的状态美国政府对这次危机进行 2 了总结其中一个重要结论是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是导致金融市场混乱股市崩 溃和金融机构倒闭的重要原因美国政府和经济学界都意识到在金融监管和内部控制 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极容易造成股市的泡沫并将风 险渗透到整个金融体系一旦股市泡沫破裂银行就会遭到重创金融危机将一触即 发 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银行的业务范围 利率上限 存款构成代理保险与证券市场准入等作出了严格规定这标志着全球商业银行分 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时代的开始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监控特别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管 理力度督促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以维护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的稳定防止金融风险交 叉传染 1.2.3 再混业经营阶段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随着共同基金等新兴投资方式的飞速发展和银行存款 的大量流失美国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始通过金融创新想方设法突破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法律限制70 年代经济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和高利率并存的局面 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困境引发了新一轮的金融创新高潮商业银行不但通过创新 突破 q 条例对利率的限制还积极以控股公司的方式进军证券业务努力扩大自身的 业务范围 8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实行分业经营的商 业银行面临着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国外全能银行的双重压力要求放松管制的 呼声日益高涨1999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废除了长达66年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解除了分业经营的法律与制度束 缚 总的来讲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走上了混业经营的 道路混业经营成为了当今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日本从8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实施对分 业经营模式的改革1997年5月为了从根本上刺激和拯救在泡沫经济破灭的泥沼 中苦苦挣扎的日本金融业日本金融当局通过了全面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法案英国 也在1986年宣布银行业可以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英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开始 融合发展 3 1.3 中国银行体制的演进过程及现状 1.3.1 混业经营阶段 在1993年以前中国金融业也曾进行混业经营试点但是由于当时经济过热管 理水平较低违规经营严重商业银行利用其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进行的信贷资金 同业拆借资金转移投机造成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量地流向房地产业和股票市场社会 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导致了金融秩序混乱管理欠佳的金融混业经营给 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1.3.2 严格分业经营管理阶段 针对金融市场中的混乱状况 我国从1993年7月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1993年11 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银行业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同年12月25 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分业经营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国有商业银行 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明确了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金管理人员素质标 准及业务范围并严格审批加强管理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 经营国有商业银行要在人财物等方面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 199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在第四章第四十三条中 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 于非自用不动产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这是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法定标志随着证监会保监会的前后成 立以及证券法保险法的实施我国以人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为主体 各自分工负责的分业监管体系确立起来 1.3.3 中国现阶段银行保险证券业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金融当 局适时适当地调整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银行保险证券三业出现了互相渗 透共同发展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多个方面 4 1 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 和 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 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国通国信湘财大鹏 光大中信广发7家券商首批获得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资格,开展最短期限为7天 的拆借业务和最长期限为1年的债券回购业务同时10家新基金管理公司也首批获准 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债券的现券交易和回购业务 21999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截止 2001年12月中国家全国性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已经有7家结束上市辅导期就是说 有高达78%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具备上市资格按规定可以入市的资金有300至400亿元 左右预计到2005年商业保险公司入市资金最大量可达1700亿元 3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 2 0 0 2年 2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 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 银行借款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开办了股票质押贷款业务有融资需求的证券 公司随时可以向银行提出贷款需求 4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开始执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可以 接受基金管理人委托办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可以受理开放 式基金单位的注册登记业务而且只要商业银行配备了相应的投资管理部门营销网 络专业人员和技术设施等就可以开办开放式基金单位的认购申购和赎回商业 银行可以接受基金管理人的申请向开放式基金进行短期融资 5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审议通过2003 年 12 月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对金融界长期关注的限制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 第 4 章第 43 条款进行了修改,将原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修改为商业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向非自用不 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为商业银行开禁混业经营预留出了 发展空间 虽然上述这些举措都说明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长期分隔的局面终于被打破 5 国内银行业分业经营已面临混业经营的挑战有中国特色的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混业合 作格局正在形成但是中国金融业目前仍将坚持实行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监 管体制而且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也必须遵守这一政策 1.4 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流行趋势的成因 1.4.1 科技进步和资本国际化趋势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是实行混业经营的经济上的 最深层次的原因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趋势使得金融全球一 体化成为可能进而使各国金融机构在国际上的竞争不可避免而面对混业经营模式 下的全能银行的竞争分业经营下的银行明显力不从心竞争力不足这就在客观上 要求对分业经营体制加以变革 1.4.2 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商业银行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利润率不断下降迫使他们不得不开拓新的 业务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3混业经营使得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由单一存 款延伸到包括金融债券在内的多种经营使其获得了更多的较稳定资金从而可以进 行更多的其他业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这样也可在增强经营过程中的 安全性流动性方面与证券市场互补协同扬长避短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国际信贷市场获得贷款一是 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从证券市场上融资长期以来银行贷款一直是融资的主要方 式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飞 速发展和新技术新产品在金融市场的推广运用借款人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逐渐 减弱证券融资的蓬勃发展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萎缩以美 国为例商业银行一度在国内金融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控制了大部分资金融通业务 但这种情况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 的威胁在国内非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商业银行出现了所谓脱 媒现象其资产负债表项目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短期工商业贷款可以 6 从票据市场中获得长期贷款被发行股票所取代没有即期盈利的公司也可从纳斯达 克市场上筹得资金这些都造成了银行存款贷款的大量分流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 位每况愈下再加上来自欧洲全能银行的强大压力不甘心失去金融主导地位的美国 商业银行自然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中的种种限极为不满美国政府也不愿意看 到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新世纪来临之前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解开了套在美国 商业银行身上近70 年的枷锁 1.4.3 企业并购浪潮 因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特性要求两者之间协调统一企 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求以巨额发展资金为基础而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造成只 有依靠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银团提供贷款或通过券商发行债券股票来集资才 能为其解决资金问题众多金融机构为了满足企业的这种大规模资金需求就必然需 要通过相互组合并购来扩充自身资金规模九十年代以后银行间的并购行为更是 趋于白热化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并直接影响到世界银行业的格局80 年代全球 还只有 1000 件左右的并购案例总金额约 500 亿美元而在 1998 年仅花旗银行和 旅行者公司的合并就涉及金额近 500 亿美元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高达 7000 亿美 元4 1.4.4 欧元的出现 欧洲各国在欧元启动后为防止金融资产流失保持本国金融的地位陆续将鼓励 本国金融业合并作为其采取的一种市场保护措施由于欧元在欧共体内的统一使用 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联动性相互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一国对其他国 家经济变动反应更加灵敏为了保持本国金融的稳定性巩固本国金融机构在市场上 的地位合并组建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新金融机构成了一种有效途径 1.4.5 全球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全球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是混业经营趋势形成的重要原因金融自由化 必然引起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放开使资本项目与货币政策汇率及财政政策之间 发生矛盾由此很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从而迫使并促进了金融业的并购或混业经营 7 因此大多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业务分工的限制为混业并购创 造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1.4.6 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发 生了以下几个重要变化 1行业壁垒逐渐消除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趋 势锐不可挡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也就不可避免 2 金融业的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八十年代以前银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金融产 品的质量服务以及价格等方面而在这之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网 上银行的出现金融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各商业银行的产品大同小异新产品的寿 命和竞争优势所能维持的时间逐渐缩短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各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拓 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来源并通过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增加市 场占有率 3客户力量power of buyer 进一步加强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进步 当今银行客户能够在非常广的范围内选择适宜的金融机构和满意的金融产品传统的 银行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金融产品需求5 以美国的商业银行为例 从存款方面看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由于受到了q条例的限制商业银行给消费者的收益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促使消费者 寻找更佳的投资渠道1973年美国几家较大的投资银行先创立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此类基金可以接受私人存款并对短期国债 cd以及其他能支付市场利率的证券进行投 资由于这种基金的收益高于银行利率的上限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据统 计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规模由1978年的108亿美元猛增到1981年的1860亿美元而到 了1998年已达到11000亿美元的规模 从贷款的方面看看商业银行传统的收入来源受到了来自股票市场和垃圾债券市 场的双重压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变得越来越容易直接融资比例逐渐提高 这就动摇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面对着证券市场的竞争和压力商业 银行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增加风险贷款以提高收益率要么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8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依靠增加风险贷款来增加利润是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不符 合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 传统商业银行为了扭转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也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在 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努力开拓新的业务空间表外业务的兴起就是商业 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过程为了规避金融监管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的需求 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并逐渐将业务渗透到证券保险等禁区创新和重 组为扭转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和传统商业银行的努力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 行的业务限制逐渐放宽各国政府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逐步放松 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使混业经营得以成为现阶段银行经营体制的主流 9 2 中国现阶段发展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 2.1 开展混业经营的不利方面 2.1.1 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素质 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素质还达不到混业经营的要求6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还必 须符合一定的要求条件不成熟时分业经营还是较佳的选择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商 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达不到混业经营的要求主要表现 在以下方面 1 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程度还很低商业银行要求混业经营主要是因为银行面 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当分业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严重束缚时不 得不要求放松管制实行混业经营从数量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过十几家加上城市 商业银行也不过近百家而美国就有近万家银行为公众服务我国作为一个有限竞争 的行业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还不够激烈和有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实行混业经 营必然增加我国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的风险 2 我国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还达不到分业经营的要求从国外金融业实行混业 经营的实践来看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混业经营的基础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几乎清一色 是股份制公司或控股集团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开展业务经营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影响 而我国商业银行始终存在所有权虚置经营权无法落实权责利不对称行政干预的 现象以上所述导致商业化机制难以真正确立和有效运行不利于金融机构向混业经 营制度转变 3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 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从银行家每年披露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盈利能力还是在风 险控制上都低于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传统业务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在从事商 业银行并不熟悉的证券业务将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也是我国选择分业经营的重要原 因 10 4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相应的金融人才我国现代化的金融人才还比较缺乏 而懂证券的则更少从现实的情况看因为缺少符合要求的现代金融人才我国商业 银行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就处在落后的地位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业务创新我 国商业银行同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没有专门的人才来有效地控 制风险会导致证券市场的混乱和金融风险的加大在人才技术等关键环节没有跟 上的情况下混业经营过于冒险 5 并购能否形成规模经济尚无定论规模经济即合并后的新银行产生的效益远 远大于原来的独立银行的效益之和由于合并后的银行势必存在组织机构庞大管 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不易确定原独立银行之间存在的企业文化差异难以融合等诸多因 素能否形成高效的机构内部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大银行如果形成市场 垄断反而会降低效率阻碍市场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本身就存在机构庞大 冗员过多在机构内部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在谈合并混业经营还为时尚早 2.1.2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达不到混业经营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 融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都初具规 模并不断发展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市场还显得很不完善 1 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的一个最突出表现就是利率非市场化由于受市场交易 规模参与对象范围市场割裂等因素的限制生成的市场利率仍缺乏代表性难以 起到商业银行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同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依然由人民银行统一 制定并不能及时地反映资金供求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利率水平所代表的信 息就缺乏真实性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风向标作用就难以发挥7 2我国的证券市场尚不成熟运作不很规范中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初衷主要是 为高负债的国有企业开辟一个新的融资来源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 同时,证券市场运作不很规范,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政府行政干预过 多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仍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工具证券市场 的内在稳定机制很不健全没有建立如欧美股市中起着重要平衡作用的作市商制度 证券公司等市场主体不很成熟有资金严重不足透支客户保证金等违规行为时有发 11 生内幕交易现象仍然存在行业自律程度不高上市公司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经营状况令人担忧信息披露很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就 2001 年下半年以来 中国股票市场的状况来讲证券公司成为了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灾区许多接受了大 量委托理财的证券公司一直在破产的边缘垂死挣扎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俨然成了中 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一对难兄难弟虽然中国在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成功 剥离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1.4 万亿的不良资产但是商业银行发放的“生产性”贷款 所形成的不良债权很快又超过了 2 万亿元 3证券市场目前功能有限不能满足企业居民的投资理财的需要政府设立 股市的最初目的是为企业筹资因此对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的行为进行限制 如证券法第76条即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 票第186条规定对证券公司为客户融资买入证券的行为要进行处罚中国证 券行业协会2000年3月还提出了禁止股票承销业务中融资和变相融资行为的行业公 约另一方面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对私金融业务市场渗透才 刚刚开始证券公司由于金融产品单一对社会居民的投资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没有起 步目前由于国家禁止证券市场从事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市场分散 和规避风险的功能极其微弱无法单独为投资者提供包括各种金融产品在内的投资组 合服务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尽管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就但还没 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各市场的运作还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合理的地 方总之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对商业银 行实行分业管理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过早过急实行混业经营 只会加大我国的金融风险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2.1.3 我国金融监管水平情况 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还达不到混业经营的要求分业经营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形成 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为主体各自分工负责的金融监管体系从1993年 开始我国在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就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本身的建设但 是由于处在初级阶段的高速发展时期我国金融业明显存在许多不合理和不规范的地 12 方各种违纪违规甚至违法事件层出不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体制的历史遗留 问题等客观原因之外监管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 监管当局在对金融形势的判断尽可能早地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迅速妥善地处理好问题 等方面还亟待改善 造成我国金融监管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的 时间短金融监管经验略显不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早在 1948年12月1日就成立了但直到1983年9月它才转变为真正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 央银行的职能而证监会保监会等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成立的时间则更晚我国监管 体系还处在建立与完善的过渡阶段缺乏相应的监管经验监管方法和监管工具在实 际工作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同时我国金融业也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 转型期在国际经济发展史上无经验可循无模式可依一切需要在摸索中进行在这 个时候实行混业经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将很难控制其风险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隐 患 同时因混业经营产生的银行并购使得金融监管难度加大银行并购后会产生少 数超级银行这些超级银行占有率很大有可能形成业务垄断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 进行市场控制与金融监管提倡的公平交易形成对抗不利于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活动 的正常开展 2.1.4 我国混业经营的外部环境问题 1国有企业经营能力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要把国企 培育成真正的市场经济独立实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对我国金融 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竞争力较差国 有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偏高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一天没有彻底完成 它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就很难理顺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就很难有明显的突破 2我国中介机构建设还有待完善从总体上讲近年来我国信用中介服务业发 展迅速提高了个人和企业信用意识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比起 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们对信用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进展又显得相对缓慢这 既有历史原因的束缚又有诸多现实因素的羁绊而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与信息披露 13 不完整有密切的关系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中介机构是其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中 介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与金融机构或企业相勾结为许多违规违法事件大 开绿灯给相关的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妨碍了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2003 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及安达信假帐丑闻再次说明了金融中介机构对于经济安全的重要 性对比国外的著名中介机构我国中介机构的建设更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3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信用方面我国的企业信用由 于国有企业没有很好地解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变得十分脆弱目前企业信用存在两 大突出问题信用体系发育程度较低社会失信问题较为严重企业之间存在大 量的债务拖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 案件大量增加企业欠债不还的现象十分普遍从以前的三角债到现在的银行坏帐 企业的信用危机并没有根本的改善这对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重建 企业信用体系已迫在眉睫8 个人信用方面在整个信用体系当中个人信用处于基础地位是一种基本支撑 力量它决定着整个信用体系的弹性和扩张但目前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基本上还 是一片空白个人信用制度缺欠个人信用无法评估个人信用制度不能满足经济发 展的过程中信用需求方的需要问题日益突出只有个别地方开始着手创建个人信用数 据库要达到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许多金融产品无法推广进而延缓了金融市场和金融 机构的发展速度 此外我国在法制建设国民教育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它们都和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存在则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果将这些外部环境建设好了商业银 行即使经营风险相对较高的证券业务其风险也会因为经营的规范和有序而得到很好 的控制反之在外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混业经营的风险控制就难以实现或必 须付出很高的代价这就不利于我国金融业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在外部环境还 有待完善的形势下我国仍应坚持分业经营体制 14 2.2 发展混业经营有利的方面 2.2.1 金融全球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的作用 金融全球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是发展混业经营的外部动因金融全球一体化 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使传统的业务界限和行业分工日渐模糊 条块分割格局也已被打破 这无疑会影响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变动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的金融市 场进一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进入会带来激烈的竞争而进入的外资银行中 有一大部分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综合性的全能银行它们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都 有着很大的优势进入我国市场后由于其本身经营多元带来的高抗风险能力以及 跨国公司内部补偿机制带来的灵活策略都会给我国的银行业造成新的威胁9面对 挑战我们不应消极等待而应主动出击在立足于传统业务拓展新的表外业务的 同时在条件成熟时打破分业限制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在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 2.2.2 克服严格分业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分业经营体制影响了金融企业的竞争力从分业后的这段时间来看我国商 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同国外超级金融机构相比其差距甚至有扩大 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有效的竞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 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被限制在各自狭隘的业务领域内 在国内金融机构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类似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而其他较小 的机构则依靠剩下的市场也能够得到生存于是大小金融机构都因为不愁生计而缺乏 竞争的动力 2分业经营割裂了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造成市场的低效率运作金融市场 之间本为互补关系社会资金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得以充分的流动这也使得各金融 市场在竞争的基础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分业经营体制却人为地割裂了我国金 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在金融市场之间造成人为的障碍 3 分业经营不利于金融业内的资产重组从1998年开始全球银行业就掀起了兼 并与收购的浪潮世界银行巨头迅猛的发展势头就是这场并购热潮的直接后果从银 15 行家1999年公布的数字看世界前二十家银行的排名从1998年到1999年发生了较大的改 变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等案例的成功表明 金融业内的跨业合并正成为商业银行拓宽业务领域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而言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无疑是迅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竞争能 力的有效途径而分业经营的限制却给我们商业银行的并购造成了人为的障碍如果 不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将失去对我国金融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大好时机 2.2.3 风险与收益的推动作用 发展混业经营有利于商业银行争取更大的利益分散业务风险10我国商业银行 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利润率不断下降迫使其不得不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求 新的利润增长点实行混业经营可将各种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组合创造利润调节客 户资源共享等优势有利于优化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并利用多样化经营所形成 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效用来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从更深层面分 析混业经营体现了金融市场内部相互沟通的基本要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 务的相互融合可以产生优势互补连动效应依靠业务交叉而创新的中间业务来实现 多渠道获利以此提高金融体系的整合度同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实现金融资产的 多元化可有效地分散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趋于稳定 2.2.4 客户的业务需求 混业经营模式能够更好的体现金融服务行业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客户 为满足不同的资金需要而要求不同的融资方式在混业经营体制下客户可以不必同 时与几家金融机构往来减少了沟通成本与此同时由一家金融机构担负其一个客 户的所有金融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深层次的财务咨询有助于客户从其提供的服务 中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并且在客户遇到突发性困难时向银行求助 2.2.5 金融机构内部的资金合理配置 发展混业经营更有利于金融机构内部的资金合理配置 混业经营可以促进金融机 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通过这种竞争可以使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促使 资金不断由利润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高的部门 实现金融机构内部不同利润率的平衡 16 促进金融资本的合理配置虽然在分业经营体制下这种资本的流动也在持续进行但 由于存在进入障碍和业务保护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资本流动并不自由不能实现金 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配置成本也要比混业经营体制下金融资源的配置成本大得多 2.2.6 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由于混业经营体制打破了对金融业务的人为的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从事以前由某 类机构垄断的金融业务加大了各类金融业务的竞争提高了整个金融服务业的效率例 如允许银行进入证券发行承销业务有利于打破证券公司对此业务的垄断一方面可以降 低发行承销的手续费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机构对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 2.3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我国金融体制发展明显慢于世界金融发展的主潮流但我们必须承认我国金融业 分业经营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中国发生了两次经济过 热现象当时金融业极不规范违规经营严重金融秩序混乱商业银行利用其从事 证券业务的机构进行的信贷资金同业拆借资金转移投机造成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量 地流向房地产业和股票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出于安全考虑国家明确实行分业经营 有效地制止了当时的乱拆借乱集资乱竞争等扰乱金融市场的现象对于稳定金融 秩序化解金融风险起了很大作用 我国目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尽管带来一些副作用但这在经济和金融体制 转轨时期却是一种现实和有效的制度安排 实行金融混业经营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一是金融机构必须具备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和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二是金融监管当 局的金融监管能力较强有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较高的金融监管效率在缺乏 有效的内控和监管措施的情况下混业经营不仅不会分散风险还可能催生更大的风 险因此我国目前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局面是与我国目前金融 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金融监管当局 的监管能力等方面均处于较低层次的现状相吻合的它更多注重的是金融体系的安全 稳健和风险的可控性综合上所述我国金融业现阶段还应该走分业经营逐渐开放 的道路 17 3 我国的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型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是 我国现在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还不成熟马上过度到混业经营的做法会导致金融风险 交叉感染金融秩序混乱的后果不具有可行性所以最切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就是 在稳定与规范银行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 3.1 分业向混业推进的条件 为了保证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平稳过度在转型前有很多系统性工作要做 就现阶段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金融管制方面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快金融宏观调节方式从直接调节向间接调节的 转变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金融的能力完善货 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其既要具有灵敏度又要具有弹性改变现在的模式逐步放松 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品种多样化11惟此货币政策才能通过资产组合 调整效应财富效应和预期效应尽快地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 3.1.2 资本市场方面 尽快建立规范公平效率高成本低有投资价值的资本市场要实现金 融混业经营就必须拆除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篱笆”所以当前我国必须尽快规 范资本市场降低资本市场的运行成本将资本市场建成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市 场12可以考虑逐步降低交易印花税降低交易佣金实现佣金自由化这个措 施管理层已经酝酿很久但受制于券商的生存问题而迟迟没有推出逐渐解决国 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问题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上市公司会计制度降低信息 不对称的成本执行严厉的监管政策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市场信用制 度等方面 18 3.1.3 国有企业改革方面 深化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营造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市场机制由于我 国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风险与收益的不对 称使之缺乏足够风险约束这非常不利于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风险防范因此应继续深 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及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重组实现资源的重 新优化配置使之成为真正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在国有企业 和商业银行中建立其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为将来的混业经营打 下良好的市场基础 3.1.4 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方面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加之分业经营对资金的流动造成了极 大的不便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很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外币存款利 率逐渐放开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范围使之能够反映信 贷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真实情况当然处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不宜 操之过急可以有步骤的在五年之内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 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与此同 时逐步放松对各金融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限制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 和抗风险能力 3.1.5 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管理和培育使其在信息披露监 督管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增加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的透明度和真实度减少信 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其次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使我 国金融体系在市场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轨道从而达到减少违规操作和人为干扰的效 果此外 我们还应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 提高全民的金融意识和素质 19 3.2 分业向混业推进的实施步骤 在混业经营的条件基本具备之后我国由分业向混业的转型过程就可以正式开始 了鉴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我国在由分业向混业经营推进 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稳妥但不保守的原则可以考虑分四个阶段引入混业经营 第一步维持分业经营总体格局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业间浅层次的相互渗透 和交叉经营从国外经验看从严格分业经营体制向金融混业经营体制转变过程很少 搞“一刀切”如美国在相当长时期是通过在分业经营格局下搞“个案处理”和“特批处 理”方式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试点的近两年我国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在资金和 业务上已开始相互渗透保险基金被允许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市 而银行方面也积极推出如“银证转账”“银证通”等与证券交易相关的业务以及券商 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股票质押贷款等等这些浅层次的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等与目 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不会产生大的冲突 第二步边规范边放松管制鼓励金融创新由于中国金融业历史遗留问题很多 金融体系比较脆弱必须进一步加大规范经营的力度但与此同时对一些原先业务 范围过窄的要适度放松对风险较小绩效明显的业务交叉方式要放松管制放松金 融管制有利于鼓励金融创新有利于提供多样性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增强银行竞争力 根据国际经验金融创新不仅曾经促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放弃分业经营而且许 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通常也会大量引进发达国家已经存在的金融创新产 品促进本国金融经营模式由分业向混业的转变针对当前银证保相互渗透的现 状客观上也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加大联合监管力度并加强对混业 经营的重视和研究尽快制定规范性的文件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三步适度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迂回进行混业经营从我国国情出发可以借 鉴美国的经验通过组建以大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模式实现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兼备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优点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集团混业经营 分业”它通过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非金融子公司的股权控制实现各 子公司间在资金业务和技术上的协同合作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共享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获得混业经营的正面效应事实上美国在推行 20 混业经营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保留了原先金融分业制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在 金融集团内部建立风险“防火墙”这种由一个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下的多个子公司来实 现对多种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在实践中成为一种规避分业管制的变通办法在小 国分业经营的框架下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授权代理委托合同
- 2025销售补充合同范本
- 2025春季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2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市香洲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选聘特邀调解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招聘9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江界河镇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凉山州宁南县考核招聘教师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医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13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福建福州市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样书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48课时)
- 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申请书中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