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内容提要:在李斯特的一生中,他所创作的声乐作品要少于器乐作品,但是,在和 声技法上,声乐作品却丝毫不逊色于器乐作品,李斯特广泛应用了他所发展的色 彩性和声,并巧妙的与作品的歌词内容相结合,生动的表现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本文以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为文本,对其中的和声技法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 归纳,以期更好的了解这位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同时也期望能对自己的音乐创作 有所帮助。 关键词:和声和弦色彩性和声色彩性的转调 c o n t e n ta b s t r a c t i nl i s z t 。sl i f e ,h ei st h ea u t h o ro ft h ev o c a lw o r k st o b el e s st h a nt h ei n s t r u m e n t a lw o r k s ,b u t ,i nh a r m o n yo nt h e t e c h n i q u e s ,v o c a lw o r k sa r ei nn ow a yi n f e r i o rt oi n s t r u m e n t a l w o r k s ,l i s z t ,t h ew i d e ru s eo ft h ec o l o ro fh i s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h a r m o n y fa n dc l e v e ra n dw o r k sw i t ht h ec o n t e n to ft h el y r i c s t t h ev i v i dp e r f o r m a n c eo fas o n gi nt h em u s i c a li m a g e i nt h i s p a p e r ,l i s z t 。sa r ts o n g st ot e x t s ,o n e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a c o u s t i ct e c h n i q u e sf o ra n a l y s i s ,r e s e a r c h ,c o n c l u d e dt h a t s u m m a r i z e d , w i t hav i e wt o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 c o m p o s e r sc r e a t i v i t y ,a l s o l o o k f o r w a r dt ot h e i rm u s i ch e l p k e yw o r d :h a r m o n y ;c h o r d ;c o l o u r f u lh a r m o n y ;c o l o u r f u l t r a n s f e r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本 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 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缘枷 签字日期:j 竹年4 月。6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 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彳、 导师签名: | 眵, 钾吼也 签字日期:出嗬年4 月。g 日 签字日期:易净矿年午月2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引言 李斯特( f r a n zl i s z t ,1 8 1 l 1 8 8 6 ) 是匈牙利出生的作曲家、钢琴家。他是 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中心人物。李斯特九岁时举办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十岁 时艾斯特哈齐亲王资助他去维也纳深造,跟从萨列里和车尔尼学习作曲与钢琴, 十一岁时在维也纳两次公演,得到了贝多芬的赞赏。李斯特的创新是他一生“不 断追求新”的艺术观和美学思想贯穿的结果。他有着进步的艺术观,他肯定艺术 的社会作用和艺术家的地位与责任。对艺术创作他主张崇高的思想内容和生动丰 富的艺术形象相结合。他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不断发展的,革命 是艺术前进的动力;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形式主义和保守观点。他主张创作应 有民族特点,作曲家应重视民问音乐。他一生致力于发展匈牙利民族音乐,他所 创作的许多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在这方面迸行艺术探索的珍贵成果。李斯特在和 声方面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他所创作的许多优秀的器乐作品中,也体现在他所创 作的艺术歌曲中。 在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其优秀的代表作有罗累莱、我愿他去、山 峦沉寂等作品,李斯特将许多著名诗人所创作的诗歌作为其艺术歌曲的歌词进 行谱曲,为了能够表现诗歌的意境,李斯特运用了很多色彩性的和声手法,使得 歌曲的内容表现以及整体的意境更为鲜明生动。 李斯特处在晚期浪漫派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功能性和声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而李斯特在传统功能性和声的范围内所运用的色彩性和声手法,却极大地丰富了 和声的表现力,给功能性和声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的和声思维和某些技法, 甚至已经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 本文分四个部分,通过对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全面分析、研究,对李斯特艺术 歌曲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及音乐表现加以阐述和归纳,以期对李斯特的音乐作更 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期望能对自己以及他人的音乐创作有所帮助。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和声的材料( 和弦结构的色彩性) 和弦,是音乐作品中和声的基本材料,不同的和弦结构具有不同的色彩性, 它们的应用与作品的音乐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中有着多种 不同结构的和弦,这些和弦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色彩性。李斯特艺术歌 曲中除一般常用的各类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之外,还常用下列几种色彩性较 强的和弦,如复合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增三和弦等。 第一节复合和弦 复合和弦,它是由不同和弦纵向结合而构成。不同的和弦结合组成的复合 和弦,其色彩也不同,李斯特艺术歌曲中运用了由小三和弦与大三和弦相结合而 成的复合和弦,还运用了增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相结合而成的复合和弦等等,在音 乐表现上,具有不同的音乐表现作用,如下例: 例1迷娘之歌: 衬 “京苛荔蓬? 铲噶篓箍茅土一那垂茬静_ 一 j 酝一,d - 曲 r o o m ? 眉l 茸,l s ,阮薯蕊厶谆再d 7k r 穰s l 扭出私事尹 翘貔硅m 芦竿穹i ,惭 运宙件瑶”牛j 警j ,jj j ;。j 矗 癌:密,毒:# ;i = = 竺瀣一# 。j,j 二二f 习 秽 “ 甲爷芬零喾l 嗲纱尹习矽纷 必1 一、l:二!。即 崩 j i ,一译 。 口。 。 j 。 p弘芦自社 ”。 j“ 一 ,一丽魂r w 7 1 上例中,7 8 8 0 小节处,其和弦结构为:上方是# p 大调中的v i 级到i v 级,下方为v 7 和弦。纵向上均为属功能与下属功能的复合,但由于v i 级是小 2 第一章和声的材料( 和弦结构的色彩性) 三和弦,后面的级是大三和弦,因而复合和弦的结构在和声进行中有了变化, 色彩亦由暗转明,音响复杂,很不协和。由于演奏力度很弱,因而不协和效果并 不刺激,不稳定的音响效果略带神秘感,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歌词中的疑问语气。 同样,在欢乐和痛苦一曲中,也多次出现复合和弦的运用。 例2欢乐和痛苦: 在上例第1 5 小节处,上方声部的和声进行为i i i v 7 一v ,下方声部则是 级,第二拍有一个附加六度音,纵向上构成了下属功能与属功能的复合和弦。复 合和弦中的两种功能与不协和效果表现了爱情矛盾的两方面:“欢乐与痛苦”。 例3欢乐和痛苦 赢 娥怎矗& 甄莞荔莲痣,; 重譬。岛一一。螽矗差:o 一一。,;乏。 f 一 姆鲁一 = = = :o # 曙善孝孝l 话善丐 妄i 图 mi 一 i 二i | 一 7 t 一 掣量h ”量p 、 蒯凄叠i 璺鬟琴世蜘 ,- 南京艺术学院硕i :学位论文 在上例第1 9 小节处也是复合和弦,上方声部的和声进行为# 5 v v 7 i i i v i i i ,下方声部则是v i 级,第二拍也有附加六度音。 第二节非三度叠置和弦 在李斯特艺术歌曲中还运用了非三度叠置和弦。 例4图勒的国王: 暇下黄 金象 凰呈对它f 飞珍差:用 复出# 竺再兰“兰。、篓+ 螽霸j 沁兰。二咐竺一触竺罔_ b e t 。, ;。 懈ji 。i j 。d 1 d - jl1 一 14 一 j , - u 矿陟 争一 l 乡 、眨壁y苌= 夥 _ c = : = 一俏i。r o , 车暑车 伊;h ct i 一 。l1ik 上例,在第1 7 小节中,非三度叠置和弦以纯四度与大二度相结合,强调了 和弦音响上的不协和,与紧接于后的v 7 一v 造成了音响上紧与松的对比。 第三节增三和弦 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中运用了不少其他作曲家很少运用的明亮而刺激的增三 和弦,丰富了和弦结构的色彩。他还喜欢用增三和弦作为等音转调的媒介,例如: 在前面例2 的第1 7 小节处,运用了g 和声大调的降v i 级增三和弦,转到后面的 e 大调,这一点,下文中有论述。 在同一歌曲的第2 9 小节处,作曲家用了降低i i 级音的增三和弦( # e = 还原 f ) ,见例5 : 4 第一章和声的材料( 和弦结构的色彩性) 例5欢乐与痛苦: 此处的降i i 级增三和弦与前一小节的降i i 级大三和弦构成同根音不同结构 和弦的对置,有明显的音响对比。 第四节由于和弦外音而改变的和弦结构 在一个和弦中加入一个和弦外音,改变了它的和弦结构,使原来的和弦音 响发生了变化。 例6罗累莱: 在第1 2 7 小节中,v i 级和弦在强拍加入了和弦外音# f ,改变了和弦结构,增加了不协 和效果。像这样的情况作品中还有,这里不再一举例。 南京艺术学院硕 :学位论文 第二章色彩性的和声进行 任何良好的和声进行,在音乐作品中都有其表现作用,而色彩性的和声 进行更是能给作品添加丰富的表情。李斯特在艺术歌曲中常用的色彩性和声进行 有同级和弦三度变化的对置等等。 第一节色彩性的和弦对置 1 同级和弦三度变化的对置 例7图勒的国王: 4 上例第6 小节第7 小节中,v i l 2 v - - b 3 v i i3 ,是重属到重属变和弦的同级 和弦的三度变化对置。 例8欢乐与痛苦: 上例中,第l 小节到第2 小节,和声进行是l b 3 i ,也是同级和弦的三度变化对置,色 彩上有明、暗的对比。 6 第三章色彩性的调性对置 第三章色彩性的调性对置 有调性的音乐作品中,调性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李斯特所在的晚期 浪漫派主义时期功能性和声还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在调性布局方面有很多也是功 能性调性布局,而李斯特在调性布局方面也有所突破,有不少是色彩性的调性布 局。 第一节小二度的调性对置 例9迷娘之歌: 上例中第2 5 小节为# f 大调,从第2 6 小节开始为g 大调,到2 8 小节后两 拍处又转为# f 大调,在3 2 小节处再次转为g 大调。两调之问的小二度调性反复 对置,使得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小二度的调性对比,描绘了很想去向远方 的感觉,同样的调性对置,在 这首歌曲中也有所运用。 7 南京艺术学院硕i :学位论文 例l o渔童: 在上例中,从4 6 小节- 5 4 小节为f 大调,从5 5 小节开始转为e 大调这一段 表现了渔章所做的梦是多么的美好,纯净,下行小二度的调性布局暗示了危险在 慢慢地向他逼近。 8 第三章色彩性的调性对置 第二节大、小三度的调性对置 例1 1迷娘之歌: 歹: 上例中,从第5 小节# f 大调开始到第7 小节通过等音和弦作共同和弦转为降 b 大调,其后,直到1 1 小节最后一拍,通过等音和弦作为共同和弦,转为d 大调,这 种结构内的连续上行大三度的远关系调性对置,在色彩上趋于明亮。 在例1 2 图勒的国王中,开始为f 小调,在1 2 小节最后一拍处,通过等音 和弦转为降a 大调,f 小调一降a 大调,是平行小大调的转调,也是小三度转调,由 小调转为大调,在和声色彩上明暗对比更为突出,音乐由柔和暗淡转为明亮。 9 南京艺:术学院硕j :学位论文 例1 2图勒的国王 创 在既勒有 一个 点l w 4 1 , 椭翩,喀“ c=、:=、 副咒j 4 甲rfr4 tfrrf fp 净号菅毋。 9 壁丝歹 := = 客; 皇, ,、一 ,-爿 j 一,i i m ,f|1 l ji 于: 一 匣一诩痔 b 、1 聊n m 1 a - h ll e d - iiij 1l1i 嚣。eii 一il u r “j 1 怠,i l g 6 t , 4 一棚i o t s 4 r 埘b 。, ,。 。 一一车译莲 _ 客芝可7 、l 兰 ! 兰歹 么拶 茂1 l 霄,d 口t 。4 ii 广l i z 糖bb 声摹 -i、 。 d吲 。:o r , 。画一奠未 - _ 一 ; 一 一i ;一o 。 刚 觅 i 届元自 时候给他留下黄金 杯t 输他 s t y 6 批,j 一鲥 b “f n e n z o l d n 堋b , c l u rg a b - ,u 忉 力。厂n 府l 羔。】了 鬣一扫摹 扫 l 孽军 - l t r be o r d u 。 尹生 i t 。十- -, 隧赏# 军j j7 l 洌蒌l 捌季7 第三节增五度或减四度的调性对置 置。 在图勒的国王中,从8 0 小节一8 5 小节,f 小调一升c 小调,增五度调性对 1 0 第三章色彩性的调性对置 置。 例1 3图勒的国王 铊: 在 中,第1 0 小节- 1 5 小节,是a 大调一降d 大调,是减四度的调性对 例1 4渔童 奠。一 - 世 ,一磊瞰酲赢蕊奄,一蒹= 唰琶嫩爨,一曼塞一燃墼墓 = 一。萑一 t o l h1 1 9 秘| f 噜 i 、 i咩蒯; 减四度的转调,调性色彩的亮度提高了,层次对比非常明显。 南京艺:术学院顾一i :学位论文 第四章色彩性的转调手法 李斯特对增三和弦的偏爱不仅体现在和弦结构上,在转调处也多次用此类和 弦作为共同和弦突然转调,色彩性较强。 例1 5欢乐与痛苦: 在上例第1 7 小节处,通过g 和声大调降v i 级增三和弦等音变换为e 大调# 5 v 级增三和弦而突然转向e 大调,这种远关系等音转调的突然性,使得i j i 后两调之 间的色彩对比较为强烈,表现出了欢乐与痛苦之间的对比。 1 2 结语 结语 通过对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各种和声手法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斯 特这部艺术歌曲和声技法的些特征,这些和声技法具有很强烈的色彩性,但他 并非单纯为了追求色彩而用,而是与音乐的内容表现紧密相连的。 在和声材料方面,李斯特较多的运用了复合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以及增三 和弦。这几种和弦,是在原有传统和弦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的结果。李斯特运用 它们,更准确地表达出了音乐内涵。 在和声进行方面,除了传统的功能性和声进行外,他还运用了色彩性的和弦 对置,如仅仅变化同根音和弦的三音,就使得两个和弦有了明显的色彩变化,可 以是明亮与暗淡的对比,也可以是紧张与舒缓的对比等等。 在调性布局方面,他有小二度的调性对置,大、小三度的调性对置,增五度 或减四度的调性对置。这种色彩性的调性对置或布局,使得歌曲在整体的色彩上 有了强烈的对比。较之于传统和声的调性布局,它更富于表现力。 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以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为主,在和声进行和调性手法上都 有创造性的发展。在他众多作品中,艺术歌曲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这些颇有特 色的艺术歌曲在1 9 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却独树一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 他的艺术歌曲中,既有古典、浪漫主义作曲家一脉相承的气息,又蕴藏着民族乐 派与晚期浪漫主义的韵律。他能集众家之长,又具创新精神,写出了具有自己特 色的成功之作。他的这些色彩性和声手法,对于我们以后的创作,具有很大的帮 助。 致谢 致谢 时光飞逝。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转眼就快结束了。在这期间,老师、同 学以及身边的朋友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和鼓励,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在学习期间以及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乔惟进教授的悉心指导 和大力帮助,论文经过乔老师的多次修改终于完稿。在此,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