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构成,特别说明 了三个基本的遗传算子和算法控制参数的选取。第二章描述了简单 遗传算法的过程,最优保存遗传算法和自适应性遗传算法及它们各 自的模式定理。第三章提出了基于最侥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 算法,对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及 的选取作了阐述,另外还给出了混合算法的模式定理和此算法的一 奉露程序,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对上述三类遗传算法和此混合遗传算 法的性能作了比较说明。 a b s t r a c t t h ear t ic 1 ec o n s is tso ft h r e e c h a p t e rs c h a p t e ro n e e x p o u n d st h eb as ic c o m p o s i t i o n0 f g e n e t i c a l 9 0 r i t h m e s p e c i a l1 y f o rt h r e ef u n d a m e n t a l g e n e t i co p e r a t o r sa n d t h e s e i e c t i o f to fa i g o r i t h mc o a tr o lp a r a m e t e r c h a p t e rt w on a t r a t e s t h ep r o c e s8o fs i m p l eg e n e t i c a i g o r i t h m ,o p t i m u mm a i n t a i n i n g s i m p l eg e n e t i c a 1 g o r i t h m a n d a d a p t i r e o e n e t i c a 1 9 0 r i t h m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irs c h e m a t h e o r e m c h a p t e rt h r e ep r o p o s e st h e h y b r i dg e n e t i ca 1 9 0 r i t h m w h i c hisb a s e do no p t i m u m m a i n t a i n i n g a n d a d a p t i v e ,a n dg i r ei t ad e t a i l e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 t h is c h a p t e ra l s o e x p l a i n s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a n ds t a b i l i t y o ft h e a l g o r t i t h ma n d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 入t t h is c h a p t e ra 1s o s e tsf o r t ht h e s c h e m at h e o r e mo ft h e h y b r i da l g o r i t h ma n da c e r t a i n p a r t o ft h e p r o g r a m m i n g t h ea r t i c l ee n d sw i t ht h e c o m p a r a t i v ei 1 1 u s t r a t i o ho ft h ea b o v e - m e a t i o n e dt h r e eo c h e r i c a l g o r i t h ma n dh y b r i d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t h r o u g ht h en u m e r i c a l v a 】l i e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孙方裕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谨致以 衷心的感谢! 在三年多的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王兴华教授、郑士 明教授、江金生教授、韩丹夫教授和程晓良副教授的关心和指导 在此向各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时也深深地感谢我的同学和朋 友们,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给予了许多关心、支持和帮助。最后还 要衷心地感谢东方通信的庄凌博士,对我本文的完成提出了许多宝 贵的意见和建议。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前言 遗传算法( 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g a ) 是由m i c h i g a n 大学h o l l a n d 等创立的,来源于进化论和群体遗传学,原先用于模拟自然系统的 自适应现象,后来被引向了广泛的工程问题。遗传算法发展成一种 自适应启发式概率性迭代式全局搜索算法,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和 繁殖机制来表现繁杂的现象,从而解决非常困难的问题,特别是由 于它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不必要求诸如连续性、导 数存在和单峰等假设,以及其固有的可并行性和高效率,正引起越 来越多的研究及应用热潮。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 遗传算法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自动控割n ,引、计算机 科学、机器人学1 、模式识别6 1 、工程设计和神经网络i s , 9 t 1 叫 等领域。 遗传算法中需要选择的参数主要有串长l ,群体规模大小n , 复制概率p r 、交换概率p c 以及变异概率p m 等,这些参数对遗传 算法的性能影响很大,根据p r 、p c 、p m 的可变性,常用的遗传算 法一般有以下三种:简单遗传算法( s i m p l e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 s g a ) 或称标准遗传算法( c a n o n i e a i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c g a ) 、 最优保存简单遗传算法( o p t i m u mm a i n t a i n i n gs i m p l eo c n e t i c a l g o r i t h m ,o m s g a ) 和自适应遗传算法( a d a p t i r e g e n e t i c a 1 9 0 r it h m ,a g a ) 本文对上述三类算法作了简明的阐述,并尝试了一种基于最优 保存和自适应的混合遗传算法( h y b r i d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h g a ) ,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对它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给出了它的模式定理。该混合算法中,由 于入t 的可变性及入t 的选取总是偏向于o m s g a 和a g a 中好的一面, 克服了最优保存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性能的缺陷性一面,而 使本混合算法的性能更稳定,搜索效能也更佳。最后通过例子比较, 也说明了此混合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遣传算法 第一章综 述 1 1 介绍 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创立了仿生学,许多科学家从生物中寻求 新的用于人造系统的灵感。一些科学家分别独立地从生物进化的机 理中发展出适合于现实世界复杂问题优化的模拟进化算法 ( s i m u l a t e de v o l u t i o n a r yo p t i m i z a t i o n ) ,主要有h o lr a n d 【t 1 2 1 , b r e m e r m a n n ”1 等创立的遗传算法,r e c h e n b e r g l l 4 1 和s c h w e f e l m 等 创立的进化策略以及f o g e l n 引,o w e n s ,w a ls h 【1 7 1 等创立的进化规划, 同时代还有一些生物学家f r a s e r n 引,b a r i c e l l i 19 1 等做了生物系统 进化的计算机仿真,很遗憾他们没有引入到人工系统。遗传算法、 进化策略及进化规划均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三者侧重的进化 层次不同,其中遗传算法的研究最为深入、持久、应用面也最广。 h o l l a n d 的功绩在于开发一种既可描述交换也可描述突变的编 码技术一二进制编码技术,这是最早的遗传算法,文献中现在把它 称为简单遗传算法( s i m p l eg e n e t i c m g o r it h r a ,s g a ) 或称标准遗 传算法( c a n o n i c a l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c g a ) 。 1 2 遗传算法的构成 遗传算法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编码机制、适应值函数、遗传 算子、控制参数。 1 2 1 编码机制这是的基础。g a 不是对研究对象直接进 行讨论,而是通过某种编码机制把对象统一赋予由特定符号( 字母) 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串。正如研究生物遗传,是从染色体着手,染色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体则是由基因排成的串。对一般问题的解决,s g a 通常呆用二迸制 编码,字符集由0 与1 组成,码为二元串。对较繁杂的问题,g a 自然可不受此限制,如对旅行商问题或其他复杂问题心0 | ,就可采 用实数编码。目前,使用实数编码、浮点数编码的研究也不少。由 于浮点数编码有精度高、便于大空间搜索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重 视2 1 2 引,m i c h a l e w l c a 【2 3 ,2 4 1 比较了这两种编码的优缺点。最近q i 和 p a l m i e r i n 钉对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了严密的数学分析,用 m a r k o v 链建模,进行了全局收敛性分析。另外,k o z a 吨62 7 1 还发展 了用计算机来编码,从而开创了新的应用领域。 串的集合构成总体规模,个体就是串。对g a 的码可以有十分 广泛的理解。在优化问题中,一个串对应于一个可能解;在分类问 题中,串可解释为一个规则,即串的前半部为输入或前件,后半部 为输出或后件、结论,等等。 1 2 2 适应值函数也称适合度函数优胜劣败是自然进化的原 则。优、劣要有标准。在g a 中,用适应值函数来描述每一个个体 的适宜( 优劣) 程度。对优化问题,适应值函数一般就是目标函数。 引进适应值函数的目的在于可根据其适应值对个体进行性能评估、 比较,定出优劣程度。 1 2 3 遗传算子最基本的遗传算子有三种:选择、交换、突 变。 ( 1 ) 选择算子也称复制算子。它的作用在于根据个体的优劣 程度决定它在下一代是被淘汰还是被复制。一般地说,通过选择,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通传算法 将使适应值大即优良的个体有较大的生存机会,而适应值小即低劣 的个体继续生存的机会也较小。有很多方式可以实现有效的选择, s g a 采用按比例选择的模式,即适应值为f i 的个体以f i f k 的概 率继续生存,其中分母为父代中所有个体适应值之和。复制的主要 思想是串的复制概率正比于其适应值。 发展各种复制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基因缺失,提高全局收敛 性和效率。目前为止发展的主要复制操作类型见表1 。复制操作策 略与编码方式无关。 表1复制操作 序号名称特点 研究者 1回敖武随机采样选择误差较大d e j 。n g 【2 引,b r i n d l c 圳 ( 轻盘赌选择) 2无回放武随机采样 降低选择误差,复制数 f ( f + 1 )d e j o n g 【2 盯,b r i n d l e 【2 9 1 操作不方便 3确定式采样选择误差更小,操作简易 b r i n d l e f 2 田 4 柔性分段式复睾j有效防止基因缺失但需要选择有关参数y u a f 3 0 】 5自适应柔性分段武群体自适应变化,提高搜索效翠 y u n 【3 0 ) 动态群体采样 6无回放式余数随机误差较小b r i n d l e 【2 判b o o k e r f 3 1 】 采样 7 均匀排列与适合度的大小差异程度正负无关b a c k 【3 2 l 8 穗态复制保留父代中的一些高适合度串s y s w c f d a l 3 ”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台遗传算法 如果只有选择算子,g a 不会有什么新意。因为后代的群体不 会超出初始群体即第一代的范围。因此还需要一些更合理的其它算 子,常用的有交换算子和突变算子。 ( 2 ) 交换算子( 又称杂交算子) 有多种形式,最简单的是单点 交换,这也是s g a 通常使用的一种,肆从群体中随机取出两个字符 串,设串长为l ,随机确定交叉点,它在1 至l - 1 间的正整数取值。 于是,将两个串的右半段互换再重新连接得到两个新串。其它的还 有z - 点交换、多点交换,等等。 交换操作的作用是组合出新的个体,在串空间进行有效搜索, 同时必须降低对有效模式的破坏概率。交换操作是g a 区别于其它 进化算法的重要特征。目前发展的主要交换策略见表2 。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遣传算法 表2选择操作 q i 和p a l m i e r i 1 研究了采用实数编码的标准g a 中均匀交换的 行为,证明交换操作能把群体保持在合适区域内的同时能搜索新的 解空间。 ( 3 ) 变异算子或称突变算子当交换操作产生的后代,其适合 度不再比它们的前辈好又未到金局最优解时,就会发生早熟收敛, 早熟收敛的根源是发生了有效基因缺失h ,这时,为克服这种情 况,还必须依赖于突变。突变算子是改变字符串的某个位置上的字 符。在s g a 二进制编码中,即为0 与l 互换:0 突变为1 ,1 突变 为0 。一般认为,突变算子重要性次于交换算子,它在g a 中的作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用是第二位的,但其作用也不能忽视。例如,若在其个位置上,初 始群体所有串都为0 ,但最侥怒在这个位置上却取1 ,于是仅通过 交换达不到的,而突变则可做到。目前发展的主要突变操作见表3 。 表3突变操作 另外,许多高级基因操作得到了研究,如显性操作 3 4 1 、倒位 操作b 4 ”1 、分离和易位操作m 1 、增加和缺失操作n 2 一蚓以及迁移操 作n 2 1 。这些基因操作大都来源于群体遗传学,目前应用尚少,其 机理及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鉴群体遗传学中有关高级基因 操作的最新成果有益于该项研究。 1 2 4 控制参数在g a 的实际操作中时,需适当确定某些参数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台遗传算法 的值以提高选优的效果,这些参数主要有: ( 1 ) 串长:字符串所含字符的个数。在一般的g a 中,这一长度 为常数,记为l ; ( 2 ) 群体规模:每一代群体的大小,即所包含字符串的个数, 记为n 。群体规模影响到遗传算法的最终性能和效率。当规模太小 时,由于群体对大部分超平面只给出了不充分的样本量,所以得到 的结果一般不佳。大的群体更有希望包含出自大量超平面的代表, 从而可以阻止过早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然而群体越大,每一代需要 的计算量也就越多,这有可能导致一个无法接受的慢收敛率。一般 群体规模的变化范围是从10 到1 6 0 ,增量为t 0 。 ( 3 ) 遗传算法执行的最大代数目,记为m ,即最多执行到m 代, 遗传算法即停止。 ( 4 ) 复制率也称选择率,即施行复制算子的概率,记为p r ;复 制就是根据适应值从群体中选择串进行拷贝的过程。一旦一个串被 选择,则将这个串的拷贝放入在一个新的暂时群体,以便进行交换 和突变。当完成了n 次复制后,整个暂时群体就被填满了。 ( 5 ) 交换率也称杂交率,即施行交换算子的概率,记为p c ;交 换率控制交换算子应用的频率,在每代新的群体中,有p c * n 个串 ( 取偶数个整串) 实行交换。交换率越高,群体中串的更新越快。 如果交换率过高,相对选择能够产生的改进而言,商性能的串被破 坏得要更快。如果交换率过低,搜索会由于太小的探查率而可能停 滞不前。一般地,交换算子的概率从0 2 5 变化到1 0 0 ,增量为0 0 5 。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 6 ) 突变率也称变异搴,印施行突变算子的概率,记为p r o ;突 变是增加群体多榉性的搜索箨子,每次选择之后,群体中每个串的 每一位以概率等于突变率糯进行随祝改变,跌雨每代大约发生 p m * n * l 次突变。一个低水平的突变率足以防止整个群体中任一给 定位保持永远收敛到单一憋值。商水平的突变率产生的实质是随机 搜索。突变率一般的取信是从0 0 窝1 o 。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台遗传算法 第二章简单遗传算法、最优保存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 2 i 简单遗传算法 考虑一函数优化问题:f f i a x f ( x ) ;x q cr “) ,其中f :q c r “ 一r 1 ,输入一自变量,便知道相应的函数值。这是一个黑箱问题, 没有函数在连续性等方面的任何信息。 遗传算法把该问题中的自变量当作生物体,将其转化为由基因 构成的染色体,亦即串,相应的函数值定义为适合度,未知函数为 环境,生物体的目标是进化成具有最佳适合度的基因型。用简单遗 传算法求解上述函数优化问题的步骤可描述如下: s t e pl 选择编码策略。在s g a 中一般采用二迸制编码表达实数, 每个二进制位即为一基因,若一维参数x a ,b 】,则 x a + 娶( b _ a ) 其忆为第i 个基目o s t e p2 定义串的适合度函数j = f ( x ) : s t e p3 选择群体规模n 等遗传参数及终止准则; s t e p4 随机产生n 个串构成初始群体; s t e p5 计算群体中每一个体的适合度,由串解码所得的解越好, 则适合度越高; s t e p6 对每一个体,依据其适应值赋一复制概率p r ,第i 个个体 被复制的概率为p r ;= 掣; ( x )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s t e p7 根据p r i 复制个体; s t e p8 以交换概率p c 对个体进行杂交; s t e p9 以突变概率p m 对个体进行变异; s t e p 10 跳至s t e p7 ,直至产生n 个新个体,转至下一代; s t e p1 1 从s t e p5 开始重复进行,直到满足某一性能指标或规定的 遗传代数。 上述遗传过程描述了最简单的进化模型,s t e p7 至s t e p9 进 行了三种最基本的基因操作,复制实施了适者生存的原则;交换的 作用是组合父代中有价值的信息,产生新的后代,以实现高效搜索; 突变的作用是保持群体中基因的多样性。 图l 描述了上一操作过程的流程。图中g e n 代表遗传( 迭代) 的代次,亦即标明已产生群体的代次数目,n 表示群体拥有的个体 数目,i 表示已处理个体的累计数,当累计数i 等于群体个数n , 说明这一代的个体已全部处理完毕,需要转入下一代群体。 基于最优保存和臼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图1 基本遗传算法流程图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2 2 最优保存简单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 传统的基于模式定理的对全局收敛性的定性分析认为简单遗传 算法是全局收敛的。这一结论主要是根据h o il a n d 的模式定理的定 性分析”,事实上,这一结论普遍受到怀疑和争论。近几年,在遗 传算法全局收敛性的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运用的数学工具是齐次 有限马尔科夫链,g o l d b e r g 和s e g r e s t 4 1 首先使用马尔科夫链分 析了遗传算法,e i b e n 5 1 等用马尔科夫链证明了保留最优个体 ( e l i t i s t ) 的g a 的概率性全局收敛,r u d o l p h 4 6 1 用齐次有限马尔 科夫链证明了带有复制、交换、突变操作的标准遗传算法收敛不到 全局最优解,建议改变复制策略以达到全局收敛。s r i n i v a s “7 1 等 提出具有比例复制和自适应交换及突变操作的遗传算法即自适应遗 传算法( a d a p t i v eg e n e t i ch l g o r i t h m ,h g h ) ,运用模式定理说明 了其搜索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恽为民等8 1 应用有限马尔科夫链分 析了最优保存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引用它证明了自适应遗传算 法的全局收敛性。 s g a 能发现全局最优解,但不能保证每次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s g a 有全空间搜索的能力,不能实现全局收敛的原因是s g a 发现的 最优解不能保持。要实现遗传算法全局收敛的基本思想是把发现的 最优解保存下来。 最优保存遗传算法( o p t i m u mm a i n t a i n i n gs i m p t e6 e a e i c a i g o r i t h m ,o m s g a ) 是一种常用的实现全局收敛的策略,其操作主 要是在s g a 的基础上进行最优保存( e 1 i t is t 选择) ,即以概率l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台遗传算法 保留父代中最佳个体到子代。其余的操作过程和策略与s g a 基本一 样。h o l1 a n d 提出的模式定理,同样适合于o m s g a 。 定理1 1 2 t4 6 n h ( t + 1 ) m ( ,) 等( t 一等肛 ( 一胁p 式中各符号的描述见式。 自适应遗传算法( a g a ) 也是实现全局收敛的好方法,其操作策 略与简单遗传算法的不同之处是:自适应操作的交换概率p c 和突 变概率p m 不象s g a 一样,在初始时一确定而后就永远不变。它们 随个体的适合度自适应地变化,即p c 和p m 会随着代的延续而相应 地改变,并且是由个体的适应值来确定。p c 和p m 自适应变化如下: p c :l k t ( 。一f 1 ) “,一厂) ,摩厂 【k ,f , p m = j z ( 一) ( ,一一,) ,f f 【七4,厂 厂 o k 】,k 2 ,k 3 ,k 4 1 0 其中 。,是s - 前代中的最大适合度,是当前代中的平均适合度, 厂是用于交换的二个串中较大的适合度,是突变串的适合度。 当,= 厂。时,p c - o ;当f = f 。时,p m = o ,因此,任意代中的 最优串都能保存。 s r i n v a s 还得到了在平均适应值之上,具有某一模式h 的a g a 模式定理。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定删4 7 m 升静筹) 卜篙厂 上式中各符号描述如下: h :某一模式 夕:当前代群体的平均适应值 五:当前代具有模式h 的个体的平均适应值 f :当前代中的最大适应值 m ( ,) :当前代为t ,具有模式h 的个体的期望数 ,( ) :模式h 的长度 o ( ) :模式h 的阶 l :二进制的长度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台遗传算法 第三章混合遗传算法 3 1 混合遗传算法的描述 3 1 1 最优保存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比较 最优保存简单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都能保证算法的全局 收敛性,比较二者,它们均有自己的侧重点:( i ) o m s g a 比a g a 在群 体平均性能的提高上来得好,但较a g a 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2 ) a g a 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但为计算p c 、p m 的值,增加了相应的计算 量。具体地讲: ( 1 ) 最优保存简单遗传算法中的参数p c 、p m 在搜索一开始时就 已选定,而后不随代的延续而交化。在算法的开始阶段,群体规模 的平均性能一般都不高,这就需要有恰当的p c 和p m ,使得整个群 体的性能有普遍的提高。但随着代的延续,群体规模的平均性能的 提高,如果再是同样值的p c 和p r a ( 不论是较高还是较低的p c 、p m 值) ,其搜索效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样,算法的开始阶段和最 后的阶段、较高的p c 、p m 值和较低的p c 、就构成了一对矛盾。 所以为缓解这对矛盾,我们总是采用适中的p c 和p m 值,来达到二 者的平衡,但这样做总是以延长算法的代次为代价的。o m s g a 的特 点之一是:在算法的开始阶段,群体平均性能的提高总是比较快。 ( 2 ) 自适应遗传算法中的参数p c 、p m 是随个体适应性的变化而 改变,p c 和p m 自适应变化见( ) 式。从式孛可看出,一旦k ;,k 。,k ,k 。 确定后,在平均适应值附近的个体,其杂交和突变的概率几乎等于 k 。,k ,和k :,k 。,也就是说,随着代的廷续,在平均适应值附近的个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体,实行杂交和突变操作的概率几乎是不变的,虽然它们的适应值 在提高。另外,高适应值的个体相对于平均适应值附近的个体,其 p c 和p m 值总是较小的,而小于平均适应值的个体总是以固定的p c 和p m 进行杂交和突变,这一方面是为保证群体中好的个体,不中 断地传到下一代,另一方面使用小于平均适应值的个体来搜索包含 全局最优解区域的空间,以防止g a 停留在一个局部最优解,这就 保证a g a 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此外,在g a 搜索过程的初始阶段,群体中常常有极少的个体 相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适应性非常好,如果这时按通常的选择规则 ( p i = f i z f j ) ,这几个非常好的个体就会控制选择过程,这种情 厂 况就会导致过早地收敛;在搜索过程的后期,群体中可能还存在足 够多的多样性,然而群体的平均适应值可能会接近群体中的最优适 应值,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在后继代中具有平均适应值的个体和 最好的个体就几乎得到相同的复制数目,故群体这时实际上不存在 竞争,这将会减慢算法的收敛速度。为解决上述二个问题,我们在 算法的开始和后期阶段,可以采取线性比例、幂比例或指数比例的 方法来减小和扩大个体间适应值的差距,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一方 面,在算法开始阶段,保证限制非常好的个体的复制数目,以免其 很快控制整个群体;另一方面,在算法后期阶段,可以保证让非常 好的个体保持多的复制机会,增加算法效能。 3 1 2 混合遗传算法的提出 基予最侥曝毒和蠹适成性蟾德各遗传算法 我们提出的基于最优保存和蠹适应浚的混合遗传算法( h y b r i d g e n e t ica i g o r i t h m ,i i g a ) ,采取的方法是把这两种遗法进行混合, 敢各自的长处,鄹的是尽可能用较少的搜索代数找到问题的最挠 解,醒时既要防止算法罄入慧部最优,又要保 歪算法有较好鹩平均 遥应值和最佳适应值个体。熊体的操作是,在执行遗传算法的时候, 把当前代( 设拦前代为第t 代) 的n 个个体随机分成两个相对独立 媳子群体:一个子群体含毒fx :t 辩3 个个体( f 天。t 列表示取天。+ 辩 的整数,下简) ,另一个予群体含有( n - f 天,+ n 】) 个个体。为以后 叙述方便,简称入,为第t 代的划分系数,入:必须满足: 0 丸。1;o ,1 ,挞 我们把其中曲n i - - f 入。t 鞭】个个体施行最优保存遗传算法,其余 的l q 2 = ( 1 一【入,* l q 】) 个个体施行自适应遗传算法。这二种算法各自 经过复铋、杂交和突变后,独立产生n 1 个个体彝h 2 个个体。霭后, 蒜把这n i + n 2 = n 个个体滠台作为群体敲下一代,并确定新的划分系 数入,根据入。把这新的n 个个体分成二个子群体,如此循环反 复,直至满足算法终止条件。 3 。1 。3 混舍遗传算法戢过程措邃 上述混合遗传算潦的操作过程可描述如下: 1 、 选择编码策略。编码策略可以有二进制编码和实数编码等。 2 、定义串的适合度遵数f x ) * j f f f x ) ) 。 适合魔函数是舀标萄数的映射,它筏含了对求解问题的所有 信息。 基于最伉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3 、选取群体的规模n 、最优保存算法的杂交概率p c 和突变概率 p m ;自适应算法中的量。,k 。,k j 和k ;的值,终止条件,遗传代 次等。 4 、随机产生n 个个体,构成初始群体。 5 、根据划分系数入。的值,随机把群体n 划分成两个子群体:n 1 = 【入+ n 和_ n 2 = ( n 一【九,+ n 】) 6 、对这两个子群体分别实行最优保存算法和自适应算法, 6 1 对n 1 个个体实行最优保存遗传算法产生下一代子群体。 其中的杂交概率和突变概率分别为p c 和p m ,并且以概率l 保留 当前代中最佳个体至下一代。 6 2 对n 2 个个体实行自适应遗传算法产生下一代子群体。其 中的杂交概率和突变概率由以下公式给出: p ,c :肌厂m 一,) “,一一夕) 七3 p tf n = :( ,一,) 7 ( ,m “一,) i 膏4 0 k l ,k 2 ,k 3 ,k 4 1 0 ,f 兰, 一 。 ? ,f f 一 ,f l 其中丘;是子群体n 2 当前代中的最大适合度,夕是子群体n 2 当前 代中的平均适合度,厂f 是用于交换的二个串中较大的适合度,是 基于最佳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突变串的适合度。 7 、 由6 i 和6 2 产生的新子群体进行混合,构成新的群体n 作 为过程5 的下一代。 8 、确定入。+ ,的值,置入。= 入。小 9 、重复过程5 至过程8 ,直到满足某一性能指标或规定的遗传代 数。 用图2 可以描述上述过程的流程。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l 选择编码策略、 i 算法相关的参数 图2混合遗传算法流程图 一2 2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3 2 混合遗传算法的浅析 从上一节描述的混合算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由过程5 到过 程8 ,我们采用的是g a 最基本的三个操作策略:复制、选择和突 变,并且由过程6 1 和6 2 中可得到:每一代的最优个体,在下 一代中都以概率l 得到了保存,引用文献e i b e n 4 5 1 和r u d 0 1 p h h 6 1 的结论,我们可知此算法是全局收敛的。事实上,当划分系数入 ;0 时,此混合算法即为自适应遗传算法; - 3 入。;l 时,此混合 算法即为最优保存遗传算法。我们可以把此混合算法看作是对 o m s g a 和a g a 的一种扩充。从上面的混合算法中,我们还可以看出, 虽然种群的群体规模n 在算法执行的过程中没有改变,但如果当 划分系数入,随算法的执行而改变时,相对独立的o m s g a 和a g a , 他们的子群体规模 l 和n 2 是随入,的改变而变化的,所以此混合 算法隐含着:虽然种群的总规模没有改变,但实际参与算法的子 群规模随代的延续而在变化。 - 类似于第二章的模式定理,对本文的混合算法,参照图2 的 算法流程,我们可以对平均适应值之上,第t + l 代具有模式h 的 个体作如下估计。以下各式中用到的符号描述如下: h :某一模式 : l , - :当前代群体n 的平均适应值 7 ,一:当前代群体n ,具有模式h 的个体的平均适应值 一:当前代群体n 中的最大适应值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 ,) :群体n ,在t 代具有模式h 的个体的期望数 m ) :模式h 的长度 ( ) ( 厅) :模式 的阶 l :二进制串的长度 【l j 对子群体n 2 来说,由足理2 的式,前后连续二代有如 下估计成立: m 驰咖斟一等岛装等卅“篆等厂 ( 2 ) 对子群体n 1 来说,由定理l 的式,前后连续二代有如 下估计成立: n , h ( i 圳堋,等( 卜器改1 - 舻们 ( 3 ) 考察总群体n 和子群体n 2 ,由于按入t 的划分是随机的, 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子群体n 2 中的五:、元 与总群体n 中的元、 五,一有:五:“五、五孙z 五而子群体n 2 中的厂:与总群体n 中的厶m 畎, 始终有- ,二v h 瓢厶一, 故豁渊 割汁瓮掣硎a ,又由于 ( j :一一, :) ( 厶一元) ”。“。 器觚: l 所以( 1 一器觚) ( 1 - k z a ) ( 1 一等b ) ( 1 一 女:b ) 。此外,子群体n 2 中的彤( ,) 与总群体n 中的n n f ,) 也,有彬r ,) ; 基予最绕保露孝自适成性妁混合遗传算法 ( 1 一 t ,n ”f ,) 。 周样地对予群体n 1 来说,有 ( ,) zx 。n “( ,) 、只。“元及氏,* k 。 综合以上( 1 ) ( 2 ) ( 3 ) ,对总群体n 的连续二代来说,有 娥川剐静+ 1 ) 删”驴等( t 一等玖t 哦) f ) l 扪+ 等等胁h ( 1 - k 2 a ) f ) f 们 训,等( 卜等p ) ”舻 ”桫等( t 一器硒) ( 1 确矿都 上武鼹跨筹代入,静可汉褥裂本混合箨法戆模式定理。 定理3 对平均适应值之上,具有模式h 的个体,前后二代的 数鬟有如下估计: m 驴n 等( t 磐熊) ( t 刊h ”引瑚,等( 卜咎甓豢m 后z 铙券厂; 由武可潋看出,警灭。= l 时,n i = n ,帮为h o l l a n d 挺密的模 式定理:当入。= 0 时,n 2 = n ,即为s r i n i v a s 提出的模式定理。 3 。3 入:的选取 3 3 1 蔑个定义 为叙述和例子说明的需要,我们引逊二个概念:离线性能和在 线慨能。规定在sl 的函数f 定义了一个响应面,饶化函数f 的对 基予最谯撂存和鑫适威娃妁混合遣传算法 程就是在这个响应面上利用菜种搜索策略以确定s 上其有高性能曲 点。当求函数f 的极小值( 极大值) 时,通常定义点x 的性能值t l ( x ) 为:u ( x ) = f ( x ) e 其中c 为输入参数。这个变换保证,不管f ( x ) 的特征如何, 性能t l ( x ) 盼值总是正的。 定义1 【4 叩在函数f 的响应面上,搜索算法“的在线性能 承,t ) 定义蔻 u f ( c c ,t ) = a v e 。( “f ( t ) ) ,t = 0 ,1 ,2 ,m 其中u ,( t ) 是在代次t 所得到的性能值。在线性能表示算法直 到当藏为止鳇代次内得到麴所有性能鳇平均德。 定义2 4 璐在函数f 的响应面上,搜索算法a 的离线性能 昕( a ,r ) 定义为 农寤,t ) = a v e b f t ) ) ,t = 0 ,1 ,2 ,挺 其中u 4 ,( t ) 是在代次【o ,t 】内最伉的性能值。离线性能表示算 法执行中得到的最佳性能值的平均值。 定义3 鼹n ( t ) 袭示第t 代适应镳在在线性能之下曲个体数; n ( t ) 表示第t 代适应值在里超尘王掣之上的个体数。 定义n i t ) 与群体规模n 的比值为p ( t ) ;n ( t ) 与群体规模n 的 比值为p ( t ) ,即p ( t ) = n ( t ) n ;( t ) = n ( t ) n 。 3 。3 ,2 入。懿选激 在本混合算法中,x 。的选取院较重要,一般地,x 。的取值 墓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可分二类:一类是入:一旦选定不会随算法的执行而改变。此类混 合算法处理问题比较单一,通常入。可取;、昙、;或其他值即可。 另一类是入。随算法的执行而改变,即入。动态地变动。入。可 按以下四种情况取值: ( 1 ) 当d ( t ) 0 ,6 时,入。按式石+ - = ;+ ;【,) 取值。t = 0 ,i ,2 ( 2 ) 当p + ( t ) 0 2 时, 。按式七+ 一三卢( ,) 取值。t = 0 ,l ,2 ( 3 ) 当条件( 1 ) ( 2 ) 都不满足时,入。按式 元+ t2 ;+ 云( 卢( ,) + p ( ,) ) 取值。t - - o ,1 ,2 ( 4 ) 当条件( 1 ) ( 2 ) 都满足时,在算法的开始阶段,入。的取值 以( 1 ) 为准;在算法的后期阶段,入。的取值以( 2 ) 为准;其他阶段 入。按武九+ - = 十;( 卢( ,) 一3 卢( ,) ) ( t = o ,l ,2 ) 取值。因为在算法开 始阶段,我们主要关心的是个体的在线性能,而在算法后期阶段, 我们关心约是个体的离线性能,而在算法的其他阶段,我们希望 二者兼顾。 3 4 混合算法与o m s g a 、a c , a 的性能说明 我们说,o m s g a 和a g a 都具有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它们最终都 能解决某类问题。但是,由于问题的预先不可知性: ( 1 ) 对某些阅题的解决,用o m s & a 比周a g a 相对来得好些,雨 我们可能采用了a g a ;而对另一些问题,用a g a 比用o m s g a 可能来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得更好,丙我们采用了o m s g a 。 ( 2 ) 我们就算采用了较好的o m s g a 或a g a 来解决问题,但这种 较好的o m s g a 或a g a 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换句话说,随着算法代次 的延续,算法o m s g a 和a g a 的好坏也是在相对改变的。 上述( 1 ) ( 2 ) 二点都显示了o m s g a 和a g a 性能的缺陷性一面。正 基于此,我们说,我们提出的本混合算法,由于九的可变性及入。 的选取总是偏向于o m s g a 和a g a 中好的一面,本混合算法的性能显 得更稳定,搜索效能也更佳。 3 5 数值例子 3 5 1 混奢算法与$ g k 、o l d s g t 的离线和在线性能比较 例子1 :考虑测试函数f 1 的极小值 j f 1 :,( j ) = 弓,一5 1 2 s x , 5 1 2 j = l 我们给出三种遗传算法的数值试验( s g a 、o m s g a 和本混合遗 传算法) ,从定量的角度比较这三种算法的在线和离线性能。为说 明问题的需要,我们给出的算法参数基本一样。由于所求函数为 极小值,故运用遗传算法可以:( 1 ) 在复制时,我们把复制概率反 比于其适应值、最优保存采取适应值最小的一个个体保存到下一 代。或者:( 2 ) 把f 1 函数通过简单转换,变成求极大值问题。这 二种方法是一致的。 算法r 1 :简单遗传算法 由三个基本遗传算子组成: 基于最徒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1 、赌盘选择; 2 、一点杂交算子; 3 、简单变异算子。 几个参数:n = 5 0 p c = 0 6p r o = 0 0 1 算法r 2 :最优保存遗传算法 以概率1 保留当前代中最佳个体至下一代,其余参数同 算法r 1 。 算法r 3 :本文的混合遗传算法 1 、o m s g a 的算子及参数与算法r 2 2 、a g a 中的k i = k 3 = 0 6 ,k 2 = o 0 1 ,k 4 = 0 0 2 3 、入。可变 以上三种算法最后的执行效果如图3 和图4 。 萋予最魏保存和鸯适霞佳薛遥台遗俦算法 e 。6 0 5 0 4 0 3 0 2 0 1 0 0 1 2 04 0 6 08 01 0 0 1 2 01 4 0 图3 算法r 1 、r 2 和r 3 的离线性能比较 0 2 0 4 06 0 8 0 1 0 0t 2 0 1 4 0 图4 算法r 1 、r 2 和r 3 的在线性能比较 一3 0 一 技 如 8 6 4 2 o t 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算法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测试函数f 1 ,算法r 3 的在线和离线性 能都比算法r 2 、r l 有明显提高。 3 5 2 混合算法与a g 的最大适应值和平均适应值的比较 例子2 :考虑以下二个同类函数的极大值,两函数的图形如图5 和 图6 。 f 2 :厂:( z ) = j s i n ( 1 0 石j ) + 3 o其中1 0 x 2 o f 3 :,( j t ,工:) = 工r s i n ( 4 7 r 工t ) + 了:s i n ( 2 0 x 工:) + 1 9 5 其中一3 0 x l 1 2 1 ,4 1 x 2 5 8 乓56 脏删 , , 1 5 i 一1- o 5 图5 函数f 2 的图形 一3 1 11 53 基 最觉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合遗传耸珐 图6 函数f 3 的图形 【1 ) 对于函数f 2 ,采用二进制编码,通过变换 r = 一lo + j 两3,把区间卜1 0 ,2 o 】映射至二进制串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d o o o 0 0 0 0 ) ( 1 “1 1 1 1 1 1 1 i 1 1 1 l i u l l ) 如串x7 = ( 10 0 0 10 1 i 1 0 1 1o l0 1 0 0 0 1 1 1 ) 2 = 2 2 8 8 9 6 7 则表示的值为x 一1 - o + 2 2 8 8 9 6 7 百订可可 = o 6 3 7 1 9 7 图7 给出了o m s g a 和此混合算法的最佳适应值性能比较。其中 算法r 1 :最优保存遗传算法 群体规模;= 6 0 ,杂交概率p c = o 4 ,变异概率p m = o 0 2 算法r 2 :本文的混合遗传算法 l 、o m s g a 的参数同r l 基于最侥保存和自适应性的混台遗传算法 5 4 5 4 3 5 3 2 5 2 2 、a g a 中的k l = k 3 = o 4 ,k 2 = o 0 1 ,k 4 = o 0 2 5 3 、入t 可变 执行代次 02 04 06 0 l o o 1 4 0 1 8 0 圈7 算法l 【1 和r 2 的最大适应值比较 ( 2 ) 对函数f 3 ,我们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取群体规模q = 8 0 。 算法r 1 自适应遗传算法 a g a 中的k l = o 5 ,k 3 一o 6 ,k 2 = 0 0 15 ,k 4 = o 0 2 算法r 2 此混合遗传算法 1 、o m s g a 中p c = o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热能开发与利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策略报告
- 陈列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六一节慰问活动策划方案
- 超新课堂考试题及答案
- 超市保健品考试题及答案
- 场景模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策略报告
- 天津产品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餐饮企业员工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
- 叉车实训课考试题及答案
- 车险诉讼案件培训课件
- 跨学科实践活动0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活动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说课稿+设计(人教版2024)
- 医院后勤技术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产品开发版本管理办法
- 第2章-静电场和恒定电场
- 2025年老年病学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理论笔试答案及解析
- 激光武器物理课件
- 气瓶泄漏应急演练范文大全
- 2025年REACH 250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第34批
- 用户运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