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经营的战略及策略分析.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经营的战略及策略分析.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经营的战略及策略分析.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经营的战略及策略分析.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经营的战略及策略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 ;7 7 3 6 8 摘要 f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有关资料 显示,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已达6 3 0 0 0 家,国外分公司7 0 万家,在 全球形成了庞大的生产和销售体系。亚洲在2 1 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将 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将在其中占据显著的位置,因此中国成为各 跨国企业的焦点。企业在目标市场本士化成为战略选择的方向,国外 跨国公司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加入、t o 之后,我国企业面 临挑战,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成为 我国企业的必要选择。l 。、 , , 本文首先对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背景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于跨国企业的本土化的主要方式进行了介绍。f 诺基亚公司是世 界著名跨国公司之一,它有着的辉煌的历史和完善的战略管理经验, 因此其在虫国岳描讴本土化经营的战略及策略经验,是十分有借鉴意义 的。因此:j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诺基亚公司及其在中国发展的 主要情况i 着重分析了诺基亚公司的外部环境一中国电信市场。主要 从中国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 析,最后详细说明诺基亚公司的本土化战略选择。 l l 在文章的最后,结合我国企业国际化与海外本土化的现状与存在 的问题,借鉴诺基亚公司的战略举措,提出了对我国企业几点启示。、一1 关键词:企业战略,国际化,本化 - - 一 ,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a t t o d a y 。t h e w o r l d e c o n o m yg l o b a l i z e a n d c o m p a n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z eb e c a m ea nu n c o n v e r t i b l et i d e t h e r ea r e6 3 。0 0 0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i c o m p a n i e s i nt h ew o r l d ,a n d t h e y h a v e7 0 0 ,0 0 0 b r a n c h e sa n dj o i n lv e n t u r e sa l io v e rt h ew o r l d ,m a k eap o w e r f u l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m a r k e t i n gs y s t e m a s i aw i l ip l a y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i nw o r l de c o n o m yi nt h e2 1c e n t u r y ;c h i n aw i l ib e c a m et h e f o c u so f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a n i e s a s t h et r e n do fw o r l d e c o n o m yb e c a m eaw h o l e ,t h es t r a t e g i e sf o rb i gc o m p a n i e sa r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i i z a 拍o na n dl o c a t i z a t i o n t h e yh a v ea f f l u e n te x p e r i e n c e o nt h i s i s s u e a sc h i n ab e c a m em e m b e ro f 厂r o c h i n e s e c o m p a n yf a c eg r e a tc h a l l e n g e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e i sa ni m p o r t a n t m e t h o dt od e v e l o p t ol e a r nf r o mi n t e r n a t i o n a ic o m p a n yi st h ek e y t a s kf o rc h i n e s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 ,i n t r o d u c e d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 e c o n o m yg l o b a i i z e a n dc o m p a n yi n t e r n a t l o n a l l z e a n a l y z e dt h er e a s o na n ds t r a t e g yo f 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n ya n d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h em e t h o d so f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n o k i ai so n eo ft h em o s tf a r o o m sj n t e m a t i o n a jc o m p a n y i nt h ew o r l d ;i th a sai o n g h i s t o r y a n da r ew e l i e x p e r i e n c e d i n c o m p a n ys t r a t e g y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r e a r e m a n yf o r c h i n e s e c o m p a n y t oi e a r nf r o ml t a tt h es e c o n d p a r t o ft h e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dt h em a i ni n f o r m a t i o no fn o k i a c o m p a n y t h e na n a l y z e d t h eo u t s i d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c o m p a n y c h i n a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m a r k e t f r o mc h i n e s eg o v e r n m e n t p o l l c yt ot h em a r k e tc o m p e t i t o r s a t l a s t ,i n t r o d u c e dt h el o c a l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 so fn o k i a a tt h ee n dp a r to ft h ea r t i c l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i t u a t i o na n d p r o b l e m so fc h i n e s ec o m p a n y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eh i s t o r y ,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v e l a t i o n so fn o k i a s t r a f e g yt oc h i n e s ec o m p a n i e s k e yw o r d s :c o m p a n ys t r a t e g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e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与趋于完善,摆在所有中国企业面前 的一个现实性任务就是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经验,使企业 更好适应市场规律。企业市场战略决定企业命运,根据市场变化制定 企业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企业必须使自己的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部分,参与 国际竞争,参与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市场网络。否则,不可能融入世界 经济的主流,提升经济运行的国际化水平。对于我国已初步具备国际 竞争能力的优势企业来讲,“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 与合作,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 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成 为中国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进行国际化战略与本土化选择是当今经济 的发展方向。跨国企业在这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分析、中国通讯市场的发展 分析、分析吸引诺基亚公司在中国本土化的原因以及所采取的策略, 希望对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有借鉴作用。最后对我国企业国际化 的现状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趋势 2 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易自由化,即各国间贸易障 碍的减少,包括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二是金融国际 化,即各类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各种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迅速发 展;三是生产跨国化,即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分工的 深化,跨国生产经营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主要形式。经济全球化的意 义在于,融入这一过程的国家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比如市场更 大、生产要素来源更加广泛,跨国公司也会带来更多的技术和资源优 势。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扩大市场的机遇,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在 全球扩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并发展自身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它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 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 1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合性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 碍。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 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升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 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状态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 现出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状态,前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运行 的现实,是以佐证。封闭的地区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 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 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 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 上的趋同性,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 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 、微观经济主体一企业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 展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商品与要素的价格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是不可 能完全相等的。这种地区性差价的存在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而 区位优势则为企业提供了进行全球性套利的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 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生产要素的可 能。丁f 是企业出于盈利动机进行的这种全球性扩张,推动了经济的全 球化。 2 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趋势 3 、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的费用,企业的活 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负盈相关的。即:远距离控制成本 低,企业的活动半径就扩大,从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则 相反。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诞生,使得这种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的 费用大幅度下降。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一家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 业来说,它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2 2 跨国公司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要素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个人与企业,是在各 国经济体制趋同与信息技术进步背景下,通过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全球 性套利来实现的。 经济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跨国公 司的总数已达6 3 0 0 0 家,国外分公司7 0 万家,在全球形成了庞大的 生产和销售体系。其经营活动已扩展到世界所有国家的所有经济领 域,生产总值占全球的1 3 ,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的7 0 ,贸易占 全球的2 3 。有两种因素及两种动机决定了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国际 化经营。 1 、为势所迫的因素:由于在本土经营的市场价格疲软或者是政 府控制的原因,使之在国内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 2 、吸引因素:这里意指国外对于本企业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 大。鲁夫曼和他的同事们在一九九二年提出了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的 分野。 第一,主要动机:主要动机包括市场导向投资,削减成本投资以 及旨在降低原材料或者其他投入因素的成本而进行的、纵向的对外投 资。他们指出,对外投资的决策,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动机是多 样化的。 第二,次要动机:次要动机包括进行i 垂1 5 t , 投资的投资环境,企业 对于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或者与所要投资国家的有关因素( 例如无 其他途径可以供销给这个国外市场) 。 3 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 国际化方向,本土化战略 在世界经济日益融合的全球化的今天,虽然运输和通讯费用不断 下降,在商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低,企业如果定位于跨地区 生产、全球经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也可以得到更大 的规模经济效益。但跨国公司却仍在全球推行看似与全球化相悖的本 土化战略。根本的原因在于四个字“差异”与“成本”。一方面,各国、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习惯不同,跨国公司要想抓住消费者,就必须 针对本地市场,使其产品与服务“本土化”,符合本地消费者的口味。 另一方面,尽管通讯与运输费用大幅下降,但地区越远,费用就越 贵;时差问题使公司内部很难协调工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 工作,面临语言和文化障碍;公司还必须向派驻国外的工作人员支付 数额巨大的“异地津贴”;跨地区生产不利于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直接 沟通,掌握当地需求变化的动态,无法使厂家按照市场需求随时调整 生产计划,产品面临过时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总之,这一切都大大地 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成本。所以,在地区内合理调整生产所得的利润要 大于全球调整生产所得的利润。 此外,尤其重要的是,对于长期投资的跨国企业,市场份额比短 期利润要重要得多。开发与本地需要紧密结合的产品正是防止竞争对 手抢占市场份额以保证公司长期利益的最佳方法。以中国电信市场为 例,谁能及早开发出与中国电信网界面有关的接1 3 ,谁就能获得庞大 商机。不立足本地是不可能应对激烈的业界竞争的。 同时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淡化其原始国背景,从而获得当地政 府、民众社团和媒体的更多支持,这一点无论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是否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呢? 不然。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的。以外国对华投资的发展为例:8 0 年代末到9 0 年代初,经济全球 化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市场开放,许多外商纷纷将劳动密 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带,利用我国丰富的劳 动力资源生产外销产品。不仅使外商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获利,而且 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本土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日益成为 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市场。自1 9 9 4 年起,世界上许多大型跨国企业 纷纷致力于在中国经营长期项目,建立生产基地,并开始通过大力推 行本土化战略争取市场份额。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进一步 4 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趋势 带动了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市场流动,而这种流动又正 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比 较优势、降低成本的选择,“本土化”则是各跨国公司应对全球化挑战 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 2 4 跨国企业本土化策略 企业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使本土化成为方向和主要手段。生产与供 应的非本土化使得企业失去成本竞争优势,增大风险。研发与经营管 理的非本土化会导致公司及产品不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适 应区域市场变化的特点。 因此,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理念指 导下,从产品品牌、人力资源开发与运用、产品制造、营销管理等方 面大力实施“本土化”的经营战略。这对于我国企业如何应对w t o 和 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拓展国际市场是很有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的。 2 4 1 产品品牌本土化 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需要将产品品牌打出去,不仅要创出国 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以美国宝洁公司为例, 自其1 9 8 8 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产品品牌方面本土化不遗余力,在 宝洁铺天盖地的广告中,看不到“美国”的字样。而且,中国宝沽模特 无一人是西方人,其已尽得东方神韵的润妍品牌更是令国内品牌汗 颜。另外,十多年来,宝沽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7 大类1 7 个品牌的 产品,其中产品名字都是在中国本土进行广泛调研后产生的,也有不 少是中国消费者直接参与的结果。 2 4 2 经营管理与人力资源本土化 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最根本最深刻的本土化,需要足够的勇气和 胆量。阿尔卡特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伯松在谈到其公司在本土化方 面的作为时说:“一旦发现中方的雇员能够胜任工作,我们就让外方 雇员离丌。在中国的外方雇员都有一项使命,就是要培训出最能够取 代他们的中方雇员。”作为戴伯松来说,他在来中国之前已在阿尔卡 特工作了1 0 年,从1 9 9 7 年1 月开始出任阿尔卡特中国有限公司董 事长,并能以身作则带来妻儿老小扎根中国。有跨国公司本地高层坦 - 5 北方交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占,c e o 的本土化是根本,戴伯松“本土化中国”的最终结果是他自 己的荣归故里。 此外,有媒体公布,在中国本土化程度最高的摩托罗拉公司承诺 在中国投资1 5 亿元,中国员工达到1 万人,本地经理人员比例近8 0 ,每年为本地员工提供2 7 万个培训日,设立1 7 0 种面向中国本地 的课程。总之,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纷纷争抢国内人才,重金聘 请中国c e o 等人力资源,本土化手段已成为这些公司在中国取胜的 秘密武器。 要真正进入地区市场,跨国公司必须真正”植根予地区”。本土化 战略的重要性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所认识。生产、研发、管理 运营,是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三大基础,因此本土化的主要手段有经 营管理及人力资源本土化,生产中心本土化,研发中心本土化。 高级经理人才本土化乃大势所趋,许多跨国企业在这个问题上走 了弯路。比如改革开放初期,跨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一般都是由国外委 派的高级经理来管理,结果却发现和预期差距比较远,你不可能把所 有职员都用委派来解决。然后就有一些企业请国外留学的中国人来管 理,但是,这些人在具体的操作中又因为没有经验而有些欠缺。此 时,许多跨国企业就开始聘用既有工作经验又有管理才能的本地经理 人了。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国际化公司进行本土化实践的过程中,不 得不考虑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在实现本土化过程中,市 场、员工:所处的政治文化法律等环境也是本地的,接触的客户、合 作伙伴和供应商大多也是带有本土化色彩的,牵涉到把国际化的策略 在本地进行实践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使用理解本地文化的 管理人员。当然,本土化经理的弱点也很明显。对于怎样把总部的策 略理解并在本地实旌,从国外过来的经理更有优势。 目前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聘请本地经理人大致有三种选择,一是 聘请留学生;二是聘请与中国内地文化接近的港、澳、台有管理经验 的经理人;三是聘请在中国内地企业任过职的本地经理人。三种方式 各有利弊,留学生熟悉西方企业的管理运作又了解国内的文化,不足 之处是没有在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港、澳、台有管理经验的经 理人由于处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上,比较了解西方文化,但在了解 国内企业和文化方面又有所欠缺。国内本地经理人在了解西方企业管 理方式和企业文化方面也有不足。如何使这三种选择都能为跨国企业 所用呢? 现在普遍认为,跨国企业经理人实行本土化并不只是简单地 6 跨国公司中国本士化趋势 请进来,而是还要经过培训和教育,尤其是从技术培训过渡到管理培 训。然后把他们放到一个经营环境里面,让他们在有指导的前提下不 初期目前 图2 1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途径 因此,目前许多跨国企业在聘请本地经理人之后,一般先将本地 经理人拉到国外总部培训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再下派到下属企业。东 大博安d a v i d h u 先生认为:任何企业都诞生在本地,无天生或固有 的全球化公司。只有融合世界各地的本土化特征才能形成企业的全球 化文化。全球化企业的本土化,其根本特征表现在企业的文化之中。 任何一个企业在它准备拓展到境外时,都要融合本地的文化,而本地 员工要吸收外来企业的文化,归根到底,关键是营造全球化的企业文 化,在这种文化的氛围内塑造来自本地的全球化经理。比如东大博 安,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不仅仅是管理人员,一般员工也 会在初期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因为现在本地人才多半都还处在业务 操作层面,当进入一个市场管理和决策层面时,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 求就不一样。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的本 土化:当跨国公司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管理者是”老外”;公司业务开 始走入正轨后,管理者变成了”港台“;摸爬滚打七八年后,管理者中 ”久经考验”的”土著”逐渐增多,最终取代”港台”完成本土化。今天, 国内的跨国企业似乎正处在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高潮部分。微软己在中 国聘用了5 0 0 多名各类人才。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在雇员中担任跨 7 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公司高级职位的开始越来越多。a b b 中国有限公司员工共有5 0 0 0 多人,高级管理人员中占总经理职位的中国人便已接近1 0 名。 2 4 3 营销方式本土化 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最大的困扰是没有自己的产品营销渠道。为 此,伊莱克斯营建自己的营销渠道工作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伊莱 克斯认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已由单纯的利 益关系上升为品牌共创、成功共享的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为使经销 商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伊莱克斯为自己的经销商和零售商提供了当 今世界商业最新潮流的营销课程。 据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为经销商提供专业管 理课程在l t 业、通信业等新兴业已有开展,i b m 、惠普、微软等知 名品牌都要为其经销商进行此类培训,但是在家电业进行营销课程尚 属首次。 此外,伊莱克斯公司认为外国企业要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必 须解决营销手段的适地性问题,就离不开对中国市场消费文化的了解 和把握,为此,在管理人员本土化建设方面比其它参与我国家电市场 竞争的外国企业要更开放和大胆,这为其实现市场营销策略本土化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选取单一产品进军中国市场也是伊莱克斯品牌营销得 以取胜的法宝。1 9 1 0 年创建于瑞典的伊莱克斯是一家集开发、设 计、生产、销售各种电器,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服务的国际化公司, 产品涉及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炊具等众多品类。但伊 莱克斯并没有把这些产品全部推进中国市场,只是谨慎地选取了电冰 箱作为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产品推介给中国的消费者,通过其良好 的产品形象来完成自己的品牌提升。实践证明,伊莱克斯正是凭借电 冰箱这把快刀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家电市场攻城夺寨,取得骄人的战 绩。伊莱克斯凭借着高品质的产品和品牌营销本土化策略赢得了市 场。 2 4 4 资本运作本土化 联合利华加速进军a 股,可以醴是在中国本土化的惊人之举。 在中国将允许外资企业国内上市的消息公布后,联合利华对于解冻的 消息表示了欢欣,并称希望在中国上市并非单纯为了融资。在联合利 8 - 跨国公司中国本十化趋势 华看来,能在中国国内上市有三大好处:一是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表现 之:二是有助于通过推出股票期权的激励和留任本地员工,吸引更 多的优秀人才;三是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日用消费品公司成为 公众公司的好处是不占而喻的。虽然联合利华的上市还没有时间表, 但是联合利华的资本运作决心是大的。与此同时,摩托罗拉的资本运 作则表现得更为具体和直接,1 9 9 8 年该公司从中国本地采购的配套 产品及各项服务消费额达4 1 亿元人民币,其产品的平均国产化率达 到6 0 。 2 4 5 产品制造的本土化 戴尔公司( d e l l ) 在跨国公司经营中十分注重产品制造的本土 化,讲求技术创新、服务与信誉的整合效率,使消费者群体迅速扩 大,市场快速裂变与发展。戴尔公司运用因特网等现代营销方式与客 户直接联系,通过产品本土化制造,确保在3 到5 天内将根据顾客 个性化需求设计生产的产品交到顾客手中,其价格低于市场i t 产品 的1 0 以上,并有一流的技术和服务保证,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市场 份额。d e l l 没有自己的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更加重视选择 国外本土化的制造专业厂家,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创新与专 利,在市场上与顾客需求、零部件配套厂商等方面集成创新,从而加 快国际化市场的开拓力度。 2 4 6 研究开发的本土化 国际竞争的焦点不仅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且是各种知 识活动的成果,竞争的战线已经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乃至基础 研究阶段,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其研究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 力的基础之上的。在许多情况下,市场竞争的结果甚至在研究开发阶 段就已经决定了。这说明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阵地已经不再仅仅是产 品和服务领域了,而且已经前移到了科学技术研究阶段、在研究开发 的主攻方向的选择阶段以及在对用以进行技术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 筛选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成败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有形的产品 和服务,而更多地取决于国家和企业选择研究开发的主攻方向、研究 开发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的能力。 设立研发中心,争抢国内优秀人爿和技术,这比单一的硬指标投 入更具战略眼光。仅从1 9 9 8 年至今,各大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 究院和研发中心就有2 0 多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尔盏茨在写给 - 9 北方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寄语中一语道破了天机:“选择在中国设立我们亚 洲的第一个研究院,是因为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外籍研究院的 功能已不仅限于研究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还包括研究中国社会和变 化,以更好地适应本土化的需求。爱立信( 中国) 有限公司总裁芮思 迈也表示,对于爱立信来说,中国并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除了爱立信 中国学院外,他们还在北京设立了一个移动媒体开放实验室,进行应 用研究。只要是非竞争对手的公司都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活动。 当跨国公司受劳动力成本诱惑进入某个国家市场投资生产设备、 生产车间时,他们在这个市场获得了定利益。但是当该国的劳动力 成本上升,本国企业逐渐占据市场优势的时候如果没有技术研发本土 化的支持,无疑将是这些跨国公司在本土外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最初的外商对华投资阶段,中国通过经贸结合,用技术换得了 部分市场,一批简单的加工型合作企业成长起来,外商的这类投资基 本上是出于市场进入的考虑;在8 0 年代中期,外商对华投资的特点 发生了变化,在投资规模、生产规模和技术引进的先进程度上与初始 阶段有了很大不同;到9 0 年代初,外商进入国内投资经营进入第三 阶段,投资概念呈现全方位特点,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逐渐 转到中国市场,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产品研究开发的本土化,它们纷纷 投资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r d ) ,战略性地进攻其经营了十几年的制 造业基地。这种升级所带来的联动效应不容忽视。继微软1 9 9 8 年投 资8 0 0 0 万美元建立中国研究院,西门子、摩托罗拉、旧m 、英特 尔、杜邦、宝浩、爱立信、松下、诺基亚、三菱等公司也相继在中国 成立研究开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 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已有1 0 0 多家。 虽然跨国公司对国内市场转让技术很重要,但更要强调如何在中 国市场研发技术,很多跨国公司为此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比如微 软、摩托罗拉、爱立信、贝尔实验室等。科技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未来 将更趋于市场化、国际化。经济和市场力量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 增强,各跨国公司普遍以销售额1 0 以上的资金投入科研,这使得 科技成果的保护与转化出现了新的矛盾。与此同时,国际科技合作正 蔚然成风,对跨国公司来说,本土外市场的研发将更能有效推出有针 对性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能极大地节约公司运作成本。 1 0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因素 3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因素 3 1 国际与中国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的影响 3 1 1 世界整体经济形势放缓 2 0 0 0 年以来世界经济体一个接一个的出现问题,世界局势风云 变幻,复杂莫测。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经济步伐更加放缓, 世界经济发展遭遇到近2 0 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2 0 0 1 年上半年全 球工业生产下降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j m f ) 1 1 月中所作的预测 显示,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仅为2 4 ,而联合国1 0 月1 0 日发表的 一份报告则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只有1 4 。 三个因素导致全球经济放缓:一,全球i t 业的繁荣趋势逆转, 去年美国i t 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下跌,c o m 股票缩水,这并 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相反,“新经济”误导了全球技术产业,并 导致美国经济的失衡。对利润的过度预期刺激了更为过度的投资,特 别是i t 业的投资。直接的后果是今年资本投资的崩溃导致美国和其 他国家受害于i t 制造业。二,股市的不景气侵蚀了人们的财富, 2 0 0 0 年全球股市上蒸发了1 0 万亿荚元的财富,股市的损失严重削 弱了商业信心和投资。三,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比过去大了。世界 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过去两年世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作 为动力,美国占世界总g d p 的2 3 ,直接或间接地吸收其他国家的 出口。这种依赖性使其他国家很容易受到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 这次全球经济衰退与2 0 世纪曾经有过的衰退有很大不同,经济 延缓比以前更广泛。比如1 9 9 1 年曾出现“世界经济衰退”,但在美国 经济低迷的同时,德国和新兴的东亚经济保持着繁荣,因此还有需求 市场。这次的低迷是2 0 世纪3 0 年代以来最为同步的一次。这其中 蕴藏着极大的危险,近年来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经济的统一性不断 增加,全球化的另一面一全球化风险开始显现,当美国和日本的投资 崩溃时,依赖出1 3 的东亚产品制造者受到强烈冲击,同时东亚的需求 减弱也使他们不得不减少从美国、日本及欧洲的进1 3 。 年初欧洲央行曾经以为欧元区可以不受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现 在看来这种看法完全错了。德国的商业投资和零售都在下跌,国内需 求减弱比出1 3 下降更令人担心,g d p 增长连续停滞:意大利二季度 的g d p 下降,尽管法国和西班牙有所增长,但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 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二季度的增长接近零。虽然还不能认定欧元区今 年经济会衰退,但人们已不再指望欧洲会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 1 2 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吸引力增强 世界各国都渴望本国经济在下一世纪获得理想的发展,但各种条 件的限制将使各国的经济发展不能都如愿以偿。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 况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世界上许多研究及咨询机构和专家都 认为亚洲在下一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将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将在其 中占据显著的位置。 中国是人口众多而且地辽阔的大国,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时 期,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市场之一。因此,具有战 略眼光的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投资者都看好2 1 世纪的中国市 场,近几年纷纷到中国投资或探讨经济合作,力图下一世纪能在中国 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趋势在2 1 世纪初将继续下去,为中国在 新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际遇。 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政治 稳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巨大市场的潜力对外国及港澳台地 区的投资者吸引力越来越强,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北京申 奥成功等因素,使得外资对我国的经济预期普遍看好。近年来,我国 修订了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一些限制性措 施,颁柿了鼓励外商投资我国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稳定经济环境以 及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吸引着外资大量涌入。2 0 0 1 年1 至1 0 月, 全国新批外商企业2 0 5 4 9 个,比上年增长1 7 4 7 ,实际利用外资 3 7 2 5 3 亿美元,闻比增长1 8 6 3 。这相当于今年平均每天都有1 亿 多美元的境外资本直接投资到我国。项调查表明,设在香港的 3 0 0 0 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代表处中,有近一半公司计划增加它 们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最近,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决定把其设在东南 亚的生产厂搬到中国。摩托罗拉关闭了在欧美的工厂,但增加了在中 国的投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今后5 年内将在华投资1 5 亿美元,增 建6 个厂。 1 2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因素 3 2 中国宽松的外资政策环境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利用外资水平与效益的提高,将与扩大“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及中国加入“世贸”战略举措 顺利实施的新态势相适应而同步展丌。 积极慎重地吸引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银行) 总部包括设立区域总 部、职能总部、研发中心、投资公司等,是利用外商投资层次更上一 层楼的重要标志和内涵。与投资开设生产制造厂家、商厦、宾馆及贸 易公司相比,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是国际资金的集约投资极。据联合国 跨国公司中心统计,九十年代前5 年中世界上最大1 0 0 家跨国公司 总部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就占同期全球跨国投资额的1 3 ;此外跨国 公司区域总部还是资源要素的集约配置极、各类有形无形贸易的驱动 极、高新科学技术的开发极。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将是跨 国公司的全盛时期,跨国公司将同世界经济组织、主权国家并列为推 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能动主体。我们既要在坚持国家主权、保护民族产 业、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又要对它们进行能动的制 导;既要充分调动跨国公司总部“自由营运”的积极性,又要结合国情 逐步开放并通过法律规范扬长抑弊、趋利避害。根据对已在中国进行 投资的跨国公司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中,中国 吸引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各类总部及投资公司的数量将从目前的2 6 0 多家增加到1 8 0 0 2 1 0 0 家左右。 引进技术是现在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动机。目前,我国大多数制 成品生产能力过剩,重复投资普遍,金融机构存款增量大于贷款增 量,国内储蓄率接近于4 0 。这些迹象表明,国内经济发展的资金 短缺压力已得到根本缓解,甚至出现了局部的资金剩余。因此,我国 通过利用外资以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的目的可相对淡化,而引进技术则 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目标和立足点。在掌握跨国公司技术转让规 律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政策环境束推动和诱导外商主动转让技术。 w t o 后的5 到1 0 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 期,技术进步对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这种战略要求出发,结合跨国公司投 资的内在规律,我国实行各种政策措旋促进吸引利用外资。例如在转 让技术及设立研发机构上,进行各种政策引导。 鼓励跨国公司转让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 1 ) 对能够提供关键技 术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减税和利息补贴支持。( 2 ) 运用加速折旧、适 3 北方交通火学硕十学位论文 当降低所得税等措施,鼓励外资企业使用更复杂的技术,或提升在我 国所从事的技术r d 等级。( 3 ) 对提供新产品、新工艺的外资项目 优先提供政府采购合同。 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 d 机构。( 1 ) 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 土地、建筑、电讯、运输、电力等基础设施。( 2 ) 免征资本品、设 备、原材料等的进1 3 税。( 3 ) 为丌发新技术或提高质量控制的培训提 供服务帮助。 3 3 中国加入w t o 对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跨国企业本 土化。加入v 0 后不是简单的关税减让概念,而是给予国际投资者 以”国民待遇”和”政策统一”,全方位地开放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将进一步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贸环境,我国将可以在世界 贸易组织确定的多边、稳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的原则下,享受 w t o 各成员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便利,促进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 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更好的适应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将按照承诺,开放 一些新的投资领域,金融、电讯等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将逐步降 低,外国投资者将从我国的进一步开放中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市场 丌放的背景将为今后若干年中国吸引外资产生积极的效果。 1 4 诺基踮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4 诺基亚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4 1 诺基亚公司 2 0 0 0 年,诺基亚的年度报告显示了公司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 绩,公司净销售额达3 0 3 7 6 亿欧元( 约2 7 0 3 4 亿美元) 详见图4 1 ,在公司历史上首次突破3 0 0 亿欧元大关,比去年增长5 4 。其 中手机业务遥遥领先,达到1 9 4 8 亿美元,盈利达4 3 4 亿美元,增 长5 7 ;而网络部分的销售额为6 8 6 5 亿美元。公司整体经营利润 约5 1 4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 8 。去年诺基亚共销售手机1 2 8 亿部,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3 0 ,是位居第二位摩托罗拉的 2 倍多。诺基亚占据全球g s m 网络市场份额3 0 以上。 - 一_ j|俨一一 f ;fj 三当j 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比位屠第二的中舀商渤8 个荫分点。潋销售帮秘满增长率来 看,诺基亚是全球最大及最肖活力的移动电话生产商。 图4 2 诺熬亚2 0 0 0 年各销售区域对比 2 0 0 0 年诺基甄手机的众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 0 6 ,高出第二名 的1 6 个百分点,盈利达4 3 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s 7 。 诺基噩公司凭储经验丰窗、创新、用户发好以及使用安全可靠的 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移动电话的领先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固定嗣 l p 阏络的领先供应巍之一。经历了一吾三幸多年历史懿诺基亚集 团,从北欧寒冷的芬兰走向了世界,从传统的工业逋向高科技的通信 领域,它的成功经验有缀多方面,聪其在企业战略决策方蕊丰富的经 验,直贯穿着诺蘩驻的成功里程。 企业翔累善于蹇赡远瞩,审对度势,制定成功战培,那么裁能抓 住枫遇,掌握竞争瀚主动权,从而实现由小戮大,由弱瓢强的飞跃; 反之,企业就会处于被动之中,很难在竞争中取胜。诺基我能引领世 界移动逶谖产业,关键戆点裁是菝靠羧蝼决策。谬基亚骚来垂冬产藏 线很长,除移动通信产品外,还生产电视机、电脑、电线蒜至胶鞋。 19 9 2 年新侄总裁约玛奥刹披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 握,看毽了移动毫话的广淹发震蘸祭,缀鸯远凳戆提交:“未来将毽 于通信时代,诺基妲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间”,决定专注予当时最前 - 1 6 诺基距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沿、最代表发展方向的移动通信领域这个当时并不赚钱的主业,大胆 舍弃了包括那些还能盈利的项目,集中了9 0 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 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当时,“小富即安”的惰性 思想在诺基亚并不鲜见,此举遇到阻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就在许多 公司还在追求“大而全”的“多元化”经营的时候,奥利拉已开始做“减 法”,走上了“少而精”之路。奥利拉的改革战略,被企业界尊称为“奥 利拉现象”。在奥利拉的领导下,诺基亚股票在几年内增长了上千 倍。“奥利拉现象”使得诺基亚这个当初以生产纸浆为主的公司,成为 今天的全球手机巨头,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跨跃式的飞跃。 4 2 在中国的发展 诺基亚八五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同年,诺基皿向大庆油田交付 了其第一个成套固定网络,其用户数量估计仍是目前中国企业中最大 的。八六年,诺基亚向中国提供了目前第一个模拟n m t 4 5 0 系统, 包括终端。八十年代末,诺基亚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销售传输系统、 光缆及电缆生产线。同时诺基的第一批n m t 移动网络电话也销往 中国。诺基亚在八九年成为第个向中国提供模拟e t a c s 便携机的 欧洲公司。 诺基贬在9 0 年代初向中国提供第一批g s m 移动电话和g s m 网络。诺基亚对中国市场的伙伴和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和他们积极 合作,赢得了他们的信任。现在中国已成为诺基亚在世界上的第二大 市场( 图4 - - 3 ) 。 1 7 - 北方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 3 诺基亚2 0 0 0 年在各国销售额对比 截至2 0 0 0 年底,诺基亚在中国投资总额达1 7 3 亿美元,当年 新增投资超过7 亿美元。2 0 0 0 年全年,诺基亚在中国销售收入达到 2 8 亿美元,比上年新增8 亿美元,占其全球销售总额的1 0 左 右。比去年的1 1 8 略有下降;出口突破1 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一 倍以上。2 0 0 0 年诺基亚在中国的生产总量和出口份额均居国外厂商 之首。 在中国同益扩大的手机通讯市场上,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策 略,诺基亚本着本土化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新的选择与调整。 1 8 - 诺基公司经营环境分析一中国电信市场 5 诺基亚公司经营环境分析中国电信市场 5 1 中国手机市场状况 移动通信业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从全球 范围来看,最近两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年增长数量已超过固定电 话;未来十年内,移动电话用户的总量将超过固定电话。 1 9 9 4 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为1 5 6 8 万,由于此前用户基 数比较小,年增长率都保持在大约1 5 0 以上,甚至接近3 0 0 。当 时主要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用户,而且用户终端和各种费用都比较昂 贵,个人用户比较少。1 9 9 5 年以来,中国移动通信从起步阶段进入 高速发展阶段,虽然每年用户增长率下降了,但是每年新增用户数量 巨大,1 9 9 9 年和2 0 0 0 年前9 个月,平均每个月增加的新用户数量 超过了1 9 9 4 年末的用户总数。近五年来新增加的用户数量是1 9 9 4 年底用户数量的4 0 多倍。同时模拟业务逐渐退出市场,到2 0 0 0 年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用户已经占总用户数量的9 3 。 中国手机用户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