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苏天爵年谱.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苏天爵年谱.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苏天爵年谱.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苏天爵年谱.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苏天爵年谱.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苏天爵年谱.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苏天爵年谱 苏天爵年谱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 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文献 研 究 生:周雪根 指导老师:杜海军 教授 年 级:二 0 0 四 级 内内 容容 摘摘 要要 苏天爵,字伯修,号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至元三十一年(1294)出 生于一个世代为学,藏书万卷的望族。少从安熙学,为国子学生,得吴澄、虞集、 齐履谦先后为之师。延祐四年(1317)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释褐授大都 路蓟州判官。至正十二年(1352) ,红巾军起,奉命参政江淮行省,总兵于饶、 信,卒于军中,年五十九。苏天爵历官三十几年,迁转二十余职。他三次官拜监 察御史,三次出任行省参知政事,几乎遍历行政、司法、监察等中央、地方各主 要职能部门。所以我们说他首先是一位有作为很成功的政治家。 其次,苏天爵是元代享有盛名的历史学家,他前后三度任职史馆,参与实录 修撰。他编撰著述多,编有元文类七十卷,是元史研究之重要史料文献; 国 朝名臣事略十五卷,为明初修元史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撰有滋溪文稿 三十卷; 治世龟鉴一卷。 元史云: “天爵为学,博而知要,长于纪载。 ”他 是一位历史编纂学家。在“中原前辈凋谢殆尽”的元朝, “天爵独身任一代文献 之寄” ,他还是元代一位历史文献学家。 再次,苏天爵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 元史本传称: “其为文长于序事, 平易温厚,成一家言,而诗尤得古法。 ”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七评曰: “词华 淹雅,根柢深厚,蔚然称元代作者,其波澜意度,往往出入于欧苏。 ”赵汸滋 溪文稿序说: “其文明洁而粹温,谨严而敷畅,若珠璧之为辉,菽粟之为味。 ” 其诗文平易温厚,朴实无华的风格,与他在史学上的造诣是分不开的。 苏天爵在思想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入国学前,师事理学家安熙,而安熙则是元初北方著名理学家刘因的私淑弟子。 入国学后,受业于理学大师吴澄,吴澄是元代南方理学的代表人物。因此,苏天 爵笃信理学,时时以倡明理学自命。他曾先后刊印朱熹编伊洛渊源录和辑录 ii 许衡的正学编 。可贵的是:苏天爵无理学门户之见,他调和许(衡) 、刘(因) , 尊崇吴澄,对陆学亦加肯定。 同时,苏天爵又是元代后期著名儒臣的代表,其政治思想无处不打上儒家思 想的烙印。他主张让元朝统治者接受并推行“汉法” ,主张以较先进的汉族文化 改变北方游牧民族较为落后的习惯,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性质的转化和民族间 的大融合。 苏天爵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代也有重大的影响,但缺乏很 好的研究,因此,整理他的年谱对我们研究元代史、元代文学史、思想史、文人 地位、创作活动等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本文通过大量收集有关苏天爵及其生活时代的各方面的文献资料, 试图追寻 他的人生足迹,并从他的足迹中去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 本文力求广泛搜集苏天爵生平事迹、家庭情况、师友交游、政治思想以及其 他相关史实资料,搜集抉择,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一,基本理清了谱主的生平迹行。对一些史传欠详或历来论述不清的问题作 了解释和补充。 二,对谱主的大部分诗文作品进行了系年考辨。 三,对谱主生平交游情况作了搜集考证,在此基础上将与谱主有关的师友等 人的情况加以明确。 四,为了给谱主设置一个大历史背景,年谱中涉及到了与谱主有关的帝位 更替、科举兴废、文学交游、红巾军起义等等,力图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本谱共分以下几个部分: 凡例:以说明年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传略:对谱主的生平迹行作一简要介绍,对相关问题分析论述。 年谱:将谱主的生平迹行按年编排,于纲下用目加以详细注解说明,对相关 问题作以钩稽考证。 关键词:苏天爵 年谱 元代 关键词:苏天爵 年谱 元代 iii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of sutian-jue name: zhou xue-gen tutor:professor du hai-jun major:chinese classical documents study field: study on classical documents in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y grade:2004 abstract su tian-jue ,style boxiu ,name mr zixi ,was from zhending (now zhengding city in hebei ).he was borned in a adistinguished family of intellectual in 1294,which was engaged in collect book for generations. in his early yongmanhood, he learned from anxi, became a guozi student, followed wu cheng 、yu ji 、qi lu-qian later by later. in 1317, he joined guozi examination, ranked no. 1 , and appointed as official of dadu. in zhizheng 12th year (1352), the army of hongjin gets up. su tian-jue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affairs of the jianghuai province . then die in the army, at the age of 59. su tian-jue rank of nobility go through 30 several year such as administrative、justify an so on . therefore, we say that he is a very successful politician . secondly, su tian-jue is a famous historian in yuan dynasty, held a post in the historiographers institute for three tines, participate in the repair and write faithful record . su tian-jue compiled lots of works. he is good at history compile,and become a classical documents writer . moreover, su tian-jue has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this biography of history of yuan dynasty claims: he is good at describe thing, gentle and kind-hearted, set a good example to be a writer. su tian-jue is a farsighted feudal officer too. he has certain seat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before enter national literature he study from xi an. after that learn from wu chen. meanwhile, su tian-jue was a famous confucianism representative of official later stage of yuan dynasty, with brand of confucianism at political ideology its have place play. he maintain that lets the ruler accepts and pursues hanfa .he iv advocated that the more advanced han civilization change the northern nomadic habits backward, and on this basis to achiev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gain the inter-ethnic integration. despite such a position of su tian-jue there lacks effective researches on him .in the thesis ,i try to remind us of the literature and people of that age .it is very beneficial for us to sort out his chronicle in which we can study the history of yuan dynasty,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in yuan,the social position of persons of letter and their creation activies .in the dissertation. i collect literature materials concerning su tian-jue and his life in all aspect to trace his life ,through which we can vererify that phase of history. this chronicle biography tries to widely collect the data of su tian-jues life and experience as well as 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 ,in order to sort out ,verify and finally make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m .the main researches as follow: ibasically sorting the chronology of su tian-jues life and experience ,and having made some explanations and proofreading about some non-detailed and ambivalent issues ii .making verification and then mostly chronicle the list of su tian-jue s poems, essays etc. iiimaking some collection and verification on the intercourse of su tian-jues ,and others related experience of his friends as well. iv.we try to reappear the prospect of historical reality in a great history background .his chronicle involve the change of emporers ,the revival and abroga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uprise of hongjin army.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were divided into following three parts: the common examples: making some explanations towards examplic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listing. the brief biography: mak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wards su tian-jues chronology of himself ,and making some remark upon the related issues.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making the chronicle by list su tian-jues life and experience .and writing the items beneath the outlines to make detail comments. key words: su tian-jue, chronicle biography ,yuan dynasty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 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所、 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凡 例凡 例 一本谱体例:首谱主事迹,再次与谱主相关之人的事迹。 一凡所列各年与谱主相关之时事,皆依元史 、 元书 、 元史新编 、 元 史类编诸书。 一本谱记述谱主生平迹行。遵知人论世、言必有征之原则,对有关文献资 料加以汇集、编排,必要时进行若干考证、分析说明,以按语标出。 一谱主交游人物,凡为学者熟知的人物,或史传有载,或有行状、碑铭可 考者,兹列相关资料之索引,以备考索,相关文献资料不作详录。凡身世无 考者外,其他一般非著名人物或其相关事迹它处不见详载者,皆详录有关其 事迹行历之资料,以备参考。 一谱主之诗、文等作品为考察其生平迹行之首要依据。本谱所据引文之底 本为陈高华、孟繁清点校的滋溪文稿 ,本谱所引元文类以国学基本丛 书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为底本。 一谱中所据诗、文比较重要者,非通读全文不能明其义者皆录其原文,余 者或节录或仅著出处。 一谱中引用文献资料,依次注明书名、卷次、篇名。 一谱中所引录相关碑、铭等,凡其题名过长者皆简略相关称谓而录之。如 苏天爵元故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袁文清公墓 志铭简称袁文清公墓志铭 。 一为避免行文重复,凡本谱甲条所述之人物、事迹兼及乙条者,于其所记 主要之条详记,而于他条注“参见某年某条”之字样。 一谱中以干支纪年,所记年月日者,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为准。凡公 历之纪年月日者,以备学者查用之便。 2 年年 谱谱 元世祖 至元三十一年 甲午 1294 一岁 元世祖 至元三十一年 甲午 1294 一岁 正月癸酉,元世祖崩于京师紫檀殿。四月甲午,世祖孙、裕宗真金三子铁木 耳即位,是为成宗。 天爵生 一。 是年,天爵曾祖父苏诚七十四岁 二,父苏志道三十四岁三。 是年邓文原三十六岁 四。袁桷二十八岁五。柳贯二十五岁六。张养浩二十 五岁 七。虞集二十二岁八。揭傒斯二十一岁九。黄溍十八岁十。胡助十七岁十一。 马祖常十六岁 十二。孛术鲁翀十六岁十三。宋本十四岁十四。欧阳玄十二岁十五。吴 师道十二岁 十六。许有壬八岁十七 。 陈旅八岁十八。 是年宋褧生 十九。朱德润生二十。 一元史本传: “ (至正)十二年天爵以忧深病积,遂卒于军中, 年五十九。 ”故推知苏天爵生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 。与元诗选小 传同。宋褧燕石集卷十风流子云: “以予同年久交乃求仿吾 儿制名。 ” (注:此“同年”绝非同年中进士。苏天爵于延祐四年参加国 子学生贡举考试拔为第一,而宋褧为泰定元年进士。故两人只能为同年 出生。 )据苏天爵滋溪文稿记,宋褧生于至元三十一年。那么苏天爵 生于至元三十一年就无疑了。 二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一四真定苏氏先茔碑 : “大德二年(1298) 十二月卒,得年七十八。 ”则苏诚至元三十一年为七十四岁。 三元文类卷五四虞集岭北行省郎中苏公墓志铭记: “延祐七年 (1320) 二月壬戌苏公志道卒于京师于是公之年才六十耳。 ” 由 此推知苏志道生于中统二年(1261) ,至元三十一年为三十四岁。与至 正集卷四七苏公神道碑铭 “至京师卒,年甫六十,延祐七年二月壬 戌也”所记相同。 四据吴澄邓公神道碑 ( 吴文正集卷六四)及黄溍邓公神道碑 ( 文献集卷十下) 。 邓文原(12591328) ,字善之,一字匪石。祖籍绵州(今四川绵阳) , 官至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著有巴西集二卷。 元书 卷八九、 元史卷一七二均有传。 五据滋溪文稿卷九袁桷墓志铭 。 袁桷(12661327) ,字伯长,一字养直,号清容居士、见一居士,庆元 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大德间荐授翰林检阅,升翰林应奉,历修 3 撰、待制等,改翰林直学士,迁翰林侍讲,终辞归,卒谥“文清” 。著有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等。传见元史卷一七二、 元书卷八九。袁 桷有苏氏藏书室铭 ( 元文类卷一七) 。 六据宋濂文宪集卷二五柳先生行状 。 柳贯(12701342) ,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浦江人。大德四年始仕,历 教谕、州学正、国子助教、博士、太常博士、儒学提举等官,至正元年 为翰林待制,卒后门人私谥文肃。著有柳待制文集二十卷。与黄溍、 虞集、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年七十三卒。传见元史卷一 八一。柳贯有题郎中苏公墓志铭后 ( 元文类卷三十九) 。 七据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八谥文忠张公祠堂碑 。 张养浩(12701329)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人。至大间为监察御 史,以直言罢职。仁宗时为礼部尚书,英宗时为中书参议尝谏止廷灯之 戏,又辞归养亲。天顺帝时为西台中丞,赈饥劳瘁卒,谥“文忠” 。著有 归田类稿二十二卷等。传见元史卷一七五。 八据赵汸东山存稿卷六邵庵先生虞公行状 ,欧阳玄圭斋文集 卷九虞雍公神道碑 , 宋元学案卷九二。 虞集(12721348) ,字伯生,号邵庵,抚州崇仁人,大德六年荐授大都 路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改太常博士、翰林待制、国子司业、翰 林直学士等,官终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谥“文靖” 。著有道园学古录 五十卷, 遗稿六卷。 元史卷一八一有传。虞集有诗滋溪书堂为 苏伯修赋(元文类卷三)、 送豫章熊太古兼寄苏伯修参政 ( 道园 遗稿卷一) 、 送苏伯修御史 ( 道园学古录卷三) 。 九据欧阳玄圭斋集卷十揭公墓志铭及元史卷一八一。 揭傒斯(12741344) ,字曼硕,丰城人。延祐初以布衣被召入翰林院, 任国史院编修官,天历二年为奎章阁授经郎,至顺元年参加修撰经世 大典 ,特授艺文监丞。至正三年,以七十高龄担任修撰宋、金、辽三史 总裁官,因积劳病卒,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全集十四卷。传见 元史卷一八一。 十黄溍(12771357) ,字晋卿,义乌人。延祐二年进士,历官县丞、 州判、翰林应奉、国子博士、儒学提举、翰林直学士、侍讲等。著有金 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生平详见元史卷一八一,宋濂金华黄 先生行状( 文宪集 卷二五) , 危素 黄公神道碑( 日损斋笔记附录 ) , 杨维桢金华黄先生墓志铭 ( 东维子集卷二四) 。黄溍有文苏御史 治狱记 (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一五) 、 读苏御史奏稿 ( 金华黄先生 4 文集卷二二) ;诗送苏伯修御史 (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五) 、 送苏 伯修宪使 (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六) 。 十一胡助(12781354 或后) , (胡助未见碑传, 纯白斋类稿卷十 六庚寅元旦诗云: “新年七十又三岁” 。庚寅,即至正十年,故助应 生于 1278 年。 )字履信,一字古愚,自号纯白道人,东阳(今属浙江) 人。举茂才为教官,初为建康路学录,历山长、儒学教授、翰林编修, 累迁太常博士。著有纯白斋类稿二十卷。传见元史类编卷三六, 纯白斋类稿卷一八有自传。 胡助曾作隐趣园八咏 ,苏天爵题胡古愚隐趣园记云: “太常胡先 生归老东阳,有山林深邃之居,有图书讽咏之乐,有子孙以具旨甘,有 田园以供伏腊,又值国家承平之世,优游以养高年,盖亦福德君子哉。 ” 苏天爵对胡助不慕功名, 安贫乐道, 恬然归隐的钦慕不言而喻。 胡助 纯 白斋类稿卷四有苏伯修滋溪书堂 ,卷九有送苏伯修南台御史 、 送苏伯修分院上都 、 送苏伯修淮东廉使 。 十二据滋溪文稿卷九马文贞公墓志铭及许有壬至正集卷 四六马文贞公神道碑 。 马祖常(12791338) ,字伯庸,雍古人,寓光州。延祐二年廷试第二。 有石田文集十五卷。 元史卷一四三有传。 十三孛术鲁翀(12791338) ,字子翚,邓州顺阳人。传见元史卷 一八三。 滋溪文稿卷八有孛术鲁公神道碑铭 。 十四据宋褧燕石集卷一五及元史卷一八二。 宋本(12811334) ,字诚夫,大都人,宋褧兄。至治元年进士第一,卒 年五十四,制赠翰林直学士、范阳郡侯,谥正献。宋本曾撰跋苏氏家 藏杂帖 ( 元文类卷三九) 、 滋溪书堂记 ( 元文类卷三一) 。 十五欧阳玄(12831358) (卒年为旧历至正十七年十二月,参公历当 为 1358 年) ,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人。延祐二年进士,历官州同知、 县尹、国子博士,改除翰林待制、学士、承旨等,卒谥文。著有圭斋 集十五卷。危素有圭斋先生欧阳公行状 。 元史卷一八二记至正 十七年卒,卒年八十五,误。应为卒年七十五,张璞欧阳玄年谱有 详证。 欧阳玄有诗威如先生画像赞 、 郎中苏公画像赞 (均见元 文类卷十八) 。 十六据张枢吴君墓表 、杜本吴君墓志铭 、宋濂吴先生碑 ( 吴 正传文集附录) 。 吴师道(12831344) ,字正传,兰溪(今属浙江)人。至治元年进士, 5 为官县丞、路录事、县尹、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礼部郎中。善诗文, 精经学,与黄溍、柳贯、吴莱等往来唱和。著有礼部集二十卷。 礼 部集卷一有诗滋溪书堂诗有序 ,卷六有分题赋鸡舌香送苏伯修御 史之西台 、 和苏公伯修曲阜新庙落成诗 、 分题赋汉阳树送苏伯修参 政之湖广省 ,卷一八有苏御史治狱记 。 十七 据元史卷一八二。 许有壬(12871364) ,字可用,汤阴人。延祐二年进士,谥文忠。弟有 孚,字可行。著有至正集八十一卷、 圭塘小稿十六卷。许有壬有 送苏伯修赴湖广参政序 ( 至正集 卷三四) 、 题苏伯修治狱记 ( 至 正集卷七二) 。 十八据吴师道陈监丞安雅堂集序 ( 礼部集卷一五) 。 陈旅(12871342) ,字众仲,兴化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荐为闽海儒 学官。中丞马祖常奇之,与游京师。又为虞集所知,延之馆中。赵世延 引为国子助教。又召入为应奉翰林文字,迁国子监丞。为文典雅峻洁, 著有安雅堂集十三卷。传见元史卷一九及元史新编卷四 七。 十九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人,宋本弟。泰定元年进士, 卒年五十三。赠国子祭酒范阳郡侯,谥文清。有燕石集十五卷。 元 史卷一八二有传。 宋褧生卒年,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 、吴海林、李延沛中国历史人 物生卒年表 、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 、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 总录 、 全金元词都云其生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 ,卒于至正四年 (1344)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六宋翰林文集序云: “至正丙戌之 春,年五十三以卒。 ”至正丙戌年为公元 1346 年,再据其得年,推知其 生年为至元三十一年,即公元 1294 年。同书卷十三元故翰林直学士赠 国子祭酒谥文清宋公墓志铭并序 云: “至元甲午户部 (按: 宋褧父宋祯) 主兴山簿,公生邑中。公享年五十有三,卒以至正六年三月甲午。 ” 至元甲午岁为公元 1294 年,至正六年为公元 1346 年。又宋褧与天爵生 于同年。宋褧燕石集卷七风流子 : “至元四年七月二十又二日, 苏伯修侍郎举一儿子。以予同年久交,乃求仿吾儿制名。 ”天爵不至 于把同年出生而交往长久的好友生卒年记错。再则燕石集有宋褧提 及自己年龄的材料,其卷一二祖道集记 : “大德壬寅,予生九龄,侍 先府君筦库江陵,延祐己未始克还京,泰定甲子忝预科名累试馆阁声闻 过情” 。大德壬寅岁为公元 1302 年,宋褧记己时值九岁,那么可以 6 推出其生于公元 1294 年了。主张宋褧卒于公元 1344 年的,其实也经不 起推敲。 燕石集中还记有他至正五年和至正六年所撰文。 燕石集 卷十二 上都分省左司掾题名记 末署:“至正五年七月廿又七日宋褧记, ” 同卷 送墨工魏元德序 末署:“至正六年正月翰林直学士兼经筵官宋褧。 ” 可见宋褧决不会卒于 1344 年。 二十据存复斋文集附录周伯琦有元儒学提举朱府君墓志铭 。 朱德润(12941365) ,字泽民,菎山人。延祐六年(1319)荐授翰林应 奉,英宗时为征东儒学提举,以献雪猎赋知名,至正中兵兴后曾为 浙省照磨,参议军事。著有存复斋集十卷。传见新元史卷二三 七。朱德润有舒啸台记 ( 存复斋文集卷二) 。 成宗 元贞元年 乙未 1295 二岁 成宗 元贞元年 乙未 1295 二岁 正月,改元元贞。 元贞二年 丙申 1296 三岁 元贞二年 丙申 1296 三岁 王守诚生 一。 。 一据元书卷八。 王守诚(12961349) ,字君实,阳曲(今属山西)人。泰定初试礼部第 一,廷对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郎。迁太常博士,续编太常集礼以进。 转艺林库使,与修经世大典 。屡迁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三史。 出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风采耸动天下。有王守诚文集 。王守诚有元 文类跋 。 元贞三年 大德元年 丁酉 1297 四岁 元贞三年 大德元年 丁酉 1297 四岁 二月,改元大德。 大德二年 戊戌 1298 五岁 大德二年 戊戌 1298 五岁 五月,贡师泰生 一。 十二月,曾祖苏诚卒,年七十八 二。 周伯琦生 三。 一据玩斋集附录年谱 纪年录 。 贡师泰(12981362) ,字泰甫,别号玩斋,宣城人。贡奎子。泰定四年 进士,授太和州判,累官监察御史。有玩斋集十卷。传见元史 卷一八七。贡师泰有诗送苏伯修侍郎赴淮东廉使 ( 玩斋集卷四) 。 二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一四真定苏氏先茔碑 : “大德二年十二月 卒,得年七十八” 。 三据元史卷一八七。 周伯琦 (12981369) 字伯温, 号玉雪坡真逸, 鄱阳人。 泰定二年 (1325) 7 入仕,历县主薄、翰林修撰、鉴书博士、翰林直学士、监察御史、江浙 参政等,官终南台侍御史。著有近光集三卷等。周伯琦有诗赋得 滦河送苏伯修参政赴任湖广 ( 近光集卷二) 。 大德三年 己亥 1299 六岁 大德三年 己亥 1299 六岁 徐舫生 一。 一徐舫(12991366) ,字方舟,号沧江散人,桐庐(今安徽枞阳)人。 任侠,善作歌诗。天爵将荐之,舫避去。刘基被征,邀与同行,舫酌酒 赋诗而别。有沧江散人集 瑶林集 。 明史卷二九八有传。 大德四年 庚子 1300 七岁 大德五年 辛丑 1301 八岁 大德六年 壬寅 1302 九岁 大德四年 庚子 1300 七岁 大德五年 辛丑 1301 八岁 大德六年 壬寅 1302 九岁 大德七年 癸卯 1303 十岁 大德七年 癸卯 1303 十岁 三月, 大元大一统志编成。 危素生 一。 傅若金生 二。 一危素(13031372) ,字太朴,号云林,金溪人。至正二年(1342) 以荐为经筵检讨,预修宋、辽、金三史。后改国子助教、翰林应奉、中书 参政、翰林学士丞旨,出为岭北行省左丞,弃官居房山,洪武初为翰林侍 讲学士等。著有说学斋稿四卷、 云林集二卷、 危太朴文续集十 卷。传见明史卷二八五。 危素生年,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 、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云 危素于元元贞元年(1295)生,实误。今据宋濂文宪集卷一八危公 新墓碑铭及宋元学案改。危素有与苏参议书 ( 危太朴文续集 卷八) 。 二据滋溪文稿卷一三元故广州路儒学教授傅君墓志铭 。 傅若金(13031342) ,初字汝砺,改字与砺,江西新喻(或说江苏萧县) 人。虞集、宋褧以异才荐之台省,馆阁交称,佐使安南,归除广州文学教 授,迁浙西县佥,工于诗,有傅与砺诗文集 ,传见嘉庆刊徐州志 卷一二。傅若金有滋之水,奉题苏氏滋溪书堂 、 送苏伯修侍郎分部扈 跸 ( 傅与砺诗集卷一) 。 大德八年 甲辰 1304 十一岁 大德八年 甲辰 1304 十一岁 高明约生于是年 一。 一高明生卒年有几说,详见黄仕忠研究 (广东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6 年) 。 8 高明,字则诚,永嘉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处州录事,辟行省掾。方国 珍叛,省臣以明谙海滨事,择以自从,与论事不合。及国珍就抚,欲留 置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栎社。太祖闻其名,召之,以老疾辞,还 卒于家。高明有送苏参政 ( 草堂雅集卷八) 。 大德九年 乙巳 1305 十二岁 大德十年 丙午 1306 十三岁 大德九年 乙巳 1305 十二岁 大德十年 丙午 1306 十三岁 大德十一年 丁未 1307 十四岁 大德十一年 丁未 1307 十四岁 正月癸酉,成宗崩于玉德殿。五月甲申,顺宗剌麻八剌长子海山,即位于上 都,是为武宗。六月癸巳,诏立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 武宗 至大元年 戊申 1308 十五岁 武宗 至大元年 戊申 1308 十五岁 三月,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成宗实录。 至大二年 乙酉 1309 十六岁至大二年 乙酉 1309 十六岁 苏志道为尚书省中书掾 一。 一道园学古录卷一四真定苏氏先茔碑 : “至大二年尚书省立志道 为中书掾志道泊然守职、不变不退。 ” 至大三年 庚戌 1310 十七岁 至大三年 庚戌 1310 十七岁 宋濂生 一。 一据明史卷一二八宋濂传 ;可参清朱星悌、戴殿汇编,孙锵增 编宋文宪公年谱 (见宋文宪公全集附录。 )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金华人,迁浦江,从学于吴莱、 柳贯、黄溍等。至正九年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隐于龙门山著书。 元末应朱元璋召,任江南儒学提举,洪武二年以翰林学士总修元史 , 洪武十四年卒,年七十二。卒后追谥“文宪” 。著有宋文宪公全集五 十三卷。 明文衡卷六二有郑楷翰林学士丞旨宋公行状 。 至大四年 辛亥 1311 十八岁 至大四年 辛亥 1311 十八岁 正月庚辰,武宗崩于玉德殿。壬午,罢尚书省。三月庚寅,武宗弟爱育黎拔 力八达即皇帝位于大明殿,是为仁宗。罢尚书省,罢行大银钞、铜钱。 五月十五日,师安熙(敬仲)卒,年四十二岁 一。 刘基生 二。 一安熙(12701311) ,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今属河北)人,年四 十二。早年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问其绪说, 尊 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其门人著名者有苏天爵、李士兴、杨 俊民。遗文由苏天爵辑为默庵集十卷(内集五卷,外集五卷) ,今传 本仅五卷,应为内集。 9 关于安熙的生年与寿数, 全金元词 、 历代名人年谱及中国历史人 物生卒年表都记生于前至元六年(1269) ,年四十三,误。今据滋溪 文稿卷二二默庵先生安君行状及元诗选初集丙改。 二据元史卷一八八及明史卷一二八。 刘基(13111375) ,字伯温,青田人,元统元年进士。先为高安丞,继 为江西省掾,后起为儒学副提举,改江浙行院经历,弃官归。朱元璋征 之,与成帝业,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卒谥文成。著有诚 意伯文集二十卷。王馨一著有刘伯温年谱 。刘基有书苏伯修御史 断狱记后 ( 诚意伯文集卷七) 。 仁宗 皇庆元年 壬子 1312 十九岁 仁宗 皇庆元年 壬子 1312 十九岁 正月,改元皇庆。 十月,元明善为翰林直学士,修成宗、顺宗实录成。元明善奉旨出赈山东、 河南。还,修武宗实录。 皇庆二年 癸丑 1313 二十岁 皇庆二年 癸丑 1313 二十岁 十一月,下诏行科举,定其条例 一。 一元婚礼贡举考之皇庆科举诏 : “皇庆二年,诏行科举,以皇庆 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 次年二月会试京师。 ” 又据 元 史仁宗纪 。 延祐元年 甲寅 1314 二十一岁 延祐元年 甲寅 1314 二十一岁 正月,改元延祐。 是年入国子学或早于此 一。 一欧阳玄国朝名臣事略序云: “(苏天爵)初为胄子时,科目未行。 ” 而元朝初开科举为延祐二年,即 1315 年,由此推测天爵在国子学读书应 在 1315 年前。姑定于延祐元年或稍早。 延祐二年 乙卯 1315 二十二岁 延祐二年 乙卯 1315 二十二岁 三月,元初行科举,廷试进士。取中进士五十六人,张起岩登进士第一,同 科者杨载、欧阳玄、许有壬、黄溍、陈泰、干文传、王沂。 一 一对于首科进士,至正五年,苏天爵在跋延祐二年廷对拟用贴黄后 这样评论: “延祐乙卯,仁皇初册进士,登第者五十六人。今三十二年, 以文词政术知名者十余人;不幸才弗满用而殁者又十余人。官之崇卑则在 所不论也。 ” ( 滋溪文稿卷三) 。 张起岩(12851353)字梦臣,号华峰真逸。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博 学有文,精于典籍,工诗,善篆、隶。延祐二年中进士第一名。初任州县 官,后升集贤修撰,累迁监察御史。至顺间,拜礼部尚书,转中书参议, 10 迁翰林侍讲。至元三年出为南台侍御史,入中台,转燕南廉访使,任中抑 制豪强,政声显著。至正元年升南台中丞,入为翰林承旨,诏修辽、金、 宋三史,任总裁官。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八二。 干文传(12761353)字寿道,号仁里,晚号止斋。吴县(今属江苏)人。 少嗜学,未冠,已有声誉。长为苏州及金坛两县学教谕,迁饶州慈湖书院 三长。延祐二年登进士第,授昌国州同知,累迁长州、乌程两县尹,升婺 源、吴江两知州。至正三年奉诏预修宋史 ,五年书成,授集贤代制, 寻以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生平事迹见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 七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干公神道碑 、 元史卷一八五。 延祐三年 丙辰 1316 二十三岁 延祐三年 丙辰 1316 二十三岁 正月十二日,外祖父刘成卒,年八十四 一。 冬, 父志道赴岭北行省赈济灾民 二。 王士熙有 送苏公赴岭北行省郎中三、 袁桷有送苏子宁赴岭北行省郎中 四。 一元文类卷五五马祖常征行百户刘君墓碣铭 : “赵郡苏天爵述其 外大父刘君行实享年八十有四,以延祐三年正月十又二日卒,葬真定 平乐原” 。 二元文类卷三九柳贯题郎中苏公墓志铭 : “ (和林)方大雪塞野, 饥人狼藉道上,赵郡苏公时以左右司郎中始至。 ”卷五四虞集岭北行省 郎中苏公墓志铭 : “丙辰之冬,关中猝有变,未两月遂及和林独苏公 受命即行。 ” 三见元文类卷五送苏公赴岭北行省郎中 。 诗云: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画省郎官貂帽侧,飞雪皑皑 马鞯湿。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悽云塞垣明。铁甲无光烽不惊,万营角声 如水清。明年四月新草生,征人卖剑陇头耕。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楼 来雁鸣。 ”此诗元诗选作送和林苏郎中 。 王士熙,字继学,东平人(今属山东) 。确切生卒年不详,至治初为翰林 待制。泰定四年(1327) ,由治书侍御史迁中书参政。文宗立,流远州, 明年放还乡里。顺帝即位,起为江东廉访使,后至元二年迁南台侍御史, 至正二年升南台中丞,未几卒,有江亭集 。 元史卷一六四有传。 四见元文类卷六送苏子宁赴岭北行省郎中 。 诗云: “貂帽护寒沙,冰天阅岁华。断溪鸵听水,密雪犬行车。雪尽难寻 雁,春深未识花。昔人奇绝处,八月解乘槎。 ”其二“往岁经游地,寒芜 碧磷深。云开山后阵,水咽陇头吟。雪白氈房重,天青羽檄沉。重华新雨 露,悲喜候车音。 ”此诗元诗选作送苏子宁和林郎中韵 。 11 延祐四年 丁巳 1317 二十四岁 延祐四年 丁巳 1317 二十四岁 参加国子学生贡举公试,作碣石赋 ,拔为第一,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 判官 一。 父志道在岭北行省郎中任 二。 父志道官奉直大夫,枢密院判事官经历,秩视五品,追荣父母,制赠祖父荣 祖奉直大夫、同知中山府事,飞骑尉,真定县男。祖母吴氏真定县君 三。 天爵之姑丈刘从道奉天爵祖父荣祖行实拜谒邓文原,请邓文原撰墓表 四。 五月,戴良生 五。 是年,虞集作送苏子宁北行诗序 六。 约是年,马祖常作送苏子宁赴岭北省幕 七。 一元史本传: “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仕郎、 大都路蓟州判官。 ”马祖常滋溪文稿跋 : “祖常延祐四年以御史监试国 子员,伯修试碣石赋 ,文雅驯美丽,考究详实。升伯修第一。 ” 元 文类卷三一宋本滋溪书堂记 : “延祐六年,予初来京师,闻国学贵游, 称诸生苏伯修以碣石赋中公试,释褐授蓟州判官,往往诵其警句,名 籍甚,欲一识,则已赴上。 ” 二据元文类卷五四虞集岭北行省郎中苏公墓志铭及卷三九柳贯 题郎中苏公墓志铭後 。 三据元文类卷五四虞集岭北行省郎中苏公墓志铭及卷五六邓文 原苏府君墓表 。 四元文类卷五六苏府君墓表 : “志道将刻石墓左,以昭被宠光于 无斁。以君之婿刘从道所著居里行业,谒予文,余其可辞。 ” 五据九灵山房集前附年谱 ( 四库全书本) 。生平详见戴良 传 ( 曝书亭集卷六三) ,赵友同九灵先生戴公墓志铭 ( 九灵山房 外集 ) 。 戴良(13171383) ,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浦江人,学于黄 溍、柳贯,至正廿一年荐授淮南儒学提举,后避乱吴中、昌乐。明初隐于 四明山,因不肯受官忤旨自杀。戴良有上苏伯修参政书代柳致明 ( 九 灵山房集卷四) 。 六道园学古录卷五云: “延祐丁巳,真定苏君自枢廷出长其(和林) 幕府,受命之日不复内顾其家然毅然当隆冬衝犯寒雪远出万里无所 避。 ” 七见石田文集卷三送苏子宁赴岭北省幕 。 诗云: “鸡塞鸣秋柝,龙沙列夜营。赐衣俱鲁缟,给饷尽吴粇。野井冰生 12 夏,寒天雪没晴。藩垣资赞画,幕府正知名。 ” 延祐五年 戊午 1318 二十五岁 延祐五年 戊午 1318 二十五岁 萧奭斗卒,年七十八 一。 一据滋溪文稿卷八萧贞敏公墓志铭 。 萧奭斗, (12411318) ,字维斗(又作惟斗) ,号勤斋。其先北海人。父仕 秦中,遂为奉元人。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 酒,依前右谕德,疾作,因辞而归。卒年七十八,赐谥贞敏。著有勤斋 集 ,至正四年苏天爵辑为十五卷,刊于淮东,入明已亡佚。 元史卷一 八九有传。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云其卒于大德十一年(公元 1307 年) , 误。 延祐六年 己未 1319 二十六岁 延祐六年 己未 1319 二十六岁 是年,为亚中大夫、广平路总管郭元珪祖郭聚撰写墓表 一。 赵汸生 二。 一滋溪文稿卷二元故赠中顺大夫中山知府郭府君墓表 : “推恩 赠君中顺大夫、中山知府、上轻车都尉,追封太原郡伯(元珪)将伐 石表君之墓,乃以文来请。 ” 二据宋元学案卷九二,又东山存稿附录东山赵先生汸行状 。 赵汸(13191369) ,字子常,婺源人。游于虞集之门,撰邵庵先生虞 公行状 。召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