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米芾文学研究 米芾文学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综合研究米芾各类文学作品,包括米芾文集流传考论、诗、词、 赋、散文研究、文学地位及影响诸方面。 首先考其文集散佚及重编之事,认为米芾生前确实有百卷本的文学作品 集,因避党争之祸而于临终之际自己焚烧了一部分,又经过宋金之战,宋室南 渡后,散佚殆尽,后在南宋由其孙米宪和岳珂分别辑佚重编,流传至今。经笔 者考证,现在流传的米芾文集中,至少误收别人所作诗八首,现存疑的有诗二 首、词一首,断定为漏收的有诗一首、词二首、散文一篇。 其次论其诗歌,按题材内容分为山水行吟、自述咏怀、交游赠答、题品书 画、咏物参禅几类,论述其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笔者认为其诗具有清雄绝俗 的特点。其中山水诗歌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状景真切、语言凝炼、生动传神, 意象生动优美,意境幽邃深婉,诗如其画,具有气势奔放、雄奇瑰丽特点,有 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他各类诗都有自己的特色:自述咏怀诗袒露了他怀抱高 洁、忧国忧民的思想;交游赠答诗表现了他与同道知己情深义重的一面;题品 书画诗则体现了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刻的见解;此外他的咏物诗状物工巧, 参禅诗充满妙悟禅机。 再次论其词、赋、散文。其词与苏轼词风格相似,健朗洒脱、长于写景抒 怀而不涉及儿女情长事。论其赋重在比较其赋与汉唐传统赋及宋代典型散体赋 的联系,认为其兼擅各体辞赋,不蹈常轨,时出新意,虽少而精美。论其散文 则集中在较有特色的模山范水和参禅论道之作,认为其山水散文情景交融,参 禅论道散文有天机妙悟、推演严密的特点。 最后指出其文学地位及影响。认为其文学在宋代尤其是在作者生活的当世 影响较大,后来由于文集散佚,其地位及影响逐渐式微。 关键词:米芾文学考论题材内容艺术风格 2 s t u d yo fm i f u sl i t e r a t u r e s a b s t r a c t 米芾文学研究 t h ea i mo ft h i st h e s i si ss t u d yo fm if u sl i t e r a t u r e ,i n c l u d i n gt h e 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fm if u sl i t e r a t u r e s ,t h es t u d yo f v i if u sp o e m s , c i p o e m s ,o d e s ,p r o s e s ,t h es t a t u sa n d e f f e c to fm if u sl i t e r a t u r e s 。 a tf i r s t ,id i da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ft h ed i s a p p e a r i n ga n dr e e d i t i o no f m if u sc o l l e c t i o n ,a n di n d i c a t e dt h a tt h e r ea r es o m ep o e m sa n dp r o s e s i nm if u sc o l l e c t i o nw h i c hn o tw r i t e db ym if u ,a n ds o m em if u s p o e m sa n dp r o s e sn o ti nh i sc o l l e c t i o n a sr e s u l 4if i n dt h a tt h e r ea r ea t l e a s t15p i e c eo fa r t si nh i sc o l l e c t i o ny e tn o tb e e ni d e n t i f i e d s e c o n d ,is t u d i e dm if u sp o e m s ,c i - p o e m s ,o d e sa n dp r o s e s ,a n d a n a l y z e dt h es u b j e c tm a t t e ra n d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it h i n kt h a t t h et h o u g h to fm if u sl i t e r a t u r e si sa m b i t i o u sa n dn o b l e ,a n dh ea l w a y s t 1 1 i n ka b o u tt h ec o u n t r ya n dp e o p l e ,a n dt h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r e b o l da n du n r e s t r a i n e d a tl a s t ,ii n d i c a t e dt h es t a t u sa n de f f e c t so fm if u sl i t e r a t u r e s s h o r t l y , t h es t a t u sa n de f f e c t so fm if u s l i t e r a t u r e sa r eh i g hi ns o n g d y n a s t yb u tn o ts oh i g hi nt h el a s tt i m e s k e yw o r d s :m if u l i t e r a t u r e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c o n t e n t s t y l e 3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在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周羞望 日 期:2 q q 墨生旦 1 蜀嵌褊l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周羞叠导师签名:虚亚姿e l 期:至q q 墨生旦 固爱讯 届气m 米芾文学研究 止! 刍 刖 吾 未始动笔,先得一诗: 浪说南宫唯是颠,党争无过保身全。 文名沉寂书名显,价值几何试问天。 米芾,初名黻,4 l 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中岳 外史、淮阳外史、鹿门居士、无碍居士、溪堂居士、净名庵主等,名号众多, 四库提要称其“芾性好奇,故屡变其称如是州d 。米芾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 人,有考其祖先为楚国君后裔,或说在唐朝时从西域来到中原2 。其五世祖为 宋初功臣米信,曾与曹彬、潘美、杨业等率军征辽国。父字光辅,是宋英宗武 官随从,官至左武卫将军、卒赠中散大夫,故宋史米芾本传说“其先以武 干显 。但因宋代重文轻武,米芾从不提及自己是武夫之后,只说“我先大夫 , 以称其父死后追赠的文官官衔。米芾母亲阎氏是英宗高皇后产媪( 或说是宫中 乳母) ,米芾因母恩得官,故宋史本传称“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洽洗 尉一。米芾曾官礼部员外郎,又称“米南宫 。生于宋仁宗皇佑三年( 1 0 5 1 ) , 卒于徽宗大观元年( 1 1 0 7 ) 3 ,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后尝客居润州( 今江苏 ( 1 ) 米芾画史提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版,第8 1 3 册,第1 页。 ( 2 ) 见罗绍文米芾为西域人后裔考,载历史研究1 9 8 8 年第二期。 ( 3 ) 关于米芾的生卒年,宋史卷4 4 4 载其卒年四十九,后人多有疑义。有考辩文章将 其生卒年定为1 0 6 l 一1 1 1 0 及1 0 5 1 1 1 0 7 等说,卒年尚有1 1 0 8 、1 1 0 9 等说,今取1 0 5 1 - - 11 0 7 之说。主要依据是:其生年,因米芾诗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有“我生辛 卯两丙运”,又 跋晋太保谢安石帖后云“余年辛卯”,他在跋褚遂良临兰亭序 墨迹上有一方印章。辛卯米芾”,考宋仁宗皇佑三年( 1 0 5 1 ) 为辛卯年。故断为其生 年;其卒年,明张丑清河书画方云“米公卒于大观元年丁亥”,宋黄长睿大观二 年六月作东观余论序云。元章今已物故”,米芾好友蔡肇为其作墓志云“葬于三 年六月”三说在逻辑上统一,即卒于大观元年,葬于大观三年。大观元年即l1 0 7 年。 镇江) ,故 卷2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4 ) 明张丑清河书画肪卷9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c 6 ) 俱见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卷3 9 跋元章所收荆公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米芾文学研究 米芾与蔡京也有不同寻常的往来。宋吴垧五总志云: 米元章尝谓“蔡元长( 京) 后当为相,慎勿志微时交”,蔡既大拜, 乃引舟入都。时吴安中守宿,欲留数日,米谢以诗日:。肉眼通神四十年, 侯门拖袖气如烟,符离径过无行李,西入皇都索相钱。”至国门,乃用外 方先状抵蔡,其略云:“右芾辄将老眼来看太平升蔡喜之,寻除书学博士, 擢南宫外郎。1 可见二人是有交情的,且米芾任书学博士还是蔡京提携的。 但米芾似乎无意卷入他们的党争中。宋周烽清波杂志云:“襄阳米芾, 在苏轼、黄庭坚之间,自负其才,不入党与。“2 米芾自己作诗云:“庖丁解牛 刀,无厚入有间。以此交世故,了不见后患。州舢表明他为明哲保身,“不入党 与 ,和两派都打交道,对时局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他的痴颠和洁癖的举止有 时是他为了远祸而采取的有意识的手段,而两党人士也只把他当成纯粹的艺术 家或文艺知己。这种处世方式,也使米芾在诡谲无常的宦海风波中,游刃有余, 虽无大富大贵,但得以保全。 米芾著作,四库全书中存有书史、画史、砚史、海岳名言、宝 章待访录等书画论著和宝晋山林集文学作品集八卷。米芾现存的文学作 品,包括诗、词、赋、散文。其中诗占绝大多数,有两百多首,成就最高。其 次是词和赋,数虽不多,成就却也较高。再次是各类散文,包括碑、铭、记、 跋等。 米芾书画尤其是书法成就之高人所共仰,史有定论。而对其文学成就历代 赞誉虽不如赞其书法者多,但也有不少。如当时文豪如苏轼、王安石等都对米 芾的文学作品有过很高赞誉,宋史也有好评,可见其文学亦应有其价值。 相反,贬毁其文学者历代鲜有闻。对此,后文有详细论述。 但二十世纪以来,对米芾其人及其书画研究者甚众,而对其文学少有研究 ( 1 ) 宋吴垧 五总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2 ) 宋周焊清波杂志卷l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3 ) 宋米芾宝晋英光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版,第1 1 1 6 册,第 1 0 6 页。以下所引为米芾作品未注明出处者皆出此书。 6 米芾文学研究 者涉足,没有专业论著,有价值的论文也很少,只有少数文章对其部分文学作 品作过一般性的介绍,研究得远不够深入n 。故本人觉得很有必要填补对其文 学进行综合研究的空白。 但研究米芾文学殊非易事,因为他的文学作品在流传中多有散佚。据岳珂 宝晋英光集序,米芾原有山林集一百卷,宋室南渡后,所存者十不余 一。南宋宁宗嘉泰元年( 1 2 0 1 ) 筠阳郡斋刻宝晋山林集拾遗是最早辑佚重 编的本子。南宋理宗绍定壬辰年( 1 2 3 2 ) 岳珂重又辑佚荟萃编为宝晋英光集 八卷。现在则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收米芾诗最多。以上三本 ( 筠阳郡斋刻本,岳珂序本,北大本全宋诗) 较为可靠,但都有误收、存 疑、漏收之处。如有一些存世作品没有编入,这些集外文学作品保存在一些传 世的米芾墨迹和一些零星的记录中。但传世名为米芾的墨迹有的是他抄录别人 的作品,有的是伪托,并非全是他自己所作,故有考证厘清的必要。且其存世 的文学作品虽是十不余一,也有数百篇之多,这些作品是否代表了他的文学成 就,有些什么特色,在当时和整个文史上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等问题都有 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故作此文。 在我的这篇研究论文中,我先利用现存文献对其文学作品进行考证校订, 然后对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考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学作品的成 就作出尽可准确的评判,最后指出其文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1 ) 米芾文学的研究专论,笔者仅见陶文鹏 米芾山水诗简论一文,载首届宋代 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1 6 ) ,该文只涉及米芾的山水诗,其他方 面均未论及。 7 米芾文学研究 第一章米芾文集流传考论 第一节米芾文集散佚和重编考论 米芾在世即编有文集行世。米芾的好友贺铸有诗留别米雍丘二首,自 注云:“米辨博有才具,著山林集数十卷 ,末署“癸酉十月雍丘赋”, 即哲宗元佑八年( 1 0 9 3 ) ,其时米芾四十三岁,在雍丘令任上,可见当时就有 了数十卷文集。又宋刘克庄说:“米元章有帖云:老弟山林集多于眉阳 集,然不袭古人一句。子瞻南还,与之说,茫然叹久之。“2 可见米芾在苏 轼面前也颇自负,说自己诗文皆为己出,“不袭古人一句 。这段话还确证他的 山林集卷数很多,当时就多于苏轼的眉阳集o 。岳珂宝晋英光集序 说:搿山林集,旧一百卷。刀可想百卷本山林集应在米芾临死前即已完成。 但该集“南度之后,业已散佚 ,岳珂于南宋绍圣壬辰官润州时搜集米芾遗文编 为 宝晋英光集八卷,序称:搿今所会萃附益,未十之一。一究竟为何散佚, 他只说:“南渡而后,文献不足,故无可议。“4 我们知道,米芾生活在北宋变法和反变法的时代,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 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纷争不已,且旧党之间也还有党争。在徽宗朝新党人物蔡 京执掌相位后,苏轼、黄庭坚等旧党的作品曾遭到禁毁,但米芾作品不在此例。 前言已述米芾虽和苏黄等旧党的关系很好,但他同时又和王安石交游密切,而 ( 1 )宋贺铸 卷1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2 ) 明何良俊何氏语林卷1 4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3 ) 金史 卷1 2 5 本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米芾文学研究 故米芾现存作品亦属“烬余。正如岳珂序文说:“南渡之后,业已散佚南 渡以后,文献不足,故无可议。 可见南宋的岳珂也认为米芾的文集是在宋金 战乱中散佚的。而米芾现在留下的书法作品保留了他的不少诗文却是事实,这 倒可以说是因为人们喜爱米芾的书法,即使遭乱亦不忍割舍他们所收藏的米芾 作品。文因书存,亦是幸事。 米芾文作,散佚之多,多不可考。从与他同时的文人的记载中,可略知一 些。苏轼与米元章尺牍之二十一1 云: 两日来,疾有增无减。虽迁闸外,风气稍清,但虚乏不能食,口殆不 能言也。儿子于何处得宝月观赋,琅然诵之,老夫卧听之未半,蹶然 而起,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若此赋,当过古人,不论今世也 这篇尺牍中提到的宝月观赋,又称宝月赋、 宝月庵赋,古今文集未收, 明董其昌就提出:“子瞻称其宝月赋,以为知元章不尽,乃曾无一本传世, 何也? “2 故该作应在遗佚作品之列。而且,米芾的散佚作品中,像宝月观 赋这样令苏轼称赞的好作品应还有很多,因当时称赞他的人较后人更多些, 赞誉度也较高,而后人读他余下的作品后像苏轼一样“跃然而起 、拍案叫绝 者鲜有再闻。 米芾文集,今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是南宋宁宗嘉泰元年( 1 2 0 1 ) ,筠阳郡斋 刻宝晋山林集拾遗( 八卷,现藏北京图书馆) ,乃米芾之孙米宪重辑。 而宋史载“米芾山林集拾遗八卷州3 ) ,二者所指为同本,宋史撰者 只是省去了“l 宝晋 二字。从所题之名可知是在米芾原有山林集散佚以后, 后人收集遗文编刻而成。这个本子较岳珂重编并作序的本子早三十二年,但奇 怪的是岳珂并没有提到它。现在四库全书所存为收有岳珂序的宝晋英光集, 乃南宋理宗绍定壬辰( 1 2 3 2 ) 年,岳珂官居润州,“既葺芾祠,因摭其遗文为 一编,并为之序一。 据岳珂序文可知,他是在官居润州十年,因赏米芾旧居遗址之景美、悦米 ( 1 ) 苏轼与米元章二十八首之二十一。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8 版,4 0 2 8 页。 ( 2 ) 明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3 ) 宋史第2 0 8 卷艺文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l o 米芾文学研究 芾之人佳,才修葺米芾祠,其时去米芾辞世后1 2 5 年。在为米芾这位曾居于此 的名人修祠举行纪念活动之际,岳珂广泛收集米芾遗文,却没有提到在他之前 米宪己编成的八卷本宝晋山林集拾遗。从序文看,他似乎是没有见到。但 现在收有他序文的四库全书 宝晋英光集里的米芾文作却和宝晋山林集拾 遗相仿佛,有不少篇目顺序相同,可见当时二人所能收集的米芾文学作品大 致相同。但现在四库全书里的宝晋英光集不一定是岳珂原来编的那个本子。 因为和岳珂生活在同时代的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说:“宝晋集十四卷。一 这才是岳珂重编并作序的本子。但称宝晋集而不称 宝晋英光集,可见 当初岳珂题名应是 宝晋集而非现在看到的宝晋英光集。且如陈振孙所 叙录:“( 米芾) 酷嗜古法书,家藏二王真迹,故号宝晋斋,盖由得谢东山二王 各一帖,遂刊置无为,而名斋云。州d 由此可知“宝晋 是米芾的斋号,米芾 在知无军时名其斋日“宝晋。但当时米芾未以斋名作文集名,成编后叫山 林集,岳珂为别于这百卷本的米芾原编山林集,而取米芾斋名为宝晋集。 且岳珂序中不言卷数,只说“今所会萃附益,未十之一 ,虽然古书的卷数和 每卷的篇数并非一定,但既然他前句刚说山林集旧有一百卷,则“未十之 一 ,与今所见八卷本基本相合。而数年后陈振孙著录时已有十四卷,盖因岳 珂编后他本人或其他人又陆续收集米芾作品而增广为十四卷。而题为宝晋英 光集则又是陈振孙著录后别人所为。四库提要讲得明白: 又此本后有张丑跋云“得于吴宽家力,中间诗文或注从( ( 英光堂帖 增入,或注从群玉堂( 帖) 增入,则必非岳珂原本又有注从戏鸿 堂帖增入者,则并非吴宽家原本。考“宝晋”乃芾斋名,“英光”乃芾 堂名,合二名以名一书,古无是例。得无初名宝晋集,后人以英光 堂帖补之,改题此名欤。 这里解释了为何取米芾的斋名与堂名作书名的原因,并说初无是名,乃“后人刀 广泛收集米芾遗墨陆续增入集子中后改定的书名。这正说明当时人们热衷于收 集米芾遗文,但这又带来了误收的问题。 米芾文集还有日本河山亥本 宝晋英光集( 六卷,补遗四卷,抄本现藏北 京大学图书馆) 、清咸丰 :涉闻梓旧本( 八卷,补遗一卷) 。这两本虽是晚出, ( 1 )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 7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l l 米芾文学研究 但并不精审,时见误收。故本篇论文以上述筠阳郡斋刻米宪重编宝晋山林集 拾遗、四库全书岳珂序本宝晋英光集、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 三书中所收诗、词、赋、散文做研究,凡本文所引米芾文学作品皆出此三书, 有异文处相互参校,其它书只作参考。 第二节米芾文集误收、存疑及漏收作品考论 米芾文集原编既已散佚,后世重编与拾遗者,或由于对文献记载的误解, 或由于对伪托米芾墨迹误认为是真迹,或因墨迹可断定是真迹就误以为内容是 米芾所作,还有就是传抄时把名字相似的南宋初人朱芾和元末明初人朱芾当成 米芾而混编,故现存米芾文集误收情况较多。笔者对米芾文集作了仔细的考订, 确认误收、存疑、漏收的作品至少有十五首( 篇) 之多。兹细论之。 全宋诗卷1 0 7 5 第1 2 2 8 5 页( 以下只注页数) 有送端臣桂林先生兼 简信叔老兄帅坐,乃据清陆耀通金石续编卷1 7 增入。但这首诗在旧题为 宋陈思编、陈世隆补的两宋名贤小集卷2 1 1 有,题下有“朱芾二字u , 且是列在张杭南轩集中。考张杖,字敬夫,广汉人,宋抗金名将张浚之子, 以荫补官。南宋孝宗朝历左司员外郎,除秘阁修撰,历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 使,卒嘉定中,谥日宣从,祀大成殿,有南轩集。再考宋人朱芾为岳飞麾 下一员大将,且 宋史高宗- - ) 有朱芾迎张浚讨贼事,知朱芾与张浚、张杖 父子有交往,故诗题应为送端臣桂林先生兼简信叔老兄、帅坐朱芾,诗为 送三人而作,而此诗为张拭作固无疑义。而清陆耀通金石续编可能正是因 为“朱”、“米一形近而将朱芾误作米芾,且认为题下此“米芾一二字为作者署 名,又不知朱芾其人及与张浚父子的关系,才把此诗当成米芾作品,全宋诗 遂据此误收。 全宋诗第1 2 2 8 4 页题马远作四皓弈棋图横卷,此诗据明汪石可玉撰 珊瑚网卷2 9 收入,诗后原有一段序文,最后署“庚戌夏四月既望云间米 ( 1 ) 陈编尚有二字异文:五句为“程公列仙长”,全宋诗作“程老列仙长”:末句“即 是宣室招”,全宋诗作“即是登云轺”。 1 2 米芾文学研究 芾书 。此诗为题画诗,因米芾是书画家,又好作题书画诗,且汪石可玉写明是 搿米芾书一,故全宋诗便作米芾诗收入。署时为“庚戌夏四月,如为米芾 诗,根据米芾生卒年,只可能是作于1 0 7 0 年,时米芾刚二十岁。当然不能说 他此时就不能写出这首题画诗来,因为米芾英才早发,六岁就“日读律诗百首, 过目即成诵 ,又自幼好书画。但关键是“云间米芾书有疑问,因米芾不是 云间人,别处也未见过“云间米芾一之称。再考此诗在清人编石渠宝笈和 清卞永誉撰 :书画汇考、清厉鹗撰南宋院画录等都有著录,虽有异文, 但后面那段序文却基本相同,而都作“云间朱芾书 。考乃知,此朱芾是元人, 亦擅书画,明叶盛水东日记有“至正辛丑云间朱芾书州”,“至正 是元代 最后一个皇帝顺帝( 惠宗) 年号,即1 3 4 1 至1 3 6 8 年,其间“辛丑 应是1 3 6 1 年,可证此朱芾为元末人。再看“庚戌夏 ,则应是1 3 7 0 年夏,时去元亡三年, 即明太祖洪武三年,故朱芾不再书元顺帝年号,但因系元朝遗臣,也不愿署明 代帝王年号。至此可以断定,这首题马远作四皓弈棋图横卷诗不是米芾所 作,而是比他晚近3 0 0 年的元代朱芾所作。而汪石可玉可能误“朱 为“米”, 或是刻印者之误,全宋诗编撰者遂误收入米芾集中。 因“朱 “米”形近,朱芾、米芾都是历史实有的名人,容易被后人弄错。 上述是误朱芾为米芾的情况,也还有误米芾为朱芾的情况。明方以智通雅 云:“墨庄漫录日:崇宁中,朱芾为太常博士,诏以黄庭小楷作千文以献, 赐白金十六笏。m 2 这里显然有误,崇宁中为太常博士又写黄庭经小楷字上进 的是米芾,当时没有朱芾其人。考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有“崇宁中,初兴书 画学,米芾元章方为太常博士,奉诏以黄庭小楷作千文以献州”。可见是方以 智误把米芾写成朱芾了。 米芾墨迹为人珍爱,而米芾书法作品中多书自作诗,如流传至今的蜀素 帖和苕溪诗稿二件价值连城的墨宝,便是米芾书录自作的十多首诗。因 此,有误把米芾的书法墨迹中的作品都当成他自作诗的情况。全宋诗第1 2 2 8 2 页据日本河山亥本 宝晋英光集补卷一收米芾诗二首就不是米芾所作。 ( 1 ) 明叶盛 水东日记卷7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1 ) 明方以智通雅卷4 0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3 )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2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3 米芾文学研究 考其中“水势临阶转 一首实为唐范朝宁王山池诗,唐国子进士芮挺章国 秀集卷下即有此诗,又全唐诗卷1 4 5 亦有q 。另一首“携琴绕碧沙 实 为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中的第三首,宋邵博撰闻见后 录卷1 8 及全唐诗卷1 4 5 都有汜。故此二诗皆非米芾所作。又全宋诗 第1 2 2 8 5 页太自赠江油尉厅诗据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1 0 收入。 此诗题目已明言是李白所作,清王琦撰李太白集注卷3 0 有赠江油尉 一首,共八句,李白作。考明曹学俭撰蜀中广记载:“太白与江油尉往来, 故有台在尉亭,蒲翰为之记,其赠江油主簿诗云:岚光深院里,为米芾 书刻在县衙州。这里说得明白,是米芾书李白此诗刻石立在江油县衙,此碑 现存四川江油县李白纪念馆。 米芾喜欢李白的诗,所书李白诗不止一首传世。全宋诗第1 2 2 7 3 页为 政一首据清咸丰涉闻梓旧内宝晋英光集补遗辑录,这也是误收李白 所作,原题为题雍丘崔明府丹灶,全唐诗卷1 8 3 有。又全宋诗第 1 2 2 7 8 页杂咏一诗前九句是李白白芝词之一4 。但这首诗米芾并不是 简单地抄录了一遍,后面还附有四句: 弦歌兴罢拂衣返,弃米何尝有俸钱? 恩自大钧能逐物,只应访药是优贤。 玩其词意似乎是在某地听了弦歌李白白纶词,兴尽拂衣而返,有被弃没官 无俸钱的牢骚,索性在挥毫书写完李白诗后又自己加了这四句,后人便误收在 一起作他的诗。这一点,明曹学俭似乎清楚,他编石仓历代诗选在卷4 4 ( 1 ) 第六句原皆作。祥花间色栽一,全宋诗误作“祥花间竹栽”,可能是米芾墨迹 中抄错一字。 ( 2 ) 第二句原作“摇笔弄青霞”,全宋诗误作。摇苇弄青霞”,亦可能是米芾墨迹 中抄错一字。 ( 3 ) 明曹学俭撰蜀中广记卷1 0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4 ) 该诗第九旬。馆娃日落歌吹浓”,很多选集如全唐诗等作“馆娃日落歌吹蒙”, 唯清王琦撰李太白集注不同,他说萧本以此句作末句“便不相类,今从古本”, 他便裁去此句,改为。馆娃日落歌吹深”以作下一篇的首句。“萧本”应指宋杨齐 贤集注、元萧士赞所删补的李太白集分类补注三十卷,不知所从之。古本” 是哪个本子。 1 4 米芾文学研究 录了李白那首后,又在卷1 4 6 录了加有四旬的这篇题为杂咏列在米芾名下, 有意加以区别,只是未断明二者的关系。 如果墨迹是真的,而所书内容是前人的,我们说是书家抄录自己喜欢的前 人佳作以遣兴,并非有意窃为己作。即使书法家本身是大诗人也偶尔为之。但 真迹一般人不易辨识。全宋诗第1 2 2 8 6 页据朱伸岳米芾墨迹大观收从 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即系后人伪托。明陶宗仪说郛录有南宋方岳深雪 偶谈:“淳佑初,僧友自南,尝从天竺归隰溪之南冈尝感旧有诗:昔年 访月寒溪头盖指二公诗屿。自南师既亡,余亦就老,怅前游之不能践也。” “淳佑 为南宋理宗年号( 1 2 4 1 至1 2 5 2 年) 。其事与诗俱确凿,故此诗是 南宋方岳作,后人伪托为米芾墨迹,实非米芾诗墨。 对传为米芾的诗,本人认为存疑的有二首。 首先是那首著名的驱蝗虫诗。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宋周紫芝竹 坡诗话载: 米元章少时作邑,会岁大旱,遣吏捕蝗甚急有邻邑宰忽移文责之, 谓吏驱蝗入境,元章取公牒作一绝大书其背而遣之云:蝗虫本是天灾, 不由人力挤排。若是敝邑遣去,却烦贵县发来。见者大笑。 但这首诗却没有写定的文字。宋何蘧撰春渚记闻卷2 载雍丘驱蝗诗: 米元章为雍丘令,适旱,蝗大起,而邻尉司焚瘗后遂致滋蔓,即责里 正并力捕除,或言尽缘雍丘驱逐过此,尉亦轻脱,即移文载里正之语,致 牒雍丘,请各务打扑收埋本处地分,勿以邻国为壑者时元章方与客饭, 视牒大笑,取笔大批其后付之云:蝗虫元是空飞物,天遣来为百姓灾 本县若还驱得去,贵司却请打回来。传者无不绝倒 这两处的故事大体相同,都说是米芾作的诗,但诗的文字不同,一为六言,一 为七言。且周紫芝只说是米芾少时当地方官时作,而何蘧则说是米芾为雍丘令 时作,不知孰是。据清翁方纲米海岳年谱,米芾始知雍丘县( 今河南杞县) 在北宋哲宗元佑七年( 1 0 9 2 年) ,时米芾四十二岁,四十四岁才离任,自然不 应称“少时 。周紫芝只说是米芾少时作,何蘧说是米芾为雍丘令时作,二者 定有一误。还有 江南通志卷1 9 6 说是米芾知无为军作。 ( 1 ) 明陶宗仪 说郛卷2 0 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5 米芾文学研究 这首诗虽不见于米芾的正式文集,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南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载: 钱穆甫为如皋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而蝗 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仍( 乃) 檄 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甫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日:蝗虫本 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敞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未几传至郡下, 无不绝倒。 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变为如皋,主人公换为如皋县令钱穆甫。其它书如明彭大 翼撰山堂肆考、明陶宗仪撰说郛、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清陆曾禹 作钦定康济录等都记载有这个故事,有说钱穆甫作,有说米芾作,盖抄自 宋周紫芝或叶梦得之书。此诗作者及此故事的主人公究竟是谁,现在还不能断 定,姑且存疑。但因周紫芝竹坡诗话成书较早,且此诗写得诙谐幽默,与 人们对米芾率性痴颠的印象相符,所以多倾向于把著作权归属米芾。 笔者存疑的第二首诗是全宋诗第1 2 2 8 4 页题定武兰亭古本,此诗 据清卞永誉撰式古堂书画汇考卷5 收入。其实卞氏是抄自明人赵氏铁网 珊瑚,诗后原注“右宋南公题定武兰亭诗豫章熊梦祥书 1 ,卞氏认为 “宋南公刀是“米南宫 之误,就改为“右米南宫题定武兰亭诗”,似乎有理。 但这首诗在宋桑世昌兰亭考有载,诗后注“绍兴十六年岁次丙寅季春二日 懒拙翁米元晖跋致柔定武本 2 。时间是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 11 4 7 年) 。 “米元晖 即米芾之子米友仁,号“懒拙翁一,也是著名书画家,在南宋初他 奉诏专门审定其父米芾作品,如是真迹,他常署“先臣芾真迹 。但这里没有, 故此诗与跋可能皆是米友仁所作。清厉鹗撰宋诗纪事卷4 5 便将此诗与跋 列在米友仁名下。再考,熊梦祥是南昌人,明万历元年癸酉乡试中列有其名, 故知是明时南昌人。在他那时可能米友仁跋已不见,他只看到这首诗的墨迹, 因米氏父子书法风格相似,就误认为是米芾题的诗。果如此,则此诗应归属米 友仁。但既然有载米芾作,审慎起见,姑且存疑。 ( 1 ) 旧本题明朱存理撰、末有万历中常熟赵琦美跋的赵氏铁网珊瑚卷1 。文渊阁 四库全书本。 ( 2 ) 宋桑世昌兰亭考卷1 0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6 米芾文学研究 还有一首词有争议,四库全书宝晋英光集中满庭芳( 雅燕飞觞) 一首,又见秦观淮海词中,故全宋词也将此词收在秦观名下,米芾名 下不录1 。因米芾宝晋英光集在此词前有一段文字:“绍圣甲戌暮春与周 仁熟试赐茶,书此乐章。中岳外史米元章书。 米芾没有注明此词是秦观作, 所书可能是自己所作,也有可能是别人之作。比如米芾的确书录过秦观的词, 宋王楸撰野客丛书卷2 0 云: ( 诗眼载:前辈有病少游“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观当时米元 章所书此词乃是“杜鹃声里斜阳曙”,非“暮”字也,得非避( 英宗) 庙 讳而改为“暮”乎? 这里说的是米芾书写秦观的另一首著名的词,没有人对秦观这首词疑问过。但 满庭芳一首,清御选历代诗余引襄阳书画考却明确地说是米芾自 作:“米元章与周熟仁试赐茶于甘露寺,作满庭芳词,墨迹为世所重。其 警句云:轻涛起,香生玉麈,雪溅紫瓯圆。推为独绝。”宋词鉴赏辞典载 陈永正先生赏析文章将此词列米芾名下q 。故此词是米芾书录的秦观词,还是 自作,不能确定。又此词米芾书录与秦观淮海词有六字异文,其中,米书 “清谈挥座 、“香生玉麈 ,淮海词作“清谈挥麈 、“香生玉乳”。据词意, 这两处之中显然淮海词更贴切,但全宋词秦观名下此词却仍然作“清 谈挥座 、“香生玉麈,又反而依据米芾书墨而不据淮海词,应是疏于校订 所致。其余异文意近,不能断定。 历代都有人对米芾诗文做过补遗的工作,但是否还有漏收的? 答案是肯定 的。2 0 0 2 年刚从日本征集回国的米芾 研山铭曾以近三千万的天价拍卖, 这件书法是米芾作的一篇铭: 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 坤。极变化。阖道门 这件作品在明汪硐玉撰珊瑚网卷1 7 、明张丑真迹日录卷l 和清 卞永誉撰式古堂书画汇考卷2 7 有记载,文字都缺“霆、厚坤”三字。但 ( 1 )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 9 6 5 版,4 8 7 页。 ( 2 ) 唐圭璋等编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8 8 版,8 7 4 页。 1 7 米芾文学研究 这件墨迹已被认为是真迹,且文意也更通顺,或许是古人记错。这件作品,被 古今编米芾文集者漏收。 米芾宝晋英光集中漏收作品还有词二首。全宋词据续选草堂诗 余卷上补收浣溪沙野眺( 日射平溪) ,又据明汪石可玉珊瑚网名画题 跋卷6 收醉太平( 风炉煮茶) 。其中,前首清御选历代诗余卷6 亦载, 后一首后面有宝林顾起元题跋断为“老米小词真迹一,故二首应为漏收米芾作 品无疑。 米芾文集漏收的文章也不少,其中书画题跋类漏收较多,但他的书画题跋 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仅考漏收散文易说一篇。此文见于明汪石可玉珊 瑚网卷6 ,又清卞永誉书画会考卷1 1 亦载,文字并所附题跋皆同,盖抄 自珊瑚网。 米芾作品为后人收藏时,往往被藏者题上自己的名字,后世著录者连藏者 之名一并著录。如米芾一首题为 五首之二重收,但最后一句不同。 ( 2 ) 杂咏虽误收李白 白芝词,但后四句为自作,亦当计一首;重收只计一首。 1 9 米芾文学研究 创作方面,相互影响激发是自然而然的。且米芾又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开创 的“米点山水”堪称绝,在中国绘画史上都有极高的地位。因山水画和山水 诗关系密切,山水画家米芾的山水诗更有着自己的特色。但这一点在山水诗歌 研究的领域却重视不够,搜罗甚富的山水诗歌鉴赏辞典却对米芾的山水诗 一首未收u ,李德埙历代题画诗类编只收米芾题巨然海野图首。这 说明对米芾的山水诗还不够重视,故有必要指明其价值。 米芾现存的山水诗约有八十首,约占其所存诗的三分之一,这足以说明他 对写山水诗的热情最高。不但如此,山水诗还应是米芾诗的精华。 首先是源于米芾对山水的热爱。他行必赏佳山水,居必择好景色。在居润 州( 今江苏镇江) 时曾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北固山上筑海岳庵居住,前临长江, 终日饱览山川之胜,写下了很多优美诗篇,他自号海岳外史,足见他对此胜地 的留恋,难怪宋史的编撰者把他当成吴人。岳珂在官居润州十年中,思重 修已毁的米芾的海岳庵,在“羽书交驰,凡访古摭奇,皆日力所不暇”的繁忙 中,犹要“考海岳一遗址一,且。堑槿为园、荐菊为祠、倚江为堂”。并称润州 “自江而南,名城奥都,润为大:六朝而下,贤规隽辙,润为古:而又据景物 之会,穷心目之趣,惟润为多一,还说米芾居于海岳庵很“合迹 ,因此地“杖 履无日涉之劳,江山有天境之助,风帆沙鸟,晨雨夜虹,凡是园之所包罗,众 目之所睹记者,莫不挟英“d 。米芾的诗句“江山胜处频倾酒刀、搿一生林豁与 心论 ( 奉陪洞霄内阁拉殊师利宿) 、“一景山林资我懒,半年风月为君 吟 ( 奉酬仲微见寄之作) 、“半生湖海看青山 ( 除书学博士呈时宰) 、“野 泊终朝爱清景 ( 高邮即事二首) 等,表达出他对江山美景的喜爱。 而米芾又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的特点是:所画多是他故乡襄阳 和所居镇江烟云掩映的景色;多“不取细意一,信笔点缀,不为绳墨法度所拘; 时出新意,多意趣浑成、意超物表之作;开创“米点山水 ,即纯以水墨烘染、 以特有的横点法,显示笔与墨的浑厚流爽,以表现烟雨云雾里山水的神奇境界。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一、“画中有诗 。米芾与王维都是画家兼诗人。和 米芾的多用水墨渲染的山水画一样,在其山水诗里多黑白色及“烟雨 、“淡远 ( 1 ) 见张秉戍主编的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 9 8 9 1 0 。 ( 2 ) 俱见宝晋英光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版,第l l1 6 册卷首。 2 0 米芾文学研究 等字眼,如: 无雨洗嵩少,春烟淡寥廓。 晴新山色黛,风纵芦花白。 北固轻绡外,西山淡素中一天烟雨好, 鸥鹭依寒水,蒹葭静晚风。烟光秋雨细, 一一过虎关 一一赏心亭晚望 未独爱霜空 一一致爽轩六首之二 树色碧山重 一一过当涂 淡墨秋林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一一秋暑憩多景楼 这些诗不单是“诗中有画 ,且诗如其画,是典型的米家山水的诗化。但 米芾的诗和王维的诗不同,米芾诗的整体风格是苏轼称赞的“清雄绝俗。王 维的山水诗诗多无人之景,一片静寂,而米芾这样的诗几乎没有,更多的是雄 浑壮阔的景象: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阳过远村。 一一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于浙江亭书 读此诗,尤其是前两联,眼前犹见云阵排天、银山卷地,耳边如闻千雷震撼、 万马奔腾。真是怒势豪声,笔力千钧! 其写波澜壮阔的景象如在目前。 米芾这样的好诗还有很多: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 几番画角催红e l ,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一一望海楼 六代萧萧木叶稀,楼高北固落残晖两州城郭青烟起,千里江山白鹭飞 海近云涛惊夜梦,天低月露湿秋衣使君肯负时平乐,长倒金钟尽醉归 一一( ( 甘露寺 这些气势雄浑、景象阔大的诗让很多读者由衷发出赞叹。宋孝宗时人( 佚名) 编锦绣万花谷在录历代题润州诗的佳句中分别摘了米芾上两首诗的第二 2 1 米芾文学研究 联1 。明杨慎升庵集云:“米元章之书法,人皆知之,其诗律之妙,人或 不尽知也。予爱其望海楼一诗“2 杨慎毫不掩饰自己对米芾望海楼 一诗的喜爱之情。这首诗首联写望海楼高耸入云的气势,中间两联写登楼所见 所闻:聆涛声、观帆影,红日照千山、白烟起洲渚,不独状景生动,还有对仗 之妙。第二首写润州甘露寺之景,前六句描绘出了木叶萧疏、山寺余晖、烟绕 古城、鹭飞千山、云海涛声、月明露白之景,真是一句一美景,一句一幅壮美 的山水画。明孙矿在评述着两首诗时说:“元章( 米芾) 诗固自有工者精 密而流快,是晚唐佳境。州3 孙矿这个评述很有见地,把米芾的山水诗和李商 隐、杜牧、许浑等晚唐的杰出诗人的写景诗对照看就能看出。尤其是上两首和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及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等写山水楼阁的诗的题材 风格都更神似。 像这样的好作品米芾还留下了很多,如长诗揽秀亭开篇即写道: 群峰矫矫蛟龙颠,冲波鼓鬣方回旋排空刻削万仞碧,秀色直上干云天 地形天巧世莫测,插出怪变知何年。傍惊列翠不入手,拟将瘦瘠束差肩 以蛟龙冲波戏浪、鼓鬣回旋来形容群山逶迤起伏之势,又以造化排空刻削万仞 碧玉使其直指云天,描摹奇峰的苍碧之色、高峻之状,使人惊心骇目。诗中还 写诗人在亭上赏佳景、饮美酒、作书法,直到月上高天。全诗奇景迭出,写得 气势奔放、雄奇瑰丽。 其它类似的诗句还有: 群山势活各奔走,大川气敛合众离 一一壮观后诗同二公游壮观 楚江倒水天上来,吴山削玉青崔嵬飞流欲截众峰险,挥手可擘烟云开 一一吴侍禁绿野亭 万声齐呼一声吓,东望苍曼两龙挂浩浩随云百川倒,隐隐雷车千两驾。 一一晋陵龙挂行 ( 1 ) 见宋孝宗时人( 佚名) 编锦绣万花谷卷5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但该书把 此两句误录为欧苏时人杨蟠作。 ( 2 ) 明杨慎升庵集卷5 6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3 ) 明孙矿书画跋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2 米芾文学研究 云移怒翼抟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 一一多景楼 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 一一秋暑憩多景楼 蒸云大泽斗蛟龙十幅快帆飞野水 一一宝应道中 谁为决云开皓月,练翻雪卷看潮生 一一萧堂书壁 度峡扪青玉,临深坐绿苔。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春暖花惊雪,林深 石迸雷。尘缨聊此濯,欲去首重回。 一一开先寺观瀑布 米芾之所以写出这么多气势豪迈的诗,与他豪放浪漫的个性相关。他喜欢 李白的诗,北宋 :宣和书谱说他“诗追李白州d 。他又喜和苏轼交游。而李 白、苏轼都是豪放派的大诗人,米芾的个性和诗风都与他们相近。前已考被误 收进米芾文集的就有李白的三首诗,这三首诗是米芾练书法时书写的,说明他 十分喜欢李白的诗,常书写李白的诗以遣兴,觉得自己和李白气质相类、心契 神通。李白有女儿名明月,他写了很多有关“明月”的诗,可以说在他眼里, 明月有特殊的含义,明月既是激发他灵感的火石,又是自然美的代表意象。米 芾也写了很多有关明月的诗,如: 欲雨气不透,庭梧有栖烟。回首望北固,云藏净名天呼童速具舆,凭高 览山川隐见岂不好,开霁景固全须臾刚风流,湛湛清露圆归途知有 伴,华月上丹渊 一一甘露作呈夷旷 水月光华动不风,寒增绿柳露滋松西山夜色无人唤,直透疏帘翠一重 一一杂咏 半山亭下老苔钱,凿破玻璃引碧泉一片玉蟾留不住,夜深飞入镜中天。 一一玻璃泉浸月 ( 1 ) 北宋宣和书谱卷1 2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米芾文学研究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一一中秋登海岱楼作 归来湖上寺,顿觉清有余月色何太白,照人心腑舒。 一一题壁间 他还直接以明月为题写了两首明月歌,前一首结句“清风着我生双翼,来 作蟾宫变化飞,及后一首“琉璃倒海倾长川 等诗句,想象之天真浪漫真是 匪夷所思。而此诗中“老蚌呼吸凝芳鲜 、及上引“万道虹光育蚌珍 两句, 以蚌珠喻明月已成为他的独特创造。这是在李白同类题材诗的风格上新发展。 同类咏月题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暧暖微霄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州d 等词都是名作,而米芾明 月歌第二首的结句写明月搿买来曾不用一钱,笙歌醉赏须年年 ,与李白的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加,及东坡的“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州3 都极为神似。而他的那首夜登鉴远观江南野烧作落笔就是: 君不见红旗一卷无奔北,龙骧将军初下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行动承诺书(4篇)
- 电池制造考试题及答案
-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 地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到位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产品购销合同协议
- 社交媒体平台用户推广合作协议书
- 大庆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在学校的难忘经历记事作文4篇
- 语文考试前的对话7篇范文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ETL开发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文档
- 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习题一(参考答案)
- 贷款熔断管理办法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房屋翻新改造培训课件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FIDIC合同培训课件
- 学校保安法律知识培训
- 用血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