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新文人画山水的禅意研究——论明瓒新文人山水画中的禅意美.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新文人画山水的禅意研究——论明瓒新文人山水画中的禅意美.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新文人画山水的禅意研究——论明瓒新文人山水画中的禅意美.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新文人画山水的禅意研究——论明瓒新文人山水画中的禅意美.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新文人画山水的禅意研究——论明瓒新文人山水画中的禅意美.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摘要 当代新文人画( 山水) 的禅意研究 论明瓒新文人山水画中的禅意美 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陆玲玲 指导教师邱正伦教授 ( 摘要) 伴随着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中国画现在也是极其繁荣的状态,或许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多 元的状态之下,而这种多元必然产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也给文人画注 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文人画便在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诞生。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物欲横流的 社会,画家的新文人主义情怀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许多画家都在做着积极的探索,在经过时代的淘 涤和遴选之后,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艺术家们逐渐在艺术浪潮中涌现,李可染先生说 过“东方既白”,我们看到画家明瓒及其山水画作品,便看到了新艺术时代的曙光。明瓒山水画中 所立之意,是一种艺术修养及画家本人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切体会和领悟,在这种领悟之上才 建立了像的概念。正是有了这种意的统摄,画家本人悠然的审美心态不再是无主旨的漫游,而是有 方向的深思,所以能融像于一种意境之内,从而来构建一种性灵之游。 在明瓒的新文人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禅的因素:简单、微妙、含蓄、宁静、以一当十、 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拙代巧、以简代繁、以空代实、以淡代浓、以生代熟、以不似代似、以刹 那代永恒,并且以朴素自然而以为大美。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在于将新文人画家的特殊艺术情怀与山水画中所表现出的意境美禅意相 结合,由此契合点而引发对中国画发展的思考。归根到底,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文人山水画,其中所 表现出的新文人主义情怀及其禅意是画家本人对生命及其生活的一种体悟和反思,而这种体悟和反 思又将为文人画、中国画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本文以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基础,通过对文人画的 内容、意境和画家心境的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了探讨和讨论,从而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相辅相成的:意境蕴含心境,心境影响意境的创造。弄清文人画意境与画家心境之间的联系,对文人 画艺术的赏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明瓒山水画创作新文人画禅意美特征 两南大学硕l j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 sf o o t s t e p s ,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i sa l s oa s t a t eo fg r e a tp r o s p e r i t y , p e r h a p si tc a nb es a i dt h a ti nap l u r a l i s t i cs t a t e ,w h i c hi sb o u n d t oh a v em u l t i p l e o p i n i o n s o ft h es t a t e u n d e rs u c hc o n d i t i o n st ot h e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h a si n j e c t e dn e wv i g o ra n dv i t a l i t y , t h en e wp a i n t i n g sw a sb o r ni nt h i ss p e c i f i ch i s t o r i c a i c o n t e x t 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i nt h ef a c eo fm a t e r i a l i s t i c s o c i e t y , t h en e w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e r sa n df e e l i n g si se s p e c i a l l yv a l u a b l e ,a n dm a n ya r t i s t sa r e p o s i t i v e l ye x p l o r i n g , a t i e rt h es e l e c t i o n t h o s ea r t i s t sw h oc a nr e p r e s e n tt h e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e m e r g eg r a d u a l l y m ll ik e r a ns a i d ,e a s td a w n i n g ,w es a wt h e a r t i s tm i n g z a na n dh i sl a n d s c a p ew o r k s ,w es a wt h ed a w no fan e we r ao fa r t t h e i n t e n t i o no fm i n g z a n sl a n d s c a p ew o r k si sa b o u tt h ea r t i s t sd e e pe x p e r i e n c ea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s o c i e t y , l i f ea n dn a t u r e t h ea r t i s tf o u n dt h em e n t a l i t yo ft h e a e s t h e t i cs u b j e c ti sn ol o n g e raf r e er o a m i n g ,b u tt h e t h o u g h to fd i r e c t i o n ,s oa st om e l ti n am o o da n db u i l dat o u ro fh o p e i nt h en e wi i t e r a t i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sb ym i n gz a n w ec a ns e eat y p i c a le l e m e n to fz e n :s i m p l e ,d e l i c a t e s u b t l ea n dq u i e t ,l e s si sm o r e ,s m a l l i sb i g ,l i g h ti st h i c k , am o m e n ti sa ne t e r n a lm o m e n t n a t u r a la n ds i m p l ei s ,】胁im e i t h i s r e s e a r c hi sa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b e a u t yo fi a n d s c a p ea r ta n dz e n w h i c hc a u s e d i n t e r s e c t i o n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t h ef i n a la n a l y s i s ,t h en e w f e e l i n g s o fz e ns h o w ni nt h en e wl i t e r a t i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i nt h en e we r ac o n t e x t i st h e p a i n t e r 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r e f l e c t i o nt oi i f e w h i c hb r i n g sn e wd a w nt o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t h i sp a p e rb a s e do nab a s i cr u l e so f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t h r o u g h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o n t e n to fp a i n t i n g s ,t h ea r t i s tm o o da n ds t a t eo fm i n d , d i s c u s s i o n 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r e a c h e st h a tt h e ya r e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t oe a c ho t h e r : 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c o n t a i n sf l a m eo fm i n da n df r a m eo fm i n di n f l u e n c e s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o fm i n g z a n s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n e wf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b e a u t yo fz e n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蛆壅堑塞厶出查亘搓重盈窥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己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乱拎硷签铀期。叩年名月妒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瑁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擞,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i 撒硷 签字日期:的年乒月易日 , , , 锄鲐鲫b f 兰 签字日期7 年蚋加日 西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前言 l j l 月i j 声 生活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命运是不幸的,其不幸的悲剧源于他们 作为那个社会的知识分子,必然承受比一般平民百姓更多的精神枷锁和内心矛盾 的冲突煎熬:自幼承袭的儒家正统教育,使文人铸就了“用世求仕 、征逐功 名利禄的人生观,而在被帝王外戚、宦官权贵控制政权的现实世界中,仕途之门 往往被门阀势力所封闭,封建专制的宗法制度更肆意扼杀人才,这就决定了绝大 多数文人都只能是官场失意、壮志难酬。当残酷的现实将虚幻的人生击得粉碎时,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于是,便从“入世 无耐转为“出世”, 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中国古老而传统的山水文化必然地吸引他们成为其中的“隐 者 。这样的隐士所绘制的大量不求形似的山水画,言为山水,实际却是其自我疗 救的药物和力挽心灵陆沉的良方。对于他们而言,画面山水和自然山水一样,是 一座可以栖息、可以移情的精神家园。在这座家园中,画家们行其所行、得其所 得、乐其所乐,他们虽然身在画外,却可以神游于画面山水间,成为其中的一草 一石。对于生活中的种种烦俗而言,这里可以辞世伪,去尘念、滤污浊、咏性情, 从而获得人生意义上相对自由的超越感和优越感。然而,古代画家钟情山水的原 因,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这种山水文化和社会原因。让我们回头再来探讨一下这 些描绘山水的文人画家的内心世界吧! 他们大都有着无可诉说的心理压力,大都 在仕途上求“真 不能,在处世上求“善 不得,于是深植于心灵深处的道德约 束和中庸思想,迫使他们只能在艺术上求“美”。由此,仕途失意和社会压力所 产生的心灰意冷和亲近山水,都只能看成其外在表现的一种形式。作为传统的文 人,忧国忧民,惆怅失意是千百年来他们所具有的“通病 。封建的伦理纲常在 他们的心目中积淀为常规的行为准则,并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形成了牢韧的价值规 范,但司空见惯的寡廉鲜耻,糜烂腐败的官场黑暗,以及众庶百姓民不聊生的疾 苦磨难,又时时在撞击、摧毁着他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得不 默默忍受着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痛苦煎熬,于是就只能选择佛道和山水作为自己精 神的避难所。但是他们又很少有人能毫无牵挂地遁入空门、隐逸山林,对于他们 来说,归隐只能是在种种社会压力下所产生的理想和空穴来风的议论罢了。他们 在思想上深深地崇拜着许由的超脱、庄周的逍遥,而自身却绝对做不到超然于尘 世之外,便只能在情感上、心理上虚构世外桃源。这样的桃园避难貌似达观,本 质却是深深的无奈复杂的事物和情感是难以用语言精确地表达出来的,由 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隐喻 。于是,我们便不难在古人山水画中体会到那种抑 郁之情,以及在他们精神内核里所涌动的痛苦和挣扎。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 前言 至此,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中国山水画常是“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 妆,冬山如睡 ,其题材的开拓数百年来没有进展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其中的山、 水、舟、桥、台、亭、楼、阁、云、雨、松、柳,都是“形其哀乐,达其性情” 的符号工具。画面中的山水云林,决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之物,也决不仅仅是梅 花象征什么、牡丹象征什么的简单对应,它是更高品位的画家们所追求的整体性 氛围象征。而画家们极尽笔墨技巧之能事,其实只是要含蓄地描绘出自己的内心 世界。对于这一点,王蒙之于辋川,吴镇之于钱塘,“苏门画派 之于姑苏园林, “金陵八家 之于金陵明秀均是如此。 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生活离我们似乎已十分遥远,然而,拨开那层神秘的面 纱,我们应该看到,古代文人在山水世界中所追求的那种言外之意、环外之象、 韵外之致,其虚无空灵仅仅是一层弦目的迷雾,它的真谛所指,是文人们借此暂 时挣脱种种理性观念的茧缚,曲折含蓄的舒展自我,进而自慰自救的手段,其内 涵在思想性上远远超出了绘画本身的审美取向。历史是残酷的,它使得这些悲剧 性的文人画家只能在山水中寻找自我;然而历史又是公正的,因为是它赐予了他 们造就无尽奥妙,体现宽泛哲思的机会,新世纪继往开来的是“新文人画”的兴 起和发展。更使得无数后来之人在其门前永久的祭奠怀念。今天,当我们再次回 顾那一张张山水世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颗颗鲜活搏动的心灵,是更为广阔强 烈的精神内涵,是整个华夏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与西方风景画构成坚韧对峙的内 心世界。这样的心灵艺术以其独具的魅力,由过去繁盛至今,并将伸衍到没有尽 头的未来! 2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中国当代新文人画现状 在中国提出新文人画这一概念,必然使人联想起旧文入画,不管是李希凡提 出的新文人画是相对古文人画而言,还是邵大箴提出的新文人画指“非文人画”、 “后文人画 ,都意味着它和美术史上的“文人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较大的 区别,因此对于“文人画 的理论和以往文人画家的评价梳理,就是很自然的话 题。水天中分析了陈师曾的文人画理论,概括为“人品、才情、学问、思想八 个字,指出陈对画家地位和修养的重视,超过了对艺术本体的关注,“士夫画 首先强调“士夫 。自元代以后,文化的素养,文人画家在社会文化中所处的地 位,成为核心问题。由此,水天中认为,古代文人画是封建文人精英的创作,现 代文人画应是现代文人精英的创作,要具备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自觉的历史 意识,在观念、思想境界上处于整个文化人的前列,这一点作为精位,就划清了 “新文人画”与“新山水画 、“新中国画”的区别。 伴随着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中国画现在也是极其繁荣的状态,或许可 以说是处于一种多元的状态之下,而这种多元必然产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也给文人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文人画便在这种特 定历史背景下诞生。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画家的新文人主义 情怀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许多画家都在做着积极的探索,在经过时代的淘涤和遴 选之后,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艺术家们逐渐在艺术浪潮中涌现,李 可染先生说过“东方既白 ,我们看到画家明瓒及其山水画作品,便看到了新艺 术时代的曙光。明瓒山水画中所立之意,是一种艺术修养及画家本人对社会、人 生、自然的深切体会和领悟,在这种领悟之上才建立了像的概念。正是有了这种 意的统摄,画家本人悠然的审美心态不再是无主旨的漫游,而是有方向的深思, 所以能融像于一种意境之内,从而来构建一种性灵之游。 1 2 研究对象及概念的界定 明瓒山水画的最大特征便是:简单、微妙、含蓄、宁静、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以小见大,以拙代巧,以简代繁,以空代实,以淡代浓,以生代熟,以不似代似,以刹 那代永恒,并且以朴素自然而以为大美。而所有这些特征所要体现的,无一不是 新文人画家创作中所要追求的一种中国绘画语言的纯化、精炼与创造来把握中国 3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绪论 绘画对象的那种观念精神与个性感受的文化性。从而反应一个时代文化面貌与时 代艺术的个性特征。他们将绘画当成了一种以特殊的民族艺术语汇表述成记录对 事物之当代认识的方式、当成一种文化个体、以形色创造时代文化观念的途径。 新文人画没有“抽象行色构成也无“写实的描绘原则。而是在以绘画元素创 造绘画形象,以绘画形象表述文化风貌。从新文人画的造型之总体原则上看,他 排斥了与中华文化不相干的“抽象形色构成”,也鄙薄那种西方透视为前提条件 的现象记录之“象形”。这不是一种折中与中庸,而是从造型观念上正本清源, 扶本朔源。这些形象的创造并不遵循某些当代所谓的“变形“夸张”之法式与 规则。也不能以工艺装饰等变化手法来解读。他们与活生生觉得每一个作者的心 性相关,与他们的认识能力与把握能力相应,与他们的文化素养与才情性貌相连, 因此,从这点上看,新文人画家的造型观念是统一的:这是一种建立在特殊个性 的共同认识上的统一,他是丰富而稳固的统一。他的总体特征是以标榜风雅为品 操,以表现异样变化的情操之尽兴而择取的非功利的绘画样式,薄、抑、孤、搔 是其共同特点,他们轻视现代观念,反当文人画传统,反复使用古典诗词,臆像 与古代神话及历史人物题材,强化被现代工业文明破坏了的自然环境与古朴人 生。在造型上强调主观再造而成的具象形式。在笔墨上多呈南宗蓬松、飘逸、轻 灵一路。 1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分析新旧文人画的联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明瓒新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特 征,尤其突出新文人画之当代性特征,新文人画的发展,特别是新文人山水画的 发展和精神指向,更加趋向于自由艺术,而对自由艺术的界定,也是新文人画的 绘画主题,当代背景下的新文人画家们所一直追求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导向,那便 是入自然之境,以绘画之方式抒发胸中之意气,这与旧的文人画的追求显然是不 谋而合的,也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之下的殊途同归。然而,在科技高速发达的现 代社会背景之下,文人画必然会具有一些时代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与旧的 文人画有所区别的。当今社会,伴随生活和工作的脚步不断的加速运转,社会也 进入到机器化大生产阶段,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却感觉 到,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迷茫和困惑,新文人画便在这样一 种背景之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然而自新文人画概念产生至今,各家对此仍褒贬不 一,任何一种事物产生和发展必有其原因,新文入画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该 看到新文人画发展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尤其是画坛中涌现出的优秀画家们为新文 人画的发展做出的和正在做出的各种努力和实践。 4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人面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新文人画是出现于“八五新潮之后,它的出现是对当时民族虚无和全盘 西化思潮的一种反驳。在中国提出新文人画这个概念,就必然使人联想到旧文人 画,自从“新文人画”这一概念的提出之后,曾在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褒贬不 一。“新文人画论 也在艺术批评界成为一个话题,不管是“非文人画论 还是 “后文人画论 ,都意味着它和美术史上的“文人画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较 大的区别,因此对“文人画 的理论和各界对于文人画家的评论,就是很自然的 话题。 2 1 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隋唐时期中国画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唐代在对待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 展。由于绘画题材与表现技艺的不断丰富,绘画有了明显的分科,在不通的画派 中出现了更多、更成熟的专业画家。由于唐诗的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 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抒情性空前突出,这是文人画兴起的开端。王维以诗如画,创 “泼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为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末期,画坛形成了皇家画院、画工和文人画家三支各自独立的绘画大军, 彼此竞争而又互相影响,自此之后文人画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元代以后成为画 坛的主导,其中的功劳,不能不归功于苏轼掀起的文人画运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四川眉山人。高明大节,光耀千古。 生于公元1 0 3 1 年,卒于公元1 1 0 1 年,享年6 9 岁。作为画家苏东坡,声名远逊 于作为诗人和思想家的苏东坡。苏轼的绘画,颇得力于他在诗文及书法方面的独 特造诣;而他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时间方面的巨大成就,又藉助于他的美学思想的 独到见解。有一位1 9 世纪著名的法国美术家丹纳( h t a i n e ) 说得好:“一个科 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 便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巴尔扎克论) 然而,坡翁的存世绘画作品,正因为是 草创,看来是不够完美的,但“意 溢乎“形 一一内容胜于形式;再从他的理 论( 美学) 和创作( 绘画) 的关系来看,更是“思想大于形象。因此,值得我 们首先关注的,便是他的某些独到的美学见解。他的一首为人们广泛引述的书 鄢陵王主簿画折技诗,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核心: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5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 见东坡诗集注卷2 7 ) 诗中包含了两点内容:其一是要求绘画能表述“诗意 ( “诗画本一律”) ;其 次,即所谓“不求形似”的观点。而这两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美学联系。 “诗画一律”的观点,他在别处又说过多次,如:“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 物象略与诗人同。(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见东坡诗集注卷3 0 ) 又 在一轮王维时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东坡集卷6 7 ,书摩诘 ) 又称杜甫诗为“无形画”,韩干画为“不语诗等等( 见苏诗补注 卷4 8 ) 。所谓“诗画本一律”,指的就是诗歌理论中早已阐明的“比兴之法一 即“借物咏情”或“以物喻人,苏东坡首先把它引进到绘画领域。在他之前, 虽然某些自然景物题材的绘画偶尔也无意间体现过这个美学原则,但在理论上明 确意识到这一点,却是从苏轼开始的。看来,宣和皇家画院中也曾应用这个理论 来指导过实践,很可能是苏轼的观点影响所致。 再来看坡翁贬议“形似”的观点。仔细分析起来,他并非反对一切“形似” 的绘画,而只是反对缺乏“诗意”的形似而已。例如他在论诗的文字中曾说过: “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它木殆不可以当此。林逋梅花 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花诗 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决非红梅诗。此乃写物之功。”( 东 坡题跋卷三) 可见他十分重视“形似( 写物之功) ,但要求能抓住并突出某些 能引起人的“美感”的自然物独有的感性特征,省略去其他无用的枝节方面。不 然,“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 倦。”( 东坡集卷6 7 :跋宋汉杰画山) 他这里引喻的是画马的例子 一一艺术家画马要强调其“俊发”的特征( 所谓“神骏”) ,而不能把一切细节不 分巨细全都描摹下来。而某些艺术修养不高的“画工( 指宫廷画师) 却不懂得 这个道理,因此,描摹了自然物态的许多不该描摹的枝节方面,舍本以取末,谨 毛而失貌,就失去了“诗意”。这样的“形似 当然应该反对。这才是坡翁反对 “形似 的本意,不能误解他为“否定形的必要性,成为形式主义绘画理论 的主要根据”。 例如,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用词极其需要高度概括简练。白居易的“六宫 粉黛无颜色”,大家都知道“粉黛 所代指的什么;如果说“美丽的女人 ,就诗 意索然了。以“粉黛 指“美女 ,修辞学上谓之“以局部代全体 的“借代 法。也就是诗法的简化原则并赋予诗意的夸张。这正是坡翁说的:“离画工之度 数,而得诗人之清丽。 ( 东坡题跋卷五) 苏轼用这样的美学理论来指导他自 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人面的审美特征 己的绘画创作实践,开创了一代新风;振臂一呼,百代翕然从之。他在中国绘画 史上的重要地位,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拮抗。 虽然苏轼被誉为是中国文入画的鼻祖,但是,其硕果仅存至今的唯一幅古 术怪石图,从此图中我们不难看到他的美学观念的具体实践。画上无名款,但 据米芾、刘良佐的诗愿,可确定为苏轼的真迹无疑。从画上那些枯木竹石的形象 看来,显然已经与宋代的宫廷绘画大相径庭一一不加精描细绘,以极其粗率的笔 法为之,以吐其“意气”( 自我表现) 。这里必须强调这一点,看来苏轼纯用水墨, 摈弃彩色是有一定美学思想指导的有意识措施;而在此之前,虽然要早有摈弃 彩色渲染的作品,但那些实践恐怕大都是无意识的。而只有当宫廷绘画愈来愈看 重彩色的审美作用和精细的刻画时,笔法奔放的水墨形象才能与之相对照而具有 一种特殊的审美涵义一为强调有别于“富贵”形象的“野逸”情趣。佚失已久 的徐熙“野逸”精神,消歇了近百年之后重新又觅得了他的合法继承人。 苏轼的绘画成就特别是对文人画起到承前启后和理论奠基作用。在苏轼以 前,早就出现了文人画家,但却没形成能够独树一帜、左右画坛的创作队伍;有 零星的文人画理论,但是不系统。从苏轼开始宋代画坛以他为首形成了独立的 文人画势力,建立了系统的文人画理论,正式树立起文人画大旗,推动了文人画 的发展。 在绘画风格方面,由于文人画的勃兴和趋于成熟,中国绘画的艺术趣味和审 美观念,到宋代以后有了较大的转变。宋之前。主要以再现为主,绘画的任务是创 作出令人信服的自然景象,画家的目的是巧妙的再现使观者在画前收到同样的 感受。如历代名画记) 中记载:曹不兴“孙权使画屏风,误笔点素,因此成蝇状。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孙权疑其真,以手弹之。 这种“再现 型写实绘画到了宋代,达到高峰。特别是 宋院体画,准确细腻的形象刻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以“有形 作为目 标的外形一味精致、细腻的刻画、遭到了当时的文入学者的抨击,以欧阳修,苏轼、 米蒂、黄庭坚等人为首的一些文人学者,在当时起到了审美导向的作用。归结到 一点,就是强调作者主观情意的抒发。一是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境和 画境应该同一,都是心境的外化,而最高的心境应是“萧静简远:二是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这是针对当时“再现型绘画风气而讲的有关造型问题, 认为造型的“似 与否不能作为论画的唯一标准。宋代文人水墨写意画的勃兴, 结束了“再现 型绘画一统天下的局面。由于文人画有浓厚的缘情特质,还往往 不求形似,但写胸中逸气。在绘画中偏重感情与理想的特质,形成了“因心造境”, 重心境而轻实境,重理想而轻现实,重表现而轻再现等特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 色彩。如倪瓒画竹,他特别在自己的跋画竹中说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 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成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 芦,他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 ”文人画家们由于厌世而逃于闲放、为聊 以写胸中逸气,在挥毫泼墨中,总是态度鲜明地把抒情写意上升到第一位,而并不 以状物必肖为目标。因心造境,借物抒情在文人画家的笔下发展到一种极致的境 界。而这一审美趣味的产生、发展、萌发于中国文人们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中儒、 道美学,尤其是佛教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2 2 新文入画的产生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康有为、陈独秀的“中国画改良论 ,到三四十年代徐 悲鸿的身体力行推行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到建国后至七十年代、中国画、特别 是文人画,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都在遭到国人特别是各个时期年轻画家的排 斥、毁谤甚至污辱。特别是四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了全盘西化的绘画主张,同时 也不能接受中国画传统中高格调的绘画样式,而从延安时期形成的政治理想化与 民间化的写实主义原则与苏联引进的有别于欧洲古典绘画经典的苏联式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样式一拍即合,成为五六十年代所谓“革命现实主义模式的基础,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新潮美术青年表现出了与他们前辈们相似的批判与破坏 意识,他们不惜再举起“破坏既创造 的理论旗帜,不惜否定他们前辈的功绩: 把中国画指斥得一无是处,将几十年的“美术革命”或“改造中国画的成果也否 定得体无完肤。借助了“西方艺术 的样式与哲学精神,使这场“艺术运动 带 有了西方哲学的意味。在这一波一波的艺术探索之下,实际上以潜藏了一种反思 的思潮。他们考虑的根基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国画:是在对中国画认同的基 础之上的新生,再经历过浮华的艺术潮流的冲洗之后,在与前人取得心灵上的共 8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鸣之后,他们决定将新生寄托于中国绘画的枝干之上,把立足点与着眼点放在中 国画的原则之上,这就产生了新文人画。 在风雨飘摇、西学东渐的8 0 年代中叶,却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在书画方 面都很有了些名堂以后,却还要“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再后来,他们中的 一些人便找到了当时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职的陈绶祥先生,于是乎一拍即合, 在陈先生的统一筹划下,也便有了“新文人画 的产生,他们举办画展,召开学 术研讨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这在改革开放伊始,西学忽涨几近轰轰烈烈的年 代,着实是一件大事。一时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书画家众说纷纭,有赞同, 也有反对。各家报刊竞相刊载,新闻媒介频频报道,一时热闹非常。其实,这个 画派叫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他们针对当时的美术现状,较为踏实地做 了些事情,而且一做便是十年,参与其中的书画家数以百计,影响了一大批人, 也成就了一批书画家。 “新文人画 的出现,严格来说应该是对当时“中国画末日论”、“西化论 、 “笔墨等于零论 等时髦理论做出的反驳和抗争。因此,“新文人画”出现不久, 即遭到了只在口头上强调“开放创新 的“主流 学院派的攻击和抵触。巧合的 是“新文人画”和文人画的境地是一样的,他们都不是所处时代的主流,属于在 野派别。关于“新文人画”的定位,其主要代表人物文t l :n 在几种选择中谈 到:“新文人画 是以一种轻松、淡远的面貌出现的,这批人( 画家) 心都散淡 得很,他们各人都有一个自在的心境,各人都有一个自由的空间,但他们共同的 一点是以善为美。其实他们也有不同的烦恼,他们只是采取了自性解脱的态度, 在笔墨中寻求着一个理想的世界,自得其乐。“新文人画”的画家们所体现出的 浓厚的传统文人气息,既是他们对现实喧闹的有意回避,也是他们对现实中国画 创作中文化空虚的自觉弥补,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文人画家继承了传统文人画 的一些美学观和文化精神,同时可以看出,“新文人画”的画家们所具有的心态 和文人画家们是相似相通的,他们对“主流 的反驳和抗争一样是“以无心对待 有心 。“新文人画 有着鲜明的传承性、规范性和时代特色,除了艺术形式上强 调个性、强调新绘画语言的特点外,画中诸如对民生的人文关怀,民主自我观念 的萌芽,济世博爱的表达,名为复古实为再创造的精神等等,无不是传统文化精 髓的体现和画家视野的进步,这些也恰好和当今世界视觉艺术发展的趋势相吻 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人画 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现代中国画变革中的巨大 创造力和生命力,它正以更高的视角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平台上重新定位 和阐述中国画艺术,已经使得中国画“传统取舍 的论争显得没有任何意义,此 外,“新文人画 不仅让越来越多的迷失方向的中国画家找回了自己,也帮助更 多步入中国画发展误区的人们来重新认识了中国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文 9 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人画 从根本上在纷乱不休、形势低迷的中国画领域点燃了“可以燎原”的“星 星之火”,人们不会再对中国画艺术未来的走向而迷茫、恐慌和忧虑。 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评断新文人画,但有一点是不 可否认的,那就是踏无可怀疑的是中国书画与文化之精神在这一时期的延续。更 加不可否认的是“新文人画”的种子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沃土之中,并且已 经数度开花、结果。因为它同样具备了生生不息的包容性与宽容性的中华文化的 精神特质。今年来,新文人画作品相继在各地展出,而陈绶祥先生的“精品画家 班也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明瓒先生便是这其中的一员,正是这共同的追求,率 真的情感使这些书画家们结下了真挚的友情,而陈绶祥先生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 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在当下注重商品经济、物欲横流的情况之下确实是 极其难得的,亦非有着高雅之人格画品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有着深层契合者所不 能为。正因为如此,与其说新文人画家群体在以画会友,以书画实现自己对社会 的某种责任感,不如说是陈绶祥先生和新文人画家们以其各自特色的人格魅力的 凝聚力使然。据此,十余年间的交流愈发坚定了他们的自信,与此同时也让新文 人画更加的继往开来,延展开来。用陈绶祥先生自己的话讲便是:“从黄河流域 的故土中摔打学习,从中华故土中脱胎换骨。 陈绶祥先生的求学之路也颇为艰辛,但他始终以他的天性良善与热忱,在经 历了各种各样的坎坷而大彻大悟之后,在关照传统而内省并由此放眼未来之际, 在思忖千古与视通万里的尺度之上,毅然地提出了中国美术合天地人三才为一的 泽文泽画之道,同时,也毅然地举起了新文人画的大旗。然而,新文人画并不排 除历史上文人画精神之中的超逸豪迈或恬淡幽然诸多因素,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更 加注重提倡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平淡天真与自由旷达。把传统文人之“清高 与“独善其身”转化成为对现实的惊醒、讽谏以至坦然面对。画家以其达观之心 态将客观生活中的悲欢得失消解在书画当中,消解在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充满禅 机的思辨之下;把人生流逝着的生命之真事与生命流逝过程中的悲剧情节消解在 一颗平常心之中。在这里,作为绘画题材中的人物、山水、花卉、道具及日常之 陈设都被引用,以之传达文化观念的特有符号。引导欣赏者随之进入到画家的情 感世界当中去,使之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感动;而这种亲切与感动又是那么的自然 地流露,并非强加于人或者是刻意而为之。 2 3 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陈绶祥先生曾说过:“新文人画家强调的是运用中国绘画语汇的纯化、精炼 与创造来把握中国画绘画对象的那种观念精神与个性感受的文化性。 此种观念 无不表达了新文人画仍是在借用传统文人主体状态,但是,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1 0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完全的出世或完全的入世都是难以企及的,但是,新文人画家们仍旧在通过自身 的不断努力来追求最高的思想境界禅。然而在此过程当中,势必会出现一些 急于求成者,似乎在玩笔墨游戏一般,力图并刻意的表达一种绘画意图,而这些, 反而违背了禅的指向。而明瓒的山水画创作则是有章可循的,是在结合了他本人 的生活和创作的状态之后,一种洒脱的心境,跃然纸上,便是对自然山水的一种 眷恋和热爱,也即是在游山玩水之中,体悟庄子的逍遥之情。 经过历代画家、文人墨客的长期艺术实践,中国画在运用笔墨造型,表达画 家思想感情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势,并达到了很 高的艺术造诣。正因为笔墨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力是如此重要,所以中国画的“笔 墨韵味”,不仅是中国画主要工具材料的运用和表现,而且也代表了一种具有鲜 明特色和很高艺术造诣之境界的追求。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画艺术发展进入了一 个百花齐放的多彩时代,这一时期独具慧眼的理论家们提出必须吸收现代主义的 营养,改良品种,认为传统的笔墨程式已经不能充分再现当今的社会生活。而发 展的必然性使新文人画家们对于中国画的认识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他们从 现代主义认识的角度对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形态与发展状况做了前人所未做到 的剖析。同时又在不脱离中国画的历史特征之前提出来要把握现代文明所选择的 文化词汇与绘画法则。因此,他们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从丰富的面貌到明确的风 格,都包含着对新一代的时代信息与审美意趣的探索与思考。较扎实地创作实践 经验,支撑着的是绘画上的形式创新。 当然,作为新文人画画家的明瓒在进行中国画探索的同时,并不仅仅将目光 停留在更容易见成效的笔墨技巧之上,而是将着眼点放在更为广泛的而又难以缩 小的中国画艺术语言体系方面。因为他明白,中国画发展到后来,具有能以民族 文化中其他艺术样式的精髓成为绘画语言的能力,已经完成了绘画更广、更高的 境界与文化作用。特别是“文人画对中国画艺术语汇体系的拓展与纯化,给画 家们提出了更高的人格和文化品位上的要求,给绘画提出了“有形诗,无字书 等一系列文化上的综合审美新境界。因此,他对绘画更进一步的探索首先立足于 “文人画”已经完成了的某些固有形式,首先从“诗、书、印”的研修上提高自 己。回顾近百年中国画的发展,从正统院校中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少重视诗、书、 印方面的修养,或者说是仅得其一亦属难得,少数能从这方面有成就的画家大抵 都从旧学与禀赋中获得。而新文人画家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重视了实属这类中华民 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这不能说是一种复古,也不能仅仅从这一现象背后看到文人 画的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该从这一中华文化历程所承载的艺术形式当中, 寻找蕴含着“笔墨当随时代 新文人画艺术的生命力。新文人画发展的十多年来 看,画家们在总体上不断丰富着有个性、有特色的造型仰视,实际上在相当大的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程度上,作品的风格是靠造型形式聚顶的。在长期形成的民族审美模式当中,造 型与样式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联系和制约,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上的感情 规则。中国现存的最早绘画理论著作,东晋顾恺之所著的画云台山记这篇文 章中就有“画天师瘦,而神气远这样的造型设计,指出了“形瘦 与“神气远 的联系”。如果我们再看一下最常用的一批汉语词汇,清瘦、方正、圆滑、富丽、 孤傲、繁杂、细巧、刚直、丰硕等等,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一些具有“瘦”、 “方”、“细”、“圆”、“繁 等基本造型样式的形象,会跟人们在审美感受上有着 某些互相必然的联系,甚至会由此进一步导致一种更深的如“傲”、“雅”、“孤” 等方面的文化判定规则。新文人画家们在样式造型上的丰富,也必然导致了他们 的作品在审美感受上和文化判定上的丰富多彩,而且这种丰富多彩并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多样化,而是在审美取舍、文化引导方面的全面化。因此,在新文人画集 群中,确定自己的造型样式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印文的选用上,款识的提拔 上,甚至在对纸张的色泽之地的选择上,新文人画的画家们也是各具特色而多种 多样的,正是这些构成了他们作品语汇的丰富多彩,使得新文人画在造型元素的 探索上,也呈现除了多姿多彩的面貌来。 明瓒,原名张永强,号庄上第一闲人,斋号方圆堂。职业艺术家。1 9 6 3 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祖籍陕西歧山。才气纵横,于作画外,复问津于书法、 篆刻诸领域,并各有很高造诣。近几年来,他又着意于古典诗歌,由阅读欣赏, 到古体诗词的写作。他更潜心于禅学,于佛门,名明瓒居士,故而大家称呼他明 瓒。他主攻作画,兼及书法篆刻,复加以诗词与佛学的陶冶,凡此,于明瓒形成 其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尤其是作品中那种笔墨情趣,无疑起了良好作用。他自幼 喜爱书画篆刻艺术,及常以读书乐,尝遍读诸子,二十四史及宋元明清诸家文字, 后于禅宗典籍用力尤多,并游走于祖国大江南北,饱览山河大地。真正的艺术家 必然完全摒弃制作的手段,而以近乎毫无技巧的笔墨与内在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忘我地向人们展现理想中的艺术世界,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本能的冲动,将 自我融解于其中,而不是让技巧主宰心灵的律动。明瓒是这少部分画家之一,他原 先以篆刻见长,继承浙派风格,达到很高的造诣。既而作画,花鸟、山水、人物均 有涉及。他善于将主体的造型与空间的点线作整体面的表现,运用或优柔或粗犷 的笔墨作自由的挥写,以“一枝 的漫延作“全树的构想。明瓒的篆刻似有一 种自然主义的倾向,他似乎要表现一种不经意的感觉。在这些新文人画作品中,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新文人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决不仅仅是靠某些题材的丰富,造 型的变化或者语汇的个性多能造就的,文意与诗情化成文化的内涵,是靠着每一 个画家所追求的文化个性所导致。而且这些丰富多彩的种类因素,正是附生于文 化的思考的前提下。所以他们才能在自觉中进一步成为了文化的积淀,传统绘画 1 2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风格的统一因素被固定演习下来。他们从自身的文化角度去思考与认识对象,以 自己的绘画行为方式去展示对象,他们创造的是绘画形象,追求的是个性的面貌, 用他们自己的画笔记录对这个时代的认识,他们希望达到这个境界而使当代中国 画有一种新的精神。因此,这种丰富多彩的面貌才能成为一种个人风格而不是时 过境迁的“时髦”。如果我们把“笔墨功力”强调到一种孤立的地步那么任何笔 墨都会成为过眼烟云。然而,当画家们能从文化的角度认识自我、陶冶心性并确 定自己追求方向时他们对“笔墨”的认识便会另当别论了。他们明白了审美的 追求与文化的使命引导着造型的需要造型的需要制约着对“元素”的选择运用 和创造。这“创造”既包括了寻找出新的“造型元素 的笔墨程式化样式。也包 括在原有的“笔墨元素 中寻找新的内涵与新的组合,还包括利用非常成熟的固 有的像成语一样“笔墨程式”来创造出新的感受甚至包括将旧的“笔墨”成功地 扩展到表现新题材、新事物而使之有了新的生命。新文人画家们在绘画法度与技 巧的处理上是有统一的目标的。不管他们各自选取了怎样的题材、手法及表现试, 也不管他们各自选择的学习楷模与发展途径。有三个部分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第 一,他们模仿的基本技法与基本程式词汇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