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健美操自 20 世纪 80 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锻炼价值倍受社会特 别是青少年的喜爱。目前河南省许多高校已将其作为体育课程之一,广泛开展教学。在 健美操课程中,课程设置是实现健美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 现,任何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变革必然有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设计,并通过相应的课程 设置的变化来实现。因此,加强高校健美操课程设置的研究,对深化高校健美操改革, 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 33 所普 通高等本科院校中的 10 所学校的健美操课程设置进行了重点的调查与分析,找出河南 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对目前影响健美操课程科学合理设置的因素进 行详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为完善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课程体系, 顺利实施健美操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健美操课程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河南省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虽然在五个领域目标都 有体现,但目标较为空泛,教学大纲不是很明确;2.我省高校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 健美操教材体系。健美操教材内容较少,并且健美操教材比较陈旧与落后,教材与教学 内容不同步,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3.河南省普通 高校健美操课程时数普遍较少,且健美操理论课时数得不到落实;4.河南省普通高校健 美操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新兴项目较少,缺乏实用性,辅助教学开展不理想,且内容 较少;5.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的场地设施远远达不到健美操教学的要求,多数的教师 与学生对场地设施不满意;6.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是一只偏年轻的队伍,专业教师相 对较少,且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健美操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培 训的机会相对较少;7.河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活动情况不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本建议及对策:1.相关部门对健美操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制定, 并进一步明确教学大纲;2.科学构建和完善健美操教学体系;3.各高校的领导应该重视 健美操的发展以及课程建设,加大对健美操的投资力度,加强健美操场地设施建设;4. 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培训次数为 1 年 1-2 次,并组织学 ii 术交流会与报告会等,鼓励教师在专业知识上进行深造,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关部 门应该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教师考评制度;5.增加健美操 课程时数,完善技术与理论课时比例;6.丰富健美操的教学内容,增加健美操特殊课种 (如健身街舞,有氧拉丁,搏击操,瑜伽等) ,拓宽健美操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健美操 相关实用性理论知识, 注重理论课与技术课的穿插结合;7.开设健美操俱乐部及培训班, 组织开展教学比赛,促进健美操校园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设置,现状,对策 iii abstract since twenty eighties the aerobics was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aerobics has being populared by people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sters ,for its unique charm and value of practice. nowadays, man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made it as one of pe curriculum and develop education extensively. in aerobics curriculun, how to arrange curriculum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aim of aerobics. and it embody personnel training. any reform in educationai thought and and educationai model will cause the rerorm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the curriculum to achiev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for deepening reform of colla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alizing the aim of pe teaching.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this article adopts document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nalysis methos,etc.this article choose from thirty-three regular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ennan province and find that there exists deficieny in arragement of curriculum. it also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on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in order to offer valuabl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and perfect the activity of aerobice, carrying out aerobics activity smoothly and achieving the aim of aerobics curriculum. the study shows:1.at present, though the goals of common aerobics courses incollege and university are reflected in five fields in hennan province. the goals are vague and general and the syllabus are not very clear.2.there is no a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set of teaching plan. the content of aerobics is les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old and backwar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eaching content are out of syne, which is against the need of students and society.3.the total of aerobics course is less and sometimes it cont be carried out.4.the content of aerobics is simplex;the new projicts are less; lacking practical unility; the auxiliary teaching is not very good and its content are few. 5.the equipment and stadium of aerobics cant agree with the request of aerobics teaching. and most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unsatified with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n hennan province. 6.theachers are youngersand they lack professino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qality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n hennan province.7.it is not very perfect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xtra aerobics activity. iv the bacial countermeasures about above problems:1.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levant authority to make the goal clear and clear the syllabus out.2.to from a teaching system scientifically and perfectionism.3.all the leaders from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erobics, and spend more to build a better equipment for aerobics.4.the relevant authority had better hold train teaching for teachers regulary, one or tow times at least peryear. it is also nessary for them to organise some acticties such as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cademic colloquium and so on to encourage such kind of teachers can go furthur and do better in research.besides, it is still need to reform th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iblsh a scientificsy stemic, all-round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5.adding more classes for aerobics and make the proportion between teachnique and theory reasonable.6.adding more special kinds of classes,such as fitness street dance. aero latino, boxing, yoga, etc, to make aerobics more colorful. in this way, the content of aerobics course become more and it also adds more practial knowledge.7.opening aerobics and training classes and organiza more mathes in campus to contribute to from a aerobics compus culture. keywords: common university, aerobics, curriculum, status, countermeasure iv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 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 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 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1 前言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体育课程是以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通过运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文化、身 体、道德和社会素质全面提高,体育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必修 课程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身体 练习的主要途径,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为主 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 节 2。2005 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认真落实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通过体 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健美操运动 作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的今天,依然备受青 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美操运动已走在时代的前端,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高校开 设健美操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深入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最终促进健美操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是健美操运动普及和 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健康第一”的指导 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目前高校健美操课程亟 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健美操课程中课程设置是实现健美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才 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任何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变革必然有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设计, 并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的变化来实现。因此,加强高校健美操课程设置的研究,对深化 高校健美操改革,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1.2 选题意义 健美操是集健与美于一身,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它 对增进练习者身心健康、促使他们培养正确的姿态和良好的韵律感、节奏感,提高协调 性和审美能力,增强体质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且,此项运动比较符合青少年学 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并且活动不受场地的限制,锻炼起来比较随意方便。因此,健美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 2 操自 20 世纪 80 年代传入我国后, 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锻炼价值及练习方式等倍受社会特 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并迅速得以传播。目前,为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河南省许多 高校已经将健美操课程列入体育课的教学大纲,以期更为广泛、深入地开展健美操教学 活动,促进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例如,项目发展时间短、总体基 础差、高校对健美操教学规律认识的不足,以及健美操教学目的不明确等)造成健美操 课程的设置出现了很多漏洞, 以至于在通过健美操完成或部分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方面也 存在明显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健美操课程设置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健 美操运动的学习,成为了阻碍健美操运动在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对 现行健美操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合理性、计划性、完整性等进行审视、研究和科学、客 观性的再改造, 有利于完善高校健美操运动的课程体系, 优化健美操运动的培养的途径, 为顺利实施健美操教学活动, 实现健美操课程目标, 及体育课程总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健美操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设情况, 健美操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时限,课外活动组织等进行调查与研究,找出河南省普通高 校健美操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对目前影响健美操课程科学合理设置的因素进行详细分 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便完善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课程体系,使之 更为符合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际,为顺利实施健美操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健 美操课程的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促进健美操在我省及我国的健康稳步发展献计献 策。 1.3 研究现状 1.3.1 健美操在国内外高校的发展状况 现代健美操是从 60 年代初开始的,最初是美国太空总署医生库帕为太空人设计的 体能训练的阿洛别克(aerobic)项目。70 年代健美操在美国迅速兴起,掀起很大的热 潮。美国在健美操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969 年杰姬索伦森综合了体操和现 代舞创编了健美操,并深受人们的欢迎。而简方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即通过从事 健美操锻炼获得了健美形体的成功体验,撰写了简方达健身术 ,随后被译为 20 多 种文字在世界 30 多个国家发行,在她的影响下,健美操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日本实 施开展健美操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左藤正子,他于 1980 年开设健美操学校,并 1 前言 3 出版了自学健美操一书 。随之健美操在日本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日本高校也非常重 视健美操这个新兴项目。 我国现代健美操的兴起是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1981 年陆保钟, 牛乾元的特约稿 “人体美的追求”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 1982 年 2 月中国青年报出版的美,怎 样才算美一书,刊登了陈德星的女青年健美操和牛乾元的男青 年哑铃健美操 。 “健美操”一词从此被广大体育工作者所采用。1984 年健与美杂志创立。而同样是 在 1984 年,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随后上海体院也成立了健美操教研室, 并开设了选修课和专修课。随着健美操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开展,健美操也逐渐的从社会 走进学校,并根据国家教委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健美操被列入各级学校体育大纲之中, 目前健美操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或课外活动中一项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内 容和锻炼方法。同时,很多高校还组队参加全国各种形式的健美操比赛,成为我国竞技 健美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地,促进健美操在我国的健康稳步发展。本文也对目前 我国健美操研究的文章进行查阅,了解到目前健美操在我国高校开课率较高,且处于稳 步发展阶段,如:黄艳的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刘素梅的高 校健美操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等。 1.3.2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相关研究 1.3.2.1 健美操课程目标相关研究 1.3.2.1 健美操课程目标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目标专门性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找到, 但是其相关 文章中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 普通高校公 共健美操课程目标不明确。如:王雁,宋卫东的关于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课程及课 程现代化研究一文中提出:目前经过调查有 50%的老师和 48.9%的学生认为教学目标 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健美操的特点对健美操的课程内容与目标进行设定。2 普 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目标制定范围太大,不切实际。例如:周涛的北京市普通高等 院校开设健美操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等。3 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目标不全面。例 如: 孙红梅的 构建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思考 中提出目前课程目标不系统全面, 并根据纲要将健美操的目标划分为五个领域;王立红的创新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 课程模式,实现体育价值的多元化中提出“目标多元” ,试图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在生理与心理、道德与意志、知识与技术、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协调的发展 等。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 4 1.3.3.2 健美操教材研究 1.3.3.2 健美操教材研究 健美操运动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当时中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戚玉芳,在1984 年编写推广了戚玉芳健美操一书。这是我国较早推广健美操运动的本书籍。随着 健美操在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 关于健美操教材也相继出现。 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 主要表明我国高校健美操理论体系跟不上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 象,如肖志艳的湖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健美操教学内容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提出: 健美操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且使用的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而郑婕等的普 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的创新与重建 ,针对目前体育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全国普通 高校健美操教材的编写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对教材进行编制,并对健美操教材形式,内 容,语言,结构进行了创新和构建,提出了健美操教材的总体设计“平台+模块” 新的 结构。周涛,夏环珍中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实践教 材,即技术教材:而只有少数高校还有专门的健美操理论教材,多数高校只在统编大学 体育教材中附带有健美操理论:高校中有健美操图文教材的很少,经常发生学习结束后 短期内就遗忘所学内容的现象:此外,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健美操多媒体教学软件 4。 1.3.3.3 健美操课程内容相关研究 1.3.3.3 健美操课程内容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内容的相关文章有 18 篇,其中包括学位论文 11 篇,期刊论文 7 篇,主要观点有:1.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没有创新, 应该丰富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果。如 刘春丽的河南省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与分析 ;王雁,宋卫东的关于普通高校健美 操教学的课程及课程现代化研究 ;孙萌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现状调查与对 策分析 ;渠永梅的山西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韩晔的高校 深化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对策探讨等。2.健美操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实用性,且不系统。 如:崔瑞雪,丁瑞娟的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孙美的新 课程标准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的研究等。 1.3.3.4 健美操课程时数相关研究 1.3.3.4 健美操课程时数相关研究 通过查阅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研究的相关文章中发现,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健 美操课程时数的主要观点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提出了目前高校健美操课时数较少,与教 学内容不相一致,并提出增加课时数等建议,如:孙红梅的构建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 体系的思考 张俊丽的 山东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1 前言 5 等。 1.3.3.5 健美操课外活动相关研究 1.3.3.5 健美操课外活动相关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研究的相关文章中发现,针对目前 我国高校健美课外活动的相关研究中,主要观点大致相同,即:健美操课外活动情况不 理想,应重视健美操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等。如:柏娟在论高校健美操课程建设 与改革中提出: “目前高校健美操课开设了主项课和专修课,这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 要,学生在有限的一周 2 次体育课外,还应该开设健美操俱乐部、健美操指导班或者健 美操协会等,使同学们可以达到一周 3 次到 4 次,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加这项 运动,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健美操在高校得到普及,达到健康第一的体育宗旨” 。 1.4 相关理论 1.4.1 课程概念 课程(curriculum) ,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跑道(cursum racecourse) ” 。我国 最早出现“课程”一词是在唐宋时期。随后我国对课程的说法就越来越多,而其中南宋 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一文中有许多语言提到课程,如: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而其提到的课程主要是指学习的范围、期限、进程。这种 解释与理解同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基本上相近。1918 年博比特(f.bobbitt) (美国 教育学者)正式出版课程 (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研究领域的诞生。 西方课程论诞生不久,我国老一代教育理论工作者就开始对其进行介绍和引进。随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 课程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所重视, 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课程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对它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但“通常我们所说的课 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也就是说,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的培 养目标而制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进程的总和。而狭义的课程概念,可以指一 门学科及其进程” 5。 1.4.2 体育课程相关理论 1.4.2.1 体育课程概念 1.4.2.1 体育课程概念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下位概念之一。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和合理的体育教育, 以达到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 6 提高体育素养等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体育课程是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设置的一门 学科,是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技艺性学科,是综合的教养性学科。 1.4.2.2 我国体育课程的研究及发展 1.4.2.2 我国体育课程的研究及发展 我国体育课程发展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与发展, 我国体育课程才开始进入学校。 当时关于体育课程研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 毛泽东在 新 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 (1917 年 4 月 1 日) ,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恽 代英在青年进步上发表的学校体育之研究 (1917 年 6 月) ,明确指出学校体育的 目的, 并提出了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些措施; 王怀棋的 走步、 体操、 游戏三段教材 (1924 年) ,主要讲述体操、队列队型和游戏等教学方法;被作为当时体育系科教材的吴蕴瑞, 袁敦礼发表的体育原理 (1933 年) ;以及金兆均的体育行政 (1931 年) ,第一次 对体育课程问题进行了专章论述,是较早、较系统的对学校体育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的著 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学校体育的不断深入了解与认识,国家开始意识到学校体育 的重要性,并对其高度重视,但当时由于全面封锁的缘故,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学习苏 联。朱德曾提出“要学习苏联体育方面的好经验” 。对我国学校体育影响最大的就是苏 联体育教育理论一书,而且至今我们学校体育还在沿用一些苏联的模式。而我国经过 对本国学校体育的总结,并结合苏联的理论体系,于 1962 年出版了体育理论 ,是我 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门的基础理论课程。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与学者才开始对体育课程进行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的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1993 年) ,是 对体育课程研究最早的,较为系统的著作;杨文轩、陈倚著的体育原理导论 (1996 年) ,从体育课程的多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邹继豪、季克异、林志 超等著的面向 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 (2000 年) ,从体育课程的六个方面对我国体育 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总结与概括,并对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2005 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认真落实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 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我国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体育课程研究的 重要性,逐渐把它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学者也引进国外一些有价值的 1 前言 7 体育课程论,为我国体育课程论的研究提供借鉴。 1.4.3 健美操相关研究 1.4.3.1 健美操的概念 1.4.3.1 健美操的概念 健美操源于英文“aerobics” ,原意为“有氧运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健美操传 入我国以来,我国专家和学者在对健美操进行研究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健美操的概 念的理解与概括也不尽相同,如:2001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洪编著的健美操教 程中结合健美操的发展与特点把健美操概念概括为: “健美操时融体操,音乐,舞蹈, 美于一体,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用专门器械的操化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 的的一种新兴娱乐、观赏型体育项目” 6;李佩,马鸿韬,孟宪君在健美操概念研究 中从多个角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健美操概念进行阐述,即: “健美操是在鲜明 的音乐节奏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体标准姿态的及出生实现身体控 制节律性弹动技术,达到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实现人类追求以健身、健心与健美为锻炼 目的的一门体育学科” 7;2004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专业教材,肖光来主 编的健美操以及在 2008 年对此书做了简单的修改后出版的健美操中,健美操 定义没有进行改动,即: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 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 8。目前我们普遍 接纳和采用的也是这种概括。 目前世界健美操的种类较多,分类的方法也不相同,但目前我国普遍接纳和采用的 是以健美操的主要任务和活动目的为标准,把健美操分为: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 表演健美操。健身健美操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以徒手体操为主体,以体操运动训练的 方法为手段,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肌肉、韧带的弹力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 身体各关节的灵活、协调、柔韧、力量、弹跳等基本素质以及调节神经和心理过程, 达到全面发展身体、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身体操练动作” 9 。竞技健美操(sport aerobics)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年轻健美操爱好者梦想参加的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竞 技健美操作为有可能进入奥运会新兴体育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 7m*7m(6 人场地为 10m*10m)的场地上,在音乐伴奏下,在规定的时间(1min15+5s)内连续完成基本步伐 及组合和难度动作组合,并通过整套连续动作,恰当地展示出自身机体所具有的心血管 耐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等能力 10。而表演性健美操是 我国健美操运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在国外却没有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为表演而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 8 设计编排的健美操成套动作,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表演。 1.4.3.2 健美操运动的功能 1.4.3.2 健美操运动的功能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健美操的锻炼要建立在科学的 基础之上, 从而才能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健美操运动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健身功能 科学合理的健美操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使关节、肌肉、韧带 和内脏器官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心肺耐力、肌肉力量、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等身 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健美操运动还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长期坚持锻炼 可以延年益寿。因此专家认为,健美操是目前发展身体全面素质较为理想的运动。 健美功能 良好的身体姿态是一个人气质和风度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长期的健美 操运动,有益于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匀称、协调发展,有利于改进不良的体态和形态, 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举止,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与气质,给人以健 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感觉。健美操运动也可以塑造健美的形体,长期的健美操锻炼可以 使人体变得匀称健美,还可以消除体表和体内多余的脂肪。 健心功能 健美操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消除疾劳和烦恼,培养健康的心理,促使人 们具有最佳心态和活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可以培养锻炼者正确的审美观以及良好 的风度气质, 陶冶美的情操; 健美操锻炼加强人们的社会交往,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医疗保健功能 健美操具有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以随意控制的特点,只要控 制好运动量和运动范围,就能医疗保健的目的,是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 1.4.4 健美操课程相关理论 1.4.4.1 健美操课的概念 1.4.4.1 健美操课的概念 肖光来在健美操一书中对健美操概念的论述为: “健美操课是有计划、有组织、 有目的的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 生获得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身体技能、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培 养审美意识和综合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11 1.4.4.2 健美操教学的概念 1.4.4.2 健美操教学的概念 健美操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在教师科学指导和学生主动参与下使学 生系统地获取健美操知识、技术、技能,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 力的教育过程。 ” 12 1 前言 9 1.4.4.3 学校健美操的功能 1.4.4.3 学校健美操的功能 王洪在健美操教程一书中对学校健美操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即: 1.学校健美操拓展了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善和活跃了体育课堂气氛;能充 分满足学生的生理、心里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 发育和功能发展;可全面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软性、力量性、耐力等身体素质。 2.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吸引众多学生加入到健美操行列中来,为学校体育增添新 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3.可培养学生的良好身体姿态,塑造学生的形体美和表现动作美,还可以陶冶学生 美的情操,进一步展示当代学生的健康美和时代美。 13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 其中包括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教材的选用、 课程内容、课程时数。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通过查阅学术期刊网,检索有关体育课程的书籍文章,对体育课程进行了解,查阅 高校健美操发展,健美操课程,健美操教学类的书籍与文章,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开设状 况及设置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并查阅健美操价值的相关文章,了解健美操各个项目的特 点及健身价值,并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为 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 调查法 2.2.2.1 专家访谈法 2.2.2.1 专家访谈法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领导,专家及老师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 程目标,目前健美操课程设置的不足及影响因素,以及对目前健美操课程设置的建议。 并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与思路,以及调查的对象及内容,对部分专家进行访谈,听 取专家意见。 2.2.2.2 问卷调查法 2.2.2.2 问卷调查法 2.2.2.2.1 问卷的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河南省从事体育课程研究以及健美操相关研究专家学者, 河南省 普通高校的从事健美操教学的体育老师, 以及河南省部分普通高校经过健美操学习的学 生。 本文对河南省 33 所普通本科院校进行区域即东,南,西,北,中进行划分,并在 各个区域里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校,对其进行专家教师以及学生的进行抽样调查。按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 12 照地域的划分,分别从开封、周口(东) 、南阳、信阳(南) 、洛阳(西) 、新乡、安阳 (北) 、郑州(中)8 个地市,抽取 10 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基本代表河南 省高校的情况。 抽取的学校为:豫东抽取河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豫南抽取南阳理工学院,信阳 师范学院;豫西抽取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豫北抽取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 院;豫中抽取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表 1) 。 表 1 调查学校名称一览表 序号 学校名称 序号 学校名称 1 2 3 4 5 河南大学 周口师院 南阳理工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6 7 8 9 10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安阳工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2.2.2.2.2问卷的设计 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本文根据社会学中关于问卷设计的要 求,遵循体育科研方法中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结合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 内容,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 , “学生问卷”两种问卷。 2.2.2.2.3 问卷效度检验 问卷效度检验采用专家教师访谈法,本文对熟悉本课题的 12 位专家(5 位教授,7 位副教授)进行访谈,对专家调查的反馈意见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教师”与“学生 问卷进行反复的修改和补充。最终两份问卷设计内容满足研究需要并符合研究任务,具 有较高的效度(表 2) 。 表 2 问卷信度检测一览表 问卷种类 非常完善 较完善 一般 较不完善 很不完善 教师问卷 学生问卷 2 3 9 6 1 3 0 0 0 0 2.2.2.2.4 问卷信度的检验 问卷信用度检验采用再测法。问卷发放前,先选取了少量样本(河南大学和洛阳师 范学院)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发放(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 3) ,两周后再进行第二放大发 放,将部分教师、学生 2 次填写的问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相关系数大 于 08,证明测查结果高度相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表 3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问卷类型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回收率 有效数量 有效率 学生问卷 教师问卷 40 10 40 10 100% 100% 40 10 100% 100% 2.2.2.2.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文经过专家教师,以及导师的指导下,对所调查的学校进行问卷的发放教师问卷 40 份,回收 36 份,回收率为 90.0%,其中有效问卷为 36 份,有效率为 100%;发放学 生问卷 400 份, 回收 381 份, 回收率为 95.3%, 其中有效问卷有 360 份, 有效率为 94.5% (表 4) 。通过以上数据表明,本调查基本符合调查的有效性。 表 4 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表 问卷类型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回收率 有效分数 有效率 教师问卷 学生问卷 40 400 36 381 90.0% 95.3% 36 360 100% 94.5%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和 spss 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统计结果,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等逻辑方法进 行细致的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大纲现状分析 健美操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本学科的任务、要求 和时数编写的关于学科内容的范围、深度和顺序的指导性文件。是选编教材和教师进行 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4。教学大纲主要是规定课程 具体的教和学的主要内容。根据目前调查与访谈了解到,一些根据目前的具体条件与社 会的需求统一制定教学大纲的学校,健美操教学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这样不仅有利于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而且便于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但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的学 校,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没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教学 内容,导致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很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访谈与调查显示,我省普通高校基本上都有健美操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明确 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表 5) ,在 36 位教师中,其中认为健美操教学目标非常明确的有 8 位,占总数的 22.2%;认为明确的有 6 位,占总数的 16.7%;认为比较明确的有 13 位, 占总数的 36.1%;认为一般 9 位,占总数的 25.0%;没有教师认为不明确和认为非常不 明确。以上数据显示:虽然没有教师认为具体的教学大纲不明确,但认为具体大纲非常 明确的只有 8 位,占总数的 22.2%。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这 与学校及教师对健美操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关, 学校应该加强对健美操项目的 认识及重视程度, 且学校应根据健美操的特点, 学校的具体情况及学生情况等制定规范、 具体、明确的教学大纲,最好是在考察过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及说明,提高教 学大纲的是实用性及指导性,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明确的指导。 表 5 河南省普通高校教师对健美操具体教学大纲认识统计表 明确度 非常明确 明确 比较明确 一般 不明确 很不明确 频数 百分比 8 22.2% 6 16.7% 13 36.1% 9 25.0% 0 0.0% 0 0.0%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设置研究 16 3.2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现状分析 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学目标是标志,标志不明确,那么就意 味着方向的不明确。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指导方向。健美操 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明确的健美操教学目标,为健美操课程设置指明了 方向,对健美操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将影响整个体育教学的效果。王洪在健 美操教程中 指出: “健美操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将丰富多彩的动作传授给学生,使之 通过练习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久性;改善心 血管系统功能,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培养节奏感及现代美的气质。 ” 15并把健美 操教学目标分为:身体发展目标、技能发展目标、认知发展目标、感情发展目标、社会 发展目标五个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