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研究(19321937).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于1 9 3 2 年一二八事变之后,由上海市 银行业同业公会发起组织,通过联合准备、办理同业拆借等手段来实现同业互助, 调剂盈虚,从而起到抵御风险,维持市面,稳定金融的作用。联准会成立的直接 动因在于应对局势骤变、金融紧迫,但在其后的运作中,却成为一个长久性的同 业互助组织,对日后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影响深远。 本文从联准会的组织运作、主要活动等方面展开论述,对该会在1 9 3 2 年至 1 9 3 7 年的历程作全方位的考察。 关键词:联准会联合准备上海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k 2 6 f 8 3 2 3 a b s t r a c t t h ej o i n tr e s e r v eb o a r do ft h es h a n g h a ib a n k e r s a s s o c i a t i o nw a sf o u n d e db y s b a a f t e r t h e l 2 8a c c i d e n to f s h a n g h a i ,1 9 3 2 t h e b o a r dc a r d e do u t t h ec o o p e r a t i o n o ft h eb a n k si ns h a n g h a ia n dt h e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t h es u r p l u sa n dd e f i c i tu s i n gt h e m e t h o do fj o i n tr e s e r v ea n dl o a ns oa st ol e a d i n gt h er e s u ko fr i s kr e s i s t a n c e ,m a r k e t m a i n t e n a n c ea n df i n a n c i a l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n t h o u 9 5t h ej o i n tr e s e r v eb o a r dc a l t l ei m o e x i s t e r i c eb e c a u s eo ft h es u d d e n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f i n a n c i a lc r i s i s ,i tt u r n e di n t oa p e r m a n e n ts a m el i n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e r e a f t e r t h et h e s i sw i l lg i v eas u r v e yo ft h e3 0 i mr e s e r v eb o a r df r o m1 9 3 2t o1 9 3 7 ,a n d t a k e su pt h ea s p e c t ss u c ha s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f i m c t i o na n d m a i na c t i v t k i e s , k e y w o r d s c l c n o t h en hr e s e r v eb o a r do f t h es h a n g h a ib a n k e r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i n tr e s e r v e t h eb a n k i n go fs h a n g h a i k 2 6 f 8 3 2 3 导论 上海银行公会在近代中国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作用和影响的金融业同业组 织,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 j o i n tr e s 州eb o a r do f t h es h a n g h a ib a n k e r sa s s o c i a t i o n ,以下简称联准会) ,正是其重要的下属金融辅助机 构之一。作为一个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现的信用机构,联准会在上海银行业 乃至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上海银行家们在集 聚整合同业资源以发展业务、规避风险方面,不仅达成了高度的共识,而且终于 迈出了切实的步伐。 早在民国时期,一些金融业内人士或专家学者便在其著述中对上海银行公会 进行了关注和研究。其中,不乏对于联准会的介绍,但这种介绍往往只停留于联 准会的筹建阶段,对于其实际运作情况甚少涉及。以朱斯煌的民国经济史为 例,书中虽设有专题论述上海银钱业联合准备及票据交换之沿革,但篇幅很小, 是对联准会沿革概貌的简介,并没有谈到其组织构成、人事、章则等基本方面, 更没有深入探讨其业务运作。1 又如徐寄颀的最近上海金融史,其中给了联准 会一个专节的篇幅,但该节绝大部分是联准会的章程及公约等文件,对该组织本 身,只是就其缘起作了简单的描述,缺少对其详细情况的进一步介绍,不可不谓 是遗憾。2 关于刊载于银行周报及其他报刊的文章,直接关于联准会的并不 多,但也有不少相关的论述,其中不乏可资参考之处,对于全面把握联准会不无 裨益。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富下忠雄在其支那银行制度论中,对联准会及 其作用作了相对较为详细的论述,他的著作亦可作为参考。3 1 9 4 9 年之后,一些 学者在其论述中也提及了联准会。洪葭管、张继风合著的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版) 中对联准会便有专门篇幅的介绍,对联准会成立 的背景、联准会发放之单证及其意义都有所论述,该书认为联准会发放的公单及 其贴现形式的出现“起到了稳定金融的重要作用”。另外该书还对联准会的附设 机构票据交换所作了相关的介绍和讨论。4 但总的来说,这种阐述显得有限而简 单,有待进一步深入。吴景平主编的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 ( 1 9 2 7 1 9 3 7 d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 中有多处涉及联准会,如联准 会在上海汇划体制中与钱庄的易位、白银风潮中设立票据承兑所的提议、废两改 元时的应对等等,但并未对联准会做较系统的论述。台湾学者毛知砺所著张嘉 礅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对联准会亦有一定的涉及,对联准会的组织系统、 联准会及其委员银行的权利与义务都有相关的介绍,但因该书是以张嘉礅为研究 对象的,对联准会的论述自然也不离这个主题。以论文来看,吴景平、壬晶著 “九- - ) l ”事变至“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上海银行公会( 近代史研究 2 0 0 2 年第3 期) 中对联准会的成立及其作用与意义作了简要的阐述,但该文的 关键是上海银行公会,因而对联准会的介绍只是为了充分体现“上海银行公会在 促进业内团结、加速金融制度近代化所起的核心作用”。杜恂诚著二十世纪二 三十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2 年第4 期) 一文对联合 准备库、票据交换所、票据承兑所等机构作了探讨,主要从信用制度的演进的角 度,把联准会等作为信用机构,联准会发放的单证作为一种新增的信用工具品种 来阐述,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但该文对联准会本身的论述仍然较为简略。 此外,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 及( 2 0 世 纪的上海金融(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0 年版) 、周育民著一二八事变与上海金融市场( 档案 与史学1 9 9 9 年第1 期) 、王晶著上海银行公会研究( 1 9 2 7 1 9 3 7 ) ( 复旦大学 历史系2 0 0 3 年未刊博士论文) 、郑成林从双向桥梁到多边网络上海银行公 会与银行业( 1 9 1 8 - - 1 9 3 6 ) ) ( 华中师范大学未刊博士论文) 等,都有部分与联准 会的相关内容。然而在上述所见的这些论著中,均未有对联准会进行较全面的介 绍,也没有对与联准会直接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可以说迄今 为止,尚未见有关于联准会的专门研究成果。 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对于近现代金融发展史的研究来说,关 注银行业的发展,信用机制的完善,金融市场的近代化进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 节。对联准会的深入研究便是此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1 9 3 2 年一二八事 变后,联准会由上海银行业发起组织,它以促进金融稳定为目的,通过联合准备、 办理同业拆放等手段来实现同业互助,调剂盈虚,从而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虽说联准会是在局势骤变,金融紧迫的情况下设立的,但它在日后的运作中却显 示出长远的影响和意义,成为一个长久性的同业互助组织。与典型银行的个案研 究相较,以联准会为研究对象可以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近代上海银行 业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上海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近 代化进程中以集体的力量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及其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和 发挥的影响。总而言之,通过梳理基本史料和史实来加强研究联准会这一金融史 上较薄弱的环节,我们可以了解上海银行业在此历史阶段中的发展状况,从特定 角度观察金融业的近代化进程,从而完善对近代上海金融业的整体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注意汲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而现在,我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随着时间的推进,将会有更多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的市场,届时,我国 的金融业将面临更太的冲击和挑战,此刻,思考如何加强本国银行的业间合作与 协调,从而促使我国的民族金融业在竞争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就显得尤为必要。 联准会在发起时虽是一个应急的组织,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不失为适应经济 发展的产物,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通过对其历史进程的了解,可以增进目前 金融业对同业互助组织的理性认识,增强对金融风潮和危机的防范意识,为我国 当今金融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借鉴。 较全面地研究联准会历史的条件也己具备。联准会的档案保存是基本完好 的,在上海档案馆的“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会”全宗中共有档案8 4 0 卷,从而能较完整地反映该机构的概貌,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史料基础。同时, 在银行公会所办的银行周报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时文与本课题相关,具有相 当的参考价值,对于此刊物的研读有助于笔者全面了解近代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脉 络,从而更好地把握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文对于联准会的研究时限暂定于1 9 3 2 年至1 9 3 7 年。联准会成立于1 9 3 2 年2 月,在1 9 3 7 年沪战爆发前,其功能与作用发挥较为突出。进入战争时期, 其运作与和平时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1 9 3 7 年中、中、交、农四行贴放会由 财政部下令组织成立,由四行共负调剂金融之责,对联准会的业务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致使其作用不如战前的明显。因而,对于战时及战后联准会应另作研究。 本文的重点在于深入分析联准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对上海金融市场及银行 业的发展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职能,探讨其在推动近代上海金 融市场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从而显现出此机构的效能及价值所在,体 现其在上海银行业发展史乃至上海金融业发展史中的地位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 对其进行尽可能客观中肯,令人信服的评价。 本文在较全面搜集、利用史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 用历史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联系当时经济发展及社会背景 等因素,对联准会在1 9 3 2 年至1 9 3 7 年的历程作全方位的研究,力求尽可能使研 究工作趋于系统、准确、科学。 第一章联准会的创办 第一节 联准会成立的背景 在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金融市场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 关系到金融业和商业的切身利益,历来是银行家乃至一般商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1 9 1 8 年,上海银行界为“固筑银行实业”而设立上海银行公会,自该会成立, 即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尽力稳定金融和维持市面。银行公会认为“上海为全 国金融之中心,维护上海市面,即所以维持全国金融,故筹集公共准备金尤为同 业目前急务”。因而,成立当年,银行公会就有公共准备金制度的出台,规定1 2 家会员银行共交存3 0 万两现金,由中国银行负责保管,为在会各银行不虞之各, 当在会银行或其他大庄号发生意外提存风潮,需要藉资周转以为维持,均可以相 当之抵押品,向银行公会抵押借用。6 在银行公会呈报财政部备案的公文中提到: “设遇市面紧急,敝公会亦可会议维持,虽不谓市面前途有若何之效果,要之在 会各银行群策群力,注重公共准备,减少向来营业上时势之危险,增长同业公共 之信用,征诸欧美银行界所谓联络救济同业之旨,实相符合”。7 银行公会所制订的公共准备金规则共计1 6 条,对准各金的宗旨、原则、 保管办法使用程序等都详加规定,用以确保准备金能够切实发挥其救济市面、稳 定金融的作用。是项准备金制度于1 9 1 9 年3 月正式开始施行,但由于数目较小, 拆借手续较为繁复,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于1 9 2 7 年终告天折,所有准备金照 数摊还。虽然我们对于该项公共准备金制度的评价不可过高,“但其长处,亦有 足述者,各行所出之额虽少,而聚存之款尚大,要足以坚固社会之信用,而防加 入各行存款准备金之奇减,此其一。动用虽极费手续,而遇市面变动之时,亦可 藉以救济,此其二。”8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讲,此准备金制度可谓3 0 年代初所 诞生之联准会的滥觞。 在学习了欧美各国的先进经验及经过各方面的悉心研究之后,金融界的有识 之士也渐次认识到联合准备的重要性:中国民族金融资本的商业银行基础不扎 实,“没有资金储备机构,没有调节资金来源,遇到金融风潮,容易遭受打击 为此,在遇到金融界前辈李馥荪、陈光甫、钱新之、徐寄癫等人肘,彼此也常谈 到此事,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自己的资金储备和票据交换所。”金融界非有 联合之组织,不能成功。须屏除以前各顾自身观念,实行联合进展欲求团结, 必有一银行之银行,以供调剂,或组联合准备,充实实力,方不致遇银根紧急, 市面恐慌之时,即有牵动全局之势。”在银行业较为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商业银行遇到资金困难的局面,即可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或抵押借款以资救济, 但在3 0 年代初的中国,成立不久的中央银行自身资力薄弱,各方面功能不健全, 4 在工商界和整个社会的信用尚未确立,还无法担当起“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责, 商业银行根本无法依靠其解决资金调剂的问题,因此,银行界自筹联准会,成为 最终也是唯一的出路。 2 0 世纪3 0 年代初,正是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形势受此影响,原 料紧缺、市场缩小等问题接踵而至,而自1 9 3 1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地更可谓 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水灾,两广军阀公开反蒋,九- - k 事变 日寇入侵东北,1 2 月蒋介石下野,1 9 3 2 年一二八事变,日军“强暴犯境”,全国 的政治形势陷入了极为严峻的局面。一向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经济局势,自然也受 到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作为经济金融重镇的上海亦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风雨飘 摇之中。各地洪灾之后,商业即呈现凋敝之状,与商业息息相关的金融业也趋于 呆滞。而九- - k 事变给上海的社会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大震动,证券市 场则首当其冲,“市况之混乱,空方之疲狂,达于沸点,而投机奸商复利用时机 大卖特卖,公债市价惨跌不已,情形之严重,实为空前所未有者。”“随着证券 市场行市暴跌而来的,便是金融市场的恐慌,洋拆飞涨,银根奇紧,“多款之家 或则收现死藏家中,或则提自本国行庄改存外国银行,本国银行各图自保,皆严 行收缩,以自戒备此金融恐慌之局面。”1 2 这种态势引起了金融界的忧虑,“感到 迫切地需要简历一个联合准备会,以便调剂银行头寸,抵御危机袭击。”一波 未平,一波又起,一二八事变的爆发,又给上海银行业带来了另一波的冲击。资 金“来源乍塞,去路频繁,人心惊扰,不可终日。平时最有价值之证券及房地产, 一时几全失其效用。”“1 9 世纪下半叶起一路上涨的上海租界的房地产价格,由 于上涨过头产生的经济泡沫,又受此重大打击,开始下跌。”这使得地产凭证“道 契”不再是一种可靠的信用工具:地产价格下跌,交易呆滞,企业无法还款,各 行庄无法处分此类凭证。面对公债投资损失严重、政府整理内债、房地产每况愈 下的局面,银行界不得不一面协助政府渡过财政难关,一面又设法利用同业力量 维持金融,努力渡过金融危机,联准会便应运而生。 第二节银行业发起组织联准会 1 9 3 2 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1 月2 9 日上海市商会召集各业联席紧急会议, 决议一律停市三日,同日上海银钱两业联席会议,决定于即日起参加全市性的罢 市御侮。但与此同时,银钱业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对罢市对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 有所准备。就在1 月2 9 日下午,银钱两业公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设法维持金 融,以免恐慌。“2 月1 日市商会再次集议,认为本埠战区扩大,租界交通业己 阻隔,危机四伏,秩序不安,决议继续停市。银钱两公会联席会议虽然决定再 度遵照市商会之决议,停业无限展期,但各行庄公司对于由此产生的消极后果, 却十分担忧。 对于第一次停业三日,银钱两业已经惴儒不安,担心复业时市民为预防战事 延长而竞相藏现,必将引起提存挤兑风潮,引发金融恐慌。况且,当年2 月6 日至8 日为农历新年之例假。市民会为过年及假期中生活需要而将钞票兑换银 元,金融业可能遇到更大的压力。待到2 月1 日市商会决议各业继续停业后,银 行界诸领袖认为市面停顿,金融枯燥,人心将遇见恐慌,银钱两业实有先行开市 的必要。此时,上海银行业的核心人物之一,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墩先与各大商 业银行密商,就缩短停业期达成共识,再疏通实力较弱的银行,同时与银钱两公 会领袖磋商组织联合准备机构,彼此扶助,俾免自相惊扰,进而以集体的力量安 定市面。”2 月3 日,银行业决议全体合组公库,以维持金融流通,同时征得外 商银行同意,从即日起拒收华人存款。该项银行业公库制度,系由各银行将存有 之货物、租界内中心区之地产以及伦敦市场有行市之证券,一律交存公库,由各 行共同保管,凡有顾客提存,一概无限制照付,顾客既不能以巨款转存外国银行, 惟有在华商银行之间转移;公库既经合组成立,则若有银行周转不灵,各行可全 体协助,以安定其基础,不令动摇。垤钱业方面也有相似的举措,组织财产特别 保管委员会,将各庄财产,由公会保管,集合各庄之能力,并规定每家至少缴存 二十万,多多益善。2 0 有此准备后,银钱两业于4 日复业,当日各行庄均未发生 提存挤兑的现象。当日上午,上海银行公会举行了紧急小组委员会议,拟定九条 临时办法,并提出应迅速由在会各行组织联合准备委员会,以加强同业合作,共 渡危局,该提议得到了在会各行的积极相应。同日,银行业的财产保管委员会和 钱业的财产特别保管委员会同时成立,银行业所缴财产约值现金5 0 0 0 万元,钱 业则为1 5 8 3 万两( 至2 月5 日止) ,有7 0 余家汇划钱庄参加。2 1 当时舆论认为, 随着这两个委员会的成立“从此市面稳固,人心当更可安定矣”,“金融界形势, 己得履险如夷”。n 银钱业复业后,市场形势仍不容乐观,如2 月4 日市场挂牌为洋厘七钱四分, 银拆七钱,而1 9 3 1 年全年洋厘最高七钱三分( 5 月) ,银拆晟高为六钱( 1 0 月) , 2 3 可见金融市场仍较为紧迫。为此,银行业进一步规划联合准备制度,将财产保 管委员会组织为联合准备委员会会。数日内,公约草案,拆放章程草案、评价及 保管委员会草案等条文规章陆续拟定。2 月8 曰,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 备委员会组织成立,是日在银行公会举行第一次委员银行代表大会,审查委员银 行公约草案及拆放章程草案并票选第一届执行委员。 最初加入联准会的银行为2 5 家,2 4 分别是中国、上海商业储蓄、四行储蓄 会、交通、自口政储金汇业局、中国实业、四明、中南、金城、大陆、盐业、浙江 兴业、浙江实业、中国垦业、东莱、中国通商、明华、国华、中国农工、通和、 中孚、女子商业储蓄、永亨、江苏以及中华银行。当时,上海银行公会2 6 家会 员银行中,有2 0 家加入。第一届执行委员为李馥荪、胡盂嘉、陈光甫、胡笔江、 贝淞荪、吴蕴斋、徐寄颀、钱新之、唐寿民、陈蔗青、孙衡甫等1 1 人。执行委 员又互选出李馥荪、贝淞荪、胡孟嘉、唐寿民、钱新之等5 人为常务委员,其中 李馥荪为主席。该会又聘任朱博泉为经理。保管委员由执行委员中推举者为钱新 之、胡孟嘉,另又延请宋汉章、徐新六及ash e n c h m a n ( 汇丰银行经理) ,g e o h o g g ( 花旗银行经理) ,j cl e n n i e ( 麦加利经理) 等担任。评价委员由执行委 员会推举贝淞荪、陈光甫、陈蔗青三位,另延请蒉延芳( 兴业银行房地产部经理) , nl s p a r k e ( 业广房地产公司经理) ,ews u t e e r l e ,j r ( 中国营业公司经理) 等担任房地产股事宜;胡筠庵( 胡梅记) 及j es w a n ( 新丰洋行) ,e l l i s h a y i m ( 利安洋行) 等担任证券股票事宜;吴申伯( 瑞纶丝厂经理) 及a m u g u e t ( 马 格洋行) 担任丝茧股事宣;黄首民( 溥益纱厂经理) 担任花纱布股事宜;孙仲立 ( 阜丰面粉公司经理) 担任食粮股事宜。2 5 舆论认为“上述诸君,或为银行界信 誉夙孚之领袖,或为各业之专家,擘划进行,不遗余力,预测开办以后,于调剂 金融本旨,定能贯彻也”。2 6 经过进一步筹备,3 月1 5 日上午,联准会举行简单 开幕仪式,对外公告成立。 第二章联准会的运作机制 第节 联准会的组织结构及委员银行概况 联准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委员银行代表大会,下设1 1 人组成之执行委员会, 由执行委员互选5 人为常务委员,再由常务委员中互选主席1 人。联准会内设文 书、会计、出纳等业务科,并设经理1 人,副经理若干人,由执行委员延聘。经 理商承常务委员,副经理辅助经理,负责具体事务,办理一切事宜。此外,委员 会下设保管委员组办理准备财产保管事宜,设委员7 人,由执委会就执行委员中 推举2 人,再就上海金融界中聘任5 人担任;另设评价委员组办理准备财产评价 事宜,委员至多2 0 人,由执行委员中推举3 人,并设房地产股、证券股票股、 丝茧股、花纱布股、食粮股等五股,各股聘专家1 至3 人担任委员,必要时可临 时另聘专家。联准会之组织系统见下图; 表2 一l l :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组织系统2 7 委虽盔金 气 迸盆垂虽鲎釜耋虽堡璧委虽 自前章所列执行委员名单来看,联准会核心领导成员主要来自中国、交通、 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上海商业储蓄、金城、大陆等重要银行。而评价、保管委 员均为各行业的专家。无论专业素养,还是社会声望,联准会的管理层人事构成 皆堪称一流,他们的实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对提高联准会知名度、协调各方关系、 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均能裨盏甚多。现将联准会管理层面中的重要银行家作 一简要介绍: 李铭( 1 8 8 7 - - 1 9 6 6 ) ,字馥荪,浙江绍兴人,日本高等商业学校毕业,专攻 银行业。2 8 浙江实业银行总经理兼董事长。1 9 3 1 年至1 9 3 3 年任上海市银行业同 业公会主席。 胡祖同( 1 8 8 8 - - 1 9 3 6 ) ,字孟嘉,浙江宁波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士。2 9 历 任上海交通银行副经理、1 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等职。 陈辉德( 1 8 8 0 1 9 7 6 ) ,字光甫,江苏镇江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 美国宾州大学商学士。3 0 1 9 3 3 年至1 9 3 5 年任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主席。 胡筠( 1 8 8 1 - - 1 9 3 8 ) ,字笔江,祖籍江苏镇江,生于江苏江都县。钱庄学徒 出身,1 9 2 1 年起任中南银行总经理,1 9 3 3 年任交通银行董事长。3 1 贝祖诒( 1 8 9 3 1 9 8 2 ) ,字淞荪,江苏吴县人,1 9 2 7 年起任上海中国银行经 理,”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之后进入唐山工学院。 吴在章( 1 8 8 6 - - 1 9 5 5 ) ,字蕴斋,江苏镇江人,上海金城银行经理,日本早 稻田大学商学士。3 3 徐寄扇( 1 8 8 2 1 9 5 6 ) ,字陈冕,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浙江杭州高等师范学 堂,后赴日本东京同文书院、山口高等商业学院留学。历任浙江兴业银行副经理、 协理、常委董事等职。3 4 著有最近上海金融史。 钱永铭( 1 8 8 5 - - 1 9 5 8 ) ,字新之,晚号北监先生,祖籍浙江吴兴,生于上海。 早年留学日本。历任交通银行经理,国民政府财政次长等职。 唐寿民( 1 8 9 1 1 9 7 4 ) ,江苏镇江人,钱庄学徒出身,自学成才。1 9 3 3 年起, 任交通银行总经理。” 值得一题的是,该会所聘任的经理朱博泉亦是不可多得的技术性管理人才。 朱1 8 9 8 年生于浙江杭州,1 9 1 9 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后赴美留学,于纽约大 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修读银行学及经济学。1 9 2 2 年归国后历任浙江地方实业银行 副经理、中央银行总稽核、中央银行业务局总经理。1 9 3 2 年后朱博泉先后出任 联准会和票据交换所经理,工作卓有成效,得到金融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联准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1 9 3 2 至1 9 3 7 年这个时间段内,总体来说,没有大 的更动( 详见图表二) ,这使得发展思路、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稳定的 态势,给联准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表2 一l 一2 :1 9 3 2 1 9 3 7 年上海银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名单 主席 常务委员执行委员 第一届 李馥荪贝淞荪、唐寿民、陈光甫、胡笔江、吴蕴斋、 l ( 1 9 3 22 1 9 3 32 ) 胡孟嘉、钱新之 徐寄癫、陈蔗青、孙衡甫 第二届 钱新之、贝淞荪、 陈光甫、徐寄鹰、陈蔗青、 李馥荪 ( 1 9 3 3 2 1 9 3 42 ) 唐寿民、胡孟嘉 吴蕴斋、胡笔江、叶扶霄 第三届 贝淞荪、唐寿民、 陈光甫、叶扶霄、陈蔗青、 李馥荪 ( 1 9 3 42 1 9 3 5 2 ) 徐寄颀、钱新之 吴蕴斋、胡笔江、孙衡甫 。 第四届 唐寿民、贝淞荪、 陈光甫、叶扶霄、吴蕴斋、 李馥荪 ( 1 9 3 52 1 9 3 6 2 ) 徐寄废、钱新之 胡笔江、陈蔗青、孙衡甫 第五届 唐寿民、徐寄颀、陈光甫、胡笔江、叶扶霄、 李馥荪 ( 1 9 3 6 2 1 9 3 73 ) 钱新之、贝淞荪 吴蕴斋、胡孟嘉”、王绍贤 第六届贝淞荪、唐寿民、 陈光甫、吴蕴斋、叶扶霄、 ( 1 9 3 7 3 1 9 4 2 3 8 ) 李馥荪 钱新之、徐寄癫胡笔江、王伯元、王绍贤 资料来源:上海市档案馆藏联准会档案,$ 1 7 7 1 2 、6 、7 。 1 9 3 2 年底,上海共有华商银行5 6 家,加入联准会成为委员银行的有2 5 家, 其中,有2 0 家为上海银行公会会员银行。以后逐年,既有银行陆续加入,也有 银行因停业等原因退会。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2 1 3 :联准会历年在会银行情况( 1 9 3 2 1 9 3 7 ) 年份入会委员银行总数 中国、上海商业储蓄、四行储蓄会、交通、邮政储金汇 业局、中国实业、四明、中南、金城、大陆、盐业、浙 1 9 3 2 年2 月江兴业、浙江实业、中国垦业、东莱、中国通商、明华、 2 5 国华、中国农工、通和、中孚、女子商业储蓄、永亨、 江苏、中华 1 9 3 3 年9 月中汇、中华劝工、中国企业、中国国货 2 9 1 9 3 4 年2 月恒利 3 0 1 9 3 6 年2 月江浙、绸业 3 1 1 9 3 7 年3 月聚兴诚、永大、浦东 3 3 备注:1 、1 9 3 5 年5 月2 3 日,明华银行因停业,退出联准会。 2 、1 9 3 6 年1 1 月2 日,中汇及江浙商业储蓄两银行合并为中汇银行。 3 、1 9 3 7 年8 月,恒利银行因停业退出联准会。 资料来源:上海市档案馆藏联准会档案,$ 1 7 7 一l - 3 8 。 第二节 联准会的章程制度 联准会筹备之时,经由执行委员会起草、审查、修正,制订了多项规章,于 1 9 3 2 年2 月2 7 日第二次委员银行代表大会上决议通过,并送银行公会备案,计 有:章程5 4 条,公约3 0 条,公单简章1 2 条,拆放章程1 0 条,准备财产保管委 员组章程1 0 条,准备财产评价委员组章程1 0 条,缴存准备财产及领取单证条款 5 条等。这些章则是联准会的组成及其运作的基本依据。 委员银行在加入联准会时,须认缴一定金额之财产,经执委会核定后缴入该 会,并负随时缴足之责任。准备财产限于下列五种;公共租界及法租界以内之房 地产、立时可变现之货物、在伦敦或纽约市场有价值之股票或债票、现金币或得 兑现之金币或现金条、他种财产经委员会许可者。准备财产分基本、普通两种, 委员银行可于认缴时认定一种或两种。认缴基本准备财产的委员银行,非因该银 行解散,不得退出联准会,也不得取消其认缴的基本财产额之全部或一部分。认 缴普通准备财产的委员银行,非于一星期前通知该会并经该会许可,不得退出联 准会,亦不得取消其认缴之普通准备财产额的全部或一部分。委员银行在征得联 准会同意后,可将其所认缴的普通准备财产额改为基本准备财产额。每年年终决 算,若有纯益,在提取了公积金后,认缴基本准备财产的委员银行得余款的三分 之二,认缴普通财产的则得三分之一。当联准会的准备财产认缴总额减少时,得 由委员银行增认。委员银行可以于不减少其原认缴额的范围内,抽换或收回其所 缴存之准备财产之一部分。当准备财产遇有市价低落或有败坏之虞时,经委员会 通知,委员银行应即照数补足,不然联准会可以处分其准备财产用以抵偿其所领 单证,若有余则交还原缴委员银行,不足仍需催缴。 当保管委员组收到委员银行所缴纳的准备财产时,须开具正副保管收据四 联,载明准备财产名称数量,以正联一份送交原缴银行收执,副联两份分别送交 执行委员会登记及评价委员组评估价值,最后一份副联留存。至于准备财产的保 管地点,由该组征求执行委员会的同意而决定。评价委员组收到保管委员组送来 的保管收据副联,须尽快评估价值,并开具正副估价单四份,以正本一份送交原 缴银行,副本两份则分别送交执行委员会及保管委员组,另一份副本作为存根。 当评价委员组对于准备财产认为有调阅原件或取阅货样的需要可向保管委员组 调取。当准备财产市价跌落时,评价委员组应立即通知保管委员组及常务委员会, 而后如前文所述,由会通知银行补缴。当然,若所缴之准备财产市价上涨,有关 银行可以向评价委员组申请重新估价,经常务委员核准后即可重估。 委员银行向联准会缴存准备财产后,可向委员会按照估价7 0 领用单证, 成为单讧e 的发行人,其中包括公单四成、公库证二成及抵押汪四成,而抵押汪的 成数,可由委员会改换公单、公库证。以上三种单证均为记名式。公单为见票即 付,联准会为付款人,公单付款基金由委员会准备,当联准会为公单付款后,得 即向原发行银行收回同数的现金,同时应另发新公单。公单以上海规元银为单位, 分5 0 0 两、1 0 0 0 两、1 万两、1 0 万两四种,公单上记载受款人之姓名或商号名 及发行日期,由发行银行签名,并由联准会副签。照公单简章规定,公单的持有 人得以公单照票面金额,向任何委员银行清偿债务或作为存货,或为其他之付款, 且委员银行可以所领公单为抵押品,向委员会十足拆款,这就意味着公单一方面 可代替现金,在市面流通,另一方面又可凭以拆借现金。公库证与公单不同,不 能兑换现金,也不能用于拆款,但可以作为发钞银行发行兑换券及各银行储蓄存 款的保证准备金。另外,委员银行得用现金六成,公库证四成,向发行银行领用 兑换券,再于3 0 天内备足现金向发行银行换回该公库证。抵押证可为委员银行 间拆借款项的抵押品,也可以像公库证一样作为发行银行发行兑换券及各银行储 蓄存款的保证准备。 上述公单拆款,期限为一日,其性质即为外国之隔夜拆借( c a l lm o n e y ) , 而拆放利息由常务委员议定,由会挂牌,每一个月清算一次,此所谓公单拆息, 即银行与银行间放款之公定利率,与钱业公布的拆息名同实异。3 9 无论拆放资金 还是应付公单基金都由联准会准备,而该会自身并无资本,上项资金是通过以下 几个途径来筹集的:收受委员银行托放款项;商由委员银行认贷款项;向其他银 行或银团借入款项;执行委员会决议的其他准备方法所收入之款项。 第三节联准会的经济来源 联准会公约第二十五条曾规定在拆放利息项下扣息一厘,作为该会经费,如 有不足由委员会另行筹备。因拆放业务尚未实行,故最初两年联准会准备部分的 经费均照执行委员会拟定的方案,依认缴财产总额由各行按成分别摊认;票据交 换部分的经费,则由各交换银行照票据交换章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依全年收付 总数按比例分摊。虽然联准会及其附属机构票据交换所的设立,并非以营利为目 的,而在会各行为了扶助公共事业的发展,也乐于分担为数不多的经费,但从长 远的角度考虑,联准会须有自己的经费来源,能够自给自足,方能奠定基础,进 而获取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减轻委员银行的负担。在1 9 3 4 年2 月1 0 日联准会 第2 6 次执行委员会议上,主席李馥荪提议联准会自筹经费基金。具体设想如下: 当时财政部正以意国庚子赔款作担保,向银行团借款4 4 0 0 万元,联准会可在各 行交换存款项下拨款5 0 0 万元,承购该项预计中的借款债券,“照周息6 厘,扣 除成本利息计算,年可盈余若干万元,足敷本会经费之需。”执委会认为,上 项办法有诸多优点:此项借款的担保为意国庚款,确实可靠:5 0 0 万元的数目, 在交换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成数极小( 1 9 3 3 年年终为1 2 0 0 0 万元) :各银行一 方面可以藉此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交换存款利息,仍由联准会照给,有利无害。 是年2 月2 8 日,第十次委员银行代表大会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提议。 之后不久,借款银团停发债券,改由财政部印发意庚款借款凭证,联准会遂 与银团约定,借款银团的团员可以用借款凭证,按月息五厘向联准会贴现。关于 贴现数额范围和具体贴现办法,初步的设想是将贴现数额的范围定为票面1 2 0 0 万元,由联准会尽先贴现6 0 0 万,贴现期限以一年为期,一年以上按抵押借款办 理。经过联准会、借款银团、中央银行的三方协商,最后未能达成协议。其中最 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央银行,该行原则上表示同意重贴现,但对重抵押一节不赞同, 且重贴现利率须按市面酌量办理。4 1 权衡之下,为慎重起见,联准会决定不能单 独办理贴现,此事只得暂时搁置。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嗣银团接财部 公函,准以该项凭证,自由移转”,联准会立刻致函各委员银行,商请转让事宜, 并于7 月1 日共计获得转让凭证面额银元4 8 9 万余元,可有月息五厘半的利息收 入。4 2 借款凭证送会后,由联准会转托中国银行信托部代为妥善保管。1 9 3 4 年终 决算,连收入拆放息4 6 1 1 1 元在内,联准会共收入银元1 2 2 1 1 4 9 6 元,除摊销器 具及开办费外,损益相抵,计纯益银元9 4 9 1 0 5 7 元。4 3 之后数年,该会均由此获 得盈利,该项收入,部分提取为公积金,部分用来摊销交换部分的经费,至1 9 3 7 年3 月,联准会还用部分收入归还了各行所摊认的1 9 3 2 年及1 9 3 3 年份该会纯损 之数。 自筹基金经费的过程,看似稀松平常,仔细考察,却发现实属不易,其中颇 多波折“,需要平衡多方的利益关系,面对中央银行的不合作态度,联准会的该 次努力险些搁浅,但自始至终,该会自筹经费的尝试,却一直没有间断。当意庚 款借款凭证贴现事正在斡旋中时,常务委员贝淞荪提出,由于银根宽松,需要 将借款凭证持向联准会贴现的银行恐怕不多,也不便强求,不妨一方面随时办理 贴现,同时另外再寻找稳定而妥当的投资。例如,即将发行的工部局债券和已经 发行的电力公司债券,都是不错的选择。执委会当即决议,可由交换银行存款中, 拨款五百万元,陆续购买稳实的公司债券,用来充实经费基金;暂定购买的公司 债券,为上海工部局债券及上海电力公司债券两种;买卖事宜,由经理秉承常务 委员意见,随时办理。4 5 后因这两样债券市价过高,不容易收买,又因联准会已 购入了意庚款借款凭证,该项计划便没有实行。 第三章联准会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办理联合准备 联准会自1 9 3 2 年3 月间开办以后,为手续便利起见,先通知各委员银行将 拟缴财产预先开单送会评价,而各委员银行拟缴之准备财产大部分均属于最稳实 的房地产及有价证券。凡各种财产,都分门别类由各股专家作精确审查,方始评 定价值。委员银行所缴的准备财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即为房地产。房地产股委 员进行地产估价的普遍原则,系以每一地产在平时公开交易时可成立的买卖价 格,及其因投资而可获得的利润为根据。具体而言,就是由专家、委员们,先考 量该地产坐落地段的售价,再考量该地产获得最大发展时所能赢得的收入。至于 该项地产因特种用途而能获得的特别收入,则律不在估计范围内。对于房产的 评价,则依照原房产现时重建所需的公平造价为标准,而房屋内限于一定用途的 特种设备等,都不在评估范围内。中国古典建筑的估价,以现肘重建所需的价格 为根据,再减去依原造年份应行折旧的金额而定。租地建造的房屋根据原房屋除 去应摊减造价后的净收入来评定价值。 至6 月下旬,已有1 9 家银行将原认缴的准备财产缴会保管,共计财产3 5 8 9 万余两。“联准会的保管委员会即将此项准备财产陆续委托信誉卓著的银行妥善 保管,其中中交两行专门保管内国公债及库券47 ,其他财产均委托汇丰麦加利、 花旗等三外商银行保管。联准会保管委员及常务委员得随时负责查核委托保管之 财产。各项财产用保管委员个人名义由联准会存入保管银行,每一保管银行只用 委员一人出面。道契转让用小过户方法,4 8 由委员银行将权柄单空白背书送交联 准会,由该会直接向挂号洋商转入保管委员个人名义。”由于准备财产的保管方 法与手续均有详密规定,力求稳妥,因而颇得委员银行的信任,有不少银行以超 过认缴额之财产,存由联准会保管。5 0 “友邦同业人士,热心合作,值得吾人钦 佩;而准备会发出单证的价值,也因此一来,博得中外同业的一致信任”。联 准会开办当年收存之各行财产,上期决算准备总额,计为评价总额6 80 4 ,下 期决算准备总额,计为评价总额6 89 4 。财产分类,照下期决算之数,房地产 占总额8 5 5 ,证券占总额1 4 4 4 ,其他物品,占总额o 0 6 。公单基金筹足 规元银8 7 5 万两。“ 在各行最初缴存的准备财产中,房地产及外国有价证券占很大比例,随着外 国债券的行市看好,价格高涨,1 9 3 2 年末至次年年初,委员银行中既有已经将 该类准备财产抽回出售的,也有通知联准会准备将其出售的,而各该委员银行所 换缴的财产中,除了房地产,很少有其他物品。由于各行自置或是受押的大宗房 地产只是少数,因而多数都以零星的房地产缴会,给联准会的评价、保管、抽换 1 4 等诸多程序,带来了手续上的不便。经理朱博泉与各委员银行商议后达成共识; 内国公债是各行最普遍的投资,最好能被批准用于缴充联准会的准备财产。联准 会签订公约时,正值一二八事变之后,当时证券市场停市,内债债信低靡,颇遭 疑惧,因而联准会未将其列入准备种类之中。1 9 3 3 年1 月,根据经理的提议, 联准会以内国公债自整理案实行后,担保确实,市价稳定,将其议定为准备财产 种类之一。同时为格外稳厚起见,决议用内国公债缴充准备财产时,照市价六折 发给单证;每一委员银行用内国公债缴充准备财产,以该行实缴财产总额十分之 二为限;遇市价低落满一折时,应即补缴,不满一折时,由经理酌办,在实行之 前,均先征求保管委员会同意。5 3 保管委员会于2 月1 4 日召开会议讨论了该项 决议,委员们认为准备财产内房地产数额甚巨,为多分门类起见,将内国公债核 定为其中一项,颇为适宜,若需要处分准备财产时,由于内国公债属于流动性质, 处置更为便利。但内国公债各项债券每月本息的有关事务颇为繁细,需要议定适 当的处理办法,保管委员徐新六提出,中交两行为政府指定的内债还本付息机关, 因此准备财产中内债一项,最好由中交两行保管。其他保管委员对此皆表赞同, 并主张两行保管内国公债的成数在原则上各占半数。”内国公债被批准缴充准备 财产后,联准会当年全部准备总额,上期决算为评价总额6 8 5 4 ,下期决算为 评价总额6 6 7 6 n 。财产分类,照下期决算之数,房地产占总额8 2 6 3 ,外国有 价证券占l o 4 l ,内国公债占6 9 6 。”1 9 3 6 年3 月,联准会将内国公债缴充 准备财产发放单证的折扣改为七折,并将每一委员银行所缴内国公债在该行实缴 财产总数中所占成数由十分之二提高到十分之五。”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按照 票据承兑所章程的规定,用内国公债缴充承兑担保品,照市价七五折计算,调整 后的折扣与承兑所的折扣不至于相差太远,另一方面经过此次调整,内国公债的 折扣也就与联准会章程所规定的单证折扣相符合了。 1 9 3 4 年1 1 月2 7 日,在联准会第3 0 次执行委员会议上,主席李馥荪提出, 近来上海房地产市场有渐渐趋落的迹象,交易日形呆滞,故对于准备财产中房地 产一项应加以限制,建议改照估价六折发给单证。最后,执委会决议由经副理详 加研究后,再付讨论。当时,各委员银行所缴存的准备财产中,房地产占总额 8 5 2 1 ,内国公债占5 1 5 ,外国有价证券占9 6 4 。”在储蓄银行法施行之前, 内国公债占准备财产67 4 ,与之后的5 1 5 比较,减少了1 5 9 ”,而外国有 价证券成数,未受影响,基本没有什么变动。以财产性质而言,各行所缴固定财 产与流动财产平均比率,约为五比一。就各行所缴财产中,房地产所占百分比来 看,占1 0 0 的有1 8 家,占7 0 9 0 的有4 家,占3 0 5 0 的有四家”。 在此,有必要说明联准会的单证准备与各行发券、领券保证准备之间的关系。 各银行发行或领用兑换券,可以用道契地产,按照工部局的估价十足计算,存充 保证准备。而联准会单证准备中的房地产,系按照该会评价委员会估价七折计算, 该估价一般都低于公估价。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兑换券保证准备,通常以地产 为限( 房地产相连,偶尔可以通融) ,联准会的单证准备则房产地产并计,稳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清单
- 防汛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防汛救灾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自然人独资股权转让协议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研究
- 有房子双方自愿离婚协议样本5篇
- 数字化营销策略在皮鞋品牌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映前广告承包合同3篇
- 运动器材溯源平台-洞察及研究
- 部队出国安全培训课件
- 英语音标教学课件含音频
- 书法宣传课件
- 2025年数字解密:药食同源生意下最香的成分与赛道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湖南卷) 含答案
- 植保培训活动方案
- 好教育好人生
- 立德树人教育宣讲课件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参考答案
- 脓毒血症护理诊断及措施
- 2025-2030中国水上自动驾驶系统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动态预测报告
- 幼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