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中文摘要 当前移动通信业务增长存在a r p u 值持续下降、“量收不平衡”现象日 益加剧等困扰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移动通信 运营商和政府监管机构都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了 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针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我国现有的移动 通信运营商,从通信业务收入、通信业务总量、通信增加值、a r p u 值、 用户数、利润等衡量通信业务增长效益的重要指标入手,详细分析了两家 运营商的业务增长效益及发展趋势,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移动 通信市场“量收不平衡”现象受中国联通的影响较大;第二,对象中国移 动这种用户数巨大的运营商来说,a r p u 值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前,不会对 其利润率造成大影响,然而对象中国联通这种用户规模的运营商来说, a r p u 值降低对利润率的冲击较大:第三,用户规模带来的总成本领先优 势可以消化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压力和收入损失。为增加移动通信业务增 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论文建议通过发展用户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提高移动通信普遍服务程度;发展增值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差异化定价策略规避价格战:运营商的作用是整合服务和平台,促使移动 通信产业链协同。 关键词: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a r p u 值、用户规模、增值业务 二! i 塑坠:! 型型:! 竺! 兰墨 ! 墅! ! 竺:! ! 一 a n a l y s i so fb e n e f i t so fc h i n a m o b i l e v o l u m e si n c r e a s e a b s t r a c t s n o w a d a y st h e r ea r es o m ep r o b l e m sl y i n gi nc h i n am o b i l ev o l u m ei n c r e a s e , s u c ha st h es u s t a i n i n gd e c r e a s eo f a r p u , t h eu n b a l a n c eo ft h et r a f f i cv o l u m e s a n dt h es e r v i c er e v e n u eo f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t h e s e p r o b l e m sp e r p l e xt h e m o b i l e o p e r a t o r s ,s oa n a l y z i n gs u c hp r o b l e m sh a s p r a c t i c a l s e n s e t h e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a n a l y z e s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o f c h i n am o b i l em a r k e t ,a n dt h et w o m o b i l eo p e r a t o r s v o l u m e si n f f r e a s e ,v i at h ei n d e xo ft h es e r v i c er e v e n u eo f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t h et r a f f i cv o l u m e so f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d d e dv a l u e so f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r p u ,u s e rv o l u m e s ,a n dp r o f i t s c o n c l u s i o n sh a v eb e e n i n d u c e da st b h o w i n g ,f i r s t l y ,t h eu n b a l a n c eo ft h et r a f f i cv o l u m ep l a y sa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so nc h i n au n i c o r n 。s e c o n d l t h ed e c r e a s i n go fa r p u h a sv e r y s n l a 】| i m p a c to nc h i n am o b i l eb e f o r et h ea r p ud e c r e a s i n gt os o m ee x t e n s i o n 。 s i n c et h ec o m p a n yh a st r e m e n d o u su s e r s ,w h i l ei tw i l lh a v eg r e a ti m p a c to n c h i n au n i c o ms i n c ei t s u s e r si sf e w e tt h a nc h i n a m o b i l e t h i r d l y , t h e a d v a n t a g eo fg e n e r a lc o s t so r i g i n a t e db yt h es c a l eo fu s e r sm a ym a k eb a l a n c e t h el o s so fr e v e n u e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g g e s t st h a ti m p r o v i n gt h es c a l ee c o n o m i c b e n e f i tb yd e v e l o p i n gn e wu s e r s ,i m p r o v i n gt h e q u a l i t yo fc o m m o ns e r v i c e , d e v e l o p i n gv a l u e a d d e ds e r v i c e s ,h u n t i n gt h en e wp o i n to fp r o f i t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 t h e p r i c e s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d & c o o r d i n a t e d t h e p l a t f o r n l t h e m e a s u r e sw i l l e n h a n c eb o t ht h es o c i a lb e n e f i t sa n dt h ee c o n o m i cb e n e f i t s k e yw o r d s :c h i n am o b i l ev o l u m e si n c r e a s e ,b e n e f i t s ,a r p u ,t h es c a l e 0fu s e r s ,v a i u e a d d e ds e r v i c e s 声明 独创性( 或创新性)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 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 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邮电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 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 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目期: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第一章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现状 1 1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基本情况 1 1 1电信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也是实 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主导产业之。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电信业经历了从积累到飞跃的高速发展时期。根据统计,“九 五”期问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 8 8 ,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 d p 增长幅度的3 2 倍。 2 0 0 2 年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仍是g d p 增长速度的1 2 倍。电信企业 增加值占g d p 的比例从2 0 0 0 年的2 3 5 到2 0 0 2 年达到最高点2 6 9 之后,稳定在2 6 左右。 2 0 0 4 年初,在我国电信业取得突出成绩,并已迈入电信大国行列之际,信息产业 部适时提出了由“电信大国”通向“电信强国”的战略构想。所谓电信强国就是指环境 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等三个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者缺+ 不可。 这种构想对运营商未来的战略会产生重大影响。 1 1 2 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关系 现阶段,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和 中国联通之间的竞争实力悬殊较大,尤其在市场发展初期,中国联通作为在移动通信市 场引入竞争的新进入者,在2 0 0 1 年以前几乎无法和中国移动抗衡。2 0 0 1 年中国联通上 马c d m a 后,业绩在2 0 0 2 年开始呈现较快上升趋势,实力明显增强,改变了原来中国 移动一统江山的局向。 2 0 0 4 年,中国移动在国内移动运营市场上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占有6 6 的用户市 场份额。在通信市场,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营商的盈利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论义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图1 一l2 0 0 4 年移动通信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中国移动在用户规模上的优势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原因有二:第一,中国联通 的g 网和c 网在短期内均不可能达到中国移动的网络服务水平,而在通信行业,客户 更注重的是服务水平而非价格。第二,中国移动的企业品牌以及旗下的客户品牌比中国 联通更能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中国联通在品牌上的弱势使客户没有归属感。 但是,中国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政府的干预使市场领导者反而处于防守地 位。中国移动目前处于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一般来说,领导者倾向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优 势,是一种进攻姿态。然而在政府干预下,中国联通可能会毫无顾忌地抢夺用户,而中 国移动既要发展,同时又要防守、保护既有用户不被抢走。但是,如果中国联通抢夺用 户的方式长期停留在价格上,恶果很快会作用到自己身上,因为根据通信行业用户规模 带来的总成本领先优势,中国移动的成本价格肯定比中国联通低。因此,中国联通必须 改变竞争策略。 除市场份额上的差距之外,中国联通在营销上是一个市场追随者,在市场营销、品 牌建设、公关活动等方孟都较中国移动逊色。中国移动在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有三个优 势:第一,总成本领先优势;第二,品牌优势;第三,网络质量。前两个优势是关键, 第三个优势会随着中国联通的网络建设而逐渐消失。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相比国际上其他地区的竞争还有其特殊性: 首先,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仅有的两个移动通信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同归属信息 产业部管理,它们之间的竞争存在我国通信市场特有的规则,比如中国联通的资费可以 比中国移动的资费低1 0 ;政府可以适当干预运营商的市场经营活动,责令其停止某种 商业行为等。 其次,企业定价不完全自主,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 场调:常价;增值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再次,运营商的经营者均有信息产业部委派,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是市场上的竞争对 手,而他们本身却是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2 0 0 4 年i o 月的三大电信企业高层领 导互换就是这种特殊竞争关系的典型体现。 2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最后,由于我国电信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企业负有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所 以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比较谨慎。以中国移动的资金实力,多元化经营也好,对外投资也 好,换作其他国家的企业可能早就开展得如火如荼了,但中国移动行动十分谨慎,市场 形象非常低调。 1 2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情况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困电信条例将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基 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 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根据2 0 0 3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电信条例所附新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规定: 基础电信业务分为两类: 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 一) 固定通信业务、( 二)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三) 第一 类卫星通信业务、( 四) 第一类数据通信业务。 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 集群通信业务、( 二) 无线寻呼业务、( 三) 第二类卫 星通信业务、( 四) 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 五) 网络接入业务、( 六) 国内通信设旌服 务业务、( 七) 网络托管业务。 增值电信业务业分为两类: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一)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二) 国内多方通信服 务业务、( 三) 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四) 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一) 存储转发类业务、( 二) 呼叫中新业务、( 三) 因特网 接入服务业务、( 四) 信息服务业务。 增值电信业务分为第一类增值业务和第二类增值业务,区别在于:第一类增值业务 涉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并且有一些业务也许在我国是刚刚开展,一些政策或者 一些配套正在摸索;第二类增值业务是比较成熟的电信增值业务,或者大部分已经向民 资或外资开放。 1 2 1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现状 对移动通信而言,虽然传统话音业务仍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移动 增值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 0 0 4 年,移动增值业务一改前 几年短信业务一统天下的局面,新业务的种类日趋丰富,业务使用量增长迅速,成为移 动运营商新增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彩铃和彩话为代表的新兴增值业务增长迅速,成为短信之后的又一座“金矿”。 北京邮电火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 效益分析 中国移动于2 0 0 3 年5 月率先推出彩铃业务,2 0 0 4 年,中围联通开始大力推广彩铃业务, 中国电信也开通r 小灵通彩铃业务。短短一。年多的时问,彩铃用户就超过了2 0 0 0 力i , 市场规模达到近l o 亿元。 曾经跌入低谷的w a p 业务在2 0 0 4 年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网速慢、费用高、 内容单一曾经是制约w a p 业务发展的三大瓶颈。但在2 0 0 4 年,随着运营商2 5 g 网络 日益完善和s p 的积极参与,制约w a p 业务发展的问题得到逐步改善。2 0 0 4 年第一季 度,国内w a p 市场就保持了月均1 6 以上的高速增长。到2 0 0 4 年年底,w a p 用户数 达到2 5 0 0 万,市场规模接近1 2 亿元。 此外,2 0 0 4 年,手机游戏等娱乐类业务、图铃等下载类业务、综合信息类业务和 i v r 聊天等业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前景看好。 1 3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电信业经历了与国外电信业相似的发展轨迹,不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 某些轨迹走得更好,或者说是上拜曲线更好。但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仍旧存在这样 或那样的问题。 第一,尽管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创造了市场“井喷”式发展的奇迹,目前还处在粗 放型竞争阶段。 第二,移动通信市场“量收不平衡”问题目益突出。“量收不平衡”即通信业务收 入的增长率与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率不平衡,通信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通信业务总量 的增长率,且两者的增长率差距日渐拉大。 第三,通信资费水平持续下降,尽管平均用户通话时长有所增加,但仍无法阻挡 a r p u 值降低的趋势,进而影响了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增速和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的比 重变化。 第四,移动通信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 分布比较密集,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第五,政府机构的监管和执政能力仍旧处在摸索阶段。行业对电信法的出台 翘首以待。 4 北京邮l 乜大学硕十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k = 效益分析 第二章衡量通信业务增长效益的重要指标 2 1通信业务的几个重要统计指标 考察通信业务增长效益的几个重要指标:通信业务收入、通信业务总量、通信企业 增加值、a r p u 值、用户数、利润等。 2 1 1 通信业务收入 通信业务收入是通信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即通信企业为社会提供通信产品,用户 在使用了通信产品之后,按所使用各类通信产品的价格( 即通信产品的资费) 缴费,由 此通信企业获得的收入。由于通信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对通信需求的效用的满足,通信产 品本身不具有实物形态,用户对通信产品的消费过程与通信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可分割, 造成通信企业的产品无法脱离其生产过程,以一种独立存在的实物形态的商品进入流通 领域。因此,通信产品常常被习惯的称之为“通信服务”,其价格被称之为“通信业务 瓷费”,而销售收入被称为“通信业务收入”。 2 1 2 通信业务总量 在我国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关于“通信业务总量”的详细解释如下: 通信业务总量指以价值量形式表现的邮电通信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通信服务的总 数量;是用于观察通信业务发展变化总趋势的综合性总量指标。通信业务总量按专业性 质分为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计算方法为各类产品乘以相应的平均单价( 不变 价) 之和,再加上出租电路和设备、代用户维护电话交换机和线路等的服务收入。该指 标综合反映了一定时期通信业务发展的总成果,是研究通信业务量构成和发展趋势的重 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通信业务总量= ( 各类通信业务量不变单价) 十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收入 = 邮政业务总量+ 电信业务总量 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得出: 电信业务总量= ( 各类电信业务量不变单价) + 电信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收入 通信业务收入和通信业务总量在数值上是有差异的,原因在于:首先,通信业务收 入是一同新产品当年现行的价格为基础计算的,而通信业务总量是以不变平均单价为基 础计算的( 如1 9 9 9 年后通信业务总量均以1 9 9 0 年不变平均单价计算) 。由此造成在通 北京邮电大学颁栩珊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信业务资费有调整变动的情况下,相邻年份的产量的大小是不能通过业务收入的比较而 得出,即不可比。而在不变平均单价确定后的年份中,通信业务总量的大小变化可以直 接体现通信产品量的增减变化。其次,通信业务收入所体现的产品量只包含取得了销售 收入的通信产品量,即通信业务之中的计费业务部分。而通信企业完成的总产品量中除 了计费业务之外,还包括一部分按照邮电资费政策规定予以免费的部分,如邮电公事用 邮免费。这部分业务虽然由于政策原因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但并不是说起不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作为体现通信总产品量的指标,当然应该包括这部分产品量,即通信业务总 量指标中涵盖了计费业务与免费业务两部分。因此,用通信业务总量指标作为通信企业 的总产品量指标更合适。 目前通信市场呈现“量收不平衡”现象,即通信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与通信业务总量 的增长率不平衡,通信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率,且两者的增长率 差距越来越大。 2 1 3 通信增加值 通信增加值( 通信企业增加值) 是指通信企业在核算期内从事生产或劳务活动的最 终成果,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支付的价值总额。通信增加值是衡量通信发展规模、 速度、效益的代表性指标之一,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加值可以从生产、分配、使用角度分别采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进 行计算,通信增加值主要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价值形成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 的转移价值,从而得到新增加的价值( 或称追加价值) 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 总产出一中间消耗 通信企业的总产出是指通信企业在某核算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总产品) , 是用生产者价格计算为社会提供通信服务的价值量。它反映了通信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 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国有通信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 通信企业的中间消耗是指通信企业在完成通信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 价值和服务价值。 收入法 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得到收入份额计算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 算公式为: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i b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6 北京邮电大学颁 一研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2 1 4a r p u 值 所谓a r p u 值就是“每号线每月的经济效益”,是指平均每个电信用户每月创造 的业务收入和经济效益。在电信市场上,a r p u 值是衡量运营商营运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a r p u 值= 电信企业每月主营业务收入每月用户数 年平均a r p u 值= 电信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用户数1 2 2 1 。5 其他指标 除以上四个重要指标外,考察通信业务发展效益的指标通常还有用户数、利润等。 用户数在此指移动电话用户数。 2 2 通信业务增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信业务增长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2 1 通信业务增长的社会效益 电信产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信增加值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通信增加值占g d p 的比例2 0 0 2 年最高 达到2 6 9 ,增长速度是g d p 增长幅度的1 2 倍。 通信增加值占g d p 的比重,如果后年比前一年高,说明通信业务增长对国民经济 的贡献为正,否则为负。比如2 0 0 2 年通信增加值占g d p 比例为2 6 9 ,较2 0 0 1 年2 5 3 商,那么就称2 0 0 2 年通信业务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为正。 第二,通信业务增长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猛,用户数发展 很快,2 0 0 4 年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 4 | 3 ,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 国家来说不算低。 通信业务增长对和谐社会产生何种影响? 如果数字鸿沟扩大,那么通信业务增长对 和谐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数字鸿沟缩小,那么通信业务增长对和谐社会产生工f 面影 响。数字鸿沟通常可以从通信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普遍服务的程度中得以体现,用户数多, 普及率高,则普遍服务程度高。当然,发展用户的后期可能更多的是发展低端用户,这 时经济效益可能不够理想,但社会效益好。 2 。2 2电信产业的经济效益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电信产业的经济效益衡量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第一,边际成本产生的效益。电信产业的特征是初期沉没成本巨大、全程全网、 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前两条决定了电信经营固定成本极大,而可变成本较小,因此网 络越大、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平摊的成本就越小,电信企业经济效益越好,也就越能够 盈利。用户规模可以产生总成本领先的优势。 第二,a r p u 值带来的客户经济效益。a r p u 值越高说明客户价值越大。 这两方面的经济效益跟用户规模都息息相关,第一点不言而喻,第二点业界曾经 有过争议,就现在移动运营商的经营情况来看,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当移动通信市场 的a r p u 值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时,运营商担心利润率会下降,尤其担心影响股东的 投资信心。但通过连续几年的观察,发现尽管a r p u 值一直在下降,中国移动的利润 率非但没有下滑趋势,反而呈上升势态;中国联通则出现相反情况,a r p u 值下降,利 润率也下降。同样是a r p u 值下降,两个运营商利润率出现不同的情况,关键因素还 是用户规模。中国移动的总成本领先的规模经济再一次显示出优势,尽管a r p u 值下 降,用户规模却能消化掉单个用户贡献量的减少,利润率可以保持甚至增长。中园联通 由于用户规模相对小些,a r p u 值对利润率的影响就明显得多。现在中国移动的2 4 小 时网络利用率达到了6 0 ,摊到每个用户头上的成本已经非常微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价格战争夺客户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第三,增值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语音业务市场具有刚性,资费和通话时长呈线 性关系;增值业务市场具有弹性,业务类别、客户区隔、收费方式等都具有多样性,也 是运营商品牌塑造、网络增值、产业链增值的要害。 但就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发展状况来看,增值业务的经济效益还尚未嘎 显体现,在3 g 时代将会有一个质的改变。 北京邮电大学硕上研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第三章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3 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指标分析 3 1 1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分析 表3 - 12 0 0 0 年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业务收入 年份2 0 0 0 芷 2 0 0 1 盔2 0 0 2 芷2 0 0 3 芷2 0 0 4 刍三 中国移动( 亿元)1 1 3 8 71 3 4 6 8 1 5 0 91 7 1 92 0 3 9 9 中国联通( 亿元) 2 5 63 7 9 85 0 86 6 77 0 7 4 倍数比 4 44 44 o3 02 9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图3 12 0 0 0 年- 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业务收入对比 ( 亿元) 2 5 0 0 2 0 0 0 1 5 0 0 1 。o o 5 0 0 。i 5 8 0 - 4b 4 t x :? 7 1 9 0群:鼗 5 0 9 祭g a黔:二: 搿到崔:j 3 4 6b 墨誓 3 3 8 赣引3 1 3 麓;嚣 1 3 8 73 09 瓣 r_l 啊 粪i 鞭陲羹 1 8 3 懑! 1 87 7 0 7 4 黪 i 黪 6 6 70 、 1 :璐 5 0 80 蠹涩翻二攀 雾 2 5 6 3 、7 、9 8 勿纫 。 汤 霸鞠隧 i 刎糍i 蓦 暖i :茎匀中国移动业务收入盘笛名舀中国联通业务收入l _ - 尸一中国移动业务收入增长率- - - - - 中国联通业务收入增长率j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我们发现两公司的收入总数都在持续增加,说明双方的营销战略都是有效的。 收入规模格局基本形成,两公司的收入比基本上保持在3 :1 的比例上。说明,中 国联通的c d m a 在2 0 0 2 年上市后,对移动市场的收入格局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9 北京邮电人学硕士研究生论空 中圜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增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尤其在2 0 0 4 年大幅下挫。 3 1 2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总量分析 表3 - 22 0 0 0 年,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业务总量 | 年份2 0 0 0 年 2 0 0 1 扛2 0 0 2 年2 0 0 3 瘫2 0 0 4 纽 中国移动( 亿元) 1 2 1 5 31 6 1 6 32 1 4 42 8 5 1 54 0 1 1 中国联通( 亿元) 6 4 14 9 1 58 l l9 1 01 0 3 6 倍数比 1 93 32 63 13 9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图3 - 22 0 0 0 年一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业务总量对比 ( 亿冗) 芷童! 1 3 中国移动业 _ - 一中国移动业 务总量留蚴中国联通业务总量 堑璺墨塑篓里:= ! :l : _ 躞些箜堕量塑垦登 2 00 0 4 0 0 0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两公司的业务总量都有增长,说明用户使用量增长。 中国联通业务总量波动较大。2 0 0 2 年中国联通业务总量有个激增,是因为 c d m a 推广期大规模开展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刺激了业务总量增长。 中国移动业务总量增长率平稳,2 0 0 4 年增长率上升相对较大,该年推出的“全 球通”的9 9 套餐是影响因素之一。 晰 嘶 瞄 慨 龇 洲 枷 踟 北京邮i 乜大学砸上研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3 1 3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对比分析 图3 3 主j i 6 葺迈。商军磊i 菌信业棼畈天菊亚孬酉垂丽瓦 4 5 o o 4 00 0 3 50 0 3 0o o 2 5 0 0 2 0 0 0 1 5 0 0 1 0 0 0 50 0 oo o 2 0 0 02 0 0 12 0 0 2 2 0 0 32 0 0 4 e 笠! z 皇穆动通信业务收入促蕴z 凸移动通信业务总量 _ 严移动通信业务收 增长率- - 卜- 移动通信业务总量增长率 l 二 一_ _ _ =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长率和业务总量增长率恰好里反向运动,正是“量收不平 衡”现象。 结合图3 - 1 和图3 - 2 ,可以看出中国联通的“量收不平衡”状况较中国移动严重, 也说明移动通信市场的“量收不平衡”状况主要受中国联通影响,尤其其业务收入增长 率持续下滑。 3 1 4 通信增加值分析 表3 - 32 0 0 0 年2 0 0 4 年通信增加值占g d p 比例 年份2 0 0 0 年2 0 0 1 焦2 0 0 2 薤2 0 0 3 定2 0 0 4 在= 通信增加值内g d p 比例2 3 5 2 5 3 2 6 9 2 6 4 2 7 7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无 亿 柏 啪 咖 o 3 2 1 北京邮电大学坝卜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图3 42 0 0 0 军- 2 0 0 4 军通话培五j 百 ( 亿,g ) 3 7 7 6 掣7 0 2 7 5 0 j 2 42 2 2 4 2 6 h 。 : : 。 : 2 0 9 8 豳 1 3 3 6 1 0 5 4 器囊姜 = = = 孽;:i 熟 球j 捌 鬟:菱 i ;:蠢; i - j 焉i j ;= ! = | 囊 : :涮箍 - - : 罄囊;: 挂# :, = = = = = = 善j : 7 。? + 。 _ i 鞭善 剃: 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 【粤兰翌塑堡! 堕塑堕- _ 遇堕塑塑堡 塑量垩1 3 00 0 2 50 0 2 0 0 0 1 5 0 0 1 00 0 50 0 oo o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通信增加值占g d p 的比重增大,说明通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大。 3 1 5a r p u 值分析 表3 42 0 0 1 年一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a r p u 值 年份2 0 0 1 住 2 0 0 2 焦2 0 0 3 年2 0 0 4 矩 中国移动( 元月) 1 4 11 1 59 99 2 中国联通( 元月) 8 66 75 64 9 倍数比 1 61 71 81 9 数据米源:信息产业部年箍 表3 52 0 0 1 年一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a r p u 值增长率( 负) 年份2 0 0 1 年2 0 0 2 芷2 0 0 3 年2 0 0 4 钽 中国移动一1 8 4 4 一1 3 9 1 一7 0 7 中国联通 一2 2 0 2 一1 6 3 4 一1 2 2 6 1 2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鉴 啪喜;喜;啪啪咖o 4 3 3 2 2 1 1 北京邮l 毡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图3 52 0 0 1 年一2 0 0 4 年移动通信a r p u 值 1 6 :毒 - 毒1 1 5 兰篙0 两公司相互价格竞争,加上小灵通等竞争对手的加入,两公司的a r p u 值不断下 降。 中国联通a r p u 值与中国移动a r p u 差距越来越大,说明其客户价值越来越低, 价格竞争对规模较小的运营商影响更大。 2 0 0 4 年中国移动a r p u 的下降幅度得到一定控制,因为下半年政府着手治理移动 通信市场无序价格战,中国移动比中国联通更容易从价格战的泥潭中脱身。 移动通信平均a r p u 值曲线更贴近中国移动a r p u 值,说明中国移动对平均a r p u 值 的影响更大,这是由于其用户规模决定的。 匦磊耳酾动蓣石丽写洋画媛趸丽芦赢;u 在丙i 一一 ( 儿月) l2 0 6 8 5 7 霾 5 6 霪 1 2 l 。 縻 圈隧 潮 2 0 0 22 0 9 3 2 0 0 4 i 口中国移动预付费用户a r p u 值口中国联通签约用户a r p u 值母差额|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鉴 w鲫加鳓们o 吣 蚰 o 北京邮电人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中国联通签约用户与中国移动预付费用户的a r p i j 值越来越接近,说明中国联通 本来就不占优势的高端客户群客户价值进一步下降。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 中国联通资费下降导致业务收入下降,每号线每月经济效益随之下降;第二,受低资费 驱动,中国联通的签约用户并不是真正的高端用户。 3 1 6 用户数分析 表3 - 62 0 0 1 年2 0 0 4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用户数增长 年份2 0 0 0 住 2 0 0 1 年2 0 0 2 正2 0 0 3 笠2 0 0 4 圭e 中国移动( 万户) 6 6 5 21 0 3 8 21 3 8 0 01 7 7 3 42 2 1 4 5 5 中国移动 7 8 0 2 7 1 6 9 6 6 9 4 6 6 0 0 6 6 1 4 市场占有率 中国联通( 万户) 1 8 7 44 1 0 06 8 1 79 1 3 51 1 3 3 7 同比倍数 3 5252 1 l _ 92 o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图3 7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用户数对比 1 5 0 0 0 1 0 0 0 0 5 0 0 0 0 2 5 9 6 9 惶2 6 7 6 6 5 ,、 4 6 9 8 6 6 8 1 7 0 ;6 6 2 7 3 0 0 0 0 2 5 00 0 2 0 00 0 1 5 0 0 0 1 0 0 0 0 2 4 6 1 5 0 0 0 4 2 3 6 2 0 0 02 0 0 12 0 0 2 矬3 03 3 2 0 0 3 二虫2 4 1 1 0 0 0 2 0 0 4 匹互= = j 中国移动用数笙翻中国联通用户数 _ 一中国移动并j 户增长率- 中国联通用户增长率i 一。一一 一一一j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两公司在用户规模上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两公司用户增长率均在下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j n 上n 网 运营商的小灵通的加入,移动用户规模的扩张速度减缓。 1 4 肼啪 啪 巧 一飘 甩 , 一卿泓 北京邮电大学硕l 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从2 0 0 2 年开始用户增长速度下降趋势有所减慢,可见从当年开始的价格竞争的 营销战略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2 0 0 4 年,我国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 4 8 7 万户,是近年来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 量最多的一一年,但由于用户基数庞大,增长速度仍是下降趋势。 中国联通用户数增长率大幅下降,其粗放式扩张方式受到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 表3 7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过亿时间表 时间2 0 0 1 年3 月2 0 0 2 年1 1 月2 0 0 4 年6 爿l l 移动电话用户数( 万户) 1 0 0 3 1 42 0 0 3 1 33 0 0 5 5 9 l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年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是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 联通是世界上第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第一大c d m a 网络移动运营商。 这样巨大的市场意味着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比其他地区的运营商更具生存空间, 因为在通信行业,用户规模至关重要。 3 1 7 利润分析 表3 - 82 0 0 2 年一2 0 0 4 年中国移动与联通净利润 年份 2 0 0 22 0 0 32 0 0 4 三年平均2 0 0 5 年第一季度 i 中国移动( 亿元) 3 2 6 03 7 4 74 3 2 11 2 4 5 21 1 2 5 i 中国联通( 亿元) 1 9 52 3 32 4 77 3 56 0 f倍数比 1 6 71 6 i1 7 51 7 01 8 9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年报 北京邮电大学硕十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分析 4 0 00 3 0 00 2 0 00 1 0 0 0 0 0 1 0 0 2 :f f 一2 0 0 4 v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净利润对比 2 2 糯 2094321 3 ,4 ,。 3 2 6 0 5 批 3 9 3 5 :j | i 9 5 。- - ;篓嚣自1 2 3 : 3 。 * :襄:i1 2 4 7 壬三= i 军面荔葫净利藉 琶i ! ;高中国矗通再;j 藉“一 二:! ! 三窭舅量动登型塑童i :二! 主孽哩塑必垦 2 50 2 0 0 1 50 1 0 0 5 0 o o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年报 中国移动近三年净利润是中国联通的1 7 倍,由于联通近三年利润徘徊不前,而 中国移动的利润增长强劲,使两者的差距有继续扩大趋势。 r j 一一 一一j 一 一 图392 0 0 3 年一2 0 0 5 年第一乖度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净利润增长率 2 5 o 2 00 1 5 0 1 0 0 5 0 00 一50 1 0 o 1 5o 2 0 0 2 5 0 3 0 o :埔进一 芝:塑。1 9 8 “ _ i _ 7 1 4 9 、- 。0 一立1 l 一 2 0 0 4 、2 0 0 5 第一季度 一2 3 9 二;一中自葫再藕面率:i 耳舔遁丽滴增长摹1 。1 。一- _ = = 一 = = = = = 一一 + 2 0 0 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根据2 0 0 4 年同期净利润计算 数据米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年报 两公司的净利润相差较大,从近期来看如果联通公司不采取有效措施,其差距 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移动年净利润增长率保持1 5 以上,而中国联通则从2 0 0 3 年的1 9 5 逐年下 降,2 0 0 5 年一季度出现了负增长。 葫船0 5 北京邮电人学填j 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故效益分析 虽然a r p u 值下降,中国移动的净利润率及净利润增长率都呈上升趋势,中国联 通则没有出现这种势态,由此可见两者实力差异。 3 1 8 指标综合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通过经历2 0 0 2 年一2 0 0 3 年的价格战,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实力得到强烈对比。 在价格战中,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增长率和业务总量增长率仍然保持上升趋势, a r p u 值的下降也没有影响其净利润率,由此可见庞大的用户规模带来的总成本领先优 势能一定程度上消化资费下降带来的损失,新增低端用户仍然为中国移动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 中国联通情况则不然,资费过低严重影响其业务收入,低端用户的贡献难以弥合边 际成本的增加。对一个较小规模的运营商来说,a r p u 值的高低直接反映其盈利能力, 中国联通目| ;i 还不能消化掉a r p u 值下降带来的压力。因此,中国联通的竞争手段不 能继续锁定在价格上。 用户规模不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实力差异的全部原因,但确实是重要原因。此外, 中国移动的经营理念、品牌建设、网络质量等都是其实力领先的方面,因此更能抵挡竞 争带来的价格压力和收入损失。 3 2 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3 2 1 移动通信资费 移动通信资费,即价格问题直接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收益,是影响通信业务增长 效益的首要因素。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收入增长率放缓与通信资费的下降有直接 关系。 在近几年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价格战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移动通信业的持续、 健康发展。从2 0 0 2 年下半年到2 0 0 4 年上半年,移动价格战遍地开花,包月卡、本地通 等各种在主管部门规定边缘“行走”的促销措施频频出炉,一再挑战移动通信的成本底 线。恶性价格竞争行为不仅使运营商的收入大幅度降低,同时还导致用户的频繁“跳槽”, 导致离网率不断上升,企业营销成本上涨,严重影响了移动通信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2 0 0 4 年7 月1 日,信息产业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 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后,移动运营企业均致力于遏制恶性价格战,推进企 业从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到2 0 0 4 年下半年,移动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战明显减少, 北京邮电大学倾十研究生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欧效益分析 新增用户数曲线趋于平稳,价格竞争逐步趋于理性。 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西安冶金医院招聘(1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名校+”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达州大竹县第十一小学附属幼儿园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北海市银滩中学招聘教师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农林大学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南充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引进高层次人才考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汽安吉物流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岳阳华容县城区学校选调70名教师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玉溪市儿童医院招聘博士研究生(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2024年重庆永川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后备人选笔试真题
- 医学技术专业讲解
- 2025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民办中学教师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南康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黄冈初一上数学试卷
- 汽车标定工程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