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 陆明玉 (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对学生缺乏爱心,不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缺失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3.依法执教意识淡薄.全面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对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构建合理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研究 :G520:A:1673-260X(xx)01-0273-0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全面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并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构建合理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区抽样的7个盟市的19所中小学进行不同的调查,分为学生问卷(发放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0份、教师问卷(发放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2份)、家长问卷(发放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学生问卷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学生卷)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进行问卷的内容设计,共设计客观题15道,内容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个方面,即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同时还设计4道开放性问题,以尝试了解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最重要的形象与特点可能有哪些.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呈现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关爱学生,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使用文明用语,83%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基本要求认真备课,对学生负责以达到“教书”这一基本职业道德,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符合教师基本形象.这些较高的比例均可以说明教师在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方面有较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数据中也凸显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高达58.9%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够平等对待学生,44.7%的学生曾经见证教师酒后上课或上课抽烟的现象,依然有42.3%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偶尔体罚学生的现象,高达50%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着“吃、拿、卡、要”的现象,19%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着从教不力或因为自身能力原因难以胜任教学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凸显进一步说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要求,我们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爱国守法、敬业奉献以及终身学习这三方面. 课题组设计4道开放性试题,包括“你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否有喜欢的老师?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否有不喜欢的老师?不喜欢的最重要原因是?”“您认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什么?”“您对中小学课任教师和学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最喜欢教师所具有的特点居于前列的包括:(1)师德好,风趣幽默、相处融洽、平易近人.(2)从讲课方式讲,负责任、为学生着想.从教学能力讲认真、严谨、语言表达清晰透彻.(3)在原则内给学生绝对自由,同时关心学生,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对同学认真负责任,和蔼可亲,尊重各位同学.(4)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活动,公平对待别人.实际上,学生所描述的最喜欢教师的形象恰恰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相关内容的反映.例如,学生首要要求教师师德好,主要表现是与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平易近人,这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教学能力与方式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表现为教书育人和终身学习两方面.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形象与特点居于前列的是:(1)老师素质低,上课讲粗口,讲课含糊,言语不当,以貌、成绩取人.(2)讲课方面,死板无聊,枯燥乏味.(3)对同学不负责,有时不一视同仁.(4)不尊重学生.表现为:对同学过分苛求,过于严厉,爱摆谱.有时脾气急躁,挑剔学生,言语不当.同样,我们依然可以从统计结果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列于第一位的并不是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而是教师素质,即教师职业道德.因此,道德素质低下、不尊重学生、不能平等对待学生等均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形象特点. 学生认为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居于前列的包括:(1)教师有责任心,和蔼可亲,对学生有爱心、热心、平等,一视同仁,有理性、有耐心.(2)尽心尽力,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教育学生.(3)知识丰富,热爱本职业和专业知识.(4)能够因材施教,很快融入学生中去.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家长问卷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家长卷)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进行问卷的内容设计,共设计客观题13道,内容同样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个方面,即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见表2);同时还设计3道开放性问题,以尝试了解在家长的视野中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家长卷)所反映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更为良好,在设计的所有问题中,积极选项的比例几乎在50%以上,一些甚至高达95%.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呈现良好状态.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考虑可能影响问卷调查结果的各种因素.课题组认为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包括:一是家长普遍关心教师的教书情况,即能否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是最重要的.因此,可能会忽略教师其他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以及素质.二是家长作为社会人,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家长已经不能够像学生那样无所畏惧的实话实说.因此,可能存在部分家长敷衍了事的回答问卷的情况.尽管如此,其中所凸显的问题我们通过两方面考量:一是上述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有6.8%的家长认为是一般的,8.1%的家长认为教师对学生只是一般程度的了解,3.7%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害怕教师的,依然有8%的家长了解到教师曾经利用工作之便办私事,15.3%的家长认为教师不能够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7.5%的家长认为教师接受过礼物或其他馈赠.这些数据尽管所占比例不高,但依然说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在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二是将此数据与学生问卷的相关数据对比说明问题.例如,学生问卷中高达50%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着“吃、拿、卡、要”的现象,此比例与家长问卷中的“8%的教师曾经利用工作之便办私事”与“7.5%的家长认为教师接受过礼物或其他馈赠”形成对比,说明了问题存在,并且可能比家长问卷数据中所揭示的更为严重. 课题组在家长问卷中设计3道开放性试题,包括“您认为还有哪些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方面,本问卷未涉及?”“您认为作为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什么?”“您对课任教师和学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家长认为“本问卷未涉及的问题”包括以下:(1)终身学习.(2)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坚定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3)尊重家长.(4)热爱教育事业并能够以身作则.(5)创新教育理念.此问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家长可能最关心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是什么.研究发现,家长最关心的教师能否教书育人,胜任教育工作,并且紧随社会、时代发展而发展. 家长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居于前列的是:(1)认真负责.(2)公平对待学生(3)教书育人.(4)关心爱护学生.(5)爱岗敬业. 家长对教师以及学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与意见居于前列的是:(1)更新教育观念.(2)与时俱进.(3)认真敬业.(4)及时与孩子沟通.(5)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6)不体罚学生.(7)及时与家长交流.这说明学校与教师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满足家长需要.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教师问卷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教师卷)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进行问卷的内容设计,共设计教师自评客观题20道,内容同样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个方面,即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见表3);同时还设计6道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此部分数据分析将在下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中分析. 数据简析:通过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良好,这与前述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反映了部分问题.14%的教师会偏爱学生,这反映了教师不能够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及不能够平等对待学生;12%的教师依然坚持认为体罚学生的必要性,这一方面反映学生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反映教师需要遵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探索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11%的教师对教育事业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反映在教育教学中是多方面的;31%的教师认为学生在他们眼中并不是那么可爱,这可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对学生缺乏爱心,不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的调查中,教师能否热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生最为重视的教师形象与特点之一.这本身就说明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着对学生缺乏爱心、不能够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有些教师不关心学生,对违反教学秩序的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采取打骂、关禁闭、罚站、示众、罚作业、言语侮辱、人格诋毁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性和教育性,而学生受到教师体罚导致的悲剧也经常发生.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缺乏本应该具有的爱心与耐心等基本教师职业素养.有些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模样,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去指导学生,不注重发现、挖掘、支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打压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对一些后进生不闻不问,不关心其学业和困难,不加以教育和引导,放任自流,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矛盾推卸责任. 4.2缺失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教师爱岗敬业的缺失表现为,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缺乏工作上进心和积极性,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和观念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学教育发展的要求;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注重个人举止行为;不遵照学校纪律,迟到早退、消磨时间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质生活驱动人们对金钱的向往,这种拜金主义的思想也波及到了中学教师,一些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利益,利用家长关系给自己办事图利;收取礼品、钱财为学生安排座位,给予“特殊关照”;还有一些教师正常教学不好好教书,利用更多的时间私自办学、办班补课,索取家长钱财等.这些均会影响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树立. 4.3依法执教意识淡薄 在本次调查中,仍有部分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体罚是有必要的.这说明教师队伍中仍存在着依法执教淡薄的现象.“依法执教”是中小学教师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