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规范.ppt_第1页
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规范.ppt_第2页
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规范.ppt_第3页
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规范.ppt_第4页
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规范,乐山市妇幼保健院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周方兰乐山市儿童专科医院,主要内容,全国孕产妇及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规范省、市指导中心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全国孕产妇及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全程系列保健服务。,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一般在计划受孕前6个月准备。(了解),孕期保健,孕期保健是指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至临产前,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服务。对妊娠应当作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筛查高危因素,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早干预.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孕期分期及相应孕周,孕早期:末次月经第1天-12+6周(注:国家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基公:12+6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和最新8版本科妇产科学是13+6周,临床上多采用11+6周)孕中期:13周27+6周(注:国家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基公:13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和最新8版本科妇产科学是14周,临床上多采用12周)孕晚期:28周40周,分娩期,分娩期应当对孕产妇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动态评估,加强对孕产妇与胎儿的全产程监护,积极预防和处理分娩期并发症,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了解),产褥期保健,定义:从胎儿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一)住院期间保健1.产妇保健2.新生儿保健(二)产后访视1.产妇访视2.新生儿访视(三)产后42天健康检查1.产妇2.婴儿,高危妊娠管理,一、筛查高危因素: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二、专册管理:对每一例高危孕产妇均要进行专册登记和管理、随访。,高危妊娠管理,三、转诊:对本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应当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对转回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处理意见进行观察、治疗与随访。四、危重孕产妇的转诊:转诊前,转诊医疗机构应当与接诊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同时进行转诊前的初步处理,指派具备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孕产妇,并携带相关的病情资料。,高危妊娠管理,五、设立高危门诊:县(市、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开设高危门诊,指派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作好记录。及时将转诊评价及治疗结果反馈至转诊单位。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抢救组,承担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六、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诊治及抢救情况,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要求逐级上报。,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范围:一、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2019/12/7,服务内容,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期前儿童保健,胎儿保健,动态监测胎儿发育状况,为孕妇提供合理膳食、良好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指导,避免或减少孕期有害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保健,1.新生儿出院前,由助产单位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评估,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2.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进行,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3.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1.建册:建立儿童保健册(表、卡),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或生长监测服务,做到正确评估和指导。2.体检次数:为儿童提供健康检查,1岁以内婴儿每年4次、12岁儿童每年2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1次。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和口腔卫生行为指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3.专案管理: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4.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咨询指导。5.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工作,对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6.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重点对龋齿、听力障碍、弱视、屈光不正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防治。7.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规范省、市指导中心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概述,定义:孕产妇健康管理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重要部分,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及儿童提供全程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不仅推进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更进一步加强了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二、人员条件: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规范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三、主要职责,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定期收集辖区内孕产妇保健信息,报送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宣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检查或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四、服务内容:,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末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1.建册:孕12周末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早期健康管理,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一般体检:身高、体重、血压、听诊(心肺)等;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辅助检查:基本检查六项(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孕早期健康管理,3.保健指导:孕早期个人卫生指导;心理保健指导;营养保健指导;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4.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哪些孕妇需要做产前诊断,预产期时年龄达35岁以上(包含35岁)的孕妇产前筛查后的高危人群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孕妇可能为某种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其他:如曾有特殊致畸物质接触史者,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一),问题1:早孕建册难(1)孕早期定义不一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与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对于孕早期定义不一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与国家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一致12+6周。(2)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孕情,并在怀孕12周末前为孕妇建立手册(基公)。乐山,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二),问题2:填写问题末次月经:此怀孕前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预产期:可按照末次月经推算,为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末次月经不详者,根据早孕反应、胎动、B超推算,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三),问题3:妇科检查“不可操作”外阴、阴道、宫颈:通过孕前(孕前半年内检查结果有效)或孕早期宫颈细胞学检查了解子宫、附件:通过孕前或孕早期B超检查了解,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四),问题4:辅助检查空项多或没有辅检单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摸清数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的档案中需保留检查单;在外地检查者,可电话随访,是否作辅助检查?作了哪些辅助检查?检查是否正常?作好相应记录,尽量带回辅检单。,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五),问题5:总体评估及指导欠规范(1)未发现问题的孕妇指导:孕早期保健指导(个人卫生、心理、营养、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告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意义,预约第二次产前随访服务时间,(2)发现异常问题的孕妇:年龄35岁或18岁;生育过畸形儿;原因不明的两次以上自然流产史,以往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史;遗传病家族史;骨骼发育异常尤其是骨盆狭窄或畸形;早孕反应严重出现尿酮体阳性者;其他异常情况如出血和腹痛,服用致畸药物史,血红蛋白100g/L,乙型肝炎、梅毒血清学、HIV检测阳性,肝肾功能异常,BMI(体质指数)异常,生殖道异常或手术史,妊娠合并症等情况。,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六),发现有异常问题孕妇的处理:转上级医疗机构明确诊断、落实治疗,排除疾病或经过治疗已治愈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管理;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七),孕早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八),(3)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出现阴道大出血、妊娠剧吐、急腹痛等危急征象的孕妇处理:须紧急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孕中期健康管理,1.检查与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2.保健指导: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营养指导和自我监护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3.转诊: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孕晚期健康管理,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2.保健指导:个人卫生、膳食、心理、运动、自我监护、分娩准备、母乳喂养、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孕中晚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一),问题1:随访时间未按规范要求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孕中期两次(16-20周、21-24周)、孕晚期两次(28-36周、37-40周)随访。孕中期2次随访的意义:产前筛查时间:孕1520+6周,最佳检测孕周为1618周;产前诊断时间:孕1621+6周;针对产前筛查结果高风险孕妇及预产期时孕妇年龄35岁等高危人群;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时间:孕1824周,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时间:孕妊娠2428周,50g葡萄糖筛查或75g葡萄糖筛查),孕中晚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二),孕晚期2次随访的意义: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孕28周,对孕妇自我监测胎动进行指导孕3740周,告知孕妇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分娩,对相关分娩知识及新生儿免疫接种指导进行指导,并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宣传。,孕中晚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三),问题2:主诉描述不规范主诉:填写孕妇自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停经多少月或周,及孕妇自觉的不适症状)问题3:“胎位”常空项孕中期胎位未确定,在孕中期的常规检查及检查中未建议检查胎位孕晚期需要记录胎位:头位?臀位?横位?胎位在32周后有意义:高危?校正?,孕中晚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四),问题4:“血、尿常规”常空项根据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建议(省指导中心):不需要每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检查,指南要求孕早中晚期各查血尿常规一次,孕晚期增加一次尿常规检测,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贫血的孕妇可反复进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检查;国家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要求每次产检作血尿常规检测。,孕中晚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五),问题5:分类、指导不规范分类的依据是随访情况,判断孕妇目前状况有无异常,孕妇自觉症状(腹痛、阴道流血、心悸、气紧、易疲倦、多汗、多食、消瘦、皮肤瘙痒等)、体重、血压、宫高、胎位、胎心、辅助检查结果、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表现特征和危急征象来确定。分为未见异常和正常。正常:未发现问题的孕妇指导:一般孕期保健指导,胎动计数、建议有条件的孕妇自然分娩、母乳喂养指导,告知到有条件的机构进行产前筛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和GDM筛查等,预约下次产前检查时间。,孕中晚期随访管理中的问题(六),异常:包括有一般异常情况和危急征象的孕妇指导:A.及时转至上级医院,针对问题进行处理,转出后一定要在2周内随访落实结果,督促按时产前检查,同时加强指导。B.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有产科并发症和各种合并症者留在上级医院监测、治疗,排除异常或已控制着转回基层继续随访管理。不宜继续妊娠者,适时终止妊娠。,产后访视,访视时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访视内容: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产褥期生理性变化,产后24小时内体温可略升高,1周内伴有褥汗(体温不超过39),10日内子宫降入盆腔内(一般每日下降1-2cm);恶露: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血性恶露:鲜红色,量多,持续3-4天;浆液恶露:淡红色,持续10左右;白色恶露:白色,质粘稠,持续3周左右。,产后42天健康检查,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五考核指标,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孕妇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六目标任务,早孕建册率:85%孕妇健康管理率:85%产后访视率:85%,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人员条件: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主要职责,收集辖区儿童信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时间安排: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归档:0-6岁儿童全程健康管理提供不少于13次保健服务,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流程,新生儿家庭访视,时间和地点:新生儿出院后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访视内容:1、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剂)、新生儿疾病筛查(甲低、PKU)、新生儿听力筛查;2、观察与询问:家居环境、面色、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新生儿家庭访视,3、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体重、前囟、眼耳外观、鼻、口腔、四肢、颈部、皮肤、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脐带等;4、保健指导:喂养、发育、防病、预防伤害、口腔保健;5、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6、转诊:对访视进行综合评估,异常者建议转上级医疗单位诊治。记录:新生儿访视记录表、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新生儿家庭访视随访表填写问题(一),新生儿疾病筛查:询问是否做过甲低、苯丙酮尿症及其他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筛查过的在相应疾病上面划“”;若是其他遗传代谢病,将筛查的疾病名称填入。,新生儿家庭访视随访表填写问题(二),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一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至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为低出生体重、双胎或早产儿需询问项目。,前囟概念:顶骨和额骨之间的菱形间隙测量方法:前囟对边中点连线长度的乘积正常值:出生时1.52.0*1.52.0,前半年随颅骨发育增大,6个月后随颅骨发育钙化缩小,1岁1岁半闭合。,新生儿家庭访视随访表填写问题(三),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时间和地点: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访视内容:1、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户外活动(小时/日)、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等;2、体格检查:体重、身长、头围、面色、皮肤、前囟、颈部、眼耳外观、听力、口腔、心肺、腹部、脐部、四肢、可疑佝偻病症状和体征、肛门、外生殖器、血红蛋白;,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3、发育评估:通过?未过?4、指导: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5、转诊:转诊原因?记录与归档: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特别提示:1、维生素D的服用:记录药名和剂量,未服用者注明原因,最好有监护人签名;2、对于满月儿童的体重,若体重增长低于600g,要寻找原因,进行喂养指导,两周后随访;3、血红蛋白检测:满月和3个月不检测。,婴幼儿健康管理,地点: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4-2-2),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婴幼儿健康管理,访视内容:1、询问和观察:婴幼儿喂养、睡眠、户外活动(小时/日)、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等;2、体格检查:体重、身长、头围(1岁内)、面色、皮肤、前囟、颈部、眼耳外观、听力(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口腔、心肺、腹部、脐部(3月龄)、四肢、可疑佝偻病症状和体征、肛门、外生殖器、血红蛋白(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3、发育评估: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通过?未过?4、指导:科学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与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中医保健;5、转诊:转诊原因?记录与归档: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婴幼儿随访表填写问题(一),规范用的体格发育评估是我们最常用的“年龄别身长”、“年龄别体重”来评价-2SD:最低限(下)中位数(中)+2SD:最高限(上)体重、身长:指检查时实测的具体数值。并根据卫生部选用的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判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在相应的“上”、“中”、“下”上划“”。体格发育评估为“下”者,进行干预或转诊。,婴幼儿随访表填写问题(二),血常规: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户外活动:自孩子满月起,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冬季注意保暖;晒太阳时间可以逐渐增加,从5-10分钟开始到2小时。服用维生素D:填写具体的维生素D名称、每日剂量,按实际补充量填写,未补充,填写“0”。新生儿出院后即可开始服用维生素D,每日400-500IU。早产儿出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日800-1000IU,3个月后改为400-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