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容摘要 京房被后人尊为两汉象数易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本文从京氏易学中的阴 阳对待与流行、卦气说、人文关怀、对前代易学的继承与发展及对后世易学的影 厂 响五个方面对京氏易学进行了初步探究 八宫、纳甲、建候、积算、五星、二十 八宿入卦、卦气诸说,突显出京氏易学的独特性。京氏通过以e 诸说将“一阴一 阳”之易道具体落到实处,构画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立体的阴阳对待流行图。 其纳支、建候、积算等皆依历法及音律之隔八生律法纳入卦体。京氏构画“天道”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彰显其对人道、人文的深切关怀。与孟子由“尽心”而“知 性”、“知天”的“天人合”的路径不同,京氏顺承的乃是易传由“由天 道而推及 道”的“天人合一”的路径。前者是由内及外的路径,而后者是由外 入内的路径。京氏易学诸说并非全为京氏独创,今本易传、帛书易传皆 对其学说产生过重大影响;其学说与汉初淮南子、春秋繁露中的阴阳二气 的运行学说亦存在密切联系,并直接受魏相、孟喜及焦延焦易学的影响。京氏易 学对后世易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纳甲说与魏氏纳甲说有内在的联系; 其八宫说、纳甲说、飞伏说等为后世象数易家注易的重要体例;易纬的 大部分内容亦源自京氏易学;特别是王弼义理派易学亦深受京氏象数易学之影 响。深入研究京氏易学, 对先秦、两汉政道与治道 学,研究易学 关键词:象数易学京房卦气人文关怀影响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j i n gf a n g w a se s t e e m e da so n eo ft h ec h i e ff o u n d e r so ft h ei m a g e - n u m b e r s c h o o lo f c h i “g ( t h eb o o ko f c h a n g e ) l e a r n i n go f t h eh a nd y n a s t y d e p a r t i n g 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a n dr o t a t i o nb e t w e e ny n a n dy a n g , g u a q i t h e o r y ( at h e o r ya b o u t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l i n e s o ft h eh e x a g r a m s a n ds e a s o n a l p o i n t s ) ,h u m a n i s t i cc o n c e r n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e v o l u t i o nt o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 a n di n f l u e n c e so n 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 t h i sp a p e rm a k e s at e n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o nj i n gf a n g si c h n gl e a r n i n g b yt h es y s t e m w i t ht h e6 4 h e x a g r a m sa r r a n g e d i n8p a l a c e sa sw e l la st h eq u a q i t h e o r y , j i n gf a n g s k e t c h e d at h r e e - d i m e n s i o n a lc o s m o s d i a g r a mw i t h y na n d y a n gc o n t r a d i c t i n ga n dr o t a t i n g , t h eu l t i m a t ep u r p o s ef o rh i mt oe l a b o r a t et h ew a yo fh e a v e n ( c o s m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 i st oe x t e n dh i sd e e pc o n c e r nf o rt h ew a y o fh u m a no rh u m a n i t i e s d i f f e r e n tf r o mm e n c i u s r o u t et oa c h i e v ei n t e g r i t yb e t w e e nh u m a n a n dh e a v e nb 3 7 f r o m f i n d i n ga n dc o m p l e t e l y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 h u m a n si n h e r e n tg o o d - h e a r t e d n e s s o fm i n d t o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h u m a n n a t u r e , a n dt h e nt o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t h e h e a v e n j i n gf a n g sr o u t ei s “f r o mt h ew a yo fh e a v e nt o t h ew a yo fh u m a n 1 w h i c hi s i n d u c e db yt h ew a yo fh e a v e n ) ”,p a s s e dd o w nf r o my z h u a n ( 加p c o m m e n t a r i e s0 1 1m eb o o ko f c h a z z g e ) t h ef o r m e ri sf r o mt h ei n n e rt ot h eo u t e r , a n d t h e l a u e r i s o n t h e c o n t r a r y j i n g s i c h n g l e a r n i n g c o u l d b e t r a c e d b a c k t o h z h u a nb o t hi nc u r r e n tv e r s i o na n dc o p i e do ns i l k , a n dw a si n f l u e n c e db yy v a n gt h e o r i e sd w e l l i n gi nh u a in a n z ia n dc h u nq i uf a nl uc o m p i l e di nt h e e a r h ,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 h i st h e o r i e sw e r ea l s oi n t e r r e l a t e dw i t hw e ix i a n g , m e n gx ia n dj i a oy a n - s h o u sic h n gl e a r n i n g m e a n w h i l e , j i n g sic h i n g l e a r n i n ge x e r t e ds u c h a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o n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t h a tm a n yo fh i s t h e o r i e sb e c a m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i m p o r t a n tl a y o u t st oa n n o t a t eic h i n g , a n d p a r t i c u l a r l x ;w a n g b i sic h i n el e a r n i n g , b e l o n g i n gt ot h es c h o o lw h i c h a n n o t a t e si c h h l gm a i n l yd e p e n d i n g o ni t s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s , 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t ot h ei m a g e - n u m b e rs c h o o l , w a sa l s od e e p l yi n f l u e n c e db yj i n g s t h e o r i e s i ti so f 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u s , b yw a y o f d e e p l ye x p l o r i n gj i n gf a n g s t h e o r i e s , t os t u d yt h ep h i l o s o p h ya n d j ra 蛔l e a r n i n go ft h ep r e - q i nt i m e sa n d h a n b y n a s t y , a sw e l la sic h n gl e a r n i n g si n f l u e n c e o n p o f i t i c sa t 也a t t i m e k e yw o r d s :ic h n gl e a r n i n g ;i m a g e - n u m b e rs c h o o l ;j i n gf a n g ;g u a q i ; h u m a n i s t i cc o n c e r n s :j l l f l u e n e e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氏易学初探 至西汉孟( 喜) 、京( 房) 所生活的时代,象数易学中的卦气说已臻成熟, 孟喜与京房亦被后人尊为两汉象数易学的开创者,孟、京在易学、特别是象数易 学领域中的地位可见斑。汉代有两位京房:位为汉宣帝时师事杨何的京房; 位是汉元帝时师事粱人焦延寿的京房。本文所论乃后位京房之易学。 据汉书京房传载,京房“治易,事梁人焦延寿”,而“延寿云尝 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盂氏学。,j 1 到汉宣帝、元帝时,易 “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1 2 1 汉书儒林传云:“房以明灾异得幸, 为石显所谮诛。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由是 易有京氏之学。” 京氏一生,易著颇丰,汉志、隋志、新旧唐志、释文、宋志 均有记载( 刘玉建老师在其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中已详列各志京易书目,此不 赘述) ,今惟京氏易传三卷流传于世,余皆亡佚。至于该书之真伪,刘玉建 老师以充分的证据证明:“至少现在京氏易传中的主要内容,当出自京房之 手,且在汉代便产生了影响。”【3 3 笔者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尽管京氏诸易著 除今本京氏易传三卷外皆亡佚,但依后人对京氏易的引用、疏证等材料,仍 能构画出京氏易学的大体面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e ,从京氏易学中 的阴阳对待与流行、京氏易学中的卦气说、京氏易学中的人文关际、京氏易学对 前代易学的继承与发展及京氏易学对后世易学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京氏易学进行 m - j m ,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 在京氏易传中,京房以独特的思维理路建构了八宫卦序,其中蕴涵着纳 甲、纳支、飞伏、互体、建候、积算、气候分数,五行、五星、二十八宿入卦诸 说,形成了一个庞杂而有序的宇宙图景。但这一图景的背后乃是阴阳二气的对待 与流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 l l _ l _ l e ! ! 日b ! _ l = l _ e = _ e = _ _ ,目l i j _ l e 日l = i _ _ _ l e - _ _ 自_ l e i _ 目! i l i 1 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 京氏易学将天干、地支、五行、五星、二十八宿等纳入八宫卦,构画了一幅 阴阳相荡、生生不息的动态宇宙图景,但这种动态性和有序性首先是通过静态的 阴阳对待来展示的。 首先,八宫卦序( 见下图) 便是一幅宏观的阴阳对待图。它是由乾卦及其生 出的分别代表长男、中男和少男的三个阳卦震、坎、艮组成阳的极;由坤卦及 其生出的分别代表长女、中女和少女的三个阴卦巽、离、兑组成阴的一极。可见, 八宫卦序是基于“乾坤生六子”的理路建构的,即所谓“乾坤者,阴阳之根本。” “1 乾坤代表阴阳的两榜丽成为京氏八宫卦序的两大支柱。京氏首先将“一阴一阳” 之道落实到代表阴阳两极的乾坤两卦。京氏的这种安排显然源于易传对乾坤 的认知:“乾坤,其易之蕴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 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5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 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 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良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 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旧基于此,京房将纯阳之卦乾卦作为阳极的一面, 将纯阴之卦坤卦作为阴极的一面,乾坤两卦及其它由阴阳相荡而形成的六十二卦 则按一定原则划归到八个宫中,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乾坤为两极的大的阴阳对待。 京氏八宫卦序表 l 富 乾震坎良 蚰 巽离 兑 酋霜 世娠豫 节贲 复小畜旅 困 二世遁解屯大畜临家人鼎 基 三世否恒既济损泰益未济咸 四世观升 堇 睽大壮无妄蒙蹇 五世剥井 主 履夹啮盛涣谦 游魂大过明夷中孚 需 颐讼小过 归魂大有随师渐比蛊同人归妹 在京氏易中,阴阳二气的对待深入于其各种学说。于其纳甲体系,京氏易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传卷下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 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圭 分阴阳、岁i 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 显然,京氏的纳甲原则为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即: 阳卦乾震坎艮阴卦坤巽离兑 阳干甲庚戊丙阴干乙辛己丁 壬癸 除纳甲外,京房还将十二支纳入八宫卦中。广义的纳甲也包含纳支。纳支遵 循的原则同纳甲一样,仍是阳卦纳阳支,阴卦纳阴支。而其内在机制,卢央认为, 乃是据历法及生律法纳入。具体为:从历法来看,冬至所在之月或建子之月为一 年之始,而十二律以黄钟为首,黄钟又自冬至始,所以黄钟当乾之初九,纳支为 子。此起点确立之后,京氏又据音律之三分损益法,按十二支来说,即隔八生律 法,纳其它各支。隔八生律法即:律起于黄钟子位当乾初九爻,再从子位起算, 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位,这时林钟未位,当坤初六爻,于时为六月。再从未位 起算,历未申酉戌亥子丑寅,这时律为泰簇寅位,当乾九二爻,时为正月。如此 隔八相生,得出全部十二律及其支位所对应的爻位。这样,乾从初九到上九分别 纳子、寅、辰、午、申、戌六支;而坤卦是阴卦,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之 则,应右旋即与六阳律相反方向运转,最后得出坤卦从初爻至l 爻分别纳未、巳、 卯、丑、亥、酉六支。 其余六卦各爻配支的法则,按律历之相配,“十一月和五月为子午,阳支配 阳卦各爻,故配长男震,与乾卦同。十二月和六月为丑未,阴支配阴卦,故 长女巽卦当之。接着正月和七月当寅和申,又纳于阳卦,则以中男坎配之。 再接着是二月和八月为卯和酉,则以中女离配之。然后是三月和九月,当辰 和戌,以少男艮卦配之。最后是四月和十月为巳和亥,以少女弹卦配之。”。7 1 汉书艺文志载:“( 京房) 好钟律,知音声房本姓李,推律自定 为京氏”,由此可证,京氏确有可能据历法及生律法将十二支纳入卦体中,故卢 央之说应该可信。 综合上述,京氏八卦干支排纳可列图如下: 乾坤艮兑 上爻壬戌一癸酉一丙寅一丁耒- 五爻壬申癸亥一丙子一丁酉一 四爻壬午癸丑一丙戌一丁亥一 三爻甲辰 乙卯一丙申一丁丑一 二爻甲寅一乙已一丙午一丁卯一 ,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初爻甲子一乙未一丙辰一丁已一 坎离震巽 上爻戊子一己巳庚戌一辛卯一 五爻戊戌一己未一庚申一辛巳一 四爻戊申一己酉一庚午一辛未一 三爻戊午一己亥庚辰一辛酉一 二爻戊展一己丑一庚寅一辛亥一 初爻戊寅一己卯庚子一辛丑一 管子地员与吕氏春秋皆对音律之“三分损益”法,或“隔八生律” 法进行过描述。淮南子天文训亦云:“合气而为音,合阴而成阳,合阳而为 律。故日五音六律。音自倍而为日,律自倍而为辰,故日十而辰十二。”故最迟 至汉初,人们已将音律与干支、阴阳紧密地结合在_ 起,并已将音乐看作阴阳和 合的产物。如乐记云:“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地气相荡,鼓之 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焕之以日月,而百化与焉。如此,则乐者天 地之和也”这就把“乐”作为天地阴阳二气相摩相荡的产物,将音律节奏视为阴 阳升降的表征。如此,京房便在前人的基础e ,将天干地支按其隐含的阴阳属性 细致入微地纳入到其八宫卦序中。这样,纳甲说的背后乃是一幅阴阳对待、流 行图。 京氏易的建候积算体系也反映出一种阴阳对待关系。对于建候、积算,徐昂 z ;: 建月六辰,分配六爻,建始一辰受气,中间经历四辰皆积气,末一辰 成象立体每爻历一月两节凡由某月节到桌月中者为十二节,由某月 中至莱月节者为十节 但徐昂认为京氏于有些宫、卦,特别是巽宫、兑宫之建候积算错乱,而以其本人 之意正订之,卢央也认为建候积算“在京易中这是较为混乱的一部分”。嘲窃以 为不然。尽管目前我们于京氏建候积算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及其有明显的错 误之处外,我们仍能看出其建候积算依阴阳二气及隔八生律法而建构的较强的原 则性。 黄宗羲在其易学象数论中概括京氏建候、积算云: 日“建”,以爻直月,从世起建,布于六位( 惟乾坎6 初爻起) 乾起 甲子,砷起甲午,卦凡六月也曰“积算”,以爻直日,从建听止起日 f i o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今据京氏易传及陆绩注,歹q j t , 宫六十四卦建候之表如下 建候 【盛 八宫六十四卦 乾震坎艮 抽 巽离兑 上世 甲子;己巳丙子辛巴戊寅撰未 目演- 乙未甲年己亥辛丑- 髀戊申安丑乙g 峨申 i 一世 蝙豫节 贲复小畜旅困 庚爷乙亥丁丑壬午甲串己丑 辛卯丙申z 未庚子壬弗丁未己酉甲寅丙辰辛酉 f 遁解屯大畜 临家人鼎 莛 |= 世 辛未丙子s 3 t i i i 繇z 酉嫩壬辰_ 丁酉丙申辛丑 癸卯戊申庑睥乙卵虞薄癸未 l否 帽 既济损蠢益未济成 ;三世 壬肆l 丁丑己g 阻甲申丙j j ;辛卯癸b 戊戌丁酉_ 壬寅甲辰己酉辛亥_ 丙辰 戊午蒺亥 观升 董 暌大壮无妄蒙 蹇 四世 癸酉坡寅魔罹- z 盾丁玄壬辰甲午己亥戊晚安卯乙巳庚成壬子叮巳己未甲子 剥井履 央啦盎涣谦 五世 甲摩己卯辛b 丙戌戊子璎巳z 黻子己棼甲辰丙午辛亥癸丑虎午目 申z 丑 大过明夷中孚需颐讼小过 游魂 己卯甲申丙戌辛卯癸已,戊戌庚子_ 乙巳甲辰- 己酉辛亥丙辰戊午要亥z 。丑庚午 f 大有随师渐比蛊同人归妹 |归魂 s j l ;i i f 璐乙酉族寅壬辰_ 丁酉己亥_ 甲辰癸卯- 戊申庚稼乙卯丁巳壬戊甲子i 己巳 注:垴卦的建候与积算属明显错误,应为:建始丁巳至壬戌,积算起壬戌至辛酉。 藉此表,我们可以看出京氏建候的阴阳j 顿日划j 侪规律: 乾宫本宫卦乾卦“建子起潜龙,建巳至极主亢位( , 1 1 1 l 明显,此是从初爻 潜龙建始,至上九亢位建末,另证据是该宫一世骺卦建庚午至乙亥,按常 则应为建乙丑至庚午,故黄宗羲称乾从初爻建起。徐昂谓其从上爻世爻建始,五 爻建末,非也) :至震宫本宫卦震卦,建“丙子至辛巳”;坎宫本宫卦坎 卦“建戊寅至癸末”;( 按常则,坎宫一世卦节卦应建“己卯至甲申”,而实际上 却“建起甲申至己丑”,因而其建始是随着坎卦建末癸未,亦为坎卦世爻所建而 来,故黄宗羲称“坎从初爻起”,如此本宫一世建始方能紧跟本宫卦上世所建而 来。) 艮宫本宫卦艮卦建“庚寅至乙未”。至坤宫本宫卦坤卦则“建始甲 午至己亥”:巽宫本宫卦巽卦“建始辛丑至丙午”;离宫本宫卦离卦“建 始戊申至癸丑”;兑宫本宫卦兑卦“建始乙卯至庚申”。 显而易见:代表阳极的纯阳卦乾卦建始甲予( 坎) ,代表阴极的纯阴卦坤卦 一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始甲午( 离) ,遵循的仍是“阴从午,阳从子,子午分行” 4 1 的原则,仍体 现着“乾坤者,阴阳之根本,坎( 子) 离( 午) 者,阴阳之性命”的阴阳对 待本旨。其它阳宫卦本宫卦或阴宫本宫卦之间的建候之排列则仍遵循着音律之隔 八生律之阴阳升降、对待的原则:从乾宫本宫卦乾卦世爻所建己巳历八位经己巳、 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至丙子,为震宫本宫卦震卦建始:从丙子 数,历八位经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至癸未,为坎宫本宫 卦坎卦世爻所建( 黄宗羲称坎卦建候从初爻起,甚是) ;从癸未数历八位经甲申、 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至庚寅乃艮宫本宫卦艮卦之建始。自坤宫本宫卦 坤卦建始甲午,数八位历甲午、乙未、丙申、丁酉、s j i r m 2 、己亥、庚子至辛丑乃 巽宫本宫卦巽卦建始;从辛丑数八位历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 丁未至戊申为离宫本宫卦离卦建始;从戊申数八位历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至乙卯为兑宫本宫卦兑卦建始。可见,每宫本宫卦世爻所建之 间极有规律,而且是按照“子午分行”、隔八生律的阴阳对待模式进行排布的。 这样,乾震坎艮四阳宫之间的一世卦建始也遵循这一原则,二世至归魂卦亦如此; 坤巽离兑四阴宫之间的一世卦建始也遵循这一原则,二世至归魂卦亦如斯。因积 算是从每卦的建末始历十二位,所以积算也相应地遵循以上原则。 徐昂将巽宫和兑宫建候积算重新以自p _ 拉_ i i i i y l ,虽i ! l 有其道理,但却打乱 了京氏的建候积算秩序,改变了京氏的本意,笔者以为不妥。 京氏易学中八宫卦之飞伏说亦明显地展示出阴阳二气的对待关系。飞伏有卦 之飞伏,有爻之飞伏,此处我们只讨论八纯卦之飞伏。对于八宫卦来说,阴阳相 对者互为飞伏,即虞翻所谓旁通。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互为飞伏。京氏易 传坤云:“阴凝感,与乾相纳”,此已明示乾坤、阴阳的相涵相纳关系。两个 互为飞伏的卦之间互相对待、互相涵摄,一显一隐,显隐无间。京氏易传乾 云:“六位纯阳,阴象在中”即是说,乾卦的显象是纯阳之象,而其中隐含的是 纯阴坤卦之象。因而京氏的飞伏说主要说明的是阴阳的对待与流行。显象的背后 是与其相对待的隐象。二者随着爻变的进行而流通。 2 京氏易学中的阴i i 昀材亍 京房通过八宫卦序建构了幅阴阳二气相互对待的图景,而其建构此静态图 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生生不息的阴阳流行图景。系辞传云:“一阴阳 之谓道”,“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京氏将阴阳的对待关系分布于八 宫卦之纳甲、飞伏、建候、积算诸说中,旨在彰显易之“一阴一阳”之道, 将“一阴一阳”之易道逐步落实到具体之处,从而从具体处阐发易的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阳流行关系,体现易之生生不息之精神,即如京氏所云:“乾坤震巽坎离艮 兑,八卦相荡。二气阳入阴,阴入阳,二气交互不停,故日生生之谓易,天地之 内无不通也。” 京氏的八宫卦序从表面上来看,是一幅静态的阴阳对待图。在京氏看来,每 一宫的本宫卦或八纯卦,决定着该宫诸卦的原本卦体的五行属性,然后再根据每 一爻所纳地支的五行属性确定六亲关系。如乾宫本宫卦乾卦从初爻至e 爻的纳支 分别为予、寅、辰、午、申、戌,而乾宫属金,故初爻至e 爻的六亲分别是子孙、 妻财、父母、官鬼、兄弟、父母。这种阴阳相互对待的关系确定之后,每一本宫 卦从初爻变起,实现爻的阴阳转变。如乾卦第一爻变则变成天风骺卦。因此一变, 则本宫乾卦原来的阴阳对待、或暂时的平衡关系即被打破,其所纳的干支、建候、 积算、气候分数、所纳星宿都要随之作相应的变化。如乾卦变成娠卦以后,变出 的骺卦从初爻至e 爻所纳的干支分别变为辛丑、辛亥、辛酉、壬午、壬申、壬戌, 原来乾卦所纳的五星也由镇星变为太白,所纳星宿也由参宿变为井宿,建候则由 从甲子至己巳变为从庚午至乙亥,积算也相应地由己巳至戊辰变为从乙亥至甲 戌,六亲从初爻至e 爻也相应地变为父母、子孙、兄弟、官鬼、兄弟、父母等等。 此可以说是因一变而引起万变。京氏认为这种变化是“阴荡阳”或“阳荡阴”的 结果,或者是阴阳积气变化的结果。如京氏于媚卦云:“巽积阴入阳”,即指 明此一系列之变化是由乾卦初爻由阳变阴所导致。这就是阴阳之流行。 京氏易传媚云:“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这为主的一爻就是引起该 卦所以从乾卦变为该卦的一爻。因此,对于该卦来说,这一爻便是关键的一爻, 或者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京氏称其为“世爻”,与该爻相隔两位之爻为应爻。 世爻多为卦之卦主。 在讨论京氏易的阴阳流行关系时,我们还必须谈一下京易中的天、地、人、 鬼四易之说,因为该说从大的框架上正可以说明阴阳二气的流行变化。京氏易 传卷下云:“有四易,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六世为天易, 游魂归魂为鬼易”。京易在此既借鉴了易传的“三才”说,又借用了易传 的游魂说。( 易传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从本宫 卦初爻变起,有一爻变者为一世卦,有二爻变者为二世卦,有五爻变者为五 世卦,变化不能至极,因至极( 也就是上爻变) 就变成了与本宫卦阴阳相对的另 一宫卦,则在上爻不变的情况下,从五爻变返回至四爻变,亦即恢复本宫卦中的 第四卦爻象,即为游魂卦。游魂卦下卦恢复本宫的下卦象,即为归魂卦。( 参见 京氏八宫卦序表) 这种从一世到归魂的封煎澌律,反映了同壹h 本中阴阳# 昕的次递关系。特 、 h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别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关系反映到乾宫和坤宫的游魂、归魂卦上,则突显的是 种阴阳二气的大化流行,从而也可以看出乾坤两卦的卦变规律与十二消息卦间递 变规律之间的联系。京氏易传卷下云:“乾坤者,阴阳之根本,坎离者,阴 阳之性命”,而乾宫游、归魂卦之上卦皆为离卦,坤宫游、归魂卦之e 卦皆为坎 卦。这正说明了苟爽为何在注彖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云:“乾起于 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故日大明终始 也。六位随时而成乾。” 1 依消息卦说,从复卦至乾卦,是一个阳息阴消的过 程,而复卦为十一月子( 坎位) ,阳息至四月巳火位则成乾体;从五月午( 离位) 至十月亥则是从姬卦至坤卦,是阴息阳消的过程,至亥水位则坤体就。这也正是 京氏易传卷下“阴从午,阳从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所昭示的 阴阳流行的易道变化观。后天八卦中的离坎两位,正对应先天八卦方位中的 乾坤两位。从后天八卦的坎位左行至离位,是在平面上由阴极至阳极,而从先天 八卦中的震卦至乾卦,则是阳气从“潜藏”至“亢极”,是阳气在竖面由微而至 极的过程;同样,从后天八卦方位的离位右行至坎位,是平面上的阳极至阴极, 而由先天八卦中的巽卦至坤卦,则是阴气在竖面上的由微而至极的过程。横面与 竖面的阴阳流转同时进行,形成一幅立体的、涵纳时空的、动变不息的阴阳对待 流行图。京房以此方式构建了一幅“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5 1 并能“知 幽明之故”的宇宙图景。八宫卦所纳的干支、星宿、五星等也随之成为体现易 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京氏虽未提出系统的卦变说,但后世系统的卦变说在很大程度应受到京氏 易的启发。从爻变到卦变是京房建立八宫卦的基本方法。从一世到归魂,由爻变 逐次变化形成的各卦在隐含本宫卦五行属性的基础上,重新形成由不同于本宫卦 的干支、星宿、建候、积算等因素的卦体,从而体现出由一爻之阴阳变化而造成 整个卦体的变化。这种阴阳流行变化反映了部分变化与整体变化之关系:部分变 化或量变是造成整体变化或质变的先决条件。从初爻变至五爻再返回至四爻变而 变成游魂卦,下体复归本宫卦,则为归魂卦。如此从一世至归魂七卦的显象虽各 不相同,但它们的隐象除了其所伏之卦以外,仍以本富卦为基础,而陆绩更注重 世爻之隐象。世爻之隐象即本宫卦与世爻相同爻所纳干支,如其于骺卦“元 世居世”注日:“辛丑土,甲子水”,此辛丑土即指骺卦初爻世爻所纳干支, “甲子水”则指本宫卦乾卦初爻听纳干支;又如其于否卦“三公居世”注日: “乙卯木,甲辰土”,此“乙卯木”即指否卦世爻六三爻所纳干支,“甲辰 土”则是本宫卦乾卦九三爻所纳之干支。其它卦皆仿此。如此则在阴阳流行的过 程中,仍时时存在着显与隐之间的阴阳对待关系。后世流行的纳甲筮法在所得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卦六亲不全、或用神不上卦时,便从该卦之本宫卦中寻找,即是继承和发展了陆 注京易的爻之飞伏说。 若本宫卦从初爻至上爻全变,则变成与此本宫卦阴阳相对的另宫的本宫 卦,即虞翻所说的与之旁通之卦。前文已述,京氏八宫卦序是以乾坤两纯阳、纯 阴卦为统领的,在从乾到坤的阴阳流行中,乾宫先变至震宫又变至坎宫,再变至 艮宫,而不直接从乾宫变入坤宫。因而在京氏看来,这种阴阳的彻底转换并不是 一蹴而就的,乾宫逐次变至艮宫归魂卦渐卦才“终极阳道”,“阳极则阴生, 柔道进也,降入坤宫八卦。”n 习同样,至兑宫归魂卦归妹卦,京氏云:“阴阳运 动,适当何爻。或阴或阳,或柔或刚,升降六位,非叹一也”,徐昂注日:“八宫 六十四卦虽以兑终,而终非止也。终而复始,易之道在此。三五上阴变为阳,回 转成乾卦。此与阳宫终止之卦,艮宫渐卦三五e 阳变为阴,降入坤卦, 其例相同”。“”另外,归妹卦建候积算与乾卦正同,都是“建始甲子到己 巳,积算起己巳至戊辰”,( 只是乾卦建候从初爻起) 此京氏八宫相续、循环 无端之意邪? ! 此证京氏八宫卦序虽无今本卦序以未济为最后卦寓示“物 不可穷也,故受之未济” 1 ”之意,亦暗含阴阳流行、循环无端之旨。 京氏易认为,阴阳二气的流行赶嗵过爻象的变雠饰观。乾为纯阳之卦,坤 为纯阴之卦,乾坤为阴阳二气流行之门户,阴阳两极之间的彻底变化为乾变为坤, 或坤变为乾。而作为乾坤及其所生六子之宫内的阴阳变化则是相对独立的。对每 一宫来说,从本宫卦始,通过爻变之阴荡阳或阳荡阴,至归魂卦即形成一个小的 循环,或者说是阴阳二气在该宫内的流行。如对乾宫八卦来说,本宫卦乾卦 变入一世媚卦时,京氏云:“阳极阴生”;媚卦变入遁卦时云:“五行 升降,以时消息,阴荡阳降入遁”;至归魂大有卦云:“阴阳交错, 万物通焉;阴退阳伏,返本也。乾象分荡,八卦入大有终也。乾生三男,次入震 宫八卦”。因而至大有卦,乾宫八卦内部之阴阳相荡已完成,所以从大有 卦至震宫本宫卦震卦即不再言“阴荡阳”或“阳荡阴”了。 在每一宫中的卦变过程中,卦体之阴阳转换也伴随着爻变而进行。如坤宫一 世卦复卦转入二世卦临卦时,京氏于复卦云:“阴来阳去,气渐隆, :欠之 地泽临卦。”而于临卦则云:“震入兑,二阳刚,本体阴柔降入临。” 此二阳刚显然指初、二两阳爻。从阳爻数量来说,内卦兑比其所由来之震多一阳 爻,但震卦为阳体,兑卦为阴体,因而对内卦来说,并不因其比震多阳而更刚, 反而因多一阳爻而成为柔体。其实这是对系辞传“阳一君而二民,阴二君而 一民,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之说的继承。又,京氏还非常重视互体之象。如其 徐昂认为此二字为衍文,见京氏易传笺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蛊卦云:“内互悦而动”即指从二爻至五爻互出雷泽归妹卦来。如此则在 每卦体中增加了更多新的卦体,从而从细微处展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 升降、一消一息、阴阳相荡、生生不息的阴阳二气的流行机制。 另外,在由爻变而引起的卦变过程中,除建候积算随卦变发生变化外,气候 分数也随卦变而盈虚消长。京氏易传于各卦多提及分气候三十六或分气候二 十八。徐昂于此云:“凡建始阳刚而历十二节者,分气候三十六,建始阴柔而历 十节者,分气候二十八。” 1 ”如姬卦建始庚午,为阳干支,则气候分数为三 十六,而遁卦建始辛未,为阴干支,则气候分数为二十八。其余卦皆仿此。 如乾卦建始甲子至己已,按节气来说,是由十一月节大雪至四月中小满共十二节; 而遁卦建始辛未至丙子,按节气则由六月中大暑至十月节大雪,历十节。就气 候分数来说,每卦都蕴含着该卦所对应的气候分数,或三十六,或二十八。每 卦所内蕴的节气也就有了盈虚之分。这样,由爻变而导致的卦变也致使气候分 数发生了变化。可见,京房已把每卦作为一种节气度数的象征,阴阳二气的盈 虚变化皆在其中。而导致这种气候度数产生盈虚消长变化的正是阴阳二气的互荡 和流行,即如京氏所云:“阴阳运行,一寒一暑,五行互用,一吉一凶,以通神 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i 二、京氏易学中的卦气说 前文已述,京房通过其八宫卦序、纳甲、建候、积算、爻变、卦变、飞伏诸 说,建构了一幅生生不息的、阴阳二气相互对待与流行的宇宙图式,从而由微而 著地展示一阴阳之互待互易之道,而京氏的这一阴阳对待、流行的宇宙图式, 也蕴含于其卦气说中,卦气说亦为京氏易学中至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全面、深 入地研究其卦气说,对于我们认知京氏易学、两汉易学,乃至秦汉哲学,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六日七分说 京氏的“六日七分说”承袭盂氏“六日七分法”而来。所谓“六日七分法”, 是将六十四卦配年之日数。孟氏“六日七分法”与“京氏六日七分法”的区别 在于,孟喜将年之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分布于六十四卦中除坎、离、震、 兑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中,并将二十四节气中的七十二候分布于诸卦中,每卦所 n醪rlf q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值的日数便为六日又八十分之七,简称六日七分,而四正卦只是表示二至二分节 气的到来,即坎主冬至、离主夏至、震主春分、兑主秋分,但并不主具体的时日。 而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目,坎、离、震、兑,其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八十 分之七十三。颐、晋、井、大畜,皆五十四分,余皆六日七分。” 1 ”为便于说明, 今据新唐书卷二十八上历四上所载僧一行所列孟喜七十二候卦气图列表如下 六十卦配候 初候次候末候 舻号 ( 月中节 四正卦) 始卦中卦终卦 冬至( 十一月中 蚯吲结 麇角解水泉动 坎初六) 公中孚辟复 侯屯( 内) 小寒( 十二月节 雁北乡鹊始巢野雉始雏 坎九二) 侯屯( 外)大夫谦卿睽 大寒( 十- - f l 中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坎六三) 公升辟i 临 侯小过( 内) 立春( 正月节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e 冰 坎六四) 侯小过( 外)大夫蒙卿益 雨水( 正月中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坎九五) 公渐辟泰侯 需( 内) 惊蛰( 二月节 桃始华仓脚g鹰化为鸠 坎上六) 侯需( 外)大夫随:卿晋 春分( - - 月中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震初九) 公解辟大壮 侯豫( 内) 清明( 三月节 桐始华田鼠化为驽虹始见 震六二) 侯豫( 外)大夫讼卿蛊 谷雨( 三月中 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眭降于桑 震六三) 公革辟夹侯 旅( 内) 立夏( 四月节 蝼蝈鸣蚯蝎i 出王瓜生 震九四) 侯旅( 外)大夫师)卿比 卫 ;l;i 小满( 四月中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震六五) 公小畜 辟乾侯大有( 内) 芒种( 五月节 螳螂生 始鸣反舌无声 震上六) 侯大有( 外) 大夫家灿 卿井 夏至( 五月中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 离初九) 公咸 辟骺侯鼎( 内) 小暑( 六月节 温风至 蟋蟀居壁 鹰7 5 q :习 离六- - ) 侯鼎( 外) 大夫丰 卿涣 大暑( 六月中 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离九三) 公履 辟j 匿:侯恒( 内) 立秋( j c 月节 凉风至白露降 寒蜱呜 离九四) 侯恒( 外) 大夫节 卿同人 处暑( - t z 月中 鹰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离六五) 公损 辟否侯巽( 内) 自露( 八月节 鸿雁来 玄鸟归群鸟养羞 离上九) 侯巽( 外) 大夫萃卿大畜 秋分( 八月中 雷乃收声 蛰茧j 菇产水始涸 兑初九) 公贲 辟观侯归妹( 内) 寒露( 九月节 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 菊有黄华 兑九二) 侯归妹( 外)大夫无妄卿明夷 霜降( 九月中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成俯 兑六三) 公困辟剥侯艮( 内) 立冬( 十月节 水始冰地始冻雉 水为蜃 兑九四) 侯艮( 外)大夫 之七十三,借为坎卦所主日数。这 样,颐卦所主六日七分便被减为五日五十四分。晋、井、大畜三卦分别在震、离、 兑三卦之前,故此三卦所值日数亦如此计算。如此,则从冬至坎卦所主八十分之 七十三加中孚卦所值六日八十分之七至复卦“一阳来复”正好是“七日来复” ( 复卦卦辞) 。因此,僧1 亍以为京房令坎值八十分之七十三日旨在附会复 卦“七日来复”之辞。因系统的京氏周易章句之学已不可见,究竟京氏是否 只为解经而如此设置,已不可知。 其实,京房把周易与历法相结合,将六十四卦分配于年三百六十又四 分之一日之中,旨在贯彻“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 5 i 之旨。据汉 书京房传,京房“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赣常曰:得我 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这样,京房便将一年三百六十又四分之一日 与六十四卦有机地结合起来,设置了年中阴阳二气流行的常态。据郑玄注易 纬稽览图“非太平而杂卦,以其度效一辰,则可矣”,可知“寒温”所指, 郑玄于此注云:“杂卦九三、上六决温,九三、上力微温,六三、上九决寒,六 三、上六微寒,日七分中一辰效则可也。”所谓决温,乃指阳气之递增运行幅度 较大:微温,指阳气之递增运行幅度较小;决寒,指阴气之递增运行幅度较大, 微寒,指阴气之递增运行幅度较小。郑氏此说源于十二消息卦所表征的气温变化。 如:泰、大壮、央三卦都是九三、上六,而从泰卦所值的正月至大壮卦所值的二 月,再至央卦所值的三月,是阳气之递增运行幅度较大的时期;而乾、骺、遁三 卦都是九三、上九,从乾卦所值的四月至媚卦所值的五月,再至遁卦所值的六月, 则是阳气之递增运行幅度较小的时段。同样,否、观、剥三卦都是六三、上九, 此三卦所值的七、八、九月是阴气之递增幅度较大的时段;坤、复、临三卦都是 六三、上六,此三卦所值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则是阴气之递增幅度较小的时 段。郑玄注是将此规则用在了“七十二候卦气说”中的杂卦e ,而据京氏卦气说, 每一杂卦主六日七分或五日五十四分,十二辟卦俱主六日七分。依郑注,此规则 亦适用于方伯卦,如郑注易纬稽览图之“惟消息及四时卦,当尽其日”一 句云:“寒温之气,消息尽六日七分,四时七十三分也”,此“四时”即指四时方 伯卦。卦气效则寒温如期而至。 所谓“风雨”,郑玄注易纬稽览图“降阳为风”云:“e 九用事,卦效 后一百二十日,降为卒风。其不效也,后力十一日,降为灾风”,注“降阴为雨” 云:“上六用事,卦效后一百二十日,降阴为雨”,而当渚卦气效时则“降阳之风, 生奎奎兰要圭兰! 塞鲨吝 动不鸣条”( 易纬稽览图郑注云:“动摇成长物,和适不迅疾,鸣条也”。) “降阴之雨,润不破块”( 易纬稽览图郑注云:“润泽和适,刁嗾沛破块。”) 因此,当诸卦气效时,就会“风调雨顺”,当卦气不效时,就会出现灾风、灾雨。 即如易纬稽览图所云:“是故阳还,其风必暴;阴还,其雨亦暴”。 那么,京房是怎样以“风雨寒温为候”的呢? 从汉书京房传所载京 房所e 封奏事可见斑。 汉书京房传载其邮上封奏事肾一条:“臣前以六月中言遁卦不效, 法日: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至其七月,涌水出。”此乃以“寒温为候” 的例子。依京氏卦气说,遁卦当六月辟卦,该卦为九三、上九卦,为“微温” 之卦。而实际情况是,该卦当值之时,卦气不效,因此,至七月( 否卦用事,当 “决寒”) 之时,以“涌水出”的“寒”候出现。在京房看来,这是卦气不效的 表征。京房据此推出“道 始去”的结论。 下一条则是以“风雨”为“候”的例子:“房以建昭二年二月朔拜,上封事 日:辛酉以来,蒙气衰去,太阳精明,然少阴倍力而乘消息。” “房至 陕,复上封事曰:己丑夜,有还风,尽辛卯,太阳复侵色”。郑玄注易 纬稽览图“还风者,善令还也”句云:“还,暴也。君出善令盖者若百姓, 君弱臣强,还而不行,阳气道积,不以进降,后得同类并下,故暴也,故日善令 还也”。此“辛酉”日,指建昭元年十一月二十日,交冬至,中孚卦用事,中孚 卦为“上九”卦,前文已引易纬稽览图“降阳为风”,郑玄云:“e 九用事, 卦效后一百二十日,降为卒风。其不效也,后九十一日,降为灾风”,而京房所 云有还风之“己丑”尽“辛卯”日,距前“辛酉”日,正好是九十一天,京房 认为,己丑尽辛卯之还风( 灾风) 乃是“辛酉以来”,“少阴倍力而乘消息”, 卦气不效的结果。 京氏完善了历法与六十四卦的相配,构画了幅卦、气紧密相连的常态图, 而当卦气不效时,则将有灾异发生。京房借此来弹劾佞臣石显、五鹿充宗等,“房 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悦之。”( 汉书京房 传) 以上所举乃是应京房“以风雨寒温为候”的例子。此外,据汉志有关 记载,他还完善了天文、地理、五行与六十四卦之间的相配值,形成了套庞杂 的占筮体系,其中包括:日占、月占、五音占、风角占、物占等。而从汉书五 行志所引京房易传的一些断辞来看,京氏占断常以六十四卦卦、爻辞作为 占断推理之根据。如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载: 孝昭元凰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鼠舰之,有大石 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处,有白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千集其旁京房易传日:一复,崩来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创科技行业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医疗器械发展趋势与临床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快递行业无人机快递应用前景报告
- 压力机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科技行业5G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宜宾市2025四川宜宾市市属事业单位第三批考核招聘47人(卫生专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学中心肺癌诊疗》(讲课课件)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课件
- 小学生科普课视错觉课件
- 电力安全微课堂
- 质量部长述职报告
-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规模灵活资源广域接入的新型配电系统分层分群架构与规划技术研究
- 音乐心理学理论-洞察分析
- 法院报名登记表
- 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度商业保理合同:保理公司与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保理协议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