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故大全器用珍宝.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典故大全器用珍宝 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299 更新时间:2008-2-24 【一字千金】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唐韩翃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题诗更相应,一字重千金。”参见文明部文章“千金字”。 【千金答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遂用为典实。唐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参见器用部饮食“一饭”。 【不偷金】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指被诬不辩,久而得白。唐杜甫赠裴南部诗:“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仇兆鳌注:“此言裴君以清节受诬。”参见人事部冤怨“偷金枉”。 【四知金】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唐杜甫风疾舟中奉呈湖南亲友诗:“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清赵翼入耳赃诗:“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赃。”参见政事部清廉“四知名”。 【死骨千金】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卖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喻求贤若渴。金元好问奚官牧马图息轩画:“曹韩画样出中秘,燕市死骨空千金。”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燕骏”、人物部帝王“买骏骨”。 【陆贾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后指子孙以为生计之家产。唐李白送鞠十少府:“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参见人物部官吏“陆贾分金”。 【卖赋千金】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卖赋”泛指卖文取酬。元范梈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韵之五:“题桥一字终何益,卖赋千金竟或无。”参见文明部文章“千金赋”。 【季布金】季布,汉初楚人。楚汉战争中,为项羽部将。后归汉,任河东守。布以任侠著名,重然诺,楚人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谚。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唐韦庄三用韵和薛先辈见寄:“遗恨虞卿璧,言依季布金。”参见人事部秉性“黄金信”。 【金山】西汉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邓通,因得文帝宠幸,官至上大夫,赐钱无数,又赐以蜀郡严道铜山,许自铸钱,邓氏遂富甲天下。见史记佞幸列传。南朝陈沈炯长安少年行:“玉辇迎飞燕,金山赏邓通。”参见人事部富贵“邓通富”。 【郭开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唐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郭开:“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参见器用部饮食“强饭廉颇”。 【黄金筑台】相传战国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黄金台。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钱振伦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唐贾至燕歌行:“昔日燕山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参见器用部宫室“黄金台”。 【一大钱】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有政绩。后征为将作大匠。将行,有五六父老各赍百钱以送,宠只受每人一枚大钱。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后用为称颂官吏廉洁的典实。宋苏轼送张嘉州:“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明高启野老行:“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参见政事部清廉“刘宠”。 【一钱不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喻对人或事物的蔑视。唐陆龟蒙丁隐君歌:“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宋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之一:“一钱不直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参见政事部正直“灌夫骂”。 【叉头钱】宋苏轼答秦太虚书之四:“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喻指节俭或清贫。清朱彝尊毕生饮二十杯而腹痛复被止酒再以诗示之:“来朝生且住,剩有叉头钱。”另参见人事部贫贱“百钱叉”。 【杖头钱】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后因以“杖头钱”称买酒钱。唐王绩戏题卜铺壁诗:“且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之一:“但愿亲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宋陆游闲游诗之二:“好事湖边卖酒家,杖头钱尽惯曾赊。”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钱挂杖头”、人事部狂放“杖百钱”。 【阿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遂以指钱。宋陆游岁暮贫甚戏书:“阿堵无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宋张耒和无咎之二:“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那有主人家。” 【卖卜钱】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唐杜甫清明二首之一:“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君平卖卜钱。”参见九流部杂技“成都卜”。 【青蚨】传说中的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后因用以指钱。唐寒山诗之一二:“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则你那尊中无绿蚁,皆因我囊里缺青蚨。”清陈维崧偷声木兰花咏钱词:“青蚨铸就开元字,相看似有团圞意。”另参见动物部虫豸“青蚨”。 【青钱】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后因以比喻文才出众。宋晏殊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诗:“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参见人物部圣贤“青钱学士”。 【腰缠十万钱】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亦泛指拥有的财富。宋王廷珪刘时举主簿相聚月余赋诗为别:“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清赵翼咏物四首之二:“想仍水击三千里,岂羡腰缠十万钱。”参见人事部志趣“腰金骑鹤”。 【片玉】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诜传:“武帝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唐李咸用悼范摅处士:“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参见人事部富贵“折桂新荣”。 【良玉三日烧】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高诱注:“钟山之玉,燔以炉炭,三日三夜,色泽不变。”喻人品质坚贞。唐白居易答友问:“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另参见人事部秉性“试玉烧三日”。 【周玉郑鼠】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李贤注引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郑人以干鼠为璞便与二说不同。此云干鼠,彼云未腊,事又差舛。”后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宋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参见人事部谬误“鼠璞”。 【和氏玉】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指美玉。唐钱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荆山产美玉”、伦类部师友“卞和”、人物部圣贤“遗璧”、政事部冤怨“刖足”、人事部情感“卞泣”、人事部秉性“与和璧”。 【炊白玉】战国策楚策三:“苏秦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形容生活所费昂贵。宋黄庭坚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黄庭坚再答景致:“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饭炊白玉。”参见植物部木本“薪桂”。 【种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公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后因以“种玉”比喻缔结良姻。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念良姻乘龙未遂,种玉尚无缘。”喻雪景,或喻田园之美。唐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何处田中非种玉,谁家院里不生梅?”唐李商隐喜雪:“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另参天文部气象“玉田”、地理部土石“蓝田”、九流部神仙“种玉”。 【埋玉】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唐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于铄金,身没谁恨其埋玉。”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公虽埋玉有余馨,印授三品告诸冥。”另参见植物部木本“庾公玉树”、人事部病死“埋玉树”。 【汉皋佩】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后用以咏仙,或喻情人间馈赠信物。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神女”、人物部妇女“弄珠人”。 【弃白璧】庄子山木:“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唐李白赠武十七谔:“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参见人事部其他“投璧负婴儿”。 【连城白璧】价值连城之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后用以指极珍贵的东西。唐李白鞠歌行:“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参见人事部情感“冲冠”。 【拜璧】春秋时,楚共(恭)王有宠子五人,自己不能确定由谁继承王位。于是遍祭名山大川,请神择定,并以璧示之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祭毕,密埋璧于祖庙厅堂里,令五子斋,并以次第入拜。结果,小儿子几次跪拜都压在璧纽上,后继位为楚平王。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后因以“拜璧”为立太子的典故。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参见人物部帝王“埋璧”。 【疑璧】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指不白之冤。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参见人体部头面“仪舌”。 【澹台璧】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挟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伯,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喻气概豪迈。南朝梁何逊和刘谘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另参见人事部秉性“斩蛟破璧”。 【渭曲璜】尚书大传卷一:“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文王拜之。尚父云:望钓得玉璜,刻曰:“周受命,吕佐检德合,于今昌来提。”明张煌言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渭曲璜随双鲤逝,延津剑化一龙吟。”参见人物部圣贤“钓璜”。 【合浦珠】后汉书孟尝传: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指宝珠,或称美官吏治理有方。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另参见政事部治理“还珠”。 【乘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明陈子龙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水部征兵西道赠诗一章:“齐威绌乘珠,昭奚贱和璧。”参见人物部圣贤“照国珠”。 【骊珠】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唐温庭筠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清卓尔堪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骊珠弄明月。”后亦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幸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逾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于望景,获骊珠于龙睡。”唐元稹赠童子郎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参见动物部鳞介“骊龙”。 【隋侯珠】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隋县溠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隋季良大夫池。”喻知恩图报,或喻人之才德。晋卢湛答魏子悌:“恨无隋侯珠,以酬荆文璧。”另参见动物部鳞介“灵蛇”。 【鲛珠】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