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本文站在“目的论”的角度对尼采美学进行自我解读。人以自身的神性为根基, 在最高等级的权力意志显现之际,人之上帝: “超人”诞生。 人以富有意志的生命 来面对苦难,在狄奥尼索斯神对人召唤的地方,人的“悲剧”得到释然。人从有到 无再到有,生命循环不止。这就是人的生命目的论,也正是尼采美学思想在本人看 来的目的论解读。 尼采美学语言之目的论意指语言通过“说”传达人之为人的本体存在思想从而 使自身功能得到实现,以此实现了语言自身。语言融“真理”和“智慧”于一身, 语言的存在在于人之在。 “人是逻各斯的动物” ,语言的本质即为逻各斯。 关键词关键词:尼采 美学 目的论 语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this article points to the teleology of nietzsches aesthetic view, showing myself interpretation. nietzsches aesthetics is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basis of the god. will, making people find themselves, increase to the limit. at the moment, the people themselves are the supermen. people with the will have enough energy face the hardships of life. dionysus call people, people see the god of fate. life always cycle from not being to being, then not being. this is the teleology of humans life .it is also my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teleology of nietzsches aesthetics. the language teleology in nietzsches aesthetics mainly describes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age itself by conveying the human being. language itself includes the truth and wisdom. language is the existence of the people. “.people are the animals of logo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is the logos. key words: nietzsche aesthetics teleology language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导导 论论 自尼采美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关于尼采美学的无目的论解读。尼采本人也说 过根本不存在已然在场的意志,有的只是在不断增加或者丧失的意志。但有一点值 得肯定: 尼采赞同人本身的神性存在。 他一直在人的神性在场的前提上言说 “超人” 、 “权力意志” ,具有权力意志的人听到了酒神狄奥尼索斯对人本体的召唤,人在悲剧 中得以超越,悲剧诞生的基础乃在于其给人以“形而上的慰藉和安抚” 。本人在此基 础上谈尼采美学的目的论是意在说明:尼采美学符合人的生命目的论。 在尼采提出超人的时代正是早与古典趣味背道而驰的基督教提倡“来世论” ,主 张蔑视肉体的日子。尼采认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宗教:狄奥尼索斯与钉在十字架上 的耶稣。 酒神崇拜是一种肯定生命的宗教,它肯定的是完整的、未被怀疑和未被平分的 生命。性行为意味着深奥、秘密并引起人们的敬畏之情,这就是典型的酒神崇拜。 狄奥尼索斯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反对者” ,在此我们目睹了基督教的对手。酒 神崇拜中的牺牲与基督教中的殉道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酒神崇拜中的牺牲具 有不同的意义。生命本身以及生命的永远丰产和永恒轮回是以痛苦、毁灭和摧毁的 意志为前提的与此相反“钉在十字架上的无罪的圣人”即受难的耶稣反对生命, 他是生命的谴责者前者描述的是一种通向极乐存在的道路;而在后一种情形下 存在本身就是极其快乐的“十字架上的神”诅咒生命,他暗示人们脱离生命。 被切成了碎块的狄奥尼索斯则鼓励人们投入生活之中:生命会不断地再生,由毁灭 返归生机勃勃的故乡。 1 尼采提倡的狄奥尼索斯神正视人间的苦难,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痛苦与快乐, 生与死,爱与恨在相反的同时也相成,两者本为一体。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万 物归来,万物散去。具体到人本身,人是大苦与大乐的承载体。 “超人”只在拥有“权 力意志”的人体内。人以自身的神性为根基,以充实的生命来面对苦难,在狄奥尼 索斯神对人召唤的地方,人觉悟到了命运之子,人的“悲剧”得到释然。在权力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志赋予人自身的地方,意志增长到极限,人自己就是“超人” 。即使是“悲剧” ,人 也在丰盈的生命状态中实现了自身的力量和生存的意义。人从有到无再到有,生命 循环不止,这就是人的生命目的论。人以从自身生命为目的开始的第一天到最后实 现人自身生命的目的,也即达到人的本质在场这一终极目的,人的生命目的论一直 如此存在。 “意志”以人的神性存在为前提, “超人”是形而上学上人的本质应有状 态, “悲剧”诞生在人有充实的生命状态之际。惟有悲剧意义上的人生在尼采这里才 是具有“权力意志”的“超人” 。在悲剧中狄奥尼索斯对悲剧的承受者召唤,悲剧主 人公明白了“命运” ,看到了牺牲的另一种意义:富有朝气的新生命又将诞生。这就 是在本人看来的尼采美学之目的论。 在这篇论文中我还将谈到尼采语言之目的论。语言自古希腊以来就已被打上真 理的烙印,语言是生命真谛的承载体。从逻各斯开始,语言即是象征性地传达宇宙 本质的一种方式。尼采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哲学家,他的语言是哲学式的又以诗人 的方式来呈现。整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即是神话、寓言又是诗歌,而神话和诗 歌是逻各斯的两种不同方式。 神话原意就是 “说真话” 。 亚里士多德有句经典的概括: “人是逻各斯的动物” 。所谓“人是逻各斯的动物”就是说人的本质是作为言说者而 存在,逻各斯的本义是对真理的“说” 。这里我们必须放弃今天的把说理解为外在于 现实行为的看法。本源的“说”就是人的本质活动,它起自符合祭仪的行为。海德 格尔指出,在希腊的深层传统中说出一个事物(即使其本质展现)与把它带入到时 间中(即行为的展开)二者是“纠结”在一起的。这就是本真的逻各斯的含义。 “说” 不仅是说出一个词,而是使词的本质展现在历史中。因此,这种“说” ,在与今日一 般的“说”相区别的意义上,是一种生命的本质活动。 2 “说”的主体是语言或者 语言就直接是说。当查拉斯图拉通过语言在“说” ,言传的就是人的本质生命特性, 是“超越于自身”意义上的“说” 。尼采以诗人般的语言要传达的就是人的生命目的 论,是在“说”的意义上用语言象征性地“道”出了真理。海德格尔有语: “语言是 存在的家” 、 “人诗意地安居” ,这些都是在同样意义上说语言和人的本质生活息息相 关。尼采用神话诗学的形式借查拉斯图拉之“说”如是说出了人内在的“超人”存 在。上帝死了,这是一个“超人”的时代,超越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尼采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学思想的传达都是借助语言之“说” 。表象上是人在说语言,本质上是语言在说人。 语言说人的前提是语言在传达真理的意义上被使用,即语言是逻各斯的“说” 。在尼 采这里是语言在传达人的本质生命状态,在说人内部的“权力意志” ,在言说自己生 命体的主人“超人” 。 悲剧的诞生也是以逻各斯的方式:神话、寓言来言说悲剧, 言说酒神狄奥尼索斯对人生命本体的召唤。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权威性的著作普 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并进一步区分出语言的“所指”和“能 指” 。能指表达的目标是所指,语言是能指和所指的集合体。这也是在说语言本身就 具有传达真实情况的功能,而这种传达要靠间接的手段:象征性或隐喻性。由索绪 尔的语言观所引发的结构主义就是对文本内在深层意蕴的开掘。尼采一系列关于人 的存在的美学都是通过语言的言说来说人。某种程度上语言就是“言人”和“人言” 的集合体,融真谛和智慧于自身。 “言行和谐”也适用于解说“语言” 。语言自身功能实现,语言才达到了目的。 语言的目的即语言通过“说”来实现自身作为语言本身的价值。尼采语言之目的论 意指语言通过“说”传达人之为人的本体思想使自身功能得到实现,从而实现了语 言自身。 要谈尼采美学思想的目的论和尼采语言之目的论还要从“目的论”这个大的概 念说起。现在第二部分介绍目的论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知识,第三部分是尼采美学 思想之目的论,第四部分谈尼采语言的目的论,最后为结语。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1 目的论的起源与发展目的论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论(teleology),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 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在西方美学史中,目的论一般 可分为两大版块:一为神学目的论,一为自然目的论。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 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后者 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加给自然界, 把自然界视作有目的的存在,以亚里士多德、康德为代表。下面做一简单地述说。 1.1 神学目的论神学目的论 首先,机械论和目的论的对立最早开始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神性的目的 论是一切事物和人类有序存在的原因,有机物和存在的目的本身在认识自身的“神 性” ,从而实现作为自身的功能,获得幸福。 “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的知识理论中占有 极重要的价值。 “目的”是事物实际进程的起始因,也是事物这个进程的最后结果。 “目的”是 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本质,也是该事物的最完满状态。世界各种语言文字表明, “目的”与“终结” 、 “完成”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印欧语系一概可以通用。汉语中 “目的”通过“好”与“终结”的意义相联。 “好了”之“了” ,是为“完成” 一般来说,苏格拉底是最早把“目的” 、 “善”引入哲学领域的哲学家。当人们天上 地下地探索万物的本原时,感到茫茫大海,难以穷尽。然而一旦发现了事物的目的, 似乎在大海中找到了陆地,事物有了“归宿” ,人们也得到了真理, “是什么”的问 题,也可有个“了结” 。 3 苏格拉底认为人要获得真理必须通过一系列受过严格训练的对话才能得以领 悟。他称自己为“理智的助产师” 。在柏拉图全集中的泰阿泰德篇中他说: “在考察你的论断时,我可能会把其中一些判断为怪胎。如果我把它引产,将它抛 弃,请别象一位被夺走头生子女的妇女那样说我残忍。人们经常对我怀有那样的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觉,并想指责我消除了他们孕育的某些愚蠢的观念。他们看不到我在对他们行善。 他们不知道神不会恶意对待人,也不知道我的行为并非出于恶意。我的所作所为只 是因为我不能容忍对谬误的默认和对真理的压迫罢了。 ”这里“行善” 、 “真理” 、 “神” 通过“理智助产术”得以达到沟通和融合。 “行善”即认识美德, “真理”即美德, 而“神”使美德得以实现。美德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分有了永恒之“理念” 。 “按照苏 格拉底理念论,理念本身就有目的性质。 目的是概念本身具有现实性, 目 的的概念是为了实现出来。而理念虽是概念性的,由人的理性所形成,由思 想所把握,但同时它又是现实事物的本质。感觉的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是因为 分享了该事物之理念 ,因而理念又是现实性的根源(本原) 。这是一种 客观的、内在的目的,即是排除各个人千差万别的感觉性的目的,是客观事物本身 的目的、本身的理想 、 理念 。 ” 4实现事物本身也即实现它内在的合目的性,实 现神性。 在会饮篇中苏格拉底谈到美时,他说我们起先爱的是可见的肉身之美,然 后爱的是不可见之美,即美的灵魂。由此我们继续爱美的思想和观念,在这种真爱 的影响下,我们不断地升华。这样我们在美的海洋中越来越接近美本身,最后察觉 到那不存在于任何具体事物,但却又是绝对、简洁的美本身。但苏格拉底的“目的” 并不是接近或认识“理念” , “目的论”之“目的”在理念之实现本身,也即“功能” 。 一个人只有当他实现本身所固有的美德,显示出他灵魂内部运行的美好秩序来,才 能在肯定的程度上说他的生存符合神性的目的论,他是“善”的。 柏拉图的神学目的论主要集中在他的“灵魂回忆说” 。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说 到: “灵魂在某些时候会死亡,在某些时候会再生,但绝不会彻底灭绝既然灵魂 是不朽的,重生过多次,已经在这里和世界各地见过所有事物,那么它已经学会了 这些事物。如果灵魂能把美德的知识,以及其他曾经拥有过的知识回忆起来,那么 我们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惊讶。一切自然物都是同类的,灵魂已经学会一切事物,所 以当人回忆起某种知识的时候,用日常语言说,他学会了一种知识的时候,那么没 有理由说他不能发现其他所有知识,只要他持之以恒地探索,从不懈怠。因为探索 和学习实际上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回忆罢了。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并且是自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动的。 “凡是自动的才是动的初始。就其为初始而言,既不能由他物创生,也不能毁 灭。否则全体宇宙和万事万物就同归于尽,永不能再有一物使它们动,使它们又开 始生存这种自动性就是灵魂的本质和定义。 ” 5灵魂自动、不朽、回忆正是灵魂 目的论的合目的性实现形式,也是作为主体的人之“学习功能”的内在合目的性的 目的之实现。这里的灵魂是理性的灵魂而非欲望灵魂也非激情灵魂,并只为少数具 有推理能力的哲学家所独有。通过理性灵魂主体把握到“理念” ,认识到真理,看到 “神” 。理性灵魂通过回忆理念而被本体上的人把握,本体之人通过学习而把握到的 知识正是神赐的理念,在互为因果的意义上,灵魂和神达到一致。灵魂的功能在于 认识理念,而本体的人在“学习” (回忆)到理念知识之后把它付之于实践,他的生 存就达到了最高的目的善。善在此种意义上也即人中之神性本体的健全、合目 的性之实现。神在创造安排万物的原则。 1.2 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 下面谈一谈以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为代表的自然目的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事 物“为什么”的问题有四种基本原因,也即“四因”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提 到“四因”时这样说到: “ (1)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是 一种原因。例如塑像的铜,酒杯的银子,以及包括铜、银这些种的类都是。 (2)形式或原型,亦即表述出本质的定义,以及他们的类 ,也是一种原因。例 如音程的 2:1 的比例以及数是音程的原因,定义中的各组成部分也是原因。再一个 (3)就是变化或静止的最初源泉。例如出主意的人是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一 般地说就是那个使被运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再一个原因(4) 是终结,是目的。例如健康是散步的原因,他为什么散步?我们说为了健康。由别 的推动者所完成的一切中间措施也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简括之即事物的:质料因、 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但这四因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互为因果,使事物本身 成为“有机物” 。质料因和动力因是为了完成一物的形式和目的,而这目的和形式又 是事物的质料运动的最初根源所在。一物形式上的充分实现也即是终极目的的完成,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目的因使形式因成为必须。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里必然的东西,就是质料和它的运 动变化。 “凡自然物都是以一定的内在的根源为起点,通过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达 到一定的终结的;由任何一种根源出发的运动变化,即不会达到完全相同的终结, 也不会达到完全偶然的终结,而是始终有一种竭力趋向相同终结的倾向(如果没有 障碍的话) 。 ” 6而这趋向的就是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处于不断的流变过程之 中,而这个过程就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也即事物目的之实现的过程。 “但在 潜能变为现实之前,先已有现实之物作指引。这导致了一个纯粹现实的存在的思想, 它不具有任何的潜在性,是最高层次的存在者,在此指引下的现实之实现也即目的 的达成。但是这种运动的原因何在?亚里士多德提出不动的推动者 。不动的推动 者是自然界中所有变化的最终原因。自然界充满了努力实现它们的特定目的的事物。 每一个事物都朝向完善它的可能性和目的。所有这些努力的积累构成了世界秩序的 大规模进程。这样,所有的实在都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从它的潜能和可能性运 动到这些潜能最终的完善。亚里士多德把不动的推动者作为运动的原因或原 则来解释一般的运动。由此不动的推动者代表了运动实现的永恒原则从他的 四因观点看,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不动的推动者是目的因,指引着变化的方向朝向 一个最终的目的一个确定的、恰当的目的。作为目的因,不动的推动者成为世 界的动力因。 通过吸引力, 它激励事物朝向他们自然的目的。 ” 7自然运动的原因 (从 潜能到现实)是因为目的因,也即第一推动者。而第一推动者是没有任何生命意识 的推动,仅是事物之目的趋向所使然。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自然的内在目的。 “每 个种的目的对于这个种来说是内在的;其目的不过是那类事物,或更确切地说,是 在其存在条件(例如居住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自由和有效地生长和繁殖其 种类,获得感觉和进行运动。 ” 8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还没有上升到自然神学, 他的目的是没有灵魂和神学作主导的目的。 康德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分为三部分: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目的论判断力 的辨证论和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导言中说: “既然有关 一个客体的概念就其同时包含有该客体的现实性根据而言就叫做目的,而一物与诸 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形状的协和一致,就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那么判断力的原则就自然界从属于一般经验性规律的那些物的形式而言,就叫做在 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这就是说,自然界通过这个概念被设想成好 像有一个知性含有它那些经验性规律的多样统一性的根据似的。所以,自然的合目 的性是一个特殊的先天概念,它只在反思性的判断力中有其根源。 ”在康德这里自然 目的是借助于判断力才得以存在的一个先天概念。自然目的又分自然的客观目的、 主观目的、相对目的和内在目的。客观目的是一物本身的合目的。主观目的是人的 自由需求和该物目的性的契合统一。相对目的是一物对他物的有用性,内在目的是 一物纯粹自在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如果一物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和结果(即使是在 双重的意义上) ,它就是作为自然目的而实存的。作为自然目的之物就是有机物。但 康德对自然的合目的性判断并不是为了取得什么自然知识,而是“用来反思人自身 的超验本体,暗示人的自由和道德性的,是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理。这个原理 首先作为构成性原理在人的审美和艺术活动中起作用。在进行审美鉴赏时,人们着 眼于一个自然对象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使自己的想象力和知性能力好像趋于 一个目的那样处于自由协调的活动中,从而无须任何概念而产生出人类共同的、无 利害关系的愉快感,这就使审美对象、美在人们眼中成了道德的象征 。与审美鉴 赏不同,艺术创造是带有艺术家的目的和概念的。但好的天才艺术家并不是根据这 种目的和概念来创造,而是自由地进行创造,从而其作品一方面显得好像是大自然 本身的因而是合乎规律的产品。但同时,又完全是艺术天才的独创的因而是合乎目 的性的作品。总之,在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中,通过反思、象征和类比的方式,而 使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和本体、必然和自由达到了一种主观形式上的统一。 ” 10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二百九十一页谈一个世界的存有的终极目的时写到: “我们在 这个世界中只有唯一的一种存在者,它们的原因性是目的论的,亦即指向目的的, 但同时却又具有这种性状,即它们必须依据着来为自己规定目的的那个规律,是被 它们自己表象为无条件的,独立于那些自然条件的,但本身又被表象为必然的。这 种类型的存在者就是人,但却是作为本体看的人;这是唯一这样的自然存在者,我 们在它身上从其特有的性状方面却能认识到某种超感官的能力(即自由) ,甚至能认 识到那原因性的规律,连同这种原因性的那个可以把自己预设为最高目的(这世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中最高的善)的客体。 ”而这个终极目的或是这种最高的善的原因何在?康德说原因 就是创造者上帝。从自然目的论到作为本体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这一终极目的,引伸 出“心中的道德律”再到最后创世者上帝的必然存在,康德完成了自然和人的本质 的连接的关键点目的论。无疑,康德走的更远,提出了伦理神学和上帝存有的 道德证明,也使自然目的论趋向完善。下面我谈谈本人的尼采美学之目的论解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2 尼采美学思想之目的论尼采美学思想之目的论 至今为止很多关于尼采美学无目的论的解读,认为尼采美学符合无机物而不是 有机物,其“权力意志”仅仅是混沌状态中的生成。例如海德格尔在其著的尼采 一书下卷九百二十页写着: “甚至在尼采看来,真理本质上就是谬误,而且是那种特 定的谬误种类 ,后者的特征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界定,即:我们已经 根据存在之本质在此也就意味着,根据权力意志明确地认识到了真理之本 质的起源。相同者的永恒轮回说的是:存在者整体如何存在,作为万物本身不具有 任何价值和目标的存在者整体如何存在。存在者整体的无价值状态,一个表面上完 全否定性的规定,其实是以一个肯定性的规定为基础的,通过后者,存在者才预先 分有了相同者永恒轮回的整体性。然而存在者整体的这个基本特征也不允许我们把 世界思考为某种有机体 ;因为世界绝不是通过一种自身持存的目的联系而构造起 来的,也并不指向任何自在的目标状态。 我们必须把它宇宙大全思考为一个尽 可能远离于有机体的整体。 惟当存在者整体是混沌,它作为权力意志才获得了一种 恒久的可能性,得以在相对延续的向来有限制的支配性构成物中有机地构成自 己。 ” 我同意海德格尔语:混沌中生成的权力意志使永恒轮回得以有机地存在。但对 “万物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无法苟同。在本人看来尼采的“超人” 、 “权力意志” 是形上之语,实现了最大权力意志的人本身也即是超人,已是万物本身的终极价值。 作为存在者的存在之真即是具有权力意志的人之内在本质,超人的产生在人的生命 状态内部。即使是混沌状态,在混沌状态的多样性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就是权力意 志之存在可能性,这就是人的生命状态的神性本质,为人所固有。尼采美学思想中 的目的论不同于柏拉图的神学目的论人的生命由神来主宰,也不同于亚里士多 德的自然目的论,言自然之目的。尼采美学的目的论是在“人”的意义上言“人之 生命存在”的真实,也即“存在者之为存在”的本质,在生存论的角度言说“人本 应具有的真实存在状态” ,具有权力意志化身的“超人”是人之生命的内在目的。尼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采美学的全部意义和价值也即在言说人之为人的意义。尼采在 1999 年版漓江出版社 出版的权力意志第三十六页写着: 在我将行动者从行为之中抽象地抽出和使行为变空之后,我又将行动者置于行 动之中。在我将“结果” 、 “目标” 、 “企图”和“目的”从行为中人为地抽出和使行 为变空之后,我又将目的放回到行为之中。所有的“目的” 、 “目标”和“意义”只 不过是一种意志,即寓于万物之中的权力意志的表达方式和变形。目的、目标、企 图与要求意味着求强大、求增长和要求获得达到此目的的手段。这种寓于所有的行 为与要求之中的最普通、最深层的本能之所以是未知的和最隐秘的,是因为实际上 我们总是遵循着它的命令,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这命令所有的评价只不过是为 这种意志服务的各种观点与结果罢了,评价本身就是权力意志。从某种价值观出发 的对存在的批评是荒谬而易被误解的;假设存在中有一种衰亡的过程,那么这种衰 亡过程也是为权力意志服务的 尼采大叫上帝死了,但他同时又在寻找一个新的上帝,这个上帝为人所独有。 2.1 基督教的“罪”与“恶”基督教的“罪”与“恶” 尼采强烈地反对中世纪基督教,根本原因在于他把那时基督教看作是堕落的宗 教,违反人的生命意志的虚伪宗教。他说“我们绝不能愿谅基督教,因为它毁了帕 斯卡这类人。基督教立志毁灭这类高贵的强者,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与基督教 作斗争。只要基督教树立的人的理想没有彻底被消灭,我们就永无宁日。基督教的 谎言、概念体系与神学这堆荒谬的残渣与我们毫无关系;这堆残渣即使荒谬绝伦, 我们也绝不会动它一根指头。但是我们必须攻击基督教关于人的理想,这种理想以 其病态的美、女性般的诱惑力和诽谤者的如簧之舌劝说那些怯弱、虚荣与疲倦的强 者。最坚强的人也有疲倦的时候,信任、善意、知足、耐心、同类之爱、忠诚与献 身上帝这些抛弃自我和废黜自我的品质在这种情形之下看起来是最有用的和最希望 得到的,实际上它们似乎也是强者最理想的和最有裨益的。由此观之,谦和的小人 物、规矩的庸人和随大流的贱民似乎比邪恶、贪婪、顽强、挥霍无度因而屡遭摧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的强者更优越。而且这种庸人为我们人类树立了一种理想、目标、尺度和最高希望。 这种理想是迄今为止我们人类所遭受到的最可怕的诱惑,因为它会使人类中拥有最 坚定的权力意志与增长意志的强者、日益壮大的雄杰与幸运儿走向毁灭。这种理想 的价值观会将生命力旺盛的强者连根拔出从而阻止他们的生长。要知道他们都是一 些为了更高的要求与使命而心甘情愿地过一种比较危险的生活(用经济学的术语来 说就是增加企业成本和使成功更加无望) 的人。 我们应该攻击基督教中的什么东西? 应该攻击它的庸人理想,这种理想旨在打垮强者,使强者气馁,利用强者的疲倦与 不幸,将其高傲的自信变为内心矛盾与不安,毒化和侵蚀强者高贵的本能,直到他 们的力量、他们的权力意志向后倒退,掉转矛头针对自我,直到强者由于过于轻视 自我和虐待自我而走向毁灭为止” 。 11尼采认为“善意” 、 “人道” 、 “同情” 、 “道德” 这些基督教当作经典来提倡的东西是将“人”最终平庸化了。人类误以为以自己全 部的美德可以减轻自身之“罪”并上升到诸神的阶段,达到超凡的地位,事实却是 下降到了群盲的位置。 “生命是一派快乐之源泉,但群盲所饮的地方,一切泉水都中 毒了。 ”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论“群盲”一节如是写到。基督教的最终结果 就是造成了一批缺乏精力、缺乏活力,精神萎靡、软弱无助、将幸福生活寄托在“彼 岸”的肉体的蔑视者奴隶。尼采在上帝之死(反基督) 中一开始即提出了优 秀与卑下之间的区分。他写到: “什么是善?凡是增强我们人类力量感的东西、力量 意志、力量本身,都是善。什么是恶?凡是来自柔弱的东西都是恶。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力量增长和阻力被克服的感觉。 ” 12尼采认为中世纪基督教已经改变了其 创始人的行为和主旨。 “基督教是古代轰轰烈烈的反异教运动,耶稣的后继者们利用 了这位基督教创始人的生平、学说与言语 ,但是却对其思想进行了随心所欲的诠 释,以图迎合各种迥然不同的需求;耶稣的思想已被转译成一切现存的秘密宗教的 语言。耶稣想给上帝的羔羊带来和平与幸福,这表明了悲观主义的来临;更确切地 说,这是弱者、失败者、受苦受难者与被压迫者的悲观主义。拥有性格、思想与趣 味的权力即世俗力量是基督教的死敌;古希腊人与古罗马人也是它的死敌,因 为古希腊人与古罗马人享有古典的幸福 ,他们举止高贵,胆大妄为,用怀疑的目 光审视一切,坚忍不拔,傲岸不屈,言行奇伟,放浪形骸,冷静而睿智,自得其乐,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拥有优美的语言、 神情与风格。 ” 13简言之, 中世纪基督教与其创始阶段已截然不同。 整个基督教世界充满着颓废的幻想与病态的情绪,它放弃了天真可爱的生活实践, 不再追求在尘世可以实现的人之幸福。 2.2 新上帝:意志般的超人之美新上帝:意志般的超人之美 尼采要寻找的新的上帝是什么?是具有权力意志的超人。这超人不是彼岸的存 在者,他就是人生命本身的上帝。超人是具有权力意志的人之存在所能达到的一个 阶梯,在人本身之中,是对人的生命能量和意志力的肯定。尼采的“超人”美学属 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乃是存在者整体本身的真理。真理把存在者所是的什么(即 essentia 本质或者存在状态) , 存在者存在这一实情以及存在者整体的存在方式带入 理念、知觉、表象、意识的无蔽领域之中。但这个无蔽域却依照存在者之存在改变 自身。根据它所允诺的存在者本身,真理把其自身规定为这样一种在其本质(即解 蔽)中的无蔽状态,并且按照如此这般被规定的存在来为其本质的当下形态赋形” 。 14尼采的超人是将基督教的上帝这一人的外部、生命的外部之神转移到了人本身、 生命本身之上帝,这一生命的本质状态即为权力意志。 “有着生命的地方便有着意 志” ,这意志不是求生存的意志,乃是求权力的意志。权力意志在混沌中生成,不是 “已然存在” ,也没有明确目标,却达到了生命目的论,人生命的终极价值。 “生成 并非意指那种不确定的流动,即任意出现的状态的一种毫无特色的变化的不确定的 流动。不过,生成也不是指朝着某个目标的发展 。生成乃是对当下具体强力等级 的强力超越。用尼采的话来说,生成意指作为存在者之基本特征的权力意志的活动 性,也就是那种基于生成本身而起支配作用的权力意志的活动性。 ” 15这一活动的基 本特征:强力克服是权力意志的内在本质规定。人的生命体的混沌状态也即多样性 的内在统一性即是拥有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生命存在的本质状态,存在者的存在 之真即为权力意志。谢林在对人的自由本性及其对象的哲学研究中写到: “在最 终和最高的意义上,只有意志,没有存在。意志是源初的存在而且所有(源初存在) 的意义都仅仅归属于它(意志) :它是无条件的、永恒的、不依赖于时间的、自我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证的。 ”生命的权力意志是生命之真理和本质,它在混沌中生成的根源和生成后之强 力秩序是永恒存在。 柏拉图全集中的蒂迈欧篇中提到“生成者” 、 “接受者” 、 “被模仿者” 。 “生成者,处于生成过程中的东西;接受者,生成过程发生于其中的 东西;被模仿者,被生成的事物天然地模仿的东西” 。在尼采的美学中:生成者是权 力意志,接受者即生命,被模仿者即是超人,这一生命的神性之所在。超人在人体 内的存在状态即是最高等级的权力意志。这超人在生命之内,就在人本身之中,是 人生命之内在上帝。在尼采这里,没有“灵魂”和“肉体”之分,只有一个健全的 肉体,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在肉体之中, “超人”在人本身之中。听到超人的召唤, 权力意志在生命的混沌状态之中生成,人的生命的本质状态呈现出来,生命的神性 得以显现,作为整体的存在者生命打上了“永恒轮回”的烙印,周而复始,这便是 生命的目的论。康德在论述目的论系统时,有一种内在目的,即以自身为目的,这 种自然物实存的目的在它自身之中,自己又是终极目的。在尼采美学思想中, “权力 意志” 、 “超人” 、 “永恒轮回”都以人为中心,人的生命力量的张扬是超人得以诞生 的手段也是目的,而拥有超人般力量的人是终极目的,作为整体存在者的人之永恒 轮回是这一内在目的的整体呈现秩序。伟大的人之神在人本身之中。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写着: 立志于一番伟大的事业并且掌握了成就伟业的方法的雄杰肯定是怀疑论者。这 并不意味着他表面上是一位怀疑论者。在任何一种信仰面前保持独立即保持独立观 察的能力是他的强项。他的存在的巨大激情、根基与力量比他本人更开明、更专横。 这种存在的激情不仅占有而且役使了他的全部才智,使他毫无顾忌,采取卑劣乃至 圣洁的手段;它赋予他信念,它需要信念并且耗费信念,但决不屈服于信念。这说 明它自知自己的独立地位。与此相反,对信仰与绝对的是与非的需求恰恰是弱者的 愿望。一切软弱都是意志薄弱,意志薄弱的根源则在于缺乏激情和绝对命令。具有 信仰的人即各式各样的信徒肯定都是依赖性很强的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一些 不把自己作为目的,并且不能从自我出发而确定目的的人,他们只能作为手段为人 所用这种依赖性很强的人本能地赋予丧失自我的道德以最高的荣誉。这种人的 智慧、经验、虚荣心和其他一切品质都会劝导他们抛弃自我,信仰也是抛弃自我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一种表现形式。 16 前者是人的生命力量的充盈状态,后者是自我权力意志的丧失和本身“主我” 的不在场。人之为人的生命目的论以“本我”的存在为前提。 2.3 酒神悲剧与生命本体酒神悲剧与生命本体 下面谈一谈尼采悲剧美学和权力意志的关系问题。尼采认为世界充满了苦难, 只有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这生活,生活才值得一过。悲剧就是苦难和对苦难的审美。 审美以大无畏的勇气为前提,以超脱苦难之外的胸怀拥抱世界,明知是苦难也义无 返顾地去追求生命的终极。尼采说: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 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 ”悲剧之为悲剧乃在于它的“形而上 的慰藉” ,整个悲剧的过程却是人的权力意志的实施。美在于以全部的权力意志付出 的地方。悲剧在于其神性的救赎,悲剧主人公走向生命的终极即是自身之超人,在 生命的循环中生命永恒轮回。尼采肯定希腊悲剧: “希腊悲剧表现了一种强者的悲观 主义,它体现为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生存中艰难、恐怖、邪恶、可疑的事物。不是 害怕这些事物、躲避这些事物、急急忙忙寻求解脱,而是象勇士渴求象样的敌手一 样从内心里具有对这些事物的迫切需要。这种新悲观主义者在旧悲观主义者感到痛 苦的地方寻找快乐,他不是不能忍受人生中可疑可怕的方面而需要解脱,而是不屑 于浅薄的舒适快乐而需要揭示人生中那些往往令生存懦夫们痛不欲生的阴郁恐怖因 素,并从中获取快乐。所以尼采说,希腊悲剧的创造与观赏体现了希腊人的强健和 充实。 ” 17这强健和充实乃为权力意志。悲剧中的人物往往走向毁灭,这看似失败了 却真正胜利了,因为他尘世的生命得到了肯定,他是自己的超越者,他的生命永远 循环。他站在高度俯视苦难,而不是从低处仰望悲哀,从而他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 酒神狄奥尼索斯神。酒神即使是在最艰难、最痛苦的生活中,自身的生命意志 永远不可穷竭。这一生命状态是对尘世大地的肯定。悲剧是酒神艺术的典范,展现 了生存的苦难、恐怖和荒谬,但悲剧中人以不可为而为之的力量正视生活中的一切 不可思议之事,并且形而上的慰藉使悲剧中人超越了苦难。现实的生命现象如此痛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苦,毁灭不可避免。悲剧中人为纷乱和毁灭而痛苦不已,但作为本体本身,悲剧中 人与酒神合而为一,又感到自己永恒长存,为自己的生命生生不息而欢欣。酒神状 态的强悍正来自于对自身内在本质永恒不灭的意识,这自身内在本质即为权力意志 生命的神性肯定。面对苦难,自我克服,权力意志生成,即使走向灭亡,生命 的意志不息,生命循环不止,被模仿者超人的召唤永远存在。生命的本体使悲剧中 人于生命一瞬间看到了酒神面对苦难纵情狂欢的生命之神和永恒轮回的生命本 体。酒神的要求即是权力意志存在的地方,而人一旦自我克服,自己就是超人,本 体之上帝在人自身之中。站在生命的高度俯视苦难,这苦难才打上美丽的烙印。从 生命本体的意志召唤到超人在本体中完形再到生命的永恒轮回,这是酒神通过悲剧 给予我们的生命方式,尼采的生命目的论完成,人的生命神性肯定了存在本身。尼 采的酒神悲剧美学也肯定了作为本体上生存的人这一存在者之存在,这是生命的规 律。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论“读书与写作”时写到: “我只信仰知道怎样跳 舞的神。 ”这“跳舞的神”即为酒神。尼采的酒神把生命意志看作人的本质。酒神精 神的要义就是肯定生命,超越个人的现象眼界,立足于生命本体,肯定生命整体, 其中包括肯定生存的痛苦乃至毁灭。尼采认为“美在全意志意欲的地方” 。这“全意 志意欲的地方”是生命的权力意志得到最大张扬的地方。生命的高度在于俯视苦难, 自我克服,肯定本我,找到自我超人这一领导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人。超人以及 权力意志使神性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展现,人也变成本体的存在者。他们在人的肉体 中最崇高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从尘世中生长出来的,在人体内部,是这部分使人类 的生命状态充实、完整,生命的力量渐渐趋向超人,这一人类自身中的上帝,此时 人类生命的目的实现。 一个热爱生命、敢于正视死亡悲剧的人认识到生命是“爱与死”的统一体。神 性使人类在人性所能分有的不朽性的范围内获得了真理。生命循环不止,人身上的 神性永远保持完整,并能得到“幸福” 。尼采说: “当存在上帝时,一切都取决于上 帝的意志;如果我不服从他的意志,那么我就一无是处。当不存在上帝时,一切都 取决于我自己,我必须证明我的独立性。自杀是证明上帝的独立性最为圆满的方式。 上帝是必要的,因此它必须存在;然而并不存在上帝,所以我们再也不能苟活下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了。这种念头也在折磨斯塔夫罗津: 当他信上帝时,他并不相信他信上帝;当他不 信上帝时,他也不相信他不信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基里洛夫有一种堪称经 典的表述:我有义务肯定我的怀疑。我的目光中除了流露出否定上帝的意念之外就 空空如也了。何谓人类史?人类除了发明上帝之外一事无成。发明上帝的目的就在 于不自杀。我是第一个否定虚构的上帝的人杀死他人是最低级的自我独立性之 表现。我所追求的是最高级的独立性。过去的自杀者总是有理由自我毁灭。我却没 有理由自杀,唯一的原因就是:我要证明我的独立不羁” 。 18尼采的独立就是以“超 人”为根基,将远在彼岸世界的上帝移植到人的本质内部,灵魂和肉体合一,上帝 在人自身。人拥有了超人赋予的权力意志,人本身就是上帝。 “上帝是必要的,因此 它必须存在。 ”如果上帝就是人自己,人就必须热爱大地、尘世和生命。把根基扎于 大地之上,超人就是人自己,上帝也是人本身。尼采一直在寻觅他个人的神性特质, 他找到的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超人的神性在人本身中的肯定,生命目的论的根 源就在于此, “神”与“人”从未分离。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价值在重估之后又 被设定新的价值,这新的价值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提供了一种在人本身中思考 “上帝” 、 “超人”和“狄奥尼索斯神”的可能性。 2.4 虚无之下的肯定本质虚无之下的肯定本质 虚无主义将存在理解为虚无,是对存在的背叛和反离。所谓的虚无并不是否定 人和世界的存在,而是否认其存在的意义。因为存在没有意义,所以存在自身就是 虚无。现在一般认为尼采美学思想属于“积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的“积极”在于其 对生命的肯定。尼采本人认为世间唯一值得提倡的就是彻底的、行动上的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海德格尔评尼采虚无主义说 : “虚无主义并不追 求单纯的一无所有(nichtigkeit) ,它的真正本质在于一种解放(befreiung)的肯定 性。虚无主义是以往价值的贬黜,它转向一种对一切价值的彻底颠倒。在这样一种 转向中,在这种回溯甚远而同时又向前伸展着、总是要对自身做出决定的转向中, 隐藏着作为历史的虚无主义的基本特征。 ” 19尼采认为欧洲虚无主义的历史都是旧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价值,旧价值和没落的生命息息相关,它们产生颓废,与生命为敌。 “积极的虚无主 义”需要新的价值,新的生命,它主动出击,通过推翻以往的生活方式来否定一切 旧价值。尼采认为只有作为古典的虚无主义才具有意义。所谓古典虚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农副食品新品种选育与繁殖技术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大学校园引才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检测卷讲解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技术解析报告001
- 80年血火淬炼此刻亮剑正当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初中生的启示-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2025年大型集团财务审计外包服务合同风险防控条款规范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
- 新式茶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巧堆肥劳动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技术选型决策
- 万用表专业培训资料共23张课件
- 启闭机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