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小篆生成及其对汉字改革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小篆生成及其对汉字改革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小篆生成及其对汉字改革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小篆生成及其对汉字改革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小篆生成及其对汉字改革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小篆是秦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一种字体。作 为汉字演变历程中的一个片段,小篆是汉字古文字时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 段,在汉字形体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小篆不但是研究汉字结构的重要 字形材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对小篆进行研究,可以让我 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演变及其本来面目,对我们今天的古文字考释与研 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书法角度说,小篆从产生之日起,就逐渐被人们 赋予了独特的审美意蕴,而且直到现在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仍然具有较高 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深入研究小篆,对于认识篆体书法所包含的审美特 质、文化内涵,也是十分必要的。 秦时推行小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文字改革,因此研 究小篆对汉字的改革,对于我们今天的汉字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汉字 是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的,现代汉字也不会固定在现在的面孔上,它 还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对于篆改的过程、方法和经验等进行 研究和思考,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更加客观地思考今天的汉字改革与 发展问题。 本文的大体框架为: 第一部分为综述,简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原因、主要内容、创新之处以 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小篆的生成,详细分析了小篆产生的基础,以及产 生的过程,并对小篆的推行做了阐述;第三部分,介绍了小篆对汉字形体的 改革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五个角度分别对小篆与秦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考 察;第五部分,结合汉字改革问题,对篆改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篆;字体;篆改:秦文化 a b s t r a c t 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i s 锄a c c o m p l i s h e da n dr e f o r m e df o n t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u s i n gc h i n e 辩c h a r a c t e rb yq i n r e n a saf r a g m e n to f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e v o l u t i o n e x ) u r ,i t saf i n a ls t a g et h a t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d e v e l o p si na n c i e n tt i m e a n di t a l s oh a sa n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i nt h ee v o l u t i o nh i s t o r yo f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s h a p e 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i sn o to n l yt h ei m p o r t a n tf o r mm a t e r i a lo fs t u d y i n g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s t r u c t u r e ,m e a n w h i l e ,i t sa l s ot h eb r i d g eo fs t u d y i n gi n s c r i p t i o no n o r a c l eb o n e sa n di n s c r i p t i o no na n c i e n tb o n z eo b j e c t s 1 r t 坞r e s e a r c ho ni t , c o u l d l e tu sk n o wt h ee v o l u t i o na n dt r u ef a c e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m o r et h o r o u g h l y a n di ta l s oh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m e a n i n ga sf o rt o d a y st e s ta n ds t u d yo fa n c i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f r o mc a l l i g r a p h yp o i n l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h a sb e e ne n d o w e dt h e a e s t h e t i cm e a n i n gg r a d u a l l ys i n c ei te m c e e d ,m o r e o v e r , i ti ss t i l el i k e db yp e o p l e t i l ln o w , a n di ti sa l s oo fh j i g ha r t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s o i t sn e c e s s a r yt o ot os t u d y 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d e e p l ya sf o rt h ea e s t h e t i c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a n dc u l t u r ec o n n o t a t i o n c a r r y i n go u t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i nq i nd y n a s t y , i sa l s ot h ef i r s tc h a r a c t e r r e f o r mo r g a n i z e db yg o v e r n m e n ti nc h i n e s el l i s t o r y s o ,t h er e s e a r c ho ns m a l l s e a ls t y l et o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r e f o r mh a sa c t i v ed r a wl e s s o n sm e a n i n ga sf o r t o d a y s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r e f o n n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i sa l w a y sr e f o r m i n g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a n di tw o n tb ew h a ti ti sn o w i tw i l ls t i l ld e v e l o pb yi t so w n r u l e s o ,s t u d y i n ga n d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e o u r s c ,m e t h o da n de x p e r i e n c eo fs m a l ls e a l s t y l er e f o r mi sc o n d u c i v et on s t a k eh i s t o r y , f l sm e a n i n g ,s ot h a tw ec o u l d c o n s i d e rt h er e f o r m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b l e mo ft o d a y s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m o r e o b j e c t i v e l y t h i sp a p e ri n c l u d e s :p a r tii sas b m ,w h i c hb r i e f l yi n t r o d u c e dt h ew r i t t e n r e a s o n , m a i ni d e a , c r e a t i v i t ya n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p a r ti i ,t a l k e da b o u tt h es m a l l s e a ls t y l e sb u i l d i n g ,p a r t i c u l a r l ya n a l y z e dt h eb a s i sa n dp r o c e s so fi t sp r o d u c t i o n , a sw e l la st h es t a t e m e n to f i t sp r a c t i c e p a r ti i i ,i n t r o d u c e dt h er e f o r mp r o b l e mo f 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t o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s h a p e p a r ti v ,t h ee x a m i n a t i o no f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a n dq i nc u l t u r ef i v ea s p e c t s p a r tv ,s t a t e dt h em e a n i n g o f 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r e f o r mu n i t e dt h ep r o b l e mo f t h er e f o r mo f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k e y w o r d s :s m a l ls e a ls t y l e :t y p e f a c e ; s e a lc h a r a c t e rc h a n g e s ; q i nc u l t u r e 2 小篆生成及其对汉字改革研究 一、综述 小篆是秦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一种字体,从 西周晚期到秦代,小篆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演变历程。作为汉 字演变历程中的一个片段,小篆是汉字古文字时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 汉字形体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汉字在发生篆变之后,大部分仍带 有原始图画色彩,仍保留着其原始的构字理据,因此,小篆不但是研究汉字 结构的重要字形材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对小篆进行研究, 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演变及其本来面目,对我们今天的古文字 考释与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篆书虽然在现在已无记录语言的实用价值, 但是从书法角度说,从它产生之日起,就逐渐被人们赋予了独特的审美意蕴。 从篆体题署宫观城阙、铭刻碑额开始,其端庄典雅的书体美,即被人们视为 汉字古典形式的代表,受到书家之推崇而历代沿用。后来小篆又演化成悬针、 垂露、倒薤、玉箸、铁线等多种风格体式,可以说,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 汉字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是极其丰富的,而且直 到现在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仍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深入研究 小篆,对于认识篆体书法所包含的审美特质、文化内涵,也是十分必要的。 秦时推行小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文字改革,因此研 究小篆对汉字的改革,对于我们今天的汉字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应该 说汉字从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现代汉字也不会固定 在现在的面孔上,它还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从1 9 世纪末开始,人 们就提出了将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的主张,但是汉字拼音化的道路并不顺 利,直到今日,成熟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还没有产生,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 系统,汉字还一直使用着。王风阳在汉字学一书中说:“改革者们把拼 音文字看成开民智、救危亡的武器,他们观察文字时,多从实用角度出发去 对比,很少顾及汉字的历史研究。他们除批评方块汉字繁难、不利于应用新 技术、不利于接受新知识外,往往感情用事,对方块汉字采取骂倒的态 度。i j 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的篆改,对其改革的过程、方法 和经验等进行研究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更加客观地思考今 天的汉字改革与发展问题。 本文探究小篆的生成过程,研究小篆对汉字形体所进行的改革,探讨小 篆与秦文化关系,并尝试对篆改的影响及价值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小篆的生成 ( 一) 小篆生成的基础 小篆不可能是突然之间生成的,它一定有一个萌芽、壮大、成熟的发展 过程。那么这种字体的渊源何在,它得以产生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我们从以 下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1 李斯等人对小篆生成的贡献 关于小篆的产生,我们可资参考的文献资料很有限,而且都不是很详细。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仓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 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毋敬所作也, 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许慎在说文解字序 中也写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从这两则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 小篆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由李斯等人通过对史籀大篆进行整理省改而推行 的一种标准字体。但是从现已出土的文物资料的考证来看,小篆这种字体早 在战国中晚期已经形成,因此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许慎的观点是不对的,因 为显然小篆并不是李斯等人创制的。 笔者认为,许慎的说法并没有错,只是许多人误解了许慎的意思。“皆 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句话是说仓颉爰历博 学三种字书的字体是取自西周流传下来的史籀篇,李斯等人对其中的 一些字进行了省改加工,他们省改加工的标准字体就是小篆。只是这种省改 2 工作并不始于李斯等人,当然更不是由他们独立完成的,可以说绝大部分是 前人已经省改过的,李斯等人只不过是取其简易而易其繁杂罢了。徐无闻在 小篆为战国文字说中也谈到:“李斯等人编写仓颉篇一类学童课本,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也就是用秦国现行的、较简的小篆,改换了史 籀篇中过时的、较繁的籀文。所谓或颇省改,并不是李斯少数几个人 新创一套小篆字体,只要联系上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来理解,是不会误 会成李斯等人创小篆的。”跚小篆不是李斯等人创制的,但是李斯等人又确实 对小篆进行过一番整理定形的工作,而不仅仅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如 潘良桢先生在秦代文字与书艺略论中说:“传世战国后期秦国新邦、阳 陵二虎符,王国维先生作过考证,分别写有跋文,俱载观堂集林卷十八。 王氏一一指陈,二符铭文中甲、兵、在等字不同于标准小篆,而余 字皆同小篆。二符成于书同文之前。新邦虎符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 间物,而阳陵虎符铭文必为相斯所书。所以小篆早己通行于秦国,而秦代之 以小篆统一文字,又不唯罢不与秦文合者,而且对秦文固有的小篆,甚 至包括李斯本人过去所写的小篆也有所整顿和改进。”哪 简言之,小篆不是李斯等人创制的,小篆对史籀大篆“或颇省改”的工 作,大部分是由前人完成的,但李斯等人也做了一些加工定型的工作,使之 成为标准字体,并且李斯等人在国家兴建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写成字书 作为文字规范,以供人们仿效和习用,也可以看出秦王朝对文字统一的迫切 需要,而且在秦始皇数次巡行天下的途中,做了大量的刻石立于名山之巅, 传说这些刻石大部分也是出自李斯之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 所说的李斯等人省改籀文成小篆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 籀文与小篆的生成 “籀文”的名字起于汉人,因于史籀篇。据传统的说法,籀是周宣 王( 前8 2 7 年一前7 8 2 年) 的史官,史籀篇是他编写的一部字书,史籀 篇早已亡佚,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籀文,也就是说文解字中收录的2 2 5 个。 学术界对于史籀篇的时代问题争论颇多。王国维曾提出新说,他在 史籀篇疏证序( 观堂集林卷五) 中,对籀是否为人名以及史籀篇 的时代等问题提出了疑问。他认为“籀”有“抽读”之意,非人名,又根据 说文解字中的籀文资料,认为“其做法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 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推其体势,实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 篆文极近。”石鼓文大体是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的文字,那么按王国维先生 的说法,则籀文为战国时期的文字。裘锡圭先生则主张依从传统的说法,他 在文字学概要中写到:“史籀篇应如汉人所说,是周宣王太史所作 的一部字书,籀文就是周宣王时代的文字,只不过在后来的传抄过程中已经 产生了一些讹误。”“何琳仪先生在 战国文字通论( 订补) 中也指出:“东 汉时期班固、许慎等学者皆以史籀篇作于周宣王,并非杜撰。古文字资 料可以证实这一点。上海博物馆馆藏的赳鼎乃周厉王十九年标准器,铭文中 史留,唐兰认为即史籀,为周宣王太史。籀从留得声, 例可与留通假。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厉王 在位3 7 年,宣王在位4 6 年。如果厉王十九年时史留为壮年,那么宣王中期 他已是前朝耆老。因此旧说以为史籀是周宣王太史,不但不能轻易否定, 而且徵之铜器铭文,更加明确无疑。”删 笔者认为,裘锡圭与何琳仪二位先生之说更符合史实,也更能令人信服, 即籀文应当是西周后期的文字。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史籀篇本为 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也就是说许慎看到的史籀篇就已不完整。那么, 籀文为什么与西周的金文有颇多的不合呢? 一方面,从字书自身的传刻流变 来看,从史籀篇的编写年代周宣王时,到许慎著书的汉和帝时期,经历 了9 0 0 年左右,历经传抄,字形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讹误和变化,秦人在 传抄的过程中也会打上秦系文字的烙印,就是说许慎所看到的史籀篇, 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者,说文解字在传写刊刻的过程中,也 可能会使其中所载籀文的形体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这也可能是导致说文 解字中的籀文字体与西周晚期金文不相同因素之一。从籀文与秦国文字及 东方六国文字的对比来看,秦国文字与籀文颇多相合之处( 如秦文中的“兵” 字、“醉”字等) ,而且战国时代东方六国文字里有些特殊的字体,跟籀文也 正好相合( 如侯马盟书中的“登”字、长沙帛书中的“壹”字等, 都与籀文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这正说明秦国文字与东方六国文字同出一 4 脉,即都来源于西周文字一史籀大篆。最起码在西周晚期时各地文字还是 比较接近的,只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混乱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还 是保有籀文形迹。相比之下,秦国文字更多地保留了西周文字的正统,因此 与籀文相合之处也更多。何琳仪也说:“说文所保存的籀文形体,并非 史籀时代的原貌,乃是西周延及战国各种文字的混合体。既不能盲目地将其 时代提得太早,也不能笼统地将其时代推得过晚。春秋以后,无论是六国, 还是秦国的文字,都是由西周晚期整齐化的籀文发展变化而来。因此,在所 谓东西土文字中都可以找到籀文的遗迹。换言之,秦文字和六国文 字都是籀文的后裔,籀文也是战国文字的远祖。”嘲这种观点是可信的,也是 符合文字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的。 史籀篇是周宣王时所做,其用意大概在于规范文字,作为标准以供 习用,但成书后不久,周宣王薨,周王室势力衰微,再加上周幽王秽乱败国, 周王朝迅速衰败。后周平王迁都至洛阳,东周列国的纷乱局面开始。因此, 史籀篇并未广泛地推行,只是在西周王畿流传。而秦国被周王赐以宗周 故地,因此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种文字标准,这也为后来形成的小篆字体奠 定了基础。 3 大篆与小篆的生成 大篆,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小篆而言的,大篆和小篆同属“秦书八体”, 二者又有传承关系,即小篆是由大篆“或颇省改”而来的。关于大篆的界定, 历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也比较混乱,现在看来, 关于“何为大篆”至少有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有人认为大篆是早于小篆的所有古文字,包括甲骨文和金文,都称为大 篆: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为大篆;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各 国文字( 即秦国和东方六国文字) 都为大篆;唐兰先生认为“春秋时到战国 初期的文字”为大篆;裘锡圭先生认为大篆是指籀文这一类早于小篆而作风 跟小篆相近的古文字,但他认为为了避免使用上的误解,最好不用这个名字: 还有人则把大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的古文字,包 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 其实对于一个概念的界定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由于文献 记载的匮乏和原始古文字资料的欠缺,我们要去给“大篆”下一个合适的定 义,做一个准确的断代划分,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 拥有一定的资料,尽管不是很多,仍可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第 一种观点,我们认为,甲骨文与大篆在字体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别,将甲骨文 看成是大篆过于宽泛,如果什么都是,那等于什么都不是,所以将甲骨文列 入大篆的范畴,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二种观点和唐兰先生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只不过分期有所不同,但这两者都没有把西周晚期文字即籀文包括在内;第 三种观点也太宽泛,小篆是秦国文字,同样与之相对的大篆也是秦国文字, 不应包括六国文字;裘锡圭先生是从大篆的字体特征来定的,并没有作一个 时代划分;而最后一种观点,看似最完善也最合理,实则并没有解决什么问 题。 我们认为,对于大篆的界定,既不能简单地作一个时代的划分,也不能 仅仅从其字体的特征来分析,而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大篆 是相对于小篆来说的,要想知道什么是大篆,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小篆。大多 数观点认为,小篆是指秦统一六国之后,由李斯等人对史籀大篆进行加工整 理而成的一种字体。但是我们认为,小篆作为一种字体,应该从其字体的主 要特征来进行界定,而不应该仅仅以历史分期为依据。小篆的主要字体特征 是:清新流畅、线条圆转、匀称规整、内聚环抱、严密拘谨,那么秦系文字 中有这种特征的字体就应当定义为小篆,如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 等等。从现在出土的文物资料可以知道,小篆的这种字体特征早在战国中晚 期就已经形成,如战国中期的商鞅方升秦杜虎符,以及之后诅楚文 等,都具有这种特征,已经是典型的小篆了,只是当时的小篆是在秦系文字 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和运作的,还没有经过人为地有意识地改造,也没 有被作为一种文字标准来推行。虽然在“书同文字”的过程中,李斯等人确 实对小篆进行过一番加工整理的工作,如废除异体字,对构字部件进行省改, 规范结构等等,但是这种人为的规范毕竟是很少的,“书同文字”前后的小 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只能说“书同文字”之前的小篆还处于逐步发展、 定形的过程中,直到李斯等人“书同文字”,小篆才真正地完成了它的蜕变。 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具有小篆字体特征的、从战国中晚期开始形成的文字, 6 都应该叫做小篆。 大篆与小篆在字体特征上是相近的,因此裘锡圭先生的说法是比较符合 事实的,即大篆是指籀文这一类早于小篆而作风跟小篆相近的古文字。它形 成和发展所处的主要时期,应该是从西周晚期到战国早期,即小篆产生之前, 当然,在小篆产生之后,人们有时仍然会用到大篆,但其主导地位已被小篆 所取代。 4 籀文和大篆的关系 关于籀文和大篆的关系,学界大多认为籀文即大篆,大篆也即籀文,二 者是等同的关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缺乏准确性。许慎说籀文是大篆,但并 没有说大篆就是籀文。大篆是“秦书八体”的一种,而说文解字正文所 选的2 2 5 个籀文,都没有用大篆这个名称,因为这2 2 5 个籀文是选自史籀 篇。笔者认为,籀文只是针对史籀篇中的文字而言的,对于不属于史 籀篇的从西周晚期到战国初期的秦系文字,只能称为大篆。也就是说,籀 文属于大篆,而大篆则不仅仅是籀文。启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论述字体 名称时说:“同一内容,又常有不同的名称。例如汉碑上的字,或称之为隶, 或称之为八分。名称的兴起,常后于字体的产生和流行。例如周代的一 种字,原来并无专名,到了秦代才追称之为大篆。具体地从字体上说, 即是秦定篆为标准字体后,于是以篆为中心,对于它所从出的古代字,便加 一个尊称的大字,称之为大篆。这正像祖父之称为大父、祖母之称为大 母。对于次于篆的新体字,给它一个卑称为隶。在给篆所从出的古代字加了 大字之后,有时又回过头来再给篆加一小字,以资区别或对称。” 启功先生的说法还是比较合乎常理的。小篆把自己的祖宗尊称为大篆,而史 籀篇正是自己正统的祖宗,因此理所当然也该称之为大篆;又因为史籀 篇的特殊地位,要与其他的大篆加以区别,因此又名之为籀文。 也就是说,大篆包括籀文,但除了籀文之外,还包括由籀文发展演变而 来的西周晚期到战国初期的秦系文字;而籀文则仅仅是指史籀篇中的大 篆。许慎在说文解字正文中用“籀文”而没有用“大篆”这一名称,也 正说明了这一点。 7 ( 二) 小篆产生的过程 现存最早的秦国有铭青铜器,是西周晚期秦庄公时的“不嫫簋”。“不嫫 簋”铭文字体与西周文字无异,说明秦立国之初继承西周文化,尚未形成自 己的文化,因此文字还不具备秦文字的特点。己出土的秦国春秋时期有铭的 青铜器并不多,过去见于著录的主要有两件:一件是宋代吕大临考古图 卷七第九至十一页所收集的秦公钟,为宋仁宗庆历年间叶清臣守长安时所 得,此物现在早己亡佚;一件是民国初年于甘肃出土的秦公簋,现藏中国历 史博物馆。两器铭文内容相似,都提到“十又二公”,历来考释者都断定它 们是同一个秦公所做,但因为对“十又二公”具体是谁的意见不同,而对做 器者有成公、穆公、共公、桓公、景公等说,现又有人提出襄公说。景公说 是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观点,可以基本上断定这两件青铜器是春秋中期所 做。除了这两件有铭的青铜器而外,1 9 7 8 年在陕西宝鸡县杨家沟公社太公庙 大队又出土了一组春秋秦国青铜器,包括六件一套的编钟( 缺第六件) 和三 件一套的编筠,共八件。此器铭文与上述两件铜器铭文多有雷同,一般认为 是秦武公时所做。这个时期的铭文字体已经逐渐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较强 的艺术性,说明秦人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字风格。 春秋晚期以降,秦系文字主要见著于刻石、虎符、权量、瓦书等等,铭 文已不多见。从战国中期开始,秦系文字的发展分为两路,一路是所谓的秦 隶,向隶书方向发展,如青川木椟、睡虎地秦简等;一路是篆书,向小篆方 向发展,如秦杜虎符、新郊虎符、诅楚文等。秦统一六国之后,实施“书同 文”,丞相李斯等人对秦国原有的文字进行了加工、整理和定型,最终形成 了小篆,这方面的代表作就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等。 下面我们分别从各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秦系文字著作中,来考察 一下从大篆到小篆的具体演变过程,以期找出一点小篆生成的规律。 1 西周晚期:不嫫簋 “不嫫簋”是现存最早的秦国有铭青铜器。1 9 8 0 年,山东省滕县城郊公 社后荆沟大队社员在村北取土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就包括不嫫簋。不嫫 簋有盖和器,簋盖无铭,器内底铸铭文十二行,共一百五十一字。铭文为: “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日:不嫫驭方,獬狁广伐西俞,王令我羞追于西。 8 余来归献禽,余命汝御追于洛。汝以我车宕伐獭狁 于高陵,汝多折首执讯。戎大同,从追汝,汝及戎, 大敦。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禽折首执讯。 伯氏日:不嫫汝小子,汝肇诲于戎工,赐汝弓一、 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从乃事。不嫫拜稽手, 休,用作朕皇祖公白孟姬尊簋,用丐多福,眉寿无 疆,永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享。”此器铭文 与传世的不嫫簋盖( 实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铭 文相同,仅行款稍有差异,在第六行“戎大敦”以 下比盖铭少一“搏”字。经比较发现,出土的不嫫 簋簋盖并非原物,而传世的不嫫簋盖才是原物“”。 不嫫簋铭文记述的是与獬狁的一次战事,獭狁是我 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獬狁侵扰周朝的西部,周 王命伯氏和不嫫抗击,进追于西。不嫫随伯氏对猿 狁作战得胜,伯氏回朝向周王献俘,命不嫫率领兵 不嫫麓臻冀麓猡 车继续追击,又与戎人搏战,有所斩获。铭中事件始末大致如此。李学勤 先生认为,不嫫簋所记是周宣王时秦庄公破西戎的战役,这一观点为大多数 学者所接受。按秦庄公在位时间为前9 2 1 前7 7 9 年,其时正是周宣王当政, “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干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 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 夫。”( 史记秦本纪) 庄公是秦创业之 君,在位4 4 年,秦国正是从庄公起开始有 自己的封地,这也是秦继承周文化的开端。 由于秦文化处于初创时期,很大程度上只是 忠实地继承西周文化,文字上也是如此。不 嫫簋铭文字体与西周金文( 如右图的多友 。+ 。 鼎) 字体无异,说明当时秦人尚未形成自己 夕从司6 的文化特色。 不嫫簋铭文中互见的字有2 9 个:伯、氏、日、我、命( 令) 、不、其、 9 獗、狁、于、余、追、伐、汝、西、以、多、折、首、执、讯、戎、大、车、 田、从、休、用、永。其中写法相同的有2 3 个,不同的有6 个。写法不同 的字分别是:我、命( 令) 、獬、执、戎,禽。如下表: 我 命獬执 戎禽 字体1 专 a 鸥 釜量 手芰 气 p 干中算 字体2 拭 今俞 辖 声 蓟 寸 苔甘 硝舟 如“我”字,不嫫簋中共有3 个“我”字,其中两个相同,另一个书写 不规范;“命”字,一个有“口”,一个没“口”;“獭”字,一个从“厂”, 一个从“一 ”;“执”字,甲骨文从“飘”( 跪人) ,从“卒”( 手铐) ,是一个 双手戴铐跪着的人形,会捕捉之意,在不嫫簋中飘和牵的写法都不尽相同; “戎”字,文中共有3 个,两个相同,一个不同。由此看来,这一时期的文 字的书写、使用还不是很规范。这一现象,在同期或更早一些的铭文中也是 存在的。不难看出,不嫫簋铭文还属大篆的范畴,字形上还没有小篆的影子。 2 春秋早期:秦公钟、缚 秦公及王姬钟、缚,1 9 7 8 年1 月下旬在宝鸡县杨家沟公社太公庙发现, 共有甲、乙、丙、丁、戊五件铜钟和三件缚,“五件铜钟均有铭文,按其连 续关系,可分为两组。其中甲、乙两 钟铭文合成一篇文章,应为一组,丙、 丁、戊三钟铭文连续,应另为一组。 全篇铭文共一百三十五字,其中重文 四,合文一。丙、丁、戊三钟的 铭文内容,与甲、乙两钟完全相同, 只是行款有所不同。铭文起自秦公 日至戊钟大寿万年。秦而止, 瓢不缚 与甲、乙两钟铭文对照,应缺公其 1 0 唆示邓在位其康宝一段,即尚应缺一钟,由此知后一钟应为四件”“4 三件绸皆有铭文,每一件缚的铭文,与甲、乙两钟的铭文完全相同。铭文字 体秀美、纤细,用笔均齐,整饬严谨。( 上图是其拓片局部) 铭文内容为:“秦 公日: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刺刺邵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邵 合皇天,以就事蛮方。公及( 以上甲钟钲部) 王姬日:余小子,余夙夕虔 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又心,戾( 以上甲钟左鼓部) 稣胤士,咸畜左右, 盍盍允义,翼受( 以上甲钟顶篆部) 明德,以康奠协朕国,盗百蛮,具即其 ( 以上甲钟左篆部) 服,作厥稣钟,灵音瑞瑞雍雍,以燕皇公,以受大( 以 上乙钟钲部) 福,屯鲁多趋,大寿万年。秦公其唆掷、在位,腐( 以上乙钟 左鼓部) 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有四方,其康宝。( 以上乙钟左篆部) ” 秦公钟、蹲一般被认为是秦武公( 前6 9 7 6 7 8 年) 时的器物,秦物质 文化中写到:“铭文中的先祖,既受天命,又赏宅受国,即接受 了周王给予的土地,则非秦襄王莫属。襄公因将兵救周及护送周平王东迁有 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被赐以歧西之地,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 之礼。先祖之下紧接文公,亦与秦世系相合。铭文只叙述到宪公,则做 器的秦公是宪公之子。宪公三子即武公、德公、出子均曾即位,一般认为做 器者是有赫赫战功的秦武公,王姬即其母后,武公初立年幼,由母后临 朝执政。”脚 我们通过秦公钟、缚铭文与不嫫簋铭文的对比可以发现,两器铭文中互 见的字共有2 8 个:日、方、王、命、我、于、余、大、及、以、小、子、 事、作、朕、皇、祖、公、姬、多、福、眉、寿、无、疆、屯、其、宝。其 中,写法不一样的有1 3 个,占4 6 4 ,分别是:日、命、我、余、及、事、 皇、姬、福、眉、疆、其、宝,如下表 器名 日命我 余及 事 皇 不 甘翕 拭今毛 蚩 皇 蜞 簋 秦 甘 令 族 伞 ;叟 皇 公 钟 筠 器名姬福眉疆其宝 不 q 中矾蹙瑶妊曰 娥 簋 褐象。 霍 甘 国 秦 喙 六 公 钟 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日”字的写法很规范;“命”字不嫫簋中有两种写 法,一种是“命”一种是“令”,而在秦公钟、缚中只有“令”,丛文俊先 生在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中认为:“钟铭的两个命字所从口 旁均系补刻:一在p 下,一在其中;鳟铭两个命字一缺漏口旁, 一漏刻横画,二器的补刻风格也不一样。这表明,其时还保留旧的命令 同形的用字习惯,而新的标准字形已规定采用增加口旁的分化字,人们 清楚新标准及其涵义,才会郑重其事补刻上去。”;“”“及”字,本义表示以 手抓人,不嫫簋中“手”与“人”连在一起,而秦公钟、铸中则已分开;“事” 字,本义为手持一猎叉从事打猎形,古代狩猎是大事,故以此会做事之意, 不嫫簋中“手”与“猎叉”相连,秦公钟、铸中则分开独立,字的象形化程 度在逐渐减弱;“福”字,在不嫫簋中“示”旁在右,而秦公钟、缚中变成 了在左,趋于规范:“余”字,线条变得圆转,“皇”、“姬”两字的变化是由 点变线,“眉”、“寿”、“其”、“宝”等字的变化是构字部件的线条被拉长。 通过两器铭文的对比可以发现,字体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点变线,拉长线条、 规范书写、圆转化。这说明秦文字正处于发展之中,字形变化较大,而且从 其变化的特点上来看,正是朝着小篆的方向发展。 秦公钟、鳕中互见的字有2 1 个:秦、公、日、受、天、命、国、邵、皇、 以、蛮、余、朕、多、福、明、康、其、大、寿、稣。这些互见的字都相同, 也说明了与不嫫簋相比,用笔更加均齐而整饬严谨,表明在西周晚期文字的 基础上,秦文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打上了秦人自己的烙印,在铭文的 刻写上面也更加规范了。 3 春秋中期:秦公簋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秦公簋,民国 初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县,它和宋代发现 的原器已经亡佚的秦公钟为同一个秦公所 做。秦公簋铭文内容为:“秦公日:不显 朕皇祖,受天命鼎宅禹迹,十又二公,在 帝之坯。严,恭夤天命,保业厥秦,虢事 蛮犹。余虽小予穆穆,帅秉明德,刺刺桓 桓,迈民是敕。咸畜胤士,盍盍文武,镇 静不廷,虔敬朕祀。作吻宗彝,以邵皇祖, 其严御各,以受屯鲁多麓,眉寿无疆,睃 霆在天,高弘有庆,窀有四方。宜。”( 右 塞聃筐 图是其拓片局部) 据王国维考证,秦公簋作于秦德公徙雍以后,郭沫若进一步断定,“必 作于德公之后,景公所作也。川阍景公于前5 7 6 - _ 5 3 7 年在位。这一观点为大 多数学者所采纳。除此而外,还有其它几种说法。如:马敏伦主文公说,杨 南伸主成公说,罗振玉主穆公说,容庚主桓公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 今未能达成共识。陈泽先生在秦公簋铭文考释与器主及作器时代的推定 一文中,认为秦公簋是秦襄公( 前7 7 7 年7 6 6 年) 在宗庙祭祖时所做的开 国始年的祭器。“”这是近年来出现的较有影响力的关于秦公簋制作年代的新 看法。 我们姑且不论秦公簋究竟是哪个秦公所做,既然秦公钟、镩一致认为是 秦武公所做,那么我们就以秦公钟、蹲的铭文字体为参考,通过秦公簋铭文 与秦公钟、蹲铭文的对比来看一下,究竟秦公簋是在秦公钟、缚之前还是在 秦公钟、缚之后。秦公簋铭文与秦公钟、缚铭文中互见的字有5 0 个:秦、 公、日、受、天、命、宅、邵、文、不、皇、虢、事、蛮、余、小、予、虔、 敬、朕、祀、以、胤、士、咸、畜、其、明、德、国、作、在、眉、寿、无、 疆、有、四、方、屯、鲁、多、麓、剌、祖、盍、静、厥、又、唆。其中不 同的字共有l o 个,分别是:命( 令) 、静、皇、蛮、余、虔、明、筮、寿、 疆,如下表: 器 静皇蛮 余 虔麓明 寿疆命 名 秦 零皇厩伞 美誉固譬 疆 令 公 钟 勰 秦 嘏 出 瓣寐葵涟四蓖疆食 公 簋 王 “命”字在秦公钟、镛中为“令”,在秦公簋中为“命”;“静”字,从 青,争声,秦公簋中“静”的写法比秦公钟、缚中的写法更加整齐化,更接 近于小篆;“皇”字,上部描画的是太阳,本义是阳光明亮,秦公钟、镩中 下边是“土”形,到秦公簋中讹变为“王”,表声符,与小篆形体接近,小 篆只是把字体的上部进一步讹变为“自”;“蛮”字,甲骨文为会意字,上下 两只手,中间的架子上缠着丝,会双手提起一团乱丝加以整理之意,金文中 另加义符“丝”,以强调理丝,秦公钟、镑和秦公簋中丝的位置不同,而且 秦公簋中线条更加圆转,字形更加整齐,更接近于小篆;“嫠”字,甲骨文 是一人持麦且。手拿棍击打脱粒的样子,有麦可食故以为福,金文有的加一 “里”字,用来标声,秦公钟、镑中,中间还可看出是麦根与麦禾相连之状, 而秦公簋中由于线条被拉长,且上下分离,已看不出麦根的形状,与小篆无 异;“疆”字,甲骨文是两田相并联形,表示比邻,金文承接甲骨文写法, 或又画出田间界线,以突出田界之意,后来又以量做声符加形符“弓”构成 形声字“疆”,是“强”的古字,再后来又以“疆”做声符,加形符“土” 构成形声字“疆”,弓下的土表示与土有关,秦公簋与秦公钟、缛相比,加 了一个“土”字,虽然字形是变得复杂了些,但是书写更加规范,这也是一 种进步,符合汉字的演变规律;“余”、“寿”两字,秦公簋中的写法也更加 规范,线条拉长,并且变得圆转。 秦公簋铭文中互见的字有1 1 个:秦、朕、皇、祖、受、天、命、在、公、 以、严。在本铭中互见的字都一样。秦公簋铭文的制作,是用印模在泥范上 抑压而后铸刻而成的,这说明在当时,铸刻工艺以及书写规范都达到了很高 1 4 的程度,已经有意识地把同一个字写得字形一致了 4 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石鼓文 能够确认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秦文字资料很少,唐代发现的“石鼓 文”大致属于这一时期。唐代在天兴县( 今陕西风翔县和宝鸡交界处) 发现 的“石鼓文”,共十个石碣,这些石碣每个都有一米多高,因为它们又有些 像鼓,所以一般称为“石鼓”。每碣上都刻着一篇六七十字的四言诗,内容 是关于狩猎游乐的,所以也称为“猪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关于石鼓 文的年代,众说纷纭。唐兰先生考证以为是周威烈王四年、秦灵公三年( 前 石鼓文拓片 4 2 2 年) 作吴阳上畴时所做,王国维认为石 鼓文字体与秦公簋“雅近”,也属于大篆到 小篆的过渡字体。n 力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 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如裘锡圭先生说: “从字体上看,石鼓文似乎不会早于春秋早 期,也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大体上可以看作 春秋战国间的秦国文字。”“” 石鼓文有很多残缺,现存最早的石鼓文 拓本是宋代的,当时的石鼓文就已经残缺不 全了,后世以清末民初吴昌硕所临石鼓文最 为有名。石鼓文结字严谨端庄,雄浑匀整, 笔道走向和疏密布白都已有严格的法度。由于石刻是先在石面上书写然后再 刻,更能真实地保存书写笔意,因而石鼓文更显得神融笔畅,笔力道劲,气 韵淳古。另外,其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刚柔相济,笔画粗细均匀,结 构严谨质朴,可以隐约看出它是在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的文字,近于小篆 而无小篆的拘谨。历代书家和书论家都很推崇石鼓文。本文以西泠印社丛编 的石鼓文( 1 9 9 6 年版) 为参照,来考察其与秦公簋字形的异同。石鼓文 与秦公簋铭文中互见的大都是一些基础性的文字,如:以、之、子、又、各、 多、事、是、天、不、公、受等等,而这些字的写法除了风格上有些差异之 外,字体大都相同,这也说明这两器制作年代相差不是很远。 通篇看来,石鼓文比秦公簋笔力更为圆润,字形更为规整,线条化更强 些,更接近于小篆字体。就字形而言,石鼓文可以说是由大篆向小篆的一 个过渡,此后的秦文正体,便开始逐步摆脱了大篆的痕迹,小篆的字形特征 逐步明显,并日趋成熟起来。 5 战国中期以后 ( 1 ) 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或大良造鞅方量。是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 4 4 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器。最早著录于浦口汤泉小志等书,现 藏上海博物馆。全长1 8 7 、内口长1 2 4 、宽6 9 、深2 3 厘米。器壁三面及 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 良造鞅,爱积十六尊( 寸) 五分尊( 寸) 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 泉”二字。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 商鞅方升 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 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右壁刻“临”字。 “重泉”与左壁铭文字体一致, 应是一次所刻,而“临”字与底 部诏书为第二次加刻。可知此器 初置于“重泉”( 今陕西蒲城) ,后转发至临使用,临地不祥。( 如左图) 此器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秦始皇二 十六年诏书,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 国度量衡。左壁刻的字有三十四个,与小篆字体非常接近,可视作小篆字体 产生初期的典型代表。但也带有民间书体的风格,出现直线化的趋势。 ( 2 ) 虎符 虎符是中央发给地方宫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一般采用铜制的虎形, 也称为兵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 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 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盛 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目前发现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有三件:新发现的秦杜虎符以及传世的 1 6 新邦虎符、阳陵虎符。 秦杜虎符,1 9 7 3 年出土 于西安市郊区山门口 公社,由陕西省博物馆 征集收藏( 如右图) 。 符身长9 5 厘米,高4 4 厘米,厚0 7 厘米。虎 作走动形,昂首,尾端 卷曲,身上有错金铭文,秦杜虎待 九行,是在虎身镂刻阴文,再将金丝嵌入阴文之内,最后镂平打磨光亮,虽 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闪光。铭文依虎站立之势,由颈项开始,从左至右, 自然布自,大小不匀,活泼自然,瘦劲挺秀,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共四十 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 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据马非百先生考证,秦杜虎 符必在秦惠文王年间,秦国只有秦惠文君一人称君,因此必为此时所做。【1 9 】 也有学者指出“君”是“君臣”之“君”,不能作为断代的标尺。 新鄂虎符中秦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遗物, 对其年代,王国维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