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摘 要 本文以 乐府诗集 新乐府辞 为研究对象。 分别从文献、音乐、 文学三个 方面对新乐府辞进行综合研究。 其中 第一章是文献研究, 第二章是音乐研究, 第 三章到第五章是文学研究。 第一章“ 新乐府”辞概念的界定及收录补订 根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提出 的 “ 新乐府,皆 唐世之新歌”的规定, 并根 据唐代新乐府的实际情况, 认为新乐 府应该是产生于唐代的、 有确切文献记载的、 内容广泛的新题乐府诗。新乐府主要是、但并不是只限于元白讽喻性新乐府。 依据这一界定标准, 对唐人所作新乐府辞进行了重新认定, 在 乐府诗集. 新 乐府辞收录新乐府2 3 5 题之外, 辑补唐代新乐府1 7 0 题。 论文并考察了部分新乐府题目 的来源,有2 4 题唐代新乐府是变化古题而来 或从古典演化而来,由 此可见新乐府对古乐府继承的一面。 第二章新乐府辞的入乐问题 主要探讨了新乐府辞与音乐的 关系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的考察,证明 有 4 0 题唐代新乐府是在唐代及唐以后曾 经入乐歌唱, 或是确为诗人所作的歌词。 部分 新乐府辞曾 经入乐是一 个客观事实, 当然这仅仅 是针对有足够证据证明曾 经入乐 的新乐府 而言。 事实 证明, 新乐府 并非全部与音乐无缘, 后人判断新乐府绝对不 可歌的 观点太过绝对。 新乐府与音乐之间是可以 结合的, 而非如人们所想象的是 截然对立的。 第三章 唐代翰林学士与新乐府辞创作 通过相关文献考察提出, 第一, 唐代翰林学士制度规定翰林学士具有创作乐 章歌词的职责; 第二, 唐代翰林学士从本身的 职责出发, 创制出政治讽喻性质和娱乐性质的 两类新乐府诗进献朝廷:唐代翰林学士与新乐府的繁荣密切相关; 第三, 唐代翰林学士往往具有音乐素养, 其中至少有十九人在任翰林学士前 后担任过 太常寺职官; 唐代翰林学 士与新乐府的 入乐密切相关; 第四,唐代翰林学士所作新乐 府 在内容上和 传播途径上都与朝廷密切相关。 上述 现象,是以 往学界没有或 至少没有充分揭示的。 第四 章白居易 新乐府 创作情况再考察 首先, 通过对白 居易 与元九书关键语句的笺证, 对白 居易创作新乐府的 动机和理论, 提出了 新的更加深入的解释:白 居易 与元九书的诗歌与 新乐府 理论,表达了 诗歌与新乐府必须入乐、 借助音乐深入人心的自 觉的 音乐意识。 第二,白 居易 新乐府) 5 0 首的 创作, 在主题、 题材及结构等一系列方面, 是创造性地以 尚书 五子之歌为原型。 五子之歌具有两个根本特点,一 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二是 五子之歌以诗 歌形式告诫君主必须政治有道, 相反, 政治腐败, 失去民心,必将导致亡国。白 居易 k 新乐府的精神生命和根本特征, 正是由 塔 五子之歌而来的民本政治思 想, 和以诗歌形式揭露时弊, 告诫君主政治腐败, 失去民心, 将导致亡国。 其中, 五子之歌 主要是以历史教训告诫君主, 并不是直接揭露现实时弊, 而直接揭 露现实时弊则是 新乐府的最大特色。白 居易作 新乐府 ,效法之高,取径 之切,及创造性之突出,由此可见。 第三, 白 居易的新乐府等讽喻诗借助于朝廷乐师和乐工, 在唐代曾经广泛传 播, 上至穆宗皇帝亲自阅读, 下至百姓争相咏歌。白 居易创作新乐府的“ 进闻于 上”的目的, 最终是实现了。 上述两大重要事实, 一是白居易 与元九书 表达了诗歌与新乐府必须入乐、 借助音乐深入人心的自 觉的 音乐意识; 二是白居易 新乐府5 0首创造性地以 尚书 五子之歌为原型, 以民本政治思想告诫君主,以诗歌形式直接揭露现 实时弊;这两大重要事实, 都是由本文第一次发现和提出来的。 第五章元、白之外诗人的新乐府 根据对张籍、王建、刘禹锡、 李贺、 温庭箔五人新乐府作品及相关文献的考 察, 提出, 张王古乐府直接开启了元白 新乐府, 而元白 新乐府则影响了张王新乐 府的发展; 刘禹 锡有着与众不同的乐府观, 突出表现在他的诗文当中; 李贺新乐 府甚多被乐府乐工收录演唱; 温庭药新乐 府有3 2 首均 为 “ 倚曲” 之作,其音乐 来源历历可考。 关键词:新乐府创 作动机入乐歌唱文学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 y u e f u s h ffl x i fl y u e f u c i ),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y t h e x in y u e f u 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 f r o m p h i l o l mu s i c a n d 旧g y . f i n i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 c h a p t e r i t h e d eo f x i n y u e f u s c o n c e p t i o n a n d a d d e n d u m . t o d i s c r i m i n a t e s o m e c o n c e p t i o n a n d m a k e s u r e w h a t d o e s x i n y u e f u r e a l l y m e a n s . a n d d i s c r i m i n a t e t h e s t a n d a r d o f x i n y u e f u b y s y n th e t i z e d i f f e r e n t u n d e r s t a n d a n d p a r l a n c e f r o m t a n g d y n a s t y . x in y u e f u i s b u t n o t l i m i t t o y u a n b a i x i n y u e f u . a c c o r d in g t o t h i s s t a n d a r d , t h e p a p e r s u p p le me n t 1 7 0 x i n y u e f u b e s i d e s f o r m e r 2 3 5 f u rt h e r m o r e , t h e p a p e r r e d i s c o v e r t h e x i n y u e f u a n d r e v i e w t h e o r i g i n o f t h e m a n d f i n d o u t t h e r e a r e 2 4 x i n y u e f u a r e b e d e r iv e d f r o m o l d t o p i c . c h a p t e r i i i s t h e p r o b le m o f m u s ic a n d x i n y u e f u . t h e p a p e r c o n s i d e r t h a t i t i s n o t r i g h t t o l o o k t h e x i n y u e f u a s a k i n d o f p o e m w h i c h c a n n o t b e s u n g . t h e p a p e r f in d o u t s o m e e v i d e n c e b y u n s c r a m b l i n g t h e p r e f a c e o f x i n y u e f u a n d s t u d y t h e p h i l o l o g y . s o ,t h e c o n c e p t i o n t h a t x i n y u e f u c a n n o t b e s u n g s h o u l d b e c h a n g e d . c h a p t e r i i h a n l i n x u e s h i a n d x i n y u e f u i n t h e t a n g d y n a s t y . f i r s t l y , h a n l i n x u e s h i h a s a f u n c t i o n t o w r i t e m o v e m e n t i n c l u d e y u e f u l y r ic i n t h e t a n g d y n a s t y a s i m p o rt a n t a s th e i r p o li t i c s . s e c o n d l y , d u e t o t h e f u n c t i o n , h a n l i n x u e s h i w r i t e t w o k i n d o f x in y u e f u p o e m b y t h e i r d o u b l e s t a t u s . t h ir d l y , h a n l i n x u e s h i h a v e m u s i c a c c o m p l is h m e n t . a b o u t 1 9 h a d e v e r a s s u m e t h e o f f i c e i n t a ic h a n g s i . f o u rt h l y , x i y u e f u w r i t t e rn b y h a n li n x u e s h i a l a w a y s t i e u p w i t h c o u rt . t h i s p h e n o m e n a d o e s n o t ma k e k n o w n b y p e o p le . c h a p e r n r e v i e w o n t h e s i t u a t io n o f b a ij u y i x i n y u e f u f i r s t l y ,t h e p a p e r p u t f o r w a r d n e w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b a ij u y i b y c o m m e n t a r y o n g e s h i i n f y u y u a n j i u s h u ). g i v i n g e x p r e s s i o n t o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p b e t w e e n m u s i c a n d p o e m. s e c o n d l y , f i n d i n g o u t t h e a n t e t y p e o f x i n y u e f u b y c o m p a r e w i t h t h e f a m o u s k wu z i z h ig e ) . ( wu z i z h i g e ) h a s t w o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o n e i s m i n b e n i d e o l o g y .t h e o t h e r i s p r e a c h t o e m p e r o r b y p o e m . t h e s p i r i t o f b a ij u y i x i n y u e f u i s f i r s t h a n d f r o m k w u z i z h i g e ). f i n a l l y , b a ij u y i x i n y u e f u h a d s p r e a d f r o m m o u t h t o m o u t h b y t h e h e l p o f m u s i c i a n . t h e p u rp o s e c o m e t r u e a t l a s t . c h a p t e r v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p o e t s b e s i d e s y u a n b a i i n c l u d e z h a n g ji , w a n g j i a n , l i u y u x i , l i h e a n d w e n t i n g y u n . t h e p a p e r t h i n k , t h e r e l a t i o n o f z h a n g wa n g a n d y u a n b a i s h o u l d b e a p p r a i s e a g a i n . l i u y u x i p u t u p r e c o g n i t i o n a b o u t y u e f u i n h i s p o e m . h e w r i t e s o n g s t o f i l l y u e f u o n p u r p o s e . h e h a d w r i t t e n l o t s o f p o e m s d u r i n g h i s l o n g d e m o t e d a y s . l i h e s x in y u e f u t i e s u p t o t h e c o u rt . t h e s i n g e r i n c o u rt u s u a l l y t o o k h i s p o e m i n t o t h e m u s i c . t h u s , h i s x i n y u e f u i s v a r y f r o m y u e f u y i q u . t h e p a p e r x i n y u e f u . o t h e r s . g u o ma o q i a n n a me d s t u d y t h esour ces o f i t a n d w e n t i n g y u n s x i n y u e f u a s c o m p a r e i t w i t h y u a n b a i k e y w o r d s : x i n y u e f um o t i v e s i n g l i t e r a t u r e 新乐府辞研究 绪论 “ 新乐府” 是唐人所作新的乐府诗。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将其列为最后, 共 计 1 0卷,4 2 5首。新乐府是很特别的一类,其音乐性质,社会功用,人们的评 价, 都与其他类乐府诗不同,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国内 关 于 新乐府的 专门 研究, 论 著 方面有钟优民 新乐 府诗派 研究 一 书 0 该书将唐代新乐府诗人作为一个流派进行整体研究, 兼顾了作家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影响。 涉及到作家具体作品均以 乐 府诗集 所收的新乐府为标准, 对作家作 品从思想内 容到艺术特色都有非常翔实的概括和描 述。 陈寅烙的 元白诗笺证稿 ,诗史互证, 发前人所未发,是研究 元白 新乐府不 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台 湾张 修蓉的 中唐乐府诗研究 一书则涵盖了中唐8 位乐府创作大家的新、 旧乐府诗, 从每一位作家新、旧 乐府诗的命题、内 容、形式及表现技巧做出系统的研究 气 此外,还有张静华的 白 居易新乐府研究 、陈香 白居易的新乐府 、陈友琴编 的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 居易 卷 等书 ,都是较重要的研究元白新乐 府的 参考书籍。 关于新乐府,论文方面较之论著相 对丰富,主 要集中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新乐府究竟应该如何界定的问题. 相关的 文章并不是很多,但是所持的观点皆有创见。1 9 9 5年葛晓音先生的 新乐府的 缘起和界定 一文, 对新乐府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分析与 探讨, 她提出了 关于新乐府广义和狭义的说法, 制定的新乐府标准包容性很强 。 2 0 0 0年朱炯远在 论新乐府运动争议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制定了六条判断 新乐府的标准,认为只要符合此六条 标准,即可认定为新乐府,否则,“ 尽管某 一首诗从诗题、 内容、 体制到笔法与新乐府毫无二致, 我们也不必惋惜, 完全可 以 将它划归为新乐府之外。 ”0 2 0 0 2 年 朱我芯发表了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关 于 唐 乐府分类之商榷一文, 文章认为, 郭茂倩的新乐府辞的划分标准存在着问 题, 掩盖了新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性, 即新乐府应只是讽喻性和时事性质的 乐 府诗. e 2 0 0 3 年, 朱我芯 据之进一步发 表了 乐府诗 集) 新乐府辞意界与分类意 。钟优民 新乐 府 诗派 研究 , 沈阳, 辽宁大学出 版 社,1 9 9 7 . 。 陈寅 洛, 元白 诗 笺 证 稿 , 北 京, 三 联书 店, 2 0 0 1 . 。张修蓉, 中 唐乐 府诗研究 ,台 北,台湾文津出 版社。1 9 8 5 . 。 张 静华 白 居 易 新 乐 府 研究 , 蓬 莱出 版 社, 1 9 8 2 . 陈香 白 居 易 的 新乐 府 , 国 家 出 版 社, 琴编 古典 文 学 研究资料汇编白 居易卷 , 北京 ,中 华书局,1 9 6 2 . .葛晓音 ( 新乐 府的 缘起和界定 , ( 中国 社会科 学 , 1 9 9 5 年第3 期. . 朱 炯远 论 新 乐 府 运 动中 争 议 的 几 个问 翅 , 文 艺 理论 研究 , 2 0 0 0 年 第2 期. 。朱我芯 ( 郭茂倩 乐府诗集) 郭茂悄 ( 乐府诗集) 唐乐府分类之商 榷 。载 北京大学学报 1 9 8 2 . 陈友 ( 国内访问 新乐府辞研究 义之商榷一文 。 , 对新乐府辞的 分类做出了 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 2 0 0 3 年尚丽 新 论新乐府的界定一文, 从音乐与文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新乐府的实 质是拟 歌词 。以上几位学者可谓站在不同的角度, 对新乐府阐发了各自 不同的理解。 第二, 关于元白 新乐府的研究, 相关研究文章一直以 来最为丰富。 主 要围绕 以下几个方面: 1 .是否存在新乐府运动。一种观点认为,唐代不存在所谓的新乐府运动。 持这种观点的有王启兴、 罗宗强、 周明等人。 1 9 8 5 , 王启兴在 白居易领导过“ 新 乐府运动”吗? 文中肯定的认为: “ 白居易根本没有 掀起和 领导 什么 新乐府运动 ; 在中唐的诗坛上根本没有出现过以白居易为领袖的, 有理论指 导的 新乐府运动” , 。 王运熙 在 讽谕诗和新乐府的关系和区别文中 从讽喻 诗与新乐府不同的概念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 在论述唐代诗歌时,不宜使用 “ 新乐府运动”这一名称;如果勉强运用 “ 运动”的话,那采用 “ 讽喻诗运动” 这一 名 称更为贴切一 些。 ” 0 1 9 9 6 年宿丰发表了 也谈“ 新乐府运动” 一文,文 章同 样认为新乐府数量少,好诗少,作者少,无领导,时间短,难以用“ 运动” 概俨 。 相关文章还 有罗宗强 (新乐府运动” 种种 周明 唐代无新乐 府运动7 。 等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唐代存在新乐府运动。 例如1 9 8 5 年,卞孝茸 白 居易与 新乐府运动一文认为,由于白居易的提倡, “ 新乐府”的创作,才从个别人的 分散 行动,推进到一批共同行动新阶段, 这就是中唐新乐 府运动 。1 9 8 6 年,赛 长春 新乐府诗派与新乐府运动分析认为: “ 正是鉴于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这一 诗人群体所创作的 乐府, 在正反两个方面产生了 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们有理由把 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提到 运动的高度来认识。 一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的新题乐府, 作为诗歌体制上的一种改革, 虽为杜甫所首创, 但元白自 觉地从理 论上 加以总结, 并 推 衍之使成为运动, 其贡献也应充分肯定。 ” 葛晓音先生的 新 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这一争论提出了 折衷的看法: “ 承认了从杜甫到白居 易确有一批新乐府诗存在的客观事实以后, 对这一现象用什么名词去说明, 是可 以 重新 考虑的。如果 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 名 称,也不妨仍 借用 “ 运动” 一词。 ” o 学者、 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2 0 0 2 年, 。朱 我 芯 , 语文学习 ,1 9 8 2 年第i 期. 。 王 锡 九丈 关于 元白 文学 成就 和“ 新 乐 府 运动” 的 争 鸣 , ( 语文导 报 , 1 9 8 6 年第1 2 期. . 王运熙 讽谕诗和新乐府的关系和区别 复旦 学 报) ,1 9 %年第6 期。 。陈寅洛 元白 诗笺证稿 ,第1 6 7 页,北京,三联书 店,2 0 0 1 . 。黄月垫 音乐与讽刺一新乐府考 , 唐代文学研究 ,第5 辑,第6 3 5 -6 3 7 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9 9 4 . 新乐府辞研究 就是作新歌诗。 。以 上为数不多的几 位学者, 不因袭旧说, 表现了可贵的 探索求 实的精神。 第三,关于元白 之外诗人的新乐府研究。 学界对元白之外的诗人新乐府的研究, 长期以来, 还很不够。近年来人们开 始对杜甫、 元结、 王建、张籍等代表诗人的新乐府关注得比 较多, 取得了 一定的 成果。 例如马承五 杜甫新乐府论一文研究认为, “ 新题乐府”是由杜甫开创 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 它自 立新题,自 创己 格, 显现出全新的形式特征, 为中唐 以 后的 新乐府树立了 光辉样板 。 相关的文章还有葛晓音的 论杜甫的新 题乐府 等等 。除此之外, 如何诗海 论元结在新乐府运动中的地位一文,从元结的 史学理论、 创作实践、 诗作的思想内 容、艺术形式等方面分析, 认为元结对新乐 府诗人和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远远比杜甫重大,他创作新乐 府的时间比 杜甫早, 并且影响了杜甫,因 此,元结才是新乐府诗的创始人或真正先驱 。台 湾学者朱 我芯 唐代新乐府发展新说一李白的开创之功与杜甫、元结的双线开展一文, 则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一个总结延伸性的研究。 朱我芯认为, 李白的新乐府既启 动了 唐乐府对汉乐府社会精神的复归,也为乐府开创了以新题讽喻时事的新局 面。 元结与杜甫的成熟,正以此为 基础。 张佩华 论张籍、 王建对新乐府运动的 贡献 、 刘光秋 同 变时流一张籍、 王建的 新乐府 等文 章均认为, 在中 唐诗 坛, 张籍、 王建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两位诗人, 他们在乐府诗的创作活动中 为元 模、 白 居易所倡导的 新乐府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有单书安 正乐府仿系乐府 浅说 文章,认为皮日 休 正乐府 的命名, 是对新乐府诗人理念的最完美的说 明, 可以 使元结 系乐府 心照未宣的疆界明朗化, 也可以 使白居易新乐府更确 切、 更具体 。 此外, 金振华 论 刘禹 锡的新乐 府诗 、 聂 文郁 论元结的系乐 府创作 、增田清秀 皮日 休的正乐府都是 从不同的角 度围绕不同作家的新 乐府创作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日 本学者有许多研究乐府的成果, 虽然没有专门研究新乐府的专著, 但也对 新乐府或新乐府主要诗人有所论及。如中津滨涉 乐府诗集之研究 、花房英树 白 居易研究 、前川幸雄 元棋歌词的脚韵研究 、静长健 元棋 的创作意图等等。 但是从整体上看, 上述的新乐府研究在以下的领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或是空 昊 相 洲( 论元白 新乐 府 创 作 与歌诗传唱的 关系 , q 中国 诗欣 研究 、2 0 0 4 年 第1 期。 马承五 杜甫新乐府论) , 华中师范大学学 报 , 2 0 0 2 年第2 期。 葛晓音 论 杜甫的新题乐 府 , 社会科学战线 ,1 9 9 6 年第i 期。 何 诗海 论元结在新乐府运动中的地位, , 求索 , 2 0 0 2 年第4 期。 张 佩华 论张籍、王 建 对新 乐府运动的 贡 献 ) , 青海社会 科学 , 2 0 0 3 年第2 期。 刘光 秋 同 变时流一张 籍、 王建的新乐府 , 黔东南民 族 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 学 报 ,2 0 0 3 年第5 期。 单书 安 正 乐府仿系乐 府浅 说 , 江海学 刊 , 南京,江 苏省社 科院,1 9 8 , 年。 第1 6 5 - 1 6 8 负. 金振华 别开生面的民 欣 创作: 论刘禺锡的新乐 府诗, . 苏州大学学报 ,1 9 9 7 年第3 期, 聂文郁 论元结的系乐 府创作 , 青海师院学报1 9 8 2 年 第3 期。 新乐府辞研究 白点: 第一, 对于 新乐府的内 涵始终还没 有 一个统一明 确的界定, 致使唐人新乐府 创作的全貌无法清晰地呈现。 人们大多只是就 乐府诗集己经收录的篇目 进行 研究,新乐府的补订工作尚无人进行。 第二, 关于新乐府与音乐的关系问 题人们认识得过于简单, 未能真实地反映 新乐府所属的音乐特性。 新乐府未曾入乐歌唱的说法, 几乎是学界的定论, 所以 人们很少对新乐府与音乐关系再进行深入的考察。 新乐府与音乐或是歌唱的关系 究竟如何, 是否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 摆脱了音乐的束缚, 成为一种彻底的与音 乐 无关的文学样式,都似乎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 新乐府以元白的创作最为著名, 因此学界研究最多的也是元白新乐府, 郭茂倩所编的新乐府辞当中, 元白的新乐府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元白 新乐府与 整 个唐人的新乐府创作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基本的问题都还是模糊不清 的。 即使对元白 等人新乐府的研究也很不 深入。 例如, 元白写作乐府诗的真正动 机是什么, 其产生的具体背景如何, 如何达到其“ 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 的目的, 具体传播途径和传播情况如 何?其最初设想的目的有没有实现等等, 都是没有回 答的问题。 有关新乐府辞研究还有众多问 题有待开掘。 例如, 既然唐人所谓“ 乐 府” 总是和朝廷有关, 那么其创作主体是哪些人?按理说一定是和朝廷有密切关 系的人士,那么具体情况是否真的如此?显然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四, 对于 元白之外诗人的新乐府创作情况, 学界虽然开始给予关注, 但是 从整体上看, 还是远远不够的。 表现为对元白之外诗人的新乐府缺乏清晰的把握 和认定, 因而对其成因及风格特点都缺乏专门和系统的 研究。 大多数诗人的新乐 府研究都包含在其乐府诗的 整体探讨之中, 还没有以 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引起学 界的足够重视。 有鉴于此, 文章拟解决以下三个问 题: 第一, 界定新乐府真实含义, 据之以 补 乐府诗集 新乐府辞 收录之不足; 第二, 对新乐府与音乐的关系进行重新 考察, 确定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 第三, 考察元白以 及元白之外诗人的新乐府创 作真实情形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包括诗人的创作动机、 传播方式、 思 想内容、表现形式等等。 本文拟选取文献学、 音乐学、 文学三个角度对新乐府做出全方位的考察。 文 献学研究部分, 主要解决新乐府辞的认证和收录问题; 音乐学研究则重点关注新 乐 府的入乐问 题, 从而更清楚地回答新乐府的传播情况。 这三个角度的研究在具 体研究当中, 是互为渗透, 互为补充的。 例如就某一具体作家新乐府的文学研究 而言, 新乐府的重新认定属于文献学研究范畴, 其作品的歌唱流传的情况则又属 于 音乐学范畴。 再如新乐府重新认证中离 不开对其定义的界定, 而 要准确揭示其 定义,又必须考察其音乐上的特点。 新乐府辞研究 唐人新乐府有待发掘之处尚有很多, 限于笔者学识的粗浅与时间的不足, 研 究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尤其关于新乐府与音乐的研究, 有待于寻求更多相关文 献加以印证。 唐代诗人作新乐府者甚多, 本文只是将其中文献材料充足的诗人作 了具体分析,还有相当一部分诗人的新乐府创作有待发掘, 例如孟郊、张枯等, 这都将是今后要倍加努力继续完成的工作。 新乐府辞研究 第一章“ 新乐府辞” 概念的界定及其收录补订 乐府诗集收录的新乐府辞共 l a 卷4 2 5 首。然而,唐人所作新乐府辞, 还有很多未被郭茂倩所收录。 本章拟通过相关文献的考察, 对唐代新乐府辞的概 念, 做出更全面、 准确的认定, 并在上述基础上对新乐府辞做出补录, 从而为后 面开展对新乐府辞的进一步 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节唐人 “ 新乐府” 及其相关概念的考察 本文以唐代新乐府为研究对象,应该首 先明确唐人所谓 “ 新乐府”的含义。 “ 乐 府” 一词, 由 来己久, 随 着时间的推 移, 与之相关的各种概念随之而生。 在 唐 代, 就有古乐府、 古题乐府、 系乐府、 正乐府、 乐府新辞、乐府新歌、 新乐府 等概念。考察唐人使用这些概念的意指, 明确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 是研究新乐府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乐府 乐府原是朝廷音乐机构的名称, 后来也用以指乐府演唱的歌词,自汉代以后 这两个涵义一直被人沿用。 汉代以后虽然不再有 “ 乐府” 这样的官署, 但人们也 经常以“ 乐府” 一词来代指朝廷设置的音乐机构。同时, 这些音乐机构演唱的歌 诗也常常被人称作乐府。 那么到唐代, 人们所说的“ 乐府” 是否继续沿用这两个 含义呢?显然, 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因为宋代乐府的含义显然有了一个大幅的扩 张, 与朝廷无关的歌词, 也被称为乐府。 所以, 在研究新乐府之前, 首先要明确 唐人所说的 “ 乐府”含义。 经过考察发 现,唐人所说的乐府仍然延续以往的含义,并没有扩大。 首先, 唐人所说的乐府仍然泛指宫廷 音乐机构。 唐代朝廷音乐机构不再以乐 府命名,但唐人仍然习惯以乐府来代指这些机构。 唐杜佑 通典卷一四三 乐三 十二律 : 大唐高 祖受禅后,军国多务,未这改创,乐府尚用隋氏旧文。至武德九 年 正月,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正稚乐 , 至贞 观二年六月乐 成, 奏之。 。唐杜佑 通典 ,第1 4 3 卷,第2 6 5 4 页,北京,中华书 局,1 9 9 5 . 新乐府辞研究 宋王溥 唐会要卷三十三 雅乐下 诸乐“ 显庆二年”条: 自 宋玉以来, 迄今千祀, 未 有能歌 白 雪曲者.臣 令准放, 依仿琴中 旧曲,定其宫商,然后教习,并合于歌。辄以御制 雪诗 ,为 白雪歌 词。 又 按古今乐 府, 奏正曲之后,皆 别有声, 君倡臣 和, 事彰前史。 4 卿 诗 中 许敬宗等奉和 雪诗十六首,以为送声, 各十六节。 ”上善之, 仍 付太 常,编于乐府。 上述文献中提到的“ 乐府” 一词, 都是代指太常寺。同时, 不仅是太常寺, 梨园、 教坊与朝廷有关的音乐 机构,也被称作乐府。如 旧唐书, 李白 传云: “ 玄宗 度曲,欲造乐府新词,巫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 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 之。 ” 。 唐李溶 松窗杂录记载李白 作 清平调三首, 李龟年率梨园弟子演奏事:“ 上乘月 夜召太真妃以步辈从,召梨园弟子中尤者, 得乐十六色。 ” 。 从这两处记载可知, 玄宗造“ 乐府新词” 的乐府就不是指太常寺, 应该是指梨园了。 总之, 在唐代, 乐府虽然不是朝廷某一个音乐官署的名称, 但是人们仍然习 惯于袭用这一名称来指当时朝廷所有的音乐机构。 其次, 乐府作为一 种诗体总是与宫廷有关。 乐府诗的涵义, 到宋代以 后, 逐 渐扩大, 己 经用来泛指一切入乐的 歌诗。 但是唐代乐府的含义并没有扩大, 无论 在产生的 途径上、 还是 在歌咏的对象和内容上, 总是和朝廷密不可分。 例如唐杜 佑 通典卷一百四十五 乐五“ 杂歌曲”条云: 大 唐显庆二年,. . 以 御制雪诗为 白雪歌辞 . 又乐 府奏正曲 之 后,皆 有送声, 君 唱臣 和,事彰前史。 辄取 侍中 许敬宗等奏和雪诗十六 首, 以为送声,各十六 节。上善之, 仍付太常, 编于乐府。 由 上可知, 在唐代, 将皇帝亲制的 或君臣唱和的 歌辞交付给乐 府演奏歌唱, 基本 己经形成了一个惯例。 再看唐人诗中提到的“ 乐府 、 可怜一曲传乐 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宋王祠 ( 唐 会要) ,第3 3 卷, 第6 1 5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5 5 。引 日 唐书 , 第1 4 2 卷下. 第5 0 5 3 页,北京,中 华书局,1 9 7 5 . 。 唐五 代笔记小说大观 。第1 2 1 3 页。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0 . 。唐杜佑 通典 ,第1 4 5 卷, 第3 7 2 0 页,中 华书局,1 9 9 5 . 。刘长卿 之 相和歌辞 。 王昭君 ,哎 全唐诗 ,第1 5 1 卷, 第 1 5 7 9 页,北京,中华书 局,1 9 5 0 . 新乐府辞研究 帝歌流乐 府,澳谷也增荣.。 朝来乐 府长歌曲, 唱着君王自 作词.。 便将 何满为曲 名, 御谱亲题乐 府幕.。 愿播内乐 府,时得闻至尊。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 府艳词悦君意。 昨日天风吹乐府,六宫丝管一时新 。 可以 看出,以上诗中涉及到的 “ 乐府” ,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其基本上 都与帝王或宫廷有关。 总而言之, “ 乐府”一词在唐代,或是指与宫廷有关的音乐机构, 或是指这 些机构演唱的歌词, 所描迷的总是大多离不开宫廷内外的活动, 前人所谓的乐府 含义,到唐代没有扩大。 理清了唐人所说乐府的 涵义, 可以 对许多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例如学界虽然 对元 镇、 白居易的新乐府做了 较为充分的 研究, 但有一个问 题还没有做出明确的 回 答, 即元白 等人作讽谕诗为 什么要采用新乐 府的名称? 有何特殊的 用意? 吴相 洲先 生在其 论元白 新乐府诗创作与歌诗传 唱的关系一文中指出: “ 元白的新 乐 府 创作是对盛唐以 来朝廷音乐反思的结果, 这一创作固 然是要实现其 补察时 政 的参政目的, 但他们所采取的形式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即意在以 这种新的歌 诗取 代朝廷的大雅颂声和乐府艳歌, 元白 作新乐府就是作新歌诗。 ” . 银据这一观 点, 元白等人把这种新歌诗取名为“ 乐府” 是有着特殊的含义, 即意在进入朝廷 的音乐机构。 昊师并没有对此做深入一步的证明,因此, 笔者将这些材料略作分 析, 辨明唐人所谓“ 乐府” 的 含义,以 作为 吴师论点的 一 个补充。 二、古乐府 “ 古乐府” 的 概念, 是相 对于新乐府而 言的。 通常意 义上, 把汉、 魏、 两晋 南北 朝的乐府称为“ 古乐府” , 也就是 乐府 诗集 近代曲 辞以前的作品。同时, 而古 后 人 模仿其体制的 作品, 也称“ 古乐府” 。 “ 古 题乐府” 是相对于“ 新题乐府 言, 元镇有 和刘猛古题乐府十首 、 和李余古题乐府九首 。 + i 日 题乐府” 是 题乐 府” 另外的一种说法, 与“ 古题乐府” 同 义。 对于古乐府与新乐府之间的联 。mt 奉和圣制幸风汤泉应制 . 全唐诗 ,第13 8 卷. 第9 6 5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6 0 . 。刘禹 切 魏宫词二首 ,瞿蜕园 刘禹 锡集笺证 , 第2 6 卷,第8 2 1 页.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 。元 棋 何满子歌 , 狱勤校点 元祺集 ,第2 6 卷,第3 0 9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 。白 居易 读张籍古乐 府 ,朱金撼 白 居易集笺校 。 第1 卷,第5 页,上 海,上海古摘出 版社,1 9 8 8 . 。白 居 易 采诗官 一监 前王乱亡之由也 b , 朱金城 白 居易 集 笺校 : 第6 5 卷, 第3 5 5 0 - 3 5 5 1 页. 上海, 上 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 .章 孝 标 增陆毯 浙西 进诗除官 , 全 唐诗 , 第5 0 6 卷 , 第6 7 5 1 页, 北京,中华书局, 1 9 6 0 . 。首 都 师范大 学诗欲中 心 编 中国诗歌 研 究 .第2 辑。 第1 1 0 页.中华书 局,2 0 0 3 . 新乐 府辞研究 系和区别, 元镇在 乐府古题序中 有一个说明: 近代唯诗人杜甫 悲陈陶 哀江头 兵车 丽人等,凡所歌行, 率皆 即事名篇,无复 侍傍,予少时与友人乐 天、李公垂辈, 谓是为当, 遂不 复拟赋古题。 唐人作新乐府, 也作古乐府。 例如李白, 是写作旧 题乐府的专家, 也作了很 多新乐府诗。倡导新乐府的诗人,也并不排斥古题。如白居易 k 读张籍古乐府 就对张籍所作的古乐府极力称赞: “ 为诗意如何? 六义互铺陈。 风雅比兴外,未 尝著空文。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 可感悍妇仁。 读君勤齐诗, 可劝薄夫教。 上可裨教化, 舒之济万民。 下可理情性, 卷之善一身。 ” 。 对张籍的古乐府诗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这表明了到唐代, 古乐府 仍然是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文人们作拟古乐府, 变化出新, 使得乐府古题得以 保存并不断地繁衍下去。 三、新题乐府 新题乐府是相对古 题乐府而言。 明胡震亨在 唐音癸签 卷一中有一句非常 恰切的概括: “ 新题者, 古乐府所无, 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 ” 。新题乐府或者乐 府新题的 概念, 始见于中 唐李绅、 元镇、白 居易等人的著述。 如元镇 和李校书 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 : 予 友李公垂既子乐 府新题二十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沙河纹眉活动策划方案
- 概念活动策划方案
- 武术公益课活动方案
- 母亲节网上活动方案
- 检察院包粽子活动方案
- 梦幻西游端午活动方案
- 楼盘合影活动策划方案
- 水族馆展览活动方案
- 植物变色大赛活动方案
- 正宗草莓促销活动方案
- 《 民航服务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公务员培训包过班协议书范本
- 2021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超星尔雅答案贵州大学-
-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器具检查维护记录
- 食品全过程防护工作手册(食品防护计划)
- Q∕GDW 12162-2021 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双确认系统技术规范
- 燃气入户安检培训PPT.ppt
- 临概题库(南医大)--内科部分
-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分享
- 装载机驱动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