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新时期村落叙事中的家族观念.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新时期村落叙事中的家族观念.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新时期村落叙事中的家族观念.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新时期村落叙事中的家族观念.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新时期村落叙事中的家族观念.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新时期村落叙事中的家族观念.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新时期以来,以村落为叙事主体的小说数量繁多且影响力大,其中,以家族 制度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更是在文坛占领了巨大空间。很多部史诗性、个性 化乃至里程碑式的作品都诞生于这段时期,引领了农村小说的又一高潮。乡村生 活作为中国最典型的生存模式,一直是作家偏爱的创作题材,尤其在新时期作家 笔下,以再现各种历史阶段、各类农村人物为主题的作品越发精彩纷呈。但是截 至目前,学界将中国农村生活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来分析家族制度及其影响的 研究文章还并不多见,可以说本文展现的是这类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希望 能在这个独特角度上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作为与其他社会学科有交叉点的研究 领域,将文学作品中的村落叙事与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家族制度相结合也是一 个新的研究角度与发掘方式。 中国北方农村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传统因素。在传统的视野中,延续了 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家族化合作为根基的,而农村小说所表现的家族观念 则是最有代表性的。农村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赤裸裸的反应了人性的真实面, 而村落叙事传统又恰到好处的反映了中国农民心中不可回避的封建性和传统性的 压抑,这也让全体中国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中国特有的家族 文化烙印。稳定与缓慢的农业文明所带来的安全感与舒适度已经让几千年的国人 沉湎于中,甚至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心中还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情绪。但是, 反观现实又会发觉,新的商品化物质力量早已开始动摇乡村中国最为坚固的家族 文化和家庭观念,传统的村落制度和家族观念也在经济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 瓦解与衰变。所以,我们仍需探讨的是,这种经济基础的转变是否真的能够冲垮 原有的乡村传统,甚至颠覆整个乡土文化与乡土人格的构成。 本文的论述内容主要是:在序言中,总体阐述新时期农村小说的基本特质和 代表类型,以及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在第一章中,主要论述中国乡村生存 逻辑与家族观念的文化氛围,包括对村落叙事和家族观念的具体内涵进行界定, 分析引用作品来详细阐释自给自足与互助合作背景下的中国农村伦理,以及封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遗存与伦理规范下的中国家族传统;在第二章中,主要论述对象为中国人特有的 乡土情结与血缘共同体理念,这部分内容包括人物亲缘情感与乡土崇拜、村落叙 事传统特有的外族排挤、宗族械斗与代际纷争等,并结合大量作品详尽地分析了 村落叙事的代表类型与特性;在第三章中,论述的是由前两章延伸出的命题 村落与家族叙事模式下的中国社会进程,涵盖了村落解体与家族衰变背后的深层 隐喻,以及家族观念在村落叙事中的转变:传统沿袭与现代转型等内容。 本文论述所涉及的作家作品较多,包括从八十年代的经典文本开始截至当前 最新锐的发行作品,主要援引对象为北方中原地区相对古老落后的村落( 也比较 引用了南方两湖一带风情小说) 。本文论述中所指的村落则不仅包括现实中农民们 祖辈自发聚居的自然村,还包括已由基础的农耕方式转变为手工合作的广义村镇, 或者在改革开放中发家致富的新农村。表现出家族观念的农民们也涉及各个年代、 各种类型、各种阶层,具有广义的、较为丰富的代表性。 关键词:村落叙事;家族观念;伦理传统;血缘共同体;家族衰变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c t s i n c et h en e wp e r i o d ,t h en o v e l sw h i c ht a k ev i l l a g e sa st h em a i nn a r r a t i v et o p i c s h a v eb e c o m em o r ea n dm o r ei n f l u e n t i a l a m o n gt h o s e ,t h ea r t i c l e sw h i c hu s ef a m i l y s y s t e ma st h em a i no b j e c t sa l s oh a v eb e c o m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al o to fe p i c sa n de v e n p e r s o n a l i z e dl a n d m a r k sa r eb o r ni nt h i sp e r i o d ,r e s u l t i n gi na n e we r aw h i c hl e a d st ot h e w a v eo fr u r a lf i c t i o n v i l l a g el i f e ,a st h em o s tt y p i c a ls u r v i v a lm o d e ,h a sb e e nag e n r e w h i c ht h ec r e a t i v ew r i t e rp r e f e r r e d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n e we r a ,t h ew o r k si no r d e rt o r e p r o d u c et h ev a r i o u sh i s t o r i c a ls t a g e sa n dv a r i o u sh i s t o r i c a lf i g u r e sh a db e c o m em o r e a n dm o r ec o l o r f u l b u ts of a r ,t h ea c a d e m i cw o r l dw h i c ht a k e sc h i n e s er u r a ll i f ea st h e s t u d yt o p i c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f a m i l ys y s t e ma n di t si m p a c tf o rt h er e s e a r c hi sr a r e ,b u t t h i st y p eo fs t u d yc a nb es h o w e di nm ya r t i c l e ,h o p i n gab r e a k t h r o u g hi nt h i su n i q u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 ,a sh a v i n gt h ec o m m o nc r o s s p o i n ta r e a sw i t ho t h e rs o c i a l d i s c i p l i n e s ,t h e s ea r t i c l e sa l s oc o m b i n et h ec o n c e p to ff a m i l yi nl i t e r a t u r ew i t hs o c i o l o g y a n da n t h r o p o l o g y , w h i c hi ss t i l lan e wr e s e a r c hv i e w c h i n e s en o r t h e r nr u r a la r e a sh a v es t i l lr e t a i n e dm a n yf e u d a la n dt r a d i t i o n a lf a c t o r s i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v i e w ,t h ec o n t i n u a t i o no faf e wt h o u s a n dy e a r s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o ni sb a s e do nt h ef a m i l yc o o p e r a t i o n ,a n dt h em o s t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n e i si n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h er u r a lf a m i l yn o v e l s t h ew o n d e r f u lp l a c ei nr u r a ln o v e l si st h a ti tc a l l r e f l e c tt h en a k e dt r u t ho fh u m a nn a t u r e ,a n dt h en a r r a t i v et r a d i t i o n so ft h ev i l l a g e si n t u r na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a p p r o p r i a t er e f l e c t i o no ft h eh e a r t so ft h ec h i n e s ep e a s a n t s t h es t a b i l i t yo f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h a d b r o u g h tas e n s eo fs e c u r i t ya n dc o m f o r t t ou sf o r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 ,t h i sh a sm a d ep e o p l ei n d u l g e di ni t ,a n de v e nt h ep e o p l e w h os t i l ll i v i n gi nc i t yn o wa r ea l s ow i t ht h e i rm i n d sf i l l e dw i t hn o s t a l g i af e e l i n g s h o w e v e r , t h er e a l i t yh a sa l s os h o w e dt h a tb o t ht h em o s tr u g g e dc o u n t r y s i d eo ft h e c h i n e s ef a m i l yc u l t u r ea n dt h ef a m i l yv a l u e sh a db e e ns h a k e nb yt h ec o m m 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 o fn e wm a t e r i a lf o r c e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a m i l ys y s t e ma n dt h ec o n c e p t o fv i l l a g ee c o n o m i e si nt r a n s i t i o na r ea l s of a c e dw i t hi n e v i t a b l ed i s 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d e c a y t h e r e f o r e ,w h a tw e s t i l ln e e dt oe x p l o r ei sw h e t h e rs u c hb a s i cc h a n g e si ne c o n o m yc a n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e a l l yd e s t r o yt h eo l dr u r a lt r a d i t i o n s ,o re v e ns u b v e r tt h ee n t i r en a t i v ec u l t u r ea n dt h e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l o c a lp e r s o n a l i t y w h a tm ya r t i c l e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da r e i nt h ep r e a m b l e ,t h eo v e r a l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t h er u r a ln o v e l s ,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a l lt y p e s ,a sw e l la s t h er e s e a r c ho fm a n yf e a t u r e s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f a m i l y s u r v i v a ll o g i ca n dt h ec o n c e p to fc u l t u r ei nc h i n e s ec o u n t r y s i d e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o n c e p t o fv i l l a g ea n df a m i l y ,a n dt h es p e c i f i cd e f i n i t i o n so ft h o s e ,a n a l y z i n gl o t so fw o r k st o c i t et h ec o n t e x to ft h es e l f - s u f f i c i e n c ya n dm u t u a la s s i s t a n c eo fc h i n a sr u r a le t h i c s ,a s w e l la sr e l i c so ff e u d a ln o r m sa n de t h i c si nt h ec h i n e s ef a m i l yt r a d i t i o n s ;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u n i q u el o c a lc o m p l e xc o m m u n i t yc o n c e p to fc h i n e s ep e o p l e ,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e m o t i o n a lk i n s h i pw i t ht h el o c a lw o r s h i p ,t h eu n i q u ef o r e i g n e x c l u s i o n ,t h ei n t e r - g e n e r a t i o n a lc l a nf i g h t s ,a n di nc o n j u n c t i o nw i t ha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 o ft h es u b s t a n t i a lw o r k ;i nc h a p t e ri i i ,a sd e s c r i b e di nt h ef i r s tt w oc h a p t e r s ,t h eu n i q u e n a r r a t i v em o d ea n d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c h i n e s er u r a ls o c i e t y , c o v e r i n gt h ed e e pm e t a p h o r w h i c hb e h i n d st h ed i s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h ed e c a y e df a m i l i e sa n dv i l l a g e s ,a sw e l la st h e n a r r a t i v ec o n c e p ti nt h ec h a n g e so ft h ev i l l a g e s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e g a c ya n dt h em o d e m 仃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s oo n m ya r t i c l ei n v o l v e si nm a n yw o r k sa n dw r i t e r s ,i n c l u d i n gas y s t e mo fc l a s s i cw o r k s o ft h ee i g h t i e st ot h ep r e s e n tp u b l i s h e ds h a r pw o r k s ,m a i n l yi n v o k e dt h eo l da n dp o v e r t y v i l l a g e si nn o r t hc e n t r a lp l a i n s ( a l s oc i t e ds o m ef i c t i o n so fh u b e ia n dh u n a n ) t h e v i l l a g e si nm ya r t i c l ea r en o to n l yr e f e rt ot h es p o n t a n e o u sv i l l a g e si nr e a l i t y , b u ta l s o c o n t a i nt h es m a l lt o w n si nw h i c ht h eb a s i cf a r m i n gm e t h o d sh a db e e n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 ab r o a dc o o p e r a t i o n ,o rt h em o d e mv i l l a g e si n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u pt i m e t h e p e a s a n t sw h o d e m o n s t r a t e dt h ec o n c e p to ff a m i l i e sic h o o s ea r ei n v o l v e di na l la g e s ,a l l t y p e s ,a l lk i n d sl i v e s ,w h i c hi sw i t hb r o a da n da b u n d a n t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v i l l a g en a r r a t i o nf a m i l yc o n c e p t e t h i c a lt r a d i t i o nb l o o d c o m m u n i t yf a m i l yd e c l i n e 4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扯 日 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扯导师签名: e t 期: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序言 新时期农村题材作品中以北方村落为叙事主体的小说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影响 力大。作家们以质朴浑厚的心境和洞察秋毫的敏感度,全方位地再现了某些特定 年代特定区域中国乡村真实的生存状态,融历史进程和r 常生活于一体,其场面 描写恢宏壮阔又不乏细致入微。作家们在叙写农民生存的艰辛与农村生活的悲欢 中,注入了对传统农业的感悟与理解,又用历史贯穿的方式,勾勒出了农民与土 地、伦理、政治、经济的隐含关系,将中国近现代农民的生存方式与心理历程凸 现于当前的现代社会中,也正是这些层层深入的交叉解读又再次加深了作品的内 在连贯性与历史穿透力,让人掩卷沉思。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无论你现在 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向上数两三辈几乎全是农村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 言,农村是孕育民族血脉的园地,是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一种情怀。作为中国文 化与血脉根基的农村,在历史与现实的层递演进中展示着传统的强大与面临变革 时的滞重,也展示着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农民在自然生存与社会生活的夹缝中经受 的冲击与变革、痛苦与希冀。 中国的北方村落中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性遗留观念,正是这些固有的羁绊造成 了农村组织结构和变动形式上的机械与迟滞。在传统的视野中,延续了几千年的 农业生产方式是以家族化合作为根基的,一个传统的古老村落,起源自一个祖宗, 子孙满堂、代代相传,婚丧、嫁娶、繁衍、继承、分家,枝繁叶茂进而形成一个 村落。同宗同族的心理根深蒂固,辈分、秩序、节孝、人伦皆烂熟于心,互助与 纷争也都源自这先天的划分。宗族械斗、家风家规、手足道义、孝悌节操,这些 也许已足够能填充满一个人的全部而不再需要其它。家族是种血缘共同体,成员 有共同的情感与利益,维护其组织的完整性与捍卫其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每个成 员的义务与责任。只有互助与联合才能使以手工耕作求生存的个体人足够有能力 对抗变幻无常的自然界,以农耕为本的生存性质决定了其在生产力相对欠发达阶 段永不能脱离的合作共同体,而最稳定最合理的共同体就是家族。村落生产与家 族合作两者互相牵制,互相依存。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无论是封建性遗留痕迹明显的像白鹿原( 陈忠实著白鹿原) 、天牛庙村( 赵 德发著缱绻与决绝) 、律条村( 赵德发著天理暨人欲) 这样的村落,或者即 使生在新中国却仍然赤贫的桑树坪村( 朱晓平著桑树坪纪事) 、温家窑( 曹乃 谦著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矮人坪( 李锐著无风之树) 之类,或者已由基础 的耕作方式渐变为小手工业合作的广义村落沣狸镇( 张炜著古船) 、南阳府( 周 大新著第二十幕) 、天门口( 刘醒龙著圣天门口) ,再或是已经初显改革开 放经济致富苗头的双水村( 路遥著平凡的世界) 、楚王庄( 周大新著湖光山 色) ,四皓镇( 贾平凹著腊月正月) 等,主宰这些地方人们生存思想的,很 大程度上都仍然是腐朽的传统因素,特别是家族观念及其演化形式。 不可否认,农村小说的精彩在于它赤裸裸的反应了人性的真实面,挣扎在生 存线上的人们不懂得掩饰自己,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小农们欣喜可爱,这真是 种久违了的亲切感受。当然,村落叙事也同样反映了其不可回避的封建性和传统 性的压抑,当我们习惯于痛斥它的弊端时,还不能忽视这种与人体的基因浓缩在 一起的惰性,在试图割舍它时阵痛又如此剧烈,那些枝枝蔓蔓的陈规旧习和琐碎 的生活片段,居然也渐渐沉淀成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信念与支撑。白鹿原用 几十年的历史叙述了两个家族的变革,即使其中存在多少突破与抗争,最终却都 纠缠于农业文明的巨大掌控之中,还是要选择回归;缱绻与决绝里四代人六七 十个春秋,任凭时代怎样变革、人性的极端怎么张扬,都拆解不开土地在农民心 中的血脉亲情,无可取代;古船里围绕一个粉丝厂,三家人几代的明争暗夺, 当机关算尽人财两空,才觉得魂归乡土寄守家园乃是生之真谛;刘醒龙讲述中的 圣天门口,虽然演绎了历史年轮压榨的血腥、死亡和残暴,但又不无时无刻彰 显着爱与美、高贵与诗性,灵魂在宗教受难般的洗礼过后还是会选择回归家园, 回到圣天门口,回到天堂口,回到家门口这些是在村落与家族的视野中形成 的史诗,有着不可复制的恢宏与壮烈,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人们对于田园境界的追 寻与生存理想的希冀。然而当我们再度重新关注当代农村的现实题材作品时,颇 让人触目惊心,在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光辉下,脱胎于封建社会的现代农村在某些 程度上居然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感叹于桑树坪纪事、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最后的村庄( 曹乃谦著) 、无风之树中解决不了的赤贫,挣脱不开的生存怪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圈,它们周而复始,真空般地存在着。赤贫的确是种罪恶,但当我们看到湖光 山色、平凡的世界、腊月正月、陈奂生系列( 高晓声著) 中逐渐有经济 头脑的农民开始一步步致富发家时,传统文化破碎后的心理失重和家族观念解体 后的身份漂浮,又成为新的障碍。即使被动的被时代驱赶向前,除了器物上的强 制革新,我们还很想探究的是,驻扎在人脑中的观念到底能不能跟上历史的步伐,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思想的确是应该走在行动前面的。 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域,人们的心理、行为上都深深地延续了中华民族特有 的家族文化烙印。家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价值标尺。在东、西方 文明中,家族文化有着不同的实践形态和价值认证,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程度是有 很大区分的。 在东方文明中,家族共同体是传统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延 续都是从中摄取特质和状态的。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家族精神的基座还在于对乡 土的一种图腾崇拜,这就要追溯到遥远的农耕社会的开端,然而这种对于乡土和 家族的依恋产生的恢宏情结,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直到今天,都混合着价值惯 性和情感偏执,对吾国吾民产生了难以置信的巨大制约力( 海外华人的故土情结、 亚洲儒家文化圈尊孔祭祖、仅限于祖籍地的公益慈善与资产投资等现象都足以说 明) 。当时代仍旧不停的向前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被迫解体,生产力的变革与生 产关系的重组霎时间让养成了好几千年习惯的农民们手足无措,传统的生活方式 与新的物质需要产生了矛盾,而新的生存再也不愿吞吃旧有文化的“尾巴,我们 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乡村中国已然产生的生存与文化的“错位 。乡村 中国旧有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如此强力的商品经济和以金钱为核心的新 文化的冲击,由此失去了它惯有的经济基础依托和社会文化保护,露出了它的“窘 迫状态。更需要我们深思的是,中国的乡村的确需要转型,也的确在转型,所以 新的商品化物质力量早已开始动摇乡村中国最为坚固的家族文化和家庭观念,但 这是否真的能够冲垮原有的乡村传统,甚至整个乡土文化与乡土人格? 在新与旧 的冲突与和谐中,我们又能如何取舍,又能做些什么呢? 目前,研究家族制度的学者很多,其研究著作大多注重对封建性遗留成分的分 析,主要关注家族结构及其对社会秩序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或者宏观概括民族传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统特性或者追踪分析某名门大户的宅门生活,简而言之,现状为广义的宏观论述颇 多,缺乏实例和细节分析。由于缺少本土社会科学层面的理论支持,该领域研究著 作则过多的引用西方抽象理论堆砌,即使是分析本民族的家族文化构成,也以西方 理论构架为支撑,理解起来较为晦涩。宗族制度和家族观念历来是中华民族生存发 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量,在意识形态领域制约和规则着每个家族成员的身心 发展。而乡村生活作为中国最典型的生存模式,一直是作家偏爱的创作体裁,当代 作家笔下以再现各种历史阶段、各类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作品精彩纷呈。但是,学界 目前将中国农村生活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来分析家族制度及其影响的研究文章 还并不多见,可以说本文展现的是这类研究的其中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希冀有突破 创新的独特角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中国乡村生存逻辑与家族观念的文化氛围 农村与城市,乡下人与城里人,历来是我国社会中有着鲜明对立性质的阶层。 用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话说,农村的生活就是像父兄那样的逆来顺受、喝脏 水、住漆黑的窑洞,由别人包办一个婆姨,干牛马一样的活;而城里的生活是自 由恋爱、讲究卫生、洒香水、搽香皂、有电影看、有运动场所,能到国外旅游。 其实农村人与城里人的区别不仅是外貌气质与言谈举止上的,而更多是内心折射 出的价值观与生存信仰上的,正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性质令我们想更多的挖掘 这两种阶层、这两大类人群所代表的深层含义。无论是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在面 对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抉择时的迷茫与无助,还是高晓声笔下上城、办厂、转业 又出国的陈奂生一类的农民,在被硬挤入城市游戏规则时的笨拙与滑稽,都为我 们揭示了似乎横亘在这两类人群中不可消除的生存隔膜与难以言说的不相容。 富于人道主义的社会学家们常常会感叹城市生活的拥挤与倾轧,不满于城市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竞争;怀有传统主义情感的怀乡诗人 们更是越发厌恶城市人的自私精明、功利与没有人情味,贬斥城市社会中种种非 人性的罪恶行为。这些多愁善感的知识分子们一直致力于倡导和恢复中国传统社 会的古朴民风,特别是乡村社会的平和、诚实和善良等因素。的确,有着几千年 封建农耕传统的中国人,一开始是很不适应城市社会那种多变的生存节奏和速度 的,所以,每当中国人有感于世事变迁、今不如昔的时候,总是说“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而由衷地怀念日渐逝去的那种稳定、平和、节奏缓慢的农村社会生活。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的确是一个相对稳定而且尚古的社会体制,几千年延续下 来,中国人的乡村生活已经形成了一套全面的、独特的、固执的生活逻辑。 多少文学作品以一个村落命名,长达几十万上百万字的篇幅围绕一个村落娓 娓道来,似乎可以与世隔绝,不借助其他外力而自成系统。这是村落叙事类小说 的一个共性。乡村社会的基本特性就在于首先它是一个“自足体 。农村人在与 自然的交往中直接获得生存必须。乡村人只要依赖土地、庄稼,风调雨顺就能生 徐剑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上海文化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8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存了,并不需要像城市人那样人与人之间再生产式的互助合作。乡村生活没有劳 动分工,维系社会进程的最基本、最重要单位是家庭。只有“无后”是终止乡村 自足生存的唯一灾难,所以,乡村人认为最为重要的事业就是繁育后代,需要确 保家族的传承。女人不能承担主要的劳动负担,一直是家族的附属品,但在传宗 接代延续香火这一问题上却承担着极其重大的责任。 中国农村社会保留着深厚的封建传统残余,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它是一块 现代文明无法入侵的顽固土壤,农村人和农村的习俗就这么倔强地在二十一世纪 重蹈着早该埋葬的封建旧辄,他们超然于现代的科技与变革,如入无人之境。 第一节村落叙事自给自足与互助合作背景下的中国农村伦理 在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绝不可忽略的是赵德发创作的农民三部曲( 分 别为缱绻与决绝、天理暨人欲、青烟或白雾) 。这三部史诗型的巨著满载 着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的沉重与喧嚣、色彩斑斓与耐人寻味,真实深刻地再现了北 方农村几十年的风貌变迁。小说情节所借助的表现场景,如天牛庙、律条村、支 吕官庄村,是观赏者们借以理解小说世界的根本,同时也是使历史与现实交叉的 通道。正是这些再普通不过、再贫穷不过的村子,复现了历史情境和生活流程的 原貌,恰到好处地通过情节的虚置、场景的复原使文本中的情感演变重现,并借 以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和传统农耕秩序的理解与喟叹。 在赵德发复现了的中国传统的农耕秩序中,像封大脚、许正芝、许景行、吕中 贞等人正是典型的代表,他们一辈子甚至祖祖辈辈都要与土地捆绑在一起,土地 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力量源泉,甚至最终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精神信仰。传统的种植 业需要直接取资于土地,所以靠农业来谋生的入要终生附着于土地,这样乡村里 的入口一代代繁衍下去,似乎基本不发生什么流动。而由于合作经营和安全保卫 等情况考虑,大多数的农民会选择聚村而居这种形式,这也就是大多数作家选择 村落作为叙事主体的内在原因。 无论处于什么历史时代,中国乡土社区的基本单位都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 到几千户的大村。村落是中国农村基本的社会单位,在村落中,没有大规模的 费孝通:乡士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 0 0 7 年舨,第8 页。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口流动,社区之间的来往和交流也相对较少,人员的活动范围有明确的地域限 制,与周边区域隔离性大,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圈子,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 特性和传奇色彩,这就是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解读出来的村落概念。 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农村,不乏田园牧歌的悠扬与世外仙人般的自在,这些特性 我们也可以理性的分析得出。村落在资源供给上可以说是完全自给自足的,他们 那种原始化的生存方式充分利用了自然。土地、雨水、阳光,再加上人的辛勤劳 动就能收获出金灿灿的庄稼来填饱肚子,男耕女织、耕读传家,似乎就可以构成 和谐而持久的生活秩序。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倒不如人与自然 的关系密切,因为庄稼人除了每天和自己的土地以及家人打交道外,与其他的社 会成员并没有分工合作的关系。而正是因为没有分工与合作,他们也就没有共同 的利益纠纷,村落生活才显得和谐安详、波澜不惊。陈忠实笔下的白鹿村被冠以 “仁义之名,读起来让人觉得气贯长虹、扼腕慨叹,给这个关中村落平添了几 分传奇色彩。传说县令曾特批为“仁义白鹿村,并凿刻石碑一块,用红绸裹了, 亲自送来村上。“仁义 是孔孟儒学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者 也不无得意的在白鹿村之前冠以“仁义 二字,表示其崇德尚义,显然又是将其 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我们不妨也从社会构成上来分析这种仁义之所以产生的物 质化背景。像白鹿原一样,中国大多数村落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姓氏的家族世传居 住,每个人之间或多或少都存有血缘或亲缘关系,即使没有血亲关系的人也是天 天相见,人人相知,家家相交,形成浓厚的乡里乡亲观念。白鹿村俨然一个大亲 族。白嘉轩作为白鹿两姓人家组成的宗族族长,他兴仁义、正民风,以身作则, 广施教化,公正严明,克己复礼,为人处世处处深得人心,他的身上凝聚了一种 乡土道德和乡土情感,正是这种品行使他的人生价值观念体现出超越功利的性质。 他的一生遵从的是“耕读传家学为好人的信条,以仁义为准则,正是非、明 善恶,认准的事,就要坚定不移的去办成、办好,惠己及人。他身上有鲜明的道 德自律意识与他律意识,特别当处于时代动荡之期这种自信、自强、自尊显得弥 足珍贵,正是这种不脱离本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修养,才能获得巨大而持久的公信 力。“仁者爱人“君子言义不言利”成为了农耕文化和宗法家庭制度的重要道德 雷达主编: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乙种) 陈忠实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 3 5 7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规范,也标示了白鹿原美德世风。在这样的乡村亲族社会里,人们眼中最崇高的 人生理想是“光宗耀祖 ( 鹿子霖期待鹿家出一个进士,能够放多少响鞭炮) ,最 有说服力的领袖形象是“德高望重 ( 朱先生,白嘉轩) ,最痛恨的反叛形象是“忘 恩负义 ( 黑娃对恩人白家的欺侮) 。可见,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系“忠孝节义” 完全是乡村文化的结晶。 村落叙事就是无限期的重复着为我们讲述一个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存与 繁衍。正是因为农业文明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它需要人与土地进行切实的交换, 所以它会如此注重种族的绵延和血统的传承。如果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当这家 的主要劳动力同渐衰老的时候,只有依靠他正当年的儿子才能抚养、继承这个家 的一切。所以,作为一个生命物种,人类自身的繁衍是他的首要使命,而只有在 农业社会里,这一点才和家族利益充分联系起来。白鹿原从主人公白嘉轩六娶 六丧开始写起,贯穿他生命主线的,我们会发觉并不是政治斗争和时代更迭,而 只是他的生存、劳作、婚姻、繁衍,和教辅子女的生命过程。他一生所做的、受 到民众称赞和县令表彰的两件大事,一是重建祠堂,二是兴办学校,这两点体现 了维系祖宗尊严和教化子孙后代两方面的内容。祭拜祖先能够增强家族和村落的 凝聚力向心力,维护家族的团结与稳定;办学校能够选择和培育优秀的家族后代, 从而能够使本家族在日后与同族的竞争和发展中取得优胜地位,光耀门楣。这其 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的总结出来,作为一个家族的族长,他的日常事务琐 碎而艰巨,但仔细归纳无非是继承和发展家族势力这两方面,问题复杂到一定程 度就变得简单起来了。犹如外国人若想真的明白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多深,就要 仔细观察“养生和“送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对得起祖 宗,对得起子孙后代,再加上前段所说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正是中国社会所 倚重的、儒家文化所渗透的乡村生活秩序和伦理原则。 正是基于这种以家族为生活根本和利益中心的传统社会,我们才不难理解为什 么“孝文化 和“节文化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文化 形态是乡村情感主义和血缘伦理责任最典型的表现。“孝文化 中的“孝 意味着 下辈人在和长辈人相处时,不能有任何私己的功利想法,必须以亲缘情感和血缘 徐剑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上海文化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6 页。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伦理责任为第一要义,对长辈无私的尊敬爱戴、克己奉献,对长辈教导的绝对温 顺与服从。这种责任没有告知我们要明辨是非、洞察善恶,反而要求我们完全倚 重“血缘道义”,它甚至大过了法律的作用。在中国,“孝是成功地调解父子冲 突、个人与社会冲突的绝无可替代的法宝,令别的文化形态望尘莫及。中国传统 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大的家族史,这个大家庭维系了几千年而不衰竭的至上家规 就是“孝”。但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孝”体现的情形并不是儿女亲 情、共享天伦这些方面,而主要突出的是家族香火的延续和族类生命的传承。“白 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 似乎娶妻只是为达到传宗接代 的目的,只是处于维系白氏族脉、继承家族财产的需要,而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的东西一概可以不要。就在白孝文新婚燕尔,与妻子欢度蜜月时,他的婆就要进 行干预了:“孝文,甭忘了你是个念书人噢! 其父白嘉轩也说:“你得明白,你 在这院子里是长子。 婚姻被简单等同于繁衍,这种婚姻模式久而久之成为 一种文化积淀。犹如白赵氏说:“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 层新的。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 在这种 传统角色里,有限的个体生命被定义为族类生命无限延续的某一环节和具体保证。 为了强调这种生命的持久延续,家族血统的纯洁忠贞,在儒家文化里反而形 成了一种极端的性禁忌,即长期压迫妇女的“一女不能侍二夫的贞操观和“三 从四德”的伦理纲常。赵德发的小说缱绻与决绝气势恢弘的为我们展现了几 十年的时代变革,写了太多人生的艰难。开篇首先映入我们眼帘是财主宁学祥的 长女绣绣在出嫁前被土匪绑架,由于其父贪财不肯出赎金,结果她被土匪糟蹋, 从而改变了一生的悲剧。定亲的未婚夫起先还颇为关心被解救回来的绣绣,但一 听说绣绣失节一事,顿时恼羞成怒,居然强暴了绣绣的妹妹。失身后的绣绣居然 沦落到连同村一户赤贫又生有异相的光棍都瞧不起她的程度,他还用最下作的语 句形容她。大脚气恼地说:“不要她! ”“街上的人都讲,绣绣成了烂狗肉了! 禁 锢在人们思想中的贞操观念是如此强大的枷锁,能够不论青红皂白,不管孰是孰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页。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5 4 页。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5 6 页。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小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8 页。 赵德发:缱绻与决绝,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7 页。 1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不给人任何解释和喘息的机会,而将人推向深渊。在描写文革时期知青下放 村落的桑树坪纪事中,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到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后,在黄土 高坡上的一个封闭落后的小村中,封建传统礼教还是如此凶恶地吞吃着年轻人的 青春和生命。在榆娃和彩芳一节中,美丽年轻的彩芳是村长儿子的童养媳, 在儿子早夭后,村长还不肯放过她,把她拘禁在家恶毒的虐待。“恐怕在人心目中,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守寡,不可能安分守己过日子,也不会规规矩矩守节操。 “人 家骂她,她回一句嘴,回去就挨打;干活跟哪个后生说句话,回去也要挨打! 彩 芳在桑树坪无亲无故,挨了打也无处诉苦,倒让村里不少人眉开眼笑。 整个社 会就是如此,似乎没有公正合理可言,而女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只有受尽凌辱 责骂,一直到死。而正在这时,彩芳遇到了清秀机灵的麦客圆榆娃,两人试图私奔 未遂,却被追回暴打。作者在文中感叹道,“他们像沉重青石下压着的小草,挣扎 生存为的是什么呢? “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可挣扎着去追求的,又是多 么可怜的一点点啊! 为了这么一点,也许,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后的结局 是榆娃离开了桑树坪,彩芳被强逼再嫁时,在愤恨中跳井自尽。也许这样的悲惨 故事并不少见,但是令我们发指的是,打着传统礼教幌子的村中长者们眼看着青 年男女充斥生命着本性的挣扎反抗,居然觉得没有任何愧疚与不适,维护节操传 统和家长尊严的道貌岸然让人失去了原本的善恶良心标准,整个生存环境都变得 麻木不仁,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第二节家族观念封建遗存与伦理规范下的中国家族传统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叙事,总喜欢把故事情节放入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 似乎这样才能显得比较深刻与厚重,然而农村题材的小说必然不同于历史小说, 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农村小说,越来越强烈的体现出民间化的特色,对自然持有 无限的向往与崇拜,对土地和生命个体都抱有沉重的敬仰与关怀。历史的轮廓在 小说叙事中日渐变得模糊,与此相伴的是,在题材选择上的家族化、村落化,“家 族 与“故乡成为很多作品的核心意象。而在这种意义上所提到的家族与故乡,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新世界 n 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3 页。 陕两西北山区由于地广人稀缺少劳动力,每年麦收季节要从外地请人来帮忙割麦。 朱晓甲:桑树坪纪事,新世界i l i 版社,2 0 0 2 年版,第5 5 页。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仅指故事的发生地,还具有民族、社会、心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