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 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 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master dissertation shandong institute of p.e. and sports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in p.e. institutes by dong li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supervisor: professor li enqi apr.2008 i 目目 录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1 前言 . 1 1.1 问题提出 . 1 1.2 研究现状 . 2 1.3 研究目的意义 . 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2.1 研究对象 . 4 2.2 研究方法 . 4 2.2.1 文献资料法 . 4 2.2.2 专家访谈法 . 4 2.2.3 实地考察法 . 4 2.2.4 问卷调查法 . 4 2.2.5 数理统计法 . 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 3.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历程 . 5 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 6 3.2.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现状 . 6 3.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 8 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现状与存在问题 . 10 3.3.1 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现状 . 10 3.3.2 健美操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存在问题 . 14 3.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 3.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 15 3.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 19 3.5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现状与存在问题 . 20 3.5.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现状 . 20 3.5.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存在问题 . 22 3.6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 23 3.6.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现状 . 23 3.6.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存在问题 . 24 3.7 小结 . 25 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 . 25 4.1 分析体育与艺术的本质, 正确认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不同艺术类专业方向的本质与学科 归属 . 25 4.1.1 体育、艺术的本质 . 25 4.1.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方向的本质 . 28 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传统内容的发展趋势 . 32 4.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新增内容的发展探索 . 33 ii 4.3.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体育”专业的设置 . 34 4.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体育”专业的构建 . 36 5 结论 . 41 6 参考文献 . 42 7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 44 附件 1 . 45 附件 2 . 48 附件 3 . 49 致 谢 . 50 i 摘要摘要 近几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促进了体育与艺术学科之间 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同时拓宽了体育院校的专业范围。但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 开设艺术类专业尚处探索阶段,在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诸多不足之 处。因此,在体育院校如何更好的发展艺术类专业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探讨我国艺术类专业 在体育院校的发展趋势,这不仅为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提供有益的思 路,而且为现阶段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和实践参考。 研究结果: (1)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01 年-2003 年) 、迅猛发展阶段(2004 年-2006 年) 、思考与探索阶段 (2007 年- )四个阶段; (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但存在专 业设置比较混乱、与研究生教育出现明显脱节、专业方向有明显交叉且方向名称 混乱等; (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方向模糊,自身特色不鲜明; (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体育类专业艺术类课程增多、体育 类课程减少;课程总门数较少,选修课比例低、门数少;艺术实践课时相对艺术 院校比较少; (5)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来源比较多,生源数量大但质量 相对艺术院校水平较低; (6)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率相对体育类其他专 业较高,但就业方向比较模糊。 笔者针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着重对艺术类专 业各专业方向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趋 势: (1)鼓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对促进体育院校的多学科、综 合化的发展,拓宽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规模,增强人才的适应面以及拓宽学生 就业渠道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传统内容的发展 要遵循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规律,增加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渗透,精选适合自身 发展的专业方向,并结合体育院校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类专业。 (3)我 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健美操等新增内容属于体育与艺术的交叉学科范畴, 它们的发展被认为可形成交叉专业“艺术体育”专业,会更有利于它们的发 ii 展。 “艺术体育”专业是体育与艺术、健身与表演、竞技与娱乐的融合,超出了它 们原有的内涵,既丰富了体育的内容,也充实了艺术的外延。主要包括健美操、 体育舞蹈、啦啦队、健身舞蹈、街舞等具有体育与艺术多重特性的内容。 (4)研 究构建了“艺术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培养 i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added arts in many p.e. institutes of china, which promotes cross-cutting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arts and sports and broadens the scope of the profession. however, it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ion stage. so we inevitably have some questions in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how to develop arts better in p.e. institute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with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surveys, data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it detailed research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rts in p.e. institut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t not only provides useful ideas for the arts in p.e. institutes of china, bu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results: (1)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in p.e. institutes in china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the start stage (2001-2003),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2004-2006), the consideration and exploration stage (2007- ). (2) it shows that major setting is chaos, 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re out of the line, developing direction is obvious cross and the name is inconfusion. (3) the education aim is ambigu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clear. (4) comparing with p.e., the course setting increases arts and reduces p.e.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course is few and the proportion of elective course is low. the practice hour of the arts compared with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ew. (5) the recruitment of the arts in p.e. institutes in china is much and the population is large, but the quality is relatively low.(6)the employment rate of arts in p.e. institutes is relatively high, but fuzzy direction cannot meet the social need. in view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question of the arts, the author analyzed thoroughly the essence of the arts and p.e., and propose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rts in p.e. institutes in china: (1) we encourage to add the arts in p.e. institutes, which promoting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xpanding the scale of institutes, strengthening talented persons adaptation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 content in arts needs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law of arts. the direction which suits own development should be selected iv and establish its characteristics. (3)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dditional content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the author thought the inter-discipline will occurred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 - “the artistic sports”, which will be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arts, fitness and performing, athletics and entertainment. it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sports and extension of arts. it mainly includes aerobics, the sports dance, the cheering team, the fitness dance, hip-hop and so on. (4)the development program has constructed. key words: p.e. institutes;arts;p.e.;development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1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我国自 1952 年高等体育院校创建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现已形 成了 15 所体育院校(其中一所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及解放军体育学院和 118 所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级的体育专 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才的多规格要求,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等单科院校 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专业口径不宽、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 多元人才类别的需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高校培养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部对 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多次修改。 1953 年全国高等院校 215 种专业中体育只有 1 种, 到 1998 年全国高等院校 249 种专业体育占 5 种(不包括应用心理、公共管理等专 业的 10 种专业方向),可见体育学科发展之快 。修改后体育类专业有体育教育专 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5 个专业。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院校虽设立的多个不同专业,但在人才知识能力结 构的构建上未能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其重心仍倾向于体育 师资培养上,而且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依然没有改变“两个 入口,一个出口”的局面。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多规格的,但现在单科体育院校的办学模式单 一,发展途径狭窄,出路范围小,经济效益欠佳,发展步履艰难,因此各体育院 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增设新的专业方向。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体育向 社会各领域不断渗透,各院校在增设新专业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如:北京体 育大学的体育新闻专业、上海体院的体育经营与管理专业、成都体院的中医骨伤 科学专业等。这些新专业方向对于拓宽高校办学途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积 极的意义。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文化欣赏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精神上的享受特别是体育与文化的精神需求亦越 来越强烈。健康、愉悦、高雅的精神生活与日俱增,体育文化娱乐与健身已成为 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代世界各种体育赛事和文化盛会呈现出一片 杨鹏飞,翟廷立等.论学科建设在体育院校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2003,37.(2):5.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2 百花争艳的繁华景象,也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与艺术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融合。为顺 应时代的发展,体育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增设艺术类专业,这必将极大地推 动我国经济、文化、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 也为体育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根据 1999 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和 2001 年下发的 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有关精神与要求, 我国的体育院校为顺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纷纷增设了艺术类专业。从 1998 年国家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可以看出,艺术类有 20 种专业,我国体育院校近几年已陆续增设舞蹈学、表演、舞蹈编导及播音与主 持等艺术类专业。2001-2006 年,天津、广州、成都 3 所体育学院相继设立了舞蹈 学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 育学院相继增设了表演专业,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了舞蹈编导专业,西安体育学院 设置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但是据笔者了解,由于国家还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体系,各体育院校、系艺术类专业的设置尚处在摸索阶 段,培养方向模糊、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混乱、招生与就业欠完善等现象,阻碍 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体育院校的专业建设。为此,本文对我 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开展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调查和深入地研究,在学科建 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提出个人的见解,以期为我国高等体育院 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现状 由于体育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所以对我国体育院校中 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还较少。同时可能由于与国外培养体系、专业设置不符, 查阅相关外文文献,没有查到相关资料。 通过登陆中国期刊网,输入关键词“艺术类专业” 、 “表演专业” 、 “舞蹈学专 业” ,查阅相关文章 800 多篇,主要是针对我国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综合性院校 甚至学前教育的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与培养。输入关键词“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 查阅相关文章 3 篇:武汉体育学院翟廷立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研究 ,该文章对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重点是针对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 行了初步的构架;陈西玲的对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发展方向及办学模式的研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3 究 ,这篇文章主要也是对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进行了探 讨;上海体育学院古兰丹姆当“体育”与“艺术”牵手我国体育院校艺术 类专业办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我国部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与课程设 置等进行了初步调查,但未能指出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存在的关键问题,也 没有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指导性建议。由此可知,针对我 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演专业的发展,而对体育院校其他艺 术类专业比如舞蹈学、舞蹈编导等研究还没有出现。同时在调研期间发现目前学 者们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对专业设置尤其是 学科归属问题的全面研究还较少。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与 学科归属问题是当前教育部要解决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其它问题所面临的首要任 务。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学科认识、人才培养等问题进 行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论述,构建制定出一套适应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 发展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这无论是对体育与艺术融合特 有功效的充分发挥,还是对增设此类专业之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都具有一定的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意义 虽然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起步较晚,但极具发展潜力,已经引起社会各 界的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招生与就业等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从中 找出目前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我国高 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为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未来发 展提供点滴可鉴之处。 该课题的研究不仅为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专业特色提供有益的思路,为 现阶段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 考,还对体育院校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笔者对我国高等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调查与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 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指导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综合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 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4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上海 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九所体 育院校为研究对象,并参考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综合 性院校的相关院系,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 析与探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史 、 艺术概论 、 健美操 、 体育舞蹈等相关书籍,了解体 育与艺术的发展动态;登陆中国期刊网以“艺术类专业” 、 “表演专业” 、 “舞蹈学 专业”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 800 余篇,以“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 为关键词 查阅相关文章 3 篇;并在国际互联网搜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资料与信息。以此作 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以面谈或电话访谈的形式就我国体育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的原因、艺术类专 业的发展前景、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与国内体操、 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体育教育理论等研究方向的专家、教授及教育管 理部门的领导进行交流。 2.2.3 实地考察法 通过走访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 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对我国体育院校(系)艺术类专业的培养进行实地考察 并获取培养方案和其他有效、可靠的数据资料。 2.2.4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并以实地与邮寄的形式对我国高 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了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发放教师问卷 80 份,回收 76 份,有效问卷 76 份,其中包括 2007 年 10 月西安体院举办的第二届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的与会代表们;发放学生问卷 450 份, 回收 412 份,有效问卷 400 份。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5 问卷的信度检测运用再测法,在调查样本范围内抽部分学生和教师分两次让 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填写相同问卷,计算出二次测量的信度系数均大于或等于 0.82,说明本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问卷效度运用专家评价法,通过十名教授对相 同问卷的内容有效性进行检验,普遍认为效度较高。 (详细内容见附件) 2.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基本统计描述。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和人才多规格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体 育与艺术也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交叉与融合,促使一些体育项目与音乐、舞 蹈等艺术之间出现了文化融合的趋势,出现了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花 样游泳等,这些体育项目包含大量的艺术因素和审美因素,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竞技性,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为适应 高等教育的有关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我国体育院校艺术 类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目前笔者将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发展阶段 我国体育院校体操项目的兴起与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 联系。古代体操运动起源于原始舞蹈 。舞蹈本身就有优美性,这说明体操的本质 一开始就是通过徒手、持器械而进行的具有艺术要求的一种运动 。随着体操的发 展逐渐出现了分支,分化出健美操、艺术体操等艺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在全国 体育院校发展逐步形成各自特点。同时体育舞蹈这一起源于艺术范畴,但又具有 竞技、健身等体育特性的项目,是体育与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也在全国体育院 校迅速开展。 第二阶段:起步阶段(2001 年-2003 年) 在此阶段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出现了多方向分化的现象,比如向医 学、经济、管理、外语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 体育文化和艺术的渴望和追求越来越强烈,体育文化娱乐与健身已成为人们生活 刘玉金.体操本质定位的思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52. 余广鑫,赵瑞娟.论新世纪体操的涵义.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5.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6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使体育与艺术的交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为了此 类项目艺术性的良好发展,教育部将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划为艺术类专业,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纷纷增设以健美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等为主要方向的 艺术类专业,后来逐步扩大到舞蹈、服装表演(模特)等方向的其他艺术类专业。 第三阶段:迅猛发展阶段(2004 年-2006 年) 近几年,教育部将健美操、体育舞蹈以艺术类专业招生以来,我国高等体育 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总体呈增长趋势(见图 1)。从 2001-2005 年,全国十五所高等 体育院校就有九所相继增设艺术类专业,占全国体育院校的 60%,目前还有体育 院校,比如首都、南京、哈尔滨等正在准备并申请增设。跨过 21 世纪的大门,我 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发展迅速,而且在 2004-2006 年度达到高峰。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0 1 2 3 frequency 广州、武汉 成都天津 北京、山东、沈阳 西安、上海 体 育 院 校 增 设 艺 术 类 专 业 时 间 表time(year) 图 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的时间统计表 第四阶段:思考与探索阶段(2007 年- ) 我国体育院校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因此在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等方面不可 避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体育学、艺术学学者与教育家们对目前的现状与存 在的问题正进行思考与探索。比如我国教育部与高等体育院校领导组织召开全国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建设研讨会,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建设与 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2006、2007 年已经组织了二届。现在我 国体育院校对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与讨论正处在关键时期,对我国体育院校艺 术类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3.2.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现状 从 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可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7 以看出,艺术类专业有 20 种,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已增设了舞蹈学、表演、舞 蹈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艺术类专业(见表 1) 。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以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为代表首先增 设舞蹈学专业,舞蹈学专业是我国体育院校增设最多的艺术类专业,据调查有五 所体育院校设置。表演专业也是体育院校比较热衷的艺术类专业,各种具有一定 艺术性的体育项目登上了文艺晚会的舞台,比如健美操、体育舞蹈、啦啦队表演、 团体操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以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率先增设表 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 ,是上海体育学院于 2005 年开始创办的 艺术类专业,同时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专门培养体育舞蹈编导高级人才的专业。 上海体育学院增设的舞蹈编导专业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独具一格 的。 表 1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一览表 时间(年)时间(年) 学校名称学校名称 艺术类专业艺术类专业 2001 天津体育学院 舞蹈学 2002 广州体育学院 舞蹈学 武汉体育学院 表演 2003 成都体育学院 表演 舞蹈学 2004 北京体育大学 表演 山东体育学院 舞蹈学 沈阳体育学院 表演 2005 上海体育学院 舞蹈编导 2005 2005 2006 西安体育学院 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舞蹈学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下设多个发展方向(见图 2) 。从开设内容上来 看,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舞蹈、服装表演(模特)是我国高等体育院 校的开设主流。而且体育舞蹈是在所有增设艺术类专业体育院校的首选项目,除 广州体育学院将其作为运动训练专业外,其他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均增设了体育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8 舞蹈,并且分属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不同的专业中,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 产生分歧点的一类项目,它既具有强身健体、技术规范的体育特点,又具有观赏 性与愉悦性的艺术特色,是体育与艺术相互结合的最典型代表;其次是健美操, 多数归属表演专业,这跟健美操的表演性、观赏性等项目特点有关;有的体育院 校还开设民族舞、服装表演(模特)等艺术类方向,多数归属舞蹈学专业。 图 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方向一览表 3.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3.2.2.1 学科基础认识不清 按照教育部规定我国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艺术性较强的运动划为艺术类专业 后,有的体育院校仍然还以原先的体育类专业培养模式与方法进行教育,没有体 现出艺术类专业的特点。有的体育院校虽然按照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发展,但 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难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对体育学、艺术学等 学科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有关领导及一线教师对体育院校如何发展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专业 表 演 舞蹈学 播音与 主 持 舞 蹈 编 导 成 体 西 体 沈 体 武 体 北 体 上 体 西 体 广 体 成 体 西 体 山 体 天 体 形 体 与 表 演 艺 术 方 向 体 育 艺 术 表 演 方 向 体 育 艺 术 表 演 方 向 体育舞 蹈 、 健 美 操 、 艺 术 体操方 向 体 育 舞 蹈 体 育 节 目 主 持 方 向 模 特 艺 术 与 公 共 关 系 方 向 现 代 舞 、 国 标 舞 方 向 舞 蹈 教 育 方 向 体育舞蹈 健 美 操 中 国 舞 方 向 舞 蹈 教 育 舞 蹈 编 导 舞 蹈 表 演 方 向 体 育 表 演 艺 术 方 向 健 美 操 艺 术 体 操 体育舞蹈 健 美 操 艺 术 体 操 体育舞蹈 健 美 操 艺 术 体 操 舞 蹈 体育舞蹈 健 美 操 体育舞蹈 健 美 操 舞 蹈 体育舞蹈 健 美 操 艺术体操 舞 蹈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9 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培养途径。学科基础认识不清必然导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混 乱、培养目标模糊、就业方向不清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对体育学、艺术学学 科基础的重新认识以及学科之间融合的探索与思考,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目前首 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2.2.2 专业设置比较混乱 目前我国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运动以广州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为代表 仍在运动训练专业中设置与培养;以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 院等为代表在艺术类专业中设置与培养。由此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存在健美操、体 育舞蹈归属于体育类与艺术类两种学科门类的现象。而且,健美操、体育舞蹈等 归属艺术类专业又存在不同的院校又分属舞蹈学、表演和舞蹈编导三种不同的艺 术类专业。更进一步说,这些运动在我国不同的体育院校分属不同的学科,即分 属体育学、艺术学两个学科,分属不同的专业,即划为运动训练、舞蹈学和表演 三个专业 。此种现象导致有的体育院校以艺术类来招生,而有的院校仍然以运动 训练学专业来招生;艺术类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因此我国高等体育院 校艺术类专业的设置比较混乱。 3.2.2.3 专业设置与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出现脱节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运动按照艺术类专业的方向发展,如 果继续进行研究生教育,那么就会出现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就是体育院校健美 操、体育舞蹈等艺术类专业学生如果报考硕士研究生,面对他们的是艺术院校的 艺术类研究生教育还是体育院校体育类研究生教育?目前看来健美操、体育舞蹈 属于表演、舞蹈学等艺术类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考艺术院校的艺术类研究 生对体育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来说有些勉强,如果考体育教育训练学等体育类研究 生则面临着跨专业考学需加试体育类主干课程的尴尬处境,因此现在我国高等体 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研究生教育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 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2.2.4 专业方向名称比较混乱 舞蹈学、表演等艺术类专业虽然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目录,但是各院校 开设的方向名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还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笔者将 董丽,李恩琦,刘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的专业归属与发展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5.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10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方向名称的构成方式归结了三种:一种是体 育与艺术的名称结合的组成方式,比如“体育表演艺术” 、 “体育艺术表演” 、 “体 育节目主持” ;第二种是直接以项目名称命名: “体育舞蹈方向” 、 “现代舞、国标 舞方向” ;第三种是以艺术方向命名,如: “舞蹈教育” 、 “舞蹈编导” 、 “舞蹈表演” 。 由此看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方向名称比较混乱,教育部需对专业方 向的名称进行进一步地完善与规范,赋予体育与艺术双重特点且更具有发展内涵 的名称,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以后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2.5 艺术类专业主修内容相互交叉、重复 健美操、体育舞蹈、民间舞等作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主修内容, 现在存在相互交叉、重复的现象。这些项目有的体育院校作为表演专业主修内容, 有的体育院校作为舞蹈学专业主修内容。体育舞蹈、民间舞属舞蹈艺术的一种, 作为舞蹈学专业的主修内容理所当然,在表演专业也可以,因为有些艺术院校或 职业院校也有舞蹈表演专业;但是健美操是体育与艺术的交叉,具有健身性、表 演性的特点,但体育性更强些,作为表演专业的主修内容可以,但是作为舞蹈学 专业的主修内容就有些牵强。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而且让学生搞不清自己的专业属性与就业方向,导致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交叉混 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艺术类专业的主修内容。 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现状与存在 问题 3.3.1 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现状 体育院校自创办艺术类专业以来,各个院校都在努力探索着适合本专业生存 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就其所属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查分析。 由于民族舞、服装表演(模特方向)等所属的舞蹈学、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已 经是比较成熟的专业设置,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已经完善与规范。体育舞蹈作 为艺术类专业也已基本成形。所以以下着重对艺术类新增内容健美操方向的培养 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查与分析。 3.3.1.1我国对相关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 参照国家教育部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健美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11 操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如下: 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培养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 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为: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运动训练 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 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运动技术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教育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体育工作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 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高级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