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ppt_第1页
心肺复苏.ppt_第2页
心肺复苏.ppt_第3页
心肺复苏.ppt_第4页
心肺复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急救知识与护理技能学科竞赛,2019.05.21,心肺复苏术,主讲人:汪凤兰,1.掌握心肺复苏的步骤2.掌握正确判断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的方法3.掌握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实施方法4.熟悉人工呼吸器和AED的使用,学习目标,中国好医生美国救人,多位明星突发疾病,凄然谢幕,心肺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CPR),全球最为推崇、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美国:死于心脏骤停45万/年,占到了美国全年死亡总人数的36%;欧洲有35万/年。死于心脏类疾病的急性发作,其中有2/3以上的患者因为发病很急而来不及抢救,死在医院之外的家中、途中,或是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中国:死于心脏骤停高达100万/年,单纯对于心脏病的致死率而言,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占到了63%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一、心肺复苏(CPR)概念,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1.心跳骤停的原因,(1)意外,(2)心源性:器质性心脏病,1.心跳骤停的原因,(3)其他病变,1.心跳骤停的原因,成人常见原因: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脏骤停,大动脉搏动消失,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听诊心音消失,伤口不出血,瞳孔散大,2.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最为重要的2项判断标准,2.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必须紧急实施CPR?,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时间就是生命早CPR,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白金时间1分钟内,黄金时间4分钟,白银时间4-8分钟,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急救现场化;民众参与化;知识普及化;信息网络化。,现在救护的要求,二、心肺复苏的历史,应用探索阶段(60年代及以前):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1974-开始面向公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1956年,Zoll提出体外电击除颤法1958年,美国医生(PeterSafar)等发表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术1960年,考恩(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发明了体外心脏按压Safar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的基础:“A-B-C”方案,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药物治疗,脑复苏价格与效益评价阶段(近二十年),1979、1985-心肺复苏的三期九步1980-ACLS指南第一次制定(高级心脏生命支持),1986-儿童BLS、ALS指南制定1992-成立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筹备委员会2000、2019、2019、2019-国际CPR指南制定普及急救知识,尤其是心肺复苏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普及了心肺复苏技术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三、心肺复苏的实施,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心肺复苏的分期,迅速恢复有效通气和循环,维持脑组织灌注,维持心肺循环稳定,氧疗、吸痰、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药物,重症监护,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asiclifesupport,BLS),即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中的初始急救技术,是指专业和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分为判断技能、支持(干预)技能两个方面。,1、评估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昏迷、呼吸正常吗?2、呼救与体位:确定昏迷立即呼救去枕仰卧硬板床,解开上衣3、徒手心肺复苏:C胸外按压circulation/compress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4、如果现场有AED:必需尽快实施电除颤,BLS操作步骤,评估判断的内容,1.现场环境的安全、引起的原因、受伤的人数、可利用条件等2.检查患者、判断意识及大动脉的搏动、呼吸(判断技能),BLS的判断阶段极其关键的,1.拍打双肩双耳呼叫(判断有无反应);2.看胸廓有无起伏(无呼吸或异常呼吸);,成人、儿童、婴儿实施CPR对比表(1),判断有无心跳,0-1岁内触摸肱动脉,1岁以上触摸颈动脉,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判断大动脉搏动,将食、中指横放在甲状软骨上,并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胸锁乳突肌前缘,婴幼儿肱动脉搏动检查法,食、中指于小儿上臂内侧中间部位触摸检查肱动脉搏动。,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规定由于无论医生还是非专业人员检查脉搏所需时间均超过规定的5-10秒,总准确率仅65%,错误率35%2019年指南规定非专业人员在CPR前,不再检查颈动脉。CPR5遍后检查颈动脉,非专业人员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对于非专业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不再要求通过检查颈动脉是否搏动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或电除颤,而要求检查循环体征,包括有无自发性呼吸、咳嗽及身体的自主运动。,但对于专业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打电话时间First:成人多因冠心病引起,应立即呼叫120999Fast:若有意识障碍,因创伤和溺水所致,或小儿、气道阻塞,因凶险,先吹气1分钟,再打电话,原则:CPR与呼救同时进行,现场呼救,高声呼喊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快打急救电话999、120!”明示他人正在进行紧急抢救表明身份:“我是救护员!”,及时EMS呼叫,急救中心:120交警:110交通事故:122,自报姓名、出事地点、患者情况、男女老少、如是亲属要介绍以往患相关的什么病,等对方让你放电话,才可放电话,地点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电话已采取的措施,翻转体位至仰卧在硬平面上(复苏体位),翻转患者,注意保护脊柱:迅速跪在患者身体一侧,固定其颈后部(颈椎损伤)和一侧腋部或髋部(胸椎或腰椎损伤),将患者整体翻动成仰卧位抢救者:跪在患者一侧,两腿与肩同宽,中线与患者两肩的连线对齐,体位摆放(1)去枕仰卧(2)硬板床或地面(3)解开患者的领扣、领带、腰带,C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原理:代替心脏的自主收缩,机械刺激诱发心脏起搏,恢复自主心律。禁忌症:胸部严重畸形、广泛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外伤等。,部位手法用力的方向深度和速度有效按压指征,C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胸骨中、下1/3交界处定位:胸骨中线与双乳头连线交界处剑突上两横指,按压部位,定位方法,剑突上两横指,儿童(1-8岁)胸骨中下1/2的位置。(胸骨下切迹上1指,一只手的手掌)婴儿(1岁)胸骨中下1/2的位置,即两乳头连线正中下一横指处。二指并拢置于胸骨上。,手法,掌根按压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翘起离开胸壁手指基本与肋骨平行。,腕、肘、肩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作用于患者的胸骨腰部为支点向下垂直用力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肩平齐,用力的方向:垂直用力,按压方向,深度和速度,深度:使胸骨下陷56cm频率:100120次/min,比例问题,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2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按压有效指征,按压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如眼球活动,手脚移动,开始挣扎或呻吟;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出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判断迅速:判断不清,马上按压将患者置于平坦地面位置必须正确肘关节不能弯曲,使胸骨垂直受力按压速度、深度适当按压时掌根不可向下猛撞松弛时,掌根不可离开按压位置或作跳动,应令其胸骨上压力完全解除,使胸壁恢复正常位置按压中断时间限制在10秒以内,按压注意事项:,儿童胸外心脏按压法,食指、中指沿肋弓向上滑到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下切迹,食指紧贴中指,放另一只手手掌。深度5厘米频率100-120次/分力度一个掌根,婴儿胸外心脏按压,食、中、无名指并拢按于胸骨上,使食指紧靠其双乳连线并抬起食指,用中、无名指按压深度4厘米频率100-120次/分力度两手指,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肋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裂伤、脂肪栓塞,(1)清理口鼻分泌物、呕吐物or异物(2)畅通气道,A、开放气道(airway),(1)清理口鼻分泌物、呕吐物or异物,如异物被冲出,须迅速将其取出:可用手指将异物勾出,但应注意不要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或被患者反射性闭嘴咬合,伤及救治者手指,(2)畅通气道:方法:,仰头提颏法ke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上提法he,仰头提颏法,双下颌上提法,仰头抬颈法,打开气道,仰头抬颏法使伤病员下颏角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B、人工呼吸(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呼吸面罩简易呼吸器,B:人工呼吸口对口:快捷有效,清除口腔异物(首选)口对鼻:口腔严重损伤、牙关紧闭、创伤、溺水口对口鼻:1岁以内的婴儿,20次/分连续吹气2次,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以上,500-600ml气体,胸廓抬起即可频率:8-10次/分,(1)口完全包住患者口唇,防止漏气(2)吹气时捏鼻,呼气时松鼻。(3)连续吹气:2口(4)频率:6-8秒1次(810次/分),每次吹气不超过2s(5)有效指征:吹气时胸廓起伏,呼气时有气体逸出(6)潮气量500-600ml(7)单人操作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要点:,注:送气不要过快、过度,易引起胃胀气,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口对口人工通气OrnatoJPetal199045%医生和80%护士不愿对陌生人作口对口通气BrennerBEetal199385%其他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口对口通气LockeCJetal2019,利用面罩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患者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患者呼吸的一种装置,目前,临床使用人工呼吸器比较普遍,常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将患者头后仰,抬起下颌,EC手法扣紧面罩,,简易呼吸器,1)辅助呼吸:,挤压呼吸囊,空气由气囊进入肺部;放松时,肺部气体经活瓣排出,2)反复而有规律地进行,频率16-20次min;,400-600ml/次;若连接氧气8-10L/min,【中指、无名指、小指(构成“E”字)钩住下颌,打开气道;拇指、食指(构成“C”字)固定面罩】,人工呼吸的有效指标,患者胸廓起伏、且呼气时听到或感到有气体逸出。,注意:换人操作时应在按压、吹气间隙进行,中断时间不得超过10秒。,心脏电击除颤简介早期电除颤原则提出:第一位到达心脏骤停患者现场的人,应该携带除颤仪。是抢救心室纤颤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该原则已被国际公认。,为什么要早施行除颤法?,发放强大的电流经过心脏终止心脏不规则不协调的活动让心脏电流自我正常化,成人心脏停顿最常见的早期心律为心室纤维性颤动(约65-80%),心脏骤停的即刻,由于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出现颤动。若除去纤颤,窦房结重新兴奋心脏,可以使停跳的心脏复苏,争分夺秒AED(自动体外除颤器)CPR程序:目击者CPR几个周期直至AED除颤,成活率提高2-3倍AED程序:使用患者身边的AED,心脏骤停3-5分钟即开始除颤,45%-75%可成活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成功率下降7%-10%,0分分950,心跳骤停后的心电图变化,临床上分:,室颤,大于90%电-机械分离:60mmHg3.有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4.口唇、面色、甲床等由紫绀或苍白转为相对红润5.散大的瞳孔缩小,有时可出现对光反射6.心电图波形有改变: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1.就地抢救: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避免因搬动延误时机2.按压部位准确,用力合适3.保证气道通畅4.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注意事项,心肺复苏终止的条件,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CPR持续有效抢救,仍无脉搏,瞳孔散大固定0分,2019年美国协会心血管院外急救成人生存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EMSS)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对于心脏骤停者,主张首先对其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后,在抢救间隙快速打电话呼叫,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时间与存活率呈负相关: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