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产业领先的整体性理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要素的本质、以 及要素之间的必然性联系:通过介绍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 技术和市场要素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 及制定产业政策依据的 有关经济理论, 揭示了实现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全面的产业 动态理论分析体系,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验证的对象和有力的理论工具。 本文的实证部分选取了 荷兰共和国时期的海洋产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英格兰的纺织产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德国有机化学产业以 及 19世纪后 期到2 0 世纪初的美国 钢铁 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作为实证研究的 样本,为两个 主要研究目 标服务:( 1) 通过产业动态的具体发展历史来验证本文一般性的产 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合理性;( 2) 运用本文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总结这些 实现了产业领先地位的国 家的成功经验,来验证和丰富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有 关理论内容。 本文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在四个研究样本中,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 性理论的合理性都得到了 证明,其中荷兰共和国时期的海洋产业没能完全满足 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要求,成为这一产业走向 衰落的根本原因,其 他三个产业动态过程的成功发展的历史事实都支持了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 理论的内容。 本文实证研究总结出 一些新的产业政策成功经验,丰富了一般性的产业动 态必要性理论的实现方式, 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包 括:( 1) 在英格兰纺织产业和美国 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产业政策都是以 法律的形式体现,从体制上保证了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 德国构建 的科学家企业家 银行家政府官员的信息、资金和人员交流网络: ( 3 )美国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经济理论指导下产业政策组合,收 到了更好的实施效果等等。 本文构建了 逻辑完整、内 容丰富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通过这一理论的 分析获得了多个历史上实 现领先地位的、多样化产业的 成功经验,为中国 经济 通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 两个转变、 顺利完成经济现代化建设任务提供了 理论 支持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新熊彼特主义 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 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产业领先 产业政策 ab s 妞 习 c t ab s t r a c t s in ce l n d u s t ri al r e v o h lt l o nl , 止 es u b s l ant l ai fo und a t l on b as b 笼 nt o ta lly 比明g edbythe consistente m e rg e n c e ofn ew t e c bn0 1 0 gi e s , 认 七 i chll 刀 p a c t 曰h 切 m an,s 比 h a v i o r s d e epl y w 1 th 1 n the fi e l d s o f e c 0 n 0 in 1 c 朗 t i ons , politi c aii ns t i tu t l ons, so c i al p sy c h o l o gyetc. inmo d e rne c o n o 而c s , n eo一 s c h u m pet e ri am s c h o o l o ri e n t edfr o ml 9 6 0 s r e c e 1 v e s the le a d e r s hi pinthe fieldofsc i ence , te c hno l o gy andumovation econo而cs , 助 d creat e dri ch deve1 o p m e ni sre l atedto the fo rmation of r (2 ) tov e ri fyande n ri chthe th e o r e t i c aisy s te mo f n eo一 s c b umpet e ri am s c h ool t 七 e reare the con c lusin nso f o ure m p i ri c alre se areh t h atg n t 1 disw e i 1 v e ri fi e d in al l these fo urc 钾 . t b e d e v e 1 o p m e n t a 1 hi st o ryofm a n n ein d us t ry o f d ut c h rep ubli c俪l ed to re ac hal l the r e q u i r e ments 丘 。 田 g n t id, w 址 ch b e c 田 叮 eth e 丘 川 山口即坦 l r e a s o n for itsd ec l in a t 1 o n , 的d o t h e r s t o ta l l y s upportg n t i d . t 七 e ree x i stso me s u c c e ss fui e x pen e n c e s ofi n d us t ri alpoh ci ese x pos e dinthe p r o ce sso f e m p i ri c ai邝 s e al c h , w hi chp r o v l d e di versew a y s tore ai 滋 g n ndand s u p p 0 setoben e fitthe ec ono 面c r e fo n 力 。 f c hi nad ee p ly.the y are co m p o s edof( l)in 山 e c as e s o f e n g l and an d u 苗 往 吐5 以e s , m o sto f 汕p o 比 功 t in d us t ri aipol i c i e s were fo rme das le gali sticis s u e s ; (2 ) t h e r ew a 名agr a n dn e two r kc o n s l s t ed o f sc i e n t l sts, ab s tr 朗t 。廿 即t e n eurs , b 越 永 ers 汕d goven ” ” e n t o ffic ers, inw hi chre l a t edl n fo n n 川 1 0 氏丘 m d s 即db 切 叮 an resourc es w er ecoinmamc at ed e ffi ci e n t 】 y ;(3 )in u n i t ed s 七 戏 e s , gov e n ” 力 e n t s oper a t e dd i ffer e ntpoli cy c o m b 1 n at i o ns b as ed on p ar al lel eco nonn 比 e o ti es re sp ond 1 n gto the s pec 1 fi cc 1 r c 切 叮 s t adce ,朋drece i v ed m o re 五 ” i t fo l p e ri b n n a n c e etc we fo undthe hite gr a t e dthe 0 ryofin d us tri ald y d am1 c s withc o m p r e h e nsiv e fo gi cs t ru c to r e s andabu n di 川 t c o n t e n ts , 即dconcl u d es o 们 。 esucces s 加 l e x p e n e n c e s fromd i v e r se1 e a d in g i n d ustriesund erth e d 1 r e c t 1 o n of1 t 1 d , w h l chcoul d ben e fit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h i n e see c o n o m l c m o d e n 五 za t i on 勿 暇e l e r 出 in g the p r o c e s s o f doubl e p a tt e rn加 现s iti ons of柳 n o 。 。 i c gr o w t h . k 叮 , o rds :n e o . s c b u m pet e ri amn e c e s s ar yt 五 e o ry o fl n d u s t ri al h 皿 e glat e d t h e o ry o fln d u s tria 1d y n 别 旧 i c sl n d u st ri al i n d us耐aip o l i cy d y n 出 n l c s l e ade r s hi p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 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 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抹叮/ 泌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几了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二 扮工 。 一 必训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芍 纤畏 义 解密时间:年月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1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 - - - - - 一 内 部 5 年 ( 最长5 年, 可少于5 年) 秘密10年 ( 最长10年,可少于10年) 机密20年 ( 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己 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 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 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 均己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 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问 年 犷 月 习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自1 5 79年,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荷兰共和国( d u t c h r e p u b l ic , 正式名称 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1 579 -17 95)建立以 来,以 制造业 ( i n d u st ri e s) 为核心的 产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 此后,英格兰、法国、德国、美国等 国家和地区通过各自 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中世纪封建主义 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人为束缚,不断涌现的新技术2 极大地解放了 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使制 造业成为现代经济的增长源泉。对于技术的经济作用和产业动态过程的研究, 成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第一节选题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背景 1 . l l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本文的选题目 的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 一)由 于异质性和恒新性是技术这一要素的 基本特征,以制造业为主要 研究 对象的 、 对 于 产 业 动 态 过 程 进 行的 研究大多 具 有 情 景 特定( c o n t e xt-speci fic) 的性质,造成了这些研究的结论在理论上缺乏一般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然而, 对于产业动态过程的 研究不排除具有一般性 ( co ntext-fr e e ) 的问题, 钱德 勒 ( c 址 in d l er )的 规模与范围就是研究产业动态过程一般性问题成功范例。 本文力图构建一个包含一般性理论组成部分的、分析产业动态过程的整体 性理论框架. 这一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由具有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和 具有情景特定性质的产业动态充分性理论两部分构成,分别解决经济学中“ 为 什么” ( 如。 w . w h y ) 和“ 怎么样” ( kno w . how )的两个基本问 题,从而使本文对 于产业动态过程的理论分析具备了 完整性的逻辑结构。自 斯密 ( s m l th)以来, 巴比奇仍a b b ag e) 、马克思 ( m aj 飞 ) 、熊彼特 ( s c b 姗琳 t e r )以及新古典主义 , 在 有关 经 济学 文 献中 , 加 d u 浦 口 一 词 有 制 造 业、 产 业和 工 业等 译 法, 在 本 文 中 根 据具 体 需 要统 一 称为 产 业 或制造业。 一 作者注 2 如无特殊注明, 本文中的 技术 ( 新技术) 是 指特定时点上某一产业所涵盖全部 技术的综合休。 一 作者 注 第一章引言 ( n oo一 c isssi cs) 和新熊彼特主义 ( n e o 一 sc h u m p e t e ri an) 的经济学家们, 一直在 为产业动态过程提供一种整体性的理论解释进行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然而,由 于所处经济发展的 历史阶段和研究方向 等因素的限制, 既 有产业动态经济理论 只是论述了本文构建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部分内容,不能为理解产业动态 过程的提供一个逻辑完备、内容合理有效的理论体系。 ( 二)在构建产业动态过程整体性理论的过程中,本文按照在这一整体性 理论中的不同作用, 对于既有产业动态经济理论,以 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 行了梳理和整合。 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主要涵盖了布罗代尔 ( b r a u d e l ) 和哈耶克 ( h ayek) 对于市场本 质的论述, 熊彼特对于 技术的 经济作用的 论述,以及斯密 定理 叮b e s 而tht b eo r e m ) 、萨伊定律 ( s ay、l a w ) 、 杨格定理 ( t h e young ,5 t 七 七 o rem ) 等对于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成果; 产业动态过程的充分性 理论,主要涵盖了新熊彼特主义学派中纳尔逊 ( n el son ) 、温特 ( v 乃 n t e r )和罗 森 伯格 ( ros e n b erg) 等 人 对 于 在技术 创 新 过 程中 研 究 和 发 展 ( r 萨伊定律强调了生产 ( 技术的实现过程)的重要性,却忽略了 对于市场扩散作用的分析;杨格定理指出了“ 市场规模引致分工的深化,分工 的深化又引致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礴 ,确立了分工 ( 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递增性 正反馈关系( posi t i v e fe ed-b a c k ) , 但是 对于 技 术和市 场的 本质和经济作 用 认识不 足, 造成了 产业动 态过程基 本要剩 合理内 核” 的 缺失: 内 生增 长理论( e n d o 罗 n o us in ereas in g t b e 衅) 的 罗 默 ( r o m e r , 1 9 8 6 , 1 99 0 ) 、 卢 卡 斯 ( l u c as , 1 9 5 5 ) 等 人 提 出了 “ 市场推动的研究和发展活动促进技术进步”的论断,确立了产业动态过 程中技术和市场之间特定的交互作用内容,但是它对于技术形成过程和市场主 体行为的理解和分析过于简单,减弱了这一理论的解释能力。 ( 二) 本文对于上述理论问题的解决尝试: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要全面理解产业动态过程,就要构建一个由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 和各种研究产业动态充分性条件的经济理论与产业政策组成的整体性理论。 月 贾根良 . 杨格定理与 经济 发展 理 论. 经济社会体制比 较,1 996 年2 期。 绍 第一章引言 首先,本文运用熊彼特和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学者们关于技术的本质和经济 作用的理论成果、以 及哈耶克、布罗代尔等人有关市场机制的本质和经济作用 的理论研究,分别作为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中 技术和市场两大要素的 “ 合理内核” :运用杨格定理的产业动态过程中技术和市场之间的递增性正反馈 交互作用,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内容,构建出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 以此作为本文产业动态充分性理论的作用客体和绩效评价的基准。 其次,本文运用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技术供给理论和在技术变迁条件下的 市场需求理论,构建了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 容的自 发性实现路径; 以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产业政策,构建了实现一般性 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的政策设计路径。 至此,完成了本文产业动态整体 性理论的建构过程。 最后, 本文运用四 个实现产业领先地位、 推动本国 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的 发展历史,作为实证研究部分的研究样本,服务于两个基本研究目 标:一是通 过产业动态的具体发展历史来验证本文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合理 性;二是运用本文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总结这些实现了产业领先地位的国 家的成功经验,来验证和丰富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有关理论内容。 1 . l 3 选题背景 加世纪60年代以 来, 作为演化经济学重要分 支, 新熊彼特主义学派针对技 术创新与产业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公司学习行为、研究和发展组织在新技术 产生过程中作用、大学等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技术演 化的路径依赖现象和递增性正反馈经济绩效等诸多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 果。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理论开始传入中国经济学界; 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一批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经典著作发行中文版,中 国经济学家们对于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认知程度就不再局限于理论内容的介 绍,而是开始运用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有关理论, 对于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发展出适应中国产业动态发展特点的新理论。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样化并存格局的出 现,21 世纪的中国经济处于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重要关口。能否通过自 主创新活动产生大量的 适应中国需要的新技术、以此构建和不断加强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现 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毫无疑问, 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引言 能够为这一复杂问 题的解决提供许多有益的帮助。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无论它提供的 是研究 对象必要性条件的解释, 还是研 究对象充分性条件的解释,都来自 对于经济现实的 抽象过程,不可能提供实现 预期经济目 标所需 要的 全部信息。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实现由 经济理论确立 的“ 理想” 经济状态, 存在着多样性的实 现路径,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包含着 不可预知性因素,因此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即使是为产业动态形成 和发展过程提供充分性解释的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理论,也需要具体产业动态发 展历史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和补充其理论内容。 由 此, 本文展开了 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 构建和有关经济史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安排 1 . 2. 1 文献综述 ( 一)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部分 本文在构建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从重商主义开始直 到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近期研究成果诸多既有理论成果,具体包括: 1 . 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 在研究产业动态过程的技术要素时, 本文运用了熊彼特 ( 1911, 1 942) 对于 技术的本质和经济作用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产业动态过程的市场要素时,综合 t哈耶克 ( 1 947 ) 、布罗代尔 ( 1 9 7 6 ,1 9 9 0 ) 和西蒙 ( s unon,1 947 ) 对于市场 的本质和经济作用的论述、以及市场与计划这两种经济活动实现方式之间优劣 比较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产业动态过程中 技术和市场之间 交互作用时,本文主要介绍了 马尔 萨斯 ( 1 7 9 8 ) 、斯密 ( 1 7 7 6 ) 、萨伊 ( 1 8 0 3 ) 和杨格 ( 1 928 ) 对于两个要素之间 交互作用的 论述,以 及罗斯托 ( 1 9 7 5 ) 、 特里维西克 ( 199 2) 和贾根良( 1 9 9 6, 2 0 01)等人对于相关问 题的 研究成果。 2 . 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 通过马莱巴( mai e rba , 2 006) 和弗里曼 (freer 口 a n ,2 0 04) 等人关于新熊彼 特主义学派研究成果的综述,概述了该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特点。在此基础 之上, 主要采用纳尔逊 ( 1 9 8 2 ,1 9 8 7 , 1 9 90) 、 温特 ( 1 9 8 2 ) 和罗森伯格 ( 1 9 94) 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为技术供给理论的主要内 容:采用施莫克勒 ( s c b 叮 o o kl er, 第一章引言 1 9 6 6 ) 、阿罗 ( a zr o w ,1 9 62)和德姆塞茨 ( d e m 留 ts ,1 9 6 9 )的市场结构理论、 以 及吴汉洪 (20 o 2) 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论述了 生产厂商的市场结构与研究和 开发活动效率之间的 联系; 运用克里斯廷森( 19 9 7)、 莱维瑟尔(le v in 吐 以 1 , 2 0 01) 、 埃德纳 ( 2 0 0 1 ,2 0 0 3 ) 、西蒙 ( 1 947 ) 、卡尼曼 ( 1 9 7 5 ) 、特沃斯基 ( 1 9 7 7 ) 、贺 加 斯( hog art h , 1 9 8 1 ) 和 齐 格瑞泽 尔( 以 g erenzer, 1 9 5 6 , 1 9 9 0 , 2 0 0 1 ) 等 人 对 于技术变迁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的 研究, 作为 市 场需 求充分性理论的主要内 容。 3 . 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在研究既有产业动态经济理论时,主要介绍了舌拉 ( s eira ) 、托马斯 曼 ( t 七 。 m asm un) 和柯尔伯特 ( c ol b ert)等人的重商主义理论,斯密定理,萨依 定律, 汉密尔顿 ( h aj 旧 i hon ,1 7 91) 和李斯特 ( li st ,1 8 41)的贸易 保护主义理 论,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纳尔 逊,1 9 90;路德沃l u n d v all, 2 0 0 3 ) ,以及由罗默 ( 1 9 8 6 ,1 9 8 7 ,1 9 9 0 ) 、卢卡斯 ( 1 9 8 7 ,1 9 9 0 ,2 0 0 2 )和巴 罗 ( b 砂 ,1 9 9 0) 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并且将它们与本文的产业动态整体 性理论进行了比 较。 ( 二) 经济史实证研究部分 在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 剑桥欧洲经济史 ( 1 一卷) , 以 及麦 迪森( m ad d i s o n , 2 0 0 1 ) 、 福格尔( vog e l , 1 9 1 5 ) 和杜 普莱 西斯( d u p l e s s i s , 1 997 )等人对于荷兰共和国时期海洋产业发展历史的记录和分析;默克尔 ( mo k 汀 , 2 0 0 4 ) 、 芒图( m a n t o u x , 1 9 2 7 ) 、 艾伦( all en, 2 0 0 5 ) 、 罗斯托( 1 9 7 5 ) 和陈曦文 ( 1 9 9 5) 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格兰的纺织产业 ( 棉纺织业)的 研究成果:哈波 ( h a ber ,1 9 5 7 ) 、 刘立 ( 1 9 9 5 ) 、 欧根 ( e u c k e n ,1 9 5 7 ) 、樊春良 ( 199 7) 以 及穆尔曼 和霍恩伯格 ( mu n 刀 an以 及索科洛夫和恩格曼 ( sokofo ff 在实 证分析部分,结合案例研究方法对于特定产业动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运用经验数据的目的在于说明研究对象的情况,以帮助验 证本文定性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而不是用于定量分析。 1 .2. 3 论文结构安排 木文的正文部分由 七章组成,分为引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结论等四 部分。 ( 一) 第一部分:引言 由本文的第一章构成。在第一节中,包含了对于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 义、问题提出和选题背景等问题的解答.说明了本文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逻辑上 完整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产业动态经济理论的作用, 也能够为理解具体的产业动态过程提供一个更为全面有效的分析框架。 通过对 于特定产业动态发展历史的实证研究,验证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合 理性,并且通过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得出成功的产业政策经验。 在第二节中, 包含了 研究文献的综述、 研究方法的说明 和论文的结构安排。 在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 构建过程中,运用本文发展的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 性理论对于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有关理论进行整合,并以此作为衡量产业动态 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的 标准。同时,说明了本文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质 ( 异质 性、不可知性和不确定 性) ,因 此以 定性分析方 法作为本文理论和实证部分的主 第一章引言 要研究方法。 ( 二) 第二部 分: 理论研究 由 本文的第二章构成。第一节阐明了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包括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 “ 整体性”的含义。 介绍了这一产业动态整体性理 论中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主要内 容 ( 技术、市场和它们之间的交互 作用) ,回顾了既有产业动态经济理论对于这些要素的论述,选取了相关内容, 构建出本文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基本内 容,进而对于这一理论在产 业动态整体性理论中的作用,以及其他问题进行了说明。 第二节介绍t 通过自 发演化路径实现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的 有关理论。主要包括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技术供给理论和在技术变迁条件下的 市场需求理论,指明了 研究和发展组织对于新技术产生的重要意义,以 及技术 变迁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与市场结构之间的 联系,结合第一节提出的一般 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内容,构建出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 第三节介绍了 通过政策设计路径实现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的 有关理论。主要讨论了 政府对于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的认识程度和干预行为。 回顾了重商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等有关经济理论内容,并且对于产业政策的本 质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结合第二节中的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完成 了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构建。 其中,将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与具有 相同逻辑结构的内 生增长理论进行比较,表明 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具有更多的 合理性和有效性。 ( 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由本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通过四个国家产业领先 发展历史的实证研究,从经验层面验证了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合理 性。同时,通过四个产业领先发展历史的实证分析,运用上述理论进行讨论, 总结出成功的历史经验. 第三章是荷兰共和国时期海洋产业发展历史的实证研究。本章简要介绍了 荷兰共和国时期海洋产业形成的历史背景。在第一节中,阐述了荷兰共和国时 期海洋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的技术、市场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等要素的具体 内容。在技术供给方面,主要介绍了 远洋及内 河航运业和渔业的重要技术发明 成果在荷兰共和国 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市场需求方面,介绍了 荷兰共和国时 期海洋产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在两者的交互作用方面, 介绍了 第一章 引 言 在当时欧洲农业专门化生产程度加深、国际市场急剧扩张的 背景下, 远洋及内 河航运业和渔业的 市场空间大幅度扩张,而荷兰共和国在相关技术方面的领先 优势得到了 市 场机制的充分扩张, 形成了 在海洋产业中的领先优势。 在第二节中,介绍了荷兰共和国时期政府实施的主要产业政策内 容。 荷兰 共和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侧重市场份额的保护和扩张,缺少系统性的技术保 护和促进政策。 进而,对于荷兰共和国时期海洋产业的发展历史给予简要评述, 指出了 荷兰共和国时期海洋产业衰落的根本原因:由于它的市场没能摆脱马尔 萨斯悖论 ( m a h h usdil emlna)束缚,国内 市场相对狭小,国际市场的 经济 基础 建立在农业生 产之上, 而不是建立在以 技术驱动的制造业之上。 在自 然资源( 主 要是土地生产力限制)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市场份额趋于萎缩,荷兰 共和国的海洋产业逐渐走向衰落。 第四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格兰纺织产业发展历史的实证研究。第一 节阐述了英格兰纺织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的 技术、市场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 等要素的具体内容.在技术供给方面,主要介绍了棉纺织产业一系列关键性技 术突破在英格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市场需求方面,介绍了当时英格兰的棉 纺织产业的国内 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状况和发展历程;在两者的交互作用方面, 介绍了在当时 英格兰的棉纺织产业在与欧洲国家 ( 法国、西班牙等)棉纺织业 和印度棉布的 激烈竟争过程中,凭借在棉纺织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逐渐将竞争 对手挤出 市场,占 据了 整个棉纺织产业的 领先 地位,带动了 英格兰的 经济 起飞。 第二节介绍了当时英格兰政府奉行的主要经济理论内 容和产业政策的实施 过程,英格兰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为了保护和扩张市场份额,同样缺少系统性 技术促进政策,主要通过专利制度等保护性制度来维持技术领先优势。同时, 简要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格兰棉纺织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英格兰的 棉纺织产业是历史上第一个满足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全部内容的成功 事例,是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领先者的开端。 第五章是19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期德国有机化学产业发展历史的实证研 究。 第一节介 绍了 这一时期德国有机化学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的技术、 市场以 及它们之间交 互作用等要素的具体内 容。在技术供给方面, 主要介绍了 有机化 学产业中 主要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在市场需求方面, 介绍了当时 德国有机化学产业的市场状况和发展历程;在两者的交互作用方面,由于德国 经济工业化进程的起步较晚,既有产业的主要国际市场份额己 经被英国、法国 第一章引言 等国 家占 据。 在这样不利的市场条件下, 德国 凭 借其在合成化工技术上的 突破, 开拓了一个全新的 市场,增大了德国的市场总体容量。 第二节介绍了当时德国政府奉行主要经济理论内容和产业政策的实施过 程,德国 政府对于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具有比较系统的认识。 依 照李斯特等人的贸易保护理论,制定和执行了 系统的幼稚工业保护政策,同时 通过确定关税保护的 有效期限,保证市场作 用的 充分发挥。在技术形成过程中, 德国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给予有力支持,形成了德国合成染料产业发 展过程的特色。总结了这一时期德国有机化学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在德国 有 机化学产业领先地位的实现过程中,依靠的是技术先导模式,同时对于企业研 究和发展组织和高等教育机构等因素在新技术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有了现实 层面的深刻认识。 第六章是19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期美国 钢铁产业发展历史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介绍了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的技术、市场以及它们之 间交互作用等要素的具体内容。在技术供给方面,主要介绍了美国钢铁产业主 要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引进、改造和创新的历史;在市场需求方面,介绍了当 时美国 钢铁需求市场的发展历史,美国铁路系统夫人建设、内战后的南方重建, 以及西部开发活动等因素为美国钢铁产业提供了持续而旺盛的国内需求;在两 者的交互作用方面,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使新技术的经济效果得以迅速实现, 技术和市场两大要素在协调互动过程实现了美国 钢铁产业的高速增长。 大规模 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是美国钢铁产业技术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二节介绍了当时美国政府奉行主要经济理论内容和产业政策的实施过 程。在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就建立了明确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由于铁路 建设、领土扩张等因素,美国钢铁产业的市场容量巨大,美国政府在市场保护 方面的产业政策效果比 较显著, 但是专利制度和内 战之后对于高等教育的 扶持 政策,没有取得像在德国有机化学产业中那样明显的直接效果。同时,总结了 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通过这一阶段美国钢铁产业历史的实 证研究,表明了协调的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可以以自发演化路径有效地实现产 业领先地位的迅速实现。美国钢铁产业在大规模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丰富了 技术所包含的内容。 ( 四) 第四 部分:结论 由第七章构成。 简要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结 论和主要创新点,指明了 本文在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初步设想。 第二章 产业动态的整体性理论 第二章产业动态的整体性理论 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此, 主流经济学和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解答。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对于这一问 题的研究始于20 世纪50年代,代表人 物为阿布拉莫维茨、 肯德里克、 斯旺和索洛等人 ( abram o v i tz , 1 9 5 6 : k e n d r l c k, 1 9 5 6 ; s wan ,1 9 5 6 ;s o l o w ,1 9 5 7 ) , 他们指明t技术是推进经济增长的 核心动 力 之一, 技 术 与资 本积累( capital ac c 叨 叮 u 功 t ion) 结 合起来, 成为 提高 产出 效率、 扩张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真正源泉 ( 1 9 5 7)。 然而,索洛将技术作为经济增长模型 的外生变量,其中不包含技术的成因分析,影响了这一理论对于经济增长过程 的解释能力。 阿罗 ( 19 62)的“ 边干边学” 模型描述了 技术变迁的一般性过程, 解释了 技术 要素 在实现报酬递增( m c n 沈 比 i n g r e n 双 刀 5 ) 、 推进经 济 增长过程中 实 现 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 “ 内 生增长理论” 。他们认为,由市场驱动的研究和发展活动是新技术产生的源 泉, 通过建立对于研究和发展活动的投资与技术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将技术 转化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对于包含技术和资本积累两大要素的 经济增 长过程进行全面的解释。但是,在罗默、卢卡斯等人的 “ 内生增长理论”模型 中, 对于技术变迁原因的解释并不完善, 将技术作为以市场驱动的研究和发展 活动投资的因变量,在 “ 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排除了技术的异质性特征,进 而排除了异质性技术变迁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分析,使得这一理论对于技术和相 应市场行为的分析都过于简化,影响了理论的合理性和解释经济增长实际过程 的有效性。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2 0 世纪60年代发 展起来的新熊彼特主义学派。 在熊彼 特对于技术本质和经济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有效地创造适应市场需要 的新技术这一基本问题,他们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具体的技 术变迁中包含着大量的意会性知识,具有丰富的异质性和不可知性,因此新熊 彼特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大多具有情景特定的 性质,缺少对于一般性的产业动 态必要性理论的 研究,成为主流经济学 进行批判的主要论据。 为了全面理解产业动态的发展过程, 本章在吸取新古典主义学派和新熊彼 特主义学派有关研究中的合理部分, 构建了一个由自 发演化和政策设计两条路 第二章 产业动态的 整体性理论 径实现的、以 技术和市场之间的递增性正反 馈交互作用为基本目 标的 产业动态 整体性理论. 第一节介绍了研究对象的范围、 “ 整体性”的含义和一般性的产业 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内容;第二节介绍由自 发演化路径实现的产业动态充分性理 论的内 容, 主要包括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 技术供给理论和市场需求理论,并且 与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结合起来, 构建出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第三 节介绍由 政策设计路径实现的产业动态充分性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动态 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结合上一节的产业动态自 发性理论,形成了产业动态整 体性理论的全部内容。并且,通过将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与具有相同逻辑结构 的内生增长理论进行比较,证明前者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 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 一) :一般性的必要性理论 2 . 1 . 1 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 一)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研究的范围 和经济变量 1 . 研究范围 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动态的形成过程,因此本文的 研究范围限定在具有中观性质的产业层面上,特定的产业由一定时空范围内生 产相同类型产品的所有企业集合形成,是介于包含全部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活 动和单一企业或个人实施的微观经济活动之间的 经济分析层面。产品内 容的单 一性使特定的产业动态过程成为宏观经济活动的特定组成部分,而产业动态的 形成过程又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体性行为的结果。 2 . 有关经济变量的说明 在本文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中,特定时点上产业动态过程的经济绩效是 因 变量, 用 这 一 产 业的 总 产出y , 表示: 在 产 业 动 态形 成过 程中 发 挥 重 要 作 用的 技术、 市场、 金融和产业政策等要素是这一整体性理论的自 变量, 分别用t 、 m、 k和g来表示,其中技术、市场和金融是产业动态过程中的必要性因素, 产业 政策是通过改变以上三个要素的经济绩效来影响产业动态过程的,其经济作用 的 发 挥 具 有 或 然 性( 发 生 概 率 为 p ) , 表 示 为 (* i p. g ) 。 在 本 文 的 产 业 动 态 整 体 性理论中,技术和市场要素是内生变量,下一节中介绍的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 技术供给理论和技术变迁条件下的市场需求理论提供了对于两者内生性的解 释; 金融和产业政策是外生变量,本文关注的 是它们对于产业动态过程的 影响, 而没有解释金融和产业政策要素的变迁原因。因此,本文研究的基本经济关系 第二章 产业动态的 整体性理论 可以下面的公式表达: 茸 = 尸 (t1 夕 r g 飞 伽1 刀 、 g 飞 (k 夕 、 g )1 ( 2 . 1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要素是产业动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变量,但 不是 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的重点问 题, 只是在它对于技术、 政策等要素 产生影响时才有所论及,因 此上式可以 简化为: 艺 二 尸 (r1 夕 , g 工 沁1 夕 、 g )l 市场以及产业 ( 2 2 ) 与新古典主义的投入 产出 模型不同, 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不仅局 限于由技术、金融和产业政策等要素影响的生产过程,而且讨论了产品的最终 实现过程,即技术变迁条件下的 市场需求变化对于产业动态过程的影响,因此 本文所有公 式中的f不是生产函数, 而是代表了 在产业政策嵌入条件下由 技术 和市场交互作用塑造产业动态过程的函数关系。 ( 二) “ 整体性”的含义5 “ 是什么” 、 “ 为什么” 和 “ 怎么样”是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从逻 辑层面考察,三者分别提供了客体显示、必要性和充分性等基本逻辑要素。 经 济学一般通过实证研究来显示具体经济问题的重要性,解决 “ 是什么”的客体 显示问题。在此基础上,以 解释经济问题的不同逻辑本质,可以 将经济理论划 分为提供合理性解释的必要性理论和提供实现方式解释的充分性理论。具备真 正合理内核的必要性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具有多样性内容的充分性经济理论的评 价基准, 充分性经济理论建立起必要性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 具有多样化的基本特征。 针对产业动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一研究客体,本文构建的 产业动态理论 体系中既包含对于技术、市场及其交互作用的合理性解释、又包含有效实现这 些合理性经济内容的充分性理论研究成果, 满足了 产业动态过程研究的充分必 要条件, 具有“ 整体性” 。值得注意的是, 本文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体系中的必 要性理论内容适用于产业动态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过程的经济分析,具有一般 性的 特点,因 此称之为“ 一般性的 产业动态必 要性理论” 。 2 . 1 .2 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内 容 由公 式 2 . 2可知,本文将金融要素排除 在产业动态过程的研究之外, 而产 业政策是通过影响技术、 市场两大要素的实 现过程,以 及干预两者之间交互作 用的形成过程来体现其在产业动态过程中的 作用。因此,本文一般性的产业动 态必要理论所要解决的问 题就是,为技术、 市场两大要素的本质、它们在产业 对 于 这 一 问 题 的 理 解 可以 参 考的 有 关 论 述 是施kyr (l 卿) 对 于 知 识的 分 类. 一 作 者 注 第二章 产业动态的 整体性理论 动态过程中的经济作用和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内 容提供合理性解释。 本文运用 熊彼特、哈耶克和布罗代尔等人对于技术和市场本质的论断,作为一般性的 产 业动态必要性理论中两大要素 “ 合理内核” ,明 确了它们在产业动态过程中的经 济作用。 在此基础上,结合斯密以 来对于技术和 市场之间交互作用的 研究成果, 赋予了其新的内容。 ( 一) 技术的本质和经济作用 1 . 熊彼特对于技术问题的论述 在 1 9 1 1 年第一次出版的 经济发展理论和 1 9 42 年第一次出 版的 资本 主义、 社会主义和民主两本著作中,熊彼特剖析了经济发展过程和周期性波 动原因, 认为创新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才是真正重要的经济问题。在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他指出创新活动主要来源于生产领域: “ 循环流转渠 道的这些自 发的和间断的变化,均衡中心的这些干扰,是在工业和商业生活领 域中发生的, 而不是在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需要的领域中发生的” 。 “ 它是通过原 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的“ 新组合” ,即新技术实 现的,分布在生产过程、消费市 场和原料市场领域,以及组织管理领域内: “ 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 料和力量组合起来 ( 参阅前面第一章) 。生产其它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 产相同的东西,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只要是当 新组合最终可能通过小步骤的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产生的时候,那就肯定 有变化, 可能也有增长,但是却既不产生新现象,也不产生我们所意味的发展。 当情况不是如此,而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出资合同协议书范本
- 物流公司的采购合同范本
- 门面房车位出租合同范本
- 消防施工协议合同书范本
- 汉中酒店承包联营协议书
- 电商app开发合同范本
- 申请延期的补充合同范本
- 派出所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父子结婚房子协议书范本
- 污泥处理外包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前台物业收费管理制度
- T/ISEAA 006-2024大模型系统安全测评要求
- T/DZJN 03-2019即热式饮水电加热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血液净化治疗进展
- 医疗AI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的伦理及法规要求
- 《cfg桩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作协议书范本
- 四川绵阳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2025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成果报告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