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歌剧这种成熟的艺术形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辉煌后,必然对音乐剧的演唱要产生 一定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声唱法作为歌剧的演唱风格,通过几百年 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发声体系,其特点是:气息饱满悠长、歌唱轻松流畅、 声音圆润自然、 吐字清晰纯正、 声区统一无痕、 追求连贯平滑以及始终完美统一的音色。 而这种唱法在音乐剧的演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声唱法毕竟是歌剧时代的产物, 处在当今时代的音乐剧,在本质上和歌剧是有区别的,她追求的是更具现代感和亲切感 的声音,因此在对美声唱法采取了继承和发展之后,形成了具有音乐剧风格的音乐剧唱 法,即以美声唱法为基础,采用自然、放松、偏薄的混合胸声的方法,歌曲的特征是演 唱篇幅短小、情绪单纯,声乐技术不高,音域不宽,多在中声区,气息通畅,多以清晰 的吐字来表达细腻的情感。 近一百年来,歌剧越来越被当作“阳春白雪”高搁于艺术殿坛之上,有代表性的创 作作品凤毛麟角,真正能欣赏歌剧的观众也是非常少的,因为这类观众必须是建立在有 一定的歌剧常识和音乐涵养的基础上,她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因此,她的观 众很大一部份是我们所谓的“圈内人”。但同时,在从后工业化时代转变为资讯时代的 同时,电影、电视、网络对大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审 美需求,人们对娱乐的取向已经变的更加广泛,因此,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 现代特性,逐渐占据了歌剧的市场份额成为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 关键词:关键词: 音乐剧,古典风格,美声唱法,流行唱法,多元化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ii abstract opera, as a mature artistic genre, has experienced centuries of prosperity, and has inevitably left some influences upon the singing of musicals. these influences speak properly for themselves since bel canto as an operatic style has developed a set of scientific sounding mechanism after hundreds years of evolution and growth. its features include meandering breath, relaxed smoothness, natural spontaneity, clear articulation, unified cohesion, and a consistent harmony of sound quality. it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musical performances. however, bel canto arose in the operatic era and causes the modern-day musicals to differ essentially from the opera since it pursues more up-to-date and approachable sound. the singing in musicals,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bel canto style, bases itself on bel canto, adopting natural, relaxed and high-pitch-biased blended chest breath output with short time consumption; lyrical in expresion and pure in emotion, it demands no great skill of vocality or wide-ranging sound register since it mostly lies in mezzo area, smooth in breath and articulate in singing. in the recent 100 years, the opera has been more and more treated as the spring snow, preserved in the art palace. it has the few representative creation works, which can be truly appreciated by rare audience. because this kind of audience must has the certain opera general knowledge and musical self-control. it needs the audience to meet the certain requirements of esthetic, therefore, most of its audience are called the colleague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after-industrialization time changing into the information time, the movie, television, network has exert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masses and changed peoples esthetic demand to great extent. the trend of entertainment became broader. people can obtain the information from one kind of artistic form. therefore, the musical gradually occupied the opera market share and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music plays because of its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fashion, popularity and so on. key words: musical, classical style, bel canto, popular style, plurality 承诺书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 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 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 绪 论 绪 论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烙印,一个时代的时尚艺术总能在不同 的阶段引领艺术时尚化。音乐剧就是这样一门融合当代时尚艺术与传 统艺术的学科,她由最初的兴起至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 百多年音乐剧成为欧美流行音乐产业方面的重要支柱,与商业利润紧 密的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 音乐剧由最初轻松的杂耍幽默闹剧以及纯娱乐性的歌舞表演,发 展成为融歌唱、舞蹈、戏剧、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她无论 从音乐创作、舞蹈编排、剧本创作,还是乐队音响、舞台布景、导演 编排上都达到了当今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而音乐剧能够成功运作这 么多年,离不开满足大众的欣赏水平这样一个基础,音乐剧作曲家们 广泛的吸收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以及说唱艺 术等各种音乐元素,将旋律的流畅、新颖、独特作为根本,始终不忘 结合时尚的、民族的理念,在歌曲旋律上追求质朴、简单。音乐剧对 作品演唱风格和唱法也不拘一格,可以从一部音乐剧欣赏到多种音乐 风格及演唱,如在西区故事中描写喷射帮的音乐时大多采用爵士、 布鲁斯的风格,而在鲨鱼帮出现时常常采用拉丁风格的音乐 1;也可 以从一首单曲中欣赏到多种声乐唱法,如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在受 到主教的庇护之后夜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主教却跟前来逮捕冉阿让 的警察说银器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男主人公冉阿让听到了主教的一 翻 话 语 后 内 心 波 澜 起 伏 唱 出 了 valjeans soliloquy ( 我 做 了 什 么? ) ,善恶难辨的世道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冉阿让内心矛盾迟 疑,整首歌曲中现实中善良的冉阿让和潜意识里罪恶的冉阿让交替出 现,演唱中也是美声和通俗近乎摇滚的两种唱法交替出现,用不同的 唱法塑造了同一个人的善恶、黑白两面,从表演角度上看来,两股不 同的力量充分展现了矛盾的对立,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文化的大融合,音乐剧的多元化特征将更 多在作品中显露出来。美声唱法,这样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在经过几 个世纪的辉煌之后,受到流行趋势的影响,面对当今电声设备的广泛 应用,必然要寻求一条自己改革创新的道路。那么,与歌剧存在“血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2 缘关系”的音乐剧刚好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她让美声唱法放下了“高 贵”的姿态,用亲切的音乐语言和观众零距离接触,为美声唱法在流 行音乐时代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3 第一章 音乐剧的演唱 音乐剧剧作家小哈姆斯坦认为:音乐是音乐剧必不可少的元素。 而歌唱又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风格的形成和演变可以说是艺 术经久不衰的永恒规律,那么歌唱风格的形成和演变同样成为了这个 规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音乐剧舞台表演风格的形成至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从宏观来看 来,表现形式(音乐、舞蹈、戏剧)没有大的变化,而从微观上看来, 各个具体的局部变化却是相当惊人的。 1.11.1 音乐剧的多元化演唱风格 说到歌剧,观众很容易就和美声唱法联系到一起,而说到音乐剧 却很难用一种唱法来形容,有些学者干脆用“音乐剧唱法”来概括她 的多元化。那么“音乐剧唱法”又有哪些唱法呢?仔细探询一下音乐 剧的百年发展史,我们可以理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轻歌剧是音乐剧的重要来源之一,斯坦 雷格林在音乐剧的小歌剧时代中认为:欧洲的作曲家给美国带 去的小歌剧形式是音乐剧在百老汇发展的根源,小歌剧(轻歌剧)对 音乐剧的影响要超过后来兴起的爵士乐 2。此时的音乐剧演唱在呼吸、 共鸣、发音、咬字等发面都具有歌剧演唱风格,与歌剧有所不同的是 当时的音乐剧更加追求自然、放松、偏薄的胸腔共鸣,歌曲的篇幅较 小, 音区以中低音为主, 声乐技巧要求不高。 这种唱法在 20 世纪的 30-50 年代较为常见,剧目有: 演艺船 、 旋转木马 、 南太平洋 、 国王 与我 、 音乐之声 、 窈窕淑女 、 你好!多莉 、 屋顶上的提琴手 等。 30 年代,格什温从黑人爵士乐、灵歌以及黑面人游艺表演中提取 素材精华,融入自己多年对黑人音乐的体验,用大歌剧的创作手法写 下了具有美国民族风格的音乐剧波基与贝丝 3,也有人认为她是 “一部真正的美国歌剧” 4。爵士乐作为美国特有的民族风格成为美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4 国本土音乐剧的重要来源。爵士音乐剧中即兴优美的布鲁斯、灵歌通 常是黑人在奴隶制度下的悲惨、凄凉生活的写照,曲调哀怨凄切,善 于利用非洲音乐的节奏,音乐特征上切分音和变化音的使用非常明显, 声乐上即兴演唱和滑音、颤音等装饰音的技巧使得黑人声乐艺术更具 有感染力 5。由于长期受欧洲传统美声的影响,爵士音乐的演唱也具 有强有力的气息、发声自然流畅的发声特点,爵士乐特有的鼻音效果 和咽壁力量的运用较为常见,音色上具有模仿器乐的效果,高音富有 张力和爆发力的特点。音乐剧波基与贝丝的歌唱部分全由黑人演 员运用美声唱法演唱 6,其中夏日时光带有布鲁斯音调的唱腔和 爵士切分节奏的特点,被很多美声女高音歌唱家翻唱, 波基我爱你 语气生动自然、发声自然、似唱非唱、似吟非吟 7。音乐剧波基与 贝丝的出现打破了音乐剧被美声唱法垄断的局面,开启了音乐剧风 格史上的新纪元,同时爵士风格也为美声唱法注入了新鲜血液。 乡村音乐早期的流行可以追述到 1830 年的美国南方地区,真正被 人熟知是在 20 世纪的 20 年代,1943 年的俄克拉荷马把这样一种 风格样式带入了音乐剧 8,该剧真实的再现了 20 世纪初俄克拉荷马的 田园风光,展现了美国西部拓荒者的质朴而狂放的生活、爱情经历 9。 由于当时正处在二战尾声,人们对恢复幸福生活充满渴望,具有乡土 气息的乡村音乐在当时的大背景之下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剧目有: 俄克拉荷马 、 安妮,拿起你的枪等。 60 年代开始,白人轻少年对黑人哀怨的节奏和旋律越来越提不起 兴趣了,于是旋律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摇滚乐逐渐成为年轻人张扬个性 的发泄方式。摇滚乐突破了语言和种族的藩篱,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 的音乐语言 10。音乐剧毛发从剧本到歌词都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气 息,爆发了人们的激进与反抗意识。摇滚乐风格音乐剧的入侵使得传 统音乐剧进入电声时代,演员们使用真声歇斯底里的呼号,对观众来 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人们的情绪被煽动进而高涨。韦伯的音乐剧耶 酥基督超级巨星不可思议地把摇滚与宗教联系在了一起,加上电声 乐队的引进,使得整个音乐剧充满了时代感和震撼力。摇滚风格的音 乐剧在演唱上,节奏至关重要,它是发泄情绪的重要手段,演员的嗓 音也别具个性,从审美角度上看来一文不值的沙哑音色在摇滚乐中却 被视为“黄金” ,这样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方式,就像一面多棱镜反映了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值得深思。剧目有: 上帝之力 、 耶酥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5 督超级巨星 、 约瑟夫和神奇七彩衣 、 油脂 、 啊!加尔哥达 、 你 自己的事等 11。 进入 70 年代, 音乐剧的演唱经历了从传统的轻歌剧到现代的爵士、 乡村、摇滚的发展演化过程,人们不必寻求属于音乐剧自己的唱法, 事实证明不拘一格的演唱形式正是音乐剧的演唱风格。 1.2 1.2 音乐剧唱段在音乐剧中的重要意义 在音乐剧中各个人物的唱段是音乐剧的“灵魂”所在。她交代了 剧情的发展和戏剧的矛盾冲突,是戏剧发展的表达,也是人物内心矛 盾和情绪的展现,更是引起观众共鸣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如何 更好地演绎这些唱段,用什么样的声音和状态来表现唱段,是音乐剧 演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往往是一部音乐剧的成功所在。 一部好的音乐剧,首先必须做到如何使好的唱段和好的演唱方式 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戏剧的冲突、在矛 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才能给观众带来美的情感体验。 1.3 对音乐剧演员的要求 音乐剧和歌剧不同,演员塑造角色的手段也是多样的,不仅要具 备良好的演唱功底、专业的舞蹈训练,还要有较强的舞台剧表演能力, 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音乐剧演员必须是技能全面、表现力丰富的“全 能”型演员。 音乐剧的演出经常有宏大的场面,通过歌曲和舞蹈来渲染气氛, 表达不可言喻的情感。 音乐是音乐剧的重要表现手段,而歌曲能够更加直白的表现人物 内心的情感,推动剧情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评判一部音乐剧成功 与否还要看是否有几首旋律优美,且能够流传广泛的歌曲。例如在以 舞蹈见长的音乐剧猫中,歌曲回忆可谓是剧场以外的“代言 人” ,甚至于有很多人只知道回忆而不知出自音乐剧猫 。可见 歌曲对一部音乐剧的影响之大。 舞蹈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通过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变化 来表现和抒发音乐、戏剧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推动剧情的发展。例如: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6 西区故事中玛利亚在参加舞会之前跳起的欢快的独舞,就是从肢 体语言上向世人宣称自己在美国新生活的开始,而在之后与东尼的双 人舞则暗示观众两人已经为对方所吸引,坠入爱河。 音乐剧对演员声音和形态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不具备能歌善舞 的才能很难在音乐剧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对一名演员来说,正确 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所长。例如伟大的舞蹈演员 弗雷德亚斯坦曾因为“不能唱”而被排除在百老汇之外,后来他却在好 莱坞用自己的舞蹈天赋为歌舞片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7 第二章 音乐剧古典风格及演唱分析 音乐风格属于音乐美学范畴, “风格”一词的含义在音乐领域里, 可以广泛的包括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某一流派、某一音乐家、 某一体裁、某部作品等等,是音乐思想、音乐表现手段和技法上所具 有的区别性的独特的典型特征。据此,音乐史学家们把音乐风格分为 四个类型:民族的、时代的、乐派的和作曲家个人的音乐风格 12。由 此可见,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乐派和不同作曲家都有各自不同 的风格取向,如西方严肃音乐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和现代 派之分,流行音乐则有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之分。 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音乐剧所属的风格呢?依我看来,音乐剧 既属于严肃音乐范畴又属于流行音乐范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音乐 剧来源于歌剧,她的最初形态就是轻歌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简 化的、通俗化的歌剧,四大名剧之一的歌剧魅影就是这样具有一 部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剧;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音乐剧的产生、 发展、流行是与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都市文化成为大众 消费的主流, “通俗性” 、 “娱乐性” 、 “现代性”的音乐成为音乐剧的必 然风格取向,因此她又具有流行音乐的属性。 无论是古典风格的音乐剧还是流行风格的音乐剧,她们在各自的 演唱中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与剧目的风格取向都是息息相关的。 下面我们结合音乐剧的风格对具体的演唱环节加以分析。 2.1 古典风格音乐剧及她的流行演唱风格 纵观音乐剧的发展史,我们不得不把音乐剧和歌剧联系在一起, 因为音乐剧的来源之一就是轻歌剧(operetta) ,而轻歌剧的原意就是 短小的歌剧,与歌剧相比较她的剧本通俗,篇幅短小,结构简单,旋 律流畅,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 轻歌剧在百老汇经过了数十年的辉煌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即 采用具有民间风格的曲调贯穿于大量的歌曲、舞曲、小夜曲和进行曲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8 之中,另外她还具有圆舞曲风格,小约翰施特劳斯欢快的 3 拍子节 奏和韵律,丰富了轻歌剧的音乐,使得轻歌剧整体具有旋律优美上口, 歌舞并茂,轻松愉快,喜剧色彩浓郁等特点。 古典音乐剧的演唱形式和唱法与歌剧也是一脉相承的。演唱形式 除了独唱、重唱、合唱外,还加入了说白以取代歌剧中的宣叙调。唱 法都是建立在美声唱法基础上的,歌手们经常把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 结合在一起演绎作品。 随着时代的变化,高雅音乐的受众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不 仅沉醉于古典音乐优美典雅的旋律之中,而且渴望在流行音乐快节奏 的冲击下释放现实生活中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观众的欣赏层次和 精神需求成为一部音乐剧制作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具有古典风格, 并用美声与流行唱法相结合演唱的音乐剧形式仍受到广大古典乐迷的 喜爱及追捧 13。 歌剧这种成熟的艺术形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辉煌后,必然对音 乐剧的演唱要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声 唱法作为歌剧特有的演唱风格,通过几百年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一 套科学的发声体系,其特点是:气息饱满悠长、歌唱轻松流畅、声音 圆润自然、吐字清晰纯正、声区统一无痕、追求连贯平滑、音色始终 完美统一。而这种唱法在音乐剧的演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美 声唱法毕竟是歌剧时代的产物,处在当今时代的音乐剧在本质上和歌 剧是有区别的,她追求的是更具现代感和亲切感的声音,因此在对美 声唱法采取了继承和发展之后,形成了具有音乐剧风格的音乐剧唱法, 即以美声唱法为基础,采用自然、放松、偏薄的混合胸声,作品多以 演唱篇幅短小、情绪单纯的抒情短歌为主,声乐技巧不高,音域不宽, 多在中声区,气息通畅,多以清晰的吐字来表达细腻的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一些偏重古典风格的音乐剧以及唱段分析来进 一步了解和分析这种音乐剧唱法。 2.2 剧目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歌剧魅影 )是英国天才作曲家安 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一部经典的古典风格音乐剧,当时的洛杉矶 时报甚至称该作是对意大利现实主义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模仿之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9 而韦伯则是在音乐创作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类型的界限,以高 超的技艺和音乐素养,吸收了古典歌剧、轻歌剧和多种风格的音乐元 素来驾御古典与流行,在两者之间自由穿梭,游刃有余,使得这些优 美的曲目不仅博得了古典乐迷的好感,还取得了普通音乐剧爱好者的 欢心。 图 2.1歌剧魅影2004 版电影海报 剧中歌曲think of me(想着我)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古典歌剧 和流行歌曲相结合的歌曲,该曲旋律流畅、婉转,带有些许的忧伤。 从谱面上看,歌曲的音域接近两个八度,抛开最后一个高音小字二组 的降 b 外,音高都在自然声区范围内,歌曲整体的调号要比一般歌剧 中女高音这个角色低一个大三度,旋律部分主要都围绕中低声区进行。 因为剧中女主角就是一个歌剧女高音演员,歌手的演绎大部分是建立 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的,中低声区气息较浅并不像美声那样在中低声 区讲究胸腔的共鸣,旋律出现多个八度的大跳,高音部分也只是轻轻 的碰一下,并没有咏叹调听起来那样明显的“柱式”大跳的音响效果, 演唱部分整体和美声唱法比较起来位置更加靠前,接近说话,使得歌 曲听起来更加朴实,更加具有亲和力,但在歌曲的结尾部分有一个华 彩乐句(花腔)的表现,花腔是美声唱法特有的声乐表现手段,在歌 剧中花腔女高音的角色都用来展现该人物的美丽与聪慧,因为整体的 调号就比较低,加上花腔的特点之一就是轻巧,演绎的还是非常婉转 流畅的,最后的高音有明显的美声痕迹,声音通畅,听起来有完满的 结束感。 the music of night(夜的乐章)是由魅影这个角色演唱的, 他的第一位男主角是当时还是韦伯妻子的莎拉布莱曼一同在声乐班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10 学习的迈克尔克劳福德(michael crawford),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 磁性与诱惑,很多细节的处理都仿佛是在用气声说话,高音几乎全都 用弱音来演绎,真假声在克劳福德的演唱中能够轻易的被识别,但经 过他的处理又显得不那么明显,反而更加丰富了魅影这个角色,把“魅 影” 的畸形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让观众感觉到有如在梦幻中一般。 魅影这个角色的演绎也有很多版本,而克劳福德的版本几乎可以用完 美来形容,不免歌迷们在为他争取新版电影歌剧魅影魅影一角时 不惜专门开设网站为他声援 14,成千上万的歌迷来信以及歌迷收集的 克劳福德多年中演绎 the music of night的版本,足以看出他的实力。 2004 年版本的男主角是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 ,他曾是苏格 兰摇滚乐队 speed 主唱并且同时还是个读过八年法学院的实习律师, 饰演过古墓丽影的男主角及其他多部影片,从唱功以及细节处 理上和音乐剧天王级人物克劳福德相比后者肯定更胜一筹,但以我看 来巴特勒的声线更具有阳刚之气,戏剧表演更加真实而富有观赏性, 当魅影抱着他心爱的女人时,立刻呈现出他内心柔情的一面,他从身 后紧紧地抱着克里斯汀,深情的抚摸她的头发,柔声在她耳边呢喃 ( the music of night ) ,柔情、期待加上一丝挥抹不去的绝望,巴特 勒在短短的几秒钟、寥寥的几个动作里将魅影的内心诠释的那么真切, 真切的令人心碎,虽然在歌唱上受到不少歌剧魅影迷的反对,但 韦伯对巴特勒金属般的声线给予了肯定,在 2004 这个版本上倾向于打 造一个完美而更真实的魅影形象,不断求变、求新不也正是音乐剧制 作人以及作曲家们一直在最求的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1 图 2.2 迈克尔克劳福德 图 2.3 杰拉德巴特勒 les miserables ( 悲惨世界 )来源于中国人熟悉的雨果长篇名 著,一些 19 世纪的作曲家曾考虑把她改编成歌剧,而直到一百多年后 才被改编为音乐剧,这部史诗般的巨著再次震撼世人。英文版悲惨 世界创作手法十分接近古典音乐,主题音乐贯穿全剧,和一般音乐 剧不同的是该剧几乎没有对白,所有的连接部分和叙述性段落全都是 用音乐和歌曲来表现的,喜歌剧风格的狡诈圆舞曲在刻画人物上 用的恰倒好处。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12 图 2.4悲惨世界剧照 寇姆威尔金森(colm wilkinson)是男主角冉阿让的最好诠释者, 他从小就受到了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熏陶,在歌唱以及作曲方面 都有相当的才华,音乐剧悲惨世界在他多年的演唱生涯后真正检 验了他歌唱与表演的功力、并使他大放异彩。1995 年是音乐剧悲惨 世界英文版演出的 10 周年纪念,威尔金森再次出演冉阿让,此时的 他已经 51 岁了,年龄上与冉阿让很接近,再加上 10 年来的历练与积 累,表演起来自然是炉火纯青、无可挑剔。他的声音并不像歌剧男高 音似的那么清亮、圆润,相反有些沙哑、苍老,有一种历尽苦难、饱 经沧桑的感觉,与人物形象十分吻合。看他的表演,你会觉得他就是 冉阿让,经常眼泪会不知不觉的被他勾出来。冉阿让的独白(vajeans soliloquy),这首歌是冉阿让被主教拯救后,惊异之下唱出的心声。威 尔金森独到的用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演绎了处于黑白、善恶矛盾交叉口 的冉阿让的心声,正义善良的部分用接近美声唱法的音色唱出,而潜 意识里邪恶的冉阿让则是用的接近摇滚的喊声唱法唱出,形成鲜明的 对比,推动了剧情发展,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也是非常到位。 bring him home ( 带他回家吧 )是冉阿让在全剧后半部分最有份量的咏叹调, 全曲都是在美声唱法的支持下用假声演绎的,由于剧情的需要只能用 极小的音量来歌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把男主角内心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3 诚与脆弱的一面刻画的淋漓尽致 15。威尔金森的演唱时而真声、时而 假声,极富变化,令人叫绝,这种唱法在古典歌剧中也许会因为音色 的不统一而显得不伦不类,但在音乐剧中却恰倒好处的表现了人物复 杂的内心世界,这么具有戏剧性的演绎充分体现了寇姆威尔金森的 在声乐上驾御混声、真声、喧叙调、咏叹调以及朗诵方面的能力及修 养。 图 2.5 寇姆威尔金森 图 2.6 迈克波尔 贾维的扮演者菲利普奎斯特(phlip quast)和马里欧的扮演者迈 克波尔(michael ball)都是音乐剧界炙手可热的超级偶像级人物, 两者演唱都偏重于美声,菲利普奎斯特的演唱铿锵有力,从始至终 都很稳健,非常符合他的警察身份,后者迈克波尔天生就是音乐剧 中的“大情圣” ,扮演过不少身陷情网的男主人公,波尔音域宽广,演 唱技巧娴熟,感情充沛,对各种风格歌曲的驾御能力都很强,无论是 流行还是美声唱法都运用自如,从低音到高音都能驾轻就熟,他没有 接受过正式的声乐学习,在演义学校学习的是表演专业,但他已经成 为当今世界音乐剧舞台上的领军人物之一。 2.3 歌曲 歌曲老人河来自于音乐剧演艺船 ( show boat ) , 演艺 船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音乐剧,开创了严肃音乐剧的先河。歌曲老 人河是该剧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首由著名黑人男低音保罗罗伯逊 演唱的,他虽然不是一位正统的歌剧演唱家,但他在黑人民歌及灵歌 的演唱上达到了极佳的境界,许多黑人歌曲由于他的演唱而风靡全球, 他的嗓音动听,音域宽厚, 老人河是全剧的灵魂音乐,它几次在剧 中的关键时刻出现,他用心灵诉说了黑人在种族歧视下的痛苦和忧伤。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14 更由于他通过一系列的黑人歌曲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呼唤自由与正 义,而使他成为具有政治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用汉语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以示同情和支持。 老人河这首歌后来被广泛的引用在美声男低音的演唱曲目中,我 国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和吴天球都有相当精彩的演绎。 玛丽亚 ( maria )和今夜 ( tonight )是音乐剧西区故 事中展现古典声乐的两首咏叹调,卡雷拉斯 和卡诺娃版的西区故 事由作曲家伯恩斯坦自己指挥的,两位声乐大师都是美声界的顶尖 级人物,卡雷拉斯演绎的玛丽亚在开头就展现出“三高”的实力, 托尼这段对玛丽亚一见钟情的内心告白优美而动人,开头 maria mariamaria这句的旋律是增四度音程的递进关系,由真声到假声 过渡的处理充分表现了泛音的效果,听起来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16,让 人不得不对卡雷拉斯的高超技艺由衷地心生敬意。而卡雷拉斯和卡诺 娃的二重唱今夜让人听起来荡气回肠、欲罢不能 17。 图 2.6 卡雷拉斯 、卡诺娃版的西区故事海报 2.4 跨界歌手的出现 近几年,美声唱法出身的歌手转而进入流行歌坛成了一股时尚。 听古典音乐的人往往有种“高贵”的癖好,视其他音乐如垃圾,而听 流行音乐的人则把古典音乐当作天书一般不可阅读。那么,用古典唱 法轻松演绎流行歌曲可谓相得益彰了,两者结合的产物便赢得了很多 犹豫不决的中间阶层的青睐。 对于演唱古典歌曲的歌手来说,处理流行歌曲可谓驾轻就熟,他 们的涵养和素质可不是一般通俗歌手所能比拟的,说起这类美声歌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5 我们没有必要争论到底是谁开创了“古典唱法流行化”的先河,但是 可以确定的是莎拉布莱曼和安德列波切利已经把这种雅俗共赏的 艺术形式发展到极至。无论是time to say goodbye还是prayer 都以不可阻挡的势头穿透我们的耳膜,进入我们的心灵,提起古典的 流行歌曲就会想起这两首歌,同样听到这两首歌就会自然想起两位超 级巨星。 莎拉布莱曼莎拉布莱曼 (sarah brightman) 作为一位歌唱家,很少有人能像莎拉布莱曼这样,跨越流行、 古典和舞台剧三大领域,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舞台剧原本是无法融 合甚至对立的音乐空间,但是莎拉的歌声却极具创造性地将它们结合 在了一起,她用极为难得的艺术手法将所演唱的音乐表现出来,而且 仍能不损其原味。 莎拉有着曲折而丰富的音乐历程,这正是她之所以能够极具创造 性地将美声与流行唱法绝佳融合的原因。从小莎拉就接受芭蕾的训练, 透过芭蕾使她接触到了古典音乐,而当时她的父母听的却是 60 年代的 流行音乐,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融汇于莎拉的意识中,13 岁登上表演 舞台,18 岁由她担任主唱的歌曲获得了全英 top.10 单曲 18。21 岁那 年,莎拉前往伦敦应征出演使之后来名扬天下的音乐剧猫 ,不仅夺 得女主角的位置,还俘获了该剧的作曲家大名鼎鼎的安德鲁洛依德韦 伯的心,从此成为这位音乐剧大师作品中的女主角,并在他的指导下 开始演唱古典作品。从此,莎拉凭着自己充满能量的绝美歌声向流行 乐坛与古典乐坛进发,她以流行唱法唱中低声区,而用美声唱法演绎 高音区,以此取得的流行与古典之间的平衡,听起来别具风韵。她的 成名作,包括音乐剧歌剧院幽灵 、 艾薇塔唱段、歌剧图兰朵 选段今夜无人入睡的女声版以及流传全世界的那首告别时刻 等。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16 图 2.7 莎拉布莱曼 安德列波切利安德列波切利 (andrea bocelli) 1958 年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坎尼的一个热爱音乐的农民家庭。从小 弱视,12 岁那年一次踢足球使他的眼睛彻底失明了,但他凭着对音乐 的执着和追求,一步步迈向成功,成为横跨古典、流行两界的著名歌 唱家。波切利早年跟大名鼎鼎的男高音科来里学习,已成为世界顶尖 级男高音歌唱家,被誉为帕瓦罗蒂的接班人。波切利的声音充满激情, 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超越了不同语言的界限,直接用心灵沟通。他 的高音柔软,没有歌剧演员般的造作,没有流行歌手般的漂浮。他成 功的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那顺畅自然、娓娓动人的演唱风格 被人们视为最能释减工作压力及生存压力的妙方。这种演唱风格更使 他成为当代音乐风景线的一个亮点,是他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巅 的独特流派。他实现着他的一个梦想:使歌剧拥有更多的观众,而不 再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人们对歌剧产生的前 所未有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波切利。在欧洲,年龄在 25 到 65 岁之间的众多乐迷,有 92%知道他的大名;同样的年龄段,在亚洲, 他的大名至少有 85%的人知道;而在中国,也有数量众多的音乐发烧 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7 图 2.8 安德列波切利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18 第三章 音乐剧与歌剧 近一百年来,歌剧越来越被当作“阳春白雪”高搁于艺术殿堂之上, 有代表性的创作作品凤毛麟角,真正能欣赏歌剧的观众也是非常少的, 因为这类观众必须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歌剧常识和音乐涵养的基础上, 她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因此,她的观众在很大一部份是我 们所谓的“圈内人”。但同时,在从后工业化时代转变为资讯时代,电 影、电视、网络对大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大众的审美需求,人们对娱乐的取向已经变得更加广泛,单就一种艺 术形式也需要从中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因此,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 流行等现代特性,逐渐占据了歌剧的市场份额成为现代音乐戏剧的主 流。 音乐剧的音乐形式是歌剧化的,它是古典歌剧艺术的现代传承, 是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音乐剧与歌剧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 没有明显的断代。与其说音乐剧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倒不如说音乐 剧是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剧。 3.1. 声乐部分与歌剧的区别 3.1.1 唱法上的区别 美声唱法“bel cant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意为“精美的歌唱” 。 她起源于 16 世纪末到 17 世纪初,盛行于 17、18 世纪,随着意大利歌 剧的发展而完善起来。美声歌唱讲究音色柔美、音质纯净、发声自如, 旋律音的连接匀称而灵巧,装饰音优雅而精美,歌唱风格真挚而富于 感情。技法上主张打开喉咙,以及良好的呼吸支持。美声唱法是歌剧 演唱中基本或唯一的演唱方法 19,由于她高度的艺术性和技巧,在意 大利歌剧和莫扎特的歌剧中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歌唱方法。到了 19 世纪 以罗西尼为代表的作曲家对戏剧性的追求促进了大歌剧的发展,为了 表现戏剧性高潮,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歌剧演员为了不被淹没在乐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9 中,歌手们都通过共鸣来增强嗓音的音量和穿透力。与此同时,观众 的欣赏趣味也发生了改变, “辉煌的高音、厚重的音质和响亮的低音” 已成为他们对歌唱的新的审美追求。 西方音乐剧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同时也伴随着音乐剧演唱方法 的发展,从最初的轻歌剧式的美声唱法为主到爵士、流行、摇滚等不 同唱法的并存,形成了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的音乐剧唱法。这种唱法的 特点是:深、浅呼吸支持的灵活运用,共鸣多采用口腔、胸腔共鸣, 高音区多采用“呐喊”式的开放唱法,咬字比较强调字头,注重音色 的明亮度,善于用麦克风进行多种音色的灵活变化,行腔、走句、润 腔、装饰音的处理细腻、自然,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有很 强的运用能力 20。 音乐剧唱法在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继承中丰富了音乐剧的表现 力。单纯的通俗唱法虽然发声自然简单,歌声亲切随和,但缺乏戏剧 的对比和张力,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剧情的矛盾与冲突时就显得比 较苍白。例如: 歌剧魅影中的歌剧魅影唱段,该曲最后克里斯 汀放声歌唱时,不但有个华彩乐段,甚至有在小字三组的 e 上的长音 保持。这种强烈的张力和戏剧性,以及该部分的演唱技巧都是通俗唱 法所无法企及的。美声唱法注重音色的圆润和饱满,符合人的审美需 求,并且能形象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内在思想、矛盾和情感冲突,富有 较强的戏剧性。尤其在诠释人物或剧情时能通过一些难度较高的演唱 技巧,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3.1.2 声部上的区别 在科学文化的促进下人们不断发掘着自身发声器官的潜能, 追求各 种色彩的美好音色。15 世纪中叶,人们将人声由低音到高音的不同音 域、声区、音色,大致划分为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以及女声的女 低音、女中音和女高音等几种色彩区。而在当时这些所有的声部全都 是由男声来演唱的,到了 18 世纪女性歌手才真正登上歌剧舞台 21。由 此,歌剧艺术才走上正常的符合审美需要的发展道路。 在长期的歌剧艺术实践中发现, 人的声音色彩如同调色板上的千颜 万色,有高低、明暗之分 22。在歌剧表演中对音色的分类,与其说是 声部的分类不如说是角色和年龄的分类。例如:女高音音域一般为小 字一组的 c 到小字三组的 c,她们的音色轻柔、气息委婉、富有线条 论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古典风格 20 感,多饰演形象活泼灵巧且幽雅的角色,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 珊娜和女伯爵、 唐璜中的采林娜、安娜和艾尔维拉;而女中音音域 一般为小字组的 g 到小字二组的 g 甚至 b,她们的音色非常接近大提 琴,丰满而柔和,由于女中音的音色极具诱惑力而又性格鲜明,在歌 剧中往往都饰演“不正派的女性”参松与达丽拉中靠美色诱 惑英雄的达丽拉, 卡门中让男人着魔而又无情、放荡的吉普赛女郎 卡门,以及汤豪舍中勾引良家子弟的维娜斯等等。在歌剧声部的 分类中也有些约定俗成的规律,如角色中父母的声音比子女低沉,哥 哥比弟弟低沉,具有最高威望和权势的往往是由男低音来饰演,而男 中音角色一般都是饰演比较成熟的年轻或中年男子 23。 在音乐剧中人们对音色的划分不是很明显, 但同时也沿袭了歌剧艺 术中对角色声部的划分。如歌剧魅影中魅影这个角色为了营造阴 森恐怖的气氛,声部选择自然是偏中低声部的;从音乐剧整体的声部 结构上看来也是沿用了歌剧的一套声部平衡原则,如: 西区故事中 五重唱今夜 ( tonight )中,就采用了一个男高音、一个女高音、 一个女中音和两个男中音来演唱,由三个中低声部进行旋律的铺垫, 再由男女高音的出现把剧情、旋律引向高潮。 3.1.3 音区及旋律上的区别 在传统的歌剧咏叹调中,作曲家们不仅要创作出美妙的旋律,为了 让专业的美声歌手充分发挥声乐技巧,往往在创作中还要加入辉煌的 高音和难度较高的华彩段落,而辉煌的高音和华彩段落对一个成熟美 声歌手来说需要 8-12 年的专业训练,歌手往往都具备 3 个或 3 个八度 以上的音域,观众们在欣赏歌剧时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个现象,明明女 主人公是十七、八岁的曼妙少女形象,而饰演却是 30-40 岁的体形稍 胖的女演员,这样就造成年龄上的脱节,有时也会使对歌剧不太熟悉 的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 在音乐剧歌曲的音区的特点上看来,音区范围较小,基本上是在人 声说话的自然音区以内,歌曲的结构和篇幅上更加简单、精练,曲调 的创作上变化音和转调的出现较少,追求流行且质朴的旋律,这样大 大便于了歌曲在广大群众的传唱,如被中国人广为熟悉的音乐之声 里的多来咪和雪绒花音域都不超过一个八度,即使是大型些 曲目如歌剧魅影里的夜之音和想着我音域也在两个八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21 以内,除了些美声花腔在音乐剧中的运用,一般极少出现超出这个音 域的歌曲。 3.1. 4 重唱与合唱 重唱部分歌剧和音乐剧在创作大体遵循的原则基本一致。 重唱几乎 都发生在主要人物的情感交融或纠葛的时候。重唱的形式有:二重唱、 三重唱、四重唱和五重唱等。重唱大致可以分为唱腔型和剧唱型,唱 腔型指一段具有咏叹调形式的抒情片段,剧唱型指包括剧情叙述、人 物情感冲突交流的宣叙性片段,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唱”和“讨 论唱” 24,如茶花女中的饮酒歌 、 卡门第三幕中斗牛士埃 斯卡米洛与霍塞决斗前的二重唱, 剧院魅影中的同名曲以及悲惨 世界中冉阿让和贾维的二重唱针锋相对 。 合唱作为歌剧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是其他形式 所不能替代的。从审美意义上说,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有其相 对独立的形式美,合唱以其恢弘的、深沉的、优美的歌声令人陶醉其 中。在歌剧演出中,合唱并不直接介入戏剧事件中,而是主要发挥画 外音的作用,有时可作为戏剧中的某个角色发表意见或表示作者观点 的作用,有时则烘托戏剧的气氛,暗示情节的进展 25。歌剧的合唱形 式可以分为:童声合唱、齐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和混声合唱 几种,其中以混声合唱居多,用以表现辉煌宏伟的场景,如卡门 第一幕开始塞维利亚广场上街头少年的童声合唱、 纳布科中的齐声 合唱希伯来奴隶合唱 、 游吟诗人中著名的混声合唱铁砧合唱 。 音乐剧中的群体演唱,多为齐唱形式的演唱。在声音处理上并不 像歌剧中的混声合唱那样追求和谐,而将着力点更多地用在突出人物 个性和表现剧情冲突上。如猫中的杰里克猫族穿插了不同音 色的领唱,来表现不同猫的性格,从而揭示人类社会的善恶美丑。又 如悲惨世界开篇领唱合唱劳作之歌是一帮囚徒在监狱劳作中 吟唱的歌曲,歌唱采用齐声合唱形式,旋律沉重,歌唱的音区低沉而 有力,更加接近说话,歌声中透出的不仅仅是凄凉和怨愤,还有挣扎 与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