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餐饮业室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餐饮业室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摘要 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沉淀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藏,中国传统艺术便是这些宝藏中最美、最绚烂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 案。什么是“中国元素”? 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我 们把这些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均视为“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性,它的意义是永恒的,并在 艺术研究领域里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元素所蕴涵的特殊艺术价值,因此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果能够对其加以适当应用,可以为当代的室内设计艺术增 加新的手段和表现方法,特别是现在日益蓬勃的餐饮业。 本文将在分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题材分类、发展历史和纹样背后的强大 的文化哲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对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及手法的研究,对如 何利用传统吉祥纹样创造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体现以人为 本的设计理念进行深入探讨。 目的与意义; 现代中国餐饮业室内设计的一种潮流是恢复传统文化的表现,立足于过去, 扎根于自身的民族土壤,同时引进西方的现代设计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 韵味的现代餐饮业室内设计。本论文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做一些理论研究的。 基于这种前提,本文试图从中国元素入手,挖掘深层次的文化涵义,提炼出适 于现代生活的设计手法,再结合中国古代精湛的室内设计文化和西方的现代室 内设计理论,运用现代的材料、技术,在高层次上复活中国元素,并且归纳总 结出现代室内设计继承传统的许多方法。使室内设计中呈现出具有东方情调的 装饰风格,使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环境更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方法与手段: 对于中国元素的阐述,不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分析,而是深入挖掘这种形 式下的设计思想以及给人的感受,对中国元素的神与形进行共同概括与提炼, 从整体上把握图案的形态与神韵,注重意境的表达。从而使我们能以现代的材 料技术重现那种感受,在深层次上继承中国元素,以体现文脉的延续,而非符号、 图案等外在因素的简单运用。 关键词;中国元素,探索与发展,现代室内设计,中国风格 d i s c u s st h ec h i n e s ee l e m e n to f c a t e r i n g t r a d e si n t e r i o rd e s i g n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o n eo ft h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c r a d l ei nt h ew o r l d ,h a sal o n gh i s t o r ya n d a b u n d a n t c u l t u r a ld e p o s i t sw h i c hc a nb ed e f i n e da sas o r to ft r e a s u r eg i v e nb yo u r a n c e s t o r ,a n d c h i n e s e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i st h em o s tf a n t a s t i cp a r ta m o n gt h e m f r o m g e n e r a t i o nt o g e n e r a t i o n ,o u ra n c e s t o r sh a v es p a r k e dl o t so fp a t t e r n st h a tu n c o v e r t h e i rw i l lo f p u r s u i n gp e a c e f u ll i f ea n dr e f l e c tt h em e a n i n go ff a v o n i a n ,a n dt o d a y , w ec a l lt h e s eo l d p a t t e r n s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 a st h ee s s e n t i a lc o m p o n e n t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t r a d i t i o n a l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i s a k i n do ff o r m a l i s mi nt h ea r tf i e l d i ti sar e f l e c t i o no fh i s t o r ya n do f 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f o r o u rr e s e a r c h t h e r e f o r e ,i nt h ef i e l do fm o d e r ni n t e r i o rd e c o r a t i o n t h ep a t t e r n ss p e c i f i c a r tv a l u ei sh e l p f u li np r o m o t i n gd e s i g nl e v e lo fm o d e r n i n t e r i o rd e c o r a t i o nw i t h a p p r o p r i a t e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z a t i o no f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 s o r i g i n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m e a n i n go f p h i l o s o p h y , c o u p l e dw i t h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t r e n do fm o d e r ni n t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 ,t h e p a p e rw i l ld i s c u s sh o w t om a k et h eu s eo f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t oc r e a t e ah u m a n - c e n t e r d s t y l ew h i c hc o m b i n e sm o d e r nf a s h i o nw i t h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g o a l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u p t o d a t ei d e ao fi n t e r i o rd e c o r a t i o ni s :r e c o v e rt r a d i t i o n a le l e m e n t s ,b a s e t h e d e s i g nu p o nh i s t o r i ca n dn a t i o n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 ,a n du t i l i z em o d e r nd e s i g nt h e o r y t o c r e a t e c h i n e s e - s t y l ei n t e r i o rd e c o r a t i o ns c h e m e t h ep a p e ri sf o c u so nt h e s e i s s u e s ,a n dw i l l t r yt or e a l i z ea n c i e n td e s i g nm e t h o d s ,t of u l f i l li nd e p t ht h o u g h t s , a n dc o m b i n ew i t h w e s t e r ns t y l e a l li na l l ,t h ep a p e rw i l ld r a wac o n c l u s i o no fh o w t oi n h e r i tt r a d i t i o n a l s c h e m ea n di m p r o v et h ec u l t u r a la t m o s p h e r eo fp e o p l e sl i v e s p a c e m e t h o d sa n ds t e p s w i t h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s i g n a lt h e o r y , t h ep a p e rw i l ls t u d yt h ec o m p i l eo f p a t t e r n s t r u c t u r ea n dt r a n s i t i o no fm a t e r i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t or e a l i z et h es u c c e s s i o no f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nc o n c r e t e ,s u c has o l u t i o ni sm a i n l y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u s a g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c o r a t i v e e l e m e n t s ,a n d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o fp a t t e r n sa b o u tw o r s h i po r l e g e n ds t o r y i ts h o u l db e e m p h a s i z e dt h a t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i nd e p t ht h o u g h t s b e h i n dt h ea r tw o r ka n dp e o p l e s f e e l i n ga r em u c hm o r ei m p o r t a n tt h a nd e s i g n m e t h o d st h e m s e l v e s t h a ti s ,u t i l i z et h e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 si nt h el e v e lo fd e s i g n s p i r i t ,n o tm e r e l ya p p l yo nt h o s es i m p l yo u t e re l e m e n t sa ss i g n a lo rp i c t u r e s k e yw o r d s :m o d e r ni n t e r i o rd e c o r a t i o n ,c h i n e s es t y l e ,f a v o n i a np a t t e r n s ,c h i n e s e e l e m e n 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盒目b 王些盔堂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 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荫影1签字日期:o ,声弘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金蟹兰些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盒日b 王些盍堂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阶地 签字日期夕7 年乒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 日 电话: 邮编: 致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我的导师潘国泰教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 的。从最初的选题、定题,到今天的完成,处处体现着导师的睿智,倾注了导 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由衷的感激。 真诚地感谢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全体老师! 由衷地感谢在三年来给予我悉心 指导的陈新生教授、郭端本教授、苏继会教授、韩春明教授、张彪副教授、郭 凯副教授、陈宇飞副教授、李学斌副教授、陈刚副教授、李俊峰副教授、栗洪 宁副教授、邹健老师等等。还要特别感谢胡晓风老师和王鹰老师,她们在学习 期间给予我许多无私的帮助,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和我一起学习和工作过的所有同学的热心帮助。 同时,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评阅论文和参加 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学生自知所学尚浅,定有许多知识的欠缺和论点的不 足之处,望各位老师不吝指教,当然也请各位能够包涵和体谅,学生惶恐之余, 不胜感激! 最后,要把最深沉的谢意献给我的父母,他们温暖的鼓励和支持,给予我 巨大的鼓励,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武珩 2 0 0 7 年3 月 第一章绪论 1 1 中国元素在餐饮业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沉淀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藏,中国传统艺术便是这些宝藏中最美、最绚烂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 案。什么是“中国元素”? 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我 们把这些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均视为“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性,它的意义是永恒的,并在 艺术研究领域里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元素所蕴涵的特殊艺术价值,因此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果能够对其加以适当应用,可以为当代的室内设计艺术增 加新的手段和表现方法,特别是现在日益蓬勃的餐饮业。我国室内设计方面在 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文化领 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式的家具、家居在细节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 影子。 现代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西式简洁的风格在服装、饮食等方面都有诸多 的影响,在室内设计上也已经成为了流行趋势,但中国元素作为我们的一种文 化传统是应该被继承的。在国内外众多的室内外的公共环境、居环境中,中式 空间的设计,中国元素的运用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 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中式元 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1 1 1 装饰符号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因素 装饰符号系统可以使室内空间更富有生机和意蕴。对一个室内空间,我们 希望它富丽堂皇,也可能希望它宁静高雅。即意境是室内设计追求的最高标准, 意境的内在意蕴需达到文化的深层结构。而无论效果如何,我们均有一个主体 的希望定式。如何体现这些特定的效果? 这必须靠装饰语言的合理运用,不一 定每一处装饰都具有符号的功能,然而创造有意蕴、有内涵的风格空间却离不 开装饰符号的点睛之笔。只要存在装饰就存在着装饰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符 号存在的原形式。每一处线脚,每一处造型,都有它独到的历史来源,都有它 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这些小小的装饰图案,传承着浓缩的历史意义,使我们 从中得到美的回忆和视觉的快感。同样是线脚,但纹样千差万别,每一个纹样 都是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浓缩的生活。这些都是唤起我们回忆的符号体系,有些 符号表现明显,有些符号隐藏在整体之中,具有极深的意蕴之味。 1 1 2 装饰符号的研究是深入理解风格体系的最佳切入点 现代的室内设计更重视功能的要求。人们刚刚从传统的封闭空间过渡到现 代灵活和开敞的空间,还需要一些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人们不 断地尝试着对文化理解的重新诠释。中国福文化的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定位,在 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中国民族形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室内设计风格中,更是单 一的中国传统样式和西方的样式占主导,使我们的设计思想局限在各种风格、 主义的框框中,装饰语言生硬贫乏。个人认为我们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到装饰 语言在一个空间中的灵活运用,使装饰符号与整体空间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形 成特定的风格。同样,装饰语言之间的完美结合与协调运用才能形成特定的风 格体系。只有对组成风格元素的单体装饰符号进行深入的理解、研究,才能把 握整体风格的形成及性质定位。我们不能盲目地把西方的装饰符号不加思索地 运用到中国现代的装饰空间中,只有重新定义、重新解构并适合我国室内的空 间结构体系,这样才有意义。 1 1 3 装饰符号的研究是理解空间构成及视觉艺术的前提 在室内装饰中,无论如何优美的图形和多么有内涵的符号装饰,都必须有 形体的客观形式实现,设计师运用这些装饰语言有序地精心装饰,在合适的空 间中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使我们在享受美妙的空间的同时,更体验到视觉 的愉悦。然而这一切的美好表现都必须符合视觉的审美规律,否则只会造成视 觉的混乱。所以说,美化是一门视觉艺术。它不仅要求装饰具有精神内涵,更 要求装饰语言的合理构成。室内装饰也就是空间装饰艺术。它最重要的特点是 要取悦于视觉,创造一门视觉空间艺术。所以空间构成同样是室内装饰艺术中 极具重要的环节。同时,独特的空间构成本身就是特殊符号系统的生命载体, 是符号的空间构成艺术形式。 1 2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现代中国的室内设计的一种潮流是恢复传统文化的表现,立足于过去,扎 根于自身的民族土壤,同时引进西方的现代设计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韵 昧的现代室内设计。本论文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做一些理论研究的。基于这 种前提,本论文试图从中国元素入手,在分析中国元素其题材、分类、发展历 史和背后的强大的文化哲学体系的基础上,挖掘深层次的设计思想,提炼出适 于现代生活的设计手法,再结合西方的现代室内设计理论,运用现代的材料、 技术,在高层次上复活传统吉祥纹样,并且归纳总结出现代室内设计继承传统 的许多方法。使室内设计中呈现出具有东方情调的装饰风格,使人们居住生活 的空间环境更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对于传统纹样的阐述,不仅停留在表 面的形式分析,而是深入挖掘这种形式下的设计思想以及给人的感受,对中国 元素神与形进行共同概括与提炼,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元素的形态与神韵,从而 2 使我们能以现代的材料技术重现那种感受,注重意境的表达,在深层次上继承 中国元素,而非符号、图案等外在因素的简单运用。 1 3 该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1 3 1 使传统历史文脉更好的在餐饮业室内设计中得到传承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文化归属,中国人最正确的文化归属或者说最安全 的文化归属肯定是中国文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也得到了世界范 围内的认可和赞赏。我们作为中国人,就应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国 传统室内风格蕴涵着两种不同的品质,一方面表现庄重典雅的气度,代表着敦 厚端庄的礼教精神,另一方面则流露出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深奥超凡的境界, 耐看且不褪流行。当然,传统并非静止、凝固,而是动态的。在世代相传中会 有不同时代及种种新观念为之注入生命力,使传统得以延续。我们要努力从传 统室内风格中悟出其规律,悟出其精神,特别强调传统吉祥纹样在营造室内空 间中的特殊地位,从而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自然地体现出民族的魂魄。同时,我 们还侧重追求的是“神似”,即“新而中”的风格。这种中式风格正是对传统室 内风格的总结与提高,要求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审美要求及心理需要相适应与 融合。只要做到对中国传统室内风格的价值进行深人研究和重新发现,并与新 的技术和工艺相结合,那么传统风格的室内将会在现代空间中再度出现。 1 3 2 满足市场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难以抵挡中式室内的诱惑,一股充满东方韵味的 复古风与现代人的审美交融碰撞着。很多人在装饰室内空间时喜欢采用中式风 格,但是不少人更希望能达到一种统一的境界,即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现代中 式风格室内设计不仅是美学的体现,更重要是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另外, 从室内装饰来看,人们追求和谐、宜人、有个性化的空间环境,使得市场的需 求不断变化和分化,设计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种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心理状 态、价值观念与需求倾向势必影响、支配人们的消费意向。对中式室内风格营 造方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住室内设计的要领,缔造中式 室内风格的经典。 3 第二章中国元素 2 1 中国元素的分类 中国元素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包含中式家具、中式装饰、中式设计思想三大 部分。 2 i i 中式家具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 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西方设计界认为:“没有中国元素, 往往就没有贵气。”时下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便是以西方的装饰风格和家具 为主,混合入一到两件中式家具,往往产生极美的效果。 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 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我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 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 i 、 案 又细分为供案、画案、书案。供案通常在厅堂中陈设,多采用雕刻作装饰。 案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后来出现的画案、书案则是案类家具的生活化,很能体 现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 2 、桌 中式家具里的桌子有长桌、方桌、书桌、炕桌等。厅堂方桌是一家的门面, 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稳重端庄,做工细致,装饰考究。桌面通常是l m 的距 离,这是中国古人的社交距离。除大型的案桌家具外,还有一种轻便、壳随意 摆放的小型家具,如俗称的“茶几”、“搁几”、“套几”、“燕几”等。 3 、凳、椅 坐具中最主要的家具是凳和椅,它们是垂足而坐的生活习俗产生后出现的 高型家具。根据不同的形状,分为长凳、方凳、圆凳、梅花凳、墩、虎腿凳等; 根据用途又可分为足凳、禅凳、骨牌凳、春凳等形制。与凳相比,椅的样式更 为丰富,也更能代表中国家具的风格特征。中式家具的椅子,有太师椅、有官 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师椅最大,常放在正 厅中。 4 、床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围 上帷幔,床顶部有顶盖。这是不是有点“屋中之屋”的意思呢? 中式床还有罗 汉床,有点像加宽的长条椅,没有架子,通常放在书斋午休时用。 中式风格不再和古老,死板划上等号,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朴实,亲 切,简单却内藏丰富意涵。注重细节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细节装饰方面, 具备现代眼光的重视装饰风格非常讲究。尤其是在现代戏是结构的住宅中,往 4 往可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 果。像屏风,帷幔,翘头案等这些家具,被设计师做来局部装饰,展现出了中 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 每一件中式家具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在每一个流动的音符中都蕴涵着深 深的韵味,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来,它独特的魅力也会吸引很多 的视线,不过材质,线条,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为了 更符合居住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中国元素,才能让居室散发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2 1 2 中式装饰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在中国传统的思维 方式和文化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性思维方式 与表达方式;而民间美术中这种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更是无所不在,被表现 得淋漓尽致。象征性艺术手段是作家、艺术家广为运用得一种表现形式。 象征性的表现手段,常被用在民歌中最动人之处,如陕北民歌中唱到,“鸡 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淘米,妹妹俺不嫌哥哥你”。又如南方民歌,“路 边草草路边黄,路边龙潭万丈长;丢块石头试深浅,丢块花帕试小郎”。民歌手 们“借物寓意”,真是舍不尽之意在言外,脉脉深情在其中。中国民间美术在象 征性手法的运用上,与民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民间美术的许多造型都蕴含着 深刻的象征意义。 2 1 3 中式设计思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 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1 、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在明清时代,“宜”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国内专家对其的 解释是:“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宣繁,三是宜自然 不宜雕琢。”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设计:“一般设卧榻一、榻前仅置- 4 , 几,几上不设一物;设小方杌二,小橱一;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 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 2 、删繁去奢,绘事后素 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设计师一提 到以人为本,就以为是“给脖子套张饼”,其实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与方便是 相辅相成的,过于奢侈地追求“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恐怕会起到负效 果。 “绘事后素”是孔予的话,是他对荚的一种看法。在孔子眼中,绘事是那 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素”要美于 “绘事”。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3 、 因景互借 去过苏州拙政园的都知道这座美轮美奂的园林有一个特色就是“借景”,建 于苏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园林来了。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 计的一种整体观。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目的 是实现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2 2 中国元素寓意的表达 在表达图案吉祥的寓意方面,一般采用象征、寓意、比拟、表号、谐音、 文字及其综合运用的方法。 2 2 1 象征 象征是根据某些花草果木的生态、形状、色彩、功用等方面的特点,用以 表现某种思想含义的方法。例如:石榴多子,象征多子多福,子孙兴旺;牡丹 花形丰满,色彩艳丽,人称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历来在人们心目中代表着 美好和富贵;葫芦和葡萄,藤蔓不断生长并不断地开花结果,以之象征子孙繁 衍,生生不息;灵芝状如如意,有药用价值,可强身健体,故常用作图案以表 达长寿之意。 2 。2 2 寓意 寓意借某些题材寄寓某种吉祥含义,是传统吉样图案常见的方法。寓意必 须明确,让人能够理解,否则就失去意义,故吉祥图案中的寓意题材多为民俗 或文学典故。如莲花在佛教中被当作纯洁的象征,文学中又有周敦颐的爱莲 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寓意君子 之风纯洁高尚。用代表性事物来寓意吉祥喜庆,是吉祥图案对素材较为直接的 应用方式,能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例如金钱、玉石、元宝等都是属于财 富的象征物,将其直接应用在工艺品上,表示对富贵的追求,灯彩是传统的喜 庆之物,将灯笼上绘上五谷,寓意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2 2 3 比拟 比拟是赋予某种题材以人格化的手法。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 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物喻志。如( 图 2 一1 ) ,梅花在一年中开花最早,被称为花中状元。梅花枝干孤高挺秀,不畏严 寒,因此又将梅比拟文人清高,并在装饰纹样 中广为应用。又如鸳鸯的特性是雌雄成对,形 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 寓意夫妻恩爱。又如,并蒂莲被比拟为忠贞的 爱情,如明定陵出土的万历孝靖皇后的“喜字 并蒂莲”纹织金妆花缎。 2 2 4 表号 6 图2 - i 梅花图 表号就是以某种特定的纹样作为符号。例如装饰纹样以八仙手中所拿器物 作为八仙的表号纹样,是以道教八位神仙所执法物组成的图案。相传汉钟离手 不离扇,慢摇葵扇乐陶然;吕洞宾身背宝剑,剑透灵光鬼魄寒;张果老拿着鱼 鼓,鱼鼓频敲传梵音;曹国舅手执拍板,拍板和声万籁清;铁拐李佩带葫芦, 葫芦盛药存五福;韩湘子常握紫箫,紫箫吹度千波静;蓝采和常提花篮,花篮 尽蓄灵瑞品;何仙姑手执荷花,荷花洁净不染尘。 又如八吉祥,又称佛教八宝,象征佛教威力的八种 物象,描绘成八种图案纹饰,即莲花、盘长、宝伞、法 螺、宝瓶、白盖、双鱼、法轮,作为佛教艺术的装饰。 ( 图2 2 ) 作为八宝之一的盘长,表示回贯一切,是长 寿和无穷尽之意,在民间把盘长用于门窗木雕装饰上叫 “套符”,寓有长久不断之意,是取其绵长的特点借指幸 福生活连绵不断。 2 2 5 谐音 谐音是借用某些事物名组成同音词 表达吉祥意义的手法。中国人逢遇喜庆 吉祥,偏好讨个“口彩”。这其中就是 应用汉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汉字有许 多读音相同,字义相异的现象。利用汉 语的谐音可以作为某种吉祥寓意的表 图2 - 2 盘长纹 图2 - 3 事事如意 达。例如,用玉兰、海棠、牡丹谐音“玉堂宝贵”,用灵芝、水仙、菊花谐音“灵 仙祝寿”,灵芝上面加一寿字为“灵芝献寿”,牡丹和花瓶谐音“富贵平安”,鱼 谐音“余”,磐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表“喜”,花生代“生”等等。 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 枣、 花生、桂圆、莲子) 等吉样图案了。( 图2 - 3 ) “事事如意”是把两个柿子与如 意的形象结合起来,柿谐音事,凡见者都可以明白此图案寓意。 2 2 6 文字 文字本身就是具有良好的装 饰性,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 较强的表现张力,因此直接将吉祥 文字装饰在客体上是一种很好的 表现手段。( 图2 - 4 ) 常用的吉祥 固需需嚣 图2 - 4 寿字纹 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它们组成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吉 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或用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可以组成“百福”、“百禄”、 “百寿”、“百喜”图,常与室内艺术品和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 民族工艺和传统文化相生相应,颇具意味。 7 2 2 7 综合运用 有很多吉祥图案是综合运用以上的象征手法的艺术成果。综合手法的最大特点 是可以斌予图案更丰富的意义,使作品成熟丰满。例如,“三多图”由佛手、桃、 石榴组成,寓意多福( “佛”字的谐音) 、多寿( 桃子代表长寿) 、多子( 石榴多 籽) 。三多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 图案的吉祥意味之美,包含着朴素的哲学观念、真挚的感情、群体的共识、 民族的智慧,它是人们心理平衡、精神慰藉、审美愉悦的特殊补剂。尽管美好 的愿望不一定都会成为现实,然而人们还是希望万事“吉祥如意”。从某种意义 上说,这是一种可贵的心灵召唤;让真善美遍及人间。 2 3 中国元素在历代室内环境中的演变 西方以语言学与逻辑学领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符号学理论为设计中的视觉 符号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章可循的体系。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理论的学 科,其研究范围涉及事物符号的本质、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符号的意义以及 符号与人类的关系”。符号学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多年 来,它为各种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认识工具。 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形象符号法,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符号变成信息交 流的方式和对审美等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在研究这种符号的过程中,我们之所 以把每个时期的图形和图像放置于它们曾生存其中的文化情境中去分析,目的 就在于探索这个符号结构中所蕴含的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动植物图像等等,它 们最初都是的审美心理特征和原始宇宙观。 我们所采用的装饰符号大 都是从古代的装饰语言中演变 过来的,有的古代符号一直沿用 至今,( 图2 - 5 ) 这似乎是一种文 化的传承。当然,每一种装饰语 言都有它的社会历史背景,受社 少嚣熙号乏 图2 - 5 象征日、月、虹、雨、云、雷的原始纹样 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一方面体现出当代社会的文化进步,另一方面也关注这 种文明的继承。原始装饰符号在现代装饰中则是层出不穷,有的含义深邃,有 的视觉冲击力强,有的属于古典符号的借用,有的代表现代社会的新型符号语 言。总之,各种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演绎出一首多彩的抒情诗。 装饰符号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美观的追求,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与民族文 化情调。掌握了它们的发展规律才是运用现代符号语言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继 承和重新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标志。我们只有通过对古典文明的符号语言进行发 掘和提炼,才能在新的历史社会环境中重新唤起它们独具的文化魅力,也才能 为运用新的装饰手法提供有用的素材。在现代的装饰运用中,虽然带有具体形 8 象的装饰很少出现,但我认为这正是现代装饰的一种风格转化,图案正被现在 的设计师重新理解、限定和认识。明显的图案被分解、消融在整体风格中,只 能透过一点点装饰符号来明晰其中的内涵。 在商周时,中国建筑就有了装饰。中国原始木构建筑是裸露在外面的。所 谓茅茨不翦、茅茨土阶,从实用角度看自然易火易蚀。为了防火、防蚀和美观, 仰韶文化半居室内部多采用土泥之法,烧烤成棕色陶质,使它变得坚实细密, 产生光滑感。当时人们将鱼纹、鸟纹和人面纹等各种几何纹样引入到陶器的装 饰中,形成了最早的装饰符号。殷代辉煌的青铜纹饰常以饕餮纹、龙纹、风纹、 云纹、波纹,绳纹以及原始的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纹为题材,创造一个 狞厉而奇美的艺术世界。 到了东周,艺术上殷周青铜器丰富 灿烂的装饰主题便成了瓦当纹饰符号的 装饰艺术思想源泉。瓦当是中国特有的 建筑装饰符号,河南洛阳出土的东周瓦 当,上面常常塑有饕餮、龙凤纹样,表 现的主题与殷商和西周的青铜文化一脉 相承。( 图2 6 ) 饕餮纹,实际上指的是 图2 - 6 饕餮纹 被贬的炎帝一族。传说中,炎族被贬为面目狰狞的饕餮,这实在是华夏民族兼 并历史中的一件残酷的事情。在建筑上, 这种纹饰还表现出处于“童年”时代的 中国文化的某种“蛮野”韵味。 先秦的龙风纹瓦当,( 图2 7 ) 这种 纹饰是对龙凤图腾意绪的文化追思。龙 风是中国远古氏族的图腾。远古造房建 屋殊非易事,毁损之事时有发生,需要 获得克服困难避免失败的心理力量和勇 图2 - 7 龙风纹瓦当 气。发展到先秦,瓦当以龙风为主题,其意常在于人们对祖先的膜拜祷告以求 其佑助,同时也是歌颂祖先生殖伟大的一种文化方式。传统的图案逐渐上升为 符号式的装饰美学,也成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有力论据。 到了秦汉,中国古建筑的装 饰文化又展现出新的风貌,它 是对先秦建筑装饰文化的积极 扬弃。先秦的卑宫室、尚节俭 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有所动 摇。始皇帝统一中国,开建筑 文化一代雄风,以建筑宫殿和 姆昏 9 图2 - 8 汉代漆器上的凤鸟纹 陵寝为主的建筑热潮兴起。为夸饰王权,建筑的尺度十分巨大,极大程度地刺 激了中国建筑装饰的发展。中国大屋顶式样的种类很多,基本上分为庑殿顶、 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等。这些屋顶形制在汉代已经完备,并被赋 予了不同等级的政治伦理意义。庑殿顶( 四阿式) 最显贵,攒尖顶为最次等。 此时不少屋顶上出现了脊饰,如鸟形装饰和龙凤造型等,这可以看作是先秦风 鸟图腾装饰艺术的一大发展( 图2 - 8 ) 。 到了东汉末年,斗拱日臻成熟。它在建筑力学上首先是承重构件,有分力 之效,又在审美上具有装饰性。人们现在可以从崖墓、石刻、石室、石阙以及 其它地方看到汉代斗拱的倩影。斗拱是艺术化的技术,也是技术化的艺术。发 展到清代,构成错综复杂的造型之美并被赋予各自不同的伦理意义。这种建筑 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物理服从伦理的又一明证。所以斗拱装饰是汉代装饰的又 一符号现象,荷载着更多中国古代伦理道德。 除了继续以饕餮、龙风之类为装饰主题外,以文字为纹饰的瓦当艺术也迅 速崛起。前者发展到汉代,其形象的狞厉已经减弱,生出一种浑朴的美。但是 虽然崇拜的文化意味逐渐淡化,它并未消亡,也不可能彻底消亡,因为这种文 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远古图腾的肥沃土壤中,是远古图腾的历史遗韵。后者的 字纹常常以文字表明瓦当所附属的建筑名称。这些瓦当文字往往带有祈告、祝 福的文化意义,文字书写风格浑朴有力,颇具汉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特有的 装饰符号。 后来,佛教的传入给中国土木传统的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同时打开东方 建筑文化的眼界。佛教的传播使莲花图案披上神圣、圣洁的外衣,柱基和柱身 等处每每都以莲花作为装饰。象征佛教的莲花大量用于家具装饰,成为那个时 代的特征性标志。随着佛教文化的东来,希腊、波斯等装饰也传入中国。花卉 缠枝纹样被广泛运用,此时的凤纹形象也多为在清新的花卉图案中展翅飞翔的 姿态。尤以回折之卷草,根本为西方花样,常见于中国周汉各纹饰中。中国后 世最通用之卷草、西番草,均导源于希腊,当然,这种装饰文化的入传之后, 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始则粗犷,略具稚气,终而显得雄浑而俏丽,刚劲与柔 美相兼。” 魏晋时代,不但装饰花纹与西方相融汇,建筑构件也吸收了西方柱式。例 如象征人体美的西方爱奥尼亚柱式及其装饰在中国石窟建筑艺术中偶尔出现, 与中国当时的文化风尚和审美意识不无关系。魏晋时代,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一 个“哲学的突破”。人的思想解放是时代的文化主调,经学一度衰微而玄学大盛。 战乱迭起、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使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变为消极遁世,哲学上 崇尚以“无”为本的玄学。一些文人蔑视权贵、笑傲王傧、寄情山水、放浪形 骸,这促成了对自然美的追求。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向往自然的山水诗文的兴 起和园林的建造,同时还有对人体美的隐隐发现,随着思想上的解放,装饰符 1 0 号也日趋多样,人们用这些符号抒写情怀,琴棋书画不但陶冶性情,而且也成 为文人品德高下的符号形式。有些人虽然不懂音律,但在墙壁上挂琴或挂剑装 饰是必不可少的。总之,魏晋的装饰风格比秦汉更加飘逸俊美,装饰美学与哲 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多的装饰图案成为荷载更多哲学意识的符号形式。 隋唐的装饰风格雄浑而不呆板,丰富而不繁琐,兼收并蓄,蔚为壮观,建筑装 饰纹样不同于以前,它是多种纹样的统一融合,例如:陕西西安杨执一墓,墓 门额楣的卷草图案是外来卷草与中国传统凤纹的融合统一。这里所表现的中外 文化交流,显示出强大的中国唐朝那种吞吐日月般的文化气概。 两宋时期,装饰风格从唐代的阳刚之美转化为柔和的曲线之美。科学理论 与建筑伦理有机结合,使建筑装饰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因此这一时 代的装饰艺术比唐代更加周到,规范。宋代的建筑装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 华民族心理情绪上的收缩,体现出装饰风格的严谨而又拘泥的文化品格。两宋 时期的装饰纹样形象冼炼、线条柔和,意匠悠然自在、轻盈洒脱,写实倾向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更加注重现实形态的描写,装饰艺术的审美观念更多的追求 寓意。 元代家具厚重粗大,喜欢采用如意云纹作为装饰题材,雕饰繁缛华美,具 有雄伟、豪放、华美的艺术风格,此时期的花卉纹样形态优美、生动活泼,刻 意追求华丽辉煌的效果。 明式家具的纹饰结构严谨匀称、紧凑有序,给人以方刚稳健、均匀有度的 感觉,优秀的明式家具,造型求雅避俗,结构巧妙合理,充分利用木材的自然 纹理,具有天然质朴、浑厚典雅的艺术韵味。清式家具的雕绘繁复、绚丽华贵, 题材非常丰富,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几何纹、器物纹、风景纹无所不有, 吉祥图案被广泛运用,常采用谐音、象征等方法,寓意富贵吉祥。其装饰图案 的组织大多采用比较自由的满铺形式,对称结构减少,多见散点式、均衡式、 适合式结构,形式松散自由。 及至明末清初,这种装饰风格逐渐老化,宫室建筑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 度减弱,立柱细长,屋顶柔和的曲线轮廓渐渐消失,整个建筑形象在严谨中显 得拘束,沉重。这种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严重地影响了建筑装饰的美学性格。 无论室内门窗、栏杆还是屋瓦的装饰都在走向繁琐、拘谨、僵直,失去了活泼 的清丽风韵。前朝各种装饰图案到了清朝便失去了深刻的含义,只有形式的外 表而没有了内在的精神,雕刻之功虽然极其精美,但是均被程式化所束缚,艺 术造诣不如唐朝。 历代的装饰图案,绝大多数都是以营造吉兆环境和吉兆现象为主,以美的 纹饰和造型来解除各种民间禁忌,并寄托析福求吉的心愿。正因如此,中国建 筑装饰的最高境界便在于饰之有物,物之有质,无论什么样的装饰都有其文化 内涵及礼仪制度,这也构成了中国装饰的风格特征,更成为现代装饰文化的源 源沃土。中国的装饰常常受到礼制的制约,这无疑给装饰语言附加了更复杂的 文化信息。例如,龙的装饰也只能出现在皇家的都城或与王权有关的建筑上, 中央藻井常以蟠龙进行装饰,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建筑的特殊文化属性;又如明 清建筑的用色,以黄色为显贵,其下为赤,绿,青,蓝,黑,灰。而灰和黑是 民居的专用色彩。因此种种,都意在追求“质”的审美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 建筑装饰是整个建筑文化文质相谐的审美风韵。 2 4 中国元素语言的现代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明显地成为了人们的休闲媒介。所以, 进行传统元素的重构的过程中,经过对原形的转化和嫁接,使传统精华在现代 设计作品中得到再植,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 它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与现代设 计结合的可能性。其创造是以传统的造 型元素,运用创造性思维规律及构成的 形式规律变化,经过对原形的转化和嫁 接,以获取新的形态为目的。意在寻找 一种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的默契关系。 充分显示出传统元素的艺术魅力,呈现 出新的、巧思妙用、富于情趣的画面。 诸如通过幻想、真实和虚幻有机地结合 统一,从而创造出变异和矛盾的视觉形 象和画面,调动观者在作品中的情感参 与和交流。 图2 - 9 现代手法重组传统吉祥纹样 例如( 图2 9 ) ,为表达秦汉风格这 一主题,运用组合的方法,以中国汉代圆形瓦当图案中四神纹与瓦当文字作为 主纹,在画面上散点排列以条状的石刻龙纹为辅纹,错位排列在瓦当图案的左 右,形成圆的对比构成。 2 5 中国元素背后的文化哲学涵义 2 5 1 中国元素本身的广容性、多元化 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且延绵不断,表现出极 强的生命力。世界上发源较早的其他古老文化,如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 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等,虽然在人类历史上辉煌一时,但到最后还是趋于 暗淡,毁灭殆尽。决定这些古文化兴衰的,一般说来,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 文化适应力。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文化必须有个不断调适、 更新的过程,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就是文化发展的适应性。二是文化的 1 2 抗震性。即面临外族文化侵袭时,作为本土文化自身到底有多强的抵御这种文 化冲击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在坎坷跌宕中始终未曾终绝,这是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文化适应力和抗震性的最好说明。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强的适应 力和抗震性呢? 这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广容度、多元化。这些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海南省文昌中学校园招聘第四次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审计局招聘辅助审计人员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大田县总医院事业单位紧缺医疗卫生人才公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辽宁沈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沈阳城投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消防救援局招聘政府专职消防队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宁波余姚市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技术人员17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漳州辖区分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西大学公开招聘专职辅导员25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江苏南通市富皋万泰集团如皋市文定高级中学招聘教师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大学生村官中公选乡镇副科级笔试面试真题(附答案)
- 珍宝岛战役教学课件
-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中常用思想方法(解析版)
- 人教版(PEP) 六年级上册 Units 1–2综合检测卷月考一 (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研学旅行设计学习情境三研之有方研学设计06课件
- 腱鞘炎防治与康复指南
- DL∕T817-2024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智能船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金融科技驱动的支付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洞察阐释
- 2025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公需课试题及答案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