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又玄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又玄集是晚唐文人韦庄编选的一部唐诗选集,共分上、中、下三卷。该 集在国内早己失传,直至上世纪5 0 年代才从日本回归本土。本文以日本享和三 年( 1 8 0 3 ) 刻本为底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方面的研究对今本 又玄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第一,全面考述了其成书背景、编选动机、选诗 标准,较为系统地考证了该书的流传情况,同时也对明清时期传世的赝本进行了 考辩。第二,针对又玄集编选体例上体现出来的将方外与女诗人合置于一卷 之内,且依次放置于全集中最后一卷卷末的这一特色,考察了其对后世唐诗选本 该方面的影响。可知,后世的唐诗选本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特色。第三,就 又 玄集中体现出来的几个选诗特点,全面论述了唐代社会生活、文学思潮在诗歌 作品中的反映,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了有唐一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最后,探 讨了该集的文学以及文献价值。由于又玄集选诗方面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所 以该集对于研究韦庄本人的文学思想、诗歌创作以及晚唐诗歌的审美取向、唐诗 的发展演变情况都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该集在校勘和辑佚方面也体现出了重要的 文献价值。 关键词:韦庄唐诗选本编选体例选诗特点文献价值 a b s t r a c t ”y o u x u a nc o l l e c t i o n ”i sat a n gp o e ma n t h o l o g yw h i c hi st h el a t et a n gw r i t e r w e i z h l m n gc o m p i l e s ,a l t o g e t h e rd i v i d e st h r e ev o l u m e s i th a sd i s a p p e a r e df o ral a n g t i m e w e 锄n o ts e ei tu n t i l lt h e5 0 ml a s tc e n t u r y t h i sa r t i c l ee l a b o r a t e sg e a n e r r a u y ”y o u x u a nc o l l e c t i o n ”w t f i e hb a s e do nt h eb l o c k - p r i n t e db o o k ( 1 8 0 3 ) i nj a p a nt h r o u g h t h r e ea s p e c t s , a n de x a m i n e st h ec o u n t e r f e i tb o o ki nm i n ga n dq i n gd a n a s t y f i r s t , t h e e n t i r ea r t i c l es t a t e st h eb a e k g r o t m do ft h eb o o k ,t h em o t i v ea n dt h e c r i t e r i o no f s e l e c t i o n ,a n da l s or e s e a r c h e s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h o wi th a n d sd o w n ;s e c o n d , i t 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s e l e c t i o ni nt h ec o l l e c t i o na n de x p l a i n s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l a t e rs e l e c t e db o o k so ft a n gp o e ma n t h o l o g y ,i ti sk n o w nt h a tt h i s c h 羽a c t c r i s 吐ch 勰b 嘲h l h e r i t e d 粕dd e v e l o p e db yt h el a t e rt a n gp c o ma n t h o l o g y : 刀出垃a e e o r a i n g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t h ep o e ms e l e c t i o n , 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r e f l e c t i o n a c t e db yt h et a n gd a n a s 移s o c i e t ya n d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 , a n da l s od e p i c t st h eb a s i c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 t h et a n gp o e mc r e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 t h i sa r t i c l ea l s od i s c u s s e st h ev a l u e o fd u e u m e n t a r ya n dl i t e r a r y t h i sc o l l e c t i o ni sv a l u a b l ef o rn o to n l yt h es t u d yo f w e i z h u a n ga n dh i sp o e mc r e a t i o n , b u ta l s or e s e a r c ho ft h et a n gp o e mc r e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w e i z h u a n g ,t a n gp o e t r ya n t h o l o g y , t h ev a l u eo f d o c u m e n t a r y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 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 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童霞指导教师签名: & 啊年6 月i 日 。7 年莎月他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囊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苗良 & b 唧年月11 日 引言 又玄集是晚唐诗人韦庄编选的一部唐诗选集,在浩若繁星的唐诗选本中 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又玄集真本国内早已不存,关于其版本流传情况据现在 学者考定认为“又玄集在宋元以前是有完整的足本传世的”、“南宋时又 玄集尚完整存世”。至于何时亡佚的问题,由于资料的缺乏至今没有定论。可 喜的是,上世纪5 0 年代真本又玄集从异国他乡回归中土。它的归来不仅为 我们鉴定出了明清通行本的真伪,而且也引起了学界对又玄集的关注,掀起 了一股又玄集的研究之风。 随着又玄集研究工作的相继展开,许多存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几十 年来,关于又玄集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家各抒己见。这些研究成果大体 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又玄集校勘、版本研究方面的,其中较早的是 夏承焘先生在得到又玄集时,所作的又玄集后记,该篇 后记叙述 了其书失而复得的经过也指出了集子中所存在的一些讹夺问题,并作了简要的说 明,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是对后来学者们研究 又玄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后的二、三十年时闯里,这一曾经在学界轰动一时的问题却又很少有人闯津。 直到九十年代,才又一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凌一航的 校理述略对 又玄集中的一些文字、篇目等方面的讹误加以比勘,同时又编排了新的目录, 也谈到了其文献价值。龚祖培先生的 考述一一兼及辨伪与 补遗中对该书的亡侠时间和文本中作者及篇章进行了考辨,结合全唐诗的 补遗问题指出其文献价值。1 9 9 6 年傅璇琮先生在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对又 玄集系统的整理可以说是版本、校勘方面的集大成者。篇章的考证、版本的考 定、不同版本文字上的比勘等等工作系统的研究基本上给我们展现出了又玄集 的原貌。另一类主要是针对又玄集中所体现的韦庄的文学思想一一。清词丽 旬”的表述,其中有王运熙先生从语源学角度对“清词丽句”含义的澄清,他从 杜诗戏为六绝句其五中。不辱今人爱古人,清词丽旬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 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出发,认为清词丽句可以涵盖屈宋辞赋之艳逸。南朝诗歌 的婉丽与清新相结合,作品具有“清新风味,而不流于浮靡繁溽”张学松先生 力辨“清词丽句”不是指一种诗风,而是指诗歌的审美特质,这反映了韦庄轻功 利、重审美的文学思想倾向。莫立民先生认为韦庄追慕姚合之喜清淡恬丽的文学 情趣,乃是提倡文学形式与内容纯净高洁,文学情趣的风雅秀美,文学欣赏的公 正客观和闲情逸兴。他认为,韦氏之“清丽说”实是我国古代温柔敦厚以中和为 美的传统诗教某些内涵意味深长的阐发。今人曹丽芳的韦庄研究中在以上两 方面都做了研究,且较为系统阐述了又玄集中的版本情况和该集中所体现出 的韦庄之文学思想。 从上述成果来看,似乎没有再做又玄集研究之必要,可是笔者在仔细阅 读文本和翻阅大量典籍之后,发现作为选本的又玄集,集中不仅体现出了强 烈的时代感和编选者个人的编选意图,而且在体例的编次上也有一个明显的特 点,这一的编排方式对后世的唐诗选本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又玄集作为一 个唐诗选本,是各种因素作用后的产物,它有其成书的背景和评选的动机,对于 这一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整个唐代诗歌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选本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是选者的文学思想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共同作用下的 产物。从文本出发就其中体现出的作者选诗的标准、选诗特点以及体例编捧上的 特色等,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因此本文主要以又玄集作为一个 选本为出发点,探讨其成书背景和编选动机,梳理其版本的流传情况,且结合集 子中体现出的一些选诗特点以及编排上的某些特色展开讨论。 本文的第一章着重阐发了又玄集的成书背景、选诗动机、选诗标准以及 又玄集版本的流传情况。其中对于又玄集的版本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加上自己拾得的材料,试图对其做一个流传情况的梳理。 第二章关于又玄集体例编排方面的一个特色:即方外与女性诗人合置一 卷之中相继置于卷末。笔者通过翻阅大量的唐诗选本后得出:大量选入方外与女 诗人作品的唐诗选本,且将其合置一卷之中相继放于卷末的,最早是从韦庄的又 玄集开始。这一特色对后世的唐诗选本体例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章,通过对文本的透彻分析,总结出又玄集选诗中的几个突出特点: 方外与女诗人作品的大量选入;杜甫诗的选入;选诗偏好与近体诗中五七言律诗 的大量选入;乱离时代下产生的又玄集却未有离乱之内容。就这几个方面, 结合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学创作思想对选者的作用等多个危度,展开了讨论。 2 从而更加明晰了作为选本的又玄集的时代性以及它的主要成就,为我们研究 唐诗,研究唐代的文学思潮以及士人创作风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本文 简要探讨了又玄集的文学和文献价值。 3 第一章又玄集 的成书与流传 一、成书背景 第一节成书背景与编选动机 韦庄又玄集的编选是在唐代诗歌繁盛,唐诗选本迭出的历史文化背景之 下完成的。唐代不仅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而且也是中国文学史 上的举足轻重的时期。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了唐代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唐 诗的繁荣有其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方面,诗歌经过六朝诗人理论与创作的推 动发展到唐代,诗歌体制已经基本完备,自身体制上的完备再加上唐人大量的参 与创作,使其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各体兼备、无所不包 的“一代之文学”样式。客观方面,唐代社会的安定、繁荣为其创造了一个合适 的生长土壤和环境,同时统治者的积极参与更加奠定了唐诗在社会中的地位。提 载。太宗作诗,每使虞世南和;世南死,即灵位焚之”。4 】在唐代对作诗偏好的帝 王又何止太宗一人。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君主的提倡自然就使诗歌创作 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风尚,能歌者不仅帝王将相、文人寒士,就连妇孺童叟也皆 能咏之,形成当时“唐诗大振,妇女奴仆,无不知诗,远及外域,亦喜吟咏。”。 的盛况。除此而外,唐诗的繁荣还离不开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明人胡震亨在唐 音癸簸卷二十七中云:“唐试士初重策,兼重经。后乃嫡重诗赋。中时后,人 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 阶缘。士益竞趋名场,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一大关键。”可见,诗歌这一 文学样式在唐代的繁荣发展与当时社会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分不开的。 诗歌体制的完备,诗人创作的无比丰富迎来了另一个盛况:即唐人自选唐诗 选本的大量出现和蓬勃发展,因此也可以说唐代又是一个诗歌选本的黄金时代 陈尚君先生在他的唐代文学丛考之殷瑶 辑考中说;“见于历 代著录的唐人选唐诗,约有近五十种之多,有姓名传世的唐代选家,也有三四十 o ( 明) 胡震亨撰,唐音癸麓 卷二十七谈丛三k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l 粥1 年舨,2 5 1 页 。( 清) 贺贻荪撰,诗筏 ,收于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 9 8 3 年航1 9 3 页 4 人之众。”回这些数目庞大的唐人选唐诗选本编选上都各有其自身的特点,种类 繁多,形式多样。有的专选某一时期的唐诗作品,如专选初唐诗的孙正良的 正 声集,佚名的搜玉小集,专选盛唐诗的殷瑶的丹阳集;也有的专选某一 地的作品如专选袁州人诗的刘松的宜阳集以及专选闽人诗的黄滔的泉山秀 句诗。除此,还有依体裁、题材而选的选本,如专选五、七言绝句的三舍人 集,专选艳诗的王衍的烟花集等等,如此种种数不胜数,从中不难看出唐 人选唐诗空前的发展盛况。 诗歌繁荣发展,选本层出不穷的唐代,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发展状 况、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中原有的勃发的盛唐气 象转而变成过眼云烟,显得消沉寂寥。在这个社会背景之下,文坛也蒙上了一层 黯淡的色彩,之前生活于平静安逸环境之中的士人们,现在被排挤到了社会的边 缘,他们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生不逢时之感油然而生,热切仕进的欲望为消 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代替,作品中流露出无奈的叹息和冷落寂寞的情调。大历时 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就表现于此,诲人们避开战乱的现实生活,追求一种宁 静闲适、冷落寂寞的生活情调,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清丽的纤弱的美。明人胡应 麟对此有过这样的评价:“降而钱、刘,神情未远,气骨顿衰。”o 当然此时也有 都分描写生民疾苦的写实之作,但是在整个诗歌创作中所占比重很小。翻开这一 时期的诗歌作品冷落与寂寥的中唐境界随处可见。 经过大历年间一度中衰之后,诗歌伴随着政治中兴紧随散文革新之后,在唐 德宗至穆宗的四十余年里也进行了一次革新。这时期名家辈出,流派分立,诗人 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了大量富有 新意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象。这一时期的诗歌大体上可 分为两类:一是尚怪奇、重主观;一是尚实、尚俗、务尽。前者是以韩孟诗派为 代表,注重个体内心情感的表达,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后者则是以元自诗派为 代表,他们不仅以时事直接如诗、以俗语入诗,而且还追求诗歌的讽谕功能。此 后,中唐诗歌在经历了短暂的高潮之后,伴随着政治的每况愈下最后逐渐走向衰 败。残酷的社会现实又一次把士人们逼向了自己生活的狭窄范围之中,他们或述 怀古咏史之思,或抒写朦胧相思之情,又或发乱离之感。总的来说,唐诗发展到 。陈尚君著。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7 年版,2 2 3 页 ( 明) 胡应麟撰,诗薮内编 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5 8 年版,5 0 页 5 晚唐的时候,以追求淡泊情思与淡泊意境为主要倾向,闲居、垂钓、茶具、酒具 等都是晚唐诗人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这种淡泊的世界中体现出的是当时诗人死水 一般的心境。 中唐到晚唐诗歌理论及流派的发展情况鲜明地反映在了这个时期的诗歌选 本之中。元结所选编的箧中集一卷,收录盛唐沈千运等七家诗2 4 首,作者 自称书成于肃宗乾元三年( 7 6 0 ) ,所选皆为五言古体,内容多抒写个人坎坷失意 与生离死别之慨,风格质直古雅,作品中最早表现出写实的倾向,体现出了不同 于盛唐气象的愁苦之音。高仲武的 中兴间气集共二卷,录唐肃宗至德元年( 7 5 6 ) 至代宗大历末年( 7 7 9 ) 2 6 家1 3 0 余首诗,选者以“体状风雅,理致清新”为选 诗标准,专选大历诗人的作品,题材上以写景抒情类最多,体裁上以律诗特别是 五律为重。稍后成书于元和十二年( 8 1 7 ) 的令狐楚的御览诗所选中唐诗人 3 0 家,收诗2 8 6 首,皆为大历至元和时诗人的作品,且皆为五七言律诗绝句, 尤以五律和七绝居多。该集所选全为近体诗,明显反映出了唐人选诗由重古体向 重近体的转变。唐诗选本中的这一特点到了姚合的极玄集缛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极玄集所选2 1 人中除王维、祖咏外,皆为大历诗人,所选作品标举清幽 淡远的诗风,尤以近体诗居多,充分体现出了中唐诗风的新交。 又玄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书的,其中所选诗歌作品不论内容还是形式 都鲜明地体现着深受当时诗歌创作思潮影响的痕迹。经历了政治、文学等巨变的 选者韦庄,在当时整个诗歌创作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想,并 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与思想倾向对有唐一代诗歌进行。沙汰”,采其更玄者,终 于在光化三年即9 0 0 年“勒成 又玄集三卷”。 二、编选动机 据全唐文卷八八九之又玄集序末署:。光化三年七月二日,前左 补阙韦庄述”。根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浣花集条可知韦庄于昭 宗乾宁元年( 8 9 4 ) 登进士第,唐才子传中也载其五十九岁获“苏俭榜进士, 释谒校书郎”。及第后仕于朝廷,于乾宁四年( 8 9 7 ) 6 1 岁的时候,被辟为判官 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光化三年为公元9 0 0 年,次年是天复元年即9 0 1 年,据夏承焘先生韦庄年谱载,公元9 0 1 年春,韦庄即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6 可见又玄集是韦庄在长安的最后一年里编定而成的。今人曹丽芳认为韦庄在 经历了唐王朝所遭受的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之后,预感到李家王朝将要走向终结的 命运,为了让自己少一些遗憾,因此便编选了又玄集。这一结集活动的最终 目的就是为了保存有唐一代最优秀诗人的诗歌精品,带有明显的总结有唐一代诗 歌的意味。 韦庄作为一位饱经社会动荡乱离的晚唐文人,他身上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他对 社会的关注,作为朝廷命官的他,为了让自己减少一点儿遗憾,他曾上奏皇帝追 封部分他认为有才的文j ? ( 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迸士及第奏) ;作为文人的 他,在此种环境之下,想要总结一代诗歌也符合他少年时“有心重立太平基”的 想法。试问在唐代这样一个人人作诗,以诗闻名的时代里,对追慕诗名成风的唐 人有哪个不愿在文坛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同时在这个诗歌流派众多、作品纷繁、 选本层出的背景下,以选本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文学思想也是不少士人选择的一种 途径。韦庄就是这众多士人中的一位,他自身就拥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 审美眼光。在他看来,之前的唐诗选本都有不足的地方,不能满足他的个人的审 美需求。又玄集之前的几部唐人选唐诗,它们虽各有特点但是都有一个总的 趋势即:选诗范围较为狭窄。如河岳英灵集全书以兴象,风骨为重,以古体 诗为主。国秀集专选初盛唐人诗,中兴闯气集选录肃宗、代宗两朝诗,多 收五言诗。 在前代众多的唐诗选本中,对又玄集的产生发生直接影响的就是姚合的 所选的极玄集。韦庄在其又玄集序中对此有过清楚的表述,他说:“昔姚 合撰极玄集一卷,传于当代,已尽精微,今更探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 卷。”极玄集一卷,成书于开成二年( 8 3 7 ) 左右,共选如2 1 人的1 0 0 首作品, 。所选除王维、祖咏为盛唐诗人外,其余1 9 人皆大历时人,依选者姚合之意“此 皆诗家射雕手也。”根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对所收极玄集校勘后的情况 看,该集中选诗最多的有6 家,各选8 首入集,他们分别是郎士元、钱起、耿漳、 司空曙、皇甫冉、戴叔伦。集子中收录的这1 0 0 首作品中,从体裁上看,全部都 是近体诗,分别是五律8 7 首,五言排律3 首,七绝3 首,五绝7 首。根据这个 统计可知五律就占了全集中的8 7 ,占有绝对优势,成为其选诗中最为突出的一 。韦庄撰,李谊技注韦庄集棱注)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8 6 年版,5 7 2 页 。傅璇琮主编,唐人选唐诗新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版。5 2 9 页 7 个特点。这一点不仅是对大历诗歌创作主题倾向的真实反映,也是姚贾诗人群体 在诗歌体式选择上审美风格的展现。从题材上看,送别诗3 0 首,题赠诗2 l 首, 写景感怀类诗4 9 首,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艳情诗、边塞诗在集中没有一首。艳情 诗在选诗中遭到排斥,正说明了姚合对元和浮艳诗风的有意纠偏,而边塞诗在此 受到冷遇也反映出了一种时代心理,这是甘露之交后士人们对现实社会失去热 情,对国事漠然处之心态的一种消极折射。总体上看,极玄集中所选诗歌作 品在思想内容上主要倾向于对景物描写的细致入微,对闲适之趣的孜孜追求,还 有对浓烈的苦闷和伤感情绪的抒发。在选诗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清幽冷僻、清新 闲雅的特色。元人蒋易对 极玄集评价很高,他说:“姚合以唐人选唐诗,其 识鉴精矣。”韦庄本人对此也很是欣赏,他认为该集“已尽精微”。既然已经有了 如此“精微”的选本,那么韦庄为什么还要下大力气更采其玄者再结集一本呢? 理由很简单,在韦庄的眼里,虽然极玄集选诗很不错,所选皆好诗,可以作 为典范供后人学者借鉴,但是它也有其不足之处。在韦庄看来,该集最不尽人意 之处就是选诗范围的狭窄。这个狭窄不仅体现在所选诗歌题材方面,而且也体现 在选诗的涵盖范围上。这一不足之处在韦庄的又玄集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又玄集中不仅包罗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诗歌作品,而且各体各派都有代表 作选入,这似有补前代选本不足之意。 选本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其中体现着选者鲜明的文学思想倾向。鲁迅先生有 云:“凡是对文术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展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 不在于作文心、文贝| j 、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o 韦庄生活在唐代社会更迭的 时代里,文学思想的形成深受当时文坛创作思潮的影响,诗歌创作中直追杜甫, 面向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大部分是源于生活、有感而发的,因此我们时常可见其 作品中有忧患时事、关心民病的内容,同时感伤不遇、思乡羁旅也是他诗歌中的 一个表现内容。韦庄现存的诗歌中尤以七律所占比例为重,明人许学夷在诗源 辨体卷三二中就说:。韦庄律诗七言胜于五言”。o 他诗歌中呈现出的风格各异 的特色,不仅是韦庄个人创作的特征,同时也是晚唐时期七律创作几乎呈一枝独 秀局面的一个反映。总的来说,韦庄在晚唐诗人创作群中是很有成就的,从整体 上说他诗歌中沉郁顿挫类作品数量是有限的,大多数还是以表现日常生活内容为 m 鲁迅著,集外集选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 9 5 9 年版,1 2 8 页。 。( 明) 许学夷撰,诗源辨体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驰年版,3 0 l 页 3 主,呈现出清丽闲雅的面貌。 综观之,在文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前代选本尤其是 。清词丽句”义辨兼论韦庄的文学思想)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 0 0 0 年第4 期,第3 7 卷,2 3 0 - 2 4 页 1 0 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清丽不仅仅只是一种诗歌风格,从另个角度来看,同时它 也是指意境的明朗自然和词句的优美精致、感情的深挚,体现在选集的作品中就 表现为近体诗数量的庞大和所选诗作描写的多是平淡自然的生活题材这两个方 面。集中五言律诗( 不包括五言排律) 就有1 1 7 首,居第一,占了总数的1 3 还多,五言律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所以集子中总是透出一种淡雅平和之气。除 了五律,集中还有七律9 5 首、五七言绝句4 7 首、排律2 2 首、古体诗共1 8 首, 总体上显得清新自然。题材方面也是一样,不论是送别的、寄赠的、咏怀怀古的, 还是其他的一些描物写景抒情之作,所绘皆自然之景,所叙皆生活中平淡的小事, 清新的诗句中描绘出了明朗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浓厚的情感。 第二节又玄集) 流传情况 又玄集在我国亡佚已久,清代存有又玄集的说法伴随着上世纪5 0 年代真本的海外归来,自然不攻自破。上世纪5 0 年代,日本京都大学清水茂教 授函告杭州大学夏承焘先生,谓日本有享和三年( 1 8 0 3 ) 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刊刻 的官板本又玄集。后应夏先生之请,清水茂教授将此官板本影印成胶片相赠, 随后古典文学出版社据以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之唐人选唐诗即据此影印本 断句排印,并且末附有夏先生为此所撰之后记。该后记中叙述了今本又玄集 失而复得的经过,也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的说明和考证。夏先生这一 段简要的后记,不仅说明了今本又玄集在唐诗选本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后来 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线索,在这条线索的指引下学界对今本又玄集的研究工 作就此展开。数年来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主要有:1 9 9 0 年,四川师范大学的凌 一航在他的硕士论文韦庄 校理述略中对今本又玄集进行一次 较为全面的校勘整理,指出了今本又玄集中的一些明显的讹夺之处,且对此 进行了订补、辨证,同时为了方便读者的查阅,作者对中华书局排印的唐人选 唐诗( 十种) 中将目录分置各卷之前,统一放在卷上的原有目录进行了重新编 排,编制成了又玄集目录这个目录按唐人选唐诗( 十种) 之例亦置诸书 首,按卷上、中、下和正文作者、作品的排列顺序排列。每一作者下注明入选诗 首数,依次列出入选作品的题目,并标出其所在页码,其目的在于便于读者查阅。 该文的最后作者又谈了又玄集的文学、文献价值。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有不 当之处,单就这篇文章在校勘方面对又玄集所做的整理而言,确是很有价值 的。1 9 9 3 年,龚祖培先生在文史第三十八辑中发表了 考述一一 兼及辨伪与 补遗一文,。论述了又玄集亡佚时代与辨伪及今本 又玄集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并且对今本又玄集个别作者、篇章的错误进 行了考辨,在此基础上简要谈了它的文献价值。到1 9 9 6 年的时候,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其中对又玄集做 了系统的校勘和整理。就又玄集的版本而言,学者们已基本考述清楚,笔者 只想对前人成果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希望通过偶尔拾得一点零星材料,对此前成 果作一个补证。 又玄集三卷,是晚唐诗人韦庄编的一部唐诗选本。据全唐文卷八八 九又玄集序末署:“光化三年七月- - e l ,前左补阙韦庄述”。今本又玄集 韦庄自序则仅云:“时光化三年七月日。”据现有材料,我们无法判定韦庄是在什 么时候开始编选又玄集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又玄集是韦庄入蜀前在长 安时编定的,成书于光化三年七月( 9 0 0 年) 。 据韦庄又玄集序云:。昔姚合撰极玄集一卷,传于当代,已尽精微, 今更采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卷。”又云:“自国朝大手名人,以至今之作者, 或百篇之内,时记一章:或全集之中,唯征数首。但掇其清词丽句,录在两斋, 莫穷其巨脉洪澜,任归东海。总其记得者,才子一百五十入;诵得者,名诗三百 首。”据明人胡应麟诗薮杂编中记载刘吉有续又玄集十卷、陈康图有 拟又玄集十卷,此两人皆五代时人。可见韦庄又玄集在五代时已经非常 流行,由于受到当时入们的喜爱和重视,因此才会有续拟之作的不断出现。到了 宋代,就目前可见的资料而言,宋代的公私书目中皆未有关于又玄集的完整 记载。只是在一些两宋笔记中有零星的记录:如计有功唐诗记事卷六十八“韦 庄”条下记又玄集诗人及篇数与今本又玄集自序数目相吻合;还有在卷 二九于鹄江南曲,卷三。韩翻送故人归鲁,卷三六刘皂长门怨,卷四 一章孝标归海上旧居、长安秋夜,卷四五朱湾秋夜燕王郎中宅赋得露中 。龚祖培, 考述一一兼及辨伪与 补遗 ,文史) 第3 8 辑,1 7 1 - - 1 7 9 页 1 2 菊、赋得白鹤翔翠微送陈偃下第、长安喜雪,卷六。曹邺 老圃堂、送 人归南海,卷六七徐振雷塘、古意等诗,都注明韦庄曾选入 又玄集。 上述提到的这些篇章都与今本又玄集中所收的相同。又吴曾能改斋漫录 卷五记又玄集载杜甫、杜诵诗,卷六记又玄集载裴度诗,刘克庄后村 诗话卷二谓又玄集载任华二篇杂言寄李、杜,这些作品亦与今本又 玄集相吻合,且分布于卷上、中、下之中。夏承焘先生据此认为“官板本即宋 代通行本”,o 龚祖培先生据此推论:“又玄集在宋亡以前是有完整的足本传世 的”,o 傅璇琮先生进一步推断为:“南宋时又玄集尚完整存世”,o 三位先生 虽然说法略有差异,但都认为元代以前又玄集有足本传世。 到了元代,又玄集的存佚问题较两宋时候就显得模糊不清了。在元代官 修的史书宋史艺文志八中就记有“韦庄采玄集一卷、韦庄又玄集 三卷”,就此贾三强师认为采玄集是韦庄又玄集序中“采其玄者”的误 衍。关于采玄集,就现在笔者所见除了元修宋史之外,宋代的公私书目 中几乎都没有记载,所以很难认定实有其书,在传抄过程中造成这种误衍也是很 有可能的,目前只期新材料的进一步出现。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两书的关系问题, 就三卷本的今本又玄集在元代的存佚情况,学界说法不一。对此龚祖培先生 认为宋史艺文志中所辑录的许多书都只是过录前朝书目,并非亲眼所见面 著,所以不能据此断定又玄集在元代尚有足本。元代辛文房在他的唐才子 传 卷l o 韦庄条中记有:。庄曾选杜甫、王维等五十二人诗为 又玄集,以续 姚合之极玄,今并传世。”根据韦庄又玄集中所云:。总其记得者,才子 一百五十人;诵得者,名诗三百首。”可知,作者选入诗人一百五十人,作品三 百首,这与辛文房所述之五十二人,数量上相去甚远,并且辛氏所云“杜甫、王 维等五十二人”正与今本又玄集的上卷姓名、人数相合。就此夏承焘先生认 为:“唐才子传谓选杜甫、王维等五十二人,则其上卷家数,此辛氏涉笔偶误, 非元时已佚其中下两卷也。”他认为又玄集在元代尚有完本存世。傅璇琮先 生对此谨慎存疑他说“辛文房所见仅为上卷一卷,还是仅以上卷为例,尚不能论 。夏承焘,又玄集后记,傅璇琮主编,唐人选唐诗新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版。6 8 3 页。 o 龚祖培, 考述一一兼及辨伪与 补遗 ,文史第3 8 辑,1 7 1 页。 o 傅璇琮主编,唐人选唐诗新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版,5 7 4 页 1 3 定。”回 根据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又玄集的记载材料,如果仅依宋史艺文志 中的相关记录就认定其在元代尚有完本存世,这是靠不住的。因为我们知道宋 史中著录的书目是根据宋代四部官修的国史艺文志所抄录的,所以说它反映的 只是宋代的藏书而并非元代。再者辛氏在唐才子传中所述之内容仅与今本又 玄集上卷的姓名、人数相合,说他是涉笔偶误,似乎有些牵强。据元人蒋易在 极玄集序中所说:“唐诗数千百家,浩如渊海,姚合以唐人选唐诗,其识鉴 精矣,然所选仅若此,何也? 。又玄、粹苑世已稀睹,况其他乎! ”可 见,又玄集在当时已经非常罕见了。除了宋史和唐才子传外,现在 只能在一些唐诗选本的序言中可以看到有关 又玄集的相关信息。元人杨士弘 在他的唐诗选本唐音的自序中提到了又玄集,其中有云:“余自幼喜读唐 诗,每慨叹不得诸君子之全诗,及观诸家选本,载盛唐诗者独河岳英灵,然 详于五言略于七言,至于律绝仅存一二,极玄姚合所选止五言律百篇,除王 维、租咏亦皆中唐人,诗至如中兴问气、又玄、( 2 - 调等集虽皆唐人所选, 然亦多主于晚唐矣”。杨氏唐音自序中虽然提到又玄集选诗主于晚唐的 选诗特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这一结论是在亲眼看到该书之后而得出来的,很 有可能来自于依他人之说的第二手材料。总之,就笔者目前所涉猎的材料雨言, 宋代就已是零散记录的又玄集到了元代的时候很难说会有足本传世,基本上 已经散佚。 元代以后,又玄集在后代书冒中罕见有记载,而明清时出现的则是另外 的一个本子,并非元代以前流传的真本。明代的时候,主要是在一些唐诗选本中 提及到又玄集,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六年( 1 3 9 3 ) 年的高棵唐诗品汇,其序 中有云:。载观诸家选本详略不侔,英华以类见拘,乐府为题所界,是皆略于 盛唐而详于晚唐,他如朝英、国秀、箧中、丹阳、英灵、问气、 极玄、又玄、诗府诗统、三体、众妙等集,立意造论各该一端,唯 近代襄阳杨伯谦氏唐音集颁能剐体制之始终,审音律之正变,可谓得唐入之 三尺矣。”唐诗品汇不仅在序中提及又玄集,而且更为突出的是在它 的“引用诸书”中“正诗所集”条下“唐诸家诗集”中就列有。又玄集唐韦 。傅璇琮主编,唐人选唐诗新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版,5 7 4 页 1 4 庄编”。笔者通过今本又玄集与唐诗品汇的比勘,发现两书中存在着许 多的异处,几乎没有发现品汇中有引用又玄的痕迹。两书中不仅诗题与 内容完全相同者寥寥无几,而且同一首诗中的文字差异也很大,这些文字上的差 异品汇多依照其他的选本。同时,今本又玄集中张冠李戴的错误部分, 在品汇中并没有被参照的迹象。例如今本又玄集卷上有诗秋日收于 李端名下,后经校勘此诗实为耿漳而品汇中该诗收于“五绝”“接武”之中, 署名为耿淖作。从这两书中存在的诸多差异来看,实看不出品汇在编选时有 引用又玄的迹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就是高榇在编选唐诗 品汇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亲眼见到过又玄集,只是引用传抄了他人的第二 手材料。这种现象在今人做文章的过程中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现在有些作者常 会将自己从未看到的书目列于其文章的“参考文献”之内;第二,就是高楝看到 了又玄集,但是此本并非元代以前完整存世的真本,而是明清时流传于世的 赝本。赝本 又玄集的出现与明代整个社会唐诗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明 代唐诗学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各个诗派层出不穷,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创作理 论,同时也编选出了大量的唐诗选本,赝本又玄集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产 生的。品汇成书于明初,这个时候赝本 又玄集能广泛流传至文人案头的 可能性还是不大的。因此,无论是什么原因,这里可以肯定的是此时高氏所提封 的又玄集一定不是元代就已失传的真本。如果他确实见到了又玄集,那 么他见到的是否与清人王士稹看到的是同一个版本,目前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 不能妄下断言。 清代的时候,在学者王士稹的十种唐诗选中就有他据当时流传的又玄 集做删纂后编成的又玄集一卷,关于又玄集在清代的真伪情况,四 库提要卷一百九十四集部、总集类存目四、十种唐诗选十七卷提到王士稹 的十种唐诗选时云:“又韦庄又元集原书已佚,今所传者乃赝本,冯氏 才调集凡例言之。”关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二 冯评点才调集十卷的 凡例中并未言及又玄集,她认为可能是所依据的 版本不同所致,四库馆臣当不会无中生有。o 夏承焘先生在又玄集后记中 也曾说道:“二十年前,予为端已年谱,以王渔洋 唐人万首绝句凡例云:曾 。曹丽芳著,韦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 0 0 5 年,第3 3 页。 1 5 删英灵、国秀、极玄、 又玄诸集疑其书清初尚存,而不知王氏所见, 实是赝本。”就现存我国国家图书馆的十种唐诗选中之善本又玄集( 王氏 之稿本) 的情况而言,其中内容与今本 又玄集出入很大。现将集中所收诗目 列于下表之中,以供读者查阅: 作者作品作者作品 赋得喜雨送李胄、淮上喜会粱 杨炯 出塞)韦应物 蚪l 故人 宋之问泛镜湖南溪、登粤王台 、别杜审言刘方平 淮上秋夜、采莲曲 送真上人归山、润州送师弟白 张说湖山寺崔峒 匝夏往台州 李白口号赠徵君卢鸿、 秋甫歌、 玉阶怨章孝标归海上旧居o 杜甫 吹笛戴叔伦次下牢 崔颢黄鹤楼张籍夜到渔家 祖咏江南旅情、宿陈留李少府宅顾况洛阳早春 储光羲题虬上人房于鹪送客游边 裴迪过云兴上人山院 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 綦母潜宿龙兴寺钱起t 题玉山村叟壁、宿洞口馆 常建 塞下曲 司空曙寒塘 九月致斋省禁和李相公、送柳侍御裴 武元衡 起居、酬严司空荆南见寄 ( 注:此表依照国家图书馆所藏王士稹十种唐诗选中王氏之稿本又玄 集的顺序及内容依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从上表的情况来看,王氏所删纂之又玄集一卷中共收诗人2 3 人,作品 共3 4 首,在2 3 位诗人中有4 人在今本又玄集中没有记录,分别是杨炯、张 说、储光羲和裴迪。在3 4 首作品中与今本又玄集相同者也仅有四首而已, 分别是:崔颢的黄鹤楼、章孝标的归海上旧居、于鹄的 送客游边和钱 起的宿洞口馆。 根据上面图表的显示情况,明清时流传的又玄集其真伪情况自然就一目 了然了。至于赝本又玄集具体产生于何时,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2025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招聘应届毕业生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5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无锡市宜兴市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廊坊文安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20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省国华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企业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济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材科技(锡林郭勒)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招聘3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物资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二年级乘法算式练习(口诀练习)每日一练模板
- 售后沟通技巧课件
- 进制转换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 店员绩效考核制度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遥控车辆模型课件
- 羽毛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押题试卷
- 中国南方航空数字化和双中台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