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釜 目录 !|f!ifjjjjf脚f|胂mfff删 y 1 8 817 彳i c j i 。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 绪论:1 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6 第一节从“文以明道到“为文害道6 第二节理学对小说创作动机的影响1 0 第二章理学对小说内容的影响1 6 第一节知行观对小说内容的影响1 6 第二节道德论对小说内容的影响1 8 第三章理学对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2 5 第一节人物形象塑造类型化2 5 第二节力求写实的叙事手法:2 8 第四章理学对小说美学风格的影响3 2 第一节平实简淡的叙述语言“3 2 第二节理性克制的叙事态度3 4 结语3 7 参考文献3 8 致谢4 0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4 2 奄 冬 i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 i 皇皇曼曼量曼皇曼曼皇曼曼皇皇曼曼墨曼皇曼曼量曼曼鼍曼葛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量皇曼曼皇曼曼曼舅量量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皇皇曼曼曼曼皇量曼曼曼曼曼曼曼 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古典文学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赵正国 指导教师赵章超教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宋代理学主要思想的理解,结合宋代文言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立足史 本,分析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理学,主要是宋代理学大家的 一些思想,如道德论、本体论、人性论等。宋代文言小说作品主要选取影响较广、较具代表 性的作品如夷坚志、绿珠传、杨太真外传、茅亭客话、青琐高议、括异志等。 论点涉及:理学对小说创作目的的影响、理学对小说内容的影响、理学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影 响以及理学对小说美学风格的影响。本文试图就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行全面地 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大量材料分析,证明理学对宋代诗、文、 词等等文学类型都有着较深刻的影响,再通过其他材料分析从侧面论证作为另一大文学类型 的文言小说也必然受到了理学的影响。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再做深入论述。第一章,理学家 的文道观。论述理学家对文与道的关系的认识,以及他们的文道观对整个宋代文坛的影响, 并间接影响到小说创作。这一文道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小说创作目的发生了改变,在理学 思想的影响下,宋代的文言小说家创作小说的目的与前朝相比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 由娱乐变为说教。另外,小说家的创作从前朝的主动设幻来创作小说转为被动地为了说教而 创作。第二章,理学对小说内容的影响,分为两节,分别论述理学的知行观、道德论以及本 体论对小说内容的影响。分别论述理学这几个观点对宋代文言小说内容,如“主题提前定位”、 “强化道德说教”以及小说中“天命观”泛滥的影响。第三章,理学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影响, 主要从人物形象类型化方面进行论述,在理学人性论的影响下,宋代文言小说作品中人物性 格类型化、模式化,叙事力求写实,这都与理学有着密切关系。第四章,理学对小说美学风 格的影响,分为两节,宋代文言小说整体出现“淡雅”的风格特征,此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论 述在理学影响下形成这_ “淡雅”风格的原因,其一是“平实淡雅的叙述语言”、其二是“理 性克制的叙事态度”。 关键词:理学宋代文言小说本体论道德论人性论 西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 a b s t r a c t e f f e c to nc l a s s i c a lc h i n e s en o v e l ,sc r e a t i o n 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ns o n g d y n a s t y m a j o r :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 s p e c i a l t y :s t u d i e so f 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z h a oz h a n g c h a o a u t h o r :z h a oz h e n g g u o a b s t r a c t b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m a i ni d e a s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ns o n gd y n a s t ya n dc o m b i n i n g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 ,t h ee s s a yi sb a s e do nt h et e x to fs o n g 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t oa n a l y z et h ei m p a c t s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ns o n gd y n a s t yu p o nt h e c r e a t i o n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 t h em a i n l yi n v o l v e d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sm a j o r n e a c o n f u c i a ni d e a si ns o n gd y n a s t y , s u c ha sm o r a lt h e o r y ,o n t o l o g y , a n dt h e o r yo fh u m a nn a t u r e a n ds o o n t h ef a r - r e a c h i n ga n d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o fs o n gm a j o r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a les e l e c t e d ,i n c l u d i n g ”y ij e a n ”,”g r e e nb a l l ”,”t h ey a n gt a i z h o n g ,”m o o t i n gh a k k a ,”q i n gs u g a r y , ”k o o r i ”a n ds o0 1 1 t h er e l a t e da r g u m e n t sa l e t h ei m p a c t s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u p o nt h ep u r p o s e so fn o v e lc r e a t i o n , t h e c o n t e n t so fn o v e l s ,a n dt h et e c h n i q u e so fe x p r e s s i o n sa n dt h ea e s t h e t i cs t y l e so fn o v e l s t h ee s s a y a t t e m p t st om a k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o n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t ot h ec r e a t i o no f t h e 。 s o n g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 t h ee s s a y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c h a p t e r s t h e f i r s tc h a p t e r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dm o r a lc o n c e p to fn e o c o n f u c i a n s ,d i s c o u r s e sn e o c o n f u c i a n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l ,e e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dm o r a l ,a n dt h e i r c o n c e p t s e f f e c t so nt h el i t e r a r yw o r l do fs o n gd y n a s t y ,t o g e t h e r w i t ho nt h en o v e lc r e a t i o n i n d i r e c t l y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e l a b o r a t e st h ei m p a c t so f 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o nt h e p u r p o s e so f n o v e lc r e a t i o n 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p h i l o s o p h i e s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i s t sn ol o n g e r w r i t ef o rm e r e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b u tp r e a c h i n gi n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t h ef o r m e rd y n a s t y i na d d i t i o n , t h e n o v e l i s t s c r e a t i o n sc h a n g ei n t op a s s i v ep r e a c h i n gf o rw r i t i n gf r o mt h ei n i t i a t i v en o v e lc r e a t i o n so n n 令一 冬 西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 舅曼曼蔓曼曼曼詈i, i 曼曼曼曼曼曼曼邑曼皇曼寡曼曼曼曼曼曼皇皇曼量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 t h ei m p a c t s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o nt h ec o n t e n to ft h en o v e l s 。i sd i v i d e di n t o t w os e c t i o n s f r o mk n o w l e d g ea n dp r a c t i c e ,m o r a lt h e o r y , a n do n t o l o g y , i tr e s p e c t i v e l yd i s c o u r s e s n e o - c o n f u c i a ni m p a c t so nt h ec o n t e n t so f t h en o v e l sa n dt h ec o n t e n t so fs o n g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s u c h a s ”t h e m ei na d v a n c e ,”i n t e n s i f i c a t i o no fm o r a lt e a c h i n g s ,”a n dt h ef l o o d i n go f ”i d e ao fg o d ”i nt h e n o v e l s 。t h ei m p a c t so f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o nt h et e c h n i q u e so fe x p r e s s i o n so ft h en o v e l s ,m a i n l y d i s c o u r s e st h ea s p e c to ft h et y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 i ns o n g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 ,t h ec a t e g o r i z i n ga n d m o d e l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a n dt h en a r r a t i o n st h a ta r es t r i v e dt ob er e a l i s t i c ,a l lh a v e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w i t ht h en e o - c o n f u d a n i s r n , 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n e o - c o n f u c i a nt h e o r yo fh u m a nn a t u r e t h e 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 t h ei m p a c t so f n e o - c o n f i a c i a n i s mo na e s t h e t i cs t y l e so f t h en o v e b ,i sd i v i d e d i n t ot w os e c t i o n s a sg e n e r a l ”e l e g a n t ”s t y l ef e a t u r e ss o n g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 ,t h i sc h a p t e r d i s c o u r s e st h ef o r m a t i v er e a s o n so ft h e ”e l e g a n t ”s t y l ea f f e c t e db y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f r o mt o w a s p e c t s - t h ep l a i na n de l e g a n td e s c r i p t i v e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n a r r a t i v ea t t i t u d eo f r a t i o n a lr e s t r a i n t ” k e y w o r d s :n e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s o n gd y n a s t y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 ,o n t o l o g y , m o r a l t h e o r y ,t h e o r yo fh u m a nn a t u r e i i i t 囊 c 西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绪论 量皇曼量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量鼍ii m i 曼曼曼曼量曼曼皇皇曼曼量寡量曼皇皇曼曼曼曼 绪论 历来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宋代文言小说就是不太受重视的一节,而在萧 条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中,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的影响又是极不为人所注意的。 在目前所有的小说史、文学史著作中,少有关于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影响的论述。 就笔者目前所见,唯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中说到:“唐 人小说少教训,两宋则极多教训加以宋时理学盛极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 学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教训,便不足为道。 虽略有论及,也只是一带而过,并 无任何深入研究。当代的小说研究者在其专著中或有提及,却也只是在鲁迅先生 观点的基础上有所修订。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中国小说史稿认为:“宋代传 奇由于脱离生活,因袭模拟,没有创造,总的说来价值很低。 圆侯忠义、刘世林中 国文言小说史稿则认为,宋代文言小说多脱离现实生活,往往模拟前人之作, 较少创新,无论思想和艺术都不如前代的作品。在宋代志怪传奇叙录中,李 剑国认为:“宋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被规范在理学樊篱中了。影响所及,便是小 说创作中追求惩劝目的的刻板偏重,主题的伦理化,作品的道学气。” 薛洪绩传 奇小说史认为理学主张“文以载道,等而下之,甚至称“作文害道 ,也便抹 杀了文学的艺术性。这显然对传奇小说的发展是不利的。而萧相恺宋元小说史 认为:“宋代是个崇儒的时代新起的程朱理学,乃是_ 种相当抽象深奥的理论, 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守旧的士大夫学说,它对新兴的市民文学影响并不十 分明显,而对一些文人创作的雅小说的影响却很大。宋人的这类小说,较之唐人劝 戒、教训的意味明显浓重,似便与这种影响有关。 苗壮笔记小说史则从文风 的角度出发,认为理学家主张尽去虚饰,辞达而已,宋代文风以平淡质实为主而 乏弘丽,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文言小说“平实而乏文采也就顺理成章了。关于 此方面的单篇论文也只有寥寥数篇。钱莹谨理学文化影响下的宋代文言小说的 美学风格刍议( 中国水运2 0 0 6 年第二期) 先论述了宋代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 对宋代文坛的影响,而后简单地论述了在此文道观影响下宋代文言小说所形成的 平实简淡的美学风格;江苏教育学院教授朱恒夫宋明理学与小说表现手法( 江 海学刊1 9 9 9 年第六期) ,先后从主题提前定位、人物形象类型、动静相依的情节 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理学对文言小说表现手法的影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余永 腾难解之缘:( 夷坚志) 与理学关系探赜( 安康学院学报2 0 1 0 年第二期) , 以夷坚志中体现伦理观的几篇作品为中心,探究夷坚志与理学的关系。 o 鲁迅: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3 9 2 页。 o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3 年,第8 7 页。 李建国: 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9 7 年,第6 页。 o 萧相恺: 宋元小说史,浙江吉籍出版社1 9 9 7 年,第9 页。 1 毒 。蠢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绪论 暨南大学王瑾夷坚志与理学关系之新探( 明清小说研究2 0 0 9 年第二期) 认 为理学对夷坚志乃至宋代小说影响甚微。浙江万里学院余丹在其论文2 0 世 纪以来宋代文言小说研究综述( 广西社会科学2 0 0 7 年第二期) 提到了理学对 宋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小说研究领域中为何极少有人对此进行研究,究其原因,大概有二,其一, 虽然理学的源头从北宋伊始就开始发端,但理学确立其统治地位,正式成为封建 社会的统治思想,却是在南宋中晚期。从萌芽到发展直到确立统治地位,这一段 时期内,理学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有限,对宋代文学的影响也有限。而且小说在古 代向来地位不高,一向被视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与传统的诗、 文相比,在宋代仍是如此。宋代理学家对于文道关系的论述中,明确地指出了文 即诗、文( 散文) ,小说不在其内。因此,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的创作到底有没有 影响、影响有多大,尚无人给出定论。其二,不少学者认为宋代文言小说成就不 高,故而研究者较少,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说:“小说,唐人 以来记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丹铅余录续录 卷五:“说者云宋人小说不及唐人小说是也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宋 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 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也。 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所编的中国小说史稿、中 国小说史以及侯忠义、刘世林所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总体上沿袭鲁迅的观 点,认为宋代文言小说“多脱离生活,因袭模拟,没有创造,总的来说价值很低 。 由于对宋代文言小说的地位评价不高,故而研究者较少,更极少有人研究理学对 宋代文言小说的影响。 然而笔者认为,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的创作不但有影响,而且随着理学思想 体系的不断完善,理学地位的不断提高,其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着。 首先,虽然理学直至南宋理宗手诏下令以张杭、周敦颐、二程和朱熹从祀孔 庙,这才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在这一期间,理学并不为上层统治阶级所接受, 转化为拥有话语霸权的政治意识形态,并没有与政治权力结合而成为绝对的真理。 但是在从北宋发源直至确立其统治地位期间,理学思想在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学者 中间是有着一定影响,而且这影响是随着理学的发展不断扩大的。被认为是理学 三先驱的胡瑗、孙复、石介三人都曾受到当时文豪范仲淹的赏识,被举荐入朝,宋 史范纯仁传称此三人皆为范仲淹的门人,可见从理学形成初期开始,理学家 就与当时的文学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联系。“在理学形成初期,十一世纪六十年代 末到七十年代,宋朝政权已经巩固,社会逐渐安定,民众也开始富裕,但是潜藏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1 年。 o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3 年,第2 4 8 页。 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的问题也开始显露,除了众多效率极低的官员、庞大而慵懒无能的军队、西北时 时出现的边患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之外,承平日久而来的普遍腐化也渐渐浮现, 经济状况更是日益令人忧心忡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层弥漫着一种要求变革 的心情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理学家采取文化保守主义与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 立场,试图通过文化传统重建以及对儒家伦理道德重新建构,借助伦理道德的力 量确立知识与思想以及它的承担者在秩序中的归训意义,并进而以温和的渐进方 式清理并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要用这种道德理想主义的真理凌驾于政治实 用主义之上,要用文化保守主义的传统约束激进的改革主义策略,要用士绅的知 识权力与舆论力量对当时膨胀的国家与政府进行限制,这种思想自然不被上层统 治阶级所接受,此时王朝政府需要的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实用的激烈的改革思潮, 以解决王朝社会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在此背景下,理学思想自然被宋王朝排斥 并边缘化了。虽然理学思想并没有取得政治话语权,但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的 影响却不可小觑。在当时的文化中心洛阳,理学史上几个重要的学者,如邵雍、 程颢、程颐都同时居住在这里,这些学者都与闲居在洛阳的名人司马光、前任首 辅富弼、枢密使文彦博、御史中丞吕公著等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据后人回忆,富 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雅敬( 邵) 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西,对程颐程颢兄 弟也相当推重,不仅自己在学问上与他们讨教商榷,就连年轻辈的学人,他们也 经常介绍到程颢、程颐处求教,于是,在洛阳逐渐形成了当时学术与文化的重心, 据记载,仁宗时期重要的理学家邵雍在当时的声望极高,“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 府,必之雍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 ,他不仅对庆历时期的政治改革产 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亦有深刻的启迪。欧阳修对邵雍的为人十 分推崇。据记载,某次,欧阳修次子欧阳柒赴洛阳,其父对他说:“洛有邵尧夫, 吾独不识,汝为吾见之。”欧阳架于是登门向邵雍请教,邵“特为徐道其立身本末, 甚详 。欧阳荣回来告知其父,欧阳修高兴地说:“幸矣,尧夫有以处吾儿也。 而 程颢程颐也逐渐成了士大夫的楷模,“闾里士大夫皆高仰之,乐从之游,学者皆宗 师之,讲道劝义,行李之往来过洛者,苟知名有识,必造其门,“士之从学者不 绝于馆,有不远千里而至者 。可见当时的理学大家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影响甚大, 地位甚高,其思想也必然影响了当时众多的文人士子。 其次,虽然文学与作为哲学思想的理学有着各自不同的领域与发展轨迹,但 是理学的发生与宋代文学精神的酝酿、形成,其实正在同时。理学先驱与文学革 新者所面对的实际上是同样的社会问题,在主张政治变革、崇道黜佛、革新文学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8 7 页。 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2 1 5 页。 雪( 元) 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一邵雍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第1 2 7 2 7 页。 o ( 元) 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一邵雍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第1 2 7 2 7 页。 3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绪论 ! i 一i i i i i 量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皇曼曼曼曼曼皇鼍曼曼舅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皇曼曼曼曼 等方面,二者所采取的态度也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实际上形成了相互声援的关系。 如果我们对照一下宋词与宋代理学的演进轨迹,却无不惊异地发现,两者在若干时间段 落上竟然保持了一致的步调,北宋前期,当周( 敦颐) 、张( 载) 等承理学先驱之端绪为其奠 基之时,词坛上,在度过一段时间的寂寞之后,唐五代之词在柳( 永) 、晏( 殊) 、欧阳( 修) 等的创作中得以改进,开始显露宋词的自家面目北宋中后期,二程及其弟子张大其学,理 学思想体系正式形成;词坛上,苏( 轼) 、秦( 观) 、贺( 铸) 、周( 邦彦) 等则以不同的方式 革新、推进词体,词苑里也是一片蓊郁繁森景象。南渡之初一阵兵荒马乱,二程f l a 杨时等 教授东南,至漫长的南宋中期,朱( 熹) 、张( 杖) 、吕( 祖谦) 、陆( 九渊) 等各立门户,理 学呈现鼎盛的局面;词坛上,经过短暂的呼号与忧心的伤吟,辛( 弃疾) 、姜( 夔) 两大派词 人几乎同时崛起,出现了宋词创作的又一个高潮宋末,真( 德秀) 、魏( 了翁) 等续接道统, 巩固程朱之学以范围士人;词坛上,昊( 文英) ,张( 炎) 等不仅在创作上堪为后劲,而且总 结填词经验以传真家法口 由于作为两宋学术思想或日新儒学代表的理学影响极大,宋代的文人又往往 兼为学者,于是文学与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势必所然的了。一方面,理 学家提出“作文害道”,对文学抱着抗拒与批评的态度,但事实上理学家本身也离 不开文辞写作,更何况有的理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创作与其理论 并不完全相符,如朱熹,他虽然说“为文害道 、“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但 他一生创作诗歌就达一千多首;另一方面,一些主要以文学著称的诗文作家,即 使是对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但同处儒学转型的大时代中,其诗文创作中的理性 精神和一些审美特点也不能不受到理学家的影响,或与理学家的追求不谋而合。 总之,文学的发展有其自足的一面,但我们不能无视特定时期的特定思想学术文 化背景对它的影响。虽然理学对于宋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如何,学界没有定论, 但是理学对于宋代其他文学类型如诗、词、文的影响,却是学界公认的。有关这 方面的论述也较多。如刘扬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一书中就有 一章宋代文学与理学,分三节分别论述了宋诗、宋文、宋词与理学的关系,认 为宋代诗、词、文的发展乃至美学风格的形成都与理学有着密切联系,受到理学 的多重影响。作者认为“宋诗的理趣特点,是诗人在对事物的冷静关照与哲 理思考中形成,理趣之理并非单指理学思想,甚至也不仅仅指的是儒学思 想,。而是与当时儒、释、道并行于世的大氛围有关。但就儒学思想而言,无论是 王安石的新学,还是苏东坡的蜀学,在本质上都属于推阐自然天道的的性命义理 之学,故其诗中所体现的理趣,与理学家的观物方式和哲理思索常常并无二致。 作 者甚至认为宋诗的重要美学特点之一“平淡便是在理学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形成 崔海正:宋词与宋代理学,文学遗产1 9 9 4 年第二期。 o 刘扬忠: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3 4 2 页。 4 碡 。, 两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绪论 的,因为“平淡 这一特点所体现的是历经坎坷后对超然平和心态的向往,既是 诗人在文学中孜孜以求的审美理想,同时也蕴含着理学家所提倡的一种人格理想。 从诗人的角度来看,同样与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其从北宋后期开始,随着理学影响的逐步扩大,其学说与思想对于诗坛的渗透也越来 越明显。江西诗派在南宋初年的盛行正体现了此点虽然理学及重道轻文的观点与江西诗派 的讲究布局和遣词造句等诗艺大相径庭,但江西诗人对诗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的看法却与理学 家相近从诗人与理学的渊源来说,黄庭坚是李常、范祖禹的学生,而李、范二人与理学极 有渊源。“三宗”之另一宗陈师道也在思想和师友关系上接近理学家他是曾巩的门人,又与 理学家吕希哲、邹浩是朋友另外,宗派图中的徐俯是杨时的学生,谢逸、汪革等均为吕希 哲父子的f l a , 。 除了宋诗,作者还论述了宋文、宋词与理学的关系,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 其最终观点是一致的,即:在理学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宋代诗、词、文不可避 免的与理学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受到了理学多方面的影响。这一观点在马 茂军北宋儒学与文学,徐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等著作以及崔海正宋词与宋代理学、马积高江 西诗派与理学、张鸣诚斋体与理学等论文中都有所体现。既然宋代诗、文、 词都不可避免地与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受到理学的影响,那么宋代文学中 另一大文学类型文言小说,也必然难免受到理学的影响。 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认定,本文将从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创作主旨、内容、表 现手法以及美学风格几方面进行论述阐释。 国崔海正:宋词与宋代理学,文学遗产1 9 9 4 年第二期 5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 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从“文以明道到“为文害道” “文 与“道 的关系是儒家文艺观中的重要命题。文即文学、文章,道则 是以儒家仁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儒家道统,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刘勰 文心雕龙征圣中说:“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道 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把“文刀视为圣人立言的工具,规定为“道 的表 现工具,要求“为文”必须以“明道为目的,起到阐扬“道 的作用,达到明 教化、经夫妇、正人伦的效果。代表了儒家文艺理论关于“文 “道关系的基调。 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正宗,所以凡文学之士,也多以儒学自重。“道 为其体, 而“文”为其用回,“文学写作的高尚性就在于传布圣道,教化天下。甚至在中国 的文学意识中形成了这样一种逻辑:文学写作是基于圣人传道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此它也必须永远表现为这种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圣人立言为道的文学传统,使 得立言传道几乎成为了正统文学与生俱来的人文道义和自为目的。 圆 而经历了后唐五代一百余年的战乱、社会剧烈动荡之后,传统的儒道文化精 神丧失殆尽,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准则分崩离析,士大夫对自己的社会责 任放弃,且普遍产生了对以往奉为圭皋、视为内心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精 神信仰的怀疑,整个社会面临着深刻的精神信仰的危机。徐文公集卷二有观 人读春秋一诗云:“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仅此二十字,就已概括反映出世乱道丧、儒风披靡的历史真实。而这一时期的文 学,随着文人心态的日益消沉颓废,关注社会的热情不复,对文学的干预社会的 实用功能不再注重,追求形式之美的骈文卷土重来,大都词采繁缛,用典生僻, 风格华丽柔靡,这种“文 纯粹是作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大多是哀怨缠绵,与儒 家之“道”毫无相关。这已经割断了“文 与“道 的联系。 宋初文学命运的修复与再造是在五代乱后的荒漠化基础上缓慢进行的。晚唐 以来,随着历史环境和文人生存状态的不断恶化,作家群体逐步背离了“修、齐、 治、平”的儒道理想,呈现出朝秦暮楚、名利至上、顺时无为的乱世特点。在主、 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儒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学精神丧失殆尽。宋代的政治家、 思想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感到了这天崩地裂之后所导致的致命的精神威胁: “天地四维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修僳树木惨惨颜 。周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刊,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第3 0 8 页。 雪彭亚非: 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7 年,第1 2 3 页。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中华书局2 0 0 9 年版,第6 l 页。 6 西南大学硕十学佛论文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 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我有惆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我本孜孜学诗书,诗 书与今岂同术? ”。 在此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宋初文学,也延续了晚唐五代余风。以杨亿、刘筠等 人为代表的“西昆体”盛极一时,颇多艳词柔曲。梅尧臣论宋初诗歌“迩来道颇 丧,有作皆言空: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辨雄;经营为 切偶,荣利因被蒙。遂使世上人,只日一艺充。圆这对于亟需重构儒家道统、重 建社会规范的理学家来说,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宋初理学家对“文 “道关系的 重新定位,正是从对西昆体的批判开始的。 理学家从“宋初三先生 开始就竭力弘扬儒家道统,著名的“宋初三先生 之一的石介,在怪说中指责“西昆体之文违背了儒家之“道 ,作为儒家道 统的坚决维护者,石介抨击“西昆体 的最终目的仍在于要求以文传道,以文明 道:“俟杨亿道灭,乃发其盲,开其聋,使目惟见周公孔子孟轲杨雄文中子吏部之 道,耳惟闻周公孔子孟轲杨雄文中子吏部之道 。在他看来,儒家经典才可以视 为文学正宗,文学创作“能传圣人之道足矣”,完全取消了文学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纯粹把文当做传道树教的工具,所谓“读书不取其语辞,直以根本乎圣人之道; 为文不尚其浮华,直以宗树乎圣人之教。他认为只要是以道为根本、以教化为宗 旨的文章,无论什么样的体裁都是有用的。孙复说:“文者,道之用也;道者,教 之本也。 周敦颐明确提出“文以载道论。周氏易通第二十八文辞章提 出:“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把“道”与“文 的关系视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他鄙薄不载道之文,视之为鄙 陋。程颐、程颢的文道观深受周敦颐“文以载道说的影响,但观点更为激烈, 于文道关系上表现出了强烈的重道轻文的思想。在回答“作文害盗否? 的问题 时,程颐明确指出:“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 与天地同其大也? 书日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 从“作文害道 的文 道观出发,二程将文与道尖锐地对立起来。程颐在上仁宗皇帝书中说:“词赋 之中,非有治天下之道也。人学以取科第,积日累久,至于卿相。帝王之道,教 化之本,岂尝知之? 程颐亦云:“词华奔竞至道离,茫茫学者争驱驰。 说明二 程尤其是程颐割裂文道关系的斩绝态度,文道在他们眼里犹如水火,根本不可能 谐和交融。二程的文道观甚为激烈。到了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虽然他的文道观与 。曾巩: 曾巩集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本,中华书局1 9 8 4 年,第3 4 页。 o 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第1 6 9 页。 o ( 宋) 石介: ,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2 3 6 页 1 0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 已。这就是小说的在那个时代所处的尴尬地位,小说创作的目的大多是供人娱乐, 少有明显加入政治教化的目的,即使有,“也是从故事中很自然受到的启发、产生 的感想,而且极简短 。即使是到了宋朝,小说的尴尬地位仍未有改变,正统文 学中只有诗、文,小说仍是旁支末流。士大夫都较为鄙视小说。欧阳修、苏轼、 陆游都写有笔记集,但他们无意于小说创作,写的是杂录小品之类。苏辙写过一 篇游仙梦记小说,却没有收入到自己的文集中,还是在洪迈的夷坚志中 保存下来的。尹洙戏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传奇体耳 ,这虽然是友人之间 的戏谑之词,却无意间流露出当时士大夫对小说的轻视。像宋代文言小说中的梅 妃传:李师师外传、王魁传等较为出色的传奇作品竟然也成了佚名之作, 恐怕也与小说不被当时文坛所重视有关。 但是与前代相比,宋代文言小说创作者的创作主旨已经有所改变,不再仅仅 是为了娱乐,更在其中加入了劝惩教化的目的,与唐代小说中简短的议论相比, 宋人小说作者的议论颇有借题发挥的教训意味。教化,即教育感化。鲁迅在中 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四讲中说:“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加以宋 时理学盛极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学化了,以为小说非有教训,便不足为道。 说明了在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小说创作者们开始重视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更加 注重以小说来“载道,在作品中增加了“极多教训的成分。在创作动机和主 题表现上对于封建伦理道德的过分执着,又常表现为概念化和教条化。 虽然理学内部不同流派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特点,但是对于封建伦理纲常的 维护却趋于一致,在文言小说中最直接也是最明确反映封建伦理关系的无疑是以 描述家庭关系的作品为主。括异志卷八,写兴国军黄遵服侍母亲极为孝顺,一 日患病而死,当天晚上却又复活,原来是黄遵请求阴司官吏让他先侍奉母亲寿终 正寝之后再来赴死。他的孝心竟然感动了阴司官吏,心愿得以达成。睽车志“常 州孝妇 一则: “常州一村媪,老而盲,家惟一子一妇一日方炊未熟,而其子呼之田所,妇嘱姑为毕 其炊,媪盲无所睹,饭成,扪器贮之,误得溺器妇归不敢言,先取其当中洁者,食姑,次 以馈夫,其貌器臭恶者,乃以自食。良久,天忽昼暝,见面不相睹,其妇暗中若为人摄去 俄顷开明,身乃在近舍林中,怀掖间得小布囊聍米三四升,适足给朝哺明旦视囊,米复如 故,宝之至今余始闻此事,窃谓昼暝得米,或孝感所致,如郭巨得金之类至谓囊米旦旦 常盈,则颇近迂诞,然范德老为人诚恳,妊不妄传,而村妇一节如此,亦可尚也,故录以为 劝云”o o 吴志达: 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 9 9 4 年,第5 9 7 页。 o 鲁迅: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3 9 2 页 ( 宋) 郭彖:睽车志,中华书局1 9 8 5 年,第2 l 页。 l l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 这一则“常州孝妇 与夷坚志卷一“都昌吴孝妇 一则故事情节相同, 虽然细节稍有差异,但其主旨都在彰显孝妇之“孝 ,劝人尽孝为善。孝妇的孝道 感动上天,“常州孝妇 中上天为之降下囊米,取之不竭,而“都昌孝妇 中则是 降下千钱于屋中,用之不尽。孝顺之人,在小说中往往能得到上天意外的褒奖, 而不孝者则必定遭到恶报。友会谈丛卷上李忠中的石氏兄弟就是典型代表, 他们待母不孝,甚至可以说是凶暴,最后,竟然杀死母亲而诬告他人,“未及,风 雨暴作,掣电迅雷,击死二石。顷刻开霁,踣尸于户外,背上各有朱字,言杀母 之由”对这样的大逆不道的恶子,小说作者借上天给予其最严厉的惩罚,以达到 警示世人的目的。对于孝敬父母长辈者,小说作者往往给予其各种褒奖,或增其 寿命,或降下金钱,或仕途顺利;而对不孝者,则往往给予最严厉的惩罚,直接 终结其个体生命,而且死后到了阴曹地府还往往要受到阴司的审判,继续受罚。 小说作者通过如此鲜明的态度,意在警醒世人要注重孝道,这与理学家们提倡的 传统儒家伦理是一致的。不仅是孝这一方面,对不仁者如为官残暴者,不义者如 祸害朋友者等等,小说作者都在作品中给予最严厉的处罚。在这一时期的文言小 说中,违背封建伦理关系,有违“三纲五常 ,有违儒家伦理道德,违背儒家名教 规范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种以劝惩为鲜明特色的作品在宋代文言小说中大量 存在。 另外,在不少作品中,添加了不少议论,尤其是在文末,往往都是就文本中 的故事表明作者自己的态度,大多也都是劝善惩恶,劝人遵守“三纲五常”。这些 议论所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与理学家们大力提倡和维护的儒家道统基本一致。如绿 珠传篇末作者议日: 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奋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至有 高官厚禄,盗高位,亡仁义之性,怀反复之情,暮四朝三,惟利是务,节操反不若一妇人, 岂不愧哉! 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负义之类也o 杨太真外传篇末作者论日: 夫礼者,定尊卑,理国家君不君,何以享国? 父不父,何以正家?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唐明皇之一误,遗天下之羞,所以禄山叛乱,指罪三人今为外传,非徒拾杨妃之故事,且 惩祸阶而已口 绿珠传的作者乐史是要借此小说批判唯利是图、忘恩负义、毫无节操之 人,而杨太真外传这一小说的侧重点不在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的爱情故 事,而在于文末的批判,批判唐玄宗夺子之妻,乱了纲常,沉于女色,祸乱朝政, 以至于“君不君 “父不父,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同样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回( 宋) 乐史:绿珠传,鲁迅校录 唐宋传奇集,天津吉籍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8 6 页。 。( 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8 8 页。 1 2 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影响 故事为题材的陈鸿长恨歌传,虽然小说中也是半讽半颂,但主要是写其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阳安全员培训课件
-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课件
- 矿大测试技术试题题库及答案
- 辅警岗前培训课件
- 中国银行2025永州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张掖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交通银行2025朝阳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工业革命影响
- 邮储银行2025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河南地区
- 工商银行2025石家庄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月子会所运营方案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编制模板
- 工作安全分析JSA杜邦
- YY 1727-2020口腔黏膜渗出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 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 10室外配电线路工程定额套用及项目设置
- 钢板桩及支撑施工方案
- 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建设标准
- 冷藏车保温箱冰排使用记录
- 幼儿园课件我从哪里来
-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