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web+20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学习系统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莹突的学位论文是我森导师的稽导下进行曲研究工作及瑕 得酶研究成暴。嚣我爱每,除文串已羟注鞠摹| 蕉鹣蠹容外,本谂文不包 会英魏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涟戆研究戚暴。对本文嚣研究骰出燕要贾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井表承谢意。 作者签名:融羞。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怨华东婶范犬学有失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 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璧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 学校爵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豳版保密曲学位论文在耨密后适用 奉毵定。 鞲期:至塑:_ 磊:! 学位论文作者嚣名: 珏是 礤絮:竺丝:垒:墨 导师签名:眵嗜乏 摘要 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育技术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化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部2 0 0 4 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出台, 教育技术逐渐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纷纷以各种形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 术能力培训,然而由于培训理念不成熟,培训方式落后,以及培训平台交互性的欠 缺等问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本文立足实践,在充 分调查教师需求的基础上,拟设计开发出一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支持系 统。该系统采用了w e b 2 0 的新发展理念,注重人的社会参与性和彼此间的交流。 w e b 2 o 的风靡,赋予笔者灵感。w e b 2 o 所贯穿的平等、共事、个性、创造的元 素,正是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所必需的理念。w e b 2 0 的运用,将会给中小学教 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教师在此相互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育资源,体现教育技术应用的创造性。平台的设计考虑了成人学习的特点、教育 技术能力培训的特点,构建了极富潜力的资源以及交流平台。该系统包括几大模块, 分别为资源模块、交流模块、订阅模块,主题学习模块、搜索模块。各个模块彼此 联系,用户在应用此平台学习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文件,将收藏在自己的个人账户 中,成为彼此交流和自我反思的一个电子档案。 【关键词 :w 曲2 o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成人学习 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a b s t r a c t n o w a d a y s , 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si n c r e a s i n gi n 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e d u c a t i o n i nc h i n a 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i n i n g i sr e g a r d e da s 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c o m p o n e n t o ft h et e a c h e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p u b l i s h i n go f “p r i m a r ya n d s e c o n d a r yt e a c h e re d u c a t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c o m p e t e n c es t a n d a r d s ” i n2 0 0 4 ,a ll l e v e l so fe d u c a t i o nd e p a r t l n e n t sa r ep a y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o nt h e e d u c a ti o n a lt e c h n 0 1 0 9 y h o w e v e r , t h et r a i n i n ge f f e c t sa r en o tv e r yg o o d , b e c a u s eo fi 脚a t u r et r a i n i n gc o n c e p t ,t h eb a c k 帕r dt r a i n i n g e t h o d s ,a n dt h e i n t e r a c t i v i t yd e f i c i e n c yo ft h et r a i n i n gp l a t f o r t h ei n s p i r a t i o no ft h i st h e s i sc a m ef r o m t h ep r e v a l e n c eo fw e b 2 o w e b 2 o w h i c hr u n st h r o u g he q u a l i t y ,s h a r i n g ,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t h ec r e a t i o no fi d e a s , i sa b s o l u t e l yn e c e s s a r yi n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0 1 0 9 yt r a i n i n g t h eu s eo f w e b 2 ow i l lp r o v i d et h et r a i n i n gan e wp l a t f o 加,i nw h i c ht h et e a c h e r sc a n s h a r et h e i rt e a c h i n gp h i l o s o p h y ,e d u c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 s ,a n dt h e r e f o r ee m b o d y t h ec r e a t i v i t y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p l a t f o r md e s i g nc o n s i d e r st h ea d u l tl e a r n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f e a t u r e s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i n i n g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e x i s t i n g p l a t f o r m , c o n s t r u c t sap o t e n ti a lr e s o u r c eb a s ea n dac o r n m u n i c a t es p a c e t h e s y s t e mp r i m a r i l y i n c l u d e sf i v em o d u l e s : r e s o u r c e s o d u l e , c o n l i i l u n i c a t i o nm o d u l e , s u b s c r i p t i o n sm o d u l e , t h e m el e a r n i n gm o d u l e sa n d s e a r c hm o d u l e s t h e s em o d u l e sc o u l di n t e r r e l a t ew i t he a c ho t h e r a 11u s e r c o u l dg e n e r a t et h e i ri n d i v i d u a ld o c u n l e n t a t i o ni nt h e i ro w np e r s o n a la c c o u n t s 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o fc o 嗍u n i c a t i o ni nt h i sp l a t f o r m t h e s ed o c u l n e n t sw o u l d b es a v e da se l e c t r o n i cf i l e st os e r v ea ss e l f r e f l e c t i o n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关键词 :w e b 2 0 ,c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c o m p e t e n c e ,a d u l t1 e a r n i n 舀w 曲_ b a s e d l e a m i n gs y s t e m 2 目录 图表目录 表2 1z t e 锄研究领域13 表2 2 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1 4 表2 3 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续1 5 表2 4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1 6 表2 5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续表1 7 表2 6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续表1 8 图4 1 工作原理图4 0 图4 2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图一4 l 图4 3 总体设计结构图一4 2 图4 5 交流模块4 4 图4 6 搜索模块4 6 图4 7 管理模块4 7 图4 - 8 系统详细设计结构图4 9 图5 1 系统首页面5 2 图5 2 资源共享页面一5 3 图5 3 上传页面一5 4 图5 4 下载页面5 4 图5 5 网络书签主页面5 5 图5 6 添加书签页面5 5 图5 7 学习小组页面5 6 图5 8 学习小组页面1 5 6 图5 9 系统使用流程图一5 8 表5 1 0 用户信息库5 9 表5 1 l 学习小组信息库5 9 表5 1 2 学习小组成员库6 0 表5 一1 3 主题信息表6 0 表5 1 4 参加主题用户表6 0 表5 1 5 共享资源库6 l 表5 16 资源评论库6 l 表5 一1 7 资源链接库6 l 第1 章前言 1 _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迫切需要提高。教育 技术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其中教育部2 0 0 4 年1 2 月出台的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使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纲可依: 2 0 0 5 年初,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简称 建设计划) ,建设计划规定“在2 0 0 5 2 0 0 7 年问,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 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 0 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 用能力显著提高。”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笔者有幸参与了部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2 0 0 5 年暑假,参加了著名的“微 软教育部携手助学支教项目”,奔赴河北汤河中学,对当地教师进行了为期一 周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经过我们的努力,培训获得老师们的好评。2 0 0 6 年1 月,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首批试点省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海站 在华东师范大学开班,笔者也有幸参与其中的部分工作,并通过访谈的形式对部分 学员进行了调查。通过这两次作为培训人员和研究者近距离的与中小学一线教师接 触,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学习热情,并感受到了教育技术能力对教师的重要性。 然而在与一线教师的交流和随后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了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形式单一、时间短、费用高等:培训结束后缺乏有效的 后续支持,从而使得部分中小学教师难以将培训中学习到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自己 的教学实践:部分人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难以解决,从而慢慢放弃;也有部 分教师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自己,找不到自己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丧失了 继续努力的信心。 为了解决上述诸多问题,人们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如:“参 与式培训”、“网络配套辅助”、“构建学习共同体”等。笔者参与的两次培训都 应用到了“参与式培训”、“网络配套辅助”的方法,的确解决了其中的某些问题: 参与式培训解决培训形式单一化矛盾,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教师与受训者及受训 者之间能够积极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培训的质量;网络配套辅助的方式也提 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成本,为教师的后续学习提供了方 便,然而问题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培训的配套网站在培训结束后很少再有教师光顾, 主要是由于互动性较差、个性不明显,除此之外还存在教师意识未能及时改变的问 题,致使教师们不能够全心参与。 以b 1 0 9 、r s s 、t a g 、s n s 、t f a c k b a c k 为代表的w e b2 o 时代的到来,使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的学习看到了曙光。w e b 2 o 具有极强的用户参与性、互动性、个性 化,资源知识共享性等特点,符合了当前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共同 体的网络形式”,这种基于w e b 2 o 的平台,能够方便的集合教师们的集体智慧, 基于w e b 2 o 平台的交流是一种真正平等的交流方式,基于w e b 2 o 的学习模式是一 种真正的学习者对学习者( l c a m e r t ol e 锄e r ) 的学习模式。 利用w e b 2 o 所体现的思想理念,将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提供新的战略性平 台。笔者将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继续前人的脚步,利用w e b 2 o 的理念构建一 个全新的教育技术学习系统,从而促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加快我国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步伐。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也在大力发展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国际 接轨。 1 国内发展情况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我国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十分重视。1 从上 世纪9 0 年代开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 0 0 4 年1 2 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的颁布,在接下来的几个 月的时间内,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措施。 2 0 0 5 年初,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建设计划的宗旨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为依据,以 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 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计划的启动是我国 裴纯礼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定位与方法的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 0 0 4 ,2 6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化的关键一步。 2 0 0 5 年7 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教学人员( 初级)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 纲,大纲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中对教学人员教育 技术能力的要求编制。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化建设向前迈出了关 键性的一步,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中提出,国家将制定“教 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制度。2 “在如今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有不少教师 对教育技术是陌生的。但是在今后3 年内,他们不仅必须“脱技术盲”,而且还要 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 2 国外发展情况 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教 育的影响。3 国外的教育技术能力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学 生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 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 简称e c i t 认证标准) ,还有英国教师 i c t 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 在随后的章节中,笔者将就我国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其他国家的标准进行对比研 究。 1 2 2w e b 2 o 的发展应用情况: w e b 2 0 是2 0 0 5 年最流行的网络名词,截止至2 0 0 6 年3 月1 5 日,通过g o o g l e 搜索关键词w e b 2 0 ,能够搜索到1 0 ,8 0 0 ,0 0 0 条记录。它的应用已经充斥到每一个 领域,专家们利用w i k i 这个w e b 2 o 的工具编写了大百科全书,普通人利用博客相 瓦交流,社会名流们利用博客来宣传自己。据调查,英国14 岁至21 岁年轻人中, 有三分之一的上网年轻人拥有自己的博客或个人网页,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 于在网上浏览信息,而热衷于在网上发表个人见解、互相交流,并建立了各种兴趣 社区。同理,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应该再局限于教育信息的浏览,教育资源 的检索,最重要的是彼此间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的交流。 。教育部出台新举措加强教师教育,2 0 0 5 4 ,h t 【p :v n v 砒m o e e d u c i l ,。d o a s ,w e b s i t e l 8 ,i n f 0 1 3 1 5 0 h t m 3 h t t 口:佣w e t c e d u c n a r t i c l e d i g e s t 3 3 g u a n y u z h o n g x i a o x u e h t m 4 英国:l 3 上网年轻人拥有自己的博客或网站 h t i p ,n e w s x j l l l l u a l l 吼o o m ,n e w m e d i 啦0 0 5 - 1 0 ,2 5 t _ 3 6 7 9 1 7 5 血t 1 1 l 当前w e b 2 o 的一些功能已经在教育上有了比较成功的应用。b 1 0 9 的应用已经 比较广泛,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次,从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到教师的培训, 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到专家之间的交流,b 1 0 9 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将r s s 用在教育当中的研究也已经开始,r s s 可以非常及时的收集所需要资料, 比如收集学生的作业,观看学生的日志等,比起利用邮箱或者b b s 这些工具,r s s 具有及时更新和方便聚合的优点,它可以让你在学生提交的瞬间不用分别打开网页, 就能在一个软件窗口中浏览所有学生的提交内容。 1 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 3 1 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 反思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当前培训支持网站中 存在的问题。 2 基于对w e b 2 o 研究的基础上,把其平等开放的思想理念应用到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中去。 3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基于w e b 2 0 的教育技术学习系统,为教 育技术培训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 1 3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在本论文 的写作研究过程中,笔者搜集了大量的有关w e b 2 o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成人学习、 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大量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较清楚地 了解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开拓了思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 了方向。 1 4 论文架构 本论文分为六章,分别如下所述: 第一章:前言部分。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使用的研 究方法以及论文架构。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本章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能力建设的必要性,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并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育技 术能力和培训情况,提出了当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构建基于w e b 2 o 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网上学习系统。本章将就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矛盾提出解决对策:利用w e b 2 o 的技术 与思想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的学习提供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 建基于w e b 2 o 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网上培训系统的设想。 第四章:基于w e b 2 o 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学习系统设计。本章将从宏观层面 探讨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与体系结构,从微观层面详细设计中小学教 师教育技术网上学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第五章:基于w e b 2 o 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学习系统的开发。本章将介绍系统 的开发环境、开发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在前面五章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探讨特 色与缺失,提出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山现状 第2 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白9 0 年代始,面对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热潮,我国已经开始了对中小学教 师的相关职业培训,培训的内容多种多样如理论层面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技术层面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应用。然而中小学 教师的培训并没有普及化,也没有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这个概念, 大部分的培训都是以“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为主要内容。培训的结果是部分老师 学会了使用计算机,然而能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中小 学教师少之义少。2 0 0 4 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出台,提出了利用信 息技术来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能力,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逐步走向 规范化。 2 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各个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如此重视? 纵 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必要性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2 1 1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在过去漫k = 的历史时期,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的发展相对稳定,许多科学知识 及技术原理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所以接受一次性教育就町以受用终生。而信 息时代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工具的普及应用,使知 识的老化周期大为缩短,知识的更新换代加速。一个人仅靠正规学校教育获得知识 远远不能应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与之相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就变成 个终生学习的享十会,学习不再纯粹是t 作的先期准备,不断学习变成工作、生活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例如,b i 雌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2 0 0 3 年还是一个新事物,而 发展到了今天,已经遍地开花,代替了先前的个人主页,成为网络世界迈向w 曲2 o 的个显著标志。知识更新速度之惊人,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学习的方式,加快学习 的步伐。 作为一名培养人的教师,无论足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教学的工具,还是教师本 人的角色定位,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更新。一本教科书可以用上十几年的时代已经结 人的角色定位,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更新。一本教科书可以用上十几年的时代已经结 0 巾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束了,教师的绝对知识权威地位也在逐步瓦解,教师不得不承认,他( 她) 的知识 在某些方面已经落后于学生。教学理念和方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到今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j 三义学习理论; 教学的工具从原先的粉笔黑板到录音、电影、电视再到现在的多媒体网络:教师的 角色从原先的知识传递者转化为指导者、合作者等等。无论是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 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的角色的转变,都需要教师进行终牛学习,不断地更新知 识。 2 1 2 教师专业化的需求 顾明远教授这样描述教师专业化发展5 :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 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本应该像律师和医生一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然而由于我国 的教师认证和管理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达不到应有的专业化水平, 所以当前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有一部分只具备学科知识,而缺乏应有的教育技术能力, 确切的说,这部分教师都不是合格的专业教师。教师的职前教育应包括重要的一部 分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要加强我国当前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加强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和培训。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正在进行研制,将在不久之后出台,此课程标准的出台将为我国教师专 业化发展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 1 3 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不断成熟 从教育技术的名称来看,在我国,最早时我们称之为“电化教育”,意思是电 气化教学。主要是指利用新的电化媒体来教学,如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等,发 展到后来,媒体越来越先进,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然而不论实用的技术多么先 进,“电化教育”仍是过分强调媒体对教育的作用,忽视了教学理念的作用。故我国 5 h t t p :w w e d u c n 2 0 0 2 0 1 0 4 3 0 1 6 3 4 3 - 1 s h t m l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的“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与国际上的叫法统一起来。 从教育技术学,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技 术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2 0 0 2 年中国教 育学会编写的中国教育科学这本著作中,也包括了教育信息技术这一章节,然 而它却列在了最后一部分,排在“职业技术教育”、“体育卫生美育”之后,而且 只包含了三篇论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 0 0 2 年,我国的教育界对教育技术还不 够重视,然而三年后的2 0 0 5 年,笔者在g o 0 9 1 e 上搜索“教育技术”,共搜索到 5 6 ,1 0 0 ,0 0 0 记录,“教育技术能力”,搜到1 4 ,6 0 0 ,0 0 0 条记录。 我们也可以从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来看。1 9 9 4 年教育技术的定义为:是为了促进 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 是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 e c t ) 于1 9 9 4 年提出;在“长春2 0 0 4 一教育技术 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 e c t ) 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 尔斯又提出了a e c t 2 0 0 4 年教育技术新定义: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st h es t u d ya n d e t h i c a l p r a c t i c eo ff a c i l i t a t i n gl e a m i n ga n di m p r 0 v i n gp e r f o m l a n c eb yc r e a t i n g ,u s i n g , a n dm a i l a g i n ga p p m p r i a t ct c c h n o l o g i c a lp m c e s s e sa n dr e s o u r c e s 在这里引用华南师 大焦建利博士翻译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 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在新定义中,研究领域从原先的五大研究领域合并成三大研究领域;研究对象 来看,在9 4 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前面加了“适当的技术性”,从而突出了教育技术 领域与其它相关教育科学领域的技术特征;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增加了“提高绩效” 这个目标,针对中小学教育,目标就变成提高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 教学技能以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6 “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 术性过程和资源”,对我国当前的面向信息化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来讲,正是一个指南 针,它指明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内容。 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涉及领域众多,以z t e a m ( 祝智庭教授领导的学术领域) 的研究领域为例见表2 1 :7 6 a e c t 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湖南师范大学彭绍东 h 札p :,w w w c s c h i n a b n u c d u 训帅g 嘶,s h o 、v r i e w s 船p ? i i e w s i d 。1 3 4 7 祝智庭教育技术研究场报告p p t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表2 - 1z - i m 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专家专业工作者( 教师)学习者 e l e a m i n g 系统架构元模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数字化聚合p i g i t a l 型发展c o n v e r g e n c e ) 学习环境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行动学习行动研究协同学习( s ”e 唱i s t i c 主题资源管理与应用平问题化教学设计 l e 姗j n g ) 技术与应用模式 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 学习活动建模程设计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效性体验学习环境 教育信息化效益研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性评价技术 教育电子政务模型与标建设体系娱教技术 准教学互动分析技术个性化学习环境 经验知识管理技术学校信息化教育领导力多元智能导向的学习设计 项目管理与项目文化发展远程学习服务质量保障 技术转移与创新推广金融保险业e p s s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同时教育技术领域研究拓展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 持和实践基础。 2 2 国内外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综述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开始重视,先前的教育技术能力一 般被称为“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信息化能力”,近年来才被称为“教育技 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这个词的广泛应用,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向前迈进的 关键性一步,也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向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2 2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和标准 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教师应达到的教育技术能 力作了相应的规定,我们采用比较研究法来分析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 试行) 和美国教育技术标准( n e t s ) 。 n e t s 是国际教育技术协会( i s t e ) 与美国教师教育认证理事会( n c a t e ) 和 其他教育机构一起开发的一系列教育技术标准。制定的第一个标准是1 9 9 8 年6 月面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n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0 1 0 9 ys t a n d a r d sf o rs t u d e m s , n e t s + s ) ;两年之后,在2 0 0 0 年6 月,n e t s 又制定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 准州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s t a n d a r d sf o rt e a c h e r s ,n e t s + t ) ;在2 0 0 1 年1 1 月,又制定了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n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j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s t a n d a r d sf o r 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s ,t s s a ) 。 在这里,笔者将介绍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在美国,这项标准已经成 为国家衡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师进行资源开发、利用,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依 据。该标准从六个方面规定了所有教师都应达到的教育技术标准,即:技术的操作 和概念,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体验,教学、学习与课程,评价与评估,工作实效 和职业实践以及社会、伦理、法律、人性方面的问题。见表2 2 : 表2 _ 2 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1 信息技术操作和概念:教师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和概念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并理解与技术相关的概念( 正如在n e t s s 标准所描述的) 能持续更新自己所掌握的与技术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以跟上技术的新发 展 2 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学习经验:教师规划和设计有效的以技术支持的学 习环境和经验 利用技术支持的信息化教学策略,设计支持学习者不同需要的学习机 会。 在设计教学环境和过程时,能利用教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 查找利用有关的教学资源,并评价其准确度和合理性 制定学习活动中教学资源的管理计划 制定技术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管理策略 3 教学、学习与课程:教师能够实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课程计划,以获 取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促进技术支持的学习经历,同时达到课程内容标准和学生技术标准 用技术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运用技术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管理学生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活动 中小学教师教霄技术艇力现状 表2 - 3 美整教9 $ 教毒技术标准续 4 评价与评嘏:教繇艟够翱掰技术推动各种商效寄哿评价策硌 运蠲技术、采攫多释详话方法策评侩学生j c | 学科内容款掌握 ;擎撬 荦l 用技术毅集分析数瀑,解释缭采,交流绪聚,淡敬逡教学实蔑,键遴 学生学习懿簸饯他 应弱多秘浮徐方法,判凝学生凌学麓、交流秘实践涎动中甓震按本瓷滚 的有效性。 5 王终效搴灏职热实黢:教; l i 毒l 用技零寒提离毯髫j 斡工穆敷零窝专数实践 利用技术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终瘟学习 对舅己越教学滚动不颟进簿谭徐积疑恩,以便程裁趱技术键进学生学习 方面做出有效的决策 应鼷技术提高巍己的工作效率 利用技术手段蛞同事、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进行交流、合作,以更好地 促进学生的学习 6 社会、伦理、法律、人性方面的问题:教师襄了解与p k 1 2 学校中的技术应 丽辅关的社会、伦理、法律和人往闽题。弗将这些指示观念应确在实践中。 示范、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和道德习惯 利鬟援术资深捷不阏背景、不黼性格、不同麓力豹攀茹者均麓褥封蘸好 发灌 唆确帮傻瘸体现多元纯差异鹃投本瓷潆 健避按术资源酌键潦、安全筏鬻 键进蹶凑攀生东技塞资源剃用上款捱会均等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对照茨国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下面再来看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熊 力标准。中夺学教努教鸯援本能力稼准包捶三部分,分躅荧中小学教疼教弯技 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 教弯援术缆力标壤技术人员遮墼只裂爨教学人员戆标准部分。内褰冤波2 。3 。 表2 _ 4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 我国的中小学教筛教育技术麓力糖;准教攀人员: 1 、意识与态度 i ) 霾要注静诀识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蕈和实施 戮家瀑稷标准酌鬟要终焉。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黪够诀谖翻教育鼓寒黪骞效应曩对予撬勉镶学过糕、莹养鑫掰墨佚才麴重娶 作用。 2 ) 威惩意识 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其袁在教学中开鼹售息技术与课稳整合、遴行教学改革磺究故意识。 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率寓学习资源的意识。 具有关注毅技术发展并尝试将薪技术应用予教学的意识。 3 ) 评价与反思 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刹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舆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总的意识。 舆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 ) 终身学习 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究善自身索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其有嗣用教育技术避 亍终务学习默实现专渡发震与个久发餍豹意谈与态度。 2 、知识与技能 1 ) 蘩本船谖 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麓惩教弯技寒豹囊要理论基磴。 p 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了鳃基本瓣教育鼓本磋究方法。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表2 - 5 叛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攀人员续袭 2 ) 基本技能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掌握常觅教学媒体选择与歼发的方法。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掌握教学汝源管逡、教学邂程管邀糯顼琶警理懿方法。 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3 、瘦翔与截新 1 ) 教举设计与实施 憝够正确蟪搓述教学蠢标、分辑教学瘫客,著莪蔽獭学生耱赢帮教掌条锌竣 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获较并震绩塞援本与漂疆瓣整合,探索痿患援术与深程整会约存效途径。 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瘟曩技零舞展对学生的谤携帮慰教学过程鲍评铃。 2 ) 教学支持与管理 能蟛收集、甄别、整会、艨用与学辩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壤。 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麓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3 ) 科研与发展 能结合学科教学滋行教育技术应角的研究。 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能充分稳掰绩怠毅零学习渡务知谈,发震翻身的散务锈力。 4 ) 合作与交流 熬秘蠲技零与学生就学习遴季亍交滚。 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繇秘露技零与忍褰在教学零鳍耧骚方露广泛嚣震台髂与交流。 能利用技术与教育管理人鼹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 戆聪臻技零与菝术久是在教学资澈豹设计、选择与舞发等方嚣送行会终与交 流。 戆剃震技术与学秘专家、教弯按本专家藏教育技本豹应用遴孬交浚与台作。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表2 - 6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续嶷 4 、社会责任 1 ) 公平利用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举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 等懿撬会。 2 ) 有效应用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 好发展。 3 ) 健康使用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 ) 蕊范露海缝彝攀生示藏菇抟授毫技拳裂爆寿关豹法谤法媲簸识程稔理i 藏德鼹念。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帮人员”部分是熬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畿力挺准戆菝心,该部分扶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缒、应耀与氆毅、享会蠢 王等方 面明确了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有关意识与态度、社会责任的问题己缀提高到 与翘识和技能一榉豹赢度,只有磁蓠二耆黢基础之上,翔露蛉知识与技能方更有意 义。我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此有纲w 循,标准的出裔也成了一个历史性的事 件。 综合对比两国标准,凝同涉及的关键字有,利用教学资源,利用技术支持教学 过程、教学评价、合作交流,以及使用技术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故应从这几个 方面来提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2 。2 。2 我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戆进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教育融经成为教育的羹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 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鬣视。飙1 9 9 9 年初,国务院拙转的教育都面向2 1 整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到今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的出 台,戳教宵技术能力为重装内容的教帮专救仡发藏在我国派逐步形成一个玩较完整 的体系。标准( 试行) 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规定。2 0 0 5 年7 月, 教商部又发布了中,j 、学教学久爨( 耪缀) 教育技术能力络诫大纲, 大纲袄 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猴( 试行) 中对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编 剃。 在2 0 0 5 年初,为普遍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圜家教育部出台了 全国中小学教爨羧枣技零爱力建设诗划,该嚣裁的宗凌是:“黻中小学教黪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为依据,以众面提商教师教肖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拽 术在教学中戆套效运雳为溪鳇,建立教;萋教鸾鼓本培训靼考试认蘑曼髂系,终缓开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筒提高我国中小学 教拜实藏索覆教裔翡戆力鞠承乎。”该诗麓静嚣标褥两熹,一是在2 0 5 2 0 0 7 年蓠, 使全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显藩提高。二是建= 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水平培溺器考试诀涯裁发,形簸全重统一艇范粒教雾器教露技术戆力壤铡秘考试认 证体系。 教弯邦已经囊动鸯史戳寒最大溉模教烬资培训诗巅,4 胃底鲢全国己窍l 路激 上省份进行试点申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活教人尚美100字8篇
- 早产宝宝护理育婴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美容师(初级)美容美睫理论知识试题
- 宁波去年中考数学试卷
- 2024年北海市海城区第十二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青海初中9年级数学试卷
- 去年中考广西数学试卷
- 去年张家港期末数学试卷
- 七下南京市数学试卷
- 七升八人教数学试卷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 SYT 5822-2021 油田化学剂分类及命名规范-PDF解密
- 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已A4排版,可直接打印
- 制造业班组长培训
- 研发项目策划书
- 创作属于自己的国画作品
- 烟草行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课件
- 2024年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办公室文员员工职责
- 完整版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入库考试题库(1-4套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