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管材塑化度判断).doc_第1页
PVC管材塑化度判断).doc_第2页
PVC管材塑化度判断).doc_第3页
PVC管材塑化度判断).doc_第4页
PVC管材塑化度判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质聚氯乙烯管材塑化度及调整周百良比较硬质PVC管材塑化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得出硬质PVC管材塑化度的最佳范围为60%70%。分析配方、混料、工艺条件对塑化度的影响,以指导生产过程,并将塑化度调整到最佳塑化范围。关键词:硬质聚氯乙烯塑化度调整Regulating the Plasticizing Rate of R-PVC PipeZhou Bailiang(Zibo Qilu Wufeng Plastic Rubber Company,Shandong,255411)A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sticizing rate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PVC pipe,it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lasticizing rate was 60%70%.The effects of formulation,mixing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 on plasticizing rate were analyzed to guide the production and regulating the optimal plasticizing rate.Keywords:R-PVC,plasticizing rate,ragulating.在加工过程中,硬质PVC的粒子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在较低加工温度下,由于热和剪切力的作用,颗粒分解成初级粒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初级粒子部分被粉碎;当加工更高时,初级粒子可全部粉碎,晶体熔化,边界消失,形成二维网络,这一过程称为熔融或凝胶化,一般称为塑化1。塑化度正是制品结晶程度与PVC初级粒子熔化程度的反映,塑化度可用流变法测量。PVC塑化后在制品中形成了贯穿的结晶网络,这种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进而影响制品的性能。因此,在硬质PVC加工过程中,控制好塑化度,使制品各部分塑化均一,对保证硬质PVC管材质量非常重要。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 10002.1-1996中,用增加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来反映管材塑化的情况。本文将确定PVC管材的最佳塑化度,并探讨影响塑化度及均一的因素,以指导生产达到最佳值。1硬质PVC管材的最佳塑化度硬质PVC未塑化或塑化度低时,PVC初级粒子未解体或解体很少,粒子间还未融合;塑化度100%时,所有初级粒子融合,制品冷却后,可形成均匀分布,贯穿整个制品的结晶网络,晶网会限制分子链的运动。这两种结构的管材冲击强度较低(见图1),与管材韧性有关的指标(如落锤冲击性能)不易达标,这两种塑化度的管材都不是我们希望的。大量研究和测试结果表明:硬质PVC管材的综合性能最佳值是在塑化度为60%70%时得到的1。因此,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条件,使塑化度均匀并控制在此范围内。图1制品的塑化度与冲击强度的关系双螺杆挤出,铅盐稳定剂2塑化度的调整塑化度的调整应从配方、混料、加工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2.1配方选择调整211PVC树脂用悬浮法生产的PVC树脂有疏松型和紧密型。疏松型树脂表皮较薄、内部疏松、亚粉粒体积较大且大小均匀,易于破碎,释放初级粒子。这样的树脂经混合,可使助剂分布均匀,经过挤出加工后,易获得塑化均一的管材。除PVC树脂的形态外,树脂的相对分子量也影响塑化,相同配方和加工条件下,分子量越大,虽然管材韧性好,但塑化度降低。选择PVC S-1000(齐鲁石化或上海石化生产)即可满足管材指标,又易得到所需的最佳塑化度。2.1.2稳定剂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热稳定剂为铅系稳定剂(主要为三碱式硫酸铅,硬脂酸铅等)。固体铅盐稳定剂分散性差,难塑化易造成大的应力集中,要求所用铅盐越细越好,最好经过研磨。另外,铅盐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稳定剂在给水管配方中用量有限制,如含铅稳定剂用量不能超过3份。综合以上因素,在满足正常生产及考虑意外停车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稳定剂用量。为了减少污染,最好使用复合式片状、粒状稳定剂,例如:德国熊牌稳定剂。2.1.3润滑剂外润滑性强的配方使PVC受到较小的剪切力,低的剪切力水平可提高初级粒子“存活”的温度或延长其“寿命”,所以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润滑性强的配方,可使管材塑化度降低。为了使管材塑化度保持一定,就要增加加工设备的剪切能力(如提高螺杆转速)或提高加工温度,或延长物料在设备中停留的时间(提高机台阻力既可延长“停留时间”,又可增加剪切强度)2。图2比较了三种配方挤出物的塑化度,挤出是在同一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相同螺杆转速下进行的。图2三种配方硬质PVC的挤出温度与塑化度关系12PbO.PbSt 2.5份,CaSt 0.4份,蜡 0.3份;22PbO.PbSt 2.5份,CaSt 0.8份,蜡 0.3份;33PbO.PbSt 1.5份,PbSt 1.5份,CaSt 0.4份,蜡 0.3份因此,合适的配方中,润滑剂配方应尽可能少,处于边界润滑状态,避免因过渡润滑造成塑化度不良,塑化温度过高。在调整润滑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同一台加工机械在使用时间较长后,剪切能力会下降,润滑剂也要相应调整。为了保证塑化质量,可采用促进塑化的润滑剂配比。(2)表面积较大的成型机械需要较多的润滑剂。从挤出到口模的容积是一定的,物料所含润滑剂应能满足整个容积中所有表面润滑的需要。加工机械的容积较小,表面积却较大,则要求物料中润滑剂含量较高。同台挤出机在生产薄壁管时,要求使用比挤出同规格厚壁管更多的润滑剂。(3)较高的加工温度可采用较多的润滑剂。加工温度越高,PVC熔体粘附金属的倾向越明显,因此加工温度越高,需用的润滑剂越多。(4)石蜡只对挤出机加料段起润滑作用,部分氧化聚乙烯蜡则不仅在均化段乃至机头与模头处也起作用。2.1.4改性剂对塑化的影响使用抗冲击改性剂时,物料粘附金属倾向增强,剪切摩擦热增加,往往会促进塑化,故应适当增加润滑剂用量,以适当推迟塑化,获得最佳塑化度。但选择CPE作改性剂时,相对分子量低的外润滑剂如石蜡易溶于CPE中,降低润滑效果,还会影响增韧效果,应选用与改性剂相容性差,相对分子量或熔点较高的润滑剂,如聚乙烯蜡、高级脂肪酸及其它皂类润滑剂。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剂,其极性很强的壳会阻碍润滑剂进入软芯,因此对润滑剂的选择不很严格。2.1.5填料使用低表面活性填料,如CaCO3常会推迟PVC塑化,情形类似于铅盐稳定剂的推迟塑化,为了保证最佳塑化,宜采用促进塑化的润滑剂配比。高表面活性填料(如炭黑)或低表面活性填料用量大,填料对润滑剂的吸附、吸收作用往往导致熔体粘性增加,摩擦热增大,从而促进塑化。为了保持最佳塑化,需要增加外润滑剂用量或采用适当推迟塑化的润滑剂配比。2.2混合的调整混合是指降低组分料非均匀性的过程。因此,混料质量好坏将影响塑化是否均一。实际加工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挤出过程中混料脉动,塑化不均等均与混料有关。硬质PVC管材混料多采用高速混合机进行,冷混机冷却。混料中应注意以下问题:2.2.1混合机加料量选择3物料体积为高速混合机空容积50%以下时,摩擦热小,达到混合温度(120)需15min以上;加料量50%70%时,达到混料温度仅为8min10min;加料量在70%以上混合效果变差,物料的物性不均一,导致管材塑化不均。因此,我们应将加料量控制在混合室空容积的50%70%。2.2.2高速混合温度的选择4料温在50以下时,PVC树脂颗粒在强力搅拌下,其粉粒和亚粉粒被击碎,干粉料的表观密度变化不大 。料温在80以上到120左右时,树脂颗粒胀大,颗粒尺寸趋于均匀,颗粒的平均尺寸与原始状态相近,同时,干混料密度迅速增加。料温在120以上,树脂颗粒尺寸减少而干混料表观密度仍在提高。树脂颗粒变大并均匀地在干粉料中流动,使输送量均匀,再考虑到100以上时对排出干燥物料中的水汽有益处,所以一般高速混合温度在100120。对于普通单螺杆挤出机,直接用粉料生产时,为了使管材有高的塑化度,往往将热混温度提高到140以上,但是不宜超过150。这是因为固体稳定剂仅粘附于树脂颗粒表面,对内部的PVC起不到稳定作用,热混温度太高会使树脂分解变色。而冷混温度在40左右即可。2.2.3高速混合时的加料顺序5硬质PVC配方的加料顺序应有利于助剂作用的发挥,避免助剂的不良协同效应,并有利于提高分散程度和速度。稳定剂与树脂同时加入到热混机中,以便及早发挥稳定作用。皂类和内润滑剂随后加入,以便充分渗入树脂内部。蜡类外润滑剂宜在料温接近出料温度时再加,以免蜡类干扰其它助剂的分散。填料对助剂有吸收作用,宜最后加入。以便助剂先在树脂中得以分散。加工改性剂宜在蜡类加入之前,稳定剂加入之后加入,对于具有防止热分解倾向的改性剂,如CPE,可与树脂一并加入。如果考虑冲击改性剂吸收润滑剂的倾向强于PVC树脂,为避免润滑剂被吸收后物料加工性的明显变化,及吸收润滑剂后改性效果的降低,也可在最后加入。易结团的冲击改性剂,为了使其分散良好,宜最后加入。总之,助剂的加料顺序应避免助剂间的相克相消,提高相辅相成的效果,使助剂在PVC树脂中得以充分分散。典型的加料顺序如下:(1)低速下,将PVC树脂加到混合室中;(2)在60于高转速下,将稳定剂及皂类加入到树脂中;(3)在80左右,于高转速下,将加工改性剂、内润滑剂、颜料及抗冲击改性剂加到料中;(4)100左右,高转速下,加入蜡类;(5)110高转速下加填料;(6)在110120低转速下排出物料,送入转动着的冷混机中;(7)冷混到40排出,过筛使用。2.3加工条件的调整加工条件中,温度、螺杆转速及模头阻力对塑化度影响较大,见表1。表1挤出工艺对制品塑化度的影响项目模头温度/螺杆转速/(r.min1)模头阻力塑化度/%工艺条件20018中5732734678工艺条件19018中482007321077工艺条件20018低58中73高81 螺杆温度模头温度25,加料段温度模头温度20,均化段温度模头温度52.3.1温度的选择大量试验表明,在助剂配方及加工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管PVC树脂的相对分子量如何,150下加工的管材的初级粒子未融合,塑化度为0;150190间,初级粒子界限分明,融合再重新结晶多发生于初级粒子内部的更小层次的微粒之间,形成的晶网基本贯穿伸展于每个初级粒子之中,此时塑化度在45%以下;在200以上初级粒子融合,冷却重结晶后,结晶网络开始贯穿于整个制品,此时塑化度约70%;到215左右,所有晶区完全熔化,制品冷却后,可形成均匀分布,贯穿整个制品的结晶网络,此时100%塑化。图3清楚显示了上述初级粒子熔化,同时形成晶网的过程1。图3不同温度挤出物中晶网形态(TEM)因此,在PVC挤出管材加工中,操作温度大部分在150215间,对于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常用反向温度设置方式,即:从加料段到均化段,料筒温度逐渐降低。反向设置温度的好处是促进树脂在排气前部分塑化,有利于水汽逸出,还可避免干粉料在排气段抽出。从法兰(连接头)到模具处通常是正向设置,即从法兰到模具温度渐高,但注意在空间较大或滞流时间过大部位,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物料分解。单螺杆挤出物料时,从料筒和模具可采用温度正向设置,表2和表3为一般的温度设置情况。表2单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区域机身法兰机头螺杆12341234芯模温度/130 1401501601701801601701751801751801801851801851751806080表3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区域机身法兰机头螺杆12341234芯模温度/175 18016517015516014515016017017518018518519018018517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