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剪灯三话”研究 王慧林 霉6 1 0 38 0 摘要 所谓“三话”,是指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和 邵景瞻的觅灯因话,后人合称“三话”。“三话”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但是“三话”自问世以来,便遭到统治者的禁毁,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 究,即使今人对其的评价也不甚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界才开始关注“三 话”,但大多是单篇文章的分析或一个作家的研究,缺少整体的审视和系统的探讨。 有鉴于此,本文选此题目作专题研究,试图对“三话”的思想内容和叙事特点作 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揭示其深层的文化意蕴,窥视其创作的奥妙。 除引言外,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话”的概况,分为两小节,分别介绍“三话”的成书背景和 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核心所在。它从三个方面对“三话”中的婚姻爱情故事作 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概括。“三话”中,前二话的成就较高,故本文的重点也在前 二话上。“二话”中的婚姻爱情作品不再是才子佳人式的诗词唱和、密约偷期,而 是被放置在元末明初这一战乱的大背景中,让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去经历那由战乱 导致的撕心裂肺般的爱情悲剧。但是侧重点却各有不同,新话重在表现战乱给 人们造成的灾难,并提出“只怨干戈不怨天”的反战呼声。而余话并不仅仅 表现战乱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而且还把战乱作为一种手段,一种使人格升华的契 机。相比较而言,因话重在说教,旨在为当时失范的社会重建一种道德伦理和 文化秩序。但是,由于作者的出身经历,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使他们在处理“情”、 “理”的关系时,出现差异。瞿佑注重表现人对自然欲望的渴求,以“情”胜; 李昌祺重在表现“理”对“隋”的匡正,用“情”立“教”,以“理”胜:邵景瞻 的道学气味更浓,纯为说教而说教,爱情只是其中的一点花絮而已。同时,“三话” 中也涉及到人与异类的爱,写的最好的是新话中的金风钗记和余话 中的贾云华还魂记,赞扬了她们为爱情而出生入死的精神。 第三部分论述作者对现实的批判与重建。对权势说真话是文人特有的精神, 因而他们敢于“批龙鳞、探龙颌”,对现实的不公,统治者的腐败进行抨击。作者 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也抨击世情的浇薄,谴责道德的沦落。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眼 光的敏锐及其对社会的深切关注。 在批判的同时,作者也进行重建。这一重建主要表现在对孝子、贞节烈妇以 及义的伦理规范的宣扬上。“孝子孝女”的范型构设,旨在建立一种伦理典范;对 “贞节烈妇”的赞扬,则意在树立一种妇德妇行的楷模:对“义士义女”的歌颂,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同时作者为重建伦理道德规范,还运用 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因果报应之法。对此,我们不能以“封建迷信”面一笔抹杀, 应看到作者欲借此为失范的社会提供拯救良方的良苦用心。 第四部分是探讨文人遭遇的。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生之抱 负,然而却被科举制度无可选择地分为两部分,面临两种结局:一朝交泰或沉沦 下僚。瞿佑、李昌祺分别为这两种结局中的一员,因而瞿佑多反映怀才不遇之士 的愤懑和心路历程,李昌祺则多表现历经劫难之余的仕宦心态,并流露出对仕途 前程暂时的灰心和跻身功名的一丝淡淡的悔意。 第五部分实际上是第四部分的余绪。新话的作者为怀才不遇之士,因此借 神怪之外衣,浇胸中之块垒。故事中主人公的个体性情则都极度张扬,并敢于斗 争。余话的作者生活于如履薄冰的官场,故事中的主人公则多为谨小慎微之人。 其实,这也是作者内心感受的一种体验而已。第六部分则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其艺 术成就所作的分析。 总之,我们将“三话”并列时,不能不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a 既不能夸大也 不能缩小其思想文化意蕴,只有站在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中,才能做出比较公允 的评价与诠释。 关键词“剪灯三话” 情与理批判与重建愤懑与不平 张扬与消解 l 王 o ns t u d yo f “j i a nd e n gs a nh u a ” w a n gh u il i n a b s t r a c t j i a n d c n gs a nh u a ”i s an o v e l s c o l l e c t i o n t h e y a r ew r i t e d s e p a r a t e l yb yq uy o u ,l ic h a n gq i ,s h a oj i n gz h a n ”s a nh u a ”o c c u p i e st h ei m p o r t a n t p o s i t i o n i nt h en o v e l h i s t o r y o ft h e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c u l t u r e b e c a u s eo fb e i n g d e s t r o y e db yt h er u l e r st a b o o ,f e wp e o p l es t u d yt h e m s i n c et h e1 9 9 0 s ,t h el i t e r a r y c i r c l eh a sb e g u nt o p a y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t o ”s a nh u a ”b u tm o s tr e s e a r c ho fa n a l y s i s f o c u so naa r t i c l eo raw r i t e r , r u ns h o r to fc l o s ee x a m i n a t i o no fs y s t e m a t i cd i s c u s s i o n t h et h e s i ss e l e c t st h e s ew o r k sa n ds t u d y , a i m i n ga tl o o k i n gi n t oi t sm y s t e r y , a n n o u n c i n g d e e p c u l t u r a li m p l i c a t i o n s t h i s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s e c t i o n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班v e so v e r v i e wo f j i a nd a n gs a nh u n ”,a n di n c l u d i n gt w op a r t s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b a c k g r o u n do fn o v e l sa n da p p r a i s a lo fr e s e a r c h i n gs t a t e t h es e c o n d p a r ti st h eb a s i ck e y o ft h ew h o l et e x t t h ea r t i c l em a k e sa no v e r a l l a n a l y s i s ,s u m m a r i z i n gf r o m t h r e er e s p e c t so f m a r r i a g ea n d l o v ei n ”j i a nd e n gs a nh u a ” w o r k so n m a r r i a g ea n d l o v ei n ”s a nh u a ”o c c u p ys i z a b l ep r o p o r t i o n w r i t e r sp u tt h e s e m a r r i a g ew ( r k so f l o v ea m o n gt h eb i gb a c k g r o u n do fc h a o sc a u s e db yw a r , l e tr e a d e r s g ot h r o u g ht h a tg r i e v e dl o v ec a u s e db y w a rw i t hp r o t a g o n i s t s b u tt h ee m p h a s i sp o i n t h a sn o t h i n gi nc o m m o nw i t he a c ho t h e r ”x i nh u a ”f o c u s e so nd i s p l a y i n gt h ed i s a s t e r c a u s e db yw a r , a n d p r o p o s e s t h ea n t i w a rv o i c e ”y uh u a ”d o e sn o tf o c u so nd i s p l a y i n g t h ec a l a m i t o u sc o n s e q u e n c ec a u s e db yw a r , b u tr e g a r d sc h a o sc a u s e db yw a ra so n e m e a n s ,o n eo p p o r t u n i t yo fm a k i n gp e r s o n a l i t y o fd i s t i l l a t i o n ”y i nh u a a i m sa t o f f e r i n ge t h i c sa n d c u l t u r ef o rs o c i e t y h o w e v e r , w r i t e r sc o m e sf r o m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o f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e r a 。t h e i rw o r k sp r e s e n td i f f e r e n c ew h i l ed e a l i n gw i t h “e m o t i o n a n d e t h i c s t h et h i r dp a r te x p o u n d st h ef a c tt h a tt h ew r i t e r sc r i t i c i z er e a l i s t i ca n dr e c o n s t r u c t e t h i c s i ti ss c h o l a r sp e c u l i a rs p i r i t u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t ot e l lt h et r u t ht op o w e r f i r s t , w r i t e r sc o n d e m no nu n j u s tt or e a l i t ya n dr u l e r c o r r u p t i o n s e c o n d ,t h e yc o n d e m no n t h ef a l l i n go fs o c i a lt r e n d sa n dt h ee t h i c a ld e g e n e r a t i o n w h i l ec r i t i c i z i n g , w r i t e r s r e b u i l di tt o o w r i t e r sg i v e “g o o d ”e x a m p l e sa sm o d e l st oh i sr e a d e r si no r d e rt or e b u i l d h i ss o c i e t y se t h i c s ;a n dt h e ng i v e “b a d ”m o d e l s ,i no r d e rt or e b u i l ds o c i e t y sr e l i g i o u s f a i t h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 i rd e e p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r i t i c i s mr u n so u ts o c i e t y sp o l i t i c s a l lt h ew a yd o w nt of e e l i n ga n dc u s t o m s ,i n c l u d i n ge v e r ya s p e c t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 l l i e x i s t e n c e t h ef o u r t hp a r tp r o b e si n t os c h o l a r se x p e r i e n c e ,m a k i n g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a n d s t a r t i n g o n e sc a r e e ri s a s p i r a t i o no fc h i n aa n c i e n ts c h o l a r , b u te x a ms y s t e mh a sn oo p t i o n a l d i v i d i n gi n t ot w op a r t s :c l i m b i n gs a f e l yo rs i n k i n gi n t ot h eo f f i c i a lb o t t o m q uy o u ,l i c h a n go ii s am e m b e ri nt w ok i n d so ff i n a lr e s u l t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r e f o r e ,q uy o u r e f l e c tr e s e n t f u l n e s sa n ds o u lo fp e r s o nt h a th a v eu n r e c o g n i z e dt a l e n t s ,l ic h a n gq i d i s p l a y s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y o ft h eo f f i c e ro fg o i n gt h r o u g ht h ed i s a s t e ra n dv a l u e o r i e n t a t i o n i nf a c tt h ef i f t hp a r ti sy ux uo ft h ef o u r t hp a r t t h ew r i t e ro f ”x i nh u a ”i st h e p e r s o nh a v i n gu n r e c o g n i z e dt a l e n t ,t h e s ep r o t a g o n i s t so fs t o r i e sd a r es o c i e t a ls y s t e m t h ew r i t e ro f ”y uh u a ”l i v e si no f f i c i a l d o mt r e a d i n go nc a ti c e ,t h e s ep r o t a g o n i s t so f s t o r i e sa r et a m e ,o v e r c a u t i o u sp e o p l e a c t u a l l y , t h e s ea l et h e i re x p e r i e n c e de x p r e s s i naw o r d ,t h e s en o v e l ss h o u l db ea n a l y z e da n da p p r e c i a t e df r o mt h e i re m e r g e n c e a g a i n s tt h eb a c k d r o po fm i n gd y n a s t ys o c i e t y , i no r d e r t oo b t a i nav a l i de v a l u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j i a nd a n gs a nh u ae m o t i o na n de t h i c s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c r i t i c i s mr e s e n t f u l n e s sa n dn o ts m o o t h p u b l i e i z ea n dc 1 e a ru p i v 引言 所谓“三话”是指瞿佑( 1 3 4 1 1 4 2 7 ) 的剪灯新话( 以下简称新话) , 李昌祺( 1 3 7 4 - - 1 4 5 1 ) 的剪灯余话( 简称余话) 和邵景瞻( 生平不详) 的 觅灯因话( 简称因话) ,后人合称“三话”。新话与余话无论体制、 卷轶乃至个别篇目的谋篇布局等,有相同之处,论者多将新话与余话相 提并论,简称“二话”,如王先霈等。因“二话”的成就较高,故本文的研究重点 也侧重于“二话”。在这里需加说明的是,本文中常出现“二话”与“三话”名称 的变换,这是笔者为分析的方便而进行的转换。“三话”出现后效颦者蜂起,清同 治年间有人把这些小说刊刻成集,命名为“剪灯丛书”。“剪灯”之语源于李商隐 诗句“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这样命名,有灯下共话,破闷消 愁之意,这无疑是对小说娱乐功能的强调。但一进入创作,就不可不顾及它的教 化功能,即作者在序中明确提出的“劝善惩恶”的主旨。就内容而言,“三话”各 有侧重。新话在以“情”抑“理”的同时,还表现人对自然欲望的渴求,士人 怀才不遇的愤懑。余话虽在形式上模拟新话,但精神上相去甚远。书中充 溢粉饰太平,垂世立教之意。诚如张光启在余话序中所说:“公( 昌祺) 学问 该博,文章政事,大鸣于时。暇中因览钱塘瞿氏所述新话,公惜其措词美而风 教少关,于是搜寻古今神异之事,人伦节义之实,著为诗文,纂集成卷,名曰剪 灯余话,盖欲超乎瞿氏之所作也。”而因话道学气味更浓,说教色彩也更重, “短篇传奇小说到此已是强弩之末了”。但不管如何,“三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地位却是不容抹煞的,它是连接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桥梁。”1 唐传奇多写才子 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三话”关注的却是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它“没有唐传奇 那样丰富的想象和纷呈的色彩,也没有唐传奇那样大度、奔放、潇洒飘逸的气象, 它描绘了乱世灰暗阴惨的景象,抒发了一代士人的苦闷和悲哀”。”1 “三话”对市 井小民的关注,对文人遭遇的同情,都给后来的文言小说以启迪。也许正是唐传 奇、“三话”等传统文学的滋养,才造就清代文言小说的又一高峰。 “三话”自问世以来,便遭到统治者禁毁,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即使今 人对其的结论也不甚高。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界才开始关注“三话”,但大多是单 篇文章的分析或一个作家的研究,缺少整体的审视和系统的探讨。本文拟对“三 话”作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揭示其深层的文化意蕴,窥视其创作的奥妙。 1 柏昌输中国小说源流论兰联书店,1 9 9 5 年9 月,第2 0 7 攻 2 参见袁行霈等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9 几第1 9 8 页 剐石吕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 9 9 5 年9 月,第1 9 6 负。 1 ( 一) “三话”成书的时代背景 “三话 及其研究概况 新话成书于洪武十一年( 1 3 8 7 ) ,作者瞿佑在自序中说:“好事者每以近事 相闻,远不出百年,近止在数载”瞿佑正是以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南城镇风 貌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因而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元代自大德年问以后,经济 的中心逐渐南移。东南城镇因而涌现出一些经济中心,如平江、松江、昆山、杭 州等。富起来的大商人、大地主一方面大肆修筑宅第园池,这些园池常成为文人 雅士聚集地,甚至成为元代艺妓的演出场所;另一方面,他们常聘请有名望之文 人来教育子弟,有些富户还出资赞助一些市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文会,以自我肯 定的方式,公开地以财富和政府抗衡。生活在其中的文士常受到富家大户乃至普 通市民的“倾心结纳”,因而他们自信自强。瞿佑至正间曾“随父宦游姑苏,侨居 乌鹊桥适高邮张氏兵起,三吴拢乱,生父挈家南归临安,展转会稽、四明以 避乱”“1 ,一直活动于苏杭地区,耳儒目染元末江浙社会思潮。瞿家的“传桂堂” 也是文人雅士的活动中心之一,元末文坛大家杨维帧、凌云翰等经常来此集会酬 唱,瞿佑在归田诗话卷下称杨维帧“或过杭,必访予叔祖,宴饮传桂堂,留 连累日”。元末文人唯杨氏马首是瞻,但杨氏论诗多以情为主,他尊情的文学观对 少年瞿佑影响很大。瞿佑特别留恋元末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晚年撰写归田诗话 时仍记忆犹新。由此可见元末战前那段和平、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对瞿佑的巨 大影响。 余话成书于永乐十八年( 1 4 2 0 ) ,较新话成书整整晚四十二年,这时 的社会思潮也较元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朱元璋当政之初,即对江南富豪极为 不满,因而严厉控制商贾的经营活动,并对江南原张士诚统治区实行惩罚性的重 赋重税政策,江南城镇经济遭到前所未有之打击。朱元璋对江南文人也实行镇压 政策,高启被腰斩,张羽投龙江而死。徐贲下狱而死,袁凯被逼疯。与此同耐, 积极倡导程朱理学,推行八股取士制度,还以法律、诏令的形式控制文艺,要求 文艺直接为统治服务。朱棣即位后,进一步推广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将五经 大全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书,同时对一切不符合理学的文章、言论,都加以排 斥。李昌祺为永乐二年( 1 4 0 4 ) 进士,是朱明文化政策所培养起来的新生代,对 皇恩自然感激不尽。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时代给予当时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真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早生十年或晚生十年,从他自己的教养和他对外界影 瞿佑等著,剪灯新话,周楞枷校注,卜海古籍出版札,1 9 8 1 年1 1 月,第1 2 1 页。 2 响看来,便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所言极是。由此看来,李昌祺对新话的 模拟,也带上特定的时代色彩。当时的文人由于通过科举找到条荣身之路,已 失去明初文人生存危机感,故已减去了瞿佑式的锋芒,对统治者所提倡的“理” 则多维护和推扬。 受明代中叶阳明心学的影响,晚明思想文化领域界因此涌动着一股个性解放 的新思潮。他们一方面强调“百姓日用即道”,肯定正常“人欲”的合理性;另一 方面又挑战传统理学,否定圣贤言论价值的绝对化。尤其以“异端”自居的李贽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李贽焚书卷1 ) ,公开宣扬利己主义的人性论。 至于影响极大的“童心说”,更把“存在的个体之维提到了至上的地位”。1 受此学 说的影响,人们从程朱理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传统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也失去 了普遍的约束力。任情纵欲、见利忘义等行为便随之而来,以至世风日下,道德 沦丧,人心不古。面对这种日益颓败的世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著书立说来匡补 时弊,拯救人心。因话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 2 2 ) 研究状况略述 “三话”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却一直为中国古 代文学研究者所冷落。直到进入九十年代,学者才开始对这一薄弱地带进行挖掘 疏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品之价值与研究成果不相符合的局面,并取得了一 系列重要的成绩。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话上,余话只有三篇。赖黎明的宗 教对 的影响( 北京教育学院报1 9 9 9 年第2 期) 、万晴川的 简论( 零陵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0 0 0 年第1 期) 、萧相恺的试论李 昌祺的 创作思想( 南京师大学报2 0 0 2 年第5 期) ,而因话则一 篇也没有。 研究者对新话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作者的研究,也有对其文本、 价值方面的研究,同时在比较研究领域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以往的学者研究瞿佑,常常因材料不足所困,九十年代以来,这种状况有所 改变。张增元的瞿佑事迹新考( 中华文史论丛第四十七集,上海古籍出版 社) 一文,从一些方志中检索出瞿佑谪居保安时的行迹。李剑国、陈国军认为张 所引“可惜资料大都晚出,翔实性和可靠性常有问题,而许多重要的原始资料未 曾发现或加以利用”。其所作瞿佑续考( 南开学报1 9 9 7 年第3 期) ,基本勾 1 i 歌德,歌德自传一一诗与真,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年2 门,第3 页。 2 1 杨国荣,心学之思,三联书店,1 9 9 7 年6 月,第2 6 3 页。 3 勒出瞿佑出仕之前的避乱、读书、文学创作、交游、应试及恋爱婚姻等有关事迹。 其他如李剑国、陈国军的瞿佑仕宦经历考( 见文学遗产1 9 9 2 年第四期) : 陈庆浩的瞿佑和剪灯新话( 汉学研究1 9 8 9 年第6 期) ;薛洪助的瞿佑下狱 谪戍原因考( 明清小说研究1 9 9 4 年第1 期) 等,也对瞿佑的生平事迹,分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辨。 新话的版本问题曾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市成直子在上海大学学 报1 9 9 5 年第3 期上发表关于 的版本一文,得出“剪灯新话在 中国的版本实有两个系统”的结论。中国学者陈大康、漆瑗在 “明嘉靖刻本”辨( 文学遗产1 9 9 6 年第5 期) 一文中,认为剪灯新话句解 乃朝鲜李朝明宗二年初版,并对它在朝鲜的流传作了分析。 另外比较文学领域取得的成果也较为显著。就中越文学比较而言,台湾的陈 益源贡献最多。其专著 与 之比较研究,全方位地论述了 剪灯新话与传奇漫录之异同,是一部开拓之作。还有韩国郑群洙金时 习的小说观研究;全惠卿的韩、中、越传奇小说的比较研究。可惜,这些作 品尚无人译成中文,给国内学者阅读带来困难。 价值重估方面,要求提高其地位的呼声已越来越大。石昌渝在 价值的重估( 古典文学知识1 9 9 2 年第3 期) 一文中认为;“新话是明代文 言中篇小说的发轫者,同时还诱发了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诞生。”其他如程毅中的 简说( 古典文学知识1 9 9 2 年第2 期) ;林烨“剪灯二种”的价 值重估( 河北师大学报1 9 9 6 年第1 期) 等也论述了其价值的重要性。同时陈 益源还从文学现象、国际文化交流诸方面分析了新话的重要价值。 由上可见,学术界对“三话”的研究尚未深入,尤其是对文本深层的文化内 涵探讨还显薄弱,这正是笔者所关注的原因所在。本文主要采用类型学和文化阐 释学的方法,对“三话”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力求得出一个比较符合“三话” 文本的结论。 4 二 扬情与崇理 易代之际,正是多事之秋。明初,人们剐刚从战争的阵痛中清醒过来,便又 陷入到朱明王朝残酷的杀戮中,从开国功臣到文人学士,朱元璋无一放过。严酷 的文字狱,使得文坛上一片萧条。思想上又倡导程朱理学,企图把人们驯化成驯 服的臣民。禁锢并不能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 生了变化。弘治、正德年间,王守仁建立心学体系,主张“心即理”,这和作为官 方哲学的“程朱理学”在某些方面是相对立的,在客观上起着解放人们思想的作 用。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文学观念的变化。对于“剪灯三话”来讲,随着时代 思潮的变迁,也经历了一个由扬情到崇理的转变,这在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中表 现的最为明显。“三话”非一人所作,也非成书于一朝一代,因而成书的代背景不 同。“二话”的作者把婚姻爱情放置在元末明初这一战乱的大背景中,让读者和主 人公一起去经历那由战乱导致的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而“因话”成书于世风日 下的晚明,作者为挽救人心,作品中则带有更多的理性色彩。概而言之,就爱情 婚姻题材的作品来看,主要包含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 战乱对爱情的冲击 瞿佑和李昌祺都以元末明初的大动乱为背景,叙写社会上真实发生的由战乱 造成的爱情婚姻悲剧。这类作品主要有新话中的翠翠传、爱卿传、秋 香亭记,余话中的鸾鸾传、琼奴传、连理树记。 翠翠传写淮安民家女翠翠“生而颖悟,能通诗书”,同学中有个叫金定的, 与她同岁,也聪明俊雅。二人志同道合,“私下以此自许”。翠翠“年及十六,父 母为其议亲,辄悲泣不食”,言必西家金定不嫁。父母就托人前往提亲,然金家因 贫穷,惭愧不敢当。后在媒人的撮合下,刘家召金定入赘,满足女儿的心愿。二 人新婚燕尔,生活甜蜜。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张士诚起兵高邮,活活拆散 这对恩爱的夫妻。翠翠被李将军所掳,金定则辞别父母寻找妻子,追随李将军的 军队辗转千里,历尽艰难险阻。七年后,终于在湖州得到爱妻的消息。但他不敢 直接相认,巧妙的谎称是翠翠之兄,终于得见翠翠一面,深信不疑的李将军留下 金定,并安排他作军中记室。然而本为求妻而来,自前厅一见后,不可再见,内 心十分痛苦,“欲一达其意,终无便可乘”。金定因思念翠翠,忧郁过度,一病不 起。两个月以后,翠翠也因伤心过度而病逝异乡,不明真相的李将军将二人埋在 一起,一对恩爱的夫妻只落得荒烟野草中的两座孤坟。后二人的鬼魂托人捎信, 5 才得以与父母相见。这则小说把战乱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把二人战乱前 的幸福生活和战乱后的悲惨遭遇相对照,更深刻地批判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可能就因为它真切地反映战乱中的现实状况,得到后人极高的评价,并被明末小 说家凌蒙初改编为李将军错认妻刘氏女诡从夫,流传极为广泛。 爱卿传也讲述了同样的主题。嘉兴名娼罗爱爱,“色貌才艺,独步一时。” 同郡赵子。“慕其才色,纳礼聘焉”,婚后爱爱成为贤妻孝妇。至正十七年,元军 与张士诚军交战,“拒之于嘉兴,不戢军士,大掠居民。赵子之居,为刘万户者所 据,见爱卿之姿色,欲逼纳之”。爱卿宁死不从,自缢而亡。战乱过后,赵子回家, “投其故宅,荒废无人居,但见鼠窜于梁,鹗鸣于树,苍苔碧草,掩映阶庭而已。” 赵子面对家破人亡的现实,满腔的悲愤无处诉说,寻至母亲和爱卿墓地,痛哭祭 拜。后来爱卿的鬼魂和赵子稻聚,诉说悲惨遭遇。从中可见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 难,同时也反映了武将横行不法、官盗沆瀣一气的社会现实。 在爱卿传和翠翠传的结尾,作者都运用志怪的手法来安排这两对夫 妻大团圆的结局,这既是文化从众主义的表现,又是作者对现实中苦难人民的一 种心理慰藉,同时又使故事情节显得曲折离奇。但是,瞿佑在运用志怪手法的同 时,也用纯自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个由战乱导致的爱情悲剧。 秋香亭记中的商生和表妹杨采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欲结为夫妻, 不料张士诚起兵,两家为避难而迁居异地,两人也不得不分开,十年不通音信, 采采不得已配给太原王氏。战乱结束后,商生打听到采采的消息并托人带去礼物, 采采写了封信回复商生,信中哭诉了自己不得已而嫁人的苦衷: 伏承来使,具述前因。天不成全,事多问阻。盏自前朝失政,列郡受兵,大伤小亡, 弱肉强食,荐遭祸乱,十载于此。偶获生存,一身非故,东西奔窜左右逃逋;祖母辞 堂,先君捐馆:避终风之狂暴,虑行露之沾濡。欲终守前盟,则鳞鸿永绝;欲径行小谅, 则沟滇莫知。不幸委身从人,延命度e l ,顾伶俜之弱质,值屯蹇之衰年,往往对景关情, 逢时起恨,虽应酬之际。勉为笑欢;而岑寂之中。不胜伤感。倘恩情未尽,当结伉 俪于来生,续姻缘于后世耳! 信写得文情悱恻,凄婉欲绝,读之,令人肝肠欲断。战乱迫使一个弱女子进入两 难困境中:活下去就必须嫁人,忠于昔日的爱情则必死无疑。采采无奈之中选择 第一条道路,嫁人延命度日。信末和商生的诗“好姻缘是恶姻缘,只怨干戈不怨 天”,实际上在控诉战乱所造成的罪恶。瞿佑不像前两篇那样运用志怪的手法,而 是用极其平实的手法记述这个爱情悲剧,更具震撼力。许多研究者如石昌渝、李 剑国都认为此篇是瞿佑的自叙传,凌云翰在剪灯新话序中也提到,t 秋香亭 记之作,则犹元稹之莺莺传也”。考其身世也可看出,瞿佑出生于山阳( 今 江苏淮安) ,祖居钱塘( 今浙江杭州) ,家居一带正是朱元璋与张士诚、方国珍以 及元朝政府军用兵争夺之地,战争频繁,瞿佑亲眼见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 经过战争焚掠后城市乡村残破荒芜的景象。同时,从他的诗归田诗话和过 苏州三百首中也能找到有力的证据,它是瞿佑用如椽之笔对战乱所作的忠实记 录。 余话也把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置于元末明初大动乱的背景下,但并不像 瞿佑那样如实地记录战乱所造成的人间悲剧,而是把战乱作为结构故事的一种手 段,一种升华人格的契机。 余话中的鸯鸾传写赵鸾鸾和邻居才子柳颖相爱,但“许而未聘,会 颖家坐事。日就零替,鸾母悔之,以适缪氏。”柳颖也被迫与他人成婚。不久,二 人皆丧偶。遂重议婚好,几经努力,终于得续前缘。婚后夫妻恩爱,得谐鱼水。 不料,战乱突起,以致夫妻离散,鸾鸾被军阀掳走,受尽磨难,守节不屈。柳颖 也百计寻觅,历涉险阻,二人终得团圆。因感慨于“世方离乱,人不聊生,吾夫 妇虽重得团圆,而前途向去,端未可保。”所以“远遁于深林大壑中,少避氛埃, 以需时泰”。然而,天不遂人愿。一日,柳颖出城买米,为贼所获,诱以富贵权势, 不从,被乱军杀死。赵鸾鸾得知,哭着“负其尸以归,亲舐其血而手殓之,积薪 焚尸”,自己也投大火中而死。这则故事的情节和新话中的翠翠传有些相 像,都揭示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灾难。但细细辨析,二者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翠 翠传重在控诉的是战乱,而鸾鸾传体现的则是李昌祺在其结尾所倡导的“鸾 幽女妇,乃能乱离中全节不污,卒之夫死于忠,妻死于义”的一种儒家伦理精神。 连理树记叙述的内容与鸾鸾传也有些相似。上官粹与贾蓬莱是同学, 二人情投意合,两家约为婚好。不料,贾父罢归,婚事遂不成。后上官粹之父出 为福州治中,两家复得相聚,而此时蓬莱已许婚林氏。二人遂闷闷不乐,心向往 之,也只能暗中以诗词传情递意。不久,闽中大役,“蓬莱所议的林生竟死”,二 人重议婚嫁,婚后甚相爱悦。谁料战乱突起,上官一家被贼所杀,“留蓬莱一人不 杀,将以为妻。”蓬莱埋夫后自刎以殉。贼首大怒,埋二人在路两旁,后两坟各生 一树,枝连柯抱,纠结不可解。从文中可看到,作者并不仅仅在控诉战乱造成的 灾难,而且还把战乱作为契机,使女主人公在战乱中经历血与火的历练,自杀殉 夫,从而使其人格得以升华,实现作者“敦尚人伦节义风”的目的。 “剪灯二话”虽然都把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放置在战乱的大背景中,但侧重 点却不同。张光启在余话序中比较新话与余话的不同时说:“四海相 7 传新话工,若观余话迥难同。搜寻神异希奇事,敦尚人伦节义风。一火 锻成金现色,几宵细剪烛摇红”,“就抓住了此书的特点。新话叙述的是“兵火 之余发生在如画的江南水乡恍惚迷离的悲欢离合”,”1 战乱是作者有意识要反映的 内容之一,翠翠传、爱卿传、秋香亭记即是如此。战乱在此是作者构造故 事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因。鸾鸾传、连理树记的爱情悲剧,虽 也由战乱所致,但作者重点揭示的是主人公在战乱中以身殉情的伦理精神。战乱 逼迫主人公死亡,却也升华其人格,让她们成为烈女节妇,被人称颂。战乱在此 是一种手段,通过它而显示作者“敦尚人伦节义之风”的创作目的。鸾鸾传中 有一个细节,应该特别值得我们注意。按照封建伦理规范,寡妇不可再嫁,否则 于理有亏。于是李昌祺特意安排鸾鸾的前夫缪某是天阉,不能行人道,鸾鸾再嫁 柳颖时仍是处予之身。也许在他的潜意识里,没有失身之人,就于节行无大亏, 就没有偏离封建伦理纲常的范畴,也就无损于鸾鸾作为一个烈女的形象。由这个 细节可看出李昌祺“敦尚人伦节义之风”的良苦用心。 ( 二) 从“情”到“情与理”的兼擅 新话的作者瞿佑学博才赡,少年时曾被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杨维桢称 为“千里驹”。他一生交友颇广,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凌云翰、杨维桢,他们是 闻名一时的文人,和瞿家又是世交,思想、性格颇能左右少年之瞿佑。杨维桢诗 名擅一时,写诗主张“诗本性情。诗之状,未有不以情而出也”。( 郯韶诗序 东维子集卷7 ) 以此。常被指作是“以淫词秽语裂仁义,反名实,浊乱先圣之 道”的“文妖”( 王彝王登士集文妖) 。杨维桢的性情说给瞿佑以极大的影 响,表现在小说中即是:“世间万事幻泡耳,往往有情不能死”。1 。杨维桢放荡佻 达的性格对瞿佑也颇有影晌,因此瞿佑作品中多“倚红偎翠语”,格调也显得“风 情丽逸”。在联芳楼记中,瞿佑甚至把杨维桢也写进小说,“时会稽杨铁崖制 西湖竹枝曲,和者百余家,镂版书肆。二女见之,笑日:西湖有竹枝曲, 东吴独无竹枝曲? 乃效其体,作苏台竹枝曲十章由是名播远迩”。 由此可见,杨维桢对瞿佑的影响。文学作品乃人之心声,新话中的爱情婚姻题 材的作品,如金风钗记、联芳楼记、渭塘奇遇记、绿衣人传等,都反 映了瞿佑尊情的文学观。 新话中的一些作品对男女艳情写得非常大胆,对人的自然欲求丝毫不加 【1 1 瞿佑等著,剪灯新话,周楞枷校注,上海古籍h 1 版社,1 9 8 1 年9 月,第1 2 1 页 2 1 徐朔方,小说考信编,e 海古籍f i 版社,1 9 9 7 年1 0 月,第4 5 2 页。 1 3 1 桂衡,剪灯新讯序。 8 掩饰。如新话中渭塘奇遇记写世族子王生“貌颖寒玉,神凝秋水,姿状 甚美,众以奇俊王家郎称之”。一日,王生到松江收租,在酒肆沽酒而饮。酒肆主 的女儿见王生奇俊,“频于座下窥之,或出半面,或露全体,去而复来,终莫能 舍a 生亦留神注意,彼此目成久之”。王生梦当夜潜入女室,女“执手入室,极其 欢谑。”至此,无夕不梦焉。瞿佑借助于梦境成全了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文中龆 丝毫不见礼法对女子的影响。酒肆女的行为,能和拟话本小说崔待诏生死冤家 里的璩秀秀相媲美,为爱情而主动出击,果敢行动,毫无一丝忸怩之态。 如果说渭塘奇遇记的恋情需要作者借助于梦境来实现,那联芳楼记 中,作者则撕开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赤裸裸的表现人的欲求。苏州薛姓富商女 兰英、惠英姐妹“聪明俊秀,能为诗赋”。一同,在楼上玩耍,看见商贩郑生在船 上洗澡,便投下一双荔枝表示爱慕之情。当夜,二女从楼上垂下一竹兜吊郑生上 楼。“即见,喜不能言,相携入寝,尽缱绻之意。”在这里“爱、良言、温情或超 绝神圣的形象存在与否,却不是首要的,第一性的,肉体的瞬间即永恒的欢 情,才是首要的、第一性的。”而金凤钗记中的兴娘更是胆大,相思而亡后, 又魂附妹妹,追逐郑生。半夜叩郑生之门,并欲“挽生就寝”。生因“其父待之甚 厚”,辞之再三。女愤而佯怒日:“吾父以子侄之礼待汝,置汝门下,汝乃于深夜 诱我至此,将欲何为? 我将诉之于父,讼汝于官,必不舍汝矣。”生不得已而就范。 这些女子为追求自由的婚姻爱情,已抛下闺阁女子应有的害羞,大胆行动,主动 示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甚至化为鬼魂,也决不放弃。“一灵咬住”,永不放 松。这些作品说明瞿佑敢于正视并表现人的自然欲望,这是对当时统治者所提倡 “理”的一种嘲弄与抗衡。新话中的许多篇幅都表现了瞿佑这种思想,如罗爱 爱下嫁前曾是妓女,翠翠也曾失身于李将军,但作者并没有因为她们的“失身” 行为而有所贬斥或谴责。 但瞿佑毕竟是孔孟思想熏陶下的一个文人,他不可能完全摆脱儒家伦理纲常 的藩篱。因此,一方面表现人对自然欲望的渴求,另一方面又把追求自然欲望的 行为加以规训,纳入正常的轨道。渭塘奇遇记的结尾,王生与酒肆主的女儿订 婚,明媒正娶,结为正式的夫妇,“效于飞而还,终生偕老”。联芳楼记中薛氏 二女虽大胆地追求郑生,却也没有逃脱“理”的束缚,知钻墙逾越之丑,要求郑 生托人前去提亲,三媒六礼,问命纳采,走完个正式的婚姻议程,披上一层合 法的外衣。美好的爱情是她们的追求,但符合“理”所要求的婚姻也是她们的愿 望,此中显示出瞿佑思想之矛盾,既表现人对欲望的追求,又要使人之行为的结 果不违背“理”的规范。为此,就先让他们私自相许,再父母议亲,纳入合法性 u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三联书店,2 0 0 3 年1 0 月,第4 1 7 页 9 的轨道中从而使“风流与礼防共筑”。这与聊斋志异中的红玉有很大 差别,狐女红玉爱慕相如,隔墙相约,并主动示爱,半夜幽会时,被思想守旧的 冯父听到,立即遭到他的漫骂,红玉愤而离去。后又告相如她乃狐女,并筹划与 相如另娶新妇。当相如陷入困境时,她伸手援助,哺育相如的幼儿,并多方奔走, 进行营救。在其帮助下,相如得以免除灾难,经历一番苦难的相如和红玉重新牵 手,红玉操持家务,而相如专心科举,终如所愿。红玉追求爱情时要求的是过 程而非结果,只求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根本不受“理”之约束,敢爱敢 恨,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许有人会说,人狐殊途,人生活于世俗之中,受礼法 的限制,而狐毫无道德伦理的观念,也不受此约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生活于 缥缈仙境中的仙女也应该无道德伦理的观念,也不受此约束。但鉴湖夜泛记 中的织女却要求处士成令言为她“正名节”又作何说昵? 织女乃天上仙女,难道 也受人间扎法的限制吗? 实际上,新话所追求的乃是情欲和礼法的融合,即“风 流与礼防共筑”。 余话与新话的不同是,虽也写“睛”,但它通过“情”重建“理”, 用“理”来束缚“隋”。余话里婚姻爱情作品中的主人公也追求自由美好的爱 情,却很少像新话中的女主人公那样大胆行动,主动出击,逾越“理”的束 缚。他们有时也“风流”,但前提是有过“父母之命”的,尽管这个“父母之命” 只是个意向而没有形成正式的礼聘。如连理树记:上官守愚之子粹与贾虚中之 女蓬莱,“同读书学画,深相爱重。贾妻戏之日:使蓬莱他日得佳婿如粹舍足矣。 归以告,守愚曰:吾意正然。谴媒言议,各已许诺。”上官子与贾女是在合法性 前提的掩盖下而进行不合“理”的行为,他们出格的行为有“父母之命”为其保 驾护航。更甚的是,即使逾越了“理”,李昌祺还要加以补过,如鸾鸾传中的 鸾鸾与柳颖即是如此。李昌祺让再嫁的鸾鸾以处子之身与柳颖结婚,因缪某天阉, 不能行人道。贾云华还魂记中也加了这样一条“光明的尾巴”,由于贾、魏二 人私下结合,于“理”有亏,为了调和“隋”与“理”的矛盾,作者先让贾云华 死去,然后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闽教版英语三年级单词表
- 2025版婚恋产业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技术支持服务合同正范本
- 2025版企业个人间消费借款合同
- 2025编剧合同模板:电视剧剧本创作授权协议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与租金调整机制
- 2025保姆专业护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燃料油运输企业环保责任合同
- 2025版新型环保商品混凝土代加工与质量检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场地承包经营协议
- 活动成都热波zebra音乐节营销策划方案5月1日5月3日
- 四链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路径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025版)导言课课件
- 2024年(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真题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中山市三角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佳汇公证处招聘公证员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女性原发盆腔腹膜后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力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