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及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及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及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及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及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及内部差异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以往关于荣县方言的资料仅限于对该县个别地点方言声韵调的简要记录。本文通过详实 的田野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比较研究,分三章对荣县方言语音系统以及内部差异等予以全面描 述。 第一章,以荣县方言老派语音为对象,全面详细描写其语音系统,以及音变规律、文白 异读现象等。该方言属西南官话灌赤片中的仁富小片,其突出的语音特点是:( 1 ) 中古入声今 归去声,( 2 ) 中古咸山两摄开d _ - - 匹i 等韵今音多为i n 、山摄合口三四等韵今音多为”,( 3 ) 中古 宕江两摄舒声字的韵尾今音为- n 。 第二章,描写分析荣县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包括县城语音的新老差异和县境内三个片 区、两种不同方言语音的地域差异。 第三章,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荣县方言声调和韵母特点在西南官话区的地域分布 走向问题。 涉及方言地理的问题和现象,本文都绘制了方言地图。 关键词:荣县方言语音系统内部差异比较方言地图 中图分类号h 1 7 2 3 t h e 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a n d i n t e r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e so ft h er o n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 s u m m a r y t h ep r e v i o ms m d y so nr o n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w e r el i m i t e dt oi n d i v i d u a l l o c a t i o n sd i a l e c t si n i t i a lc o n s o n a n t ,v o w e la n dt o n eo ft h es u m n u 哪r e c o r d t h i s p a p e r , t h r o u g hi n f o r m a t i v ef i e l d w o r ka n dr e l a t e di n f o r m a t i o n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 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c h a p t e r so fr o n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s u c ha s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 sa n d i n t e r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t ob ef u l l yd e s c r i b e d c h a p t e ro n e ,a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o fr o n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i n c l u d i n gt h e 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 ;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m u m t i o n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 l i t e r a t u r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a n do r a l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t h ed i a l e c to ft h er o n gc o u n t y b e l o n gt ot h er e n f ud i s m c t w h i c hi sab r a n c ho ft h eg u a n c md i s 缸c ti ns o u t h w e s tm a n d a r i n 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r o n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i sa sf o h o w s :( 1 ) t h em i d d l ea n c i e n t m s h e n gt o n ei sm e r g ei n t ot o d a y sq u s h e n gt o n eo fr o n gc o u n t yd l a l e c t ( 2 ) t h et h i r d a n df o u r t hg r a d es h u s h e n gv o w e l si nx i a na n ds h a ng r o u p si nm i d d l ea g e si s p r o n o u n c e da s i n t o d a y t h et h i r da n df o u r t hg r a d es h u s h e n gv o w e l si ns h a ng r o u p i sp r o n o u n c e da s y n t o d a y 仃) t h es h u s h e n gv o w e l si nd a n ga n dj i a n gg r o u p so f m i d d l ea g 鹤i sp r o n o u n c e d a s “a n 、i a n 、n a n t o d a y c h a p t e rt w o ,t h ei n t e r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n a l y s i s o fr o n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 , i n c l u d i n gt h en e wa n do l dd i f f e r e n c c sa n d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a n dd i s c m s e d 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h r e ed i s t r i c t sa n dt w od i f f e r e n td i a l e c t si nt h i sc h a p t e r t o o c h a p t e rt h r e e ,d i s c u s s e ds o m ei s s u e so nt o n ea n dv o w e l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f r o 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d i a l e c t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s o u t h w e s tm a n d a r i n t h bi s s u e sa n dp h e n o m e n ai n v o l v i n gd i a l e c tg e o g r a p h yh a sb e e nm a p p e di n t o d i a l e c ta t l a s k e yw o r d s :r o u gc o u n t yd i a l e c t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 i n t e r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c o m p a r i s o n d i a l e c ta t l a s 前言 一、荣县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荣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 0 4 0 0 3 0 3 ”1 0 4 0 4 0 1 5 ”北纬2 旷0 8 7 0 4 ”一 2 9 0 3 8 2 6 ”,是自贡市所辖县。县东北部与内江市威远县接壤,西北至西南分别与内江市仁寿 县、乐山市井研县、犍为县相邻,南接宜宾市宜宾县,东南毗连自贡市贡井区,总面积1 9 5 4 平方 公里,县辖3 5 个乡镇o ,人口约9 0 万。县内居民主要为汉族,也有极少量回族、藏族、苗族、彝 族、侗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居民。 荣县属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形由丘陵、低山、平坝及沟谷组成,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介于3 5 0 _ 0 5 0 米之间。最低海拔2 8 8 米。最高海拔9 0 1 米。地貌分区 特征较明显,由北向南波状起伏,北部多为低山高丘地形,中部多为低丘、中丘、缓丘地形:南 部多为中丘、高丘地形,平坝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荣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 雨充沛,四季分明。但季节分配不均。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适宜农作物生长,县内煤、盐卤和 天然气资源丰富。 荣县历史悠久,旧传西周时,荣县境为荣公封国。因荣公佐武王有功,名列十臣,有盛德留 周,赐土于此。隋开皇十年( 公元5 9 0 年) ,在今县境内设大牢镇,开皇十三年改镇为县,因而又 叫大牢县。唐武德元年( 公元6 1 8 年) ,割资州大牢、威远二县置荣州。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 2 7 年) , 分大牢县地置旭川县,因县有盐井号旭井而名旭川县。荣州领旭川、应灵、公井、威远、资官、 和义六县,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时荣县境主要为旭川、公井二县。宋英宗治平四年( 公元1 0 6 7 年) , 因旭字与神宗名同,又因为境内有荣德山,因此改旭川县为荣德县。南宋绍定六年( 公元1 2 3 3 年) 升荣州为绍熙府。宝祜六年( 公元1 2 5 8 年) ,府废。元末,复置荣州,属嘉定路。明太祖洪武九年 ( 公元1 3 7 6 年) ,降荣州而名荣县。1 9 1 1 年9 月我国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 家吴玉章等人领导了“荣县独立”运动,建立了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县政权。1 9 5 0 年,荣县成为 内江专署辖县,1 9 7 8 年划归自贡市。 二、荣县方言概述 根据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 稿) o 的划分,荣县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中的仁富小片, 与西南官话的典型代表成渝片的语音有明显区别。对荣县方言的研究一般只散见于一些有关四川 方言和西南官话的普查和分区的著作,如四川方言音系o 和荣县志中的方言部分o 。并且 荣县志和音系都只对荣县方言做了简要描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荣县方言的详细的单 点研究论著。2 0 0 5 年4 至6 月,笔者对荣县境内的3 5 个乡镇的语音进行了调查,对荣县地区的方 言语音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笔者是荣县人,在荣县生活了二十多年。根据自己的语感和调查结 果,笔者认为。除了语音4 0 多年来可能产生的发展变化之外,音系对荣县方言的描写或许存 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具体的差异将在第三章第一节中进行论述。 。2 0 0 5 年“月笔者进行方言调查时,荣县的行政区划为3 5 个乡镇2 0 0 5 年8 月东部8 个乡镇划归自贡市贡井区 。发表于方言1 9 8 6 年第4 期2 6 2 2 7 2 页 。甄尚夏等编著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 9 6 0 年第3 期以下简称音系) 。荣县县志编撰委员会四川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卷二十八社会风土第五章方言5 5 7 5 5 8 页 1 荣县境内诸乡镇的方言从类属的角度来看,分属两个有差异的单点方言:荣县方言和自贡方 言。中古入声字归入现在的去声,是荣县方言和自贡方言都具有的特点,也是仁富小片方言的语 音区别于其他西南官话片区方言语音的最明显特征之一。荣县境内3 5 个乡镇,按语音特点可划分 为东路、中路、西路三个大的片区。荣县县政府所在地旭阳镇的语音是典型的荣县方言的代表, 被当地人视为是“正宗”的荣县方言语音,同时也是中路话语音的代表。西路话和中路话的声、 韵、调系统基本相同,其特点是:无翘舌声母珞、珞、普通话中的韵母i n 都发为i i i ;普通 话中的韵母y e n 都发为y n ,没有后鼻音韵母a 日、i 蜘、u 叼,将其分别发为m 、j a n 、m 。韵母方面 的特点是荣县方言区别于其他仁富小片单点方言和大部分西南官话方言的最明显特征。西路话与 中路话的区别主要在于西路话独特的语流音变。东路话从语音系统上来说应归入自贡方言o ,特点 是:有翘舌声母奄、节、韵母i 趾和i n 不相混;有叼、k 吗、u 购韵;但半数以上的东路乡镇 都把韵母y 发做i ,这是自贡方言没有现象。西路、中路、东路三个片区的语音差异不影响交流,就 三个片区的整体语音情况来看,相同的部分多于不同的部分。所以本文选取县政府所在地旭阳镇 的语音做为荣县方言语音系统的典型代表进行着重描写,东路话和西路话的语音特点放在内部差 异一章中进行讨论。 三、凡例和发音合作人 ( 一) 凡例 l 、本文采用国际音标和汉语声调五度记音法标记语音。 2 、有音无字的音节用“口”代替,并注音释义。 3 、多音字在字后举例以示区别。 4 、释义、举例用六号小字,被注释的字用“”符号代替。 5 、有文白两种读法的字,其文读字用加粗黑体字表示。 ( 二) 发音合作人 1 、主要发音合作人 王烈熙男,1 9 1 9 年生,旭阳镇人,小学文化,退休中医,无外出居住史。 王一统男,1 9 4 7 年生,旭阳镇人,中专文化,退休工人,无外出居住史。 郭北萱女,1 9 4 8 年生,旭阳镇人,初中文化,退休工人,无外出居住史。 赵霞女,1 9 5 9 年生,旭阳镇人,中专文化,退休工人,有短暂外出工作经历。 冯葵女,1 9 6 9 年生。旭阳镇人,大学文化,中学教师,有短暂外出学习经历。 王彬 女,1 9 7 7 年生,旭阳镇人,大学文化,中学教师,有短暂外出学习经历。 卢永洪男,1 9 3 5 年生,河口镇罗家冲村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黄映秋女,1 9 5 2 年生,留佳镇居民,小学文化,个体户,无外出居住史。 廖顺华女,1 9 4 7 年生,长山镇居民,小学文化,退休工人,无外出居住史。 。自贡方言的语音特点参见萧玲玲自贡方言音系) 四川大学学报( 哲社版) ,1 9 9 5 年第4 期 2 冯纯玉女,1 9 5 1 年生。新桥镇农民,小学文化,无外出居住史。 罗玉华女,1 9 2 1 年生,成佳镇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余淑芬女,1 9 4 8 年生,鼎新镇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谢淑琼女,1 9 3 4 年生,高山镇裁缝,无学历,在高山镇居住6 9 年,现居旭阳镇。 张淑容女,1 9 4 5 年生,古文镇兴隆村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唐泽富男,1 9 5 0 年生,东兴镇埂子村农民,小学文化,无外出居住史。 刘建之男。1 9 2 8 年生,五宝镇居民,初中文化,个体户,无外出居住史。 陈利富男,1 9 4 0 年生,龙潭镇旭江村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邱淑英女,1 9 4 7 年生,正紫镇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姚淑君女,1 9 4 2 年生,金花乡农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刘莲辉女,1 9 4 8 年生,双古镇晏家桥村民,无学历,无外出居住史。 陈翠容女,1 9 5 0 年生,过水镇牛家村农民,小学文化,无外出居住史。 徐润芳女,1 9 5 4 年生,度佳镇居民,初中文化,个体户,无外出居住史。 邓廷政女,1 9 4 0 年生,乐德镇退休教师,初中文化,无外出居住史。 吴世贵男。1 9 4 7 年生,保华镇居民,退休工人,初中文化,无外出居住史 2 、其他发音合作人 其他发音合作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荣县第一中学校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于2 0 0 4 年9 月 从荣县的各个乡镇考入荣县一中。其中有的来自旭阳镇,也有的来自旭阳镇以外的乡镇。这些学 生都较好地保留了各自乡镇的语音特点。笔者在整个年级里挑选了数十名学生用于乡镇语音和新 派语音的调查。另一部分是笔者随机抽取的长期居住在旭阳镇的年龄在5 0 岁以上的居民,主要用 于语音新老差异和文白异读的调查。这些发音合作人因人数较多,在此不再一一罗列其姓名。 3 第一章荣县方言的语音系统 本章描写的是荣县方言老派语音系统,即长期居住在旭阳镇的5 0 岁以上居民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荣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音变现象 一、声韵调系统 ( 一) 声母 荣县方言有2 0 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p 波备编笔 协知纸自增 t 端顶吊到 坪去叫就家k 街关果古 p 捕遍培盘乜伸惨柴蚕 f 特同汤太 t 矿菊钱千亲 p 搁看跨概 f 虎分方发s 诗率厦素9西小先修x 吓傻喝好 v 武屋五无z 孕然热人 m 米摸面木l 他路奴难n年你鸟牛 d 我咬暗偶 。农鱼眼危 说明: 1 、荣县方言没有鼻音声母n ,中古泥母字在今洪音前为边音l ,细音前为舌面音耻 2 、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声母喀、f 、在荣县方言中变为相对应的舌尖前音声母t s 、t s 、s 、z 。 3 、v 声母只与单独做韵母的u 相拼。 4 、零声母大多只出现在细音和部分合口呼韵母前普通话中的洪音零声母音节在荣县方言中多变 为以q 开头的音节。 5 、荣县方言在u 韵母前f 、x 不分,例如:虎f f i 斧、湖。扶。在其他韵母前f 、x 有别,例如:会费、 辉飞。 6 、少数在普通话中声母不送气的字,在荣县方言中成为声母送气音的字,如:捕【d 0 5 】、造 t s a u 2 “ 、 伸 t s a n “ 、概 k a i 2 “ 、菊 t 由2 i 。 ( 二) 韵母 1 资日迟四 i 提去底力u 初布绿肉y 鱼许区句 a 把马踏杂 o 落喝拖可 e 北墨拆黑 7二儿耳而 a i 街鞋才解手i a i 阶界介解释u a i 乖怀帅快 y e 月靴茄决 i o 药脚学确 e i 背妹飞陪i e 姐铁捏灭u e i 围亏类雷 a u 咬敲好套 i a u 标叫挑笑u c 国扩或阔 o u 狗抽楼走i a u 球丢就游 i a 架夏恰压u a 花瓦袜夸 。 a n 淹安荡窗i n 烟钱并琴 j a i l 院黄汪完y n 荣永尹云 卸炖坑吞樱桃 u o d 昏纯困论 o d 红翁风猛 i o d 兄熊拥穷 j a n 讲枪像样 4 说明: 1 、荣县方言没有铷、均两韵,这与典型的西南官话的特征一致。但缺少购、m d 和i 叼韵母,分别 发为a l l 、u a n 和i a n ,这是荣县方言的特点。荣县方言i a a 韵母与普通话的i e n 韵母不同。普通话的 i 韵母来自中古成、山两摄的开口三、四等舒声字;而荣县方言i a n 韵母来自中古宕摄开口三 等宇和江摄开口二等字,其实际韵腹是a 。 2 、普通话中的i m 韵母在荣县方言中发音为i n 。 3 、普通话中的y 韵母在荣县方言中发音为y n 。 4 、中古梗摄合口三等非入声字的韵母在荣县方言中大多发音为”。如:荣呻2 1 】、i x y n 2 1 、咏响2 1 4 】。 5 、绿、驴、律、续、六、肉、粥的韵母为u 。 6 、否、浮、谋、某、亩、牡、茂、贸、幕、墓、暮、幕、募的韵母为伽。 ( 三) 声调 荣县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没有入声,中古入声字归入今去声。 阴平4 5诗梯灯衣方高 阳平2 1时移穷棉陈才 上声4 2 使矢免以晚尾 去声2 1 4淡试误事识灭 说明: 1 、四川方言音系和荣县志都将荣县方言的阴平调值记为5 5 。笔者认为,该调类单字 音调值在末尾有低幅度上扬,是高升调,本文记为4 5 。在语流中变为高平调时可记为5 5 。i 2 、去声字单读时调值为有曲折的2 1 4 调,在语流中常变为低升调2 4 。 二、声韵调配合规律 ( 一) 声韵配合简表 荣县方言声韵配合简表 鲷 声母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双唇音 pp m + 只跟u 相拼 唇齿音fvv 不与此相拼只跟u 相拼 舌尖前音协t s s z+ tf+ 舌尖中音 l+ 舌面音 t 9 t 矿9 b+ 舌根音kk x d + 不与x 、日相拼 零声母o+ 说明:表中“+ ”表示能相拼,“一”表示不能相拼,部分相拼的用文字注出。 5 ( 二) 声韵调配合详表 荣县方言声韵调配合详表 义 1 ao 阴阳上去阴阳上去阴阳上去 平平 宙亩 平平声 亩m 宙亩 p 粑把八 波簸擂 p 口。爬趴怕 坡婆叵 破 m 妈麻马骂摸魔抹莫 f 发 v t口。 打大多朵夺 f 踏。口。塔拖驮 椭 脱 l他拿哪纳罗嚎锣 裸 落 k 口嘎 哥果过 r 卡起跨卡片胯搁可壳 x 哈口。傻吓 喝和火郝 d轧死 我 t c 。 t c c n t s 支纸自渣咱蚱炸坐左座 心 痴迟耻次岔查衩插搓 口。 错 s 师时死四沙撒杀梭睃所索 z 日 a 啊喔鹅哦饿 。柔软或事物烂熟如:鸭子炖得溜 4 公祖父可能是。大”的音变 o 单独啦动词用时如:脚。不倒地 o 口盯,贬低如:不要经常口甜一1 人 o 、老,指曾祖母或曾, 祖母也可指祖母,外祖母 9 叽咯儿,印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发痒 o 不端正或不正确有差错如:这本账起多远 倚看如:一眼 o 衷肯定的语气词只用于回答提问如:一你吃呀饭哆吗? 羽 6 弋弋 e,l 调 阴阳上去阴阳上去阴阳上去 声 m 平 宙宙 平平 亩亩 平平 古亩 p 百蓖比 笔 p 拍批皮屁 m 麦眯迷米蜜 f v t 德爹底地 t 特梯题体踢 l 那勒梨李力 k 嗝气割 k 口。克 x 很黑 日口。额 t c 鸡几急 t c 妻骑起七 c 西喜细 n 口。泥你腻 t s 这者窄 t s 车扯册 s 赊蛇舍色 z 惹热 a 儿耳 二 。刻度如:尺子高头有儿 。哭出声如:他都不得一下 。口扩即知了 7 。义 u y 锄 阴 阳上 去阴 阳上 去阴阳上去 平平声 亩 平 宙 吉 平 平 宙亩 p h 扩补不 跛摆拜 p 捕酽普朴 排 口。 派 m 模母木 埋 买卖 f 夫湖腐负 v 污无五屋 t都市赌毒 呆 歹带 r 涂 土 兔 胎抬太泰 l路奴卤录 口。 来奶耐 k 姑古谷该改盖 k 枯 口。 苦哭开凯概 x 还海害 日哀 挨矮爱 t c 居举巨 t c 区渠取届 c需徐许叙 n 女 协猪主足栽宰在 t s 粗除 础出猜柴采菜 s 书赎 属素筛 口。 赛 z蠕儒 入 d 迂鱼与欲 。也指游如:猪三江狗四海、起来呀 。用手臂趴( 一般指在桌上) 占较大的面积如:他个人起多宽也有捧开的意思,如:毛线 。口诅r ,脏,不干净如:衣臌穿口诅严呀 。蹲,也引申为居住如:我在那儿过三年 。形容人肥胖,贬义词如:垫 8 哭 e 1“卸 阴 阳上去 阴 阳上 去阴阳上去 平平 亩 女 尸 m m 吉吉 平 亩 声 p 杯被抱饱报 p 陪呸配抛刨跑泡 m 没煤每妹猫毛卯冒 f 非肥 匪 费 v t 刀岛到逗陡豆 t 掏涛讨套偷头抖透 l 捞牢恼闹捞d 楼搂漏 k高搞告沟 狗够 k 敲搅考靠抠 口 扣 x蒿豪好号口。猴吼后 d 熬油熬药咬撬口 偶怄 t c t c c n t s 招 口。 找灶周走奏 t s 抄潮草造抽愁丑凑 s 骚苕嫂扫馊手受 z 饶绕柔肉 a 。嘴,偷吃如:从小就喜欢嘴 。气喘如:爬个楼都七儿八儿的 。傲慢的样子如:他起不理噩 。表遗受如:打死呀 9 弋 m 1 0l e 调 阴 阳上去阴阳上去 阴阳上去 声 平 平声 亩 平 m 亩 尸 平 亩 声 p 憋 别 p 别。针口。撒 m 口。灭 f v t 叠 r铁 l列 k k x 习 t c 皆解界脚姐借 t f 确且切 c 谐懈学邪写歇 n t s t s s z a 药夜爷也叶 。掰如:断或指用耍赖的方法要求不应得的东西如:他要哆我喊戎赔他的钱。 。掰如:成两半 1 0 。弋 m ul a u l a 诃 阴 阳上去 阴 阳上 去阴阳上去 声 平 平 亩亩 平 吉 声平 m 亩亩 p 彪表瘪 p 飘瓢瞟票口。口o n l 喵苗秒庙 f 一 v t 叼口。吊丢 r 挑条调换跳 、 1 缭聊了撂溜刘柳 口。 口。口o 。 k k x 日 t c 交口。绞叫就九旧家假价 t c 撬桥 巧翘秋求臼跨恰 c消淆小笑修 口。 朽锈虾侠夏 n 尿鸟 尿口。牛纽口。口 乜 一 j t s s z a腰摇 舀要又油有右丫牙哑压 。相当于“耷拉如:耳朵起 o 扇耳光专用动词如:他两口如耳 o 跟踪监视如:派个人去他 o 口跗2 “指动作敏捷如:他o s u a 2 ”得根,几下就翻跟墙高头嘎 o 用脚底搓东西如:死蚂蚁 o 蜕受如:呀一层皮也指狡辩、开脱如:平时喜欢嘴壳这回看他咋子得落 o 滑稽、使人发笑指主观上故意使人发笑而不是行为可笑如:王二娃得报 o 馋嘴或因降而期特如:那条狗天天跑在人家屋头去东西吃 o 捏如:他一下 o 动如:站稳不要过去过来的 o 同嗲如:妹妹得很 弋o a na n o r j 挥 阴 阳 上去阴阳上去阴阳上去 声 平 亩吉m 平 女 尸 亩 亩 声 p 帮绑办奔本笨绷 嘣蹦 p 潘 旁 口。胖 喷盆口。 棚捧碰 m口。忙 满慢口。门满。闷懵蒙猛梦 f 方烦反放分坟粉愤风逢讽风 v t 当党蛋灯等邓东口 懂动 t 汤糖躺碳吞腾口。 口。 通同桶痛 l口。蓝懒浪恁能冷嫩弄农拢口。 k 肝港杠跟哽更工拱共 r 刊砍抗坑肯空孔控 x 憨 咸喊巷哼横狠恨 轰红口。哄甜 日 安 口。 暗按 恩口。 硬 t c t c c 珏 乜 张 掌站 真整赠,盅肿重 t s 昌场惨唱 称 程 惩 趁 葱从宠冲。茶 s 桑常嗓尚僧乘审剩松口。耸 送 z然染让扔人忍认绒 a o 触碰如;甩手我一下 o 野蛮。粗壮的样子如:子,长得有点一 o 同 。一般见于“口“一词中,指卣莽或粗壮的人 o 只用于口语如:承呀、装点 o 尘土飞扬的样子也傲动词如:灰的、在服高头呀很多灰 o 瘦弱如:这个娃几长得精精的 o 多指路面上较小较低的障碍物如:路高头有个儿也做动词用指轻微的颠簸如:汽车呀一下 o 添乱如:你又来哆挤 4 搅和如:不要在汤头( 汤里面) 乱煽动,如:烂事,即搅乱局面 o 唠叨如:人老呀就噩 o 估计如:你哆吃饭的时候来嘛 o 硌如:这张床好人 。灶即灶膛如:猫儿喜欢钻灶 。馋嘴如:婆( 很馋嘴的人) 1 2 弋 1 1 1 l o r j i 缸 阴阳上去阴阳上去 阴 阳上 去 声 m 平 吉亩 平平 亩亩 平平 亩亩 p宾扁并 p 篇平 品 骗 m 口。民敏面 f v t丁盯点电 t 天田挺听 l林脸令 k k x d t c 今减竟口。窘江讲浆 t c 亲钱请欠穷枪强抢呛 c 新行为险县胸雄香降想向 珏 口 娘仰酿 乜 t s s z 0 因 盐 烟应雍容蛹用秧羊养样 o 甜形容报甜如:这个蜂糖甜的 。弯,形容弯的样子如:画根线来弯的 。姑姑、姨妈或阿姨如:二 1 3 义 u a lu e l u e 阴阳上去 阴 阳上去 阴阳上去 平平 吉亩 平 声声 平平 声 声 p p m f v t堆口。对 t 推颓腿退 l雷屡类 k 乖拐怪 归鬼贵 国 l ( 块快亏奎愧阔 x 欢喜怀坏 灰回悔会或 d t c t c c n t s 摔口。拽追贼嘴最 t s 揣喘口。吹 垂 璀碎 s 摔 甩 帅 虽随水睡 z蕊锐 a 歪外威围尾位 。全部购买如:把郡堆西瓜呀它 。骄傲如:得很 。形容妇女泼辣,不讲理如:她得很 1 4 义 u au m u 3 n 阴阳上去阴阳上去 阴阳上去 m m亩 亩 平 亩 尸平平 亩 声 p p m f v t 、 端短段蹲吨 r 团湍屯 l 峦卵乱轮 论 k 瓜寡挂关广罐 滚棍 p 夸垮挎宽款矿昆捆困 x 花华话慌黄 恍换昏横哄混 日 t c t c # n 乜 抓啄装转壮尊准 t s 口。 穿床撞创春存蠢村 s 耍刷酸 爽算 孙纯 损顺 z 揉孕 a 挖娃瓦袜汪王网万瘟文稳问 。去掉或取消如:把他从名单高头下去呀 义 y ey n 阴阳 上 去阴阳上去阴阳 上去 平 声声 m 平 女 尸声平平 吉 声 p p m f v t r l k k x 日 t c 决军菌 t c 截( 量词)缺圈群犬劝 c雪熏悬选讯 n t s t s s z a口。 月冤荣远运 三、音变现象 ( 一) 儿化 荣县方言的几化是指卷舌元音彳附着在韵母土与韵母合成一个音节,使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 音变现象。荣县方言中的儿化现象很普遍,名词、量词大都可以儿化,双音节和多音节词的儿化 较单音节词多。 1 、单音节词儿化: 排行人称儿化:大j l t = 2 1 4 】、三几i s 一5 】、 j l s 7 2 t 4 、五儿【霸、六几n u ,h 】、七儿【t 曲,1 4 】、 ) k j l p a 2 1 4 】、j 1 f l , t g i 】 名词儿化:兔儿 孑2 1 4 】、雀儿畸1 4 】、。猫儿【m 一勺、灯儿【t 一勺、兵儿【p i 5 】、哥儿呻矿5 1 、 。瘫软或蜷曲如:站在门口一下就下去呀或指人体部位的蝽曲或挤压如:你这样子坐会哆胃子 1 6 毽儿n c 诗2 1 4 】、娃儿陋2 o j l 【t ,“】。 量词儿化:颗儿畸口3 4 】、片儿时诗2 1 4 】、面儿【血管2 1 4 】、,点儿m 矿2 】 动词儿化:耍儿【s l h 3 4 】、口【z 咐2 1 4 】 形容词儿化:悄悄儿【唧,5 】、慢慢儿【m s 】 2 、双音节词儿化: ( 1 ) 重叠式 杯杯几珏硝 车车儿舾柏 尖尖儿i t 9 i 一5 】 ( 2 ) 复合式 眼镜儿阶i o , 2 1 4 】 蚂蚁儿d 拍 ,】 帕帕儿旺1 4 】网网儿n 撑3 4 】索索儿【s 矿1 4 】笼笼儿一勺条条儿衅一1 旗旗儿【婶i 一5 】抓抓儿陋u 争勺面面儿【m i 7 2 1 4 】粉粉儿睁3 4 】擦擦儿啮旨2 1 4 】 凼凼儿【驴1 4 】。坛坛几5 】空空儿【铲1 4 】 盒盒儿【x 彳2 1 4 】来夹儿阶i ,1 4 】 汤圆儿b 9 3 4 】 水粉儿【白3 4 】松果儿瞰l 拍 竹芯儿k i 柏名片儿旺,i 彳2 1 4 】 老表儿【p i 7 3 4 】花卷儿【t g y ,”】熊猫儿【m 一5 】棉签儿【t 曲,4 5 】荷包儿 樱桃儿曲j 1 】汤瓢儿匝诗2 1 】茨菰儿呐扩甲瓦坠儿【乜w 2 1 4 】。偷哥儿阳l 甲椅轿儿阶i 矿1 4 】。 3 、多音节词儿化: 戏脸壳儿吣? 2 1 个望远镜) l t a i 7 2 1 4 】衙门口儿瞰】鞋底板儿吐勺播音员儿b 一1 】 檐老鼠儿陋3 4 】 窗子眼儿d 7 1 。包谷米儿【m i ,3 4 】 4 、儿化的音变规律:荣县方言的3 2 个韵母中,除了i a i 、,不能儿化外,其余都能儿化。总 的来说,荣县方言儿化的规律是替换,即用7 替换掉被儿化音节本来的韵母。但遇到i 、u 、y 单 独傲韵母时,保留i 、u 、y ,再在其后加7 。在有i 、u 、y 介音的音节中,保留介音,然后用,替 换掉介音后的韵母。这样一来,荣县方言儿化后的韵母就只有4 个,即:7 、b 、u 7 和y 7 例如: 彳: 帕帕川8 p a p 守“ 骨朵儿t 0 诗”车车儿。担e t s 铲 纸纸儿t s l 一书一 名牌儿p a i 由“! 驼背) l p e i 一筘“樱桃j l c a u 曲” 暗扣) l k a u k 旨2 1 4 花篮儿l 髓一b ” 毕业证几t n 协扩“ 笼笼儿l 如l ,5 治:旗旗儿t 以硝一5大姐儿婶i e 婶i 譬” 鬏鬏儿坪i 卸t 9 i 5 。夹夹儿坪i a 一t c 诗2 1 4 叶子烟儿i n i 矿5 蛹蛹儿i 叼一i 争誓白菜秩几i 龃一妇一 悄悄儿t g i a u 蛸一 脚脚儿t 9 i o - - t c i a , 2 1 帼 u f f :眼睛珠儿t s u - - t s l 口4 5块块儿k u a i k 、l ,”烟灰儿x u e i x u 5李大国儿o k i l e k i i “ 女娃儿m u ,“蛋黄黄儿x u a n - - x u o 4 5 捆捆儿k u a n 一曲7 ” y 钒金鱼儿y y 了2 1番茄儿t ; y e - - t c y + 2 1汤圆儿y n 2 1 y 彳” : 另外:k o 音节儿化后,有时变为合口呼:幺哥儿陋】,甲、松果儿衄一2 】、羊肉汤锅儿b a 酌 ( 二) 变调 荣县方言的变调以两字组变调最为常见 。辫子 。小水坑 。荸荠 。碎瓦片 。小偷 。童车 。面具 。蝙蝠 窗户 。手帕毛巾 。转笔刀 。小而翘的发髻 。多指沉淀物、残留物 。人名 。最小的孩子 1 7 1 、两字组变调 ( 1 ) 重叠词的变调 并不是所有的重叠词都变调,常见的是物品名词、称谓词、儿语词等的后字变阴平。并且只 有去声、上声字重叠时后字才变阴平。如: 去声重叠:叔叔【m 2 1 4 s u 4 s 、舅舅【t g i 2 1 i 。哟、伯伯瞻2 1 4 p e ”】、弟弟【i i 2 1 4 t i 、妹妹 m e i 2 1 4 m e i 勺、 尿尿嘶a u 2 “嘣a u 4 5 】、筷筷阶a i ”4 k u a i 5 、饭饭 f a n 2 1 4 f a n 4 5 阳平重叠:爸爸旺n 2 1 p a 4 1 、娘娘蛳a n 2 1 玷i a n 4 1 、爷爷【i e 2 1 i e l 、虫虫畸o q 2 1 t s o i 4 1 、筒筒“b q 2 怕矿5 】、 坛坛【恤l “t a n 4 5 、盘盘吣n 2 1 p 铀、瓢瓢时i a u 2 1 p i a u l 、条条【r i 孤1 2 1 t i a u 4 5 重叠式人称词音变有时有区别意义功能,如:“爷爷”后字不变调时指父亲,后字变阴平时指 祖父:“娘娘”后字不变调时指母亲,后字变阴平时指祖母;“婆婆”后字不变调时指外婆或老年 妇女,后字变阴平时指丈夫的母亲。“爸”字重叠时,前字变阳平后字变阴平。 ( 2 ) 其他两字组变调 在有的两字组词语中,后字会变为阴平,多为两字都为阳平的词和方位短语。 眉毛【m i 2 。m m l 4 1 、衙n b a 2 1 m a n 4 5 】、烊尘 i a n 2 1 乜a n 4 5 】、裁缝【曲i 2 i f o 疗5 、蔑条 m i z l f i a u “ 、 门前 m o n z l t f 甜5 、锄头 乜0 1 t 。0 5 、前头 t c i n ”t 9 0 5 o 、背后 p e r 4 x o u 4 5 2 、上声孚的儿化变调 儿化后的卷舌音节调值变为3 4 ,如不儿化,则没有音变。如: 女儿f 叩1女d 珂4 2 】 米米儿【m 彳 米米【m i 4 2 】 眼眼儿陋3 4 】跟眼陋4 2 】 颗颗儿d 曲3 4 】颗颗瞄0 4 2 】 凉粉儿晦3 4 】凉粉 f a n 4 2 抄手儿陋抄手【s 矾 另外,极少数阳平字儿化后调值也有改变,如:娃) l u a 2 1 1 卜一娃儿【u 矿1 4 】、汤圆b 咀2 1 】儿 一,1 、姑娘印d a n 2 1 】一姑娘儿【时矿1 3 、 “十、一、不、上、下、后”的变调; ( 1 ) “十”的变调 “十”只在表示整数1 0 时的发音为阴平调4 5 ,在表示十位数以上的个位非零的数字时发音多为 去声2 1 4 ,“十”的前字为上声时变调为阳平2 l ,如:二十2 1 4 五、三十2 1 4 八、五十2 1 一、九十2 1 七;在表示十位以上的个位为零的数字时发音只为去声,如:二十2 1 4 三十2 1 4 0 ( 2 ) “一”和“不”的变调 “一”和“不”单读时为去声。在语流中,如后面接去声字,且语速较快时调值变为阳平,如: 我不2 1 靠哪个、他不2 1 说你才怪、我一2 1 个人走、一2 1 哈跟他买呀、一2 1 4 个人一2 1 份儿、打开门 一2 1 看。 而在强调“不”字时则仍为去声,没有音变。如:一你不2 1 要笑我哟l 不2 “得笑你! 一一 就是嘛,不2 “要笑人家。 在强调“一”时“一”也仍为去声,没有音变。如:一2 “把火烧呀它、只有一2 “张报纸、一 2 1 4 年级。 ( 3 ) “上”的变调 “上”的单字音为去声。在两字组或三字组的方位短语中多为阴平。如:边边上4 5 角角上”、 。此处的“头一的声母变为t 后边上”、对门上4 5 。、面上2 1 4 。 ( 4 ) “下”的变调 “下”在方位短语中处于末尾时往往发生变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变为阴平,如:地下 ”。一种是变为阳平,如:壁下“、底下”。 ( 5 ) “后”的音变 “后”的单字音为去声音。音变时为阴平,如:背后”、后4 5 边上 ( 三) 合晋 这么一忸3 n ”或t s o n 2 1 4 那么恁l o n 4 5 或i o n 2 1 4 ( 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话的“那么”,没有表转折的意义。如:天i o n 2 “热 的,你就不要出去了嘛。) 那样子口l o 子 这样子一一口t s o d ”子 是那样子口s o 子( 意为:是那样的话,表条件。“是”和“那样子”的合音。多用在句首, 只表转折。如:d s o r 3 ”子,你明天就不来嘛) 是不是是是s 1 4 v 或铲s e ” 我们t 3 0 q 4 2 你们嘶” 他们l a n 4 5 2 不要p i a u 2 “ 莫要m a r l 2 “ ( 四) 其他音变 1 、个别韵母的音变 荣县方言的韵母除了在儿化时会发生音变外,有的韵母在语流中也会发生变化。如:1 在句末有时 会变为e 。例如: 你说是s 1 不是s l y ? 是s e ”! 快吃t s e 2 “! 你要好多支t s l 笔? 五支t s e ”。 去死s e 21 2 、个别声母的音变 ( 1 ) “头”字做后缀时的音变 在“锄头、前头”中声母变为t ,声调变为阴平:锄头【t 9 u 4 ,】、前头i t 3 u 4 5 】 在“额头”中声母变为1 1 3 0 2 1 4 1 a u 2 l 】 ( 2 ) 的”的声母在语流中变为1 ,如:我的e 勺、小的 1 e 4 5 ( 3 ) “人家”中“家”的声母变为珏,即“ z o n 2 1 衄1 ” o 对面 。有对也为4 5 1 9 第二节荣县方言的文白异读 徐通锵先生在历史语言学。中谈到:“文白异读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词 中能体现雅,土这种不同风格色彩的音类差异文白异读的异不是词的异,而是词中的某 一个音类的异,具体到汉语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语音单位的某一 项。一般说来,土词多用白读形式,使其具有土的风格色彩,而新词、书面语词以及在 比较正式庄严的交际场合多用文读形式,使其具有雅的风格色彩,白读代表本方言的土 语,文读则是以本方言的音系所许可的范围吸收某一标准语( 现代或古代) 的成分,从而在语音 上向这一标准语靠拢。” 游汝杰先生在汉语方言学教程o 中也说:“文读和白读代表不同的语音层次白读音代 表较早的的历史层次,文读音代表较晚的历史层次。” 在荣县方言语音中,文读字主要反映了“雅”的风格色彩,代表着较晚的语音历史层次,同 时呈现出向共同语靠拢的趋势;白读字主要反映了“土”的风格色彩,代表着较早的语音历史层 次是本地土语的代表。文白异读的字在口语中用多白读,有的也用文读;在书面语中必须用文 读。比如,“雁”在口语中为【日龃2 1 4 】:雁d 呻2 1 4 】鹅、大雁函2 1 4 】;在书面语中为陋2 1 4 】:归雁 i n 2 1 4 】、 大雁 i n 2 1 4 塔。一些较晚近产生的新词,不管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只有文读形式,如:解放的中 的。解” t q i a i 4 2 ,不读陋r 1 。有的字在口语中以词的形式出现时,即单用时为白读,以语素形 式出现时,即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为文读:在书面语中出现时只能是文读。比如:搅,在口语 中单用时一般读为l k a u 2 1 】,如:转( 搅拌均匀) 、乱;以语素形式出现时读为阶i “1 ,如: 拌。 本文描写的是老派语音的文白导读。文白异读有声母的异读、韵母的异读、声调的异读和声 韵调的异读四种类型( 只有文读或只有白读的情况在例后注明) 。详情如下: 一、声母的异读 例字文 他r 步( t i a l ) p u 2 1 4 里l i 4 2 仰 j a n 4 2 像( 动词)c i a n 2 “ 筝t s a n 4 5 着t s 0 2 1 4 戳t s 0 2 1 4 摔s u a i 4 5 傻 s a 4 2 伸s i 1 4 5 二、韵母的异读 例字 文 那l a 2 “ o 商务印书馆1 9 9 1 年6 月版3 8 3 - 3 8 4 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2 4 年9 月第一版1 5 6 页 。只在该词中有白读 白 1 e 4 5 举例 们 伐( 文) 、走两。 头 面 长得 风、古( 文) 睡 一下( 白) 、邮( 文) 倒( 文) 、呀( 白) 瓜( 文) 、儿( 白) 手 举例 边 白旷产趟耐n量舻俨稍础 爹 替 端 蹲 三、声调的异读 例字文 抱p a u 2 1 4 肚 t i l 2 “ 逗t a u 2 “ 叹t a n 2 1 4 踏妇2 1 聋l o n 2 1 弄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