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专业论文)金煌、红金龙芒果营养特性及肥料效应研究.pdf_第1页
(土壤学专业论文)金煌、红金龙芒果营养特性及肥料效应研究.pdf_第2页
(土壤学专业论文)金煌、红金龙芒果营养特性及肥料效应研究.pdf_第3页
(土壤学专业论文)金煌、红金龙芒果营养特性及肥料效应研究.pdf_第4页
(土壤学专业论文)金煌、红金龙芒果营养特性及肥料效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土壤学专业论文)金煌、红金龙芒果营养特性及肥料效应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郊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山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前奇孚 日期,口年彩月,阳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海南人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火 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海 南人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协寺亏 导师签名:葺荔吐乙 日期:。) 夕f 库仂月,v 日日剜:q of ( 7 年移月【j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 文提交“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 权益回塞途塞握銮丘澄丘;旦圭生i 旦= 生i 堕三生筮查。 论文作者躲审奇;导师躲彻眵 日期:jl 夕咩够片甲日日期:俐一年叩月f j 日 摘要 近年来,我国芒果产业发展迅速,芒果的科技研究和运用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因 品种更新快,相关研究相对滞后。本试验选取当前海南主栽品种金煌和红金龙作为研究 对象,通过研究两种芒果叶片养分变化规律、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对养分需求变化规律、 树体不同器官养分积累规律,结合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不同n 、 k 配比对两种芒果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获得结果如下。 1 、叶片养分变化规律研究证明,金煌、红金龙芒果的生长周期分为4 个阶段:营 养生长期( 5 9 月) ,生殖生长期( 1 0 1 2 月) 、幼果至膨大期( 1 2 月) 和果实成熟 期( 3 - - , 4 月) 。其中金煌各生长期较红金龙晚半个月左右。 2 、金煌、红金龙叶片养分年平均含量大小排序为:n c a k m g p s m n f e b z n c u , 其中n 、c a 含量最高,k 次之,p 、m g 、s 含量较接近,c u 含量最低 k c a m g p s f e m n z n b c u ,红金龙 果实养分年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k n c a m g p s f e m n z n b c u 。总体上随着果实的 生长成熟,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 4 、金煌、红金龙树体不同器官干物质年积累量大小顺序相同:果 叶 落花及柄 枝 落果。其中金煌树体干物质年积累量比例为:落花及柄( 1 9 9 ) :落果( 0 i 5 ) :叶( 2 5 7 ) : 枝( 1 0 0 ) :果( 5 8 7 ) ;红金龙树体干物质年积累量比例为:落花及柄( 1 3 3 ) :落果 ( 0 1 7 ) :叶( 2 3 4 ) :枝( 1 0 0 ) :果( 4 8 8 ) 。 5 、金煌、红金龙树体对十一种营养元素年总积累量大小顺序相同: n k c a p m g s m n f e z n b c u 。其中金煌树体大量元素年总积累量比例为:n ( 2 0 3 ) : p ( 0 2 1 ) :k ( 1 7 2 ) :c a ( 1 0 0 ) :m g ( u 1 5 ) :s ( 0 1 2 ) ;树体微量元素年总积累量比 例为:f e ( 1 0 0 ) :m n ( 3 0 8 ) :c u ( o 0 6 ) :z n ( o 1 8 ) :b ( 0 1 4 ) ;红金龙树体大量元 素年总积累量比例为:n ( 1 8 2 ) :p ( 0 2 2 ) :k ( 1 5 1 ) :c a ( 1 0 0 ) :m g ( 0 1 5 ) :s ( 0 1 1 ) : 树体微量元素年总积累量比例为:f e ( 1 o o ) :m n ( 4 1 0 ) :c u ( 0 1 2 ) :z n ( 0 2 5 ) :b ( o 2 5 ) 。 6 、施用氮肥能增加金煌及红金龙芒果叶片n 含量,在1 月( 幼果期) n 2 k 2 处理叶 片氮含量最高为1 6 9 ,不同施氮水平间差异显著。金煌、红金龙不同施钾水平对叶片 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芒果叶片果实营养特性养分积累肥料效应 一 , ,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w i t ht h ec h i n a s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a n g o i n d u s t r y ,t h em a n g o s t e c h n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h a v em a d et r e m e n d o u sp r o g r e s s h o w e v e r , t h es p e c i e so f m a n g or e n e ws oq u i c k l yt h a tt h er e s e a r c hi sl a g g e d t h i se x p e r i m e n tr e s e a r c ht h em a i np l a n t e d s p e c i e so fm a n g oj i n h u a n ga n dh o n g j i n l o n g f r o mr e a e a r c h i n gt h en u t r i t i o nc h a n g e dl a wo f l e a v e s ,t h eg r o w t hl a wo ff r u i t ,t h en u t r i t i o nc h a n g e da n d r e q u i r e m e n tl a wo ff r u i t ,t h en u t r i t i o n a c c u m u l a t i o nl a wo fe v e r yp a r t yo ft r e e a n dt h e nc o m b i n et h es o i ln u t r i e n tc o n d i t i o ni nt h e m a n g og a r d e nt oc a r r yo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o fb a l a n c e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s t u d yd i f f e r e n tp r o p o r t i o n 。m e n to fna n dkt o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t w ok i n d so f m a n g o sl e a v e so nn u t r i t i o n c o n t e n t t h e s ea l eu s e f u lt of e r t i l i z ea n d p r o d u c e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r e a s o n a b l y 1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n u t r i t i o nc h a n g e dl a wo fl e a v e s ,w ec a nd i v i d e dt h ew h o l eg r o w t h c y c l eo fm a n g ot o f o u r p h a s e s :v e g e t a t i v eg r o w t hp h a s e ,w h i c hi sf r o mm a yt os e p t e m - b e r ;r e p r o d u c t i v eg r o w t hp h a s e ,w h i c h i sf o r mo c t o b e rt o d e c e m b e r ;f r u i te n l a r g e m e n t p h a s e ,w h i c hi sf r o mj a n u a r yt of e b r u a r y ;f r u i tm a t u r a t i o np h a s e ,w h i c hi sf r o mm a r c ht oa p m 2 t h ea n n u a la v e r a g en u t r i t i o nc o n t e n ti nj i n h u a n ga n dh o n g i i n l o n gm a n g ol e a v e sa r e n c a k m g p s m n f e b z n c u ,a n dt h ec o n t e n to fn i t r o g e n ,c a l c i u mi nh i g h e rl e v e l s , k a l i u mi ss e c o n d l y , t h ec o n t e n to fp h o s p h o r , m a g n e s i u m ,s u l f u ra r ea p p r o a c h ,a n dt h ec o n t e n t o fc o p p e ri sl e a s t ,l e s st h a n5 m g k g 3 t h e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n u t r i t i o n c o n t e n ti n j i n h u a n gm a n g o f r u i ta r e n k c a m g p s f e m n z n b c u t h ea n n u a la v e r a g en u t r i t i o nc o n t e n ti nh o n g i i n l o n g m a n g o f r u i ta r ek n c a m g p s f e m n z n b c u o nt h ew h o l e ,a l o n gw i t ht h eg r o w t h o ff r u i tm a t u r e ,t h en u t r i e n tc o n t e n tp r e s e n tt od e s c e n dt r e n db e c a u s eo fd i l u t e d n e s s 4 t h ed r ym a s s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e v e r yp a r to fj i n h u a n ga n dh o n g j i n l o n gt r e e sa r e f r u i t l e a v e s f a l l e nf l o w e ra n df l o w e rs t a l k b r a n c h f a l l e nf r u i t ;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d r ym a s s a c c u m u l a t i o ni n j i n h u a n gt r e e i sf a l l e nf l o w e ra n df l o w e rs t a l k ( 1 9 9 ) :f a l l e n f r u i t ( 0 1 5 ) : l e a v e s ( 2 5 7 ) :b r a n c h ( 1 0 0 ) :f r u i t ( 5 8 7 ) ;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d r ym a s sa c c u m u l a t i o ni n h o n g j i n l o n gt r e e i sf a l l e nf l o w e ra n df l o w e r s t a l k ( 1 3 3 ) :f a l l e nf r u i t ( 0 1 7 ) :l e a v e s ( 2 3 4 ) : b r a n c h ( 1 0 0 ) :f r u i t ( 4 8 8 ) 。 5 t h e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e l e v e nk i n d so fn u t r i t i o ne l e m e n t e si nj i n h u a n ga n dh o n g j i n l o n g t r e e sa r e n k c a p m g s m n f e z n b c u 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m a j o re l e m e n t s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r en ( 2 0 3 ) :p ( 0 2 1 ) :k ( 1 7 2 ) :c a ( 1 0 0 ) :m g ( 0 1 5 ) :s ( 0 1 2 )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t r a c ee l e m e n t s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r e f e ( 1 0 0 ) :m n ( 3 0 8 ) :c u ( o 0 6 ) :z n ( 0 1 8 ) :b ( 0 1 4 )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o fm a j o re l e m e n t s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r en 0 8 2 ) :p ( 0 2 2 ) :k ( 1 5 1 ) :c a ( 1 0 0 ) :m g ( 0 1 5 ) : n s ( o 1 1 ) ;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t r a c ee l e m e n t s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r ef e ( 1 0 0 ) :m n ( 4 1 0 ) :c u ( 0 1 2 ) : z n ( 0 2 5 ) :b ( o 2 5 ) 6 t h ec o n t e n to fn i t r o g e nf r o mn 2 k 2t r e a t m e n ti s 1 6 9 ,w h i c hi sm a x i m a l t h i si sn o m a r k e dd i f f e r e n c e a m o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tl e v e lo fp o t a s s i u mf e r t i l i z e dt o j i n h u a n ga n d h o n g j i n l o n gm a n g o k e y w o r d s :m a n g o ;l e a v e s ;f r u i t ;n u t r i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n u t r i t i o na c c u m u l a t i o n ;e 船c to f f e r t i l i z e r i i i , 目录 摘要- i a b s t r a c - i i 1 引言1 1 1 芒果营养特性研究现状l 1 1 1 叶片营养特性l 1 1 2 果实生长及营养特性2 1 2 树体养分积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2 1 3 芒果平衡施肥研究现状3 1 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5 2 试验材料与方法5 2 1 试验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5 2 2 叶片样品的采集与制备5 2 3 果实样品的采集与制备6 2 4 养分积累试验的布置及样品的采集与制备6 2 5 平衡施肥试验方案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6 2 6 样品分析项目及方法7 2 7 数据分析7 3 结果与分析7 3 1 叶片营养规律7 3 1 1 金煌叶片营养规律7 3 1 1 1n 、p 、k 含量变化规律i 7 3 1 1 2c a 、m g 、s 含量变化规律8 3 1 1 3m n 含量变化规律”9 3 1 1 4f e 、z n 、b 含量变化规律1 0 3 1 1 5c u 含量变化规律1 1 3 1 2 红金龙叶片营养规律1 2 3 1 2 1n 、p 、k 含量变化规律1 2 3 1 2 2 c a 、m g 、s 含量变化规律1 3 3 1 2 3 m n 含量变化规律1 4 3 1 2 4f e 、z n 、b 含量变化规律1 5 3 1 2 5 c u 含量变化规律1 5 3 1 4 j 、结“1 6 3 2 果实生长及营养变化规律1 7 i v 一 3 2 1 金煌果实生长规律1 7 3 2 2 金煌果实营养变化规律1 8 3 2 2 1n 、k 含量变化规律1 8 3 2 2 2p 、c a 、m g 、s 含量变化规律1 8 3 2 2 3 f e 、m n 含量变化规律2 0 3 2 2 4c u 、z n 、b 含量变化规律2 0 3 2 3 红金龙果实生长规律2 1 3 2 4 红金龙果实养分变化规律2 2 3 2 4 1n 、k 含量变化规律2 2 3 2 4 2p 、c a 、m g 、s 含量变化规律2 2 3 2 4 3f e 、m n 含量变化规律2 3 3 2 4 4c u 、z n 、b 含量变化规律2 4 3 2 5d 、结”一“”2 4 3 3 树体不同器官养分积累研究2 5 3 3 1 金煌树体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2 5 3 3 2 金煌树体不同器官养分积累2 5 3 3 2 1 n 、p 、k 、c a 、m g 、s 积累”2 5 3 3 2 2f e 、m n 、c u 、z n 、b 积累0 0 00a 2 6 3 3 3 红金龙树体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2 7 3 3 4 红金龙树体不同器官养分积累2 7 3 3 4 1 n p 、k 、c a 、m g 、s 积累2 7 3 3 4 2 f e 、m n 、c u 、z n 、b 积累:2 8 3 3 4 ,j 、结。”2 9 3 4 肥料效应研究3 0 3 4 1 不同施肥配比对金煌叶片n 含量的影响3 0 3 4 2 不同施肥配比对金煌叶片k 含量的影响3 l 3 4 3 不同施肥配比对红金龙叶片n 含量的影响0 00 3 2 3 4 4 不同施肥配比对红金龙叶片k 含量的影响3 4 3 4 3 ,j 、结3 5 4 结论与讨论3 5 4 1 结 仑3 5 4 2 讨 仑3 6 参考文献3 7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4 1 致调l 4 2 v 1 引言 芒果是漆科芒果属( m n a g i f e r ai n d i c a l ) 热带果树,英文名m a n g o 。芒果生长快, 结果早,产量高,经济寿命长,果实肉质髓滑,气味香甜,含糖量高达1 4 - - 2 0 ,含 有丰富维生素a 、维生素b 1 、b 2 和维生素c 以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果实可 食部分高达6 0 8 0 ,很受人们喜爱,享有“热带果王 之美称。在世界热带和亚热 带地区已广泛栽培,在中国海南、广东、云南、台湾、广西等省( 区) 的热带和南亚热 带地区也已大面积栽培。特别是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国芒果商业栽培发展迅速,已成 为中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栽培果树之一。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地区之一,芒果的种植面积和经济产值近年来迅速增加,主要分 布在三亚、陵水、昌江、东方、乐东等地,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香蕉的第二大水果产业。 2 0 0 6 年面积约为4 6 2 万公顷,约占全国的3 8 3 5 ;产量为2 6 2 4 万吨,约为全国的 3 2 7 7 ;产值2 2 2 9 4 3 2 万元,约为全国的4 7 0 5 ,均居全国第一,发展的潜力巨大。 和其他省份比较,主要存在着气候比较优势。加上产期调节技术和催花技术的应用,采 收时间比内陆提前l 3 个月,产量比较稳定。由于近几年价格较好,企业和果农积极 性比较高。芒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 要的意义。 当前海南主要的芒果栽培品种为台农l 号、红金龙、金煌、白象牙等。红金龙和金 煌是近年来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价格高的特点已成主栽品种, 但目前尚未见有关营养特性及施肥的研究报道。本文对金煌和红金龙营养特性、养分积 累、平衡施肥进行研究,为该品种的科学生产和管理提供参考。 1 1 芒果营养特性研究现状 1 1 1 叶片营养特性 芒果营养特性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早期热销品种的叶片养分需求量大小,陈菁、韦 家少等人( 2 0 0 1 年) 对海南西南部的鸡蛋芒、青皮、白象牙进行营养特性研究,结果表 明:芒果树体养分需求n k c a ,果实养分需求k n :不同物候期、不同芒果品种、高低 产区间叶片养分含量差异均显著。 芒果叶片营养诊断指标适宜值研究,在不同品种上存在一定差异。牛治宇、茶j 下早、 何鹏( 2 0 0 2 年) 对海南秋芒、鸡蛋芒叶片营养规律研究表明,叶片大量元素含量与季节 和品种有关。叶片营养诊断适宜的采样时期鸡蛋芒在5 月,秋芒在7 月。叶片养分质量 分数参考性指标为:n1 1 0 1 6 0 、p0 1 0 - - 0 1 6 、k0 4 6 0 7 0 、c a1 9 0 - - - 2 8 0 、m g0 1 8 0 2 6 。彭智平、杨少海等人( 2 0 0 6 年) 对广东紫花芒果高 低产区叶片主要养分含量及营养诊断适宜值的研究表明,芒果高产树与低产树的叶片n 、 p 、k 含量差异不明显,c a 、m g 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低产树养分的离敞变异程度 明显高于高产树,高产树叶片的n 、p 、k 、c a 、m g 含量处于相对适宜水平,低产树的叶 片养分含量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高产树的叶片养分对产量的贡献很大程度上依靠养 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认为芒果营养诊断值为:n1 6 0 1 8 8 、p0 1 4 0 - - - 0 1 8 0 、k0 7 2 - - - 0 9 8 、c a1 4 3 2 1 5 、m g0 1 4 7 - - - 0 2 8 0 。贺春萍( 2 0 0 1 年) 罗列了芒果叶片营养诊断指标及缺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1 1 2 果实生长及营养特性 果实的生长规律通常呈s 形,陈厚彬、黄美燕( 1 9 9 5 年) 对紫花芒果实的生长与脱 落研究表明,紫花芒果实生长呈s 型,可划分为四个发育阶段:初始有限生长期、第一 迅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第二迅速生长与成熟期。广东省农科院( 2 0 0 4 年) 对紫花芒 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表明,着果后6 0 天和9 0 天是重要生理转折期,5 0 - - 6 0 天是生长 高峰期,其后生长放缓至8 0 天时果实大小基本稳定。 各种营养元素在芒果果实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钙素的缺乏会带来很多生理病 害。武英霞、唐志鹏、钟川( 2 0 0 4 年) 研究了芒果的钙素的生理作用、吸收机理、运输 和分配规律。邱美欢、李绍鹏( 2 0 0 5 年) 综述了芒果钙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芒 果钙素营养需求、钙的吸收运输、钙的生理功能、钙与芒果贮藏、钙与芒果抗逆性等。 并认为钙在芒果中的调节机制等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而钙对芒果逆境胁迫的调控作用 将成为今后植物生理学家研究的热点。李烘耀( 2 0 0 7 年) 研究紫花芒果实海绵状组织发 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叶面喷施氯化钙研究表明,采用0 3 、0 6 和1 2 不同浓 度的氯化钙处理,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海绵组织发病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海绵 组织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2 9 。6 9 、4 5 3 l 和5 3 1 3 。其中,以1 2 氯化钙处理效 果最好。叶面喷施氯化钙_ 方面增加果实c a 的浓度,另一方面抑n 、p 、k 、m g 的吸收, 降低了n c a 、p c a 、k c a 、m g c a 比值,其中对n 、k 的抑制作用较明显。陆建勋( 2 0 0 8 年) 研究钙胁迫对紫花芒果实p e 、p g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影响与海绵组织病害发生的 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芒果实生理病害海绵组织的发生出现于采前l o d ,其病害发生率 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随果实大小的增加而增加。石灰处理增 加了果实钙元素的含量,提高了果实中的钙磷比、钙镁比和钙钾比,抑制了p e 、p g 、纤 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生理病害海绵组织的发生率。 1 2 树体养分积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物养分积累的研究,在短期低矮作物上较多见,如:水稻( 杨重法) 、玉米、胡 椒( 邢谷杨,1 9 9 7 ) 、康乃馨( 续勇波,2 0 0 4 ) 、蔬菜、牧草等。在长期作物,尤其是树木 上研究还很少,如t 橡胶树、苹果树( 徐爱春,2 0 0 1 年) 。陈菁、韦家少等人( 2 0 0 1 年) 研究翁栽青皮芒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及积累量表明,整株芒果树体各要素的总量比例为n : p :k :c a :m g - - l :0 1 2 :0 5 6 :0 4 6 :0 1 2 。芒果营养生长消耗n 最多:其次是k 和 c a 。不同器官干物质重量比例为,叶:枝:茎:根= l :1 3 2 :3 1 4 :3 6 8 ,芒果干物 质积累主要是茎和根。 2 其它果树干物质及养分积累研究主要有,宋玉峰、刘秀春等人( 2 0 0 0 年) 研究温室 内油桃根、茎( 分四年生枝、三年生枝、二年生枝、一年生枝) 、叶、果的生物量、氮、 磷、钾、钙、镁、锌、铁、锰养分积累量。结果表明,树体内主要营养元素的积累氮最 多,为3 4 1 5 1 9 ,其次为钙、钾、磷、镁,分别为3 1 6 6 7 2 9 、2 0 2 4 7 3 9 、1 0 7 5 6 1 9 、6 9 8 8 9 9 。 其n :p 2 0 5 k 2 0 :c a o :m g o = 1 0 :3 1 :5 9 :9 3 :2 。每生产l o o k g 果实,大体需氮为 8 5 0 9 、磷为2 6 0 9 、钾为5 0 0 9 、钙为7 9 0 9 、镁为1 7 0 9 。陈宝江、刘威生等人( 2 0 0 4 年) 研究串枝红杏树体不同器官( 果实、叶片、根、1 8 年生枝干) 中n 、p 、k 、c a 、m g 、 f e 、z n 、m n 养分积累表明,8 年生串枝红平均单株养分积累量氮4 4 5 6 0 9 、磷8 0 1 2 9 、 钾3 5 1 6 8 9 、钙6 2 4 0 5 9 、镁9 1 8 1 9 ,除钙外均以果实中积累量最多。氮磷钾钙镁在不 同器官中的相对含量除钾以果实最高外,均以叶片含量最高。樊红柱( 2 0 0 6 年) 对“红 富士苹果树体不同器官( 叶片、果实、新梢、枝、干、根系) 以及各器官皮层与木质 部中n 、p 、k 、c a 、m g 、s 、f e 、m n 、c u 、z n 养分积累分布进行研究。李鑫、张丽娟( 2 0 0 7 年) 研究李营养积累表明,大石早生李树体营养元素n 、p 、k 、c a 、m g 、。f e 、z n 的元素 比值为1 0 0 0 - 1 2 6 - 6 4 2 - 1 2 5 7 - 2 4 6 - 1 8 7 - 0 1 4 。l o o k g 鲜果的养分吸收量分别 为:n7 7 2 4 7 9 ,p7 4 2 5 9 ,k7 3 0 3 3 9 ,c a8 7 4 1 6 9 ,m g1 6 9 8 2 9 ,f e6 6 0 5 9 ,z n7 5 3 9 , n :p :k 的比例为1 0 0 :0 1 0 - 0 9 5 。王建( 2 0 0 8 年) 研究猕猴桃养分吸收及积累表明, 年周期猕猴桃根、茎、叶、果实干物质增加量分别为1 3 3 k g 、4 2 4 k g 、1 6 4 k g 、4 9 3 。 并研究了氮、磷、钾、钙、镁素在猕猴桃树的根、茎、叶、果及皮层和木质部的分布顺 序。发现不同元素在不同器官中分布顺序存在差异。陈菁、樊小林等人( 2 0 0 8 年) 研究 9 a 生成年妃子笑和黑叶、3 a 生幼年妃子笑荔枝的根、木质部、韧皮部、叶、复叶柄5 个器官分成1 4 - - 1 6 个部位,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生物量及氮、磷养分,以探 讨不同品种、不同树龄荔枝生物量及氮、磷养分构成的特点。 目前,尚未发现成年芒果上有相关报道,仅陈守智、李树云等人( 1 9 9 6 年) 对芒果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枝头数与座果率、叶面积与总花序之间呈二 次曲线关系,枝梢长与座果率、树冠体积与总花序数之间呈双曲线关系,枝梢粗与座果 率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本研究初步了解芒果整个生长期中,不同部位器官的养分年 积累量( 落花、落果、叶片、枝条、鲜果) ,为明确芒果树体养分分配及年积累状况提 供参考依据。但树干、根系中养分的年积累量较难确定,本试验不做研究,期待迸一步 确定。 1 3 芒果施肥研究现状 唐树梅、韦家少、陈箐( 1 9 9 9 年) 对海南昌江鸡蛋芒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 表明,在氮磷较缺乏的花岗岩砖红壤芒果园,氮磷是芒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增施氮 磷肥可显著的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还可增加芒果叶片的氮磷及其它养分含量,有利于 矿质养分在树体的贮藏。 周修冲等人( 2 0 0 0 年) 对紫花芒平衡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芒果叶片中养分含量 3 大小顺序为n c a k p m g s ;果实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k n p c a m g s 。芒果配施钾、 镁和硫肥能明显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当芒果产量为1 8 6 6 8 k g h m 2 ,果实养分吸收量为n 2 2 4 k g h m 2 、p 2 魄9 o k g h m 2 、k d4 4 7 k g h m 2 、c a3 2 k g h m 2 、m g3 o k g h m 2 、s213 k g h m 2 , 养分吸收比例为:1 :o 4 0 :2 o o :o 1 4 :0 1 3 :0 1 0 。芒果适量配施氮、磷、钾、镁 和硫肥能获得较高效益;适宜施肥量为n3 4 2 k g h m 2 ,p :o ;1 0 7 k g h m 2 ,k :02 7 4 k g h m :, m g3 4 k g h m 2 ,s3 4 k g h m 2 。 钟川、黄国弟等人( 2 0 0 1 年) 对芒果施用生态有机肥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生态有机肥能提高投产树的单株产量、结果数、单果重和果实可溶性物含量,而对 幼龄树生长势的影响优于普通复合肥或与之相当。 方中斌、薛进军、黄薇薇( 2 0 0 7 年) 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四季蜜芒反季节开花结果 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对成花率的影响与其抽梢率的高低有关;而抽梢率的高低 与单位树冠体积的基枝密度有关( 密度较小则抽梢率较高) ;0 2 5 k g 生物有机肥;0 2 5 k g 尿素的处理的树体第一次梢的抽发率为2 4 1 6 ,8 月份成花率达到4 0 2 ,花序座果率 为1 4 4 7 ,单株果数为6 1 个株,综合衡量为最佳处理配方。 吴能义气、麦全法等人( 2 0 0 8 年) 研究不同施肥对台农l 号芒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 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旌肥( n 2 p 2 k 2 ) 相比,增施氮肥( n 3 p 2 k 2 ) 、磷肥( n 2 p 3 k 2 ) 和钾肥 ( n 2 p 2 k 3 ) 均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分别增产2 3 1 6 、1 7 2 8 和2 9 0 6 ,增产效应 依次为钾 氮 磷。经济效益以增施钾肥( n 2 p 2 k 3 ) 效果最佳,其净利润为5 46 5 6 3 元 h m 2 ,肥料产投比( v c r ) 为8 1 ,增施氮肥( n 3 p 2 k 2 ) 和磷肥( n 2 p 3 k 2 ) 的净利润分别为5 1 5 0 6 3 元h m 2 和4 83 9 3 8 元h m 2 ,肥料产投比( v c r ) 分别为7 9 和7 7 。 麦全法、林宁等人( 2 0 0 9 年) 研究海南南田农场反季节芒果( 台农1 号) 优化施肥, 结果认为:不同营养元素在各主要土壤类型上的反季节芒果贡献率差异较大,n 、p 、k 分别为2 9 8 、2 2 9 、2 9 5 。各养分利用率在不同土壤类型上都较低,n 、p 、k 平 均利用率分别为5 6 3 、1 2 l 和1 0 3 1 。各地果树主要生育期养分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反季节芒果生长具有较好规律。 谭永贞、潘启城( 2 0 0 9 年) 研究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芒果园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认为:结果树施肥推荐施肥量。每生产1 0 0 0 9 果实,施用氮肥2 5 8 k g 、磷肥( 以r o ; 计) 9 3 k g 、钾肥( 以k :o 计) 2 9 8 k g 、钙肥( 以c a o 计) 1 2 5 k g 、镁肥( 以m g o 计) 。 采果前后肥占总施肥量的4 0 ,其中有机肥占8 0 ,磷肥全部,其他肥占4 0 。催花 肥占总施肥量的1 0 1 5 ,推荐施肥量为末次秋梢老熟雨季结束前结合断根施入饼肥 l k g 、磷钾二元复合肥0 2 0 5 k g 。谢花肥开花后期至谢花时施用,约占总施肥量的1 0 - 2 0 。推荐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0 3 , - - 0 4 k g 、尿素0 1 0 2 k g 。壮果肥于谢花3 0 - - - - 4 0 天左右施用,约占施肥量的3 0 - 3 5 。推荐施肥量为每株三元复合肥0 3 - - 0 5 k g 、 氯化钟0 5 k g 、花生饼肥o 2 o 5 k g 。粪水l 2 次,每株每次1 5 一- - 2 0 k g 。叶面肥在秋 梢转绿期、花蕾期、幼果发育期各追施2 3 次,间隔期7 - 1 0 天。秋梢期结合病虫害 4 防治进行。 此外,黄台明、薛进军、方中斌( 2 0 0 7 年) 对芒果铁肥的使用进行了研究。钟瑞芳、 董瑞华等人( 2 0 0 1 年) 研究了芒果施用硼肥对花、胚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张耀辉、齐见 龙、林炽贤( 2 0 0 6 年) 研究了吊瓶精准输液技术对芒果产量的影响。 1 4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前我国虽然对芒果营养状况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叶片养分变化规律、 芒果采样部位、个别品种的大量元素营养诊断等方面。缺乏对芒果树体养分变化规律、 养分需求规律和配比、营养综合诊断、芒果园土壤肥力的评价与改善等方面的深入系统 研究。近几年随着芒果品种的不断更新,许多新品种营养状况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特别 是对芒果栽培管理过程养分综合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选取当前海南主栽品种金煌和红金龙作为研究对象,从树体 养分变化规律入手,通过研究两种芒果树体养分规律、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对养分需求 变化规律。结合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不同n 、k 配比对两种芒 果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对科学合理指导两种芒果的生产和施肥具有借鉴作用。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表2 一l 福田芒果园土壤理化性状 t a b l e2 1s o i l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t h ef u t i a nm a n g og a r d e n _-_ - - i a _ _ 一 厦青lul麓青蕞青棘交长性室接性青教青靛青教育绶c u育麓有麓 i 南 目o u 飞1 )n _ r 飞dp m f f k , )i u ( - a k , 【1 m k d- - t - ,k l ls f - 飞l 、f ( - 正,t h ,- :a d- 几l lz h _ ,t l lb - ,k l 5 75 _ 1 2 2 52 7 0嚣勰i m 2 5 柏5 1 0a o 3 i 1 82 t o1 7 0 值 南田农场福田芒果园试验地施肥期及量:施1 5 k g 株参混肥( 尿素、钙镁磷、氯化 钾) 为攻梢肥,7 5 k g 株有机肥、0 5 l k g ,株参混肥为催花肥,l k g 株参混肥为壮果 肥。 表2 - 2 乐东志欣芒果园土壤理化性状 t a b l e2 2s o i l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r t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