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迸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懈萋亥火 日期v 乃年夕月加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憾笺亥叉 日期乙9 年产月了日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的婚姻家庭关系提 供了实物证据。这些简牍材料佐证了传世文献的观点,弥补了存在的不足。首 先,睡虎地秦简中所涉及的婚姻家庭问题,主要有秦时期的择偶标准、夫妻关 系、家庭关系、夫妻离异以及继承关系等。秦代儒教思想还没有在社会上占据 主导地位,因此儒家所极力倡导的“男尊女卑在当时社会表现不明显。女子 在婚姻、家庭、社会以及财产继承等方面都有一定权利。和汉代相比要高于汉 代女性。其次,张家山汉简中所涉及的婚姻家庭问题,主要有西汉时期的婚姻 形式、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地位、夫妻离异以及继承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汉代儒 家思想已经在社会上得以确立,儒家思想对妇女的束缚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女 性再嫁,被认为是不贞之举。财产继承时也要受到种种限制。但受世俗的影响 婚姻家庭关系还是传承了上古的种种做法,如男子纳妾、通奸、重婚等。财产 继承时强调嫡庶和长幼等。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发展阶段。这段时期很多制度得以建立并 流传下来,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秦汉简牍所反映的婚姻家庭问题和文献资 料相互印证,为全面了解秦汉婚姻家庭提供了不少帮助。因此研究秦汉婚姻家 庭问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婚姻家庭 ,。o。黪。卧;,。o一酴艮酞譬i蟹匪隧群艮瞰颤爵融艮li骶骱醛酴雕鼢黪w墨广参。懿龄ilp,盼隘鏊ke黔 ,。争。瓯黔。 英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a n c i e n tb a m b o os l i p su n e a r t h e df r o mt h et o m b so fq i nd y n a s t yi ns h u i h u d ia n d h a nd y n a s t yi nz h a n g i i a s hh e l p su sf u r t h e rs t u d y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m a r r i a g e a n dt h ef a m i l y a n dt h e s eb a m b o o s l i p sm a t e r i a lp r o v i d ep h y s i c a le v i d e n c et op r o v e t h a tt h e r ea l es o m ef a i l i n g si nt h eh i s t o r i c a lt e x t s a n dt h u sb a m b o os l i p sh e l pt om l u pt h eh i s t o r i c a lt e x t s d e f i c i e n c yf i r s to fa l l ,s h u i h u d iq i nb a m b o os l i p si n v o l v e di n m a r i t a la n df a m i l yp r o b l e m s ,m a i n l yi n c l u d i n gt h em a t es e l e c t i o nc r i t a d a ,m a r i t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f a m i l y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h ec o u p l ed i v o r c ea n d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s oo ni nq i n d y n a s t y i nq i nd y n a s t y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d e a sh a v e n ti n f l u e n c e dt h et h es o c i e n t d e e p l y s ot h ef e m a l eh a v et h er i g h tt od om a n yt h i n g sf r e e l y s e c o n d , z h a n g i i a s h a n h a nb a m b o os l i p si n v o l v e di nm a r i t a la n df a n 1 i l yp r o b l e m s , m a i n l yi n c l u i n gf o r mo f m a r r i a g e ,f a m i l yr e l a t i o n sa n dt h es t a t u so f h u s b a n da n dw i f e , d i v o r c ea n di n h e r i t a n c e i s s u e si nt h ew e s t e r nh a n p e r i o d i nh a r td y n a s t y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d e a sh a v e b e e ns e t u pa n di ti n f l u e n c e dt h et h es o c i e n td e e p l y t h es o c i t yl o o k e dd o w nu p o nf e m a l t h e w o m e nh a v e n tt h es a m er i g h tt od ot h et h i n g sa sm e n 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i e so fc h m a w a st h eb 呼n n i n go fc h i n a sf e u d a la g ea n dt h e p e r i o d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m a n ys y s t e m sh a v eb e e n 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 h a n d e dd o w n t h es y s t e m sh a v eap r o f o u n di m p a c to nt h a t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p e r i o d s q i na n dh a nb a m b o os l i p sr e f l e c tm a r r i a g ea n df a m i l yi s s u e s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 r e f o r e ,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q i na n dh a np r o v i d e dm u c hh e l pi nm a r r i a g e a n df a m i l y t h e r e f o r e ,t h ei s s u eo fm a r r i a g ea n df a m i l yq i na n dh a ni sw i t he x t r e m l y 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w o r d s :s h u i h u d iq i nb a m b o os l i p s ;z h a n g j i a s h a nh a nb a m b o os l i p s ; m a r r i a g e ;f a m i l y i i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1 引言1 1 1 研究现状1 1 2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2 2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4 2 1 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择偶标准4 2 1 1 婚姻重品德4 2 1 2 婚姻重容貌5 2 1 3 婚姻重体质一7 2 2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夫妻关系9 2 2 1 婚姻家庭中夫妻地位9 2 2 2 婚姻家庭中夫妻关系融洽9 2 3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子嗣观念1 0 2 3 1 夫妻重视择时同房1 0 2 3 2 婚姻家庭中重视子嗣数量1 1 2 3 3 婚姻家庭中对子嗣性别的认识。1 4 2 3 4 婚姻家庭中对子嗣未来的认识1 5 2 4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夫妻离异2 0 2 4 1 女子请归或逃婚2 0 2 4 2 女子为夫所遣2 0 2 5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非正常性关系2 2 2 5 1 有通奸现象2 2 i i i 2 5 2 有强奸现象2 3 2 5 3 有乱伦现象2 3 2 6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2 4 2 6 1 不守孝道2 4 2 6 2 不爱晚辈2 5 2 7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继承关系2 6 2 7 1 身份继承2 6 2 7 2 财产继承2 7 3 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的婚姻家庭问题3 0 3 1 婚姻形式3 0 3 1 1 贵族的婚姻形式3 0 3 i 2 平民百姓的婚姻形式3 1 3 i 3 非正常性关系的存在3 2 3 2 家庭成员的地位3 3 3 2 1 夫妻间地位3 3 3 2 2 妻妾间地位3 4 3 2 3 子女间地位3 4 3 2 4 家庭成员生命权平等3 5 3 3 夫妻离异3 5 3 3 i 自然离异3 5 3 3 2 人为离异3 6 3 4 汉代的继承3 7 3 4 i 身份继承3 7 3 4 2 财产继承4 0 3 4 3 继承顺序4 2 3 4 4 禁止继承4 4 4 其它简牍所见汉时婚姻家庭问题4 5 i v 王室生一 4 1 居延汉简所反映的汉代婚龄4 5 4 2 仪征汉简所反映的继承问题4 7 结语4 9 参考文献5 0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 2 后记5 3 v 引言 1 引言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婚 姻家庭关系不仅起着调节两性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而且起着调节人类 自身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作用。因此,婚姻家庭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学者 研究婚姻家庭问题,往往借助传世文献,可以参考的出土资料较少。1 9 7 5 年1 2 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了1 2 座战国末至秦代的墓葬, 特别重要的在第1 1 号墓里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竹简。这是国内首次发掘出秦简, 这批秦简的出土对研究秦代的历史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意义。睡虎地秦墓竹 简整理小组经过精心整理这批简牍后,于1 9 9 0 年9 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睡 虎地秦墓竹简一书。1 9 8 3 年1 2 月至1 9 8 4 年初,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江 陵县张家山2 4 7 、2 4 9 、2 5 8 号汉墓出土大量汉代竹简。其中2 4 7 墓出土了1 2 3 6 枚,内容有历谱、( - - 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 书以及遣册。因在张家山之地出土,考古工作者把这批简命名为张家山汉简。 2 0 0 1 年1 1 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了张家山汉墓竹简( 二四七号墓) 一书。随着 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出土以及其它简牍的陆续出土,人们打破了以往仅仅 依靠史料的单一研究方法,把文献材料和出土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对这段 时期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研究走向纵深。 笔者将以简牍中出现的有关秦汉时期的婚姻家庭部分为主要参考资料并结 合汉代其它简牍与传世典籍材料来完成论文。通过相关资料整合,综合分析秦 汉时期婚姻家庭问题,以期发现秦汉时婚姻家庭中规律性的东西。 1 1 研究现状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和发展阶段,此时期的各种典章制度对后 世影响极大,而婚姻家庭又是社会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前人对 秦汉婚姻家庭方面已有不少研究,特别是最近学者已出不少优秀成果。比较著 名的有:刘增贵的汉代婚姻制度( 台北:华世出版社1 9 8 0 年版) 、彭卫的汉 代婚姻形态( 三秦出版社1 9 8 8 年版) 、岳庆平的汉代的家庭与家族( 大象出 版社1 9 9 7 年版) 、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版) 、 引言 张仁玺的秦汉家庭研究( 中国社会出版社2 0 0 2 年版) 、李卿的秦汉魏晋南 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 等。有关秦汉婚姻 家庭方面的论文也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金光的商鞅变法后秦的家 庭制度( 历史研究1 9 8 8 年第6 期) 、喻长咏的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 ( 社会学研究1 9 9 2 年第1 期) 、( 韩) 尹在硕的(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 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的家族类型( 中国史研究1 9 9 5 年第3 期) 、陈思虎的中 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妃问题初探( 安徽大学学报1 9 9 6 年第3 期) 、欧阳慕嫒的 刘兰芝被遣探因(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1 年第2 期) 、薛瑞泽的 论汉代夫妻关系(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5 期) 、魏道明的从简犊 资料看秦的家庭结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 0 0 3 年第1 期) 、赵浴沛的睡虎 地秦墓竹简所见秦社会婚姻、家庭诸问题,(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 0 0 2 年第 4 期) 、王子今的张家山汉简 ) 所见“妻悍 “妻殴夫”等事论说( 南 都学坛2 0 0 2 年第4 期) 、宋仁桃的汉代妇女婚姻观念的演变( 苏州大学 学报2 0 0 3 年第2 期) 等。这些专著和论文都对秦汉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了研究, 只是论述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上学者取得的这些学术成果,学术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对我们今后研究 这段历史以及本人完成论文写作起了很大帮助。但是从总体情况上看,还是有 一些不足之处。有的只是概括性地谈谈,未能深入展开论述;有的论述仅仅涉 及了婚姻、家庭、妇女地位、继承等某个方面,不能比较清晰地了解秦汉婚姻 家庭的全貌。还有,在论述方法上大都从史学、民俗学、法学的单一角度进行 考察。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把出土材料和传世文献恰当结合,运用二重论证 方法加以分析、梳理、论证。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睡虎 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为主,结合其它汉代简牍和传世文献,用历史学与法学以 及民俗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秦汉时期的婚姻家庭作进一步的论述和总结,以期 望对其发展规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f 1 2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方法的创新。本文除使用传世文献与出 土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论证法外,还运用了历史、民俗和法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比较。运用多种方法对秦汉时期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考察,扩大了考察的视野, 2 增加了研究的深度。二是观点的创新。本文经过考察与分析认为:秦汉时期的婚 姻家庭制度在中国整个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发展史中是具有开创性和发展性的。 一方面它开创了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基础,又使它很好的传承后世,因而具有 深远意义。还有,本文从过去学者不曾提到的简牍材料中研读发现了一些新的 东西。比如,通过对“聚畜生”简文的解读,认为当时人们动物繁衍有较深认 识。另一方面对秦汉不同时期的妇女地位做了横行及纵向比较,得出秦时男女 在家庭中地位较为平等,妇女家庭地位要高于汉时等等。由于本人掌握材料所 限和史学功底薄弱,因此对于秦汉时期婚姻家庭问题的探讨是粗浅的,本人将 在以后学习中不断提高。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2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2 1 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择偶标准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提到“取( 娶) 妇“之字眼出现1 1 8 次,“家( 嫁) 字出现7 3 次,“生子 出现1 3 4 次”,此类字眼大量出现在简文中,表明婚姻家 庭问题在当时是人们生活的大事。特别是日书中有更多关于娶妻,生子的 记载,虽说日书中所载多讲趋吉避凶的迷信方术,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看 出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婚姻家庭问题。 2 1 1 婚姻重品德 日书甲种简六八正一记载:“角取妻,妻;f 石。” 简七二正一记载: “心取妻,妻悍。”圆筒七四正一记载:“箕取妻,妻多舌。” 以上三简讲 不宜凶时娶妻,因为凶时娶妻,妻就会不贤惠。“姬 就是好嫉妒人。虬悍”就 是为人凶暴、强悍。“多舌好言语,搬弄是非。这些恶劣的品行不但对家庭不 利,影响家庭和睦还可能使子女教育受到不良影响,还可能影响到邻里关系。 有这种不良品行的妻子是大家所厌恶的,几乎所有人都不希望娶到这样的人做 妻子,所以才被人认为不吉利。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家庭生活和睦美满的向往 和当时人们对幸福家庭的认识。 大戴礼记本命篇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 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 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 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 这里有“妒去 ,“口多言去”等 条目,显然“嫉妒和“多言”是社会上广泛认同的恶习。东汉的冯衍妻任氏 因阻止丈夫纳妾被丈夫休遣。冯衍写信给妻弟说:“天地之性,人有喜怒,夫 妇之道,义有离合既无妇道,又无母仪,忿见侵犯恨见狼藉,依倚郑令, 如居天上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1 页。 圆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1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1 页。 固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2 0 0 8 年版。 4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此是因嫉妒被出之例。 班昭在女诫妇行讲:“不必辩口利辞也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 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这就是要求作为妻子应寡言,“言不贵多 而贵当”。 封建家庭忌讳妻子多言,主要因为怕妻子会离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 系,特别是兄弟间的关系,怕导致家庭不和睦甚至解体。如汉书陈平传 记载陈平年轻时与兄嫂同住,其兄每日耕田,而鼓励陈平到外面游学,嫂子嫌 陈平不生产白吃饭,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 被丈夫休弃,赶回娘家。 东汉李充的妻子也因为多言而遭出。妻子在妯娌间搬弄是非、导致家庭不和也 是多口舌的表现。 “妻悍”被认为是妻之恶行之一。秦律有丈夫殴打悍妻的记载。法律答问 简七九记载:“妻悍,夫殴治之,央( 决) 其耳,若折支( 肢) 指、肤体,问夫 可( 何) 论? 当耐。固可以看出“妻悍是影响夫妻和睦的,可能影响整个家 庭正常生活甚至可能导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 2 1 2 婚姻重容貌 日书甲种简一二正贰记载:“央光日,利以登高、饮食、邋( 猎) 四方 野外。居有食,行有得。以生子,男女必美。” 又简三二正载:“秀以生 子,既美且长,有贤等。 筒一四三正伍记载:“丁巳生子,谷而美,有氐灾。” 日书乙种简二四一记载:“成决光之日,居有食,行有得。生子, 美。” 以上三简均提到“生子美 的字眼,“美”就是指相貌好看、漂亮。人们 向往生出漂亮美貌的孩子,认为此是大吉之事。这主要是孩子长大后易于婚配 角度考虑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男女,容颜姣好都是容易择偶的。这反 映出当时婚姻是看重容貌的。人们在婚嫁时重视容貌,这还与当时人们迷信相 术有密切关系。人们认为容貌和今后富贵有必然联系,这也导致婚姻多看重容 貌。我们可以在后世的典籍中看到很多相关说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 国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 9 6 5 年版,第1 0 0 3 页。 班昭:女诫,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 9 9 6 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第2 0 3 8 页。 固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1 2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8 1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8 4 页。 o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0 4 页。 圆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3 2 页。 5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一个王子和一个歌舞伎结婚除了 襄王贪恋其美貌之外,我们不能找出更好的理由来解释了。史记高祖本纪 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因为刘邦长相奇 特,伟岸,单父人吕公见其貌出众,才将自己的女儿许之为妻。“吕公日:臣 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委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一一个不 事生产的酒色之徒仅仅凭借外表好看就能被人许女以及嫁。主要是吕公相信相 术,认为刘邦是大富贵之相。 任何习俗和制度都有一定的传承性,汉代婚姻重视容貌,所以秦代人择吉日 结婚以求生出必美之男女的愿望,是人们婚配时重视容貌的原因造成的。我们 可以说秦时婚姻非常注重容貌,这种社会习俗应该是由来已久,秦代如此,到 了汉代依1 日如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 见司马相如“雍容间雅甚都 ,遂“心悦而好之”。纵然司马相如当时只是一落 魄书生,“家居徒四壁立”。然卓文君毅然“夜亡奔相如。 一个是家财万贯的 富家女,一个不名一文的穷书生,她们的结合也可以看出容貌在其中起了重要 作用。 东汉建安年间孔雀东南飞中记载焦仲卿的母亲为儿子选择妻子的标准是: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刘兰芝为婆母所遣回到娘家,很快又有媒人来提 媒:“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 多令才。 固无论男女婚嫁时都是重视容貌,以容貌来选择配偶。汉乐府陌上 桑有罗敷夸夫的话:“为人洁白皙,鬃鬃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 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夸夫的目的是让非礼者自觉形象不 佳,比不上罗敷之夫的美貌,断了非分之想。婚姻中对容貌重视有时超过 对家庭背景的重视。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守寡,因见大司空宋弘“威 容德器,群臣莫及”而想以身相许,虽然这段姻缘因被宋弘拒绝而未能成 功,但也可反映出容貌在婚姻很受重视,无论皇室还是百姓在婚配时都很 看重容貌。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2 2 3 页。 圆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3 4 2 页。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3 0 0 0 页。 ( 清) 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版,第2 l l 页。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 6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2 1 3 婚姻重体质 人们重视娶妻的健康状况大体上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首先,妻子只 有身体健康才可以和男人一样参加各种劳动,包括像男人一样服徭役和兵役等 体力活。秦律十八种工人程中有许多女子参加劳动的记载。如简一一。记载: “隶妾及女子用箴( 针) 为缗绣它物,女子一人当男子一人。工人程。”女子 除了做针线活之外,还参加其它劳动。简一。九记载:“冗隶妾二人当工一人, 更隶妾四人当工一人,小隶臣妾可使者五人当工一人。工人程。” 而秦律十 八种仓律中也有许多女子参加劳动的记载。简五九记载:“免隶臣妾、隶臣妾 垣及为它事与垣等者,食男子旦半夕参,女子叁。仓” 简五一、五二记载:“隶 臣妾其从事公,隶臣月禾二石,隶妾一石半;隶妾、舂高不盈六尺二寸, 皆为小;高五尺二寸,皆作之。仓”仓律中还有许多女子服役做工的记载。还 有女子随军或者服兵役的简牍材料,居延汉简甲乙编一六一一中有女眷领 取口粮的记载:“ 执胡隧卒富风 妻大女君以年廿八用谷二石一斗六升大 子使女始年七用谷一石六斗六升大 子未使女寄年三用谷一石一斗六升大 凡用谷五石 从中可知富风是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戍边的,当时妇女随军也是十分常见的。 当然她们当中有的是“因罪迁 ,也有因为丈夫犯罪“妻子自随的。秦律十 八种司空简一五一、一五二记载:“百姓有母及同牲( 生) 为隶妾,非适( 谪) 罪殴( 也) 而欲为冗边五岁,毋尝( 偿) 兴日,以免一人为庶人,许之。或赎 千( 迁) ,欲入钱者,日八钱。司空。 可见无罪之人有出自不同原因和目的自 愿戍边的。有的为了赎亲属的,当然也有为了能和戍边的亲人生活在一起而陪 同前去的。这些同去的女子到了边关要编入户籍,接受管理,同时她们到了边 关后除了要做些针线活外还要做和男子一样的修整哨所、运送军粮等较重的体 力活。贾丽英认为这些汉代随军妇女主要做三种工作,一是“屯田”,二是“弱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4 6 页。 圆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4 5 页。 固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3 4 页。 固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3 2 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5 4 页。 7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女乘亭障”,三是“为士卒衣补 。当然,她们吃着官府供应的粮食,官府肯定 会分配一定量的工作给她们做。 其次,妇女承担着生儿育女的责任,身体健康自然可以多生孩子。由于当时 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所限,人们只能把繁衍子嗣后代的希望寄托在妇女身体健 壮上。日书甲种简一。一正一记载:“取妇、家( 嫁) 女、寿祠、出货。四 废日,不可以为室、覆屋。” 其中提到“寿祠 说明人们重视祭祀自己的祖先, 当然希望自己死后能有后代祭祀自己。这也是古时对婚姻目的的认识。故礼 记昏义日:“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 之。 只有妻子健康才能多生子,生出健康的孩子。自己去世后才会有子嗣继 续把香火一代代传递下去。简八九正一记载:“东井,百事凶娶妻,多子。 生子,旬而死。可以为土事。 固“井东”为大凶导致“子死 ,是为大不吉。可 见生育子嗣在人们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最后,由于秦时所处历史条件所限,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较 低,凡此种种原因导致人们寿命较短。疾病和先天不足更易于早死。夫妻一方 的伤亡会导致家庭劳动力的减少,甚至导致一个家庭的瓦解。因此健康是当时 人们婚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日书甲种简一背记载:“春三月季庚辛取 妻,不终;盖屋,燔;行,傅;毋可有为,日冲。” 又简三背一记载:“戊申、 已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又简四背一记载:“壬辰、 癸巳,囊妇以出,夫先死,不出二岁。简一o o 正记载:“凡为室日,不可以 筑( 筑) 室。筑( 筑) 大内,大人死。筑( 筑) 右邛,长子妇死。筑( 筑) 左邛,中子妇死。筑( 筑) 外垣,孙子死。筑( 筑) 北垣,牛羊死 简中 多处提到夫或妇死亡,一方面表达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夫妇 长久相伴的向往。当时人担心夫妻一方死亡,给家庭生活带来毁灭性打击,因 此人们在择偶时会非常关心健康因素的。大戴礼记本命篇中记载“七出 第五云:“有恶疾,为其不可共粢盛也。” 因病而“出妇是不人道的,但是为 贾丽英:从居延汉简看汉代随军下层妇女的生活,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0 0 4 年1 月第一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5 页。 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 9 5 7 年版,第2 2 5 页o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2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0 8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0 8 页。 o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0 8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5 页。 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2 0 0 8 年版,第1 4 6 页。 8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了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夫家往往不念夫妻情分残忍地遗弃生病之妻。 2 2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夫妻关系 2 2 1 婚姻家庭中夫妻地位 日书甲种中简a - - 正一记载:“奎以取妻,女子爱而口臭。”简八三 正一记载:“娄以取妻,男子爱。 圆简八四正一记载:“胃以取妻,妻爱。 固简六背一记载:“凡取妻、出女之日,冬三月奎、娄吉。以奎,夫爱妻:以娄,妻 爱夫。” 从以上四简出现的“女子爱 、“男子爱”、“夫爱妻 、“妻爱夫 等字眼,我 们可以知道当时人们都向往夫妇互敬互爱的、融洽的夫妻关系。法律答问简 七九记载:“妻悍,夫殴治之,央( 决) 其耳,若折支( 肢) 指、肤体,问夫可( 何) 论? 当耐。 虽然妻子“悍 但是作为丈夫责打妻子同样是违法的,法律也保 护妻子的人身权利不受丈夫侵害。许慎说文解字在解释妻”字时说:“妻,妇 与夫齐者也。”说明夫妻地位应是较为平等的。我们虽然不能据此说明当时夫妻 地位绝对平等,但至少可以说,官府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夫妇一方不能任意责打 另一方,但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秦时夫妻之间地位较为平等。或者说秦代 妇女地位比汉代妇女地位要高。虽然东汉班昭在女诫七篇里系统地阐扬男 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之道、四德之仪,但夫妇互敬互爱的平 等的夫妻关系也是现实存在的。 2 2 2 婚姻家庭中夫妻关系融洽 虽然秦代婚姻大都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婚后夫妻和睦,相敬如宾 地也并不在少数。秦律十八种军爵律简一五五、一五六记载:“欲谒 归公士而免故妻隶妾一人者,许之,免以为庶人。” 丈夫为了赎免妻子,甘愿 用自己的爵位去赎妻子之罪。商君书境内记载:“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 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2 页。 圆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2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2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0 8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1 2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5 5 页。 9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军 。“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 人兵官之吏。 有爵者除了享有以上特权外还可以提前免老。汉旧仪记载: “秦制二十爵,男子赐爵一级以上,有罪以减,年五十六免。无爵位士伍,年 六十乃免老。 尽管拥有一定爵位可以享有很多特权,可是丈夫为妻子计,去 爵赎妻,足可见夫妻感情之深厚。不少有识之士都很重视良好夫妻家庭关系的 培养。贾谊在新书礼中记载:“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 班昭 在女诫中也提到夫妻应该恩爱,“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 只 有夫妻关系融洽才能建立良好的婚姻家庭关系。否则就会导致婚姻破裂,以至 于“恩义俱废,夫妇离矣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记载京兆 尹张敞常为妇画眉,遭人弹劾。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日:“臣闻闺房 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后 来“张敞画眉”作为成语意指夫妻感情融洽。可见当时夫妻和睦,互敬互爱 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再来看东汉时夫妻相敬如宾的例子,后汉书卷八十三逸 民列传记载庞德:“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 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 药不反。 东汉建安年间孔雀东南飞中记载焦仲卿愿和妻子刘兰芝“结发 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这种夫妻关系融洽的例子在当时是很多的,不像后世 那样,妻子被看做丈夫的奴仆和繁衍后代的机器。 2 3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子嗣观念 秦时期人们很重视子嗣的繁衍,从夫妻何时同房到孩子以后的职业选择都很 注意,这在简牍中有多处反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2 3 1 夫妻重视择时同房 日书甲种行篇简一二七正与一二八正记载:“凡且有大行、远行若饮食、 歌乐、聚畜生及夫妻同衣,毋以正月上旬午,二月上旬亥,三月上旬申,四月上旬 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第1 8 9 页。 ( 汉) 卫宏撰汉旧仪,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版,第2 4 7 页。 于智荣:贾谊新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5 8 页。 班昭:女诫,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3 1 l 页。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第3 2 1 6 页。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 9 6 5 年版,第2 7 7 6 页。 o ( 清) 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版,第2 l l 页。 1 0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丑,五月上旬戌,六月上旬卯,七月上句子,八月上旬巳,九月上旬寅,十月上旬未, 十一月上旬辰,十二月上旬酉。“夫妻同衣”即指夫妻同房过性生活。圆将夫 妻生活与大行、远行饮食和聚畜生等事情相提并论,可见当时夫妻是很重视择时 同房,对性生活的重视其实就是对生子的重视。 日书乙种简一三二和一三三几乎做了同样的记载:【凡且有】大行远行 若饮食歌乐,聚具畜生,及夫妻同衣,毋以正月上旬午,二月上旬亥,三月上 旬,四月上旬丑,五月上旬戌,六月上旬卯,七月上句子,八月上旬巳,九月上旬寅, 十月上旬未,十一月上旬辰,十二月上旬丑”。固与日书甲种相较之“十 二月上旬”一句末字一为“酉 ,一为“丑”不知为什么,也可能是抄写者笔误。 我们撇开夫妻何时同房不说,单凭选择吉时同房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当时人们 肯定是为了日后能“多子”不至于“绝后 ,而且希望孩子能够“贵 、“富、“长 寿、“美”、“贤”等等。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子观念。 2 3 2 婚姻家庭中重视子嗣数量 人们希望多生子,导致人们想要多生孩子的原因可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医疗水平较低有关。首先,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依靠人力的个体经济需要更 多的劳力。其次,医疗条件低下导致婴儿出生成活率低,人平均寿命短,这种 情况下人们只有多生子嗣才能不至于绝后,才能有更多的劳动力,以维持家庭 生活的继续。 日书甲种简二。背四记载:“井居西北匮,必绝后。”又简一五背五记 载:“内居西北,毋( 无) 子。 类似字眼多处出现,说明无子而绝后是在当时 看来是极其不幸的事情。难怪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无后 属“七出 之条,成为丈夫“休妻”的理由。 人们对孩子出生后不能成活下来、夭折或者先天畸形等怀有恐惧心理。 日书甲种简七七正一记载:“须女,祠、贾市、取妻,吉。生子,三月死, 不死毋晨。” “毋晨”这里应为“无唇 之意,说明孩子生下来先天畸形。简 国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0 0 页。 圆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簏书社,2 0 0 0 年版,第2 5 1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4 2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l l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2 l l 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 9 9 0 版,第1 9 2 页。 1 1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的婚姻家庭问题 一四三正一记载:“丁丑生子,好言语,或生( 眚) 于日。 “眚乃眼疾之一 种。无子者出妻再娶,予残者也要再生健全的孩子,这样做是为了老年后有更 多保障。在这种养儿防老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普遍会多生子嗣。 人们希望多生子,这在简中有多处反映。日书甲种简八九正一记载: “东井,百事凶取妻,多子,旬而死。可以为土事。 圆又二正贰记载:“结 日,作事,不成以祭,罔( 吝) 。生子毋弟,有弟必死。以寄人,寄人必夺主室。 在当时家庭中除非身体原因,独生子是非常少的。简中多处可见一个家庭有两 个以上孩子的说法。秦律十八种司空简一五一、一五二记载:“百姓有母及 同牲( 生) 为隶妾,非适( 谪) 罪殴( 也) 而欲为冗边五岁,毋尝( 偿) 兴日, 以免一人为庶人,许之。或赎千( 迁) ,欲入钱者,日八钱。司空。这里所 说的“同牲 即同产,指的是同胞兄弟姐妹。( 此简专指姐妹) 又秦律十八种 金布简八五记载:“以赏( 偿) 之,弗得居毋责妻、同居。 法律答问 中的解释是“户为同居”。同时又引汉书惠帝纪注:“同居,谓父母、 妻子之外,若兄弟及兄弟之子等,见与同居业者。 秦律杂抄简三九记载:“戍 律日:同居毋并行,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赀二甲。” 法律答问 简一三六记载:“夫、妻、子五人共盗,皆当刑城旦”简一三七记载:“夫、妻、 子十人共盗,当刑城旦,亡,今甲捕得其八人,问甲当购几( 可) 何”? 当购人 二两。”固由以上材料可知,当时家庭中孩子数量都不止一个。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工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特别是井田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化和国家授田制的推行,使一家一户的小家庭 生产成为可能。人们为了个体家庭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必然会非常注重增长子嗣。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时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张守节在此做注:“民有二男不别为活者,一人出两课。” 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