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论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pdf_第1页
(光学专业论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pdf_第2页
(光学专业论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pdf_第3页
(光学专业论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pdf_第4页
(光学专业论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光学专业论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行为是由介电常数( p e r r a i t t i v i t y ) 与磁导率口 (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 来决定的。假如考虑没有能量损失的特殊情形,也就是考虑聍、 占、都为正实数的情况时,可发现在与同时变号的条件下,色散关系和折 射率是不会发生变化的。1 9 6 8 年v g v e s e l a g a 立刻对这样的结果作出推论:其一 我们可以假设当g 和u 同时变号时物质的性质不受改变;其二,或许和同时 为负值这种物理现象可能抵触某些基本的物理定律,使得没有一种物质被发现能 同时满足占 o 时,e 、l i 、k 将组成一右手系向量组;反之, 当e o 和g o 时,e 、h 、k 将组成一个左手系向量组。可以定义字符p ,它代 表介质的正向性( r i g h t n e s s ) 。对于左手系介质而言,p = 一l ;对于右手系介而 言,p 2 + 1 。用波印亭矢量来插述介质中电磁波能量的传播行为,如( 1 4 ) 式。 s = ( e x 日) ( 1 4 ) 以 而介质的电磁场由( 1 1 ) 与( 1 2 ) 式来描写。即是说波印亭矢量s 通常与e , h 形成一个右手系统,能量传播方向与波矢方向k 同向。然而当系统为左手系 统时,s 与k 反平行。同时我们可以知道相速u ( 与k 同向) 与群速( 与s 同向) 反向。 i 单色平面波入射 一束平面电磁波从一介质到另一介质所必须满足的边界条件 ( b o u n d a r yc o n d i t i o n s ) 为: e 】= e 2 ,日= h t 2 6 1 e m = s 2 en 2 ,地h n = “2 hn l ( 1 5 ) ( 1 6 ) 其中,e 为电场,h 为磁场,t 代表切向分量,方向平行于介质表面;n 代表法 向分量,方向垂直于介质表面,如图( 1 4 ) 所示。不管两边介质的正向性是否 相同,边界条件是必须要遵守的。由( 1 6 ) 式知,e 和h 的x ,y 分量将不会 受到正向性影响而维持原方向。然而,对于z 分量的方向将会受到正向性影响 而改变。也就是说,当两介质正向性( r i g h t n e s s ) 不同时,z 轴分量方向将 改变。故电磁波经过两不问介质时,其强度会受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不同而 改变,并且其方向也会冈介l h 常数和磁导率的符号而影响j f 向性,使传播方向 的z 分最发生变化。即k 矢盈的法向分鞋改变。如图( 1 3 ) 所示。故可将斯 涅尔定理作一推广: s i n :轧:旦 s i n e “ a ( 1 7 ) 其中p ,p 。分别表示两介质的正向性( r i g h t n e s s ) 。要注意的是负折射率介质 的折射率相对于真空来说是负值;( p 为入射角,m 为折射角。同样的,对于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 斯涅尔定理来严格定义也必须考虑正向性。 圈l 4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电磁渡由介质1 射入介质2 ) i i 准单色平面波入射3 1 钔 考虑准单色平面波( q u a s i m o n o c h r o m a t i c ) 的入射情况。其频谱函数为f ( 订) ,谱宽6 可哼o ,所有频率分量的波矢k 均位于x z 平面,电场在y 方向。 该电磁波以入射角0 。由真空入射l h m 介质( 图i 5 ) 。得到满足边界条件的电 场: e ( t ,x ,z ) = j d c o f ( c o ) r ( c o ,b ) e t ( “一k 一:z 1 ( 1 8 ) 其中:= 詈s ,尼:= 詈口;:耵s = s i n 只 上式中,r e e ( e 的实部) 给出快速振动的电场:c 是真空中光速,t ( 可,0 ,) 为透射系数。符号。对于右手介质取+ 1 ;对于左手介质取一1 ;即k :在满足边 界条件下将改变符号,k 连续。为简单起见,对于小角度入射,可假定瞄1 对 于l h m 介质,r e r l , o 。对于耐8 伍 。 ( 1 由斯涅尔定理可知,群速折射角r i g 满足( 1 11 ) 式。对于小角度入射满足 ( 1 1 2 ) 式。由以上的讨论可知,一例准单色波进入l j h m 介质后,相遽将负向 折射,一群速将i 二向折射如图( 1 5 ) c 所示。 围1 5 删介质中相速与群速的折射情况 1 2 负折射率材料的制作及几种特殊的现象 1 2 1 人工制作的l h m 介质( 典型的s r r 结构)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种办法来设计、制作l h m 介质。其中一种方法 就是”。:在玻璃板上利用一般的雕刻技术,结合以铜做的环共振器和导线的结 构,在平面上做成个二维矩阵列,使这一结构在微波频段可以被视为一左手系 物质。( 见图1 6 )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甘理论 圜1 6s 1 t l i ( 开口环共振器) 结构伺图 s r r 结构中第一个裂口( 上图左边) 的作用是加大共振波长使之远大于环 的直径;第二个裂口( 上图右边) 的作用是使的这一结构具有较大的电容,降 低共振频率,束缚电场。这一结构的电学性质由j b p e n d r y 做了较为详细的 讨论,并导出了下式引: 鳓:j 舆 ( 1 1 2 ) 砌2 百布 式中,物:s r r 的有效磁导率; 脚:入射波频率;r :系统损耗因子 细导线部分的有效介电常数: 铲1 导 ( 1 1 3 ) 式中,。:导线阵列的等离子频率; 国:入射频率 由上两式很容易看出该系统存在一个频率( i 。时,取复数。f 。称为i 临界角 竺塑型奎坌堕! ! 塑墨箜塑盟塑叁丝! ! 鎏量竺堡 下面我们专门讨论i 。 i 。的情况。为此,首先介绍一下双曲正弦和双曲余弦函数: s 艋= 生( 双曲正弦函数)c 橛;生 ( 双曲余弦函数) 很容易看出,x 取任意实数时,双曲余弦函数总大于1 。由于 x :半,i n x = c o s $ u 1 华从而可得 x = 一,一从f f 口刮得 c 。s 慨) = = c 胁 1 j c 。s ( 髓) = c h i 。时,s i n i 2 一1 ,故可令折射角f 2 为 i 2 :一罢一i o ( 显然i i os i n , 一。1 ) 22 一i 一 ( 显然 2 o 占2 ,1 2 0 e 。( x ) = a e o s h x + b s i n h x d j n ,非对称波导) 。这些参量满足 下列关系: b = p 2 = 1 一h 2 = q 2 一a 利用这些关系式,可以将t e 模的特征方程( 2 t 3 5 ) 式写为; 矿瓜= t a n - i 。压a n l 期孵m ( 2 3 7 ) 一 墨塑翌兰坌堕! 塑茎萱塑墅里墨墨些堕曼望竺 上式即为平面波导的色散方程。式中矿= o ,1 ,2 ,3 ,4 ,- + 5 根据( 2 。3 7 ) 式,可以模拟出普通波导和负折射率波导中的色散曲线( t e 模) : b 图2 5 普通波导中的色散曲线( 取卢,l = + 1 ) ( 图中b 为归化的传播常数,v 是归一化频率下同) b v = 0 v = 1 v 2 z 萨,、。 r 、强 08 一 i n 06 一 ! 扩 势 图2 6 负折射率波导中的色散曲线( 取,l = 一1 ) 2 4 墨! 堕皇坌堕! 堕墨萱堑塑翌墨墨茎鎏呈墨堡 b v = 0 1o - v 2 1 v 。2 。_ 、。 、r ”鼍 一 i : 舅 捌2 7 负折射翠波导中的色散曲线( 取,1 = 一2 ) 从图2 5 - - 图2 7 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 普通介质波导中( 图2 5 ) ,随着归一化频率v 的升高,模式远离截止。远离 截止状态时归一化传播常数6 :塑型蚶_ 1 。即是说,远离截止时归一化 聆? 一n 7 的相位常数( ) 趋于芯层折射率( ”,) ;随着归一化频率的下降,模式趋于截 止。截止时候,归一化传播常数6 0 。此时,归一化相位常数( 口) 趋于衬 底折射率( 聆:) 。上面的结论用公式表示就是: 匆:拿一。( 矿j 佃,模式远离截止) 方;拿一盯: ( y jo ,模式截止) 2 芯层为l h m 介质的波导中( 图2 6 和图2 7 ) ,随着归一化频率的升高模,模 式趋于截止。而且截止的速度更快,色散曲线更加陡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 v = 1 时,随归一化频率的下降,模式远离截止( ( b 寸0 ) ) :随归一化频率的上 升,模式趋于截止( b 专0 ) 。这和普通波导中的情况刚好相反。这一特殊情况 用公式表示就是: 芯层为l h m 介质的平面波导中,若取, y 瓜一t a n 弋“j 击) + t ”1 儿j 等m 墨堑型童竺堕主塑墨萱堑塾堡墨垄茎鎏呈堡堡 那么, 扫2 鲁- ( 矿。十o o ,模式趋于截止) 扫:拿_ ”。( 矿寸o ,模式截止) 片0 2 功率分布 既然导模场在衬底和包层中按指数衰减,则大部分光功率将限制在薄膜层 中传输。平顽波导各层中输运的百分比功率定义为: r e f ( x 日) 出 r = b 条件下,酬是条 形波导的主模。先进行对三:。模式的分析: 1 e 二模: 在准t e m 近似下,可以将横向场量e ,和以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模式称为 二模。一个传播模式,其场量应具有以下特点: 所有各区域中的场量沿z 轴方向的相位常数都相同,以口表示。这一条件 意味着所有各区域中的波以相同的速度沿z 轴方向传播,从而保证在z 轴方向 各点的电磁场边界条件总可以满足 l 区中的场量沿x 轴,y 轴方向都呈驻波分布。在周围的四个区域中场量在 与带条界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呈指数衰减分布,而在与界面平行的方向上呈驻波 分布,分布函数与i 区中的场量一致,以保证电磁场边界条件得以满足。 对于以任意方位角入射的光波来说,总可以在波矢k 空间中将其投影在k x k z 平面和k y k z 平面,分别称为“。分量和甜。分量。如下图。 x 对于占孟模式来说,场量以y 方向的电场和x 方向的磁场占支配地位。所 以对于“。分量来说它相当与水平偏振的波;对于“,分量来说它相当于垂直偏 振的波。接下来,有必要回顾一下一维情况波导中的模式分布 一 墨堡墅垩坌堕! 塑墨笪堑型垡墨丝苎鎏曼堡堡 a 一维情况 电场强度 黑点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 黑点电场强度 ( a ) 垂直偏振 ( b ) 水平偏振 上图所示坐标系中,水平偏振的入射波电场五、透射波电场e :、反射波电 场e ,可分别写为: 置= e 0 1 e 一“1 ”= e o l e 一如1 8 4 “8 e 2 = e 0 2 e 一4 2 ”= e 0 2 e - i k 。n z ( x e o s “) e 3 = e e 一屿”= e 0 3 e 一( b + 。“ ( 2 4 2 ) 垂直偏振波的磁场强度有上述相同的表达式。由折射定律,得到: o l = 0 2 以ls i n o l = n 2s i n 0 2 ( 2 4 3 ) 定义界面上反射波电场与入射波电场之比为反射系数,记为r :透射波电 场与入射之比为透射系数,记为t 。水平偏振波和垂直偏振波的r 和t 不同。 以水平波为例,其反射系数和投射系数分别为: r :n 1c o s o , - 厨:- :n : :s :i :n :2 :o = , c o s 0 , + h ;一h ? s i n 2o l 丁: 塾垩鱼一( 2 4 3 ) j= ;= := = = = = = = = = =j h lc o s a l + 行;一栉? s i n 20 1 其中,为导波层折射率;月:为上下两层的折射率;b 为入射角。在全反射条 件下,通过复数运算可以得出蠢是一个模为1 ,相角为2 的复数,即 r :e x p 【聊 = e x p f 2 t a l l - 盘皇掣 ( 2 4 4 ) 行,c o s 执 式中2 庐是波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反射波与入射波之间的相位差,庐由下式 负折劓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 计算 = f a n - 1 蝗氅 ( 2 。;) n 、c o s h 全反射条件下,t 也是一个复数,同样通过复数运算,可以得出: ,:;! 等! ;! 呈兰拿。x p j ( 2 4 6 ) 理? 一 ; 上式中的妒仍由( 2 4 5 ) 式给出。将( 2 4 6 ) 式代入e 2 = e 0 1 t e i k o n 2 ( xe o s 6 2 + z m n 叫, 并注意到c o s 0 2 为虚数,可以得出 e 2 = e o l t e 一“e 一1 2 “b ( 2 4 7 ) 式中,口= k o 珂? s i n 2 0 l n ;,是场量在介质2 中的衰减常数。 对于一维情况下的波导,平面波在上下表面都满足全反射,在导波层外的 场量在垂直于界面方向上都按指数规律衰减,其衰减常数为 锡= k o 括五百一班2 ,龟= 橱i 百玛2 导波层中的场为入射场和反射场的叠加,形成沿x 方向的驻波分布和z 方向的 行波分布。在z 轴方向的相位常数为 卢= k o n ls i n 0 1 = k : ( 2 4 8 ) 将芯层中的波矢量分解为两个分量 k 1 = k x e ,+ :p := k o ”1 c o s 0 1 e ,+ k o n ls i n o a e : ( 2 4 9 ) 沿x 方向的波在两个界面上,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并形成稳定的驻波分布的条 件是: 2 k ,d 一2 凼一2 九= 2 m z ( 2 5 0 ) 式中。i n 为整数。也就是说,波在苍层j 内经上下两个界面两次反射再回到a 点, 拔伤绐径烫澎应建2 石膨墼物筹。式中d 为芯层厚度;2 改和2 九分别是两个界 面上全反射的附加相位差。( 2 5 0 ) 式称为泼的蔗扇辔:旋条缪。注意到: 戎= t a n 、j n 百( s i i n2 矿8 1 - n g = 蚀一1 詈,九= t a n 一1 詈 n c o s e 后,尼 又可以将( 2 5 0 ) 式写为: 叫一t a n 1 詈+ t a n 。詈h 石丘,七。 ( 2 5 1 ) ( 2 5 2 )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 ( 2 5 2 ) 式就是条形波导中t e 模的特征方程。同理可以得到t m 模的特征方程: k d = t a n 一警+ t a n 一1 篓+ z (2_53)k x n ;k x n ; b 二维情况 下来,我们回到如图( 2 1 1 ) 所示条形波导情况。( 先讨论芯层为r h m 介质 的情况) 。由于可以将其分成两个维情况( 分别是k x - k z 平面上的u x z 分量和 k y k :平面上的u ,:分量) 。对于u 。分量来说,它相当于水平偏振波,仿照一维 情况,可以得到一个特征方程: k ,口:t a n 一1 堕+ t a n 1 拿+ 研石 ( 2 5 4 ) k ,七, 同样对于u ,:分量,它相应与垂直偏振波,又可以得到另一个特征方程: 妒= 一器+ t 蚰1 焉慨 s s , 上两式中,m 、n 均为任意正整数。同样,在条形波导情况下依然存在 卢,口:,口。,a ,等特征参数。其中,声是z 方向的波矢分量,即是z 方向的相 位常数。口,( i = 2 ,3 ,4 ,5 ) 是各区域中的衰减常数。不难得到这些参数之间的关 系: k :+ + 2 = k g n ? 一口;+ + 2 = 七;月; 一口;+ 七:+ 2 = 七;胛; 一口:+ k :+ 卢2 = ;以; 一a ;+ k :+ 多2 = 女:n ; ( 2 。5 6 ) 将( 2 5 4 ) 、( 2 5 5 ) 与( 2 5 6 ) 式联立即可解得一组特征参量及其相应的场解, 这就是二模。根据马卡梯里近似,条形波导中的主模除了有e 二模,还存在e :。 模 2 联。模 对于e x 分量占优的e 二模式,# g i v e n e :。模,可以得到其特征方程为: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 k y b :t a n 一1 垒+ t a n l 垒4 - n r ( 2 5 7 ) k ,k , 2 3 2 芯层为l i t m _ 介质的情况: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在这种情况下反射波的位相跃变将与r h m 介质情 况不同。对于在l h m r h m 界面发生的全反射来蜕,在s 情况,反射光线的位 相跃变为: 戎:一2 t a l l j i l l r 1 2 s i n 2 0 l ,- - , 1 2 一】 ,门1c o s 戗 对于p 情况: 铲- 2 t a n - l 旦丝掣】 ( 2 5 8 ) 晶即c o s “ 由前面特征方程的推导过程不难得出,在芯层为l h m 介质情况下: e 兰模的特征方程 k x d :埘丌一t a n e i o 4 一t a n e 4 庀。 k y b = n o r - - t a n 1 糍一一丽f l t a 3 砰 眩s , 其中,m 、靠为正整数,( 2 5 6 ) 式依然成立。 至此,我们得到了盘图( 2 1 1 ) 所示的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的条形波导中 的导波模式,其特征方程( 以模为例) 为: ,d :m 石一t a n 一1 鱼鲁一t a n e 4 r 。 即钏一锄一f f l 口蠢2 n 1 2 , u 2 t c t a n l 鬻 。 ,仃;3 茸,玎; 一a ;+ 七:+ 2 = 七:胛; 一d ;+ 七:+ 2 = 瑶n ; 一口j + 七:+ 2 = 七j 门: 厅m+ 迸联 如+ 缱纠 趴 = t 望塑堑垩坌堕! 塑茎堂堑墅! 些墨墨茎鎏壁些堡 一d ;+ t ;+ 2 = ; ;( 2 6 0 ) 将以上几组方程联立即可解得一组特征参量及其相应的场解,从而得到相 应的传播模式。 2 4 含l h m 介质的圆柱型波导中的导播模式: 前面讨论了平面、条形波导中导波模的情况。这一节,我们看看在有l h m 介质参与的情况下,圆柱型波导( 光纤) 中的导波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考虑如 口) ( 2 ,) 利用麦氏方程的分量式,可以得到纵向场量为: 耻上孕皿:二孚 代入( 2 7 0 ) 、( 2 7 1 ) 式可以得到纵向场量: b 2 五蒜。咖+ 1 ) 一( 咖- 1 ) 纠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球论 点矿蕊历i a w 而,( 咖+ 1 ) 吣。( 嘶叫州 也2 丽i a u 【_ j m + l ( 与ac o s ( 川圹( c o s ( 川冽 2 瓦瓦a i w 两眠“i w r ) c 。s ( m + 1 ) 矿+ k ,( 警) c 。s ( m 1 1 ) ( 2 7 2 ) 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上运用电磁场的边界条件e 。= e :,可以得到: 丽u ,一( n ( m + 晰“n ( 肌一1 ) 朔2 i 盖而瞵一“阶s i n + 1 ) 扩也a s i n _ 1 渺】 在弱导条件下,上式等价于两个方程: j l 地:l 垒:! 婴! e , z “j 。( u )2 z 。2k ,( ) 生! 趔:一旦丝型! 竖! e l z 。lj 。( u )占2 z 。2k ,( w ) ( 2 7 3 ) i 对于普通光纤,1 2 0 ,l2 0弱导条件:h 蜀“2 占2 在这种情况下,( 2 7 3 ) 式可以化简为: u ! ! 二d 堕:形墨! ! ! ! ! !u 互! = d 塑:一w k i n _ 1 ( w )( 2 7 4 1 l ,。( u )k ,( )j 。( u )k ,( ) 、 ( 2 7 4 ) 式即为弱导条件n 普通光纤中的线偏振模特征方程 i i 对于负折射率光纤,t i 0 弱导条件 lq 一25 2 在这种情况下,( 2 7 3 ) 式则可以化简为 u ! ! = l ! 堕:一茎! 蔓! 竺!u ! ! 二d 堕:w 茎! = ! ! 竺!( 2 7 5 ) j 。( 己,)k 。( 妒)j 。( v )k 。( 矽) 、。 ( 2 7 5 ) 式就是删导条件下,负折射率光纤中的线偏振模特征方程 本征值方程( 2 7 4 ) 、( 2 7 5 ) 两式均无法用解析法求解。为说明问题,可以采用 图解法。以h e 。和瑶。模为例,其本征值方程为;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 u 榴硼器( h e l 擞黼光纤中的特征槲 u d ,o 。( u 、) :竺嘤箕 ( t e l 。模在普通光纤中的特征方程) k ,1 ( u )( 矽) 一。一一 u 车黑:一w 墨嘤翼( h e ,。模在负折射率光纤中的特征方程) ,o ( u )k 。( w ) ”。 u 榴2 矿器 ( 砜模在负折射率光纤中的特征方程) 图2 1 3 - - 图2 1 6 绘出了两种波导中的t e l 。模和船。模。 j 【9 ,j u l 。”k f 0 ,日 i 黎 1 0 斗裂 王 淤蝥 2 。(? 6 f严。 - 1 5 1 0 u 图2 1 3 普通光纤中的l i e i 模式曲线示意图( 取v = l o , 下同) u 杀蛊羽器督, 、)、? 丝 丝彩 , 图2 1 4 芯层为l i 珊介质的光纤中的h e j i 模式曲线示意图 u 璺塑塑圣坌堕! :塑墨堕塑! ! 型墨墨墨鎏量堡堡 u 等吲砌器斟, 图2 1 5 普通光纤中的t e l 。模式曲线示意图 u 帮崭c w 船崭, 、l 镍f 三三三。 綦三妄未 ,孙、毒毒毒、 2 9。 厂8 l c 年 图2 1 6 负折射率光纤中的t e l 模式曲线示意翻 1 色散曲线 和平面波导一样,同样引入归一化频率v ,显然: v = 。( 砰一”;) i = 2 + 2 ) j 再引入归一化传播常数b ,定义为: a :蝉掣 甩i 一门; = 罟小争22 矿叫1 - j u u 将以上夭糸式代八( 1 6 ) 式,得b y 夫糸式: 历筹羔b y ) 卸麓k ( 4 b v ( 码琳韵艄帕雠厶( 1 一。) 方程1 州j,(4l-v2-两gv)一拓勰(heak4 b v 撒负折射率光纤中的 ,。( l 一6 y )。() “ 色。散方程1 塑! 羔坌堕! 塑墨堂堑壁里墨丝塾鎏墨些堡 西巡j , ( 1 4 - i - 塑j - b v ) 一拓麓k ( 巩模在普通光纤中的色散力 。f 6 矿1一。 程) ,j o 。( ( 1 4 - i i 一= b v ) ) = 4 bx o ,( , i v ) 4 1 b v k ( 4 b y ) ( 弛。模在负折射率光纤中的色 ,l ( 一), ”1 一 散方程) 下面两幅图绘出了两种光纤中的l p 模的色散曲线 圈2 1 7 普通光纤中的i 一模色散曲线 图中:b 一归化的传播常数 v 归一化频率,下同 b l p 。模的功率分布 图2 1 8 负折射率光纤中的l p 模色散曲线 望堑型至坌堕! 堕墨萱堑塾翌墨些墨婆量型堡 沿光纤轴方向单位横截面积中传输的电功率称为功率流密度,它就是波印 亭矢量的实部,即s = 妻r e h 将( 2 7 1 ) 、( 2 7 2 ) 两式代入,得到: s = 一1 e y 日, zcja而2 c o s 2 m 庐2 。( 堡) 2 j 2 。,( 、口 生掣砖( 马 2 k 。f 、口7 ( 0 r 口) p 口) 作积分得剑纤芯和包层中传输的功率p i 和p o : 只2 船圭明啦= 宅旷警, r = 雅a2 x 职,渺= 鼍卜掣嚣产, 光纤中传播的总功率用p t 表示,则:p t _ p j + p o 纤芯中传播的功率与总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子,记为r l 。 按定义 印。2 责2 譬叶鲁瓦,2 譬卧瓦希是而,c z 弼, 图2 1 9 普通介质中的玎一v 瞌线 小结: 本章首先从基本的l h m r h m 界面上的反射、折射情况入手,讨论了l h m 介质中全反射光线位相的跃变。后面几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种类型含有l h m 介质的波导中的传播模式。 本章参考文献: 一耋 一 一。1,、11_l 丝! r 塑垩坌堡! 塑墨堂堑堑塑墨墨茎垄! 堡堡 【】光电子技术基础 彭江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光学赵凯华,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2 5 8 ) 3 】李玉权崔敏,2 0 0 2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4 】i l e a v s h a d r i v o v , a n d r e ia s u k h o m k o va n dy u r i ,2 0 0 3p h y sr e v l e t t 6 7 0 5 7 6 0 2 【5 杨立功,顾培夫,黄弼勤,王建浦,2 0 0 3 ,光子学报,v 0 1 3 2 ,n o 1 0 ,1 2 2 5 1 2 2 7 6 】6d r s m i t ha n dd s c h u d n gj b p e n d r y , 2 0 0 2a p p l y p h y sl e t t 8 1 1 ,2 7 1 3 2 7 1 5 7 a c 。p e a c o c ka n dn g r 。b r o d e r i c k ,2 0 0 3 ,o p t i c se x p ,v o l 。儿,n o2 0 8 t i ej u nc u i ,z h a n g c h e n gh a o ,x i a ox i ny i n ,2 0 0 4 ,p h y s i c sl e t t e ra3 2 3 【9 r i c h a r d w z i l k o w s k i ,a n d e h u dh e y m a n ,2 0 0 1 ,p h y sr e v l e t t ,v 0 1 6 4 ,n o 0 5 6 6 2 5 【1 0 】j 。b p e n d r y , p h y sr e v l e t t ( 2 0 0 0 ) ,v 0 1 8 5 , n o ,1 8 ,3 9 6 6 3 9 6 9 11 】d r s m i t ha n dn o r m a nk r o l l ,p h y sr e v l e t t ( 2 0 0 0 ) ,v 0 1 8 5 , n o 1 4 ,2 9 3 3 2 9 3 6 1 2 杨立功黄弼勤叶辉顾培夫,2 0 0 1 ,光学学报,v 0 1 2 4 ,n o 8 。8 7 3 9 2 ( 1 3 j i n a uk o n g ,b a e - l a n ,y e nz h a n g ,a p p l y p h y sl e t t ( 2 0 0 2 ) ,v 0 1 8 0 ,n o ,1 2 , 0 8 4 2 0 8 6 【1 4 1 8 f o t e i n o p o u l o u ,e n e c o n o m o ua n d m s o u k o u l i s ,2 0 0 3 ,p l a y sr e v l e t t , v 0 1 9 0 n o 1 0 1 5 j o h no d i m m o c k ,2 0 0 3 ,o p t i c se x p ,v 0 1 1l ,0 1 9 【1 6 】r m v a l a n j u ,r m w a l s e r , a n da p v a l a n j u ,2 0 0 2 ,p h y sr e v l e t t , v 0 1 8 8 ,n o 1 8 ,1 8 7 4 0 1 ( 1 4 ) 第三章光学波导的耦合理论及其l 删介质波导之问的耦合 4 4 竺塑型羔坌堕主塑墨萱堑! ! 塑墨墨茎鎏量望堡 光波导之间的耦合在光集成技术和光通讯中有很重要的运用。前面两章 我们讨论了各种形状的波导结构中传播模及其能量的分布。这章主要涉及 这些含有l h m 介质的波导之问的耦合。 3 1 模式的横向耦合理论【1 】 单根的理想波导,所有的传播模式之间、传播摸与辐射模之间满足正交关 系,模式间没有耦合。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例如波导的损耗。几何形状的微笑 形变、波导周围有其他导波结构或障碍物存在,都会导致光波模式间的相互耦 合。 1 耦合模方程 如下图所示,两根相距较近的单根平行光波导构成了一个耦合波导系统。 由于有另一根波导的存在,无论是波导1 还是波导2 中的光波场都将受到另一 根的影响。 图3 1 两根相互平行的光波导 首先假设两根波导单独存在的光波场分别为 a 只有波导1 存在时 f e ( oe x p ( 一i f l :) e l = i 【础e x p ( 一帽z ) b 只有波导2 存在时 fe 搿e x p ( - i f l iz ) e ,= i 【最;e x p ( 一湄z ) ih 鬻e x p ( 一i ;8 t 幻 h l = l 【日譬e x p ( 一i f l :) f h o o ) e x p ( 一编:) ( 3 1 ) 【日筹e x p ( 一瞩z ) 负折射牢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被导理论 表达式中e l 、h l 、e 2 、h 2 是波导1 ,波导2 作为理想波导单独存在时的传播模 式场。 当波导1 和波导2 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严格的解应该 是将这两根波导作为一个统一的耦合波系统去考虑,去求解一个电磁场的边界 问题。但是这样个复杂的边值问题的求解是极为困难的。而且,一般说来没 有解析解。但在波导间作用比较弱的情况下,可以假设耦合波导系统的场解是 原来两根波导单独存在时的场的一个叠加。即: e = a 】( z ) e l + a 2 ( z ) e 2 h = a l ( z ) 日lh - a 2 ( z ) h z ( 3 2 ) 一 上式说明在两根波导同时存在时,总的场解己不是e l 和e 2 的简单叠加。 由于相互影响,两者叠加形成的总场e 将随传播距离z 变化。也就是说,组合 系数a 1 ( z ) 、a 2 ( z ) 作为模式场e 1 和e 2 的幅度是随距离变化的。 如果将波导1 和波导2 中的光波模式写成 e l = e l oe x p ( - 识z ) h l = h 1 0e x p ( _ 以z ) 垦= e 2 0e x p ( 一堀2 ) h 2 = 曼oe x p ( 一编z ) 则有: e = a l ( z ) e l o + a 2 ( z ) e 2 0 式中 h = 口l ( 三) 日l o 十2 ( z ) h 2 0 a l ( z ) = a l ( z ) e x p ( 一瞩z ) ( 3 3 ) 0 2 ( z j = a 2 ( z ) e x p ( 一2 z ) 根据耦合波的一般理论和物理意义,可以写出耦合波方程: 望粤堕:一涵q ( :) + i k 2 1 a 2 ( z ) 韶 _ c l a 2 ( z ) :一识日2 ( z ) + i k l 2 a l ( z ) ( 3 4 ) 上式中k 1 2 和k 2 ,称为耦合系数。从( 3 4 ) 式可以看到耦合系数k 1 2 和k 2 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异常折射现象及其波导理论 直接决定了两根波导间相互影响的火小。般来说,祸合系数为复数,并且具 有以下的互易特性, k 1 2 = 膏i 耦合系数的互易性可证明如下: p = 寺r ej s e x 打+ d s = 专r j k 【爿,( z ) e 。+ a 2 ( z ) e :】 4 。( 2 ) 日1 + a 2 ( z ) h : d j = 百1r e f 晶【口1 d ;( z ) 互。日品+ “2 ( z ) 口;( 2 ) e 2 。壬磕】幽 十毒r e j 。【d ,( z ) 疗:( 。) 置。h ;o - a 2 ( z ) 西( z ) e :。碥西 利用l o r e n t z 互易定理,很容易证明上式中后一项为零,于是有 p = 丢r e f 。 a :e l 。品相;h 二1 幽 假设模式场e 1 0 、h l o 、e 2 。、h 2 0 式归一化的,则有: p = 日1 ( z ) 4 ;( z ) + 4 2 ( z ) 口:( z ) 从而可得 害= 老嗽) 鸲咄列= 2 r e 慨喝州 在导出上式时,用到了( 3 1 4 ) 式。对于一个无损耗的耦台波系统,光波能量仅 在两个波导间来回耦合,但是总功率是不变的。即:咖d e = 0 ,从而有 r e i ( k 1 2 - x ;1 ) q 口: = o 显然口,( 2 ) 口;( z ) 0 ,所以必有k 。:- k ;,= 0 。进一步,如果两根波导完全一样, 则耦合系数k 1 2 和k 2 l 均为实数,而且k 1 2 = k 2 1 2 耦合系数k 1 2 和k 2 1 的计算 我们将耦合波导分成d 】、d 2 、d 3 三个区域。d 1 为波导1 内部区域,d 2 为 波导2 内部区域,d 3 为两根波导之间的区域。h 。,n :,码分别为这三个区域中介 质的折射率。在弱耦台条件下,可以认为波导1 内的场为 e l = q ( z ) e 1 0h l = 日1 ( z ) h i o 波导2 内的场为 e 2 = d 2 ( z ) e 2 0 h 2 = 口2 ( z ) h 2 0 墨堑堑童坌堕! 墼墨笪塑型里墨墨墨堕量些堡一一 d 、( z ) e 。将在波导2 中激励起极化电流,同样a 2 ( z ) e :。也会在波导1 中激励起极 化电流。由麦氏方程: v 日:2 = 7 岛曲? ;三f 2 1 在d ,区域,上式可以写成 v x 日;2 ) = l - 圳2 2 l 】( 2 + i 8 0 似砼;一砰;) e ;2 1 这里的e f z 表示的是波导l 外面区域中的电场,上式又可写为: v 日j 2 = i e o o 嘲e ( 2 + 山 j d = 嘞c o ( n ;一竹;) 研2 1 ( 3 - 5 ) 这就说明,e l 在波导2 的介质中激励起了个附加的极化电流密度: 厶= f 岛( n ;一h ;) 碍2 = i e o c o ( n ;一;) q ( z ) e 铲 波导2 中的电场为口:( z ) e 岩,此电场将对上述电流,。作功,产生功率交换。单 位体积内的功率交换量为:去陋:( z ) e 茹j :+ ;( z ) e 蓼+ 山 在长度为a z = z 一z 的一段波导内的功率交换为: 印= 小慨( 力e :十慨( 矿2 n 飘( z ) e 舶+ d :( 2 ) e 岩【f 船。( ;一盯;) 口:( z ) e 嚣” 出d y d z 单位长度上交换的功率为: 誓= 一扎1 舭) 础小慨( 旷2 蚺( = ) 瑞】+ 口;( z ) e 护【f 僦。(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