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湖南省新农村民居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j l 骄1 推进的必然要 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民居建设起着关键的作 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使人们居住的健康性、 舒服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总目标,也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农村民居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农村住宅建筑总 体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外观单调呆板、功能不全、缺乏多样化、个性 化,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排排屋”,且这种农村住宅使用功能差,与 农村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相适应。 本研究立足当前湖南省农村民居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实 地考察湖南传统民居,分析和总结湖南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风格,通 过糅合现代建筑新时尚、新功能、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法,构建传统 建筑文化和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与风格。 通过对湖南省地理、气候、环境,历史因素来探讨农村民居的 基本建设条件,以及对湖南农村民居的现状分析,对当前农村住宅中 合理的因素进行解释和继承。提出湖南农村民居建设原则:生态观原 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论原则和艺术创造论原则 等;提出在现有农民的生活方式基础上,设计出能符合当地农民的行 为习惯的住宅和村庄布局,以及符合不同年龄层及不同职业需要的住 宅。 生态设计是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湖南省是一个典型的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可利用的资源分布广泛,在节能方面具有天然优 势。在设计过程中,保留农村的文化特征,合理规划、精心布局、精 选材料、合理构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生态住宅将是湖南新 农村住宅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居生态设计新农村 l i a b s t r a c t i tw a sn e c e s s a r yf o rt h eb u i l d i n go fs o c i e t yn e wr u r a lt op r o m o t e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t h er u r a lh u m a ns e t t l e m e n tp l a y e da n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b u i l d i n gaw e l l - o f fs o c i e t y i na na l lr o u n d w a y s u n d e rt h o s eg o o dc o n d i t i o n s ,h o wt om a k ep e o p l el i v eh e a l t h i l y , l e i s u r e l y ,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yw a st h et o t a lt a r g e to fr u r a lh u m a ns e t t l e m e n t , a n da l s ow a st h en e c e s s i t yd e m a n dt ob u i l ds o c i a l i s m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a l t h o u g ho fr u r a ld w e l l i n gh a sb e e n i n gf u l l yd e v e l o p e di nh u n a n , 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s a m el i n eh o u s ew i t ht h el o wl e v e lo fb u i l d i n g s , b l a n k n e s sa n ds t i f f n e s so fa p p e a r a n c e s ,n n f u n c t i o n ,u n - 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 a n di n d i v i d u a t i o nw e r ef o u n di nm a n yv i l l a g e s a c c o r d i n g l y ,t h el e v e lo f b u i l d i n gw i t h o u tm u l t if u n c t i o nd i dn o tk e e pu p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i n g f a r m e r s l i f el e v e ld a yb yd a y b a s e do nt h es t a t u sa n df u t u r et r e n do fr u r a ld w e l l i n g ,t h ea r ts t y l e s o ft r a d i t i o nd w e l l i n g sl i k ex i a n g x id i a o j i a ob u i l d i n ga n dz h a n gg u y i n g v i l l a g e i nh u n a np r o v i n c e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m o d e m m e t h o d ss u c ha sn e wf a s h i o n ,n e wf u n c t i o n ,n e wt e c h n o l o g ya n dn e w m a t e r i a lw e r ea p p e a r e di ns h a p ea n ds t y l e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w h i c h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r a d i t i o nb u i l d i n gc u l t u r ea n dm o d e m s p i r i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g e o g r a p h y , c l i m a t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h i s t o r y , o f i i i h u n a nb a s i cc o n d i t i o no fb u i l d i n ga n ds t a t u so fr u r a ld w e l l i n gi nh u n a n v i l l a g ew e r ea n a l y z e d t h ee x c e l l e n tb u i l d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a n df a m o u s t r a d i t i o n a lb u i l d i n gw e r ei n h e r i t e d t h e r ew e r ef i v eb u i l d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 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u r a ld w e l l i n gi nm o d e mt i m e ,s u c ha se c o l o g y , p e o p l eo r i e n t e d ,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 ,s y s t e m ,a n da r tc r e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 l i f es t y l ea n dl o c a lc u s t o m ,t h eh o u s ea n dv i l l a g ew e r ed e s i g n e df o rt h e f a r m e r sw h on e e d e di n d e e d e c o l o g yd e s i g n i n gw a so n eo fd i r e c t i o n so fm o d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 t h ef u t u r e h u n a ni sh o ts u m m e ra n dc o l dw i n n e ra r e a t h e r ea r er i c h a v a i l a b l er e s o u r c e sw i t ht h ea d v a n t a g eo f s a v i n ge n e r g yi nv i l l a g e s i tw a s n e c e s s a r yf o ru st oc h o o s ee c o l o g yb u i l d i n gi nh u n a nv i l l a g e t h e r e f o r e , c u l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l a n n i n g ,l a y o u t ,m a t e r i a l ,e n e r g ys o u r c e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o t e c t i o nw e r et a k e ni n t oa c c o u n ti nt h ep r o c e s so fe c o l o g y d e s i g n k e y w o r d s :d w e l l i n g ,e c o l o g yd e s i g n ,n e wr u r a l i v 图录 图卜1 日本的庭院( 7 ) 图卜2 日本农村的村庄规划o oo oogoo0bbo o609oo010 ( 8 ) 图1 3 韩国农村o ooooo oobo ooooo ( 9 ) 图1 4 韩国山区o oo oo0 ooooooo ogoooo qoooo ( 9 ) 图1 - 5 荆山夏村的烂尾楼o oo ooo ooooiooo0 ( 1 0 ) 图2 - 1 吊脚楼( 17 ) 图2 - 2 张谷英村e oo ooo ( 1 8 ) 图2 - 3 宏村0 00000 ooooqo ( 1 9 ) 图2 - 4 民居( 2 0 ) 图2 - 5 装饰图案( 2 2 ) 图3 - i 农村民居o l o o0o o6oo 00ooo ( 2 9 ) 图3 2 农村平顶屋( 3 1 ) 图3 - 3 水源污染0 00 00 000000 ( 3 2 ) 图3 - 3 垃圾( 3 2 ) 图3 4 农村房屋间距太小o l o oooo 0o oo o ( 3 4 ) 图4 - 1 山脉分布图0 0 000 ( 3 6 ) 图4 - 2 湖南省地图( 3 7 ) 图4 - 3 优美的农村环境( 4 1 ) 图4 - 4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房子( 4 8 ) 图4 - 5 沼气的韦| j 取和币i j 用( 5 1 ) 图4 - 6 节水循环利用( 5 2 ) 图4 - 7 园林植物o oo b oo ( 5 3 ) 图5 - 1 农村院落布置( 6 0 ) 图5 - 2 乡村道路( 6 7 ) 图5 - 3 污水处理o ooom oqo oooooo ( 6 8 ) 图5 - 4 垃圾分类处理( 6 8 ) 图5 - 5 风景如画的乡村景观_ ( 7 0 ) 图5 - 6 贝聿铭在罗浮宫入口设计的玻璃金字塔( 7 2 ) 图5 - 7 湖南民间艺术o oooqo ooo ( 7 4 ) 图5 - 8 施罗德住宅( 7 6 ) 图5 - 9 蒙德里安的绘画( 7 6 ) 图5 1 0 谢英俊设计的农村住宅( 8 0 ) 图5 11 粪尿分离厕所( 8 0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合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p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丝芝沙7 年月莎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作者签名: 导师 壅请在 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日期:弘矽夕 年多月2 - 日 日期:妒绎多月纱日 湖南竹新农村k 居州究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 1 新农村建设 我国是一个是农业大国,有着1 3 亿人口,其中农村人1 2 约占总 人口的7 0 。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农村经济也进 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开始逐步有序的引导农村房屋建设,抑制 乱占耕地现象;逐步对村镇建设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出以小 城镇建设为重点,带动村镇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 发展的目标。 2 0 0 5 年1 0 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年1 2 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党必须按照十六届五中 全会的战略部署,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殴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 2 0 0 6 年中共中央1g - 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深 刻系统的阐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是对以往我们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全面升华, 是对农村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新要求。“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 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最主要是为农制地区提供更好的生 产、生活、生态条件。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 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 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 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 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因此,在新村镇建设过程 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遵循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省钱原则,因地制官地规划建筑及村 庄布局。 11 2 农村住宅 黄帝宅经云:“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 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农食住行是人生的四大要素, 住宅足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 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已经不再 满足于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成为农民关心 的迫切问题。当前,我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正日趋增人,农村住宅 建设在数量上、质量上也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法制和保障 体系的不健全,社会、建筑界和学术界对村庄规划和农民住宅建设的 关注却很少,造成村庄、民宅建设混乱,建设水平低,功能不全,基 础殴施不配套。农民只注重自家房屋的建设,自家院落之外,往往是 乱堆的垃圾、简陋的厕所和坑洼不平的路面,生活环境质量差。 删南针新农村【t 雇研究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的农村正 逐渐富裕起来,传统村镇体系和传统民居的构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 民的现代生活。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的传统民居、住宅建设、村民生 活现状、湖南的气候、地理位置,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剖 析,探索湖南新农村民居设计与规划的新方式。 122 研究意义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人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寻找方法和技术来改 变现有居住环境和状况。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寻湖南农村如何在目前 经济和物质条件逐渐提高的情况下,使自己居住得舒适,更好地适应 新的现代生活;寻求解决农村民居建设中山现的能源浪费、经济成本 高、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方法。实现农村道路碗化、卫生洁化、 家庭美化、设施完备化,营造出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13 研究方法 ( i ) 通过分析湖南区域建筑的特点,对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进行 归纳和演绎。 ( 2 ) 比较研究方法:将传统民居和新民居、国外民居建设与国内 民居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我国新农村住宅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 ( 3 ) 动态研究方法:用历史和辨证的眼光客观评价湖南农村住宅 的过去和现在,并以发展的眼光,在新时期下探索新农村住宅设计与 规划。 ( 4 ) 查阅历史文献,采用观察,摄影,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资料。 1 4 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以改善湖南省农村的居住环境为r 标,根据目前农村的现 状,对湖南省新农村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j _ j 时从传统民 居巾提取适合本土环境的建筑元素,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过程中,综合 气候、环境、经济等因素,积极采用生态和节能措施,保留农村特色, 促进节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为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宅建 造提供参考。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 51 欧美农村的建设 叶齐茂在“欧洲百村调查报告”里写道:1 0 0 的农村社区处丁广 裹的绿色开放空间之中,由绿色边缘包围,通过绿色网络联系起来; 1 0 0 的农村社区建设,集中的雨水排放系统,住户自备了家庭化粪池 和污水处理系统,使用卫生厕所,粪便由市政当局集中处理:1 0 0 的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市政当局集中收集和处理”。 美国的乡村居民点分布在占美国国土面积9 5 的广袤空间中。农 业生产是大规模的机械种植,农业产值仅占美国g d p 的1 ,政府补贴 农场主进行农业生产。以至于农业地区的税收4 i 足以更新改造散布在 辽阔土地上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那些人口不足1 万人的乡村居民点。事实t ,乡村居民点的公用基础设施综合水平远 远高于我们的发达地区。例如每个乡村居民点都有小型污水处理设 。刘颖微州新农村黾居规划与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又】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台肥 工业大学,2 0 0 7 4 湖南省新农村k 居研究 施,每个乡村居民点有消防栓、有由市政当局委托的私人代理公司定 期收集处理垃圾。即使在深山老林的居民点,也没有污水横流垃圾遍 地的现象。美国乡村居民点的更新和开发建设是由那里基础设施的承 载能力所控制。所以,我们与其使用行政手段来控制农村居民点土地 的使用,还不如使用基础设施来约束宅基地的不当使用,这也是欧洲 人的经验。美国乡村居民点的道路硬化率相当低,许多没有用水泥 铺装的沙石道路,市政当局所负责建设和维护的只是居民点中很少几 条= _ _ = 要道路,其余均由用户自己负责。低容积率是美目地方政府所采 用的一种分区规划方法这样可以使建筑间保留更多的开放空间。美 国乡村的民居几乎没有什么地方特色,有欧洲乡村的氛围,也有工业 化建筑风格等等。 欧美各国的农村建设中更值得我们借鉴的足对自然环境和原有 农村空间的形态的尊重;成熟的建造经验;高度的环保意识。 152 日本的农村民居建设与实践 2 0 世纪6 0 年代末,日本就成为世界第二人经济强国。日本国民的 价值现念也正在发生着改变,由经济发展向追求生活舒适、安定,精 神充实转化,居住空间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日本由于地理 条件、人口密度等原因制约着农村建设飞速发展,自开展新农村建设 运动的近半个多世纪时间里,日本农村在保证生活的宽裕、居住舒适 等方面比城市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日本农村民居建筑有以下特点: ( 1 ) 统一性。日本农居中融入大量时代元素,装饰少,采用直 国叶齐茂美国乡村建设见闻录【j 】国际城市规划,2 0 0 7 ,2 2 ( 3 ) :9 5 10 0 5 硕十学忙论文 线,走简约时尚路线,但在住宅风貌上基本以日本和风式设计为 原形和基准。 ( 2 ) 注重细节。日本田土狭小,不在追求高大开阔上做大文章, 在精小、雅致上做起了文章。房屋施工,边边角角都处理得很到位, 内部结构的细节处理更见一功。每个房问都非常干净、整齐。家具和 装饰品都是精工细作、雅致整洁的。这都归于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期的 发展,日本人做事精益求精的精神,加上在家居环境方面的不断思考 与改进积累的经验,最根本的原则是日本围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 讲求生活情趣、追求精致生活的心理有很大关联。 ( 3 ) 民居的庭同化。日本的知名作家室内犀星( 1 8 8 91 9 6 2 ) 在f 1 本的庭园中写道:“纯日本美的最高表现是日本的庭园。”。日 本乡村民屉的小环境大多已庭园化或初步实现了庭园化。这些房屋的 主人几乎都是园艺高手,方寸之地,也不忘植花植木、给予美化。那 些精心修剪过的球形树冠,四季有别的花草树木,挂在篱笆墙上的盆 花,与自家建筑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图卜1 ) ( 4 ) 灵活舒适的农村布局。佛教崇尚自然,古朴简洁。口本民居 受其影响,平而布局灵活,各民居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地组合在一起, 房屋高低朝向不一,整体看来显得有点杂乱、拥挤,但是设计合理。 以功能划分住区建筑形态,有单独的工具用房和仓库用来堆放杂物, 朱希祥中国上海郊区与1 5 本多村民居环境习俗的调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 0 0 1 ,3 3 ( 6 ) 8 4 90 6 湖南省新农村民居研究 图1 1 日车的庭院 很少有私搭乱建的现象。 ( 5 ) 日本政府逐渐开始对村庄实施统一规划,整合住宅用地,兴 建较为集中的农村居住社区,村庄规划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同生 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相协调。规划建设使人们在一种舒适的田园风光中 体现现代化的舒适生活。( 图1 - 2 ) 图1 - 2 日本农村的村庄规划 硕士学位论文 1 5 3 韩国新村运动 2 0 世纪6 0 年代,韩国工农业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 严重失衡,社会分配不公,社会动荡不断。为扭转城乡发展不均衡的 局面,韩国政府决定发起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乡村运 动”,以此来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村运动”中政府首先改善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路。改善住 房条件,政府积极予以贷款,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1 9 7 1 年,“新 村运动”初期,韩国2 5 0 多万农户中约有8 0 住在稻草盖的茅草屋里, 为改善农村屠住环境,韩国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 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韩国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 5 ,地方政 府出3 0 ,每家农户出1 5 。农民以秋后向国家卖粮,按比率逐年返 还的方式还款。6 年过后,所有的农民都住进了换成瓦片或铁片房项 的房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韩国实现了城乡 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 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 图1 3 ) ( 图卜4 ) 锄 图卜3 韩国农村 湖南省新农村民居研究 甄i 夏磊蕊蕊 硕士学位论文 宅。 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浙江永康市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 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村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 完工的1 0 0 多幢别墅,因存在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 图1 5 ) 。 图卜5 剂山星村的烂尾楼 1 6 文献综述 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以及“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国内以 新农村为研究题材的论文和项目所涌现出的数量是令人惊奇的,由此 可见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热度和广度。 目前学术界对新农村民居进行具体研究的著作非常之多,其中 1 9 7 8 年朱保良主编的乡村住宅设计,从乡村住宅的各个建筑单体 设计外,还介绍了平面、坡面、体型及立面设计,介绍了给排水及照 明等设计,最后介绍了十七种全国得奖的典型乡村住宅设计方案;骆 中钊等编著的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营造中对新农村住宅的特点、建 筑设计原则、施工、装修以及新农村生态建筑材料进行了介绍;骆中 钊等编著新农村住宅设计理念中介绍了新农村住宅的设计原 。新华阿淅江永康:如此建设“新农村” h t t m 4 帆x i n h u 4 l l e tc o a p o l i t i c s j * s h z y x n c 湖南省新农村民展研究 则、指导思想和设计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住宅的设计原则和 指导思想;新农村住宅的分类;新农村住宅的平面设计;新农村住宅 的剖面设计等。在张凯和张光明主编的新型农村住宅设计与建筑材 料;方明编著的农村社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和马虎臣等编著的新 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中都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流行式样的住 宅设计、农村房屋建筑构造和施工。这些对新农村住宅设计提供了宝 贵的资料。 对新农村民居方而的研究,近年来期刊和论文都有很多报道。如 2 0 0 8 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肖敏的硕士论文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 对策初探一以武汉市挖沟村为例;2 0 0 7 年合肥工业大学刘颖的硕士 论文徽州新农村民居规划与设计研究;2 0 0 7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俊华的硕士论文陕西杨凌新农村住宅建设方案的研究等等。 国外,早有学者提出生态设计的相应观点和原则。1 9 9 1 年布兰 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在他们合著的绿色建筑一为可持续发展而 设计中提出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尊重用户和基地环境、整体 的设计观等观点。1 9 9 3 年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 一书列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细则”。1 9 9 5 年西姆- 范德莱思和 s - 考沃合著的生态设计一书中提出设计成果来自环境、生态开 支应为评价标准、公众参与设计等5 点原则和方法。近1 0 年来,一 些不同的建筑评价方法在世界发达国家相继推出。英国1 9 9 0 年提出 的建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估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 统,美国绿色建筑西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日本环保省的 硕十学位论文 建筑环境效益综合评估等也相继出台。我国专门针对生态设计研 究是继国外生态热后开始,起步较晚,但是运用到村镇民居的建设上 已受到重视和关注,并由此兴起一股针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热和旅游 热。 这些文献都不同的角度对农村民居建设进行了论述和剖析,其中 也不乏精品和呕心沥血之作。但不足之处是,大多数对新茄主宅的 建筑构造、材料、设计手法涉及的多样,而很少对新农村民居的发展 趋势做具体论述,以及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以及对民居的设计作较为详 尽的论述。 奉研究立足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和当前形势,以湖南省新农村民居 建设现状为主要研究列象,致力于探讨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民 居,以期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城乡结合共同发展,更 好地满足湖南农村居民的需要。这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适 应当前新的形势对农村建设与发展提出的的要求,并为新农村建设提 供理论t 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17 几个概念 171 农村与新农村 乡村包括集镇和农村,农村是我国城乡聚落形态中的重要内容, 在城乡聚落体系中占有莺要的地位。农村作为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分布 中心,其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与城镇、集镇比较而言,其本质 应该是一致的,区别只体现在发展进程和范围人小上。我国农村普遍 存在经济欠发达,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 湖南省新农村l t 居研究 业剩余劳动力多等问题。农村现状土地利用模式普遍粗放,布局分散, 缺乏规划指导,村容村貌往往出现脏、乱、差等现象。农民的总体生 活质量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 0 年代就提出过。 上世纪8 0 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 0 0 5 年1 0 月中共中央十六届 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 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172 农村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也是人类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牛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各项因子都直接 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乡镇、村庄及维护居民活动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 体,也是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整个人 居环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村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出现 了乱占耕地、农民住宅建设无序和重复建设、环境污染加重、资源浪 费等一系列“农村病”问题。当前形势对我国人居环境建设提山了新 的要求,需要对基于农村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理沦和建设进行探索, 以指导农村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农村 是人腊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砸十学位论文 17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是2 0 世纪8 0 年代提出 的一个新概念,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 的能力”。其主旨是加强协调人口、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考虑 当前,也考虑长远,特别强调了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的人类责任。中 国2 l 世纪议程详细定义“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 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是 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代能够永续 发展和安居乐业”。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过程巾,实现农村人居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社会、环境、经济要素的投入与收益过程中 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联合国论定的条 件包括以下五大方面: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居民健康和安全的 保障;人与城市环境、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建 设与管理;住区基础设施和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174 生态建筑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等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儿乎到,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 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 环境休戚相关。在经济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 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通盘考 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 湖南省新农村民居研究 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 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 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 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 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 态建筑是2 l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 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 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 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 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 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系统。 硕十学位论文 2 相地合宜一湖南传统农村民居 2 1 湖南传统民居的建设 湖南文化遗产丰富,农村地区保存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村 镇和传统乡土建筑。本省传统民居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 为“中国南方古建筑博物馆”。目前,保存较好的有:湘西凤凰古城、 永州江永上甘棠村、张谷英村等。多数古代民居和古代建筑都有很高 的文物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这些古城镇和古村落是湖南民族文化的 源头和根基,是承载着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老百姓自己的历史。 2 1 1 湘西吊脚楼 湘西的自然条件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这种特定的山 地地形和潮湿的气候,形成了吊脚楼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建于水边 或者地势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的吊脚楼,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 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歇山式 屋顶,飞檐翘角,翘角上装饰有花鸟。二楼走廊悬挑,栏杆雕有花格, 还涂上彩漆。吊脚楼二楼多为闺房或卧室,房屋下部架空,既可作为 储存农具与放置杂物的处所节约土地,又能干爽透气、通风采光和 防止野兽的侵害。用料取材天然,体态自由,装饰精致,掩映在青山 绿水中,别有一番情趣。( 图2 - 1 ) h t t p :w w w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c h i n a n e w s 2 0 0 8 1 0 0 8 c o n t e n t 一1 4 5 8 2 9 5 8 h t m 1 6 湖南省新农村民居研究 图21 吊脚楼资料来源:c u l t u r ec h i n ae c m 2 0 0 6 0 9 0 6 1 3 6 0 6 2 6 4h t m l 21 2 张谷英村 明朝洪武年间,张谷英举家从江西迁至岳阳,在此安居乐业。 这里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渭溪横穿全村而过。张谷英村以血缘为主 要连接纽带布置建筑平面,大屋的布局呈“丰”字形,南北进深,东 西走向,清晰明确地反映了人口繁衍发展的脉络。大屋纵向尽端是祖 堂,举行祭祀、婚嫁、宗族会议等活动的地方,两侧的厢房居住着家 族最年长的老人;横向的支轴为各个“支”系的衍生,同一平行的方 向为同辈不同支的家庭居住地。o 整个村落布局对称,严谨,形式、 尺度高度统一。张谷英村采用“天井式”布局框架;设计巧妙的地下 排水系统:行走四通八达的巷子里,“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 图 2 2 ) 0 文娲柳肃湘北张备英村与皖南宏村之比较研究 南方建筑,2 0 0 3 ,( 4j :7 6 7 9 硕士学位论文 幽2 - 2 张谷要村 2 2 湖南传统民居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22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至西汉时最终 确立。剔除了荒谬的神学外衣,这种宇宙观的合理内核就是努力地探 索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社会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传统建筑从 来不把建筑看作是游离于自然和社会以外的孤立现象,一切建筑都要 与天地对应,合乎社会要求。大自然的力量对人的健康与后代繁衍影 响巨大,为了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能光前裕后,世代平安。因此力图 选择适宜的场地和布局,选择山环水绕,前耕后居,自然地将环境优 越的地点,因势利导,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相生 相息。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古风水之说“和”的理念,充分凸现了民居 与自然环境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 观与环境观。( 图2 - 3 ) 湖南省新农村民居研究 酗2 - 3 宏村 22 2 相地制宜的生态观 相地是中国建筑设计理论中晟重要、最和谐的典范。湖南多山地 丘陵,传统民居中地形对建筑形制影响十分巨大。有些建筑就象是从 地上长出来的一样,以“天造地设”来形容实不为过。建筑依山附水, 凭山而成势,据水而赋形,体态自由,秩序明确,避风朝阳,讲求自 然的形势。根据不同地形进合理布局:山区的民居利用起伏的地形, 采取台地方式进行修建,以不同水平的高程划分功能,道路蜿蜒曲折, 建筑层层跌落,村落层次分明,轮廓丰富。不大的斜坡基地,为住宅 获得良好的日照创造了条件,并形成了优美的乡村景观。呈台阶式布 置,前面不遮挡后面的视线,阳光充足,视野开阔,建筑层次变化极 为丰富,产生规模宏大、建筑丰富密集的视觉效果。既节省土方,又 能造成建筑群体高低错落的优美气势;湘西的吊脚楼,房屋多沿等高 线排列,依山脉、河流的趋势和指向,形态均表现出不规则的自由倾 10 硕士学位论文 向和多方位的空间特征。山脚溪河之畔的民居利用山与水对调节小气 候的优势条件,创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依。湖南传统民居设计居 住环境时,一般都背山面水,负阴拖阳。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寒风;前 方开阔可以得到良好的日照,可以接纳夏e l 的凉风;四周山丘可以提 供木材、燃料,山上的植被既能保持水土流失,防止山洪,也能形成 适宜的小气候;流水既保证了生活与农田灌溉用水,又适宜水中养殖。 圈2 - 4 - 民居 中国先民素来有拜鬼神,崇拜名人,崇拜自然的传统,以求得感 应,实现吉祥美好的愿望。崇拜生态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文化传统。 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民间产生了一种保 护自然的习惯,他们菩待山、水、植被和动物等等,并以此制约着对 自然的行为。湖南传统民居蕴含着丰富且朴素的“绿色生态”环境理 湖南省颓农村k 居研究 念。从自然生态、村寨选址、建筑空间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 乃至建筑技术角度出发,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重视植树造林,路边 田头乃至宅院多种方式的绿化和护林等等充满了生态意识。在很大程 度上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和与大自然融合的心理要求。( 图 2 - 4 ) 2 2 3 纯建筑与装饰之美 用普通材料与技术,为了一般的生活而建造的建筑举目皆是,在 普通平凡的建筑上表现美感,体会到美的愉悦。大多数的入对建筑的 砍赏,并不是欣赏朴素的建筑本体,而是欣赏附着在建筑上的装饰。 以中国传统建筑来说,大家注意到的常常是雕梁画栋。能自纯粹的、 朴素的建筑体验出美感的,是热爱大自然,理性的。湖南传统民居注 重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而居,它产生于民众生活,崇尚实用性、功能 性,与民间风俗相结合,是一种自然、朴实思想的流露。在装修和色 彩上也多朴实自然,以突出材料本质为目的。既是美观自然的木雕常 以桐油罩面,展现木材本质,给人以古朴率真之感。材料的不同选择 决定了建筑物的外形风格,材料的不同质感又丰富了建筑的外形。这 些材料讲究就地取材,以普通材料为主,经过修饰也能显示出特别的 韵味。 建筑物的装修、装饰、家具、陈设和地方传统艺技的结合,例 如精细的砖雕、石刻、门窗板壁上的花格、木雕、彩绘等。( 图2 5 ) 这些装饰有些细致精巧,但不是繁琐芜杂,很少刻意附加,注重装饰 的悦目,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但同时给装饰加以理性的解释,建 硕士学位论文 筑就有了性格。 幽2 - 5 装饰幽粟 2 24 宜人的尺度 尺度是建筑的一个重要特性,它能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 响,从而影响建筑的艺术表现湖南民居几乎没有脱离现实中人的生 活内容的自然尺度,充分考虑到人的尺度,每个构件都合乎人体尺度。 有的建筑高大雄伟,但不是高不可攀,不超越人可以把握的绝对尺度。 当人接近建筑时,就会有种舒适感,从而感到亲切、自然,愉悦着人 们的视觉和心灵,使得整个建筑具有亲切感,富有人情味。 2 3 现代科技和当代艺术对湖南传统民居的影响 我们既要懂得科学的建造,又要懂得是什么才是构成传统民居 真正的美,结合艺术和技术手段保存好留下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统 民居建筑虽然具有很多优秀的布局手法,但也存在大量的问题:天井 院落民居中,普遍存在着狭小的天井院落,导致室内光线昏暗,采光 不足;传统的居住空间布局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难 湖南省新农村民屠研究 题。如何利用现代艺术和技术来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太阳能、土壤蓄能、沼气等现代能源利用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民居建 筑能源消耗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结合当地的经济改善基础 设施中需要接解决的饮水安全、卫生环境等建设,来支持我们生产生 活的需要。挖掘我们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情感、生存的智慧结合当代 艺术,使得这些总的艺术更加适时、适地、多元地融入在我们新的建 筑中。 2 4 小结 湖南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珍贵遗产,几千年 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广泛地表现在各地民居建筑 中。在2 l 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从民居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 来的宝贵设计遗产,把传统村镇民居中优秀的布局手法运用到新时期 的建筑设计中,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水平在历史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向前 发展,走我国自己的住宅建筑设计道路。本章对湖南典型传统民居, 湘西吊脚楼和岳阳张谷英村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地域性的居住哲学与 生活习惯,及时调整和总结传统民居的设计经验,从而创造出适合湖 南省现代农村需求的民居环境。 硕十学何论文 3 湖南农村民居现状调查与评价 3 1 湖南省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南农村人口总量为 4 5 8 7 6 3 万人,占湖南总人口的7 0 。全省农村总户数为1 2 6 0 6 1 万 户,其中家庭户有1 2 5 2 6 9 万户,家庭户平均每户人数为3 6 2 人。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 0 0 8 年,湖南省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4 5 0 0 元,比上年增长1 5 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 。 这是近1 0 年来,全省农民纯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3 2 湖南省农村住宅情况的调查 根据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省l1 8 4 7 2 万户农村居民 家庭常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制药项目仓储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案
- 地下停车场施工技术方案
- 绿色厨房营销策划方案
- 店内详细咨询方案
- 公共设施建设施工方案
- 大豆蛋白生产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方案
- 需求咨询服务方案
- 消火检管道试压应急预案
- 辣条进入日本营销方案
- 中医养生咨询活动方案
- 高中英语Unit5Firstaid文章BasicFirstAid人教版必修五
- 2021北京昌平初二(上)期中数学(A)(教师版)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法硕刑事诉讼法学三辩护制度
- 《小英雄雨来》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
- 常用水利规范目录
- 2022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 双绞线链路测试报告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第02章-财务估价模型概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