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基于2010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设计所引发的设计探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2 0 1 0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设计所引发的探索 摘要 徽州文化历史悠久,古徽州形成了独有的徽文化。为了更好的符合上海世 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我们认识到,安徽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和中 国其他的城市一样,在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在解决问题、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等方面,安徽人民逐步形成并创造出“城市发展中的安 徽智慧”。其中安徽馆的设计主题是“无徽不城镇”,展示了安徽成长与更新演 变过程中的多方面的元素,以及其如何成就和推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 论文以历届世博会的代表性展馆设计为着眼点,分别从安徽馆的多方案设计分 析、安徽馆设计探索的新思路以及解析等三大体块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关于可 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地域文化性设计的新思路和空间组织的设计方 法等。为建成秀美安徽、人文安徽、创新安徽和崛起安徽提供理论性基础。 关键词:无徽不城镇;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科技化;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o ft h ed e s i g no fa n h u ip a v i l i o n e x p o2 0 1 0s h a n g h a i a b st r a c t a n c i e n ta n h u if o r m e di t su n i q u eh u ic u l t u r ei nal o n gp e r i o do ft i m e t o f i tt h et h e m e “b e t t e rc i t y ,b e t t e rl i f e ”o f e x p o ,2 0 1 0 ,s h a n g h a ib e t t e r w er e a liz e dt h a ti nt h ec h a n g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 p r o c e s s 。a sw e lla so t h e r c h i n e s ec i t i e s ,a n h u ic i t i e sf a c em a n yp r o b le m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a t t h es a m e t i m eo fs a t i s f y i n gt h ed e m a n do fp e o p l e s1 i v e s i nt h e p r o c e s so fs o l v i n gp r o b l e m sa n de x p l o r i n gam o d e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p u r s u i n gt h eh a r m o n yo fh u m a na n dh u m a n ,h u m a na n ds o c i e t y , a n h u ip e o p l eh a v e g r a d u a l1 yf o r m e da n dc r e a t e d “a n h u iw is d o mi n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h e m eo fa n h u ip a v i l i o ni s “t h e r ew o u l db en oc it yw i t h o u t h u i ”,w h i c hh a sd i s p l a y e dv a r i o u se l e m e n t s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s p e c t si nt h e g r o w i n ga n di n n o v a t i o no fa n h u ip r o v i n c ea n d h o wa n h u iw o u l da c h i e v et h e g o a l ,“b e t t e rc i t y ,b e t t e rl i f e ”f o c u s i n go nd e s i g n so f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p a v i li o n sf r o mp a s tw o r l de x p o s ,t h ea r t i c l e s t u d i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 d i f f e r e n td e s i g n s ,n e wi d e a sa n di t se x p l o r i n go fa n h u ip a v i l i o n a l s o ,t h e p a p e rp r o b e si n t op i e c eo n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d e s i g np r i n c i p l e sf o r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n e wi d e a so ft h ed e s i g nu n d e rr e g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d e s i g n p r i n t i p l e so fs p a c ec o m p o s i t i o n e t c k e y w o r d s :t h e r ew o u l db e n oc i t yw i t h o u th u i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插图清单 图2 1 ,2 ,3 科技性展馆建造(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0 图2 4 ,5 ,6 科技型应用(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0 图2 7 ,8 自然型展馆(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0 图2 - 9 ,1 0 瑞士展馆前视图与俯视图1 1 图2 1 l ,1 2 西班牙馆前视图和内部效果图1 1 图2 - 1 3 ,1 4 同本馆自仃视图和俯视图1 1 图2 - 1 5 ,1 6 瑞典国家馆效果图1 2 图2 - 1 7 ,1 8 波兰国家馆效果图1 2 图2 - 1 9 ,2 0 世博会互动照片(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3 图2 - 2 1 ,2 2 传统展示型展馆(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4 图2 - 2 3 ,2 4 文化艺术型展馆(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4 图2 - 2 5 世博园区展馆规划图( 来源:上海世博会可持续规划设计) 1 5 图2 - 2 6 省区市馆的施工规划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5 图2 - 2 7 省区市馆的建筑数据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5 图2 - 2 8 省区市馆的线路规划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6 图2 - 2 9 省区市馆的展位示意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6 图2 - 3 0 省区市馆消防通道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6 图2 - 3 1 省区市馆管沟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6 图2 - 3 2 相邻各省馆区域平面图( 来源:世博会组委会) 1 7 图2 3 3 江西馆效果图1 8 图2 3 4 江苏馆效果图1 8 图2 3 5 福建馆效果图1 8 图2 3 6 山东馆效果图1 8 图4 一l 安徽馆俯瞰效果总图( 来源:自绘) 2 8 图4 - 2 ,3 安徽馆凌家滩效果图( 来源:自绘) 2 9 图4 - 4 ,5 安徽馆宏村水系效果图( 来源:自绘) 3 0 图4 - 6 ,7 安徽馆示范城市效果图( 来源:自绘) 3 2 图4 8 ,9 汉诺威世博会荷兰国家馆效果图3 3 图4 1 0 安徽馆总平面图( 来源:自绘) 3 4 图4 - 11 安徽馆凌家滩悬浮球幕展丌图( 来源:自绘) 3 4 图4 - 1 2 悬浮球幕前视图( 来源:自绘) 3 4 图4 1 3 安徽馆前视图( 来源:自绘) 3 5 图4 - 1 4 安徽馆互动区效果图( 来源:自绘) 3 5 图4 1 5 安徽馆黄山背景下豆腐坊互动区( 来源:自绘) 3 5 4 图4 1 6 徽州民居效果图( 来源:自绘) 3 5 图4 - 17 安徽馆和谐城市展示( 来源:自绘) 3 6 图4 - 1 8 徽派建筑效果图( 来源:自绘) 3 6 图4 一1 9 安徽馆人流导向图( 来源:自绘) 3 6 图4 2 0 ,2 l 安徽馆老子讲坛互动区效果图和总示意图( 来源:自绘) 3 7 图5 1 ,2 皖南风光4 2 注:本章图片除上述注明的图片出处外,其他图片均来自: h t t p :w w w e x p 0 2 0 1 0 c n h t t p :js h p r b l o g h e x u n c o m 2 0 8 6 2 2 6 l _ d h t m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 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 - 一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也 签字只期:? , o o 年争月2 :卢 i|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佥目曼工些太差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金目曼王些态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者签名: 2 秀 签字嗍讪年年月9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电话: 邮编: 致谢 将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随着论文的深入而逐渐步入尾声,首先要感谢我的 导师潘国泰教授,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无论是日常的学习还是进行科研项目的 研究,潘教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关心。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潘教 授从论文选题、实地调研、资料整理到观点的论证以及基本框架的构成等方面 也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 苟的钻研精神,让我受益终身。在此,谨向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感谢授课的尊敬的陈新生教授、陈刚副教授、李峻峰 副教授、李学斌副教授、陈宇飞副教授等的关怀和教诲令我难以忘怀,在此一 并至上诚挚的谢意! 感谢建筑与艺术学院办公室胡晓凤老师以及所有提供帮助的老师。 感谢安徽海之星展览策划有限公司的策划团队的成员们。 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在研究生就读期间一起学习和工作过的同学,谢 谢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衷心感谢评阅论文的老师、专家,以及在百忙之中参加论文答辩的 答辩委员会的诸位委员和老师们! 作者:王 莹 2 0 10 年4 月 第一章绪论 1 1 课题研究背景 在本科学习阶段,老师让我们全班的同学参与设计幅以2 0 1 0 上海世博会 为主题的海报,当时觉得2 0 1 0 是一很遥远的时间概念,但世博会这个关键词由 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开始留心并搜集一些世博会的资料。 2 0 0 8 年1 1 月跟随潘国泰教授一起参与到2 0 1 0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展馆的投标 设计中,加入策划团队并全程参与安徽馆的设计构思和策划方案。因为安徽还 没有作为参展城市参加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在安徽馆的设计上可供借鉴的案例 不多,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这类展馆设计的理论研究分析。从安 徽馆的设计主题延伸到安徽省各具代表性的地域城市文化特色,寻找能够代表 安徽经济、文化、智慧以及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为了让我们居住的城市走上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整个策划团队潜心的研究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以及 闪耀的智慧。通过对此次课题的研究,记录了安徽馆设计的每一步,“徽文化让 城市更多彩一无徽不成镇”的主题也成为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贯穿的一条设计主 线。 1 1 1 上海世博会的安徽馆筹备现状 地 点:中国馆的二层展区 展览规划:中国馆位于世博会整体规划的核心区,在世博园区浦东区主入 口的显要位置。中国馆由建筑面积2 万平方米的中国国家馆、3 万平方米的中国 地区馆和3 千平方米的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中国馆共有三层展区,城市展馆将 在二层展区集体亮相,其中,安徽馆展区共有6 0 0 平方米,形状呈矩形,为岛式 形状分布。 展期:2 0 1 0 年5 月1 日n 2 0 to 年1 0 月3 1 日,共1 8 4 天宣传安徽的时间。 主题:徽文化让城市更多彩一无徽不成镇”一安徽馆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1 1 2 历届世博会的发展趋势 世博会( u n i v e r s a le x p o ,也称w o r l df a i r 或w o r l d sf a i r ) 是一项由主 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 活动。是世界性、非贸易性、较大规模的能代表参展国或企业最先进生产力的 展示、技术和文化交流的活动n 1 。世博会除了展示先进的科技和产品,还能够 欣赏精彩的表演节目,丰富多彩且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的项目,成为大多数 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它同时也充当着科技基地的角色,鼓励所有的人 发挥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将那些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科技、新成果展 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凶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韩匹克” 盛会8 1 。世博会中的每个展馆都是一件艺术品,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再设计的过 程,同时应以人为本,坚持“汉诺威原则”,从设计中体现对观众和工作人员的 关怀,更加体会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全世界的踅要性。 从i 9 5 1 年的英国伦敦世博会开始,已经走过了i 5 4 年个年头。下表i 1 分别 从历史阶段横向把世博会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热期和更新期四个阶段1 ”。 世博盒历史阶段横向划分表 历史时期世博会举办的时间 表t 一1 世博会所史阶段横向划分表 从世博会经历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列举一些不间阶段的典型的案例,纵观 它们的发展趋势: 以1 9 3 9 年的纽约世博会为例,遗留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设施的后续利用, 在展会组织筹划初期被规划设计人员所忽视,给后人留下了一片废墟。而它的 成功在于创造了一个丌创性的商业娱乐嘉年华的盛宴,为迪斯尼乐园勾画了崭 新的蓝图。此次世博会还解决了建筑造型、人流组织以及视觉传达问题,是值 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 9 7 4 年斯波坎举办的世博会主题是“无污染的进步”。第一次把目光聚 焦到环境问题上。启发和告诉人们健康且无污染的生存空间需要所有的人共同 保护和创造。1 。 2 0 0 0 年汉诺威世博会更加完美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提出了重要的 “汉诺威原则”,它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2 0 0 5 年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的爱知世博会是距离中国时空最近的一 届。在世博园区的选址上首先就遭遇到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冲突的问题,首要解 决的就是变更展区的规划。同时,所有的展馆全部采用了钢材和木料建设,不 用一丁点的水泥,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拆除m 。如果参观者再回到当初的园 区,只能感受到一片宁静和安详,丝毫找不到曾经发生过世博的影子。体验自 然活动已经成为唯一能够唤起人们对那次世博会的回忆。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0 1 0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中国城市经济等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也是继2 0 0 8 年奥运会后又一次重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安徽省也积极的 参与和准备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规划设计和筹建组织工作,安徽馆的设计与建 成,将会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窗口。作为城市展馆参加 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对于安徽省来说还是首次,那么安徽馆设计方面的研究也 是一个空白,希望通过安徽馆设计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为这一领域的研 究提供一些范例,同时也希望安徽馆的设计成为安徽城市品质提升的催化剂和 安徽城市飞跃、徽文化传播的关键要素。 通过调动和整合安徽各个代表城市的经济文化资源,借助于上海世博会, 以及在未来几年可能实施的城市关键性项目建设,积聚各方面的宝贵资源,集 中克服在安徽馆设计中可实际借鉴资源匮乏的现实难题,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 践经验的总结来完善世博会中城市展馆的设计问题。安徽馆的落成不仅反映了 安徽城市和地区的整体实力,也会成为安徽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举办和参加世 博会有利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市民素质提高,有利于举办地、参展各 省市与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和全世界的科技进步以及绿色生态的可持续环境保 护。 1 3 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的世博会,作为参展城市的安徽也是 首次在自己的国家参加规模如此巨大的展会,整个筹备和策划的过程都是需要 探索和借鉴的。在安徽馆的策划和设计中可能会遇到下面一些问题,围绕这些 问题我们进行设计论证和思考。 问题一:展示:作为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如何演绎具有安徽 特色的“徽文化让城市更多彩一一无徽不成镇 的主题? 哪些有地域特色的徽 文化可以凸显无徽不成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成为中国申博成功的重要原因。安徽首次 以城市馆的省份出现,可以借鉴的设计资料很少,如何利用6 0 0 平方米的展示空 间完美的演绎“徽文化让城市更多彩一一无徽不成镇”的主题? 问题2 :强度:整体园区日均4 0 万人次的参观流量,相对于安徽馆的日人均 量,如何保障有序、舒适和安全的参观行程线路? 历届世博会参观密度比鞍 女 吣目t * # 大阪里斯奉汉诗威爱知上海 表1 2 历届世博舍参观密度比较袁 上海世博会预计总参观人次7 0 0 0 万人,按照1 8 4 天的正式展期来算,每天平 均参观人数达到4 0 万人次”( 表卜2 ) 。按日均参现人数的百分之十预测,如何 让每一位来到安徽馆的参观者都有满意的视昕参观体验? 问题3 :高温期间如何在安徽馆造型设计和馆内环境景观上营造出赏心悦目 的设计方案? 世博会的展期正赶上当地气候比较湿热舶季节,尤其以7 、8 、9 三个月最为 炎热。在炎热气候下,室内人口密集的空间里,如何让各类参观群体把目光聚 焦到安徽馆,展馆造型设计的地方特色性和新颖的科技互动运用是一项很重要 的参考指标,其中环境景观舒适度的营造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问题4 :联系:在6 0 0 平方米的安徽馆中,如何合理的划分内部空间联系? 6 0 0 平方米的展区,可容纳的人数有限,大部分参观者要花时间在各城市展 馆间的移动和入馆前的选择上,特别还要考虑到弱势群体和残障人士的行进路 线。合理的空间设计和人流导向设计成为我们在展馆设计中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5 :取舍:在安徽各代表城市和题材的筛选中,如何合理的取舍? 古微州历史悠久,具有一大批代表性的地方城市和大量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瑰宝,如何能够更好的代表和展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新安徽? 如何更好的贴合 “无徽不成镇”的主题,成为筛选这些城市的衡量标准,也是需要我们反复斟 酌的问题之一。 问题6 :后续: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内新加入的城市,同时也是距离上海最 远的城市,如何利用世博会做好长三角经济医内的产业转移和展现安徽风采? 安徽位于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的经薪圈内,有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性 优势,如何让安徽馆的设计更好的体现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如何更 好的展现和推广安徽的风采是我们设计安徽馆展示问题时要思考的要素 1 4 课题研究的方法 历届世博会可供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我们主要集中研究世博会展馆设计 的研究方法,每个城市展馆的设计施工建设都凝聚着各行各业的科学家、艺术 家们几十年的呕心沥血,也凝聚着所有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视觉传达设 计师以及无数的施工人员的辛勤劳动的成果。本文的研究方法通过2 0 0 8 - 2 0 0 9 年度参与安徽馆策划、设计到投标的整个过程,总结的一些最为直观的感受, 通过参与上海世博会安徽馆整个团队的设计创作过程中达到了:从虚无的幻想 到现实的设计推敲,从漫无边际的搜罗到极具代表的设计展示,使安徽馆的徽 文化特色有着更加鲜明的符号特征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一次集体创 作更加体会到了历届世博会的绿色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仿佛一种精神和 生命的延续和传承。 本文通过实践案例的设计配合理论研究力求从更深的层次来探索和分析世 博会安徽馆设计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及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和文化 推动力。为世博会城市展馆的设计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法、举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分析法以探讨世 博会展馆的设计研究为引子,从而引发基于安徽馆设计带给我们的设计探索和 对安徽馆的设计分析。更好的融入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以 及相应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建设低碳示范城市。首先通过研究安徽馆 策划设计投标方案的比较和最终投标的安徽馆可行性方案的设计探索,总结出 安徽作为参展城市所能带来的科技、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设计分析。 通过历届成功的世博举办经验,可以以预知世博会对上海和安徽等一些周边城 市乃至全国的主要行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5 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见下页( 表1 3 ) ,本文共六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部分: 本文共六章,全文结构和主要叙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对2 0 l o 年上海 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备过程的总体描述和历届世博会的发展历程概述,阐述了最 初接触到世博会并参与到安徽馆的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本论题研究的 意义,并介绍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对百年世博背景下的世博展馆 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在世界发展大趋势下展馆的可持续发展。并开始 探索上海世博会背景下安徽馆的设计方法。第三章从团队最初的策划到多方案 的比较,分析适合于安徽馆的方案,提出了安徽馆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第四章详细描述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设计探索的新思路,分别从绿色生态、和谐 城市、地域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梳理,提出了安徽馆设计以及极具代表性的地域 文化对城市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第五章基于世博会安徽 馆设计方案的全面解析,分别从文化意向、立面、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的重 要性和新的思路,也提出了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 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第六章结语,充分做好安徽馆的设计工作,对于发 挥世博效应,推动城市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 作用。 在本论文的资料收集、观点形成等研究过程存在了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 是:中国还没有举办过综合性的世博会,虽然国际上举办过6 0 多届各种级别的世 博会,国际展览局本身又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国际组织;因此给我们筹办带来了 难度和挑战。另外,我们的最后的安徽馆设计方案仅是投标的项目方案之一, 部分的设计理念被上海世博会安徽馆借鉴,并没有完全的应用在上海世博会安 徽馆中,所以,在本论文中,一些论据和论点的提出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 在此衷心期望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教。 6 百年世博展馆设计概况 世 代 性 馆 述 博 表 展 概 上 世 会 景 安 馆 计 法 海 博 背 下 徽 设 方 方 整 的 划 2 0 1 0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多 方案设计分析 案 体 策 方案 的分 析 多方 案列 誉 小 并 索 结 探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设计探索的新思路 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 背景下安 徽馆的设 计新思路 的探索 安徽馆 地域文 化性思 路来源 和谐城 市所引 发城市 进程探 索 功能模 块的梳 理 空间组 织的设 计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设计解析 立面解析 结语 安徽馆的设计,代表的不是几个典型城市,而是整个省,动员的不仅 是几个城市的力量,而是整个安徽省的力量:要展示的不是古徽州的文明, 而是从吉至今安徽的文明,要反映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多元的文化。有 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表1 3 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7 第二章百年世博展馆设计概况 2 1 。世博一代表性展馆概述 2 1 1 横向分析世博展馆的发展脉络 从1 9 5 1 年的伦敦世博会到2 0 0 5 年的爱知世博会,经过了1 5 0 多个年头。以 世界地图为研究的平面,通过对各国举办世博会的时间、次数、特点进行横剖 面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世博会的横向的动态发展轨迹。从萌芽期的 以英国伦敦“水晶宫”为代表、以铸铁和玻璃为主要材料、以传统温室结构为 蓝本,采用便捷的预制装配方式进行施工的大型的展馆,方便建造和拆卸u 7 1 。 到发展期时的世博会展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从1 8 7 6 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主 办国展馆的诞生,在这之后的百年时间里,国家展馆逐渐取代了主题展馆。它 的出现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展示理念,体现了国家的竞争力,也意味着人类科学 和知识的进步。在这期间比较典型的代表性展馆有勒柯布西埃在1 9 2 5 年巴黎 装饰艺术展上设计的“新精神馆”以及密斯凡德罗在1 9 2 9 年设计的巴塞 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和阿尔托在1 9 3 7 年和1 9 3 9 年世博会上设计的芬兰馆等都成为 传世的经典之作 1 7 o 经过成熟期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寻找到以1 9 5 8 年布鲁塞尔 的原子球和1 9 6 7 年蒙特利尔的美国馆和联邦德国馆为代表的受到社会思潮和新 兴科学技术影响的展馆建筑,被建筑实录盛赞为一场视觉盛宴p 3 。1 9 9 2 - 年 塞维利亚世博会芬兰馆和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日本馆等都是更新期的代 表作品。这一时期的展馆延续了从产品展示转向文化和概念的展示。展馆的功 能性和设计原则更好的遵循“汉诺威原则 。提出了人与自然在可持续发展的条 件下共存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在设计和建造展馆的同时,更多 的开始关注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以及之后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2 1 2 纵向分析世博展馆的可持续性 世博会展馆设计独特之处是对世博会主题的理解和再现,经过上下百余年 的发展,无论从世博会举办的主题还是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清晰的感受到世 博展馆设计样式和建造材料的变化,并且开始明确区分不同的受众不同视角 口1 。从最初以英国水晶宫为代表的工业馆的设计,慢慢开始衍生出科学的展馆 分类和设计。分别有:主题馆、国家馆、国际馆、企业馆、城市馆、各国展馆 等各色展览馆。无论是哪一届世博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展馆,它们所面对的 受众群体只有两类:类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普通观众;另一类则来自于世界 各国的专业评委。 首先对于普通观众:最吸引他们的并不是深奥的主题陈述,也不是能多 看到展品,而是那些有创意,具有高度话题性的展示内容和方法。经过分析和 比较,我们发现,这些能够给人深刻印象的展示,都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点或 者几点:尽量简洁易懂;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具有趣味性( 即使 是成年人,也有着童心) ;能够引起参观者共鸣和思考,触动心灵;独特 的事物或者想法,让观众用简单的方式( 形式语言) 去了解深刻的理念,达到教 育观众的作用。其次,对于专业评委:则会从展馆的创造力、新颖的展示手 段、展品质量、展示内容与本届世博会主题的相关性、展馆功能和观众反馈等 方面进行评价。 其次,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人们更多的关注后续的可持 续利用和发展,因此用地面积和规模在逐渐的缩小或者在原有世博场地的基础 上加以重建和利用,或者利用一些周边场馆进行设计改造。 最后,从历届世博会展馆的设计上可以看出,由单一材料的设计向非对 称、自由式的混合环保材料的设计转变,都与整个世博会的主题和场地相互呼 应。从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无知,到人类为此而付出的惨痛的生命代价,逐步发 展到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认识,今天的设计师在参与设计 每一件作品的时候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场地自身特色有机结合,使每一届世 博会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无论世博会的主题怎样发生着变化,有一个大的原则是永远不会发生改 变,那就是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因此,纵观百年世 博展馆,它们的建筑造型和功能都是可持续发展的n 。 2 2 世博展馆设计案例类型 2 2 1 科技型 科技发明是早期世博会展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电灯、电话到电影、汽车, 到现代文明硕果累累,因此有人说过“切源于世博会 。工业革命以来世博会 上所展出的很多发明成果都深深地植根于人类文明之中,为人类造福。贝尔、 爱迪生、莱特兄弟短短数十年间,他们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一个时代h 引。 现代的科技成果展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前享受到未来科技的力 量,也思考着2 1 世纪的人类将要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高科技手段进行模 拟演示,把世博会的主题由口号变为了某种现实,把参观者由现实带入未来, 在现实和玄幻之间进行游走。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丰富展示的手段,现 代世博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世博展馆无疑是其展示的最好场所,常运用先 进的多媒体技术作用于人类的各种感官。历届世博会也是科技的展示场,各国 也会把本国最新的科技带到世博会,可以说世博会是各国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 盛会。 9 科技型的展馆般分为两种:一种直接应用在展馆的建造中( 图2 - 1 ,2 ,3 ) ; 另一种科技运用在工业、生活、环保、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一些应用展示,利用 我们大自然中常见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生态资源的利用更好的保护了生 态环境。做一个真正的低碳城市( 圈2 - 4 ,5 ,6 ) 。 图2 一1 2 ,3 科技性展馆建造 一 图2 4 ,5 6 科技性应用 222 自然型 砖、木、竹、石、花、草、叶、藤等取自于大自然的材料做为设计师运用 的主体材料,除了是对历届世博会主题演绎的创造性的实践外,更颠覆了1 8 5 1 年起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以钢铁、玻璃为标志的现代建筑理念。( 图2 7 ,8 ) 这些用自然的材质构筑的建筑肌理,其实正是对结构主义的充分理解,并解构 了人类对自然睿智认识、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也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潜能。 图2 7 8 自然型展馆 瑞士首个公开展示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方案的国家,从空中俯瞰,瑞士馆 勾勒出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总体轮廓( 图2 9 ,i 0 ) 。在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上,它开创性地将自然和高科技元素结合,展馆品外部的帷幕主要由大豆纤维 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可持续性理念与建筑美学在这里完美地融为 体,是自然型晨馆的完美代表 圉2 - 9 ,l 0 瑞士展情前祝阁与俯视图 西班牙展馆的设计方案是“柳条编织白勺篮子”。整个展馆以环保材料为主调t 用钢管作为建筑结构,墙皮则采用了编织的柳条,室内设计使用竹子和半透明 纸作为材料( 图2 1 1 ,1 2 )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自然光透过钢管和柳条的间 隙射进室内,还方便了日后的拆卸,也是一个优秀的自然理念作品。 0 i | i ;- 二盖舀 瞬2 一1 1 1 2 西班牙馆前视图和内部嫂果图 日本馆的设计也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 大限度地利用( 图21 3 1 4 ) 。 窿 图z 一1 3 ,1 4 日本馆前视图和俯视图 瑞典馆的外立面做得简洁清晰。白桦树的剪影与内部的风格统一入口处 为松树的剪影,松树旁边的黄色与蓝色圆圈,仿佛荡漾开来的水波是一个在 设计理念上接近自然的作品( 图2 1 5 ,1 6 ) 。 圉2 一1 6 ,1 6 瑞典国家馆效果图 2 23 民族特色型 民族特色型展馆就是向观众讲述各民族或者地区的在某个领域对事件的理 解,以及伟大的创举。日本、瑞士等一些国家同样先后设计建设了既符合可持 续发展理念,又具有独特审美且环保实用的民族特色型展馆。日本有个完全用 竹子打造的、极其生态化的展馆。瑞士馆则采用了冷杉木进行建构。这些既生 态环保又极具民族特色的展馆显得独特而绚丽。波兰馆采用了比较有名族特色 的抽象的不规则纹样图案作为国家馆设计的主要元素和展馆外观设计( 图2 一1 7 , 1 8 ) 这些有名族特色的展馆对世界各国参观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他们从中了解 了世界以及其他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名族的就是世界的”。 警;滞 圈2 1 7 ,1 8 波兰国家馆效果国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在地球上的经纬度也不尽相 同,因此,地理、人文、气候条件会存在差异,所以在不同国家举办的世博会, 建造的世博园区都能给世界 民补充到新鲜血液和营养,不同琵族的经济、文 化在世博会的大舞台相互交融,繁殖,形成异域文化同化的新格局,也形成全 球一体化的大趋势。 224 娱乐参与型 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水的极致”主题馆实际是也是一个三维动感影院, 通过多媒体电影展播来展示飓风、洪水、海啸、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观众们穿着雨衣,坐在摇晃剧烈的椅子上,亲身体验平时会触及生命危险的灾 害天气。1 ( 图2 f 9 ,2 0 ) 。 田2 一1 9 2 0 世博会互动照片 在爰知世博会的三井东芝馆给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互动项目,设置一 些仿真的场景。三菱馆i f x 影院,通过拼贴的影像、声音系统让观众感受到无 限空间里的想像魅力。使展馆变成了一种与时空相互融合的四维空间,结合风 格迥异的空间组合,穿越在虚拟、真实、梦幻以及物理空间的传统界定范围。 人流和信息流通过这种互动形式的空间进行转换,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全民参 与效果。达到了使观众进入到不同区域参与互动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 和趣味化,并使展示互动内容传达了极强的娱乐性,通过些互动、科学技术、 艺术和建筑的装置或造型来表现了虚拟与现实的差异。传达了设计师所追求的 游戏性以及临时性的特征。上面这些因素加上观众的积极性铸就了娱乐参与 型展馆的魅力所在“。 在世博会的娱乐参与型的展馆中,多媒体互动技术得到了充分应运,观众 参与互动井可供选择的自由度就大大提高。参观者可咀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 喜好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互动模式。展馆的空间形态也随之更加的丰富多彩, 娱乐参与型的空问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由静态的转向动态的, 由二维、三维空间转向思维运动空间。影像、道具以及观众都是可以运动的, 这一些不仪要为可以预知的行为提供空问,还要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为那些我们不可或还无法预知的行为提供条件。通过参与者触觉、听觉、视觉 等来加深参观者的参观感受,更加有效的减少艘馆和参观者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225 传统展示型 无论科技如何麓展,在我们的展会上,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展示类型,最常 见的就是文物型的展览方式,它们绝大多数是历史遗留或沉淀下来的精粹。经 过岁月的洗礼,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隔上百年甚至千年展现到世人面前,成为一 个主题或者一个焦点的话题。让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更为直观的去了解先人们的 生活方式。这种单一的展览模式,仍然吸引着收藏家的目光。传统展示型的展 品其实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从架上绘画、雕塑、到现在的高科技的装置艺 术,虽然装置艺术自身也充当着一种媒介,但就其展示方式而言还是属于传统 的展示类型( 图2 2 1 ,2 2 ) 。 图2 2 l ,2 2 传统展示型展馆 2 26 文化艺术型 展示手段的多样艺术性都离不开与文化艺术的相互结台,包容了文学、绘 画、音乐、影视、舞美以及行为艺术等很多的艺术门类“。每一届世博会上各 具代表性的特色展馆必定包容了极强烈的文化艺术感和地方特色。因此,可以 说无论是科技型、传统展示型以及互动型的展馆也都是包含了或多或少的文化 艺术内涵。不一定定义为文化艺术型,但我们能够看出之间是互相融合且连贯 的。还有一些是为特定的文化艺术展品设计的展示空间类型,日本建筑设计太 师安藤忠雄就设计过此娄的作品,展馆内部的形态、大小、色彩、光照等都为 了展品而设( 图2 2 3 ,2 , 1 ) 返样的空间更适合于放置一些永久性的文化艺术品, 也就注定了这类展示空间的特殊性。 圈2 2 3 ,2 4 文化艺术型展馆 2 3 上海世博会背景下安叠馆设计方法 231 省区市馆的概况分析 2 。1 0 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素包括( 图2 2 6 ) :展馆区、国家展 馆区、主办国晨馆匡、独立展馆区、联合展馆区、国际组织展馆区、休闲娱乐 区、配套区以及公园区等。地面、地下、空中回廊及缆车构成的四度空间转 换,一定能让观众体会到平面无法感受的丰富内容一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感 受未来城市生活给人们的美好憧憬。 圈2 2 5 世博园区展馆规划图 2 0 1 0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区由:国家馆+ 省区市馆+ 港澳台馆构成。其中,省 区市馆处于世博会浦东b 区世博轴国家馆的东侧,北起北环路,南到南环路, 西起上南路( 图22 6 ) ,东到云台路中国馆区的一层。2 ”。 圈2 2 6 省区市馆的施_ _ 规划圈 圈2 - 2 7 省区市馆的建筑数据圉 其中,省区市馆的圭入口是西侧上南路。展馆东、南、北面布置肯1 1 个 人流或者物流的运输出口。其中3 1 个省区市集中在统一的区域内。各省区市展 示空间面积为6 0 0 平方米。每个展位区域形状为矩形,长度3 36 米、宽度i 78 米( 图2 - 2 7 ) ( 图2 - 2 8 ) ( 局部有调整) 。1 。 荸。一 , , + 乎。,1 锺k 翌秒 目斧一一拇垡致扩一, 图2 - 2 8 省区市馆的线路规划图圈2 2 9 省区市馆的展位示意图 根据目前规划设计,将为每个省区市提供的工作空间。大约面积1 3 0 平方 米,层高3 米( 图2 2 9 ) 。包括两问办公室每间1 8 平方米。房间将配置空调设备 和通讯接口。其中以下几点在安徽馆展示区域内是不可忽视的安全因素:消 防通道( 图23 0 ) 和布展退让在6 0 0 平方米展示空问内,要求沿公用通道展位向 内退让15 米开始布展,毗保证主通道1 0 米,副通道6 米。相邻展位短边向内退 让2 米开始搭建。相互背靠的长边边界可不作退让,需要相邻展位区域的省区 市协商解决。在方案设计时要规划展位的出入口和等候区并与展馆通道相衔 接,在展馆的通道和退让空间不可搭建和堆放物品,确保通道畅通。目前建筑 设计消防与货运主通道人口r j 尺寸为5 4 米, k 45 米,双开门,消防与人流辅助 通道出 口门尺寸为54 米$ 2 7 米1 ( 图2 3 】) 。 罔2 3 0 省区市馆漪防通遣圉陌2 - 3 l 省区市馆管掏匿 232 安徽馆的概况分析 安徽馆的展馆位置分别与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相邻( 图2 3 2 ) , 为了在众强省的展馆中更好的凸显古徽州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个蓬勃发展的 安徽新形象,因此安徽馆在外观上,力图以经典的粉墙黛瓦作为标志性元素来 诠释全国闻名的徽派建筑,表现出恢宏、大气、尊贵和秀美的特色,同时又将 注重传统徽文化和现代高科技的有机融合,着力把视觉盛宴与观众互动完美结 合起来,充分体现安徽的历史厚重感和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在布置展馆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展示主题的前提f ,特别要注重内容与形式 的结合关系,处理好繁简、多少、深浅、大小之间的协调性。在有限的展示空 间内,做出具有安徽特色的展览,而不是变成了自己省市的成就展。更多的反 映安徽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回望昨天看到人文安徽、秀美安徽、创 新安徽和崛起安徽。设计的时候考虑从不同的视角、文化背景、地域差异进行 深_ 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阐述和互动展示,贴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233 相邻屣馆的对比分析 我们分别了解下距离安徽馆周围的各展馆即将展出的主题和展示内容 “8 出鼍 b ii 摊 m m 图23 2 相邻各省馆区域平面图 江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馆风格定位在“生态江西”的主题引领 下,充分运用体现扛西特色、代表江西精神,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固、千 年瓷都”的特点,让世界了解江西、记住江西、向往江西( 图2 3 3 ) 。 江苏利用起江苏特色园林化的人居环境,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 展的主题,带有科幻艺术的风格,气势恢弘,意境开闶,具有浓烈的时代精神 和视觉震撼。展示了江苏悠久的历史文化,发达的经济社会、美好的城市建设 和富裕幸福的人民生活等等特点( 图2 3 4 ) 。 圉2 3 3 江西馆散果图,图2 3 4 江苏馆效果图 福建主题确定为“潮涌海西,魅力福建”。海西战略博太精深,内容十 分丰富。根据参展的有限空间和展览传播的规律,从提炼福建最主要的特点和 亮点八手,以“开放前沿”、“缘通两岸”与“和谐家园”三条主线对主题进 行演绎,以更加充分地展示海西经济、社会、科技、人文,以及城市建设等方 方面面的成就和魅力( 图2 3 5 ) 。 山东是孔盂之乡、礼仪之邦,博丈精深的齐鲁文化兼容了多元文化的 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被历代中国人 尊奉为文化圣人,是世界性文化符号。表达了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平”的好客情怀( 图23 6 ) 。 图2 3 5 福建馆效果图,图2 - - 3 6 山东馆效果圈 以上四个省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背景 主题f ,本着通力合作,相互依托的精神 都会在“城市一让牛活更美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功能性食品市场消费趋势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氨基酸饲料添加剂临床效果验证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地热能供暖与智慧城市能源系统融合2025年技术突破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客户体验创新案例解析报告
- 2025年国家GCP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综合卷)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管理与国家安全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创新报告
- 2025年电厂安全教育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基于融合教育的学校管理创新
- 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微商基础培训课件
- ISO9001:2024版质量手册资料
- 2023-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民族宗教团日活动
- 新娘化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