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探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点 兼析女高音芭芭拉鲍奈的演唱 摘要 舒曼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在钢琴、交响乐、室内乐、音乐评 论等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作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他在艺术歌曲的发展中承 前启后,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他 的艺术歌曲,尤其是诗人之恋的研究多而不深。本文以尚家骧先生译注,人 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人之恋和钱仁康先生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的舒曼艺术歌曲精选为参考蓝本,从对诗人之恋歌词的选择上、作品音 乐特色再次探究以及对芭芭拉演唱版本的剖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文章从以下几个侧面对诗人之恋进行探讨:第一章,从舒曼的成长经历、 文化修养、对完整诗篇的尊重与选择等角度对舒曼进行介绍。第二章,从舒曼的 政治倾向性和时代特性的角度对套曲中歌词的选择进行探析。第三章,从音乐本 体出发,对音乐强化歌词风格、演唱技术难度设计、变化音、转调的应用和伴奏 的角色等角度出发再探诗人之恋的音乐特点。第四章中,以芭芭拉的演唱为 案例,对诗人之恋的演唱要点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舒曼、诗人之恋、音乐特色、芭芭拉鲍奈、演唱分析 t h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v o c a ld i c h t e r l i e b e lh ea r t l s t l cc n a r a c t e r l s t l c0 tt h ev o c a i d l c n t e r i i e b e 诊 一n1h 一- a n a l v s l s0 is o d r a n 0s l n g e rb a b a r a 【a b s t r a c t 】 a sam u s i c i a ni nm er o m a n t i cp e r i o dn i n e t e e n t hc e n t m y ,s c h 啪a n nm a d eg r e a t 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tp i a n o ,s y m p h o n y ,c h 锄b e rm u s i c ,a j l dm u s i cc r i t i c a l s oa sa n e x c e l l e n tc o m p o s e r h el e ru st o n so fg r e a ts o n g s b u t ,f o rav a r i e t ) ,o fr e a s o n s ,m e r e w a sn o tm u c hr e s e a r c ha b o u tm ss o n g s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o r l en a m e dd i c h t e r l i e b e t h i sa j t i c i ee x p l o r e sl y r i c s ,m u s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b a b a r a ss i n g i n ga n a l y s i so n l o v eo fp o e t ,r e f e r i n gt h eb o o kl o v eo fp o e tp u b l i s h e db yp e o p l e sm u s i c a lb o o k c o n c e m ,t m s l a t e db ym r s h a i l gj i a x i a j l g , t h i sa n i c l ei ss u p p o s e dt 0m a k ea 向n h e rr e s e a r c ho fd i c h t e r l i e b e o nt h e l y r i cc h o o s i n g ,m u s i cc h a r a c t e d s t i c ,a 1 1 dt h es o n gb a b a r a s t h ef i r s tc h 印t e ri sa b o u t s c h u m a n n s 伊o w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a i l dc u l m 】r a la w a r e n e s sa n ds c h u m a n n sr e s p e c ta i l d c h o i c eo fm i sp o e m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i sa b o mt h e 甜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打s t i c so n d i 虢r e ma p p l i c a t i o n so fi m p l i c a t i v ev e r b s ,t v 旧o p t i o n a lm e l o d i cl i n e s ,t h ed e s i g n i n g o fs i n g i n gs k i u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 so fd e r i v e dn o t e sa n dm o d u l a t i o n ,a n dv a r i a t i o n so f a c c o m p a n i m e n tr o l e t h et h i r dc h 印t e ri sb a s e do nb a b a r a ss i n g i n g ,d i s c u s s i n gk e y p o i m sa n dd i s p o s a lr o u t e so fs i n g i n g i n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t ot a l ( eb a r b a r a ss i n g i n g a sac a s e ,d i c u s s i n gt h ek e yp o i n ta n dp e r f o m a c i n gm e t h o do ft h ed i c h t e r l i e b e k e yw o r d s :s c h u m a n n ,d i c h t e r l i e b e ,a n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b a b a r a ,s i n g i n ga n a l y s i s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 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 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也6 殆日期:f 。6 1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储虢渤色辞燧锢抑耽乩儿 向帅范人学颂i j 学位论文 再探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点 兼析女高音芭芭拉鲍奈的演唱 引言 美国纽约大学音乐欣赏教研室主任罗杰。卡曼认为i1 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 音乐中最富特色的体裁之一,艺术歌曲是为单声部声乐和钢琴而写的作品;在艺 术歌曲中,诗歌和音乐融为一体,声乐声部与钢琴结合一体,它是带钢琴伴奏的, 以诗歌为歌词,以音乐表达诗歌的情绪和想象的独唱歌曲。 1 舒曼作为1 9 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发展了先前的艺术歌曲传统,更加 注重音乐形象和情感,使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变。他的音乐作 品大多精炼简短,善于用音乐描绘形象和刻画人物音乐心理。在研究生学习 期间,导师根据我的演唱特点选择舒曼的诗人之恋作为我的研究方向。 通过演唱实践,笔者发现诗人之恋这部声乐套曲音调婉转曲折、音域 适中,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是嗓音训练和乐感培养的极佳教材。最近几年中, 大家愈加关注舒曼的这部声乐套曲。但是经过笔者在各图书馆的查阅以及在中 国知识网、国内外学位论文网的搜索,发现对舒曼艺术歌曲的研究多而不深,对 舒曼诗人之恋这部作品往往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这 样的现状,笔者决定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再探诗人之恋的艺术特点。 诗人之恋创作于1 9 世纪的四十年代。进入四十年代,舒曼的整个生活 和事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克拉拉的美满姻缘使得他的感情得到了最终的 归属,这对于一直漂泊在外的舒曼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这一段时期内,音 乐源源不断的从他的脑海中涌现出来,钢琴己不能满足他的这种表达欲望了,他 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最早形态、情感表 达的极佳方式,恰恰符合了这一时期他的这种心理需要。被爱情激荡着的心要像 夜莺一般不知疲惫的歌唱。海涅抒情的歌词强烈的吸引着他,使他兴奋,让他感 动,优美的歌词被舒曼安上了会色的翅膀,展翅飞翔。此套曲歌词选自于海涅的 组诗抒情的插曲,这是一套由青春的烦恼、抒情的插曲、还乡集、哈 罗杰卡曼著音乐课徐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 0 0 4 年9 7 页。 j j 帅池人。学坝i j 学位沦史 尔兹山游记、北海集血部分组成的组诗。;舒曼从中只挑选了其中的1 6 首 进行创作,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人之恋。 去年,在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举办了一场以诗人之恋为主题的音 乐会,通过演唱实践对此套曲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虽然前人对诗人之恋已 有研究,但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后获得了新的研究角度。所以,笔者将以不同以 往的思路再探诗人之恋中的艺术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演唱体会对芭芭拉演h 昌 的诗人之恋进行分析。经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学到了很多在演唱中无法获 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笔者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也希望通过本论文的撰写,能 为此套曲的研究进一份微薄之力。 2 王人燕著艺术歌曲形态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7 年第1 6 7 页 2 j j “i j 虹也,、豢坝l 学位论上第_ 币舒蔓的生k j l :境至f i 文化修养 再探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点 兼析女高音芭芭拉鲍奈的演唱 第章舒曼的生长环境和文化修养 第一节舒曼的成长经历 德国是一个盛产音乐家的国家,舒曼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热爱音乐并充满着 音乐的国家。罗伯特舒曼,1 8 1 0 年出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城的一个书商 家庭。早年他矢志成为一名钢琴家,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目,但由于手指的伤 病才放弃了原有的钢琴梦想,转为作曲。后来他通过做报刊的音乐评论,提携新 人,向听众介绍优秀的钢琴家及音乐作品而跻身为一线音乐家之列。 舒曼的父亲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本人虽然不是音乐家,但却极其爱好音乐 和文学。在文学方面,他经常从自己的书店罩带回许多书给年幼的舒曼看,使得 舒曼从小就获得了广泛的古典和现代文学知识。上了中学以后舒曼更是独立的翻 译和研究古典文学作品。1 8 2 5 年舒曼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这个团体以研究古 典文学和德国文学为主要目的。团员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并 作相关的读书报告、讨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舒曼的 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舒曼自己也尝试着写作诗歌,其写作的诗歌形象鲜明、生 动大胆。这些丰富的文学知识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与想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上 了大学之后,他更热衷于文学课程的学习,歌德、拜伦、席勒等人的诗歌和希腊 悲剧更是让他如痴如狂。在研习文学作品的同时舒曼也不断的从文学作品中汲取 营养,并力图将音乐与文学相接近。 第二节舒曼的文化修养 1 8 世界是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世纪。在这种思潮的支配下,文 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个人情感也是诗歌中重要的主题。此后诗人们逐渐在自己的诗 歌中抒发个人情感,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较高水平和美好意境的诗歌。( 如 海涅在1 8 2 0 年创作的一首叙事诗两个近卫兵) 3 出身于书商之家的舒曼幼年时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学习、鉴赏诗歌,再 加上他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非同一般。他能准确的体会到 3 王大燕著艺术歌曲形态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7 年第1 6 9 页 3 f j j i f j 池人0 j 坝i 学旺论文 第一章舒世的卜k j 4 :境f l 爻化修养 隐藏于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并能根掘自己的理解而谱写出与之相匹配的、能表达 出歌词意境的旋律,使得歌词和旋律,或者说足诗歌与音乐能够达到水乳交融的 境界。就是因为他非常注重歌词本身的艺术价值,希望通过音乐手段,使诗歌焕 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来。因此,后人将舒曼誉为“诗人音乐家”。 第三节舒曼与诗歌 纵观艺术歌曲创作的全部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家们常常采用著名诗人的 诗歌进行谱曲创作,舒曼也不例外。拥有极高文学修养的他在创作歌曲时对歌词 的挑选极为苛刻。这一时期,组诗和叙事诗是作曲家们的宠儿,由于他们无论是 在篇幅的长短上,还是在表现故事情节的多样性上都具有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 因此从8 世纪起,作曲家们普遍为组诗配乐构成声乐套曲。4 舒曼一生大约创作 两百多首歌曲,歌词多选自浪漫主义时期德奥诗人的作品,如妇女的爱情生活 ( 夏米索,共八首) ,爱之春( 吕克特) ,桃金娘( 海涅、吕凯尔特、歌德、 拜伦等诗共二十六首) 51 9 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对人性的种种表现进行描绘 并反复的自怜自爱,究其根源都是为了表达人性的本质。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的反 封建,反压迫,宣扬平等、自由、博爱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在音乐上一方面表现 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浪漫主 义情怀。6 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文学家们所创作的诗歌正是迎合了这种时代发 展的趋势,而且他们的诗歌注重诗律的规则和完整,韵律自然,容易上口。这些 诗歌特征恰好与当时的音乐风格相吻合,因此,成为了舒曼创作艺术歌曲的最好 的文学脚本。他将这些诗人的诗歌深入研究并理解其内容,从诗人的角度引导自 己的灵感来创作旋律。与此同时在注重创造诗情与乐意的完美结合的同时,通过 节奏、和声色彩的变化和丰富的织体,营造章话般的梦境,使诗歌成为音乐的诗 歌,使音乐成为诗化的音乐。诗歌与音乐在他的手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结合, 这必然将德国的艺术歌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 千人燕著艺术歌曲形态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7 年4 页 5 黄琳华著舒曼传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 9 9 8 年1 8 5 一1 8 7 页 6 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5 年2 3 3 2 3 7 页 4 上泓蛳;i :l 二学伍! j j 学位论殳 第一:嘉 i 0 人之地彰:i 可以探 第二章诗人之恋歌词再探 第一节舒曼对诗人之恋歌词的选择 诗人之恋歌词来源 在舒曼的音乐生涯中,艺术歌曲的创作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舒曼一生共创 作了两百多首歌曲,其中大约二分之一的歌曲是在他婚后的那一年,也就是1 8 4 0 年中创作产生的。所以1 8 4 0 年就很自然地被人们称为是舒曼的“歌曲之年”。而 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之恋恰巧就是在这一年中诞生。 1 8 3 3 年3 月的一天,舒曼在日记中记载:“海涅的诗就是音乐。7 。七年后, 舒曼根据海涅抒情集中的一套组诗抒情的插曲改编创作了声乐套曲诗 人之恋。( 抒情集由青春的烦恼、抒情的插曲、还乡集、哈尔兹山 游记、北海集五部分组成。) 抒情的插曲这套组诗,原先是放在1 8 2 3 年 4 月发表的阿尔曼梭和拉特克利夫这两出悲剧之间,因此这套组诗被叫 做抒情的插曲。1 8 2 7 年这套组诗被收入到诗歌集中。8 抒情的插曲 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人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以及失恋后 的痛楚,这是青年海涅对他表妹的爱情的袒露。这部组诗由6 5 首短小的诗歌组 成,每首诗歌的形式短小灵活,表达的感情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海涅不拘一格 的诗歌风格使得他的诗歌独树一帜,成为德国抒情诗中不可替代的灿烂瑰宝。 抒情的插曲的这六十五首彼此独立,但紧密相连的歌曲合在一起向我们 完整的描述了诗人整个青年时期的情感历程。舒曼常常从他的朋友或同时代人的 著作中挑选歌词。尽管他深爱诗歌,但还是觉得它比不上音乐。因而偶然需要它 时,他会毫不犹豫的改动诗句。既也不考虑原文的韵律,也不顾忌的重复使用它 们以满足自己的音乐所需。但对于海涅的诗歌,他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尊重。 第二节对于诗篇的选择 一、温和的政治倾向 舒曼和海涅一样都是具有浪漫主义思维与性格的艺术家,但是其中还是有一 定区别的,与海涅相比舒曼的艺术性格更加的含蓄、温和。舒曼的朋友在政治上 7 巴巴拉迈尔著罗伯特舒曼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4 年3 6 4 0 页 8 盖文剑关于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首都师范大学2 0 0 1 年第二章 向师范人学倾l j 学位沦艾 第一争i j :人之也i * 歌洲i l f 探 多半都是自由主义者或激进派,但是他就不理会这些政治的潜流。海涅在原涛中 毫无保留的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强烈的不满之情。就如在原诗中的第二十八首, 海涅是这样写的:“我不相信那些教士口中的天国;我只相信你的眼睛,它就是 我的光明天国我不相信那些传教士口中所说的天主;我只相信你的心,更没有 别的天主。我不信什么恶魔,地狱和地狱的苦行;我只相信你的眼睛和你那颗邪 恶的心。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这几句诗歌并没有什么嘲讽之意,但是在当时的 德国这也许会为他引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要知道在这首诗中,海涅多次对“天 主、“天国”和“传教士”提出质疑。设想一下,在德国这样一个宗教纪律异常 严格的国家中,这些词语意味着什么? 在海涅的眼中,“天主”、“传教士”只不 过是一些无聊的骗子,他们利用宗教来统治人心。在这些尖锐的文字背后充满着 民主思想,流露出对德国统治阶级无情的嘲笑。所以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对海涅进 行了十分残酷的封杀,禁止任何人发行海涅的作品。但这却丝毫无损海涅诗歌的 传播与发展。舒曼选择了这部诗集,但却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诗中可能有的微妙 的隐喻,巧妙地对这些部分进行修改或删除,去除了这部分成分。舒曼曾有过这 样一次经历,在追求克拉拉的艰难岁月中,为了迎合老维克,舒曼寻求各种方式 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从1 8 3 8 年开始,舒曼就在维也纳寻求发展的空间,希 望通过在维也纳出版他的杂志来迅速的提升自己的地位,好让克拉拉的父亲回心 转意。对于当时的舒曼来说这次机会是与他一生的幸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但 是由于当时是处在梅特涅的统治下,文化监督十分严酷,当时还从未允许一个外 国人在维也纳创办杂志。在他带的几本拜伦和让保尔的作品被查抄之后,他所 有的努力、计划都付之东流了。我们也许可以用舒曼的这次经历来解释他为何要 回避海涅的讽刺,只是选用其中内容比较温和、含蓄的歌词为其作曲。改编后的 诗歌失去了这部分营养,但是舒曼成功的用音乐的手段挖掘出诗歌更深一层的感 觉,用更细腻的音乐描绘原著中的诗情画意,使套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事实上, 海涅的诗歌此时已经完全成为了舒曼式的诗歌了。 二、充满矛盾的时代性倾向 舒曼是浪漫主义精神的化身,他的浪漫派特质大部分是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 形成的。在这之前还未有过一个作曲家能像舒曼那样使音乐成为“诗意的”音乐。 音乐的本质、艺术的花朵必须都是诗意的。抒情的插曲是张扬的,是激情的。 所以在歌词的选择上生性害羞的舒曼更倾向于那种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稍带些 6 l 二力p 啦她人学蚬i j 学位论文第一二章诲人之恋歌m f i j 探 许含蓄、委婉的诗歌。这一时期德国浪漫主义艺术思想呈现了一种非常矛盾的心 理状念。这些人一方面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因为理想在 现实中无法实现而逃避到梦幻与幻想中去。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也正是处于封 建复辟时期的这部分德国知识分子的心理状念的集中反映。再加上德国人生性含 蓄、谨慎,情感不易外露,所以种种原因导致在诗人之恋歌词的选择上,舒 曼充分的发挥了他的极端个人的浪漫主义艺术性,尽量选择一些内容温婉含蓄、 带有梦幻色彩的歌词。他关心的不仅仅是诗歌感觉的外框、外表,而是诗歌中人 物内心的一种状态。所以,也许基于这种考虑,舒曼才会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掉 其中的嘲讽气氛,只选择这十六首。 附图:诗人之恋的歌词选择9 诗人之恋原诗 第一首灿烂鲜艳的五月罩选择原诗第一首 第二首从我的泪中选择原诗第二首 第三首小玫瑰,小百合选择原诗第三首 第四首当我凝视着你的眼珠选择原诗第四首 第五首我愿把我的灵魂陶醉选择原诗第七首 第六首莱茵河,圣洁的河流选择原诗第十一首 第七首我不怨你选择原诗第十九首 第八首那小巧的花儿们如果知道选择原诗第二十三首 第九首笛子和小提琴选择原诗第二十一首 第十首听见那歌声响起选择原诗第四十五首 第十一首一个青年选择原诗第四十三首 第十二首一个明朗的夏天早晨选择原诗第五十一首 第十三首我曾在梦中哭泣选择原诗第六十一首 第十四首我夜里在梦中选择原诗第六十二首 第十五首古老传说选择原诗第四十九首 第十六首往昔痛苦的旧调选择原诗第六十五首 9 张玉书编,海涅选集诗歌卷,人民文学版社。1 9 8 5 版 7 幻帅范人学f l ! ;! i j 学位论文第! 章i j :人之也i 一尔粘。包n 扬j 第三章诗人之恋音乐特色再探 第一节用音乐强化海涅诗词中的含蓄风格 诗人之恋如同戏剧一般,用音乐的语汇向人们讲述了二段动人的爱情故 事。歌曲旋律优美舒展,含蓄的音乐描绘着诗人不同的情绪变化。有描绘诗人无 人回应的爱慕,还有描绘失恋的痛苦等各种情绪的。在诗人之恋的创作中, 舒曼独具匠心的为每一种思绪定做属于它们自己的音乐语言。 例1 :灿烂鲜艳的五月里 这首歌是整首套曲的第一首,歌词共四行八句,每句歌词对应一个乐句, 简单明了。在前奏中舒曼放弃了常用的变化音,而是以升f 小调忧郁的六级和弦 拉开了这场爱情大戏的序幕。旋律声部抑扬顿挫的询问与低音声部的喃喃细语遥 相呼应,一唱一和。舒曼在为此配曲时多次使用升f 小调的特征音升e ,处于主 旋律强拍的特征音加强了小调的阴柔、婉转色彩,歌曲前奏显得羞涩而谨慎,诗 人的爱情如春风细雨般静静的飘洒过来。 详见图一: 鼍曲五h置,焉囊 的花囊 l m 椭i - t _ 晒曩矗职。囊- lx _ n h k 再_ 一,曩 一:= 图一 歌曲描写的是在灿烂鲜艳的五月里,鸟儿歌唱,诗人决定要向爱人坦白自 8 ,i :;b 帅池人学 ! 上学位论义 第一二奎& i :奠、之念洗啬啄挎心m 抓 己对她的爱慕之情:这种如少年怀春般的爱慕足纯洁的、i 羞涩的、含蓄的,对爱 情的憧憬与希望已经溢满心头。但是,爱情的道路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的。在音乐 的写作上,作曲家更多的运用不稳定的切分音j 弱起音及转调等手段来暗示诗人 的爱情之路充满着荆棘。 当人声引入时,为了配合歌词内容,舒曼曲风一转,将朦胧化转为明朗。乐 曲由升f 小调转到a 大调, 详见图二: 叠i l , 。-阳。 菇髻 l, 謦一点;l 曩一 当箍舞;_ 挚牟 l ;。! 菱函一 1 一l j 一i 。 r1“ll - ,一1l i 纛一麓蓉辩纛厮智 一毫一 l _ i _ 蕾d b 妇奄捌【囊n 砖 鸸m 稿一一k 跏一舅孵 t 冬i魍嘲i 产嘲、。嗣自嘲 茂睁粤搴p ,瞄 珥 一琴一1 o童 ! _ j 一_誊。浏吾j o 一 l 囝 ,一一一 一一 一锹 ,剃= ”已o f - 商姜 裂j 兢 io - 。i 一汐一s ”b 。, 謦j 、 4 4 咚 u ti。一 一 蕴鬈 0 0 ,卑誊i #_ 。 。i 一 一囊毒 ,一-一 l 囝 7 i 秘习h翻i- l , , 臣,f :i西 ,耐i -fr 。苎一苎, 窭。蔓i 蠢。 - 玉l i 尊-馆 秘毫参 麟州陬缸黼l i i 酬* 轴一黻 妇妇一k 函;一 ;痊譬叁j 撼 娶罂垂蠹曼避巴趋 夥弋_ _ 蠢1 缬 纠妒一 翮限挺 ,1 - 一一一再 f i m 一- 一 j 一 , 1 1 图二 大调的明朗正如主人愉悦的心情一样,充满着期望。在阳光下,花朵中,在 9 力帅【:! :人学倒! i j 学位沦文笫一i 帝睛人,二岂、i t 丌、特包心探 “我”的温暖的心中,爱情的意念瞬时升起,诗人忘情的呼喊。歌曲的第9 1 2 小节的高潮处,作曲家有意识的将它的和声进行处理为v 一一的不完满进行, 作曲家在一丌始就非常含蓄的对诗人这份信心满满的爱情保留了自己的看法。同 样,在歌曲的高潮处,经过钢琴伴奏的层层助推人声到达了此曲的高音9 2 ,但作 曲家在此处并未让人声停留过长时间,只是匆匆的一带而过后级进下行,人物内 心的爱恋只如小荷初露尖尖角一般羞涩的展现在我们的面f j 。与意大利歌曲热情 奔放的感情宣泄相比,舒曼对感情的表露实在是含蓄。尾奏中,钢琴继续强调和 声、调式中的不稳定因素,小调的特征音升e 不断出现,调暗了歌曲原有的明朗 色彩。乐曲最终结束在悬而未解决的属七和弦上,不完满的结尾吊足了人们的胃 口,人们在期待着爱情的圆满,自此嗳昧的气息慢慢散开。 例2 :莱茵河,圣洁的河流 四四拍的节奏缓慢而庄重,声乐在没有前奏的情况下唱起“莱茵河,圣洁的 河流”,这样的安排凸显了歌词,音乐圆满而圣洁,与诗歌描写的氛围很好的联 系起来。在旋律写作上,人声以e l _ 升f 1 一g l 三个连续的半音上行直接奏响此曲, 卜4 小节的半音上行和5 8 小节的旋律下行,如河水翻滚般十分形象的描绘出莱 茵河的潮起潮落。 详见图三: 联9 l 一一 一ld一一7lai 1 l 一 丹 叫 主 i 禹 函。置0 的弼撬娃镀馈 h _r i i 萄一主m h d 。h 一脚m8 t ,甘- 脯 “ - 耐。一曩m 一 老丑誓 - d 。lk- r r , 护 h l 7 7 , j 一、l h童7q 少 k 一 x ,p、i当k ,k _一l _ i i,1。k歹 堂墼丝丛塑些 j 堂型坠型堂燮 图二 旋律声部采用e 小调的一连串的下行音来描绘莱茵河,圣洁的莱茵河流, 在波浪中倒影出,高耸云霄的教堂和伟大神圣的寇恩城。”这样奇妙绝伦的景象。 深沉的八度音程暗示着大教常的庄严不可侵犯,这种下行音的旋律设计,让人的 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时的莱茵河畔,圣洁的莱茵河水潺潺的流动,水中的教堂和整 个寇恩城也都包含其中。微风吹过,波光粼粼,倒影中的教堂也若隐若现随风起 舞。直白的八度音程上河流以长而不断的波涛奔流着,教堂的倒影在河水中也是 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歌曲的第二乐句,圣洁的声音从高处传来,音乐情绪变得圣洁而纯真。“在 教堂里面,有一幅绘在金皮上的画;在我空虚的生命里它射进温暖的光。” 详见图四: 殴 f 7 i 一 一i 一 t 妒謦f l 獬 l 7 i ;蠢纛曩衲鹿纛宅 - 蝴t 纛i - 瞄-_h h 删略r 潮- 彝知呐 磊。堋? 一_ 。一;脚 l9 摹。,融。,- 三 番辩t ,- 、 ! 死t 严 一1 _萝哆爹;委:札hi _ 护旧 叠啦0 蠹西: 箩畿;毒三:哩二夏曼- = 键篓 一篇 图四 一帅j7 也人学f j j j ! i j 。 f j 沦文 第一二带诗人之恋j = - 1 乐 i ,也 i j = 宋 作曲家此时为了强化诗意,将凋性从e 小调转到( ;大调上,钢琴伴奏也采用 了与旋律相同的八度音程进行音乐刻i 而。“在我空虚的生命里 这句歌词的旋律 采用了连续上行的附点节奏,人声主动进入,采用弱起的旋律进行,悠悠上扬的 旋律暗示着音乐人物内心的激动之情。作曲家继续用一系列音乐语汇描述着画中 圣母的美丽与圣洁,但就是不告诉我们这与诗人的爱恋有何关联,直到乐曲的第 4 0 一4 2 小节,作曲家才羞答答的解开了谜题,原来那圣母恰像诗人的爱人。作曲 家在揭露这个谜题时采用了长达三小节的f 一# g g a g 一孝f 二g 一非f e 一孝d 的半音 旋律迂回。原来诗人用大段的音乐描绘圣母,就是为了以圣母之美赞誉情人。这 种羞羞答答、九曲回折的音乐诉说是诗人含羞情绪的另一种表达。最后,钢琴用 一段长长的尾声重复着乐曲开始时河流的旋律,滚滚河水沉着奔腾,越流越远, 直至消失。近关系大小调的转换所带来的情绪上的起伏,强化了诗歌中人物情绪 的变化,将诗歌中甜蜜思念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第二节旋律中的演唱技术难度设计 一、音域的设计、日呓口! j 叹p l 以诗人之恋的十六首歌曲进行分析。这部套曲最高音不超过孝g z ,最低 音不低于b b 。如下图所示: 歌曲 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第四首 音域 带f 1 一9 2 # f 1 一d 2d i e 2 孝f l 9 2 歌曲第五首 第六首第七首第八首 音域 群a 厂f 2 孝d l f 2# f l d 2 # g 广f 2 歌曲第九首第十首第十一首第十二首 音域 c 1 一f 2 be l bd 2b b f 2 f l bd 2 歌曲第十三首第十四首第十五首第十六首 音域 d 广bf 2撑a 一非d 2 b 一# g2c 厂孝g2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将整部套曲的音域基本上定位在# a 到g z 的范围 1 2 - i :沟帅抱人生髓i :学位论文象二题j t 厶之啦齑乐 0 也阿探 内。中声区部分是人声中最自然,最容易发挥的部分,舒曼这样用心良苦的安排 声区使得他的这部套曲有利于演唱,便于传播。 诗人之恋的旋律总体上起伏不大,作曲家有意谚 的控制了歌曲的难度, 旋律走向上多采用同音反复或级进进行。即使旋律中出现跳进也尽可能的安排在 五度以内,避免了歌曲情绪中的大起大落。只有在莱茵而圣洁的河流等少 数歌曲中才出现了相距为七度比较大的音程跳进。 例1 :小玫瑰,小百合 这首歌曲的最高音为e z ,最低音为d t 。作曲家在写作此曲时将人声声部设 置在中低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演唱的难度,使得歌曲更容易被歌者所掌 握并表现出来。玫瑰、百合之类花朵象征着纯洁,所以在演唱上应以柔和、优美 为主。相比嘹亮的高声区,中声区的音色更能符合这种音乐形象,再加上歌曲的 旋律走向基本为同音反复和级进,音程跳动也都控制在四度以内,所以这首歌曲 非常易于传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曲子的钢琴伴奏采用了短促、灵巧的伴 奏织体来烘托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情绪,这种新颖的伴奏手法也为此曲增色不少。 例2 :莱茵河,圣洁的河流 歌曲的最高音f 2 ,出现两次,均处在音乐的弱拍上;最低音# d l ,出现两次, 处于音乐的强拍上。高音的弱拍出现和低音的强拍进入打破了音乐中的固定思 维,使得歌曲的旋律变得温柔婉转。歌曲在第十六小节中突然加入了一个六度的 大跳,这也是诗人之恋中少有的几个大跳。 例3 :往昔痛苦的旧调 歌曲的最高音为# g2 最低音为c ,。孝g2 前作曲家以一连串的三度模进作 为高音的准备音,使得高音的引入变得从容自然,进而使得音乐的发展更加顺理 成章。 详见图七: ;“i j j 】池人:学f 呐l j 学位论文弟= 亭汁人之恋一尔4 i 乜| f j :拍: 图七 在歌曲最后的结尾处,作曲家安排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八度跳进。在跳进之前, 长达三拍的一个c - 让歌者有了充分的准备。低音的延续增加了歌唱者调整歌唱 状态的时间,从而能以轻松地状态顺利的进行演唱。再加上作曲家将这个跳进控 制在c t 到c 2 这样一个人声很舒服的声区,不仅利于歌唱者表演歌唱更利于普通 的爱好者进行嗓音训练时使用。 详见图八: 一 , - , 耳 一, -“, _7 r 一 1 , 翻 墨 麓嘉舅 x 走置尉 瞥_ tl i l ,_ 抽r 雌_ i 一- 晴商憎姊_ _ 峨i i 。,一,睡a ,丛疗瞌薹毒。 - 勺1 1 一 _ 型;髯霉番- ,罢笆胃诬= e 导一牵螂量震薄牮 , 7rf l。 i 9 ”一 , 。ll 。i。i :,。”4 - 蕾* d- 每妻l 毒一篆“k = 叠 秘;一 i _7 - i - -嗣i ,i j 一卜工- 护ril il,l r - k毛i 掰k-_ kk备kk 蒯岫酬鲥m 硝“- 埔小雠t n 协 k 量 蜒 益鍪。:一一二丢三ii 籀:釜一耋” i 。瞬 _ 一薅。;i 喾l 驾| l 彳 l 霉诫j 吵一。嗟挚、 h 一于l 箸i i i ; 矬 图八 以上所选择的是舒曼诗人之恋中几个音域相对较宽,难度相对较大的作 品。套曲的最高音基本上仅达到g z ,旋律起伏不大,但音乐感情细腻真挚。作曲 1 4 第:章诗人之怂理巧誓芷包阿探 家偏爱采尉音阶式上行或者同音反复的手法来组织旋律。如从我的汨中,作 曲家在歌曲的一行始就写作了长达一小节的同音反复。这首歌曲旋律平稳而温 暖,音域基本上是在五度以内。再如当我凝视着你的眼珠,歌曲中大量运用 了同音反复和音阶式的上行与下行。诗人之恋,尤其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多次采 用音阶级进的方式将情感逐层推向高潮,这与当时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意大利式 的热情跳进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与他们相比舒曼的音乐感情真挚单纯,不需要过 多的起起伏伏。也正是因为这份单纯,使得他创作的歌曲没有大起大落,从而拉 近了与人们之间的情感距离。 二、乐句的设计 诗人之恋的歌词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典型的四句式手法,而舒曼非常擅 长于为这种诗歌进行谱曲。歌曲大多采用短乐句式的旋律,给歌唱者创造了很多 很好的换气良机。 例1 :从我的泪中 歌曲的第乍口“a u sm e i n e nt r 蕴一n e ns p r i e s a nv i e lb l u h e n d eb 1 u m e n h e r v o r 详见图九: 夕 - 爻 辘辆瓤穗纛知。 k蕾秘 。加测蝴! ”一州 一:州譬:馨尚弩8 一撕。 一 一 il - 一 _ 图九 这一句歌词作曲家为它谱写了四小节的乐句。如果一口气演唱完这四小节对 ;j 帅地人j 坝| , 位论殳 第三章诗人之恋矗尔 - 包n 探 于位年轻的歌唱者米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或者足很难完成的,但如果为此而 强行加入一个气【 又会破坏了诗歌韵律的完整性。因此舒曼在此处,也就是歌曲 的第二小节的后半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半拍休止,既与歌曲丌头的弱拍进入遥相 呼应又为气息相对较短的歌者创造一个整理呼吸的机会,可谓是一举两得。而对 于演唱经验更加丰富的歌唱者来说在这里可以不必理会这个半拍休止,而把此处 作为情感的凸显而忽略不计。这种短乐句的设计,非常符合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 即使是一个初学者也能游刃有余的完成这部作品。 例2 :歌曲莱茵河,圣洁的河流 歌曲“i mr h e i n ,i m ,h e i _ l i g e n s t r o m e ,d as p i e g e l ts i c hi nd e n w e l l 7 n ”( “莱茵河,圣洁的河流,在波浪中反复出”) 详见图十: :k 埘 l , , , ”m 岫1 蕾 十 筐羲面 鼻量承秘 懒i 幽峨蛾 旺 “* 一料- 棚 i ,1 一 i 蠡 p ! ;王睾。 1 一 一飞于盱多 、ji虿 、- 一:l 是;凡 五毛土蔓:,:f 啊f一 fr 气,i 0 ;莓 上海帅范人学饿l j 学位论文第二:鼋一卫请人之您毒乐特也儿探 有严格要求的歌曲之一。 例3 :那小巧的花儿们如果知道 哥欠曲“u n dw n s t e n sd i eb l u m e n ,d j ek l e i n e n ,w i et i e fv e r w u n d e t m e i nh e r z ”( 那小巧的花儿如果知道,我心受伤多深重。) 详见图十一: 图十一 这个乐句仅有四小节,歌曲的整体速度相对稍快,快速的旋律进行非常耗费 气息,舒曼在第二小节的后半拍中给歌唱者安排了一个十六分休止符,此处可迅 速换气,这种安排使得歌唱者在演唱时从容不迫,适时调整歌唱的呼吸与状态, 这种乐句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歌唱的难度。 三、换声的设计 诗人之恋虽然整体音域不宽,旋律趋于平坦,使得这部套曲看起来难 度不是很大,但是不经意间的一些小小的难度设计也成为了歌曲的亮点之一。 正是因为诗人之恋不片面追求高音的炫耀,所以舒曼将歌曲的音高大都 安排在e z ,f z ,g 。,这些换声区附近。换声区附近的音阶上行下行是声音中最难 控制的,它是歌唱中声区间相衔接的桥梁。低音能否顺利下行,高音能否平坦上 1 7 讹:i 净诗人之恋i 、乐特笆l j j = 探 扬都取决于此。所以,整个换声区的演唱要求很高i 例l 古老传说 歌曲的最低音为b ,最高音为口g2 ,与高亢嘹亮的咏叹调相比,似乎难度不 大。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在这首短短的歌曲中e z ,f 2 ,g :共出现3 1 次 之多,可以看出,这首歌曲的主旋律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换声区及其附近的音域来 进行上下跑动的。“d as i n g te su n dk l i n g te sv o ne i n e mz a u b e r l a n d ( 终 日仙乐飘扬的仙境乐园) 。 详见图十二: 蘑墼誊巫乏鞭? - j ? :。甜曼熊+ 一:津- :! 一 多! 茹。“弗:j 秽 l 2 。2 : 矿1 :r ; l 。l 。争。争f 一,1 麓曩 : 秘 爨麓静缸 謦 醺程玺毫露恕 蠢唾w 囊舶狲糖搬* 耄拓d : 叩 搬霸一锄搬诤“州簪- h 翦椰耐尊一撕辩锄砖一 鼻i 毛一。卜乏参 考。,h 一 麟妻静暴:j; 两:晶一罩争两 * _ - 二一 置 阜一。霉 。争 互争 i ilri 7 r lr f r 酽r _ _ _ 一 参螭 l 一一警 ;一l 。l 。pr 。一 i。 每五。 一r f j “i 弋t o 一 一1 - 鄹d 一 叠_ 疆-_ ”融1 :移一麓2 心前:兰氘嚣意气一 图十二 旋律刚开始时从低音的g 出发,通过三度、四度的小跳将歌曲带入了至关重 要的中声区。从谱面上可以看出,虽然这段旋律音高适中,但是由于它是在e z , f z ,这两个音上不断的进行半音的级进。所以,这段乐句十分考验歌唱者喉头的 控制能力和从低音到中音的转换能力。 例2 :往昔痛苦的旧调 歌曲的最低音为c l ,最高音为撑gz 。乐曲的音域不高,但是音程跳动较大, 也给人带来了换声区上的尴尬。歌曲在一开头“d i ea 卜t e n ,b u s e nl i e 1 8 。l :;f _ f i ;击乜,j :喾f 皿l 二王位论殳岔三耄订人之心一,音乐 l 也n 探 一d e r ,”( 往昔痛苦的旧调) ,就出现了一个从c = 到c ,方向的下行八度。 详见图十三: 钕 图十三 歌曲在经过两小节的准备后直接进入c z ,这个音对一般的歌唱者来说都不 成问题。但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所熟悉的或是习惯的是从低音向高音进行的音程跳 进,所以当c z 连续四、五度的下行跳进到c - 时,歌唱者容易出现下不去的感觉 从而造成破音。歌曲的高潮部分“a l sw i ed e rs t a rk ec h r is t o p h ”( 个个必 须像克利斯朵夫一样) 中,主旋律基本上是围绕着e z ,f z ,g z 这三个处于换声区 附近的音写作而成的。换声区附近的高音迂回加大了歌唱的难度。如何才能轻松、 舒展的演唱昵? 这就要求歌唱者始终要保持稳定的喉头状态,用统一的声音位置 不露痕迹的进行音区之间的相互转换。 舒曼的诗人之恋从谱面上看来并不是很难,但是作曲家偏爱的换声区附 近的旋律设计和复杂的附点节奏都成为了作品的一大亮点。在深入分析演唱之后 逐渐发现,歌者如果能用稳定的心理状态,平稳的喉头,统一的音色,合理的、 从容的去诠释、演绎歌曲,定会给这部套曲带来不一样的色彩。面对多次出现的 声区转换,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呼吸状态和发声状态,用娴熟的控制技巧来自如的 驾驭它。难驾驭不代表不能驾驭,一旦控制好了音区的转换,这必将成为歌曲的 另一亮点。 四、双旋律的设计 或许正是因为舒曼是一位出色的音乐评论家,所以在为诗歌谱写旋律时他或 多或少的参考了平时写作文章时常用的双向的思维方式。就像是他在1 8 3 4 年别 1 9 缸i j i j j 池人。f 坝j 学他论文第二一! 章f 人之也:j 矗f 特包 笊 出心裁的设计出“大卫同盟”中的两个核心人物一“弗罗列斯坦”和“约塞比乌 斯”一样,在写作歌曲的高潮部分时他也尝试写作了双旋律,供人选择。歌唱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或者是音乐喜好选择来演唱。 例1 :当我凝视着你的眼珠 歌曲在第七小节处出现了倒影般的双旋律, 详看图五: 囊 麓壹n 奢; 羹了黼 - ,7frr r 一 y 确蛳- - _ _ 灞_ 懈蚺懒觚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