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spp)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初步研究.pdf_第1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spp)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初步研究.pdf_第2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spp)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初步研究.pdf_第3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spp)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初步研究.pdf_第4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spp)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初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粉寄生孢( 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 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 侵染过程初步研究 摘要 张英吴 白粉寄生孢( 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 是自粉菌上一种常见的重寄生菌,在一定程度上 能抑制白粉病的发生。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自然菌株受环境影响较大,对外界不 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控制效果不甚明显。因此,从自然菌株中筛选、开发一种抗 逆性强、防效好的生防菌大有可能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分离得到的2 2 株 白粉寄生孢菌株进行了抗逆境菌株筛选、抗逆境菌株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过程的初步研 究。 通过对2 2 株白粉寄生孢菌株生长速率及高温条件测定,共获得8 株生长速率较快、 相对较耐高温的白粉寄生孢菌株:0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8 ,0 1 0 ,0 1 1 ,0 1 9 。这些菌 株2 5 。c 日生长速率超过l m m d ;在3 8 。c 处理2 4 h r 后转入2 5 。c 培养箱能够生长:0 0 l 0 0 3 在4 0 。c 处理2 4 h r 后转入2 5 。c 培养箱稍有生长。 通过孢子萌发率、p h 值生长范围、营养条件、紫外线、化学农药等条件对8 菌株 进行再次筛选。结果表明: 孢子萌发率以菌株0 1 0 最高,为9 3 3 3 ;0 0 1 次之,为8 6 4 8 ;0 0 2 ,0 0 4 0 0 8 居中,分别为7 5 6 8 、7 8 5 3 和7 4 1 9 i0 0 3 ,0 1l ,0 1 9 孢子萌发率最低,分别 为6 9 9 3 、6 6 7 5 弄f l6 8 4 7 。 各菌株在p b 4 1 0 均可生长,以在p h 7 9 生长为好,p h 4 5 生长较差。 各菌株在p s a 、p d a 、o a 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r i c h a r d 、c z a p e k 、a & h a 培 养基上生长较差。 紫外线对菌株的影响有两种情况:a 紫外线不同处理时间对菌株0 0 2 ,0 0 3 ,0 0 4 0 0 8 ,0 1 0 均有抑制作用,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抑制作用增强:b ,紫外线不同处理时 间对菌株0 0 1 ,0 1 l ,0 1 9 作用不同,处理时间短时,对菌株稍有促进作用,处理时间 长时对菌株有抑制作用,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抑制作用降低。 对6 种化学农药抗药性测定表明:菌株0 0 1 ,0 1 0 对多种农药的抗性都相对较强 菌株0 0 4 ,0 1 1 ,0 1 9 抗药性较差。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菌株0 0 1 ,0 1 0 孢子萌发率高、对多种农药有相对较强的抗性。 对菌株0 0 1 ,0 1 0 作迸一步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菌株0 0 1 0 1 0 在i o c 一3 0 均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 0 一2 5 c 低于5 和 高于3 5 。c 均不能生长。 菌株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效果不同。0 0 1 以甘露醇、水解乳糖、麦芽糖为碳源 生长较好,甘露醇最佳,蔗糖、果糖、葡萄糖次之,淀粉最差:产孢以葡萄糖、蔗糖 最佳,果糖次之,淀粉最差;以酵母膏、蛋白胨为氮源生长较好,酵母膏最佳,k n o 、 甘氨酸、( n h 。) 。s 仉、n h 。c 1 次之,脲素最差:产孢以酵母膏最佳,淀粉最差; 0 1 0 以 水解乳糖、蔗糖、麦芽糖为碳源生长较好,水解乳糖最佳,果糖、葡萄糖、甘露醇次 之,淀粉最差:产孢以葡萄糖最好,麦芽糖、果糖、蔗糖次之:对照最差:0 1 0 以蛋 白胨、酵母膏、k n o 。为氮源生长较好,酵母膏最佳,脲素最差:产孢以酵母膏最好。 光照对菌丝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孢予萌发有显著影响。在全光照条件 下,菌株0 0 i ,o l o 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 1 4 2 和9 3 0 2 ;在1 2 h r 光一暗交替条件下 分别为7 3 0 3 和8 0 5 6 ;在全黑暗条件下,分别为4 7 7 5 和4 7 9 7 。 温度对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菌株0 0 1 和0 1 0 在2 5 c 孢予萌发率最高,分别为 7 3 5 l 和7 8 4 7 ;在3 5 萌发率最低,分别为6 8 6 和7 0 9 。菌株0 0 1 和0 1 0 的孢子致死温度均为6 0 ,i o m i n 湿度对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菌株o o l 和0 1 0 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分别为 9 1 5 0 和9 3 6 0 ;相对湿度( r h ) 为1 0 0 时,萌发率分别为4 3 4 3 和3 0 2 2 ;随着湿 度降低,孢子萌发率降低,r h 为9 5 时,萌发率分别为4 3 8 和7 6 8 。 孢子萌发的适宜p h 值为6 - 8 。菌株0 0 1 在p h 2 不能萌发,在p h 8 萌发率最高为 2 4 9 7 ;菌株0 1 0 在p h 2 和p h l o 均不能萌发,在p h 8 萌发率最高为1 3 7 3 。 通过显微及扫描电镜观察,黄瓜白粉寄生孢的分生孢子在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梗及 菌丝上都能生长,接种4 h r 后开始萌发;接种8 h r 后形成芽管及菌丝;继而向白粉菌的 菌丝及分生孢子梗上侵入缠绕:接种4 8 h r 后白粉寄生孢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 成熟并从孔口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 关键词:白粉菌;白粉寄生孢;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 s t u d i e so ns c r e e n i n go f t o l e r a n t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s t r a i n st o a d v e r s i t i e sa n dp r o c e s so fi n f e c t i o n z h a n gy i n g h a o l a i y a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o l l e g e m a y 2 0 0 4 a b s t r a c t 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a r en a t u r a l l yo c c u r r i n gm y c o p a r a s i t e o nb o t ht h ea n a m o r p ha n d t e l e o m o r p ho fm a n ys p e c i e so fp o w d e r ym i l d e w t h em y c o p a r a s i t ei n f e c t sa n df o r m s p y c n i d i aw i t h i np o w d e r ym i l d e wh y p h a e ,c o n i d i o p h o r e s ,c o n i d i aa n d c l e i s t o t h e c i a t h i s p a r a s i t i s mr e d u c e ss p o r u l a t i o na n dp r o d u c t i o no fc l e i s t o t h e c i aa n dm a ye v e n t u a l l yk i l l t h e m i l d e wc o l o n y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ss h o wt h a tt h ee f f e c to f c o n t r o l l i n gp o w d e r ym i l d e wi sv e r y w e l l b u ti ti sl i m i t e di nt h ef i t e db e c a u s eo ft h eb a dt o l e r a n c et oi l lc o n d i t i o n s s oi ti s i m p o r t a n tt os c r e e n a ne x c e l l e n ts t r a i nw h i c hc a ni m p r o v et h ee f f e c t t oc o n t r o lp o w d e r y m i l d e w w ei s o l a t e da n dg a i n e d2 2i s o l a t e so f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f r o mn a t u r ea l lt o g e t h e r t h e nt h es c r e e n i n go ft o l e r a n t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s t r a i n st oa d v e r s i t i e s ,t h e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h ep r o c e s so fi n f e c t i o nw e r es t u d i e d e i g h ti s o l a t e sw e r es c r e e n e df r o m2 2b yt h ef i r s ts t e p ,i n c l u d i n g0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8 , 0 1 0 ,0 1 1 ,0 1 9 ,w h i c h h a d f a s t g r o w t hr a t e sa n d h i g h e r t o l e r a n c e t o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h e nw es c r e e n e df r o me i g h ti s o l a t e sb y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c o n i d i a ,r a n g eo f p hv a l u e s ,n u t r i t i o n s ,u vr a y s ,f u n g i c i d e sa n d s oo n t h er e s u l t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0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8 ,0 1 0 ,0 11 ,0 1 9a r e8 6 4 8 , 7 5 6 8 ,6 9 9 3 ,7 8 ,5 3 ,7 4 1 9 ,9 3 3 3 ,6 6 7 5 ,6 8 4 7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m o n go ft h e m , 0 0 1a n d0 】0a r eb e s t , t h ee i g h ti s o l a t e sc a ng r o wf r o mp h 4 t op i l l 0 t h eo p t i m u mp hv a l u ei sf r o mp h 7 9 a tp h 4a n dp h 5 ,t h e yg r e wi 1 1 t h ee i g h ti s o l a t e sc a i ) g r o ww e l lo nt h ep s a 、p d a 、o am e d i aa n dg r o wi l lo n r i c h a r d 、c z a p e k 、a & h am e d i a t h ee f f e c t so f u vr a y so ni s o l a t e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1 ) t o0 0 2 ,0 0 3 ,0 0 4 ,0 0 8 ,0 1 0 , j v r a y sc a ni n h i b i tt h eg r o w t ho fi s o l a t e sa tf i r s t ,a st h et i m ep a s t ,t h ei n h i b i t i o nw a se n h a n c e d ,; ( 2 ) r o0 0 1 ,0 1 1 ,0 1 9 ,t h es h o r tt i m et r e a t e db yu ve a ri m p r o v et h eg r o w t ho fi s o l a t e s ,t h e l o n gt i m et r e a t e db yu vc a ni n h i b i tt h eg r o w t hb u ta st h et i m ew e n to n t h ei n h i b i t i o nw a s r e d u c e d w ed e t e r m i n e dt h et o l e r a n c eo fi s o l a t e st os i xf u n g i c i d e s t h er e s u l ti s :t h et o l e r a n c e o f0 0 1a n d0 1 0t os e v e r a lf u n g i c i d e sw e r eh i g h e rt h a nt h eo t h e r s ,t h et o l e r a n c eo f0 0 4 , 0 1 1 0 1 9w e r el o w e r a saw h o l e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t o l e r a n c et of u n g i c i d e so f0 0 1a n d0 1 0a r e h i g h e rt h a nt h eo t h e r s t h eb i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0 0 1a n d0 1 0w e r es t u d i e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 t h er e s u l t sa r e a sf o l l o w s t h e yc a r lg r o wf r o mi o vt o3 0 c t h eo p t 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i sf r o m2 0 。ct o2 5 。c l o w e rt h a n5 co rh i g h e rt h a n3 5 ,t h e yc a r ln o tg r o w ( 至) g l u c o s e ,s u c r o s e ,f r u c t o s e ,s t a r c h ,m a n n h o l ,m a l t o s ea n dh y d r o l a e t o s ea l lc o u l db e u s e db y0 0 1a n d0 1 0 t o0 0 1 ,m a n n i t o l ,h y d r o l a c t o s ea n dm a l t o s ew e r eb e t t e rf o rm y c e l i a l g r o w t ht h a nt h eo t h e r s ,m a n n i t o lw a st h eb e s t ;g l u c o s e ,s u c r o s e ,f r u c t o s et o o kt h es e c o n d p l a c e ;s t a r c hw a st h ew o r s t ;g l u c o s e ,s u c r o s ew e r et h eb e s tf o rs p o r ef o r m a t i o n ;f r u c t o s e t o o kt h es e c o n dp l a c e ;s t a r c hw a st h ew o r m ;t o0 1 0 ,h y d r o l a c t o s ew a st h eb e s tf o rm y c e l i a l g r o w t h ,g l u c o s ew a st h eb e s tf o rs p o r ef o r m a t i o n p e p t o n e ,y e a s te x t r a c t ,g l y c i n ,k n 0 3 ( n h 4 ) 2 s 0 4 ,n i 山c i ,u r e aa l lc o u l db eu s e d ,a m o n gt h e my e a s te x t r a c tw a st h eb e s tf o r m y c e l i a lg r o w t ha n d u r e aw a st h ew o r s to n e ;y e a s te x t r a c tw a st h eb e s tf o rs p o r ef o r m a t i o n i l l u m i n a t i o nh a dn oe f f e c to nt h el i n e a rg r o w t ho fm y c e l i u m ,b u th a so b v i o u se f f e c t o ng e r m i n a t i o n u n d e rt h ed u r a t i v ei l l u m i n a t i o n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0 0 1a n d0 1 0 w e r e91 4 2 a n d9 3 0 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u n d e r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12 h ri l l u m i n a t i o na n d d a r k n e s si nt n m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0 0 1a n d0 1 0w e r e7 3 ,0 3 a n d8 0 5 6 ;u n d e r t h ed u r a t i v ed a r k n e s s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0 0 1a n d0 1 0w e r e4 77 5 a n d4 7 ,9 7 。 t e m p e r a t u r eh a sa no b v i o u se f f e c to nt h eg e r m i n a t i o n u n d e r2 5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 g e r m i n a t i o no f0 0 1 a n d0 1 0w e r eh i g h e s t a r e7 3 5 1 a n d7 8 4 7 ;u n d e r3 5 。c ,t h e 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0 0 1a n d 0 1 0w e r el o w e s t ,a r e6 8 6 a n d7 0 9 b o t h0 0 1a n d 0 1 0 ,t h el e t h a lt e m p e r a t u r eo f c o n i d i aw e r e6 0 c ,1 0 m i n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t h eh i g h e rr e l a t i v eh u m i d i t yi sf a v o u r a b l ef o rt h ep e r c e n t a g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h eb e s ti nd r o p so f w a t e r i nd r o p s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0 01a n d010 w e r e9 1 5 0 a n d9 3 6 0 :a t1 0 0 r h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w e r e4 3 4 3 a n d 3 0 2 2 ;a t9 5 r h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g e r m i n a t i o nw e r e4 3 8 a n d7 6 8 。 t h eo p t i m u mp hw a s6 - 8 t h es p o r eo f0 0 1c o u l dn o tg e r m i n a t ea tp hl o w e rt h a n2 a n d0 1 0c o u l dn o tg e r m i n a t ea tp hl o w e rt h a n20 1 h i g h e rt h a n1 0 a tp h8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 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0 0 1a n do l o w e r eh i g h e s t ,2 4 9 7 a n d1 3 7 3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p r o c e s so fa m p e l o m y c e sq u i s q u a l i s0 1 0a t t a c k i n gs p h a e r o t h e e af u l i g i n e aw 2 t s o b s e r v e db yt h eo p t i c a lm i c r o s c o p ea n dt h es c a n n i n g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e t h ec o n i d i ao f a m p e l o m y e e sq u i s q u a l i s0 10c o u l dg r o wo nah y p h aa n dac o n i d i o p h o r eo f 矗f i d i g i n e a g e r m i n a t e df o u rh o u r sa f t e ri n o c u l a t i o n ;g e r mt u b ea n dh y p h a eo fa m p e l o m y c e sq u i s q u a l i s 0 10f o r m e d 8h o u r sa f t e ri n o c u l a t i o n ;t h e nt h eh y p h a eo fa m p e l o m y c e sq u i s q u a l i s0 1 0 c o i l e do na n dp e n e t r a t e di m oac o n i d i o p h o r ea n dah y p h ao fsf u l i g i n e a ;p y c n i d i ao f a m p e l o m y c e sq u i s q u a l i s0 10f o r m e da n dc o n i d i ao v e r f l e wf r o mo s t i o l e s4 8h o u r sa f t e r i n o c u l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p o w d e r ym i l d e w , a m p e t o m y c e ss p p ,b i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r o c e s s o f i n f e c t i o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燃 签字日期:口v 年和,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 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动溪黑 导师签字 挈哆,哆 签字日期: o v 年6 月日 签字日期: 。v 年g 月g 同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零阁舷谗争屯 通讯地址:象阔嚯娜丸鸟每年纠劫叱 电话:i 孙! w 毕6 0 3 邮编:滋奴。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李宝笃教授和梁晨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两位导 师博学多识、治学严谨、宽以待人、思维敏捷的精神令我由衷钦佩和学习, 使我受益终生。在论文的选题、实验过程中承蒙恩师尽心尽力的关心与帮 助,及时的解决了我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成文过程中,恩师给 予认真细致的指点,使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生活上,导师及师母罗丽老 师对我都十分关心,并给予很大的帮助。 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病原真菌实验室金静老师、李保华老师及同学 李金堂、师弟侯顺连、闫同顺、李超、刘春杰及本科生刘海民、陶书伟, 生命科学院王晶珊老师、战淑敏老师及李美芹、王相伟、园艺系杨金艳、 庄丽丽、李贵学等同学的大力帮助;植保系张迎春老师、张振芳老师在实 验的进程中曾给予很大帮助;线虫实验室的刘维志教授、段方猛老师及冯 桂芳、尼秀媚、袁辉等同学也给予热情帮助。 论文的重寄生机制的研究工作是在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完成 的,在此期间,得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心实验室郭延奎老师、 生科院在读博士迟圣起老师、植物保护学院丁爱云老师及同学万平平和山 东师范大学电镜室张晓凯老师等人的大力帮助,在此特向所有给予我热情 帮助和大力支持的老师和同学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本论文能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家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 再此向我的 家人表达我最衷心的祝福! 最后,感谢莱阳农学院、植保系、研究生处领导与老师给予的支持和 培养! 莱阳农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白粉寄生孢防治植物白粉病概述 1 1 白粉寄生孢的分类地位 白粉寄生孢属( c i c i n n o b o l u s e h r e n b - - 4 m p e l o m y c e s c e s ,) 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抱纲、 球壳目、球壳孢科,是白粉菌上一种常见的重寄生菌,广泛寄生于白粉菌科真菌上,除此 科以外很少在其它科真菌上发现。1 9 世纪,就有关于a m p e l o m y c e sc e s 的最早报道,当时 的报道是将它的分生孢子器作为寄主真菌粉孢菌( o i d i u ms p ) 或自粉菌( e r y s i p h es p ) 的 附属产孢器官。也有人把这种重寄生菌的有无作为鉴定粉孢属白粉菌的诊断特征。1 8 5 2 年 c e s a t i i 从白粉菌上清楚的辨认出该菌并命名为使君子白粉寄生孢( a m p e l o m y c e sq u i s q u a l i s ) 建立了白粉寄生孢属( a m p e l o m y c e s ) 。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分类学上的争议。d eb a r y ( 1 8 7 0 ) 首次详细的研究了该属真菌的生物学,验证了它们在白粉菌菌丝内的重寄生方式。试验表 明,一种特定的白粉菌上的重寄生菌能够寄生自粉菌科其它的种。他还提到不能排除自然 界中还存在其它的种,因为他观察到在他收集的这些真菌中形态差异很大。他反对早期的 命名并重新命名为c i c i n n o b o l u sc e s a t i i ,这个名字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重寄生 菌分类概念发生很大变化。s u t t o n ( 1 9 8 0 ) 根据寄主植物或寄主真菌将c i c i n n o b o l u sd eb a r y 属分为4 0 个以上的种( c i c i n n o b o l u ss p p ) 。g r i f f i t h ( 1 8 9 9 ) ,e m m o n s ( 1 9 3 0 ) ,y a r w o o d ( 1 9 3 2 ,1 9 5 7 ) ,b l u m e r ( 1 9 3 3 ,1 9 6 7 ) 以及其他一些学者认为所有这些重寄生菌都属于同一个 种。 r u d a k o v ( 1 9 7 9 ) 根据白粉寄生孢属真菌的培养性状、分生孢子形态和寄主专化性重新 修订了这个属,包含1 7 个组合种。d eb a r y ( 1 8 7 0 ) 科l 其他学者( b l u m e r ,1 9 3 3 ,1 9 6 7 ;p h i t i p p & c r u g e r , 1 9 7 9 ;k r a n ,1 9 8 1 ;s z t e j n b e r ge la 1 1 9 8 9 ;k i s s v a j n a ,1 9 9 5 ) 对白粉寄生孢的寄主专化性 白糟寄生孢( a m p e l o r n y c e ss p p 1 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树步研究 进行了辩驳。通过其它方法将该属区分为三个生理型( m h a s k a r , 1 9 7 4 ;m h a s k a r & r a o ,1 9 7 4 r a o & m h a s k a r ,1 9 7 6 ) 和两个变种( b e l s a r e ,m o n i z & d e o ,1 9 8 0 ) ,以后,这些观点都被否定 了。1 9 5 9 年,r o g e r s 讨论了白粉寄生孢同物异名现象,倡导用a q u 蜘u a l i s 作为它的有效 名并沿用至今。 原来认为白粉寄生孢的分生孢予是无色的,但事实上它们的细胞壁微厚且呈淡褐色。 h o h n e l ( 1 9 1 1 b 1 指出c i c i n n o b e l l a 作为一个不成熟的子囊菌,属名c i c i n n o b e l l ap h e r m 过去用 于c i c i n n o b o l u s 属具褐色分生孢子的种,与a s b o l 括i as p e g 和d i b l a s t o s p e r m e l l as p e g 同物异 名。 沈崇尧翻译的i l l u s t r a t e dg e n e r ao f i m p e r f e c tf u n g i ) ( 1 9 7 2 ,b a r n e t ta n dh u n t e r ) 中记载 此重寄生菌为白粉寄生孢属a m p e l o m y c e sc e s ( c i c i n n o b o l u se h r e n b ) ,也为单个种白粉寄生 孢( 爿q u i s q u a l i s ) 。而在魏景超( 1 9 7 9 ) 的真菌鉴定手册中记载为半知菌类( f u n g i i m p e r f e c t i ) 、球壳孢目( s p h a e r o p s i d a l e s = p h o m a l e s = p h y l l o s t i c t a l e s ) 、 球壳孢科 ( s p h a e m p s i d a c e a e ) 、球壳孢科无色单胞族( h y a l o s p o r e a eo f s p h a e r o p s i d a c e a e ) 、白粉寄生孢属 ( c i c i n n o b o l u se h r e n b ) ,只有一个种,白粉寄生孢( c c e s a t i id eb a r y ) 。 在过去的2 0 年,学者们普遍认为白粉寄生孢( a m p e l o m y c e sq u i s q u a l i s ) 是本属的唯一 种,而未考虑不同菌株之间形态学和培养性状的差异。复合种的概念也未应用于这些真菌。 现代分类研究不支持种名白粉寄生孢用于白粉菌上所有具分生孢予器的重寄生真菌,并明 确表示需要对这个属进行修改( s u t t o n ,1 9 8 0 ) 。 近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在自然界中该属不只存在一个种。l e v e n t ek i s s ( 1 9 9 7 ) 通过 对世界范围内采集的白粉寄生孢属( a m p e l o m c e s ) 的分离菌株进行细胞核内核糖体d n a 转 录间隔区( i t s ) 的r f l p 序列分析发现存在7 个r f l p 群。结果表明,该属是。个不定利t 的组合体。遗传明显不同的分离物的地理分布表明:属于同一r f l p 群的分离物甚至可 2 莱阳农学院顶士学位论文 以存在于不同洲的真菌寄主上;各种r f l p 群在同一地理区域,同种寄主植物的同 种自粉菌科真菌上也被发现。l e v e n t e k i s s & k a r e n k n a k a s o n e ( 1 9 9 8 ) 对代表白粉寄生孢属的 7 个i t sr f l p 群的l o 个菌株进行测序和分析,发现这l o 个菌株在座囊菌目( d o t h i d e a l e s ) 内形成两个谱系,它们的分类地位联系不紧密且可能不是同一属。他们发现不同r f l p 群 菌株的反向序列值范围在4 3 2 2 4 ,表明这些菌株属于不同的分类单元。因此他们认为 r d n a 的i t s 序列不能支持a q u i s q u a l i 的种级地位。s z e n f i v a n y i ( 2 0 0 2 ) 等利用单链构象多 样性( s i n g l es t r a n dc o n f o r m a t i o n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s c p ) 评价白粉寄生孢属全球范围采集的 2 9 个分离物的核糖体r n a 基因( r r n a ) 转录间隔区( i t s ) 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这些分 离物形成8 个不同群。结果表明白粉寄生孢的分类地位需要重新评价。s u l l i v a n & w h i t e ( 2 0 0 0 ) 研究发现白粉寄生孢属和茎点霉属的种常常混淆。通过形态学和生活史以及核糖 体r n a 基因( r r n a ) 转录间隔区( i t s ) 的序列分析,有些鉴定为白粉寄生孢属的菌株显示 为茎点霉属菌株。 尽管白粉寄生孢的形态和培养性状的多样性都表明对这个属的真菌重新分类具有重要 意义,目前仍普遍认为这些菌都属于同一个种,即:白粉寄生孢( aq u i s q u a l i sc e s e x s c h l t d l ) 。 1 2 寄生范围 白粉寄生孢属真菌广泛寄生于热带和温带气候区的多种白粉菌科真菌上,除此科以外, 很少在其它科真菌上发现。据报道,白粉茵科9 属6 5 个以上的种都是白粉寄生孢属 ( a m p e l o m y c e s ) 真菌的自然寄主。试验证明该属重寄生菌对特定的白粉菌没有专化性,它 还可以侵染白粉菌科许多其它的种。目前,还未发现这些重寄生菌的有性阶段。 d eb a r y ( 1 8 7 0 ) 首次详尽地描述了自粉寄生孢广泛分布于侵染枸杞属( l y c i u m ) 植物 的穆氏节丝壳( a r t h r o c a l d i e l l am o u g e o t i i ) 上。y a r w o o d ( 1 9 3 2 ) 报道了寄生在三叶草白粉 白粉寄生孢( 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 抗逆性菌株筛选及其侵染过程初步研究 病菌上的白粉寄生孢。在印度,s y d o w & b u t l e r ( 1 9 1 6 ) 首次报道了短毛菜豆( p h a s e o l u sm u n g o v a f ) 白粉病病菌( o i d i u ms p ) 上有白粉寄生孢的发生。这种重寄生菌椭继被 v e n k a t r a y a n ( 1 9 4 6 ) ,c h o n a & m u n j a l ( 1 9 5 6 ) ,r a o s a l a m ( 1 9 5 9 ) ,p r a s a d e t a 1 ( 1 9 6 0 ) p a t w a r d i i a n ( 1 9 6 4 ) ,b h a t n a g a r ( 1 9 6 6 ) ,k a m a t & p a t w a r d i i a n ( 1 9 6 6 ) ,k o l h a r i & b h a t n a g a r ( 19 6 6 1 所报道。r a j a s a b & v i d y a s a g a r ( 1 9 9 2 ) 首次报道寄生印度黄檀( d a l b e r g i as i s s or o s b ) 的印度 黄檀球针壳( p h y l l a c t i n i ad a l b e r g i a e ) 上的白粉寄生孢。戴芳澜( 1 9 7 9 ) 中国真菌总汇中 记载在河北、吉林和江苏的粉孢菌和江西的榛球针竞( p h y l l a c t i n i ac o r y l e a ) 以及四川的律 草单丝壳( s p h a e r o t h e c ah u m u l i ) 上寄生有白粉寄生孢( c i c i n n o b o l u sc e s a t i i ) ,在河北的粉 孢属上发现草野白粉寄生孢( c i c i n n o b o l u sk u s a n o i ) 。 1 9 9 7 年,l e v e n t ek i s s 首次报道了引起谷物和杂草白粉病的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b l u m e r i a g r a m i n i s ) 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未成熟的闭囊壳上有白粉寄生孢( 爿q u i s q u a l i s ) 寄生。他 在匈牙利对感染白粉病的禾本科植物不同的野生和栽培品种叶片上的白粉寄生孢( 以 g z ,如u a l 括) 做了4 年的研究。发现在两种白粉病样品上有该菌寄生,仅占所采集的单子叶 植物白粉病样品的5 。这两种单子时植物是h o r d e u mm u r i n u m 和p o a p r a t e n s i s 。白粉寄生 孢的分生孢子器仅占白粉菌菌丝的3 - 1 0 。结果表明:与双子叶植物相比单子叶植物 白粉病菌上白粉寄生孢的发生率较小;在田间白粉寄生孢自然控制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的 作用很小。1 9 9 8 年,l e v e n t ek i s s 首次广泛的调查确定了叶面上真菌寄生物之叫的数量关系。 在1 9 9 2 1 9 9 5 年问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广泛采集了侵染4 l 属寄主植物的5 7 0 个白粉菌样品 这些白粉菌属于9 属2 7 种。在所研究的寄主真菌中,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发生率的变化范围 在4 3 6 8 8 之间,它决定于胞内分生孢子器所占样品的比例。重寄生的强度在0 1 5 - - 6 5 之间,它决定于被a m p e l o m y c e ss p p 寄生的白粉菌菌丝的比例。表明在禾本科布氏白粉菌中 重寄生菌的发生率和重寄生强度的数值都最低。s p e e r 从所采集的单子叶植物的野生和栽培 4 莱1 5 f 1 农学院硕士学位论立 种中,发现在a r t h r o c l a d i e t l am o u g e o t i i 上重寄生菌的发生率和重寄生强度的数值都最高。 1 3 人工培养及影响条件 1 9 7 2 年,dn m h a s k a r 详尽的研究和观察了白粉寄生孢aq u i s q u a l i s c e s 五种分离物的 人工培养性状。发现这些分离物在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梗和菌落的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 为在这种重寄生菌内存在不同的生理类型提供了依据。1 9 7 4 年,d n m h a s k a r & v g r a o 探讨了一些影响aq u i s q u a t i s 人工培养的环境因素。1 9 3 0 年,e m m o n s 对寄主寄生物的相 互关系作了一些研究,研究了侵染h e l i a n t h u s t u b e r o s u s 的e r y s i p h ec i c h o r a c e a r u me 的真菌 的分生孢子器形成方式和培养性状。1 9 8 2 年,l e i fs u n d h e i m 研究了四种真菌:单囊壳 ( s p h a e r o t h e c a f u l i g i n e a ) ,颖枯针壳孢( s e p t o r i an o d o r u m ) ,黄瓜壳二孢( a s c o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